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年级语文上册墨竹图题诗教案
《墨竹图题诗》表达了诗画家淡薄名利,以解除百姓之苦为己任的胸襟,
以及"任风雨来袭,我自启然不动”的气概。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六年级语文上册
墨竹图题诗教案,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六年级语文上册墨竹图题诗教案范文一
教材分析:
这首诗以"竹"为依托之物运用象征手法,表达了诗画家淡薄名利,以解除
百姓之苦为己任的胸襟,以及"任风雨来袭,我自启然不动”的气概。
教学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欣赏图画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
体会作者的胸怀和气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理解本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百姓的关爰之情。
教学构思:
教学本课时从诗文入手,引导学生熟读成诵,训练朗读技巧,注意语气、语
调、重音、停顿等朗读技巧的处理。师再引导作浅易的赏析,然后采用小组交流
的形式,结合诗画欣赏理解诗的内容。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古代文人喜爰寄物抒情,借以自然物来表现自己的理想品格和对精神境
界的追求。坚毅不拨的青松,"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方廷拨多姿的翠竹,清高
而有节;傲雪报春的冬梅,不惧风寒霜雪。它们虽系不同属科,却都有不畏寒霜
的高洁风格。它们在岁寒中同生,历来被中国古今文人们所敬慕,而誉为"岁寒
三友",以此寓意忠贞的友谊,及做人要有品德、志节。今天,就让我们一道去
感受——郑板桥在《墨竹图题诗》中要表达的诗情画意。
二、跟老师一起学
L注意这些字的读音:
衙(跑斋(Zhai)燮(X⑹号(呜。)寒放赈(zhMn)救济价)遂(sui)
2、理解下面这些词语的含义:
劳顿:劳累。
夜不能寐:晚上睡不着觉。寐:睡觉。
思绪:思想的头绪;思路。
救济:用金钱或物资帮助灾区或生活上有困难的人。
赈灾:救济灾民。
启然不动:屹立着、不动摇。启然:高大独立的样子。
三、理解古诗大意:
1、作者简介:介绍作者: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应科举为康
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
吏,遂乞病归。”做官前后,以书画营生。擅画兰、竹、石、松、菊等,而画竹
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体貌疏朗,风格劲峭。
2、题目意思:墨竹:单用墨画的竹子。墨竹图题诗就是单用墨画竹子的图
画上面的诗。
3、本诗含义:我们这些小小的州县官吏,衙门卧室外竹子的一枝一叶,都
牵动着我们的感情。而实际的含义是:我们虽然只是小小的州县官吏,但老百姓
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们的感情。充分体现了郑板桥对百姓疾苦的关心。感知诗
意:这首诗以"竹"为依托之物运用象征手法,表达了诗画家淡薄名利,以解除
百姓之苦为己任的胸襟,以及"任风雨来袭,我自启然不动”的气概。)这首诗
是郑板桥在乾隆十一、二年间出任山东潍县知县时赠给包括的。第一句"衙斋卧
听潇潇竹",写的是作者在衙署书房里躺卧休息,这时听到窗外阵阵清风吹动着
竹子,潇潇丛竹,声音呜咽,给人一种十分悲凉凄寒之感。第二句"疑是民间疾
苦声",是作者由凄寒的竹子声音产生的联想。作者由自然界的风竹之声而想到
了老百姓的疾苦,好像是饥寒交迫中挣扎的老百姓的呜咽之声,充分体现了作者
身在官衙心系百姓的情怀。第三句"些小吾曹州县吏",既是写自己,又是写包
括,可见为民解忧的应该是所有的"父母官",这句诗拓宽了诗歌的内涵。第四
句"一枝一叶总关情",这句诗既照应了风竹画和诗题,又寄予了深厚的情感,
老百姓的点点滴滴都与"父母官"们紧紧联系在一起呀!郑板桥的这首题画诗,
由风吹竹摇之声而联想到百姓生活疾苦,寄予了作者对老百姓命运的深切的关注
和同情,一个封建时代的官吏,对劳动人民有如此深厚的感情,确实是十分可贵
的。
4、1句与2句之间的关系:第1句是实写,作者听到了竹子潇潇作响。第2
句是虚写,是作者自己的联想。第1句的实是第2句发挥联想的基础。有这样
的声音才有了作者这样的联想。这样的声音可能谁都能听见,可是也只有那些关
心百姓疾苦的人才会有这样的联想。这是又一次对中心的强化。
5、我们如何理解"一枝一叶总关情"一句?似是写竹,实则写人。写诗人对
百姓的仁爰之心,体恤之情,令人叹为观止。文中作者以竹喻人,比喻新颖奇物,
把一个铮铮铁骨的文人写得极入情理,表现了他的高标挺立、特立独行、充满爰
民之气节。
6、回顾反思:竹象征了"有气节",象征诗人"我自启然不动”的气概。
四、阅读链接:
扬州八怪:包括郑燮、罗聘、李方膺、高翔、金农、李鳏、汪士慎八位画家。
从康熙末年崛起,到嘉庆四年"八怪"中最年轻的画家罗聘去世,前后近百年。
他们绘画作品为数之多,流传之广,无可计量。"扬州八怪"生前即声名远播。
李鳏、李方膺等先后分别为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召先试画,后授职。乾隆
八年,弘历见到郑燮所作《樱笋图》,即印了"乾隆御览之宝"朱文椭圆玺。乾
隆十三年,弘历东巡时,封郑燮为"书画史"。"扬州八怪"大胆创新之风,不
断为后世画家所传承。徐悲鸿曾在郑燮的一幅《兰竹》画上题云:"板桥先生为
中国近三百年最卓越的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奇,书画亦奇。观其诗文及书画,
不但想见高致,而其寓悲奇妙,成为古今天才之难得者。"扬州八怪"大胆创
新之风,不断为后世画家所传承。
作业设计:
查找郑板桥的资料,准备交流。
板书设计:
墨竹图题诗
特立独行、爰民如子、体恤民情
六年级语文上册墨竹图题诗教案范文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反复诵读诗歌,了解古诗大意。
能力目标:理解领悟诗意,会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情感目标:想象古诗所表现的情景,体会作者体恤百姓的忧伤之情。
创新素质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了解大意,把握作者对百姓的关爰之情,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松、竹、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称为“岁寒三友",也是文人墨客所推崇的
对象,纵观历史文坛,诗书画三绝的名家层出不穷,而对图题诗更是其中的一朵
奇葩。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的《墨竹图题诗》,
并体会诗要表达的诗情画意。
二、课件出示《墨竹图》,让学生认真观察并交流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
(1)介绍作者。
(2)介绍背景:
这是一首图题诗,写于郑板桥在山东任职时。当时山东受灾,饥民无数,作
为一名体恤百姓的县官,郑板桥整日为民奔波,白日劳顿,夜不思眠。本文记载
的是又一个不寐的夜晚,听着冷雨拍打窗根,风吹疏竹,发出萧萧之声,板桥竟
错觉为百姓发出了啼寒饥号的怨声,于是提笔展纸作画,遂成此文。
三、重点认知
(一)整体感知、
⑴学生自读,感知。
(2)范读。(听录音)
⑶练读。
a、学生自渎。(注意字音,语气,节拍等)
b、指名读(大家评议)
c、再读(小组合作,比一比谁读得好)
(多种形式的诵读。促进学生积累。形成个性的体验,进一步培养了语感。)
(3)提问: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二)自主学习
Q)字:衙、斋、燮、号、寒放赈、救济、遂
(2)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
劳顿:劳累。思绪:思路。救济:用金钱或物质帮助灾区或生活上有困难的
人。赈灾:赈济灾民。启然不动:高大独立的样子。
(三)合作探索
1、小组合作理解诗意(小组讨论交流,读懂的地方小组内交流,不明白的地
方一起讨论。)
2、检查汇报(令人感受最深的是哪句诗?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
3、介绍诗意。
a、自练。
b、小组内练讲。
c、指名讲。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尝试让学生自学,培养学
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4、请学生说自己感受最深的诗句,并说明理由。
5、作者是怎样展开想象的?(第一句是实写,第二句是虚写,第1句是第2
句发挥联想的基础。)
6、对最后一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理解(明确似是写竹,实则写人。写诗
人对百姓的仁爰之心,体恤之情。令人叹为观止,文中以竹喻人,比喻新颖奇特,
把一个铮铮铁骨的文人写得极入情理,表现了他的高标挺立,特立独行,充满了
爰民之气节。)
四、总结并进行拓展阅读。
1、《墨竹图题诗》表达了诗画家淡薄名利,以解除百姓之苦为己任的胸襟,
以及"任风雨来袭,我自自然不动”的气概。
2、让生阅读有关"竹”的诗句,认真体会"竹"在古代诗句中的蕴涵。
唐代.杜甫《咏竹》绿竹半含律,新梢才出墙。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宋.陆游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水.
宋.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3、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赞美竹。
4、背诵并默写古诗。
板书设计:
竹:人
干:细中有强。特立独行
叶:青翠欲滴爰民如子
傲然树立
阅读伴教锦囊:(课件显示扬州八怪的一些简介。)
"扬州八怪"包括郑燮、罗聘、李方膺、高翔、金农、李自第汪士慎八位画
家。从康熙末年崛起。到嘉庆四年"八怪"中最年轻的画家罗聘去世,前后近百
年。他们绘画作品为数之多,流传之广,无可计量。"扬州八怪"生前即声名远
播。李方膺、李罐等先后分别为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召先试画,后授职。
乾隆八年,弘历见到郑燮所作《樱笋图》,即印了"乾隆御览之宝"朱文椭圆玺。
乾隆十三年,弘历东巡时,封郑燮为"书画史"。
"扬州八怪"大胆创新之风,不断为后世画家所传承。徐悲鸿曾在郑燮的一
幅《兰竹》画上题云:"板桥先生为中国近三百年最卓越的人物之一。其思想奇、
文奇、书画成奇。观其诗文及书画,不但想见高致,而其寓悲奇妙。成为古今天
才之难得者。"扬州八怪"大胆创新之风,不断为后世画家所传承。
六年级语文上册墨竹图题诗教案范文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欣赏图画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2.能力目标: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
3彳惠育目标:体会作者的胸怀和气概。
4.创新素质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理解本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百姓的关爰之情。
教法: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深受文人墨客的推崇,
有古诗云"诗堪入画方称妙,画可融诗乃为奇"。纵观历代文坛,诗书画三绝的
名家,层出不穷。而图题诗则是诗坛画苑中一朵绚丽的花朵。今天,就让我们一
道去感受——郑板桥在《墨竹图题诗》中要表达的诗情画意。
二、自主学习:
1、字:
衙(跑斋(Zhai)燮(X®号(呜。)寒放赈(z*n)救济价)遂(sui)
2.解词:
劳顿:劳累。
思绪:思想的头绪;思路。
救济:用金钱或物资帮助灾区或生活上有困难的人。
赈灾:赈济灾民。
启然不动:高大独立的样子。
3、交流材料:
①介绍作者: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
十年举人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
做官前后,以书画营生。擅画兰、竹、石、松、菊等,而画竹五十余年,成就最
为突出。体貌疏朗,风格劲峭。
②图题诗(找擅长绘画的学生介绍)
③墨竹:单用墨画的竹子。
3.朗读诗歌,熟读成诵。
三、合作学习:
1、引导学生阅读"诗画赏析"第二段。
(明确:郑板桥这首诗的背景、原因和被罢官的结局,说明他是一个关心百姓
疾苦的好官。)
2、感知诗意:这首诗以"竹"为依托之物运用象征手法,表达了诗画家淡
薄名利,以解除百姓之苦为己任的胸襟,以及"任风雨来袭,我自启然不动”的
气概。)
四、合作探究:
1.请学生说出自己最喜爰的诗句,并说明理由。
2.本诗作者是怎样展开想象的?(第1句是实写、第2句是虚写,第1句是第
2句发挥联想的基础。)
3.如何理解"一枝一叶总关情"一句?(明确:似是写竹,实则写人。写诗人
对百姓的仁爰之心,体恤之情,令人叹为观止。文中作者以竹喻人,比喻新颖奇
物,把一个铮铮铁骨的文人写得极入情理,表现了他的高标挺立、特立独行、充
满爰民之气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公司兼职合同范例
- 中介租房屋合同范例
- 工作研究:杭州城市大脑项目的思路、成效和启示
- 广东软件开发合同模板
- 商服出租合同范例
- 拆除广告协议合同范例
- 小房子租赁合同范例
- 任务完成合同范例
- 工作变更合同模板
- 商场消防意向合同范例
- 中国审美文化史第四讲唐代课件
- 中医经穴推拿模板课件
- 《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课件
- 辽宁省火力发电企业名录2017年158家
- “美丽医院”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 钻孔灌注桩钻进成孔原始记录表
- 中石油气集团公司 会计核算办法
- 小学综合实践二年级上册第1单元《主题活动一:交通标志我会认》教案
- 压力是否有利于成长辩论稿
-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案第四章:明确价值要求践行价值准则
-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程完整版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