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建设 通则(GB-T 30600-2022)_第1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 通则(GB-T 30600-2022)_第2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 通则(GB-T 30600-2022)_第3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 通则(GB-T 30600-2022)_第4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 通则(GB-T 30600-202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Well-facilitatedfarmlandcons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1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GB/T12527额定电压1kV及以下架空绝缘电缆GB/T14049额定电压10kV架空绝缘电缆GB50053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SL/T769农田灌溉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2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耕地。高标准农田建设well-facilitatedfarmlandconstruction为减轻或消除主要限制性因素、全面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而开展的田块整治、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农田输配电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壤改良、障碍土等农田地力提升活动。田块整治工程fieldconsolidatio为满足农田耕作、灌溉与排水、水土保持等需要而采取的田块修筑和耕地地力保持措施。土壤中形成的和外加入的所有动植物残体不同阶段的各种分解产物和合成产物的总称。作物能够利用的母质层以上的土体总厚度;当有障碍层时,为障碍层以上的土层厚度。经耕种熟化而形成的土壤表土层厚度。在当前管理水平下,由土壤立地条件、自然属性等相关要素构成的耕地生产能力。由耕地地力、土壤健康状况和田间基础设施构成的满足农产品持续产出和质量安全的能力。4基本原则4.1规划引导原则。符合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国家有关农业农村发展规划等,统筹安排高标准农田建设。4.2因地制宜原则。各地根据自然资源禀赋、农业生产特征及主要障碍因素,确定建设内容与重点,采取相应的建设方式和工程措施,什么急需先建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减轻或消除影响农田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限制性因素。4.3数量、质量并重原则。通过工程建设和农田地力提升,稳定或增加高标准农田面积,持续提高耕地4.4绿色生态原则。遵循绿色发展理念,促进农田生产和生态和谐发展。4.5多元参与原则。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引导农民群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各类社会资本有序参与建设。34.6建管并重原则。健全管护机制,落实管护责任,实现可持续高效利用。5建设区域5.1根据不同区域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障碍因素和水源条件等,将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划分为5.2建设区域农田应相对集中、土壤适合农作物生长、无潜在地质灾害,建设区域外有相对完善的、能直接为建设区提供保障的基础设施。5.3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点区域包括:已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和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5.4高标准农田建设限制区域包括:水资源贫乏区域,水土流失易发区、沙化区等生态脆弱区域,历史遗留的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土地严重损毁且难以恢复的区域,安全利用类耕地,易6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6.1一般规定6.1.1应结合各地实际,按照区域特点和存在的耕地质量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开展高标准农田6.1.2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耕地集中连片,提升耕地质量,稳定或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实现节约集约利用和规模效益;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平,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加强农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相协6.1.3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包括田块整治、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农田输配电及其他工程。按照工程类型、特征及内部联系构建的工程体系分级应按附录B规定执行,各区域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要求按附录C规定执行。田环境的不利影响。施占地面积与建设区农田面积的比例,一般不高于8%。田间基础设施占地涉及的地类按照GB/T210106.1.6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使用年限指高标准农田各项工程设施按设计标准建成后,在常规维护条件下能够正常发挥效益的最低年限。各项工程设施使用年限应符合相关专业标准规定,整体工程使用年限一般不低于15年。6.2.1耕作田块是由田间末级固定沟、渠、路、田坎等围成的,满足农业作业需要的基本耕作单元。应因地制宜进行耕作田块布置,合理规划,提高田块归并程度,实现耕作田块相对集中。耕作田块的长度46.2.2耕作田块应实现田面平整。田面高差、横向坡度和纵向坡度根据土壤条件和灌溉方式合理——井灌工程的泵、动力输变电设备和井房等配套率应5——斗渠和农渠等固定渠道宜综合考虑生产与生态需要,因地制宜进行衬砌处理。防渗应满足 -涵洞应根据无压或有压要求确定拱形、圆形或矩形等横断面形式,涵洞的过流能力应与渠(沟)——治渍排水工程,应根据农作物全生育期要求确定最大排渍深度,可视作物根深不同而选用深降至田面以下0.4m~0.6m;稻作区在晒田期3d~5d内降至田面以下0.4m~0.6m。6——防治土壤次生盐渍(碱)化或改良盐渍(碱)土的地区,排水要求应按GB50影响.6.5.2农田防洪标准按洪水重现期20年~10年确定。7理工程应按GB51018规定执行。6.6.9架空输配电导线对地距离应按DL/T5220规定执行。需埋地敷设的电8pH应达到5.5以上至中性。应低于0.3%,土壤pH应达到8.5以下至中性。达到95%以上。8.2.1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竣工后,应由项目主管部门按照项目现行管理规定组织验收。相关的管9(资料性)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划分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划分见表A.1。表A.1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划分表区域范围1东北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及内蒙古赤峰、通辽、兴安、呼伦贝尔盟(市)2黄淮海区3长江中下游区4东南区5西南区6西北区山西、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内蒙古呼和浩特、锡林郭勒、包头、乌海、鄂尔多斯、巴彦淖尔、乌兰察布、阿拉善盟(市)7青藏区(规范性)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体系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体系见表B.1。表B.1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体系表说明1田块整治条田在地形相对较缓地区,依据灌排水方向所进细分为格田梯田在地面坡度相对较陡地区,依据地形和等高式梯田等类型除1.1.1条田、1.1.2梯田之外的其他田块修筑工程为充分保护及利用原有耕地的熟化土层和建设新增耕地的当项目区内有效土层厚度和耕层土壤质量不能满足作物生在田面平整之前,对原有可利用的表土层进田面平整后再将剥离表土还原铺平的一种措施2塘堰(坝)蓄水池和小型集雨蓄水池及在坡面上修建的拦蓄地表径流的小型集雨池(窖)、小型泵站说明在地面以下凿井、利用动力机械提取地下水明渠在灌溉或排水渠道系统上为控制、分配、测量田间道路跨越洼地、渠道、排水沟等障碍物而修建的过载建输水工程跨越低地、排水沟或交通道路等修输水工程穿过低地、排水沟或交通道路时以田间道路跨越渠道、排水沟时埋设在填土面以下的输水建水闸跌水与陡坡田间灌溉从输水工程配水到田间的工程,包括地面灌溉、喷灌、微灌、喷灌利用专门设备将水加压并通过喷头以喷洒方式进行灌溉的由水泵加压或自然落差形成有压水流,通过管道输送到田间将农田中过多的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排除,改善土壤中明沟暗管说明排水闸控制沟道排水的水闸3田间道路田间道(机耕路)连接田块与村庄、田块之间,供农田耕作、农用物资和农产品附属设施考虑宜机作业,田间道路设置的必要的下田设施、错车点和末端掉头点4农田防风林在田块周围营造的以防治风沙或台风灾害、防护林在梯田埂坎处营造的以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护路护沟在田间道路、排水沟、渠道两侧营造的以防止说明在坡地上沿等高线开挖用于拦截坡面雨水径在坡面上修建的用以拦蓄、疏导坡地径流,为固定沟床、防治沟蚀、减轻山洪及泥沙危害,合理开发利用横筑于易受侵蚀的小沟道或小溪中的小型固5电工程电能输送过程中改变电流电压的设施(屏)电装置6田间监测品、作物产量、农田设施维护等情况的站点(规范性)各区域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要求各区域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要求见表C.1。如果部分地区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障碍因素和水源条件等与相邻区域类似,建设要求可表C.1各区域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要求云序号区域范围田块整治工程田间道路工程1东北区江及内蒙古赤峰、贝尔盟(市)1.根据土壤条件和灌溉方式合理确定田面高差和田块横、纵向坡度;2.耕层厚度;平原区旱地、水浇地≥30cm,水田≥1.灌溉设计保证率:≥80%;雨重现期宜采用10年~5年,1d~3d暴雨从作物受淹起1d~3d排至田面无积水;水稻区农田排水设计暴雨重现期宜采用10年,1d~3d暴雨3d~5d排至作物耐淹水深1.路宽:机耕路宜为4m~6m,生产路≤3m;2.道路通达度:平原区100%,丘陵漫岗区≥90%设应按DL/T5118规定执行2海区山东、河南1.根据土壤条件和灌溉方式合理确定田面高差和田块横、纵向坡度;2.耕层厚度:≥25cm;地区≥50%,其他地区≥75%;1.路宽:机耕路宜为4m~6m,生产路≤3m;2.道路通达度:平原区100%,丘陵区≥90%设应按DL/T5118规定执行表C.1各区域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要求(续)序号区域范围田块整治工程田间道路工程3中下游区1.根据土壤条件和灌溉方式合理确定田面高差和田块横、纵向坡度;2.耕层厚度:≥20cm;1.灌溉设计保证率:水稻区雨重现期宜采用10年~5年,区农田排水设计暴雨重现期宜采用10年,1d~3d暴雨3d~5d排至作物耐淹水深1.路宽:机耕路宜为3m~6m,生产路≤3m;2.道路通达度:平原区100%,丘陵区≥90%设应按DL/T5118规定执行4东南区1.根据土壤条件和灌溉方式合理确定田面高差和田块横、纵向坡度;2.耕层厚度:≥20cm;3.有效土层厚度:≥60cm;1.灌溉设计保证率:水稻区雨重现期宜采用10年~5年,1d~3d暴雨从作物受淹起1d~3d排至田面无积水;水稻区农田排水设计暴雨重现期宜采用10年,1d~3d暴雨3d~5d排至作物耐淹水深1.路宽:机耕路宜为3m~6m,生产路≤3m;2.道路通达度:平原区100%,丘陵区≥90%设应按DL/T5118规定执行5西南区1.根据土壤条件和灌溉方式合理确定田面高差和田块横、纵向坡度;2.耕层厚度:≥20cm;3.有效土层厚度:≥50cm;1.灌溉设计保证率:水稻区雨重现期宜采用10年~5年,1d~3d排至田面无积水;水稻区农田排水设计暴雨重现期宜采用10年,1d~3d暴雨3d~5d排至作物耐淹水深1.路宽:机耕路宜为3m~6m,生产路≤3m;2.道路通达度:平原区100%,山地丘陵区≥90%设应按DL/T5118规定执行表C.1各区域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要求(续)序号区域范围田块整治工程田间道路工程6西北区头、乌海、鄂尔多斯、巴彦淖尔、乌(市)1.根据土壤条件和灌溉方式合理确定田面高差和田块横、纵向坡度;2.耕层厚度:≥25cm;1.灌溉设计保证率:≥50%;雨重现期宜采用10年~5年,1d~3d暴雨从作物受淹起1d~1.路宽:机耕路宜为3m~6m,生产路≤3m;2.道路通达度:平原区100%,丘陵沟壑区≥90%设应按DL/T5118规定执行7青藏区1.根据土壤条件和灌溉方式合理确定田面高差和田块横、纵向坡度;2.耕层厚度:≥20cm;1.灌溉设计保证率:≥50%;雨重现期宜采用10年~5年,1d~3d暴雨从作物受淹起1d~1.路宽:机耕路宜为3m~6m,生产路≤3m;2.道路通达度;平原区100%,山地丘陵区≥90%设应按DL/T5118规定执行与说明1农田地力土壤改良采取物理、化学、生物或工程等综合措施,消育或引起土壤退化的不利因素改良采取掺沙、掺黏、客土、增施有机肥等措施,改高土壤肥力改良采取施用石灰质物质、土壤调理剂和有机肥改良采取工程排盐、施用土壤调理剂和有机肥等沙化防治采取建设农田防护林、保护性耕作等措施,防治防止土地生产力下降采取秸秆还田、增施腐植酸肥料、生物有机肥障碍土层通过秸秆还田、施有机肥、种植绿肥、深耕(资料性)高标准农田地力参考值高标准农田地力参考值见表E.1。如果部分地区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障碍因素和水源条件等与相邻区域类似,农田地力可参照相邻区域。表E.1高标准农田地力参考值表石序号区域范围障碍土层消除工程(高标准农田建成3年后目标值)1东北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及内伦贝尔盟(市)2黄淮海区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有机质含量:平原区宜≥15g/kg,山地丘陵区宜≥12g/kg;养分比例适宜3游区上海、江苏、安徽、江西、胡北、湖南有机质含量:宜≥20g/kg;养分比例4东南区有机质含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