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盗罪国内管辖教学课件_第1页
海盗罪国内管辖教学课件_第2页
海盗罪国内管辖教学课件_第3页
海盗罪国内管辖教学课件_第4页
海盗罪国内管辖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盗罪国内管辖“一带一路”必要的海事司法保障培训时间:2024年6月24日培训讲师:XXX禁止吸烟手机静音这不是要求,是个人习惯我们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选题目的当前,活跃于亚丁湾、马六甲等中国海上经济命脉线上的海盗活动对“一带一路”建设已经造成一定威胁。作为海运大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完善海盗罪国内司法管辖立法对中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一是有利于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维护海上交通安全以及经济安全;二是有利于惩治与预防海盗活动,维护国内外商船的私人合法权益;三是有利于更好履行国际法义务、维护国际社会整体利益;四是有利于促进国际司法合作,完善国内海事审判体制。积极行使海盗罪的普遍管辖权,既符合中国的海外经济利益和“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需要,又是中国作为大国应有的责任担当,更有利于树立中国海事司法中心地位。积极有效行使这一普遍管辖权,需要对海盗罪进行有效管辖,包括独立成罪和专门审判;建构国际海事司法中心,也需要建立完整海法体系,这其中也包括对海盗罪的管辖。海洋国家的历史与当前我国的现实的表明,由海事法院对海盗案件实行专门审判具有现实可能性和法权宣示意义。主要思路在海事法院工作了十年,我始终对海事审判没有“三审合一”感到无法理解。看到我国海军护航亚丁湾的报道,对比《公海公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关于海盗这一国际罪行普遍管辖的规定与现实中各国军舰以驱散为主的做法,我觉得这种应然与实然的差异在客观上无疑是对这一严重罪行的放纵。希望通过本文,能切实地提出具有一定可行性的建议,起些抛砖引玉的作用。海盗罪普遍管辖权如何有效履行(国内管辖)这一课题是具有现实意义和研究前景的,希望将来可以不断开展相关研究,不断提炼出一些真正有用的观点。主要观点海洋不同于陆地,海法不同于陆法,但法理应当是相通的,海陆环境的客观差异(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应当得到尊重。海员这一群体内部强调专业、服从与秩序,表现为不同于陆地环境的社会结构,应当适用不同于陆地的海法。海船既是工作环境,也是生活环境。当前,国内海事职务性犯罪调查等司法活动更多依赖于海事部门调查报告,其他海上犯罪行为则缺乏行之有效的司法管束,陆地环境下的司法程序不适应海上环境是一个重要原因。对于船舶的管束应当依赖于海事公务船舶和海军,缺一不可,传统上海军的司法权力以海事法院(AdmiraltyCourt)体现,在现代社会应当归于海军军事法院以外的海事法院。海洋意味着财富,伴生着政权控制外的风险与自发形成的秩序,这是海法的自体性特征的根源。海上社会是二元结构的,集体间的平等与集体内的服从,体现为海法的国际法性质与海盗的叛乱团体性质。海船与法人类似,应当在一定程度承认其人格性,现有法律框架下也自然衍生出单船公司的做法,对于海盗母船、海盗卧底的行为性质认定具有现实意义。对我国而言,交通运输应当是中央事权。独立的海事系统及海事司法机构并不仅仅承继于苏联,更是多国的通例。进一步说,海法所确立的规则相对独立于一国的国内秩序。我国曾有建立海事高院的思路,笔者认为应当建立审理行政、运输、知产的专门高院。海事法院应当实行三审合一,目前仅有一点五审(民事+不完整的行政)。对于海上刑事案件应当有行之有效的特别诉讼程序。主要观点就海盗罪的集中管辖而言,由地方法院管辖则存在级别管辖、区域管辖等一系列客观问题,由军事法院管辖尽管在客观条件上最为便利,却超出军事法院的专门职责,更与当前国际社会的普遍做法相左。对海盗罪嫌疑人开展刑事审判所面临的上述问题,通过海事法院专门审判可以得到有效解决:第一,在羁押期限受限的情况下,可以由海事法官和相关司法人员驻在作战舰艇、综合补给舰只或者驻外补给基地开展调查审判辩护。人员与海军官兵同步轮换或定期开展海外巡回审判,集中处理亚丁湾、几内亚湾、东南亚海域海盗案件。考虑到军舰战位紧张且我国无海事检察机关,可以通过海事刑事诉讼特别程序规定由海事法院直接办案。笔者建议的这一做法并非没有成例,参照总政治部1986年颁发的《关于惩治军人违反职责罪暂行条件所列案件的管辖范围的通知》,军事法院直接受理遗弃伤员、虐待俘虏类犯罪,不由军队保卫部门侦查,不由军事检察院公诉,由军事法院直接办案。中世纪的《阿玛菲海法》(ChapterandOrdinancesoftheMaritimeCourtoftheNobleCityofAmalphi)中,也有magisternavis(船上法官,amagistrateonboardtheship),即《海上惯例》(theCustomsoftheSea)规定,意大利四个海洋共和国、西班牙加泰罗尼亚、法国都有这一做法,至少是西地中海的通例。第二,海事法官及相关司法人员前出至护航舰艇,能够及早介入案件处理工作,有利于协助海军官兵更好调取、固定海盗犯罪证据,能够有效提升对海盗案件的打击力度。第三,通过随舰巡回审判或者在综合保障基地开庭等方式,可以较好解决海盗案件管辖司法成本畸高的问题,对海盗短期刑罚执行可以在舰只或者驻外补给基地进行,长期关押的可以成批运交国内或通过国际司法合作渠道在第三国执行。主要观点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对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我国在所承担的条约义务内行使刑事管辖权。但是,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积极行使普遍管辖权,对海军抓捕的海盗嫌疑人开展刑事审判,客观上至少还存在三方面问题:第一,在抓捕侦查阶段,刑事司法机关缺位。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中国海警局履行海上维权执法职责,对海上发生的刑事案件行使侦查权,军队保卫部门对军队内部发生的刑事案件行使侦查权。目前我国海军护航军舰本身是没有配备海警局人员的,即便海军官兵具有军队保卫部门人员身份,也并不能对海盗罪案件行使侦查权。第二,对海盗罪嫌疑人进行拘留、羁押、逮捕遭遇实际履行困境,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对犯罪嫌疑人拘留后应当立即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并且应当进行讯问;拘留后按特殊情况和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嫌疑人进行处理,提请批准逮捕的最长时间是三十七日,一般的护航任务可能还未结束,就已经面临超期羁押的现实问题。第三,对海盗罪嫌疑人诉讼权利难以进行保障,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自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并且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在目前情况下,抓获海盗罪嫌疑人后军舰上无法为其提供具有在我国国内执业资格的律师作为辩护人。在近期与军事法院同仁的交流中,笔者感受到了他们对这一课题的浓厚兴趣,相信这也是外交部门所感兴趣的话题。笔者认为,海事法官随舰前出海盗活动区域时,在公海上军舰、公务船舶从事相关行为性质及产生法律效果需要深入研究,与之伴生的包括舰上战位的分配、俘获海盗的检疫等问题都有一定的现实研究价值。本文结构第一章海盗罪国内管辖的基本问题,分类论述海盗罪管辖权的国际法律渊源,对各个国家(地区)对海盗罪司法管辖的规制范围和法条结构进行比较。第二章海盗罪的国际司法管辖和司法合作现状,分析海盗罪管辖的主要模式差异及国际司法合作现状,论述不同模式下海盗刑罚差异的现实问题以及建立国际司法机构统一刑罚存在的困难。第三章海盗罪国内司法管辖的必要性,论证增设海盗罪名和实行专门管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应对海盗罪威胁的司法管辖权立法应对建议。论述的立足点在于:1.海法的自体性特点;2.海上活动的独立性和开放性;3.海盗犯罪的特殊危害性。海盗的历史沿革和当代趋势处于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对海盗的定义是逐渐演进的,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人们对海盗的称谓也各有不同。在现代社会的背景下,海盗是对在不同地区不同时代具有相近行为特征群体的统称。海盗一词是集群性的概念,要完全了解和描述这一概念应当以历史考察为基础。自1981年“卡利亚3”号案件开始,现代海盗以快艇攻击的方式卷土重来,在索马里沿岸、红海和亚丁湾一带、孟加拉湾沿岸、马六甲海峡、整个东南亚水域等“五大恐怖水域”日益猖獗。古希腊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在战争中俘获大量战利品和女奴,他与阿喀琉斯争吵源于争夺女俘太阳神祭司女儿;阿喀琉斯不事耕种,以抢掠为生,他受到崇敬不仅因为他是特洛伊人最害怕的希腊勇将,更因为他劫掠了大量财富,并且有力地保卫其战利品,这被认为是英雄行为。在希腊克里特文明中,城邦最显著的特点是完全不设防,主要以海军来保护城邦的利益,这一时期各个城邦间的海洋贸易刺激了海盗发展,在当时海盗被认为是最光荣的职业,可以带来财富、名誉、地位。在当时,海盗、商人、军人的身份往往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一条船舰可以搭载货物进行贸易,也可以升起旗帜从事抢劫,战时就应召成为军舰,获得的战利品被认为是胜利者的私人财产。古罗马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地中海的海盗活动是非常活跃的,罗马共和国通过三次布匿战争最终消灭了迦太基,而战争中罗马的主力舰队就是海盗。战争结束后海盗们以本都王国国王米特拉达梯为保护人和庇护人,继续在海上抢劫、绑票和贸易,甚至抢劫罗马行省总督的船队,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也曾经被海盗俘虏。公元前67年,海盗的活动最终导致了罗马粮荒,罗马元老院委托格涅乌斯·庞培率军征服伊利里亚海盗,但当时没有经过宣战程序。罗马的法学家们认为,在战争中只有经过正式宣战才能互称彼此为敌人,这一行动中不存在敌人,所以海盗的行为在当时并不是一种非法行为。格涅乌斯·庞培的次子谢克斯特·庞培后来成为了海盗的首领,但最终被盖维斯·屋大维·奥古斯都击败。古罗马公元前75年,凯撒在旅途中被海盗劫持,海盗要求以20塔兰特作为赎金,而恺撒却认为赎金太低,与他的身份不符,要求海盗索取50塔兰特作为赎金。在等待赎金的38天里,他同海盗们待在一起时曾说获释后要将他们统统送上刑场。事后,凯撒从行政长官处获得一只舰队,攻击并捕获劫持他的全部海盗,法官本打算把海盗罚为奴隶,但凯撒如约处死了他们。伊利里亚人是欧洲古代民族之一,属于印欧语系,伊利里亚人居住在希腊西北部包括伊庇鲁斯、阿尔巴尼亚、黑山、黑塞哥维纳、达尔马提亚南部和中部,这些地方被统称为伊利里亚。公元前9世纪伊利里亚人的舰队一度成为亚得里亚海首强,他们建造的”利布纳”(liburna)性能优异,机动性强,最盛时拥有超过220艘战船。罗马人借口伊利里亚海盗抢劫其商船入侵巴尔干半岛,前229年第一次伊利里亚战争后,罗马军队扶植德米特里为伊利里亚王,但德米特里很快背叛罗马,支持海盗活动并率舰队侵犯罗马的保护邦,引起了第二次伊利里亚战争。前180年,罗马元老院决定吞并伊利里亚,委派庞培带领罗马军队进剿这一地区,格涅乌斯·庞培的次子谢克斯特·庞培后来也成为海盗首领。这一时期,地中海海盗形成相对独立的社会团体,是重要的雇佣军力量。罗马帝国时期,海盗势力逐渐衰落并在西西里岛大海战被彻底瓦解。维京时期“vikinger”一词来自古挪威语“vikingr”,意思是来自峡湾的人,即“onewhocamefromthefjords”。维京人被罗马人称为日耳曼人,是最后一支威胁欧洲的蛮族部落。“vikingr”来源于“vik”,意即小溪、入口、小海湾,古英语“wic”、古德语“wich”具有的“bay”意义对应。但是“wicing”与古法语“wizing”比古挪威语要早三百多年出现,“wicing”也可能来自“wic”,即拉丁词语“vicus”(意即村庄、居所“village,habitation”),意思是村庄、营地“village,habitation”,而构筑大型临时营地也是维京人发动突袭前的特征。“vikinger”代表着北欧海盗,但这个称呼并不具有现代海盗的意义,而是泛指当时所有的斯堪的纳维亚人,是传统欧洲基督教社会对于来自北欧的异教徒社会团体的指称。维京人以放牧、农耕和捕鱼为生,公元6世纪以后开始沿着波罗的海和大河深入俄罗斯等地贸易,8世纪后期突然入侵欧洲,作为异教徒攻击和掠夺教会财产,但同时他们也是工匠、水手、探险家和商人,远航范围甚至到达红海、北美和巴格达。维京人的社会体系包括三个阶层:1、Jarl,王侯、大领主、世袭贵族;2、Karl,自由人,是军队的主力,属于武士阶层;3、Thralls,奴隶。维京时期885年11月24日,丹麦维京人乘船沿塞纳河直驱巴黎,开始了历史上著名的巴黎围攻战,法王被迫与维京人签订合约并封海盗头领为诺曼底公爵。挪威海盗进攻不列颠群岛和地中海,丹麦海盗沿着欧洲河流进攻西欧大陆,瑞典海盗进攻斯拉夫人部落并在俄罗斯地区定居,维京人一度控制了波罗的海沿岸大部份地区、俄罗斯内陆、法国诺曼底、英国、西西里、意大利南部和巴勒斯坦的部份地区。大航海时代如果甲国商人的货物在乙国被偷或者被抢,却无法通过合法或外交手段获得补偿时,甲国政府就以颁发私掠许可证的形式允许他俘获乙国商船来弥补他的损失,私掠船捕获物需要经过海军部清点确认然后拍卖,收入按照一定比例归船长、船员和许可授权国(皇室)所有。1588年,英国私掠船长弗朗西斯•德雷克(FrancisDrake)在英西大海战中率军击溃西班牙无敌舰队,使英国取代西班牙成为海上霸主。弗朗西斯•德雷克(FrancisDrake),英国著名探险家与海盗,是斐迪南•麦哲伦之后第二位完成环球航海的探险家,也是第一位完成环球航行的英国海员,被封为英格兰勋爵。巴沙洛缪•罗伯茨(BartholomewRoberts)是海盗黄金时期最成功的海盗之一,控制从非洲到加勒比海的广泛海域,最多时共拥有400艘海盗船,他完善了亨利摩根的海盗法典并严格贯彻。罗伯茨以掠夺商船、军舰出名,他的旗舰”皇家财富”号就是抢来的法国军舰。爱德华•蒂奇(EdwardTeach/EdwardThatch)绰号”黑胡子”(Blackbeard),世界航海史上最臭名昭彰的海盗之一。威廉•基德(WilliamKidd),获得当地英国总督许可证在加勒比海进行武装私掠活动,因为袭劫英国船舶被宣布为海盗并被执行绞刑,尸身悬挂于泰晤士河河畔有两年之久,但他至死不承认自己是海盗。东亚地区“倭夷之蠢蠢者,自昔鄙之曰奴,其为中国患,皆潮人、漳人、宁绍人主之也。其人众其地不足以供,势不能不食其力于外,漳潮以番舶为利,宁绍及浙沿海以市商灶户为利,初皆不为盗;推原其故,皆缘当事重臣意见各殊,更张无渐,但知执法,而不能通于法之外;但知一导利,而不知察乎利之弊,或以过激启衅,或以偏听生奸……闽广事体大约相同,观丙子(万历四年)、丁丑(万历五年)之间刘军门尧诲、庞军门尚鹏调停贩番,量令纳铜,而漳潮之间旋即晏然,则前事得失亦大略可睹也。已夫,由海商之事观之,若病于海禁之过严。”(谢杰《虔台倭纂》)汪直,

明朝人士,

又名五峰,

号五峰船主,

日本和中国民间史料称之为”王直”,

召集帮众及日本浪人组成走私团队,

从事中日贸易以及与西方人贸易,

自称徽王,

后为浙江巡按使王本固所杀。

郑芝龙,明末清初东南沿海台湾及日本等地第一大海盗,最大的海商兼军事集团首领,先后归附明清两朝为官,被南明弘光皇帝册封为南安伯、福建总镇,负责福建全省抗清军务,1645年奉明唐王朱聿键为帝,被封为南安候,负责南明所有军事事务。阿拉伯地区巴巴罗萨·海雷丁(BarbarossaHayreddinPasha),15世纪的土耳其海盗,

他在阿尔及尔建立了可以媲美国家的海盗舰队,

并被苏丹授予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海军元帅职位。1538年,

海雷丁率领土耳其帝国舰队和意大利西班牙联合舰队在雅典附近的海域展开激战并取得全胜。

他的陵寝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的金角湾。

每一艘经过此处的土耳其船只都会降帆鸣号,

向他致敬,

也是世界海盗史上空前绝后的殊荣。

1784年10月11日,摩洛哥海盗袭击了美国双桅帆船贝齐,美国根据西班牙政府的意见与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商谈交换船员。1786年7月23日,摩洛哥与美国签订条约,最终终止了摩洛哥海盗对美国船只的袭击。1795年,阿尔及利亚与美国达成协议,但其赎金占了1/6的美国财政预算,还要求更多的钱财作为不再进一步抢劫的税金。这些条件最终迫使美国政府于1798年成立海军部,以防止海盗进一步袭击美国船只以及终止北非海盗索要赎金。1801年杰弗逊就职总统,的黎波里从新政府获得225,000美元的要求被杰弗逊拒绝,的黎波里就此向美国宣战,之后美国通过两次巴巴里战争彻底结束对海盗支付贡金的历史,标志着这一地区海盗活动消亡的开始。海盗的威胁被认为是美国海军建立的催化剂,战争之后美国在地中海留下常驻舰队也标志着美国海军向海外驻军迈出了第一步。现代海盗1981年夏天,“卡利亚3”号帆船在加勒比海巴哈马群岛附近被发现,

侧舷上布满弹洞,甲板上到处是血迹。

经查,该船出事前曾发出求救电报说受到4艘无标志快艇攻击。(一)攻击能力强,规模效应逐步凸显(二)危害程度高,影响范围明显扩大多数油轮及化学品船舶由于吨位大、干舷低、航速慢,很容易成为海盗袭击目标。在劫掠过程中的火力冲突、劫走船员后放任船舶成为“幽灵船”,都可能导致泄漏、爆炸而引发生态灾难,甚至造成不可逆的海域环境损害结果。现代海盗国际海事组织在其警告中明确提到:Aconfirmedattackonthe13thDecember2012wasintheGulfOfOman-approximately1100nauticalmilesfromSomalia.Themostrecentattackonthe55January2013wasintheSomaliBasin.PirateActionGroupsarestillpiratingDHOWsandusingthemforlongrangeoperationstopreyonvesselsfarouttosea.索马里海域紧靠亚丁湾,航道狭窄适合海盗活动伏击;被索马里和也门环抱的亚丁湾位于印度洋与红海之间,是从印度洋通过红海和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及大西洋的海上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据统计,每年通过苏伊士运河的船只约有1。8万艘,其中大多数都要经过亚丁湾,这条重要国际航道为索马里海盗提供了大量目标。亚丁湾西侧有两个世界驰名的海港,即北岸的亚丁港、南岸的吉布提港,是印度洋通向地中海、大西洋航线的重要燃料港和贸易中转港,扼守着地中海东南出口和整个中东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出入苏伊士运河的咽喉。现代海盗国际海事组织在其警告中明确提到:Hostagesareincreasinglybeingtakenashore–thisfitsthetypicalhostage.Holdingpatternforpreviousyachthostages.AyachtthatisattackedbypirateshelpstofueltheSomaliPirateBusinessModelandactsasanincentiveforfurtherpiracy.1998年,绿色和平组织意大利分部调查发现,瑞士和意大利两家废品公司在索马里倾倒废料,每向索马里倾倒一吨有毒废料给索马里当局八美元,在欧洲放置和处理这些垃圾费用是每吨一千美元,2005年一年索马里就有300多人死于垃圾携带的病毒。索马里最著名的渔业资源是鲨鱼和金枪鱼,外国渔船在该海域实施机械化作业并使用灭绝性的打捞方式。索马里海盗组织”国家海岸志愿护卫者”(NationalVolunteerCoastGuard)就是以反抗外国渔船非法捕捞名义组织起来的。当前索马里海盗组织主要有:1.”邦特兰卫队”(PuntlandGroup),他们是索马里海域最早从事有组织海盗活动的团伙;2.”国家海岸志愿护卫者”(NationalVolunteerCoastGuard),规模较小,主要劫掠沿岸航行的小型船只;3.”梅尔卡”(Merkah),他们以火力较强的小型渔船为主要作案工具,特点是作案方式比较灵活;4.势力最大的海盗团伙叫”索马里水兵”(Somalisailors),其活动范围远至距海岸线200海里处,该组织曾劫持载有主战坦克等大批军火的乌克兰货船和沙特阿拉伯的”天狼号”巨型油轮,震惊世界。海盗罪的基本内涵和特征《日内瓦公海公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将海盗行为定义为私有船舶或航空器上的人员,为私人目的对公海及不属任何国家管辖区域内的船舶、航空器及其上人员或财物实施暴力、扣留或掠夺行为的犯罪行为。海盗是集群性的概念,它的历史源远流长。对海盗罪的规制属于人类海上活动规则、法律的调整范围,这些规则、法律相对独立于各个国家的立法框架,形成了不同于陆地法律的海上法律,这是海上活动的特点所决定的。犯罪主体在国际法上,海盗罪的犯罪主体是私人船舶或航空器上的自然人,包括船员、机组成员或乘客。私人船舶或航空器,就意味着军用和公务船舶或航空器被排除在外。但是,对于叛变船员或机组成员控制军用和公务船舶的,这些船舶航空器也可以成为海盗船舶、航空器,叛变船员或机组成员可以成为海盗罪犯罪主体。此外,19世纪国际法观点曾普遍认为,如果一国军舰在和平状态下对另一船舶施行暴力和掠夺行为,或者是在非封锁状态下实施这些行为,都属于海盗行为,但这些观点最终并未被纳入国际法法典化的海盗行为定义。在第一届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上,有国家以1922年《华盛顿条约》和1937年《尼翁协定》主张将任何人在公海的劫掠行为都是海盗行为,但军舰或军用航空器、政府公务船舶或航空器本身享有豁免权,对海盗罪普遍管辖权将导致与豁免权的冲突,甚至造成对国家平等和不干涉原则的破坏,所以这一主张未被国际社会普遍接纳。由于船舶、航空器具有一定的领海领土延伸的法律性质,军用船舶、航空器本身往往也具有较高的经济和军事价值,无论国际法或者各国国内法在叛变军用船舶、航空器的扣押和财产处理行为上都采取比较谨慎的态度,做出了专门规定。受侵害的法益一是受害人的财产权,既包括船舶、航空器、其上货物、其上人员随身携带的财产,也包括通过绑架行为要求支付的赎金。从这个角度看,受害人并不止于被绑架人员本身,也包括为其支付赎金的亲戚朋友及被绑架人员所归属的法人。二是受害船舶、航空器、陆地及其上人员的人身权利。海盗行为本质上是从海上(空中)发起的强盗行为,历史上的海盗不仅仅洗劫商船,也会上岸攻击城镇,并且攻击城镇是危害极大的一种海盗活动形式。从这个角度上看,海盗与强盗的主要区别应该是以船舶为主要活动平台,海盗罪的受害对象并不仅限在船舶或航空器之上。现代国际法对海盗罪受害范围进行限制,其主要原因与对海盗罪的犯罪主体范围进行限缩是相同的:根据国家主权原则,对城镇的攻击发生在一国领陆领海的主权范围之内,属于一国国内法调整范畴。仅从行为本质而言,对于发生在一国领陆领水范围内的海盗行为,不应该因为侵害地点不同而产生罪与非罪的差别。如果认为发生在公海上的行为成立海盗罪,而在一国范围内则成立的是其他犯罪,事实上是对海上刑法同一概念的割裂。三是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的利益,在国际法上体现为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威胁,现代情况下对于原油及化学品船舶、核动力船舶等实施的海盗行为还可能侵害海洋环境等公共安全利益。在一国国内法层面上,海盗行为会对该国国内秩序与受害人人身财产安全、生态环境等造成损害。主观方面应当是故意行为,一般要求明知并且自愿。海盗罪的行为人在主观上应当明知其所在的船舶或航空器已成为海盗船舶或航空器,并且自愿参加抢劫、扣留和掠夺财物,对于叛变船舶或航空器上始终是被胁迫工作、或者是被扣留的人员则不应当成立海盗罪。教唆或便利海盗犯罪的任何其他行为在主观上也应当是知情并且故意的,故意包括了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两种情形。因为海盗活动以船舶或者航空器为平台,船舶和航空器需要整修补给和停靠,这些工作需要海员或机组人员协同作业,勒索、销赃都需要通过陆上渠道进行,这一特点注定海盗活动对于陆地是具有一定依赖性的。教唆他人成为海盗、为海盗提供便利的情况按照海盗罪论处,既是历史的传统,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日内瓦公海公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均规定海盗应当是为私人目的,这实际上是私掠许可制度残余影响的体现。在私掠许可制度通行的地理大发现时代,海盗罪与私掠行为是一组共生的概念,因为所有的私掠许可证都是有适用范围的,对于非交战国、本国船舶进行掠夺或者超出许可证规定范围的行为毫无疑问地被认定为海盗行为,并且会受到严厉的惩罚。私掠许可制度下,一国政府对于私掠行为的合法性给予了承认,私掠船则需要向该国政府上交部分所得,进而使私掠行为具备与国家军事行动同样的合法性。客观方面发生在公海上的行为成立海盗罪,而在一国范围内则成立其他犯罪,是对海上刑法同一概念的割裂。在国际法上,受国家主权原则限制,海盗罪被限定在公海或任何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为了填补这一割裂产生的空白,产生了与之区别的“武装抢劫船舶”(ArmedRobberyagainstShips),将发生在公海之外的海盗行为称为武装抢劫船舶。这一概念见诸于国际海事组织《调查海盗和武装抢劫船舶罪行实用规则》和东盟10国及中、日、韩等16国《关于打击亚洲海盗活动和武装抢劫船只行为的地区合作协定》。武装抢劫船舶这一概念的产生是对国际法上海盗罪概念的补充,也是海法自体性发展的一种表现。客观方面《调查海盗和武装抢劫船舶罪行实用规则》将武装抢劫船舶行为定义为在国家对违法行为拥有管辖权的地方,为私人的目的直接针对船舶,或针对船舶上的人员或财产所进行的任何非法的暴力行为、扣押行为或掠夺行为,或要实施以上行为。《关于打击亚洲海盗活动和武装抢劫船只行为的地区合作协定》则定义为在缔约国对在这些违法行为拥有管辖权的地方,为私人的目的针对船舶,或船舶上的人员或财产所进行的任何非法的暴力行为或扣押行为,或任何掠夺行为。即便如此,国际法上海盗罪定义对海上刑法同一概念割裂产生的缺陷并未得到完全填补,航空器被排除在外,海盗对陆上城镇攻击也没有被包括进来。事实上,在一些多岛屿地区,有的岛屿上仅有个别海滨居所,海盗对这些孤悬岛上的居所发动攻击以抢劫财物、绑架勒赎并非不可能。与《调查海盗和武装抢劫船舶罪行实用规则》相比,《关于打击亚洲海盗活动和武装抢劫船只行为的地区合作协定》对“武装抢劫船舶”的定义范围不包括要实施非法暴力行为、扣押行为或掠夺行为的“威胁”。在现实中对“威胁”的判断标准较难统一,主观臆断性相对较大。法律渊源海盗罪是国际法规定的国际罪行,同时也是各国国内法所规制的犯罪行为,海盗罪的规制包含了国际法与各国国内法两个层面的法律渊源。海盗行为在国际法和一些国家国内法中都被认为是一种罪行,但两者关于这一罪行管辖的规定是并行不悖的,并非重叠或者冲突的关系。国际法律渊源为一国国内立法、司法行为(包括刑事管辖之外的行为)提供了国际法依据或者参照,对于公约缔约国构成了应当履行的一种国际义务。国际法上关于海盗罪的管辖原则以普遍管辖权为主,但也可能涉及其他管辖权理据,例如船旗国管辖、国籍国管辖等等。各国国内法律渊源则是该国司法机关在其主权范围内具体管辖、定罪、处罚海盗的法律依据。海盗罪的国际法律渊源与各国国内法律渊源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作用,有的国家根据条约义务进行了国内立法。一些国家国内立法普遍承认的内容,可能因此达成一些国际协议,甚至发展为国际性公约。法律渊源国际法层面国内法层面主要包含《巴黎海战宣言》《尼翁协定》《尼翁补充协定》《日内瓦公海公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罗马公约》《关于打击亚洲海盗活动和武装抢劫船只行为的地区合作协定》等条约,国际习惯法,安理会决议等国际组织有约束力的决议以及示范法等辅助性渊源。主要是综合性的海法、具有约束力的判例或者刑法、刑事诉讼法等一国国内法律规则,各国在海盗罪国内立法方面差异较大:有的国家在综合性的海法典中对海盗罪进行规定,有的国家在刑法中规定了海盗罪,有的国家并未将海盗活动视为一种单独罪行,而是按海盗行为中涉及的人身伤害、抢劫、绑架等罪行分别起诉和处罚。普遍管辖权特点海盗罪是违反自然法的行为,是最早被确立的国际罪行之一,对国际公法中普遍管辖原则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尼翁协定》最早将海盗罪确立为国际罪行;普遍管辖原则最早是为规制海盗罪而提出,这是国家主权原则最早的例外规定,与其他实行以联系点为基础的传统管辖原则的犯罪相比存在着独特的价值。有关贩奴、战争、反人类、种族灭绝等其他国际罪行的公约在起草时,普遍参照了海盗罪的立法模本。确立海盗罪为国际罪行所依据的社会危害性和应受谴责性,成为一种罪行是否应当确定为国际罪行主要的考察判断依据。国际条约《巴黎海战宣言》废除了私掠船制度,但海军弱国也采取了相应的对策:一是将商船并入海军舰队作为破坏交通战的力量,二是运用无限制潜艇战攻击各国商船,《巴黎海战宣言》关于保护中立国的规则因此变得形同虚设。克里米亚战争(CrimeanWar,又名克里木战争、东方战争、第九次俄土战争),是为争夺巴尔干半岛控制权而于1853年10月20日在欧洲大陆爆发的一场战争,是拿破仑帝国崩溃以后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战争,奥斯曼帝国、英国、法国、撒丁王国等先后向俄罗斯帝国宣战,战争一直持续到1856年才结束,以俄罗斯的失败而告终,从而引发了国内的革命斗争.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后,北欧各国保持中立,并与土耳其和俄国有贸易往来,为了各自利益走到一起的法国和英国,为了防止恶化与这些中立国的关系,感到有必要在充分考虑中立国利益的情况下,协调他们以往在海上财产捕获方面的不同规则.结果,英、法两国部分改变了以往做法.1854年3月,法国宣布不拿捕敌船上的中立国货物.4月,英国又进一步宣布不拿捕中立国船上的敌货.英国于1854年3月28日对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发表声明指出:”为了保护中立国免受不必要的损失,女王陛下愿意放弃国际法赋予她的一部分交战权——女王陛下将放弃拿捕中立国船舶运载的敌国货物的权利,战时禁运品除外”.最后,英、法两国一致同意:敌船上的中立国货物和中立国船上的敌国货物,都不属于被拿捕的对象,除非这些货物属于战时禁运品.《尼翁协定》首次将潜艇官兵听从上级命令在公海对商船的隐蔽攻击行为定义为海盗行为,从而扩大了海盗罪犯罪主体的范围。同时,对于该种海盗行为要求缔约国应当反击并在可能情况下进行消灭。《尼翁协定》有效制止了无限制潜艇战,但将海军官兵奉命对商船的攻击行为定义为海盗行为这一做法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Thefirstagreement,signedon14September1937,includedplanstocounterattackaggressivesubmarines.Navalpatrolswereestablished;theUnitedKingdomandFranceweretopatrolmostofthewesternMediterraneanandpartsoftheeast,andtheothersignatoriesweretopatroltheirownwaters.ItalywastobeallowedtojointheagreementandpatroltheTyrrhenianSeaifitwished.Asecondagreementfollowedthreedayslater,applyingsimilarprovisionstosurfaceships.ItalyandGermanydidnotattend,althoughtheformertookupnavalpatrolsinNovember.InmarkedcontrasttotheactionsoftheNon-InterventionCommitteeandtheLeagueofNations,thisconferencesucceededinpreventingattacksbysubmarines.https://en.wikipedia.org/wiki/Nyon_Conference,2018-6-25.1930年

《限制和裁减海军军备国际条约》1930年4月22日,英、美、日、意、法召开伦敦海军军备会议并签订《限制和削减海军军备条约》(即第一次伦敦海军条约),条约写明潜艇需要遵守和水面舰艇一样的国际规则,商船如果没有拒绝停航或者反击,只有在把水手和乘客引入安全处才能击沉.国际条约《日内瓦公海公约》1948年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成立后,编纂海洋法被列入议程,由四个小组委员会分别拟定《领海与毗连区公约》《大陆架公约》《公海公约》(Genevaconventiononthehighseas)《捕鱼与养护生物资源公约》草案.联合国第一次海洋法会议根据上述草案制定四个公约,被称为”日内瓦海洋法四公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The1982UnitedNationsConventionontheLawoftheSea(UNCLOS),共分为17部分,连同9个附件共有446条,内容包括:领海、毗邻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群岛国、岛屿制度、闭海或半闭海、内陆国出入海洋的权益和过境自由、国际海底以及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保护与安全、海洋技术的发展和转让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Article101,Definitionofpiracy,Piracyconsistsofanyofthefollowingacts:(a)anyillegalactsofviolenceordetention,oranyactofdepredation,committedforprivateendsbythecreworthepassengersofaprivateshiporaprivateaircraft,anddirected:(i)onthehighseas,againstanothershiporaircraft,oragainstpersonsorpropertyonboardsuchshiporaircraft;(ii)againstaship,aircraft,personsorpropertyinaplaceoutsidethejurisdictionofanyState;(b)anyactofvoluntaryparticipationintheoperationofashiporofanaircraftwithknowledgeoffactsmakingitapirateshiporaircraft;(c)anyactofincitingorofintentionallyfacilitatinganactdescribedinsubparagraph(a)or(b).Article102,Piracybyawarship,governmentshiporgovernmentaircraft,whosecrewhasmutinied:Theactsofpiracy,asdefinedinarticle101,committedbyawarship,governmentshiporgovernmentaircraftwhosecrewhasmutiniedandtakencontroloftheshiporaircraftareassimilatedtoactscommittedbyaprivateshiporaircraft.Article103,Definitionofapirateshiporaircraft:AshiporaircraftisconsideredapirateshiporaircraftifitisIntendedbythepersonsindominantcontroltobeusedforthepurposeofcommittingoneoftheactsreferredto.Inarticle101.Thesameappliesiftheshiporaircrafthasbeenusedtocommitanysuchact,solongasitremainsunderthecontrolofthepersonsguiltyofthatact.Article104,Retentionorlossofthenationalityofapirateshiporaircraft:Ashiporaircraftmayretainitsnationalityalthoughithasbecomeapirateshiporaircraft.TheretentionorlossofnationalityisdeterminedbythelawoftheStatefromwhichsuchnationalitywasderived.Article105,Seizureofapirateshiporaircraft:Onthehighseas,orinanyotherplaceoutsidethejurisdictionofanyState,everyStatemayseizeapirateshiporaircraft,orashiporaircrafttakenbypiracyandunderthecontrolofpirates,andarrestthepersonsandseizethepropertyonboard.ThecourtsoftheStatewhichcarriedouttheseizuremaydecideuponthepenaltiestobeimposed,andmayalsodeterminetheactiontobetakenwithregardtotheships,aircraftorproperty,subjecttotherightsofthirdpartiesactingingoodfaith.Article106,Liabilityforseizurewithoutadequategrounds:WheretheseizureofashiporaircraftonsuspicionofPiracyhasbeeneffectedwithoutadequategrounds,theStatemakingtheseizureshallbeliabletotheStatetheNationalityofwhichispossessedbytheshiporaircraftforanylossordamagecausedbytheseizure.Article107,Shipsandaircraftwhichareentitledtoseizeonaccountofpiracy:Aseizureonaccountofpiracymaybecarriedoutonlybywarshipsormilitaryaircraft,orothershipsoraircraftclearlymarkedandidentifiableasbeingongovernmentserviceandauthorizedtothateffect.《罗马公约》即《制止危及海上航行安全非法行为公约》(CONVENTIONFORTHESUPPRESSIONOFUNLAWFULACTSAGAINSTTHESAFETYOFMARITIMENAVIGATION,1988),这一公约规制的对象是”危及海上航行安全非法行为”,在原有的海盗罪基础上进行了扩大,即:Article3Anypersoncommitsanoffenceifthatpersonunlawfullyandintentionally:(a)seizesorexercisescontroloverashipbyforceorthreatthereoforanyotherformofintimidation;or(b)performsanactofviolenceagainstapersononboardashipifthatactislikelytoendangerthesafenavigationofthatship;or(c)destroysashiporcausesdamagetoashiportoitscargowhichislikelytoendangerthesafenavigationofthatship;or(d)placesorcausestobeplacedonaship,byanymeanswhatsoever,adeviceorsubstancewhichislikelytodestroythatship,orcausedamagetothatshiporitscargowhichendangersorislikelytoendangerthesafenavigationofthatship;or(e)destroysorseriouslydamagesmaritimenavigationalfacilitiesorseriouslyinterfereswiththeiroperation,ifanysuchactislikelytoendangerthesafenavigationofaship;or(f)communicatesinformationwhichheknowstobefalse,therebyendangeringthesafenavigationofaship;or(g)injuresorkillsanyperson,inconnectionwiththecommissionortheattemptedcommissionofanyoftheoffencessetforthinsubparagraphs(a)to(f).2.Anypersonalsocommitsanoffenceifthatperson:(a)attemptstocommitanyoftheoffencessetforthinparagraph1;or(b)abetsthecommissionofanyoftheoffencessetforthinparagraph1perpetratedbyanypersonorisotherwiseanaccompliceofapersonwhocommitssuchanoffence;or(c)threatens,withorwithoutacondition,asisprovidedforundernationallaw,aimedatcompellingaphysicalorjuridicalpersontodoorrefrainfromdoinganyact,tocommitanyoftheoffencessetforthinparagraph1,subparagraphs(b),(c)and(e),ifthatthreatislikelytoendangerthesafenavigationoftheshipinquestion.关于打击亚洲海盗活动和武装

抢劫船只行为的地区合作协定1988年,国际海事组织(IMO)通过《罗马公约》,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将海盗罪拓展为“危及海上航行安全非法行为”。2004年,东盟10国及中、日、韩等16国起草《关于打击亚洲海盗活动和武装抢劫船只行为的地区合作协定》,这是首个专门打击海盗和武装抢劫船只的多边协定。该组织《亚洲区域反海盗和武装抢劫船舶指引》(REGIONALGUIDETOCOUNTERPIRACYANDARMEDROBBERYAGAINSTSHIPSINASIA)明确:Thedefinitionsof“piracy”(inaccordancewithUNCLOS)and“armedrobberyagainstships”(inaccordancewithIMO)canbefoundinAnnexA.在AnnexA中,明确武装抢劫船舶定义来自国际海事组织《调查海盗和武装劫船犯罪的实践规则》(CodeofPracticefortheInvestigationofCrimesandArmedRobberyagainstShips),即:“Armedrobberyagainstships”meansanyofthefollowingacts:A.anyillegalactofviolenceordetention,oranyactofdepredation,orthreatthereof,otherthananactof”piracy”,committedforprivateendsanddirectedagainstaship,oragainstpersonsorpropertyonboardsuchship,withinaState’sinternalwaters,archipelagicwatersandterritorialsea;B.anyactofincitingorofintentionallyfacilitatinganactdescribedabove.根据以上定义,海盗和武装抢劫船舶犯罪目的和主观要件、客观要件都相同,犯罪目的均为私人目的,主观要件为故意,客观要件都包括在海上针对船舶,或船舶上的人员或财产所进行的任何非法的暴力行为或扣押行为,或任何掠夺行为.两者主要区别在于:(1)犯罪地点不同,这是两者最大的不同.海盗罪的犯罪地点是在公海上和国家管辖权以外的地区,武装抢劫船舶的犯罪地点在国家拥有管辖权的地区,包括领海;(2)犯罪主体不同.海盗罪的犯罪主体限于私人船舶或私人飞机的船员、机组成员或乘客,武装抢劫船舶的犯罪主体则无此限制;(3)犯罪客体不同.海盗罪的犯罪客体限于另一船舶或飞机,武装抢劫船舶的犯罪客体包括罪犯自身所在的船舶和另一船舶.国际习惯法国际习惯法的构成要素包括国家的一致行为以及法律确信,也就是形成通例且被各国普遍接受并作为法律义务加以遵守。与海盗罪管辖相关的两个原则是公海自由原则和国家主权原则,人类在海上交往、贸易、争端中逐渐形成了关于海盗罪的一些做法。例如,私掠许可制度的法理基础之一是公海自由原则,是根据当时的海战规则和捕获法规对敌国进行干扰的制度。私掠许可制度与海盗罪是对生的概念,未取得私掠许可证或者超出许可范围攻击海上船舶即在许可国犯下海盗罪,而对海盗罪的规制则应当符合国家主权原则。国际习惯法公海自由原则国家主权原则在公海自由原则之下,任何国际法主体都不可以占用公海的任何部分。一国政府及其海军和平时期在公海上只能对悬挂该国国旗的船舶行使管辖权,战争时期则适用交战规则和捕获法的规则。海盗行为是对公海的非法利用,侵害了中立国的航运及其他国家对公海、公海上空的利用。与海盗罪普遍管辖相关的国际习惯各国对海盗罪普遍管辖原则的接受,是建立在废除私掠许可制度这一基础之上的,前提是各国共同接受的海军交战规则和捕获法得到了明确。对海盗罪的普遍管辖这一习惯的形成,从1856年《巴黎海战宣言》生效至世界各国普遍承认经历了漫长的一百多年,缔约国与非缔约国对《巴黎海战宣言》所确立原则的长期共同遵循,使之最终形成普遍国际法。海盗罪的管辖原则公元前100年,罗马共和国曾颁布法令允许公民对海盗“无危险地去做他们想做的任何事”。当时著名学者西塞罗指出:“所有构成海盗的行为必须在城邦的管辖领域之外;海盗行为不是针对单个城邦,而是针对全人类;对海盗的追诉权适用于所有城邦。”这是人类最早关于海盗罪实行普遍管辖的法学论述。从中世纪到地理大发现时代,欧洲对于海盗管辖的习惯主要是由就近的海军舰队对管辖海域范围内的海盗进行打击,依靠要塞炮台进行城市防御,这和当时“主权在大炮射程之内”的海权理论是对应的。例如,1260年,汉萨同盟通过法令规定,一旦获悉海盗出没,距其出没地点最近的港口有义务立即出动战舰予以歼灭,所有开支由各同盟城市分担。1494年,西班牙、葡萄牙《托尔德西里亚太斯条约》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就海洋划界并对两国所认为的“内海”海盗活动进行管辖,但这种单方面垄断为英国、法国、荷兰等国所反对,并通过走私、劫掠、攻城等方式对美洲等地展开激烈争夺。私掠船的行为在当时被视为国家间战争的组成部分而非独立罪行,各国对所认为管辖范围内海盗罪的管辖主张总体是一致的;主要差别在于对海洋权利主张范围和他国私掠船地位是否承认,更多地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即表现为本国法主义。这一时期各国对本国国内及海外殖民地范围内甚至全部海域海盗(往往是另一国的私掠者)均声称有权管辖,实际管辖情况则视其海军实力而定。辅助性国际法渊源目前,与打击海盗活动相关的国际组织主要有:联合国安理会(UnitedNationsSecurityCouncil)、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MaritimeOrganization(IMO))、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UnitedNationsOfficeonDrugsandCrime)、亚洲打击海盗及武装抢劫船只的地区合作协定信息共享中心(TheReCAAPInformationSharingCentre(ISC))、索马里沿海海盗问题联络小组(ContactGrouponPiracyofftheCoastofSomalia)、非洲之角海上安全中心(MaritimeSecurityCentre(HornofAfrica))、国际海事局(InternationalMaritimeBureauoftheInternationalChamberofCommerce)、国际刑警组织(InternationalCriminalPoliceOrganization(TERPOL))、联合国索马里政治办公室(UnitedNationsPoliticalOfficeforSomalia(UNPOS)),在打击海盗方面主要是联合国特别是安理会的决议授权为主,国际海事组织和国际商会主要以航运业行为规范特别是商船反海盗部署为主,其他例如国际刑警组织等则以信息共享协作和地区性司法合作为主。与索马里海盗有关的安理会决议联合国安理会就打击海盗活动形成的一系列决议是海盗管辖权的国际法律渊源,特别是决议有些内容构成了“国家主权”原则的例外,突破了普遍管辖权“在公海上或在任何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限制范围。截止2018年6月底,联合国官方网站共公布了12份决议、33份报告,其中关于索马里海盗有10份决议,第1816(2008)号决议规定:任何其他国家在2008年6月2日决议通过以后的6个月内,都可以在与索马里过渡联邦政府合作来打击索马里海盗。这些国家参与打击海盗的方式,既包括“进入(enter)索马里领海,以制止海盗及海上武装抢劫行为”,而且还包括“在索马里领海内(withintheterritorialwatersofSomalia)采用一切必要手段(allnecessarymeans),以制止海盗及武装抢劫行为”。第1851(2008)号决议授权所有国家和区域组织在索马里境内采取一切必要的适当措施,包括镇压海盗行为和海上武装抢劫行为,要求各国“根据国际法尊重索马里的主权、领土完整、政治独立和统一”“根据本段的授权所采取的任何措施都应符合适用的国际人道法和人权法”。即联合国安理会第1816(2008)、1838(2008)、1846(2008)、1851(2008)、1897(2009)、1918(2010)、1950(2010)、1976(2011)、2015(2011)、2020(2011)号决议,参见SecurityCouncilresolutionsonpiracyoffthecoastofSomalia./depts/los/piracy/piracy_documents.htm,2018-6.25.与索马里海盗有关的安理会决议联合国安理会关于打击海盗的上述决议,是在强调国家主权原则的基础上,通过与相关国家政府或者过渡权力机构合作的方式,取得阶段性授权以使他国海军可以深入相关国家领海对海盗进行追击,这一做法也是对于国际法在海盗罪定义进行限制、割裂海法关于海盗的定义而导致的现实问题采取的弥补措施。其他辅助性国际法渊源主流国际法学说相关的公约草案在国际立法和司法实践的基础上,奥林·詹金斯、惠顿、麦克奈尔等国际法学家对公海法律管辖进行了相应的理论研究,国际社会的普遍接受使规制海盗罪的原则成为国际习惯法。这一时期主流国际法学说的核心观点在于:海盗及其船舶因海盗行为而丧失船旗国保护和国家属性,依照习惯规则可以为任意海洋国家所惩罚;属于一国之任意船舶可以在公海上追逐、攻击和拿捕海盗,并交本国法院审理。1878年,秘鲁、阿根廷等南美七国签订了《建立国际私法统一规则条约》,规定了惩治和打击海盗罪的内容,尽管条约本身并未生效,但也成为辅助性国际法渊源。1926年,国际联盟“国际法渐进编纂专家委员会”支会提出了《国联专家委员会的制止海盗行为草案》,主张海盗行为是指在公海上为私人目的所为的劫掠或对人的非法行为,将领海内的行为和政治目的的行为排除在外。这一草案认为未悬挂船旗的船舶、军舰和未经承认的叛乱团体的船舶也可以成为海盗行为的主体。1932年,哈佛大学法学院出版《哈佛海盗行为研究草案》,认为:各国对于海盗行为都有加以逮捕、审判及处罚的特别管辖权,但这种管辖权限于任何国家管辖范围之外,并且排除公务行为;就管辖权的履行义务而言,即使一个国家没有就海盗行为进行刑事立法,也应当履行对海盗的逮捕义务。这一著作吸收了各派专家学者相关著作与观点,并分析了实践及政治层面问题。其他辅助性国际法渊源一些国际组织采取为非缔约国提供国内立法示范法律样本的方式,寻求扩大与海盗罪相关的国际公约的适用范围,形成了一些国内法的示范法。例如,2001年以来,国际海事组织先后制定了《关于海盗和海上暴力行为的示范国内法》《海上刑事立法准则(草案)》,促进各国在立法上强化对海盗等危害海上安全行为的规制,使《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罗马公约》广泛适用于包括非缔约国在内的各个国家。《关于海盗和海上暴力行为的示范国内法》将海盗定义为:从事《日内瓦公海公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一国成文法、判例法、习惯法规定的海盗行为的人,列举了11种海上犯罪行为,规定了公诉管辖权、引渡权、缺席判决以及对个人和实体的惩罚措施。《海上刑事立法准则(草案)》对海盗定义方式与《关于海盗和海上暴力行为的示范国内法》基本一致,列举了18种海上犯罪行为,涵盖了暴力和非暴力行为,进一步扩大了对海上犯罪行为的打击范围。与国内立法发展迥异的自体性第一,海法有其一体性,是涵盖所有海上活动规制的法律规范总和,涉及不同部门法的内容难以分开,有别于陆地法律法系。例如,在海盗罪管辖权问题上,既涉及联合国安理会决议授权各国政府采取军事行动,又涉及国际海事组织和国际商会组织开展行业规范行为,还涉及国际刑警组织等通过各国司法机关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包括《公海公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一系列国际法渊源,总体都体现了不分部门法的特点,这是海上活动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第二,海法有其涉外性,发展演变反映了相关各个国家(地区)海上行业的共同需求,在一国的适用受制于其国内法,但在总体上表现出相对国内立法的超然性特征,并且自产生时起就天然地具有国际性特征。这是因为大部分海上活动跨越了一国国境范围,规制海上活动的法律自然会受到超越一国国内法框架的国际规则调整。例如,英国海事法院长期运用的海事法律与其普通法传统相去甚远,反而更接近于欧洲大陆。而我国《海商法》大量规定则与《海牙—维斯比规则》相一致,但我国并非《海牙—维斯比规则》缔约国。第三,海法有其习惯性,是从长期海上航行和贸易习惯中形成的习惯法,具有鲜明的海洋地理特色。例如,在海盗罪管辖权方面形成关于船旗、紧追、登临等一系列制度设计,这些都来源于长期的海上实践,是对各国已有的通行做法的制度确认。传统海洋强国海盗罪的司法管辖西班牙是地理大发现时代最早的海洋霸主,《西班牙刑法典》第138、139条就海盗罪规定,危害西班牙人民或其他非西班牙交战国之人民而触犯海盗罪者,应处以长期监牢;当海盗行为危害非西班牙交战国之非交战国之人民者,应处以长期苦役;如果俘获若干船只使其相撞或纵火烧之、并犯谋杀罪或杀人罪、并犯任何侵犯个人贞操之罪、丢弃若干人使其无法拯救者,则应处长期监牢或死刑;在所有案件中,首领、船长或船主应负主要责任。这一规定将国际法上的海盗犯罪纳入国内犯罪,排除了对危害其交战国及交战国人民的海盗犯罪的管辖,明确了加重情节和首领、船长和船主的主要责任。传统海洋强国海盗罪的司法管辖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荷兰也曾是近代海洋强国,《荷兰刑法典》第381条就海盗罪规定,未经任何战事权力部门批准,不是国防部备案的海军舰队,明知目的是在公海上使用暴力袭击其他船只、船上的人或船上物品而担任船长之职的,处12年以下监禁或处五级罚金;明知目的是在公海上使用暴力袭击其他船只、船上的人或船上物品而在该船只上做水手,或明知其目的后仍自愿留在船上做水手的,处9年以下监禁或处五级罚金;虽有交战国的授权,但行为超越了交战国授权范围的,等同于无交战授权;对海军舰队船长与水手的规定适用于航空器的机长与机务人员;对船舶的规定适用于航空器;对公海的规定适用于国际空间。这一规定将海盗罪限定在公海和国际空间,将海盗罪主体限于船员和机务人员,并要求强调主观目的是对船舶及船载人或物、航空器及其所载人或物实施暴力袭击而仍担任船长或水手之职。传统海洋强国海盗罪的司法管辖英国曾经是殖民地遍布全球的“日不落帝国”,其海事司法传统对世界海洋法体系有着深远的影响,伦敦迄今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海事司法仲裁中心。英国对海盗行为的规定起初源于历史悠久的习惯法,并在1536、1799、1806、1820年颁布《海上犯罪法》,1698、1717、1721、1744、1837年颁布《海盗行为法》,《海上犯罪法》规定海上及英国拥有管辖权的任何地方的海上犯罪案件均由英国海事法院管辖,包括英国海盗犯罪和外国海盗对英国人的犯罪,并扩至外国海盗对外国人的犯罪。传统海洋强国海盗罪的司法管辖法国曾是与英国长期角逐于大西洋的欧洲海洋强国,1681年《海事王令》是法国历史上著名的海法,涵盖公法、私法等内容,共有713条,一度成为欧洲各国乃至欧洲以外国家(地区)的立法范本。制定于1825年的《法国海盗法》规定对由法籍船舶或法籍船员实施的以及侵害法籍船舶或法籍船员的海盗行为进行管辖,船员叛变、驾船叛逃、携船资敌等行为也被列为海盗罪;2010年《运输法》对法国海法体系进行了重新规范,形成了各种运输方式在内,涵盖民事、刑事、行政法律的综合性法典。传统海洋强国海盗罪的司法管辖意大利是在地中海海域影响深远的国家,也是罗马帝国在地理文化的具体传承者,其海事司法传统对海法体系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意大利航海法典》第1135、1136条规定,本国或者外国船舶的船长或者长官对其本国或者外国船舶进行掠夺破坏,或者对其上人员施行暴力的,判处10至12年监禁。本国或者外国船舶的船长或者长官非法武装船舶航行且不能提供合法证明的,判处五到十年监禁。对于参与的其他人员处罚较上述人员为轻,但不得少于三分之一刑期,非本国人员刑期不得少于一半。ItalianNavigationCode,Art.1135–PiracyTheMasterorO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