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_第1页
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_第2页
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_第3页
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_第4页
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辽宁省阜新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分)同位素标记法可用于研究物质的组成。以下各组物质中,均能用15N标记的是()A.脂肪和脱氧核糖核酸 B.核糖核酸和氨基酸 C.葡萄糖和氨基酸 D.脱氧核糖核酸和淀粉2.(2分)新冠病毒(SARS﹣CoV﹣2)和肺炎链球菌均可引发肺炎,但二者的结构不同()A.新冠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被动运输 B.新冠病毒与肺炎链球菌均需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进行蛋白质合成 C.新冠病毒与肺炎链球菌二者所含有的碱基是相同的 D.新冠病毒或肺炎链球菌的某些蛋白质可作为抗原引起机体免疫反应3.(2分)关于下列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蓝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B.酵母菌有细胞壁和核糖体,属于单细胞真核生物 C.破伤风杆菌细胞内不含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D.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壁的成分与植物不同4.(2分)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建立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科学家维萨里,通过对人体尸体解剖和观察揭示了细胞水平的结构 B.魏尔肖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丰富和完善了细胞学说 C.施莱登和施旺运用科学观察和完全归纳法,共同创建了细胞学说 D.列文虎克用显微镜观察木栓组织,把显微镜下的“小室”命名为细胞5.(2分)对下列图示的生物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图①表示将显微镜镜头由a转换成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 B.若图②是显微镜下洋葱根尖某视野的图像,则向左移装片能观察清楚c细胞的特点 C.若图③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质流动,发现细胞质的流动是顺时针,则实际上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逆时针 D.当图④视野中的64个组织细胞变为4个时,视野明显变暗6.(2分)蜂蜡和蜂蜜都是良好的保健品,蜂蜡中富含饱和脂肪酸等脂类物质,而蜂蜜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下列关于蜂蜡和蜂蜜的叙述()A.蜂蜡在室温下呈固态 B.蜂蜜的主要成分能被人体直接吸收 C.蜂蜜的主要成分都是单糖且都属于还原糖 D.蜂蜡的主要成分与蜂蜜的相比,其氢的含量低但氧的含量高7.(2分)下列关于水能成为良好溶剂及具有支持生命的独特性质的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水分子是极性分子,水分子内和水分子间都可以形成氢键 B.水分子之间的氢键易断裂和形成,使水在常温下呈液体状态 C.水分子易与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分子结合,因此水是良好的溶剂 D.氢键的存在使水有较高的比热容,有利于维持生命系统的稳定8.(2分)球状蛋白分子空间结构为外圆中空,氨基酸侧链极性基团分布在分子的外侧,而非极性基团分布在内侧。蛋白质变性后()A.蛋白质变性可导致部分肽键断裂 B.球状蛋白多数可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C.加热变性的蛋白质不能恢复原有的结构和性质 D.变性后生物活性丧失是因为原有空间结构破坏9.(2分)维生素D3可从牛奶、鱼肝油等食物中获取,也可在阳光下由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化而来,活化维生素D3可促进小肠和肾小管等部位对钙的吸收。研究发现,肾脏合成和释放的羟化酶可以促进维生素D3的活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肾功能下降可导致机体出现骨质疏松 B.适度的户外活动,有利于少年儿童的骨骼发育 C.小肠吸收钙减少可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明显下降 D.肾功能障碍时,补充维生素D3不能有效缓解血钙浓度下降10.(2分)下列对图中各结构的判断及描述,正确的是()A.①为核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由2层磷脂分子层构成 B.②为核孔:是DNA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C.③为内质网:具有较大的膜面积,是蛋白质加工和运输的通道 D.④为核糖体:由DNA和蛋白质构成,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11.(2分)植物细胞可以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或失水。将带“皮”的细嫩的茎纵切后插入两烧杯中,如图所示。已知b侧的细胞壁比a侧的细胞壁薄,易伸展()A. B. C. D.12.(2分)为探究酶的催化效率,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分组、处理及结果如表所示。组别甲中溶液(0.2mL)乙中溶液(2mL)不同时间测定的相对压强(kPa)0s50s100s150s200s250sⅠ肝脏提取液H2O2溶液09.09.69.810.010.0ⅡFeCl3H2O2溶液000.10.30.50.9Ⅲ蒸馏水H2O2溶液00000.10.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H2O2分解生成O2导致压强改变 B.从甲中溶液与乙中溶液混合时开始计时 C.250s时Ⅰ组和Ⅲ组反应已结束而Ⅱ组仍在进行 D.实验结果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13.(2分)溶酶体膜上的H+载体蛋白和Cl﹣/H+转运蛋白都能运输H+,溶酶体内H+浓度由H+载体蛋白维持,Cl﹣/H+转运蛋白在H+浓度梯度驱动下,运出H+的同时把Cl﹣逆浓度梯度运入溶酶体。Cl﹣/H+转运蛋白缺失突变体的细胞中,因Cl﹣转运受阻导致溶酶体内的吞噬物积累,严重时可导致溶酶体破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H+进入溶酶体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B.H+载体蛋白失活可引起溶酶体内的吞噬物积累 C.该突变体的细胞中损伤和衰老的细胞器无法得到及时清除 D.溶酶体破裂后,释放到细胞质基质中的水解酶活性增强14.(2分)水淹时,玉米根细胞由于较长时间进行无氧呼吸导致能量供应不足,使液泡膜上的H+转运减缓,引起细胞质基质内H+积累,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也使细胞质基质pH降低。pH降低至一定程度会引起细胞酸中毒。细胞可通过将无氧呼吸过程中的丙酮酸产乳酸途径转换为丙酮酸产酒精途径,延缓细胞酸中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常玉米根细胞液泡内pH高于细胞质基质 B.检测到水淹的玉米根有CO2的产生不能判断是否有酒精生成 C.转换为丙酮酸产酒精途径时释放的ATP增多以缓解能量供应不足 D.转换为丙酮酸产酒精途径时消耗的[H]增多以缓解酸中毒15.(2分)在两种光照强度下,不同温度对某植物CO2吸收速率的影响如图。对此图理解错误的是()A.在低光强下,CO2吸收速率随叶温升高而下降的原因是呼吸速率上升 B.在高光强下,M点左侧CO2吸收速率升高与光合酶活性增强相关 C.在图中两个CP点处,植物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D.图中M点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差值最大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误的得0分。)(多选)16.(3分)人体不同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睾丸细胞含丰富的内质网,有利于雄性激素的合成 B.巨噬细胞含丰富的溶酶体,有利于异物的消化清除 C.记忆B细胞含丰富的高尔基体,有利于抗体的分泌 D.心肌细胞含丰富的线粒体,有利于其节律性收缩(多选)17.(3分)MTT法是一种检测细胞是否存活的方法,MTT是一种接受氢离子的染料,活细胞内线粒体中的琥珀酸脱氢酶能将淡黄色的MTT还原为蓝紫色的结晶()A.MTT是可以通过细胞膜的一种染料 B.检测MTT结晶的量一般可间接反映活细胞数量 C.MTT与台盼蓝检测细胞是否存活的原理相同 D.MTT法能检测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是否存活(多选)18.(3分)某种植株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O2浓度下,单位时间内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若细胞呼吸分解的有机物全部为葡萄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曲线表示O2吸收量 B.O2浓度为b时,该器官不进行无氧呼吸 C.O2浓度为0时最适合保存该器官 D.O2浓度由0到b的过程中,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逐渐增加(多选)19.(3分)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依赖类囊体膜上PSⅠ和PSⅡ光复合体,PSⅡ光复合体含有光合色素,能吸收光能,PSⅡ光复合体上的蛋白质LHCⅡ,通过与PSⅡ结合或分离来增强或减弱对光能的捕获(如图所示)()A.叶肉细胞内LHC蛋白激酶活性下降,PSⅡ光复合体对光能的捕获增强 B.Mg2+含量减少会导致PSⅡ光复合体对光能的捕获减弱 C.弱光下LHCⅡ与PSⅡ结合,不利于对光能的捕获 D.PSⅡ光复合体分解水可以产生H+、电子和O220.(3分)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某同学制作的装片效果非常好,他将其中的某个视野放大拍照,结果如下表(单位:个)。关于表中记录结果的分析()学生分裂间期分裂期总计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甲5632622乙5633522丙5632622丁7632523戊7732625A.丙、丁计数的差异是由于有丝分裂是一个连续过程,某些细胞所处时期易混淆 B.五位同学记录的中期细胞数一致,原因是中期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易区分 C.五位同学记录的间期细胞数不多,原因是取用的材料处于旺盛的分裂阶段 D.戊统计的细胞数量较多,可能是该同学的细胞计数规则与其他同学不同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21.(10分)炸薯条是常见的快餐食品。若马铃薯块茎中还原糖含量过高,可能导致油炸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为准确检测还原糖含量,研究人员采用不同方法制备了马铃薯提取液方法提取颜色提取液澄清度还原糖浸出程度一浅红褐色不澄清不充分二深红褐色澄清充分三浅黄色澄清充分(1)马铃薯提取液中含有淀粉,此外还含有少量麦芽糖等还原糖,这些还原糖能与试剂发生作用生成。(2)据表分析,三种马铃薯提取液制备方法中,方法最符合检测还原糖的要求,原因是。(3)马铃薯中除含有还原糖外,是否也含有脂肪?请设计实验进行探究。①做出假设:。②实验原理:。③实验步骤:将马铃薯切成薄片,滴加2~3滴,染色3min;用洗去浮色;制作临时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④预期实验结果与结论:若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则说明马铃薯中含有脂肪,反之则说明马铃薯中不含脂肪。22.(12分)分泌蛋白是指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蛋白质,其合成和分泌过程需要多种细胞结构的协调配合。图中图1为胰腺腺泡细胞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回答问题:(1)将3H标记的亮氨酸注射到细胞中以研究分泌蛋白合成与运输的途径,此方法称为。(2)研究发现,带有放射性标记的物质依次出现在附着有③的内质网、②、①处,最后释放到细胞外。整个过程主要由④提供能量。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说明生物膜在上紧密联系。(3)囊泡是一种动态的细胞结构,在分泌蛋白运输中有重要作用。囊泡膜的主要成分是。囊泡膜与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共同构成细胞的,囊泡膜具有一定的性,这是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4)图2中的囊泡能够精准的将分泌蛋白运送到细胞膜并分泌至细胞外,依赖于囊泡膜上的蛋白A特异性识别并结合图2中细胞膜上的,此过程主要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5)黄曲霉素是毒性很强的致癌物质,能引起细胞中③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据此推测,黄曲霉素可能会导致下列物质中(请选填选项前的字母)的合成和运输受阻。a.呼吸酶b.血红蛋白c.胰岛素d.性激素23.(7分)细胞膜上存在的多种蛋白质参与细胞的生命活动。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膜上不同的通道蛋白、载体蛋白等膜蛋白,对不同物质的跨膜运输起着决定性作用,这些膜蛋白能够体现出细胞膜具有的功能特性是。(2)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是水分子进出细胞的重要通道,水分子借助水通道蛋白进出细胞的方式属于。(3)细胞膜上的H+﹣ATP酶是一种转运H+的载体蛋白,能催化ATP水解,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将H+泵出细胞,导致细胞外的pH;此过程中,H+﹣ATP酶作为载体蛋白在转运H+时发生的变化是。(4)植物根细胞借助细胞膜上的转运蛋白逆浓度梯度吸收磷酸盐,不同温度下吸收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与25℃相比,4℃条件下磷酸盐吸收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24.(10分)如图为高等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能量转变示意图,图中①﹣⑥代表物质,据图及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分布在(结构名称),提取色素的常用试剂是。(2)光反应的产物中,不参与暗反应的物质是(填写图中标号),其可以在同一细胞中的(具体场所)参与有氧呼吸的反应。(3)若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突然减少,外界环境的变化可能是。此时,植物的叶肉细胞中除了叶绿体,还能产生①的结构是。(4)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将彻底分解成CO2和[H],释放出少量能量,一部分贮存于ATP中形式散失。25.(16分)图甲表示小鼠上皮细胞一个细胞周期的4个阶段(G1期主要合成RNA和蛋白质;S期是DNA合成期;G2期DNA合成终止,合成RNA及蛋白质;M期是细胞分裂期)。图乙表示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群体中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数量和DNA含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用图甲中所示字母与箭头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2)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处于M期的细胞,可见由细胞两极的发出星射线。在M期,染色单体的消失发生在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为1:2在期。(3)图乙中细胞数量呈现两个峰值,左侧峰值表示图甲中的期细胞,右侧峰值表示图甲中的期细胞,两个峰值之间(不含峰值)的细胞对应图甲中的期细胞。(4)若向小鼠上皮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过量胸苷,处于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而处于其他期的细胞不受影响。现测得小鼠肠上皮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间如下表所示:分裂时期分裂间期分裂期合计G1SG2M时长(h)3.47.92.21.815.3预计加入过量胸苷约h后,细胞都将停留在S期。

2022-2023学年辽宁省阜新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分)同位素标记法可用于研究物质的组成。以下各组物质中,均能用15N标记的是()A.脂肪和脱氧核糖核酸 B.核糖核酸和氨基酸 C.葡萄糖和氨基酸 D.脱氧核糖核酸和淀粉【分析】几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①蛋白质是由C、H、O、N元素构成,有些还含有P、S等;②核酸(包括DNA和RNA)是由C、H、O、N、P元素构成;③脂质是由C、H、O构成,有些含有N、P;④糖类是由C、H、O构成。【解答】解:A、脂肪是由C、H,A错误;B、核糖核酸和氨基酸局含有N元素15N标记,B正确;C、葡萄糖是由C、H,C错误;D、淀粉属于糖类、H、O构成。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考生识记常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解题的关键。2.(2分)新冠病毒(SARS﹣CoV﹣2)和肺炎链球菌均可引发肺炎,但二者的结构不同()A.新冠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被动运输 B.新冠病毒与肺炎链球菌均需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进行蛋白质合成 C.新冠病毒与肺炎链球菌二者所含有的碱基是相同的 D.新冠病毒或肺炎链球菌的某些蛋白质可作为抗原引起机体免疫反应【分析】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不具细胞结构,主要由RNA和蛋白质构成;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解答】解:A、新冠状病毒是一种具有包膜结构的RNA病毒,A错误;B、新冠病毒不具细胞结构,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进行蛋白质的合成,自身具有核糖体,B错误;C、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二者的所含有的碱基不完全相同;D、抗原是指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细菌等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等物质都可以作为引起免疫反应的抗原。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原核与真核细胞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2分)关于下列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蓝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B.酵母菌有细胞壁和核糖体,属于单细胞真核生物 C.破伤风杆菌细胞内不含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D.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壁的成分与植物不同【分析】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原核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拟核以及遗传物质DNA等。2、蓝细菌、破伤风杆菌、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解答】解:A、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但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A正确;B、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中的真菌,并且是单细胞生物;C、破伤风杆菌属于原核生物,破伤风杆菌是厌氧微生物,C正确;D、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4.(2分)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建立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科学家维萨里,通过对人体尸体解剖和观察揭示了细胞水平的结构 B.魏尔肖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丰富和完善了细胞学说 C.施莱登和施旺运用科学观察和完全归纳法,共同创建了细胞学说 D.列文虎克用显微镜观察木栓组织,把显微镜下的“小室”命名为细胞【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1)1543年,比利时的维萨里,法国的比夏,通过对人体尸体解剖和观察分别揭示了器官和组织水平的结构。(2)显微镜下的重大发现:细胞的发现,涉及到英国的罗伯特•虎克(1665年发现死亡的植物细胞)和荷兰的列文虎克(1674年发现金鱼的红细胞和精子,活细胞的发现)。(3)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在众多前人观察和思维的启发下,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4)细胞学说在修正中前进:涉及德国的魏尔肖。魏尔肖提出“一切细胞来自细胞”,认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为细胞学说作了重要补充。【解答】解:A、科学家维萨里,A错误;B、魏尔肖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B正确;C、德国的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运用科学观察和不完全归纳法,C错误;D、英国的罗伯特•虎克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学说的内容和发展,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学说的内容,明确细胞学说建立的意义,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5.(2分)对下列图示的生物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图①表示将显微镜镜头由a转换成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 B.若图②是显微镜下洋葱根尖某视野的图像,则向左移装片能观察清楚c细胞的特点 C.若图③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质流动,发现细胞质的流动是顺时针,则实际上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逆时针 D.当图④视野中的64个组织细胞变为4个时,视野明显变暗【分析】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和基本操作:(1)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2)显微镜放大倍数与观察的细胞数呈反比例关系,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的细胞数越少,视野越暗,反之亦然。(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小;物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与玻片的距离也越近,反之则越远。(4)反光镜和光圈都是用于调节视野亮度的;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都是用于调节清晰度的,且高倍镜下只能通过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5)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像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解答】解:A、镜头有螺纹,属于物镜,放大倍数越大,则放大倍数变大,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B、显微镜呈现倒立的像,则向左移装片能观察清楚c细胞的特点;C、若图③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质流动,则实际上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顺时针;D、当显微镜放大倍数由100倍放大到400倍时,变为4个,进光量减少,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显微镜的工作原理以及操作技能等方面的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显微镜的成像原理以及高倍镜使用的操作步骤,属于考纲中识记和应用层次的考查。6.(2分)蜂蜡和蜂蜜都是良好的保健品,蜂蜡中富含饱和脂肪酸等脂类物质,而蜂蜜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下列关于蜂蜡和蜂蜜的叙述()A.蜂蜡在室温下呈固态 B.蜂蜜的主要成分能被人体直接吸收 C.蜂蜜的主要成分都是单糖且都属于还原糖 D.蜂蜡的主要成分与蜂蜜的相比,其氢的含量低但氧的含量高【分析】1、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大致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二糖包括蔗糖、乳糖和麦芽糖,蔗糖由葡萄糖和果糖组成,麦芽糖是由2分子葡萄糖组成,乳糖是由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等;多糖和二糖一般被水解成单糖后才能被细胞吸收利用。2、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解答】解:A、蜂蜡中富含饱和脂肪酸等脂类物质,A正确;B、蜂蜜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能被人体直接吸收;C、蜂蜜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C正确;D、蜂蜡的主要成分是脂类物质,其氢的含量高但氧的含量低。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糖类和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糖类和脂质的种类及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7.(2分)下列关于水能成为良好溶剂及具有支持生命的独特性质的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水分子是极性分子,水分子内和水分子间都可以形成氢键 B.水分子之间的氢键易断裂和形成,使水在常温下呈液体状态 C.水分子易与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分子结合,因此水是良好的溶剂 D.氢键的存在使水有较高的比热容,有利于维持生命系统的稳定【分析】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关系:自由水和结合水可相互转化。细胞含水量与代谢的关系:代谢活动旺盛,细胞内自由水含量高;代谢活动下降,细胞中结合水含量高,结合水的比例上升时,植物的抗逆性增强,细胞代谢速率降低。【解答】解:A、水分子是极性分子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结合,A错误;B、水分子之间易形成氢键,该分子结构特性使水在常温下呈液体状态,B正确;C、水分子易与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分子结合,C正确;D、氢键的存在使水有较高的比热容,有利于维持生命系统的稳定。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水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8.(2分)球状蛋白分子空间结构为外圆中空,氨基酸侧链极性基团分布在分子的外侧,而非极性基团分布在内侧。蛋白质变性后()A.蛋白质变性可导致部分肽键断裂 B.球状蛋白多数可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C.加热变性的蛋白质不能恢复原有的结构和性质 D.变性后生物活性丧失是因为原有空间结构破坏【分析】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结构多样,在细胞中承担的功能也多样,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有关。2、蛋白质在高温、过酸或过碱等条件下其空间结构会发生改变而失活。【解答】解:A、变性能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而变性失活,A错误;B、球状蛋白分子空间结构为外圆中空,而非极性基团分布在内侧,不溶于乙醇;C、加热变性能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而变性失活,故加热变性的蛋白质不能恢复原有的结构和性质;D、变性能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而变性失活。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9.(2分)维生素D3可从牛奶、鱼肝油等食物中获取,也可在阳光下由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化而来,活化维生素D3可促进小肠和肾小管等部位对钙的吸收。研究发现,肾脏合成和释放的羟化酶可以促进维生素D3的活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肾功能下降可导致机体出现骨质疏松 B.适度的户外活动,有利于少年儿童的骨骼发育 C.小肠吸收钙减少可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明显下降 D.肾功能障碍时,补充维生素D3不能有效缓解血钙浓度下降【分析】维生素D属于固醇类脂质,能促进动物肠道对钙磷的吸收,调节钙磷的平衡。【解答】解:A、肾功能下降不利于维生素D3的活化,进而影响小肠和肾小管等部位对钙的吸收,A正确;B、适当户外活动有利于阳光下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化转化为维生素D6,能促进钙的吸收,有利于少年儿童的骨骼发育;C、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提供,C错误;D、肾功能障碍时3活化受阻,只有活化的维生素D3才能促进钙的吸收,因此补充维生素D2不能有效缓解血钙浓度下降,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激素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的信息获取能力。10.(2分)下列对图中各结构的判断及描述,正确的是()A.①为核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由2层磷脂分子层构成 B.②为核孔:是DNA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C.③为内质网:具有较大的膜面积,是蛋白质加工和运输的通道 D.④为核糖体:由DNA和蛋白质构成,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分析】分析题图:①核膜是双层膜,具有选择透过性;②核孔可以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核;③内质网在细胞内面积很大,为许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④核糖体由RNA和蛋白质构成,是翻译的场所。【解答】解:A、①为核膜,由4层磷脂分子层构成,可让某些小分子物质通过;B、②为核孔,但DNA分子不可进出;C、③为内质网,可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C正确;D、④为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能够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1.(2分)植物细胞可以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或失水。将带“皮”的细嫩的茎纵切后插入两烧杯中,如图所示。已知b侧的细胞壁比a侧的细胞壁薄,易伸展()A. B. C. D.【分析】由题意可知,在低浓度溶液中,细胞吸水后皮层细胞扩张的更快,从而向外表皮弯曲;在高浓度溶液中,失水后皮层细胞收缩的更快,从而向内表皮弯曲。【解答】解:在30%蔗糖溶液中,由于细胞的失水,而b侧的细胞壁比a侧的细胞壁薄,因此茎弯向b侧,细胞吸水膨胀,b侧伸展多。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属于考纲中理解层次的要求,着重考查了渗透作用的原理,解题关键能够理解题中“b侧的细胞壁比a侧的细胞壁薄,易伸展”,并能在解题时运用。12.(2分)为探究酶的催化效率,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分组、处理及结果如表所示。组别甲中溶液(0.2mL)乙中溶液(2mL)不同时间测定的相对压强(kPa)0s50s100s150s200s250sⅠ肝脏提取液H2O2溶液09.09.69.810.010.0ⅡFeCl3H2O2溶液000.10.30.50.9Ⅲ蒸馏水H2O2溶液00000.10.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H2O2分解生成O2导致压强改变 B.从甲中溶液与乙中溶液混合时开始计时 C.250s时Ⅰ组和Ⅲ组反应已结束而Ⅱ组仍在进行 D.实验结果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分析】1、酶的本质: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2、酶的特性: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温和。3、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解答】解:A、H2O2分解产物是H6O和O2,其中O2属于气体,会导致装置压强改变3的产生量,进而判断反应速率;B、据表分析可知,Ⅰ和Ⅱ为实验组,反应就开始进行,B正确;C、三组中的H2O2溶液含量均为7mL,则最终产生的O2量相等,相对压强也应相同,250s之前(200s)Ⅰ组O2产生量已达最大值,反应已结束,故250s时Ⅱ组和Ⅲ组反应仍在进行;D、酶的高效性是指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对比Ⅰ,在相同时间内Ⅰ组(含过氧化氢酶)相对压强变化更快,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酶的特性相关实验,需要学生理解掌握酶的特性并具有一定的实验分析能力,属于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13.(2分)溶酶体膜上的H+载体蛋白和Cl﹣/H+转运蛋白都能运输H+,溶酶体内H+浓度由H+载体蛋白维持,Cl﹣/H+转运蛋白在H+浓度梯度驱动下,运出H+的同时把Cl﹣逆浓度梯度运入溶酶体。Cl﹣/H+转运蛋白缺失突变体的细胞中,因Cl﹣转运受阻导致溶酶体内的吞噬物积累,严重时可导致溶酶体破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H+进入溶酶体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B.H+载体蛋白失活可引起溶酶体内的吞噬物积累 C.该突变体的细胞中损伤和衰老的细胞器无法得到及时清除 D.溶酶体破裂后,释放到细胞质基质中的水解酶活性增强【分析】由题中“Cl﹣/H+转运蛋白在H+浓度梯度驱动下,运出H+的同时把Cl﹣逆浓度梯度运入溶酶体。”可知,H+运出溶酶体是顺浓度梯度的协助扩散,故H+进入溶酶体则是逆浓度梯度的主动运输。【解答】解:A、由题中信息可知,H+运出溶酶体是顺浓度梯度的,即溶酶体内H+浓度高于细胞质基质,故H+进入溶酶体则是逆浓度梯度的,属于主动运输;B、H+载体蛋白失活则无法维持溶酶体内的H+浓度,导致Cl﹣/H+转运蛋白不能在H+浓度梯度驱动下,运出H+的同时把Cl﹣逆浓度梯度运入溶酶体,Cl﹣转运受阻,进而导致溶酶体内的吞噬物积累;C、该突变体的细胞中因Cl﹣转运受阻导致溶酶体内的吞噬物积累,使细胞中损伤和衰老的细胞器无法及时得到清除;D、溶酶体内的水解酶在溶酶体内活性最强,溶酶体破裂后,酶活性会降低。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等知识,并综合考查学生审题、获取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会审题,并掌握基础知识。14.(2分)水淹时,玉米根细胞由于较长时间进行无氧呼吸导致能量供应不足,使液泡膜上的H+转运减缓,引起细胞质基质内H+积累,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也使细胞质基质pH降低。pH降低至一定程度会引起细胞酸中毒。细胞可通过将无氧呼吸过程中的丙酮酸产乳酸途径转换为丙酮酸产酒精途径,延缓细胞酸中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常玉米根细胞液泡内pH高于细胞质基质 B.检测到水淹的玉米根有CO2的产生不能判断是否有酒精生成 C.转换为丙酮酸产酒精途径时释放的ATP增多以缓解能量供应不足 D.转换为丙酮酸产酒精途径时消耗的[H]增多以缓解酸中毒【分析】玉米细胞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过多的酒精会造成根细胞死亡,别一方面玉米根细胞由于较长时间进行无氧呼吸导致能量供应不足,使液泡膜上的H+转运减缓,引起细胞质基质内H+积累,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也使细胞质基质pH降低。pH降低至一定程度会引起细胞酸中毒。【解答】解:A、正常玉米根细胞液泡膜上的H+转运蛋白可将细胞质基质中的H+转运进入液泡,此过程消耗能量,也就是说H+从低浓度的细胞质基质转运进入高浓度的液泡中,所以细胞液泡内pH低于细胞质基质;B、有氧呼吸和酒精发酵的无氧呼吸都可以产生CO2,所以检测到水淹的玉米根有CO2的产生不一定是根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B正确;C、转换为丙酮酸产酒精途径时不释放能量,不能缓解能量供应不足;D、丙酮酸产酒精途径消耗的【H】与产乳酸途径时消耗的【H】一样多,延缓细胞酸中毒是因为乳酸含量降低导致。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细胞的无氧呼吸,掌握无氧呼吸的过程及产物是解题的关键。15.(2分)在两种光照强度下,不同温度对某植物CO2吸收速率的影响如图。对此图理解错误的是()A.在低光强下,CO2吸收速率随叶温升高而下降的原因是呼吸速率上升 B.在高光强下,M点左侧CO2吸收速率升高与光合酶活性增强相关 C.在图中两个CP点处,植物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D.图中M点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差值最大【分析】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两种光照强度和日温,因变量为净光合速率(用二氧化碳的吸收速率表示)。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解答】解:A、在低光强下,随温度升高,导致净光合速率下降;B、在高光强下2吸收速率升高和温度升高,与光合酶活性增强相关;C、在图中两个CP点处,此时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D、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则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差值最大。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掌握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是解题的关键。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误的得0分。)(多选)16.(3分)人体不同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睾丸细胞含丰富的内质网,有利于雄性激素的合成 B.巨噬细胞含丰富的溶酶体,有利于异物的消化清除 C.记忆B细胞含丰富的高尔基体,有利于抗体的分泌 D.心肌细胞含丰富的线粒体,有利于其节律性收缩【分析】1、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2、溶酶体是“消化车间”,含多种酸性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3、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与动物分泌物的形成有关,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4、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动力车间”。【解答】解:A、内质网是脂质合成的“车间”,睾丸细胞含丰富的内质网,A正确;B、溶酶体能分解衰老,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有利于异物的消化清除;C、高尔基体与动物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浆细胞含有丰富的高尔基体,记忆B细胞不能分泌抗体;D、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心肌细胞含丰富的线粒体,D正确。故选:ABD。【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知识,考生识记细胞各结构和功能,明确细胞结构和功能相适应这一基本生物学观点是解题的关键。(多选)17.(3分)MTT法是一种检测细胞是否存活的方法,MTT是一种接受氢离子的染料,活细胞内线粒体中的琥珀酸脱氢酶能将淡黄色的MTT还原为蓝紫色的结晶()A.MTT是可以通过细胞膜的一种染料 B.检测MTT结晶的量一般可间接反映活细胞数量 C.MTT与台盼蓝检测细胞是否存活的原理相同 D.MTT法能检测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是否存活【分析】MTT法:其检测原理为活细胞线粒体中的琥珀酸脱氢酶能使外源性MTT还原为水不溶性的蓝紫色结晶并沉积在细胞中,而死细胞无此功能。该方法也可间接反映活细胞数量。在一定细胞数范围内,MTT结晶形成的量与细胞数成正比。该方法已广泛用于一些生物活性因子。【解答】解:A、题意显示MTT能被活细胞内线粒体中的琥珀酸脱氢酶催化还原为蓝紫色的结晶,A正确;B、MTT结晶的产生是在线粒体中的琥珀酸脱氢酶的催化下产生的,B正确;C、MTT检测的原理是酶催化产生有颜色物质进行检测来实现的,显然二者检测的原理不同;D、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线粒体,D错误。故选:C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要求考生能够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多选)18.(3分)某种植株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O2浓度下,单位时间内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若细胞呼吸分解的有机物全部为葡萄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曲线表示O2吸收量 B.O2浓度为b时,该器官不进行无氧呼吸 C.O2浓度为0时最适合保存该器官 D.O2浓度由0到b的过程中,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逐渐增加【分析】据图分析,甲曲线表示二氧化碳释放量,乙曲线表示氧气吸收量。氧浓度为0时,细胞只释放CO2不吸收O2,说明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图中氧浓度为a时CO2的释放量大于O2的吸收量,说明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贮藏植物器官应选择CO2产生量最少即细胞呼吸最弱时的氧浓度。【解答】解:A、分析题意可知,据图可知,甲曲线仍有释放,乙表示氧气吸收量;B、O2浓度为b时,两曲线相交,细胞呼吸分解的有机物全部为葡萄糖,不进行无氧呼吸;C、应该在二氧化碳释放量最小时对应的氧气浓度下保存该器官,而氧气浓度越低如氧气浓度为0时无氧呼吸较强不适宜保存该器官;D、O6浓度为0时,植物只进行无氧呼吸,植物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故O2浓度由2到b的过程中,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逐渐增加。故选:BD。【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呼吸的类型,掌握影响细胞呼吸速率的环境因素及对应曲线,能正确分析曲线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多选)19.(3分)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依赖类囊体膜上PSⅠ和PSⅡ光复合体,PSⅡ光复合体含有光合色素,能吸收光能,PSⅡ光复合体上的蛋白质LHCⅡ,通过与PSⅡ结合或分离来增强或减弱对光能的捕获(如图所示)()A.叶肉细胞内LHC蛋白激酶活性下降,PSⅡ光复合体对光能的捕获增强 B.Mg2+含量减少会导致PSⅡ光复合体对光能的捕获减弱 C.弱光下LHCⅡ与PSⅡ结合,不利于对光能的捕获 D.PSⅡ光复合体分解水可以产生H+、电子和O2【分析】1、叶绿体由双层膜包被,内部有许多基粒。每个基粒都由一个个圆饼状的囊状结构堆叠而成,这些囊状结构称为类囊体。吸收光能的4种色素就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基粒与基粒之间充满了基质。在叶绿体内部巨大的膜表面上,分布着许多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子,在类囊体膜上和叶绿体基质中,还有许多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这是叶绿体捕获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基础。2、由题干信息结合图示可知,强光下LHC蛋白激酶的催化LHCⅡ与PSⅡ的分离,弱光下LHCⅡ与PSⅡ结合,来改变对光能的捕获强度。【解答】解:A、叶肉细胞内LHC蛋白激酶活性下降,PSⅡ光复合体对光能的捕获增强;B、Mg2+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其含量减少会导致PSⅡ光复合体上的叶绿素含量减少,B正确;C、弱光下LHCⅡ与PSⅡ结合,C错误;D、PSⅡ光复合体能吸收光能,水的光解产生H+、电子和O2,D正确。故选:ABD。【点评】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0.(3分)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某同学制作的装片效果非常好,他将其中的某个视野放大拍照,结果如下表(单位:个)。关于表中记录结果的分析()学生分裂间期分裂期总计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甲5632622乙5633522丙5632622丁7632523戊7732625A.丙、丁计数的差异是由于有丝分裂是一个连续过程,某些细胞所处时期易混淆 B.五位同学记录的中期细胞数一致,原因是中期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易区分 C.五位同学记录的间期细胞数不多,原因是取用的材料处于旺盛的分裂阶段 D.戊统计的细胞数量较多,可能是该同学的细胞计数规则与其他同学不同【分析】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芽尖等分生区细胞。由于各个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因此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看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通过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就可以判断这些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着色。【解答】解:A、由于有丝分裂是一个连续过程,故某些细胞所处时期易混淆;B、有丝分裂中期,形态稳定,便于观察,所以五位同学记录的中期细胞数一致;C、旺盛的分裂阶段,故所处细胞数目应相对较多;D、戊统计的细胞数量较多,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有丝分裂观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21.(10分)炸薯条是常见的快餐食品。若马铃薯块茎中还原糖含量过高,可能导致油炸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为准确检测还原糖含量,研究人员采用不同方法制备了马铃薯提取液方法提取颜色提取液澄清度还原糖浸出程度一浅红褐色不澄清不充分二深红褐色澄清充分三浅黄色澄清充分(1)马铃薯提取液中含有淀粉,此外还含有少量麦芽糖等还原糖,这些还原糖能与斐林试剂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2)据表分析,三种马铃薯提取液制备方法中,方法三最符合检测还原糖的要求,原因是此方法制备提取液时,还原糖浸出程度充分,提取液澄清,颜色浅,有利于对实验结果的准确观察。(3)马铃薯中除含有还原糖外,是否也含有脂肪?请设计实验进行探究。①做出假设:马铃薯中不含脂肪/马铃薯中含有脂肪。②实验原理:脂肪能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③实验步骤:将马铃薯切成薄片,滴加2~3滴苏丹Ⅲ,染色3min;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制作临时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④预期实验结果与结论:若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橘黄色的脂肪颗粒,说明马铃薯中含有脂肪;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橘黄色的脂肪颗粒,说明马铃薯中不含脂肪,则说明马铃薯中含有脂肪,反之则说明马铃薯中不含脂肪。【分析】1、还原糖包括麦芽糖、果糖、葡萄糖等,做可溶性还原性糖鉴定实验,应选含糖高,颜色为白色的植物组织,如苹果、梨(因为组织的颜色较浅,易于观察),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2、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解答】解:(1)马铃薯提取液中含有淀粉,此外还含有少量麦芽糖,这些还原糖能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2)方法三中制备提取液时还原糖浸出程度充分,并且提取液的颜色浅,因此方法三最符合检测还原糖的要求。(3)①本实验要探究马铃薯中是否含有脂肪,可以做出假设:马铃薯中不含脂肪/马铃薯中含有脂肪。②实验原理:脂肪能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③实验步骤:将马铃薯切成薄片,滴加2~3滴苏丹Ⅲ染液;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置于显微镜下观察。④预期实验结果与结论:若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橘黄色的脂肪颗粒,则说明马铃薯中含有脂肪,则说明马铃薯中不含脂肪。故答案为:(1)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2)三;此方法制备提取液时,提取液澄清,有利于对实验结果的准确观察(3)马铃薯中不含脂肪/马铃薯中含有脂肪;脂肪能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说明马铃薯中含有脂肪,说明马铃薯中不含脂肪【点评】本题考查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22.(12分)分泌蛋白是指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蛋白质,其合成和分泌过程需要多种细胞结构的协调配合。图中图1为胰腺腺泡细胞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回答问题:(1)将3H标记的亮氨酸注射到细胞中以研究分泌蛋白合成与运输的途径,此方法称为同位素标记法。(2)研究发现,带有放射性标记的物质依次出现在附着有③核糖体的内质网、②、①处,最后释放到细胞外。整个过程主要由④线粒体提供能量。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说明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3)囊泡是一种动态的细胞结构,在分泌蛋白运输中有重要作用。囊泡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囊泡膜与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囊泡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性,这是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4)图2中的囊泡能够精准的将分泌蛋白运送到细胞膜并分泌至细胞外,依赖于囊泡膜上的蛋白A特异性识别并结合图2中细胞膜上的蛋白B,此过程主要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5)黄曲霉素是毒性很强的致癌物质,能引起细胞中③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据此推测,黄曲霉素可能会导致下列物质中c(请选填选项前的字母)的合成和运输受阻。a.呼吸酶b.血红蛋白c.胰岛素d.性激素【分析】题图分析,图1中①是细胞膜、②是高尔基体、③是附着核糖体的内质网、④是线粒体。图2中包裹分泌蛋白的囊泡上的蛋白A和细胞膜上的蛋白B识别,将分泌蛋白运输至细胞外。【解答】解:(1)将3H标记的亮氨酸注射到细胞中以研究分泌蛋白合成与运输的途径,此方法称为同位素标记法。(2)分泌蛋白的合成场所首先在核糖体,所以放射性物质首先出现在附着有③核糖体的内质网中,再出现在①细胞膜处,此过程需要④线粒体提供能量,生物膜系统中、高尔基体,通过小泡融合,此过程说明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3)囊泡膜属于生物膜,主要成分是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细胞器膜和核膜等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其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4)从图2可以看出,包裹分泌蛋白的囊泡膜上的蛋白A与细胞膜上的蛋白B特异性识别,并将物质分泌出细胞外。(5)分泌蛋白分泌过程中显示,分泌蛋白合成是在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合成的,能引起细胞中③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a、呼吸酶属于胞内酶,a错误;b、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成分,b错误;c、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c正确;d、性激素属于脂质,d错误。故选:c。故答案为:(1)同位素标记法(2)核糖体线粒体(3)磷脂和蛋白质生物膜系统(4)蛋白B信息交流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5)c【点评】本题考查分泌蛋白的合成并分泌过程、细胞膜功能、生物膜系统概念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分析题意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23.(7分)细胞膜上存在的多种蛋白质参与细胞的生命活动。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膜上不同的通道蛋白、载体蛋白等膜蛋白,对不同物质的跨膜运输起着决定性作用,这些膜蛋白能够体现出细胞膜具有的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2)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是水分子进出细胞的重要通道,水分子借助水通道蛋白进出细胞的方式属于协助扩散。(3)细胞膜上的H+﹣ATP酶是一种转运H+的载体蛋白,能催化ATP水解,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将H+泵出细胞,导致细胞外的pH下降;此过程中,H+﹣ATP酶作为载体蛋白在转运H+时发生的变化是自身构象发生改变或空间结构发生改变。(4)植物根细胞借助细胞膜上的转运蛋白逆浓度梯度吸收磷酸盐,不同温度下吸收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与25℃相比,4℃条件下磷酸盐吸收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呼吸酶的活性降低,主动运输能利用的能量减少。【分析】1、生物膜的结构特征:具有一定的流动性。2、生物膜的功能特征:具有选择透过性。3、主动运输的特点:①消耗能量(来自ATP水解或离子电化学势能)②需要转运蛋白协助③逆浓度梯度进行。4、协助扩散的特点:①不消耗能量②需要转运蛋白协助③顺浓度梯度进行。【解答】解:(1)胞膜上不同的通道蛋白、载体蛋白等膜蛋白,说明细胞膜对物质的运输具有选择透过性。(2)水分子借助水通道蛋白进出细胞的方式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3)细胞膜上的H+﹣ATP酶是一种转运H+的载体蛋白,能催化ATP水解+泵出细胞,导致细胞外的H+增加,pH降低,H+﹣ATP酶作为载体蛋白在转运H+时会发生磷酸化,导致其空间结构改变+。(4)植物根细胞借助细胞膜上的转运蛋白逆浓度梯度吸收磷酸盐属于主动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