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经验分享合集6篇_第1页
教学案例经验分享合集6篇_第2页
教学案例经验分享合集6篇_第3页
教学案例经验分享合集6篇_第4页
教学案例经验分享合集6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案例经验分享合集6篇

【篇一】

我**年毕业于**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同年入职**科技学院(前身**科技

职业学院),担任土木建筑类专业的骨干专业课程。在工作的十几年中,从一开

始的不知道怎么讲课,到学习老教师的讲课方式,再到有自己讲课的方法,有了

一些自己讲课的经验。

这十年在学校的发展中,自己也不断得到的提升、成长和成熟。这十年也是

国家社会迅速发展的十年,高等教育在这十年也得到发展,同时也存在些发展中

的问题,比如网路信息的普及,目前教学方式不适合现在年轻学生的的需求;比

如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很多先进的施工方法的涌现,而我们的教材没有更新,等

等。下面我以《房屋建筑学》介绍教学改革的方法。

《房屋建筑学》课程是土建类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它以《建筑材料》、

《建筑制图》等课程为基础,同时又为学习《建筑结构》、《建筑施工》、《建

筑工程定额概预算》、《建筑工程测量》等后续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

本课程有以下特点:(1)涉及相关知识多,如力学、材料学、热学、声学、

光学等;(2)包含内容多,《房屋建筑学》包括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两部分,

每一部分又包括建筑构造和建筑设计原理。建筑构造部分以研究一般房屋的组成,

各组成部分的构造原理和构造方法。建筑设计原理部分,研究一般房屋的设计原

则和设计方法,包括总平面设计、平面设计、剖面设计、立面设计等问题。(3)

学习目标和学生能力要求较高,本课程要求学生具有空间结构想象、绘图、审美、

协调等综合能力。基于《房屋建筑学》这么多的特点,本课程在教学中也存在很

多问题。

《房屋建筑学》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两部分: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构造。在

这两个部分的教学中,建筑构造部分是一个难点。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普遍对这部

分知识的学习感到困难。针对在《房屋建筑学》教学中存在问题,谈谈自己的改

革措施。

1.教学内容

(1)内容庞杂

《房屋建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内容涉

及到建筑制图、建筑材料、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建筑施工以及建筑经济等很多

方面的学科知识,关系复杂。

(2)改革措施

房屋建筑学的教学内容庞杂,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以往的教学要求建筑

设计与建筑构造二者并重。这种面面俱到的做法会造成教学重点不突出,轻重不

分,导致学生疲于应付,教师也不得不降低要求,从而使教学质量下降。古人云:术

业有专攻,这门课主要是针对土木工程即非建筑学专业的教学,学生将来的就业

主要是面对生产第一线从事结构设计、工程施工、工程造价和工程监理等工作,

不必像建筑学专业对建筑设计理论要求那么高,学生只要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原

理和方法,并能够进行一般房屋的建筑设计,重点应放在建筑构造上,使学生能够

选择合理的建筑构造方案,并绘制相应的建筑施工图。因此,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

该“轻设计、重构造”,“轻设计并不是轻视建筑设计,而是教学内容的要求

不及建筑构造高,设计理论“简明、必须、够用”即可,构造做法则要“详细、多

样、清晰”才行。

随着现代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构造做法也日新月异,即使采用最新版本的

教材,也会存在部分内容滞后、陈旧的问题。因此,教师尽量避免死搬教材,及时

除旧补新,结合工程实际讲授构造做法,如普通粘土砖墙、板条抹灰隔墙、油毡防

水屋面、木窗和钢窗构造及预制装配式排架结构厂房等内容在实际工程中极少采

用,已呈淘汰之势,在教学中一笔带过或者删掉不讲;与实际工程结合比较紧密的

内容如节能墙体、节能屋面、节能门窗、高层建筑的防火与安全疏散及轻钢结构

厂房等要重点介绍。

2.教材内容

(1)内容落后

以往的房屋建筑学课程按照民用建筑设计、民用建筑构造、工业建筑设计、

工业建筑构造的课程体系讲授,主要讲授大量民用建筑与工业建筑设计与构造的

基本原理和方法。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高、城市人口剧增与地价暴涨,高

层建筑大量涌现,高层建筑设计的教学内容明显欠缺,由于基础没有打牢,对高层

建筑结构、高层建筑施工等后续课程的内容往往衔接不上。

(2)改革措施

针对这些问题,构建民用建筑设计、民用建筑构造、工业建筑设计、工业建

筑构造、高层建筑设计的教学体系。以这一体系为主线,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循序

渐进,学生更易于接受与理解,并为高层建筑结构、高层建筑施工等后续课程奠定

基础;同时在毕业设计前做好先导知识的引导与铺垫,理顺了建筑、结构、施工三

阶段设计的知识脉络。

3.理论知识和感性认识

(1)相互脱节

建筑构造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很多构造做法非常复杂,课本语言是难以表达

清楚的。最直观和直接教学方式就是到工程施工现场观摩学习,但是这种方式操

作麻烦,或者难以实现。其中原因是:一是,到现场教学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人力、财力,最重要的是在时间安排上受限制,难以完成教学内容。二是,施工

现场存在大量的安全问题,加上学生数量多,安全工作很难保证,另外也会影响

现场的工作。三是,建筑各部分的构造是在不停的施工过程中实现,具有时间

性和过程性,要在教学过程中恰好找到正在讲授的施工构造做法的工程非常困难

的。建筑完成后再去参观,学生只能看到建筑的外观和部分节点构造。图片教学

虽然有很多优点,对建筑内部构造只是看一些图片,学生很难身临其境感受建筑

在建造过程中的情况。

(2)改革措施

在教学实践中,一是要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课程教学改革组认真制作了

《房屋建筑学》多媒体课件,在课件中插入图片和动画,使教学形象化和生动化。

另外还可以购买或搜集一部分建筑构造的教学视频,随着课程内容随时插入,

在课堂上播放录像并进行讲解,既不影响施工,又便于学生理解,同时也调动了学

生的学习兴趣。

4.考核方式

(1)方式简单

考试是衡量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法宝。《房屋建筑学》一般作为土建类主业考

试课来组织教学,考试方式大都是采取闭卷的笔试方法,题型一般有:填空、选

择、简答、问答等题型。这种考试往往学生只要通过考前突击一下,进行机械记

忆和背诵,就能及格,甚至考取更好的分数。但是这种考核方式没有反映学生的

掌握情况,以及应用能力。

(2)改革措施

为了真实客观反映学生掌握情况,应加强实践环节考核。加强平时作业练习,

如针对教学内容在课后布置基础构造详图、楼梯尺度设计与构造详图、墙身构造

详图等作业,学完理论知识就可得到综合应用,同时绘图能力也得到了训练。

5.教学环节

(1)因循守旧

课程设计是本门课程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的集中训练;但是根据教学进程的安排要在课程全部结束后进行,时间间隔

较长,学生对前面的知识已模糊淡忘了,而且在一周内要求学生既要进行方案设

计又要绘制4-5张施工图,时间短,任务重,效果很差。

(2)改革措施

为了保证设计质量,我们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即布置任务书,在讲完民用

建筑设计后就布置,使学生早点明确目标,熟悉任务,为设计搜集必要的设计资料

与数据;第二阶段即方案设计阶段:要求学生在集中周前完成就行,使学生有充足

的时间边学习、边设计、边修改,最后确定出满足功能要求并体现自己设计理念

的方案来。第三阶段即施工图绘制阶段:经过平时作业对制图技能的训练,学生能

够根据设计方案熟练地绘制出多张建筑施工图,在集中周内进行,施工图质量较

高。

【篇二】

近几年来,各个行业以及学校教育开始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发展,

本案例结合笔者的教学工作介绍了《建筑抗震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环节探索,

重点论述了在教学手段、教学内容、课程内容衔接和相关实践等方面进行的改革

及成效。

一、课程开发背景

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我国的建筑行业飞速发展。而对于建筑物

本身而言,除去设计按照正常使用状态设计外,建筑物最应注重的便是其抗震性

能的好坏。1976年唐山大地震和**年汶川大地震的震害情况都在告诫结构设计人

员,应注重抗震设计。而提高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最根本有效途径便是对结构进

行相关的抗震设防和设计,作为一名土建专业技术人员就要求其必须掌握地震的

基本知识、建筑抗震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因此,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

开设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建筑抗震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大四

学年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以力学(动力学部分)、混凝土结构设计、砌体结构和

钢结构等课程为基础,进行不同结构类型的相关抗震设计。教授一门课程,首先

应该保证的是基本知识讲透,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寻找创新点和改革点。

二、课程实施

(一)课程目标

1.掌握地震的基本知识、工程结构抗震原理和设计方法,建立起以概念设计、

计算分析和构造处理三位一体的抗震理念;

2.能够结合抗震规范对各类工程结构进行相应的抗震设计、建筑工程施工把

控和抗震性能优化;

3.以毕业设计真实课题为例,讲解贯穿其中的抗震设计内容,为后期毕业设

计的开展打好基础。

(二)课程内容

组织形式:采取课堂讲述、学生汇报与案例讨论分析等方式进行教学。

实践形式:

1.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段

由于《建筑抗震设计》具有牵涉课程知识多、综合性实践性强、公式和规范

条文多等特点,就使得这门课程的教学需要运用视频资料、图形、动画、照片等

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课程的第一堂课,可以结合相关的视频资源和有关地震的图

片等内容,为学生做一次绪论内容的讲述。笔者在上课的时候就结合唐山大地震

的电影片段和国内外的知名地震破坏情况,针对地震造成的灾害,形象直观的引

入了本课程的主要研究内容。同时结合最新的GB50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本身和课本内容之间的对应关系,让学生在课程开始之前就了解课本知识和规范

之间的联系,并为后续的课程学习打下基础;同时积极寻找相关抗震资料,在每

种结构类型建筑的基本原理内容讲解完毕后,让学生结合视频资料和课程内容作

出相应的总结与归纳。

2.教学内容要与规范相结合

《建筑抗震设计》的很多课程内容,特别是有关抗震设计和构造措施的内容

大多直接来自于相关的规范条文或与规范相关,因此在课程内容的讲授过程中,

不能仅仅止步于内容的讲解,同时还应该注重于让学生养成查阅规范、正确理解

和应用规范的好习惯。在这类问题的课堂实践中,笔者主张以课题汇报和角色扮

演的模式来展开相关内容。

如在第一章关于建筑物设防类别的判断中,让学生课下结合规范的相关规定

和网上的资源内容自行去查阅规范判断教学楼的设防类别,并在课堂上选择调研

结果较为准确、全面的同学来给大家做PPT汇报,同时畅谈活动体会,让学生对

活动进行总结,谈汇报收获,谈收料收集和查阅过程遇到的困难,谈对活动建议

等;另外,让学生体验“专家式”的工作,如在第二章的课程中就直接给学生一

分地质资料,让学生结合地质资料和规范条例去提出相应问题的解决方案,采取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自行思考和互相商讨相结合,从而锻炼其熟读规范、应用规

范的能力等。通过学生的课后反馈情况来看,诸如以上方式的教学探索对于即将

毕业的大四学生而言真正做到了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都

明显得到了提高。

3.结合毕业设计

我们在教学工作中,结合本专业毕业设计的安排情况,在第四章(钢筋混凝

土框架、抗震墙与框架一抗震墙房屋)内容部分将毕业设计与建筑结构(重点在

于框架结构)抗震设计理论学习、工程案例教学等有机结合起来,开展有关建筑

结构设计的专题讲座,以典型工程案例的形式,从结构方案和结构计算简图确定、

侧移刚度参数计算、地震作用计算、结构内力分析、内力组合、截面设计验算和

构造要求等方面对抗震设计的方法和过程进行详细的讲解,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保证毕业设计能够按时完成,让学生在毕业之前就能够真正掌握建筑结构抗震设

计原理的流程和方法,从而更快地适应所从事的设计工作。

4.适当补充相关领域知识

本课程根据课程特点,主要的关注点在于防灾减灾和隔震知识的介绍,为学

生补充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取得的成就,同时结合地区或者国家相关抗震领

域的新闻通讯媒体(如新闻1+1、走近科学)等展开相应的教学工作。目前从12

级、**、14级学生的反馈情况来看,学生对此类新闻和实事都较为感兴趣,不仅

从课本中学到了相关的知识,同时也能将课本知识与专业领域的发展情况较好地

结合起来,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课程评价

(1)优秀调研结果汇报

经常性举办不同主题学生汇报、问题探讨。

(2)教学评价方式

①教师指导性评价;②学生自我评价;③生生评价。

通过多种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对本专业相关知识做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调

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评价的好习惯。

四、成果与体会

建筑抗震设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时间虽然只有三个学期,但取得了一定的

成绩。从学生角度来看,学生通过本门课程整体加深了对抗震方面的重视和把握,

为学生日后的工作提供了坚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学生整体满意度较高。从教师

课程衔接角度来看,本门课程较好的位学生毕业设计打下了基础,学生对抗震部

分的计算较为清晰,取得了较好的完成度。

【篇三】

传统的论文形式从对学生考核的效果方面来说,与培养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的

具有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是有距离的。为此,

我们在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之下,对于毕业论文的形式进行了新的探

索。

此次探索主要是以10级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生为试点,毕业论文题目为“外

贸谈判实践教学策划与实现”,此题目的拟定与学生的专业相一致。商务谈判是

目前国内高校经管类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课程。由商务谈判的性质决定,从理论

上讲,它的综合性较强,涉及到经济学、市场学、营销学、管理学、心理学、行

为学和语言学等多学科的内容;更重要的是,由于谈判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商务

谈判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科学,它集政策性、知识性和技巧性于一体。从实践上

讲,它是一门讲求实用,重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科学。

一、对象

10级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学生(6人)

二、毕业论文题目

外贸谈判实践教学策划与实现

三、改革目的

从**市外贸企业需求的商务谈判应用型人才培养入手,利用毕业论文的形式,

通过学生深入企业内部进行实地调研、结合外贸企业对谈判人才实际需求的理论

知识和能力素养的要求进行模拟谈判,对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探索。

四、毕业论文改革实现过程

(一)学生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并参加专家讲座

指导教师与学生共同到**市名扬窗饰材料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调研。在调研过

程中,项目小组成员参加了一系列活动,主要包括对于公司基本情况的了解和其

销售精英对与外商实际谈判的讲解。前者是在公司生产负责人带领下参观生产车

间和产品展示间,使了解公司的产品及其销售范围、市场需求和市场行情等基本

情况,这为关于商品交易的谈判提供了信息储备,成为谈判成功的前提条件。后

者是对谈判的过程、谈判应用的技巧与方法、外商谈判过程中思维方式的特点、

谈判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谈判中应注意的事项等的具体讲述。这使得项目小组成

员从外贸从业人员的实际经验中获取谈判知识,使对谈判知识的认知更加准确、

立体和全面。该公司营销代表不仅口头讲解,而且提供了与外商的往来邮件作为

辅助材料。

此外,邀请了一名外贸企业负责人开设讲座,为项目小组成员提供全面的外

贸知识的讲授。演讲结束后,项目小组成员与专家关于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专

家排解疑难,使得教师与学生对于外贸谈判的认知得到提高。

与此同时一,学生结合外贸理论知识与此次企业调研和专家讲座所学到的知识

撰写发表了两篇论文。一篇是杜建膛等学生的《商务谈判双赢》,另一篇是赵阳

阳等学生的《浅析如何在外贸谈判中实现双赢》,分别发表在《中国连锁》(**.45)

和《中外企业文化》(**.4)杂志上。

(二)撰写谈判策划书与谈判剧本

在实地调研与专家讲座之后,为了检测学生对于谈判知识的理解效果并训练

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为学生安排了两项任务。

一是撰写企业谈判策划书,要求学生依据企业实际产品贸易,设计一个包括

谈判双方的公司背景、此次谈判的主题和谈判目标,双方谈判人员,双方利益和

各自谈判优劣势分析、谈判程序及策略、谈判准备资料及应急方案等。其目的是

通过谈判前的准备,让学生全面理解、整合与运用谈判理论知识并提高谈判知识

的实践性,也为之后的谈判剧本的撰写进行铺垫。

(三)模拟外贸谈判过程,进行录像

在正式开始谈判之前,对整个谈判过程进行了认真的设计与准备,包括会议

室的谈判标语“真诚谈判,实现双赢”的悬挂、室内灯光的安排、座次座位的安

排、谈判人员名牌的摆放等。目的是确保模拟环境的仿真程度,为研究提供高质

量的影像资料。谈判过程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外商到**与名扬公司谈

判人员初次会面,简单了解名扬公司及其产品情况,并初步展现购买意向。第二

部分为模拟谈判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双方为达成交易、实现双赢进行的关于外商

向名扬公司采购三种规格的窗帘就产品价格、付款期限以及支付方式展开的长达

40分钟的谈判。

(四)对实践教学创过程进行总结

对于整个研究模拟过程的监控、观察和分析尤为重要;另一方面,学生对于

知识和能力提高的自我总结和感知也非常重要。

在最后阶段,参与的学生各自撰写了总结性的报告,从自身实践经历出发,

谈论了这次模拟谈判对于商务谈判知识的认知、英语表述能力、将谈判理论知识

运用于实践的能力以及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否有提高和帮助作用。从人才培养主体

的角度谈论了参与这次课程改革创新的感受,对课题实施效果提供了非常具有说

服力的资料。

五、成果

经过认真周密的布置安排和进行,其成果的实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

对于教材内容进行了更为形象的展示,其谈判录像直接用于实践教学,提高了课

程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体现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上,提高了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

于实践的能力以及其提升了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

(-)教学效果的提高

1.创新的教学模式

商务谈判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目的是通过学习能让学生在现实谈判中

运用谈判方法与技巧,达到商业目的。但高校传统的教授方式是对书本材料的讲

解,这使学生对于商务谈判的专业概念的认知较浅,对于谈判的方法、技能等不

够了解。此次探索对商务谈判的授课方式进行了创新,模拟了现实商务谈判情景,

将对谈判的学习转化成谈判过程的实践。

2.教师知识水平与实践能力的提高

教师的知识水平影响到教学效果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但目前既有扎实的理

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教师的匮乏是大多数高校普遍面临的的问题。这个问题由

来已久,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共同造成的,对于它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方面

需要学校为授课教师提供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教学和实践平台,另一方面也需要

授课教师自身不断创新和完善自己。

(二)学生能力的培养

1.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提高

通过这次探索,有助有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将商务谈判的相关知识运

用到实践中去。模拟商务谈判实践教学,是在学习商务谈判课程中的一次理论联

系实际的综合性实践活动。

2.英语沟通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

此次探索强调了英语能力的培养,这是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外贸谈判人

才培养的要求相一致的。在学生们进行模拟谈判的过程中,对于谈判人才外语能

力的培养体现地非常全面,学生通过外语直接交流谈判,其外语水平有显著提高。

3.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的提高

模拟谈判不仅锻炼了学生自身的观察力和表达力,还提高了团队协作精神,

从谈判对手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同时反思自身谈判中的不足之处,使思考能力和

学习能力都得到了充分锻炼。

六、创新程度

首先,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从有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角度出发,对提高

人才能力素质的具体方法的实施上有很好的创新。

其次,此次探索从实践层面出发,不仅在人才培养的理论上有新的思考,而

且在实际运作上有新的创意及实施方案。

七、应用价值

一方面,探索了经管类专业毕业论文的新型形式,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

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实践性材料;另一方面有利于高校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

养质量,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篇四】

《CAD/CAM技术》作为机械类专业的核心实践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强

的特点,以强化学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能力,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为

目标,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存在理论与实践衔接不紧密、课程关联性不强等问

题,这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极为不利的。为改变这种现状,研究了目前

《CAD/CAM技术》的教学现状与实践教学问题,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

CAD/CAM技术的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实践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探

索,提出了CAD/CAM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给出了教学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

机械《CAD/CAM技术》实际上是依托在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基础上的一门专

业课,应用相应专业软件完成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的一门专业课。

对机械《CAD/CAM技术》课程的改革,应从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

评方式等方面深入探讨,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一、《CAD/CAM技术》教学计划的改革

机械《CAD/CAM技术》课程现行教学计划中,教学总学时40个,理论学时

20个,上机学时20个;考核方式为考查。在后期教学计划调整过程中,考虑到

课程的综合性要求很高,课时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建议将上机课时总量调高。同

时,要考虑到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的连贯性,建议增开该门课程课程设计同

理论教学应安排在同一学年的同一学期,调整后的教学计划为总学时40个,理

论学时10个,上机学时30个;课程设计2周;考核方式为考查。

二、《CAD/CAM技术》教学内容的调整

为了实现教学体系的完整性、教学内容的前沿性、理实结合的紧密性,在教

学中教学内容的知识架构可以和教材不完全一致,而这也并不影响教学内容的传

授,只会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机械《CAD/CAM技术》教学大纲中的内容要求和

教材要完全一致,分为概述、《CAD/CAM技术》基本理论、软件基础

、软件应用几个部分。在教材的编写思路上,主要以点、线、面、实体为主

线,知识间的衔接性不强,知识点主次不够明确。教学内容的调整中,主要考虑

为后期的竞赛制考核提供系统的知识架构,熏陶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应用模块

式的教学内容体系,有针对性地教授知识,培养举一反三的自学能力。教学内容

具体分为以下几大模块:熟悉绘图软件绘制五角星、绘制空间线框模型、绘制相

交曲面模型、绘制实体模型、实体的仿真加工、机械结构创新设计。以模块的形

式介绍零散的知识点,虽然不能将所有知识点全部加以说明,但是学生可以从应

用的角度,体会各知识点的学习重点,快速掌握知识点应用环境和主要功能。

三、教学方法改革

传统的教学方法单一化,机械练习是传统教学方法的典型形式,缺乏灵活性

和针对性,传统教学以教师教学思路为指导,不提倡学生无方向的自主思维,在

教学内容上只注重内容的解决方法,不注重问题的提出,造成学生缺乏问题意识。

此外由于实训条件所限,上机实验教学还停留在教师演示、学生不能同步实践的

问题,不能起到较好的实训效果。

通过怎样有效的教学方式,使教师的讲授不再乏而无味,一直是我们在教学

中探索的方向,首先在教学计划的调整中,安排两节上机连续上课的形式,使学

生由学到练一气呵成,对课上的疑难点能及时得到老师的指导,存在的问题可以

及时解决。

建议课程设计环节也在教学结束后马上进行,让学生对知识做到熟练和透彻

的理解。其次,在教学内容调整中,我们将分章节的知识点讲解,将软件应用的

知识放到上机课上来完成,理论课程主要对实体的仿真加工相关知识及其它学科

知识进行重点讲解,如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及制造工艺学等课程的相关内容。调整

为系统性更强的模块化知识讲解,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思路更清晰,整体观更强,

而不是拘泥于某一个命令的某一种功能会不会的狭隘空间里。最后,在教学的测

评方式上,由原本的出勤和作业成绩、上机成绩综合成课程成绩的方式,转变为

上机成绩和校工厂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模式,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

意识、创新意识,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真正掌握计算机仿真制造技术及实际零

件的加工操作过程。让学生毕业后既能够从事设计行业的工作,也能够从事实际

应用行业的工作。

四、考评方法改革

考评方法一直以来都比较单一,考评方法在调整前是以出勤成绩、作业成绩

和上机成绩相结合而给出学生最终的课程成绩,虽然能反映出一定的学习效果,

但是学生的参与意识不强,只是以完成各项要求为目的。考评方法调整后,以学

生主动学习、互相帮助为目的,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的模块化学习,来提高课程的

教学质量。具体的考评方法是:首先,平时的上机随堂测评中,就以小题目和指

定时间完成等方法,作为该课程主要的上机成绩。其次,根据上机虚拟加工仿真,

让学生在校工厂中,进行具体的实践操作,根据其完成情况作为该课程的另一部

分重要成绩。操作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按组进行,方便讨论和研究,同时建立起

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并加深彼此的了解,有助于知识技术的交流,也有助于学

生真正能力的提升。

【篇五】

建筑工程制图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所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授课的对象

是大一的新生,新生对土木工程这个专业的认知度几乎为零,学习本门课程不仅

仅是讲授专业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为他们后续的专业学

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建筑工程制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建筑工程制图这门课程认识不足

学生们刚开始学习这门课程会掉以轻心,认为我在初中高中就学习过这些知

识,没什么难的,以致于到学期中间跟不上学习的进度,不知道学习制图这门课

程的最终目的,甚至出现误区:设计人员会画图就行,我们以后不会去设计院工

作,制图这门课程可学可不学;不知道按图施工的重要性及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2)教学实效性较低

这门课程主要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教师授课授到

气喘,学生认为无聊乏味,久而久之,学习效率越来越低,怎样调动学生的思维

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3)制图课程与制图实训分离

人才培养方案将建筑工程制图与建筑工程制图实训作为两门课程实行,这样

容易导致制图实训只是简单的临摹,没有将其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如何将理论与

实践相结合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4)学生不注重空间想象力的培养

空间想象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是在学期初学生看不到成效,感到所

学知识无用。所以投影知识的教授至关重要。

(二)对建筑工程制图的教学改革方法

(1)将这门专业基础课分为建筑工程制图与建筑工程识图两大部分进行讲

授。

根据学习的目的性不同,将建筑工程制图分为建筑工程制图和建筑工程识图,

建筑工程制图这一部分主要服务于后期课程房屋建筑学、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

钢结构的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比如房屋建筑学这门课程需要学生自己设计自

己绘制房屋的总平面图、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及详图,设计理念占了很大的

比重,但是图样的线条分明,整洁度,尺寸准确度也占了一部分的比重;建筑工

程识图主要应用于后期的实践工作,图纸作为工程技术界的一门语言,实际工程

项目中必须做到按图施工,而且能够准确无误读懂图纸并指导工人施工,这是一

项基本且重要的技能,建筑工程识图部分主要服务于为学生毕业以后参加工作奠

定基础。

建筑工程制图由绘图基础、投影的基本知识(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工

程立体投影(平面立体和曲面立体)和轴侧投影几部分组成。核心知识就是点线

面体的投影的视图。

建筑工程识图由剖面图和断面图,建筑施工图的阅读与绘制,结构施工图的

阅读与绘制和建筑给排水施工图的阅读与绘制几部分组成。除了着重讲解识图部

分的基础知识,还会加强学生的识图能力,比如课堂上识读**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建筑工程施工图实例(某砌体结构住宅楼施工图、某框架结构综合楼施工图、某

剪力墙结构住宅楼施工图)。

(2)将建筑工程制图教材的前半部分与后半部分的教学方法进行相应的调

整。

建筑工程制图教材前半部分教学以学生为主,引导式教学,着重讲解点的三

面投影,学生打好这部分基础以后,我会将课堂交于学生,运用点形成了线,线

形成了面,面形成了体这个基本导线,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画图,完全由学生自

己独立完成。课堂效果明显,学生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玩弄手机,每位学生都是

绞尽脑汁在思考怎样画出投影图。教师的角色就是把控大局把控时间,我经常和

学生说的一句话:进了我的课堂刚开始肯定是痛苦的,但是坚持两周你们会由衷

的感到快乐而且充实。我的教学宗旨是我的学生来到我的课堂不仅仅是来学知识

的,而是来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建筑工程制图教材后半部分教学的前期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学生第一次接

触专业课,难免生疏,加强这块理论知识的讲授,为识读图纸做好准备。后期识

读成套图纸,可以分组比赛的形式,胜出的一组加平时成绩10分(在平时总成

绩的基础上直接加10分);最后将理论部分与实践部分相结合进行授课(比如

绘制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学楼的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

(3)考试环节改革

试卷附带成套的建筑施工图,在常用题型(如填空、简答、绘图)的基础上

加入识图题,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出卷难度大,而且需要熟悉建筑CAD,**年

一**年的第一学期在土木建筑工程学院16级所有的本科新生中进行了试改革,

考试试改革出题的题量偏大,对本门课程熟练掌握的情况下能够在正常考试时间

内完成答题,**--**年上半学期进行了正式改革,考试试题的题量我适当减少了

一部分,考试成绩整体不错,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除此之外平时成绩从

20%提高到30%,平时表现良好的学生,即使考试发挥失常,也能保证学生的及格

率。

总之,建筑工程制图这门课程的授课对象是大学一年级的新生,并且是他们

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着重考虑了学生的心理过程,大一虽然学习知识很重要,

但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更多的应该是鼓励学生,让学生对土木工程专业产生浓

厚的专业兴趣是重中之重,为其他专业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篇六】

基于创新实验室培养大学生应用与创新能力的实践研究以认真分析目前实

验室建设中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据此探讨如何在

新建的创新实验室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策略。

我们将首先分析大学生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结构,内容主要涉及实际应

用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反思和评价能力,得出具有

建设性的结论。另外,为了正视现实问题,解决目前实验室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和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理论的视野和高度是至关重要的。如今,建构主义

关于学习、认知和能力的理论,己成为指导教学研究与实践很有影响力的理论。

再者,勃勃兴起的非线性机制的自组织理论,从自然科学的新视角出发,成为指

导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理论。最后,探讨以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为

目标的实验室建设策略。

一、通过创新实验室加强增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对策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顺应当今时代对人才的新要求,针对传统教育和应试教育

的弊端而提出来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针对我国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出现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解决。

(一)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在当今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的性质、作用、增长方式及其获取途径都

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的知识权威性和教学方式、方法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

战。所以,教师应该转变其教育观念,使整个教学行为以学生为中心,服从于学

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建立开放式的创新实验室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依托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

媒体技术、训练模拟技术等,促使教学方式向全时空、交互式、个性化的方向发

展,为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展示了广阔的空间。但是,通过对**科技学院教学计划

的调研我们发现,比如计算机类课程的实验内容,其实验学时数都是有限的,但

是对于一个设计型或者综合性的实验来说,它所需的学时数往往难以确定,这样,

我们就必须给学生创造一个能随时做实验、随时搞科研的开放的实验环境,开放

实验室无疑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在这里,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还可以

在实验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结合具体教学加大选修课和实验课的比重

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以及课程本身的要求和特点,调整实验学时和理论

学时的比重,适当的增加实验学时和课程设计的学时。一般地,含有实验环节的

专业课程实验学时要占到总学时的50%,而课程设计的学时数可以根据课程性质

和课题的实际情况自行设置。实验学时的增加可以让更多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

实践操作,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动手能力。

(二)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我们要把传统灌输式教学思想转换为创新性的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以培

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在课堂中给学生营造发挥个性的空间,启发学生主动

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另外,还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活跃的课

堂环境,对学生所犯错误具有高度的包容精神。

(三)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

第一,营造蕴涵创新精神的校风学风。比如,作为我国最知名学府的北京大

学一直遵循着“空气育人”的理念;哈佛大学的校风是:崇尚自由竞争和个人奋

斗,崇尚冒险和创业,崇尚对事业的追求与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强调生活的富

有应来自勤奋与努力,强调个人的智慧、毅力、能力和自信心是事业成功的关键

岗素,注意理性分析,讲求实际和办事成效。这都充分体现出了其创新教育的思

想,都很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

第二,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首先,要提倡学术自由和学术平等,鼓励学生

积极参加学术活动。其次,在学术活动中要反对学术腐败,树立良好的学术研究

风气。第三,改善校园文化结构,将学术活动作为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形成浓

厚的创新文化氛围。

再次,加大对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的投入。为了方便大学生创新活动的开展,

必须建立体系稳定且形式多样的活动基地。首先,要有多功能报告厅、展览厅等

科技创新的学习基地;其次,要有让学生自主开展科研活动的基地,比如:开放

式实验室、机房等,使学生能够非常方便的做实验以及进行上机操作等;最后,

要有产学研基地、实习实训基地等相关的场所,方便学生进行技术创新和自主创

业活动。

二、大学生创新实验室教学体系

(-)开放式实验教学

1.开放形式

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实验室应是一个具有开放性质的、为学生的探索研究和科

技创新活动提供服务的实验场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他们的创造才一能,

就必须把实验室开放,让学生能更自由的使用实验室以利于对他们的培养。创新

实验室开放以项目驱动,老师或学生填写创新实验项目申请表,报实验中心审批,

老师把创新实验项目任务计划下达到学生手中,开放实验室,要求学生在某一规

定时间内完成,并按时结项上报实验中心审批。

工科专业教学与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精讲多练,要

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这样才能把基础理论和知识变为一种熟练的技能。

所以工科专业相关课程相应的实验教学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大学生创新

实验室的建立。建立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创建一个让学生自由申请、亲自动手的

操作实践环境,这样更能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更能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的高素

质的人才。

创新实验室实验开发也体现在实验教学内容方面,如增加设计型综合实验、

小型研究性实验。这类实验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在工程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

题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与素质方面。开放实验,有利于对学生因材施教,有利

于学生个性发展,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开放实验的内容

(1)基本技能训练型的实验:学生自己准备工具和材料,熟悉和掌握实验

室设备的正确使用,独立完成实验指导所规定的实验内容,以进行必要的基本技

能训练。

(2)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学生通过系列实验和各种实验操作,进一步

熟悉各类型仪器的使用,掌握各项实验技术与方法,掌握各种实验手段,不断提

高实验技术水平以及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参与科研型的开放实验:使学生学会如何发现课题,如何搞科研

工作,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科学态度、严谨治学的学风和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4)学生自选课题型的创新实验:在自主性实验中,学生与指导教师一起

确定研究课题或研究方向,学生必须独立通过各种渠道查找相关信息和资料,完

成课题的方案设计、实验装置安装与调试,修改完善后,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

行实验,撰写实验报告或论文。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将来的打算,选择课题

方向,搜集资料,掌握技术,以便将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二)第二课堂的组织

第二课堂是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导向,提供学校教学计划之外的各种教育活

动,旨在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增长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另外,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其组织形式也多种多样。

1.建立兴趣小组

学院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专业方向和兴趣爱好以及每个老师的研究方向,按

照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和学生的专业方向一致的原则,给每个学生分配相应的指

导教师,让各个指导教师对自己小组的学生进行专业的、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师

也可以组织各种与该组专业方向有关的课外兴趣小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参

与中积极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

兴趣小组的组建过程中,可以依托信息技术创新实验室和机器人实验室,鼓励实

验室老师也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指导工作中,充分利用开放实验室的良好条件,结

合学生自身的专业方向和兴趣爱好,在各种实验平台下开展相关的实践和创新研

究工作。

第二课堂的活动内容丰富,广泛涉及多个学科知识领域尤其是交叉领域。因

此,在活动的组织形式上,学院根据信息工程学院固有的学科以及与信息工程学

院联系紧密的交叉学科的划分方式,按活动内容综合划分为以下三个宽(泛)学

科领域的兴趣大组,并各下设若干分支学科或交叉学科的兴趣小组:

(1)程序开发类活动小组:本类活动小组主要针对信息工程学院固有的学

科知识进行诸如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网站开发、软件开发等。

(2)嵌入式系统设计类活动小组:本类活动小组主要进行嵌入式软件系统

的设计与开发,由于嵌入式系统开发涉及计算机、电子等多学科领域,所以本类

活动小组除了学习计算机相关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操作系统等知识外,还应补

充电子系统设计、单片机设计、嵌入式开发等偏电类领域的课程。

(3)机器人设计类活动小组:本类活动小组主要进行机器人的研发和技术

应用,机器人更是体现了机械、电子和计算机等学科的有机结合,学科交叉显得

更为突出,因而,本类活动小组不仅强调计算机编程,还着重强调机械设计、传

感器、电子控制和微控制器系统等知识的应用。

2.开展学术讲座及研讨班

在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也可以积极的开展各种学术讲座和专业学术

研讨班,这样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开阔学生的视野。我校

也根据所开设的专业情况,不定期地邀请其他院校相关专业及研究领域有特长的

教授来给学生作专题报告,介绍当前相应研究领域的新技术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另外,也会不定期的举办学术交流活动,鼓励老师们积极的和其他院校的教师交

流工作经验,取其长处补自己的短处。另外,通过开设研讨班对学生进行调研,

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以及他们对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对

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内容及方法进行相应的改进。

3.学生参与老师科研

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毕业后的工作能力,所以

学校也非常重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给学生提供了很多参与科研的机会,并且

成立了机器人实验室和信息技术创新实验室两个开放的实验室,以供学生们做科

研工作之用。另外,学院根据一定的指标体系,选拔了一部分科研能力比较强的

学生成立了不同的兴趣小组,积极鼓励他们参与到教师的科研工作中。由老师和

学生一起制订研究方案,一起参与到科研工作中,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由于学生参与

了整个科研项目的工作全过程,所以他们对整个科研工作的实施步骤和方法也会

有一个系统性的了解,对他们以后踏入工作岗位也是非常有利的。

4.社团的第二课堂活动

在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在学生社

团中开展相关活动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主动地去发

现问题、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来解决问题,并且让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参与活动,

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信息工程学院主要是在晨曦软件协会中开展各种第二课堂

活动,通过社团组织各种竞赛活动,如:信息技术大赛、电脑知识竞赛、创新创

业计划大赛、PPT制作大赛、网页设计大赛、软件创意设计大赛等,使学生在参

赛过程中逐渐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团队意识,同时也有利于其专业理论知

识的巩固和掌握。

5.组建学科竞赛集训队

通过日常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针对省级和国家级计算机类相关的学科竞赛,

在竞赛前期选拔队员组成临时集训队,备战省级和国家级学科竞赛,为在学科竞

赛中取得好成绩奠定了基础。

(三)第二课堂建设成果

信息工程学院在院长的带领下,全院教职员工都很重视在校大学生的综合素

质的培养,并且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过程中,始终把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放在

首位。在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院始终本着以学生为出发点,从学生自

身的专业方向和兴趣爱好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拓展学生的视野,给

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积极主动的把他们的特长和才能展现出来。

1.组织各类兴趣小组

在专业课老师的引导下,我院在校学生对专业课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借

助信息技术创新实验室和机器人与微系统实验室组织了C++程序学习小组、

android手机软件开发兴趣小组、嵌入式软件开发兴趣小组和机器人开发兴趣小

组,全院学生参与热情高涨,有百余位学生参与其中;另外学生还自发组织了java

学习兴趣小组和.net学习兴趣小组;有学生进行自主管理,形成了良好的专业课

学习氛围,“以老带新”实现了各类兴趣小组的健康、循环发展。

2.学科竞赛大放异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