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021年单元测试卷_第1页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021年单元测试卷_第2页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021年单元测试卷_第3页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021年单元测试卷_第4页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021年单元测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021年单元测试卷

试题数:11,总分:o

1.(填空题,o分)看拼音写词语。

我们jinjinyouwei—地听jiufu_sushuo—着文学shukan_中的ylngxiong_故事。

原来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也有着许多xinsuan—事儿,甚至也有着一些hu&ngtWng—事儿。

其实,他们也是普通人,之所以常被神化,那都是人们的zizubduOqing—罢了。

2.(填空题,0分)下列每组词或读音,完全正确的打错误的用“"画出并改正。

(1)岂敢(qi)地筋(sha)羞耻

(2)斩断(zhan)画卷(juan)尝还

(3)传记(chuan)出拳(chai)烦琐

(4)馈赠(gui)发酵(jiao)诵读.

3.(单选题,0分)下面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默而识之。(认识)

B.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坚持)

C.跳而好学。(敏捷)

D.不知为不知,是削也。(同“智”,智慧)

4.(问答题,0分)按要求完成句子。

(1)读书,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畅游;读书,让我们在智慧的殿堂浏览;读书,让我们在梦

想的天空翱翔。(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读书,让我们一;读书,让我们一;读书,让我们一。

(2)平时积累的那些描写苦恼心境的词语,发挥了作用。(改为比喻句)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翻译句子)

5.(单选题,0分)缩写"学校图书馆那丰富的图书又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应该是()

A.图书馆像磁石。

B.图书像磁石。

C.图书馆吸引着我。

D.图书吸引着我。

6.(填空题,0分)将下列句子排序。

—全民阅读率的上升,显然是一件好事。

—因此,全民阅读质量的真正提升之路还很漫长。

—但有必要思考的是:现在提升的到底是整体式阅读还是碎片式阅读?到底是深阅读还是浅

阅读?

_或者把问题进一步简化为:到底是高质量的阅读还是低质量的阅读?

—在这些方面并没有准确的数字区分,但就我们眼中所见而言,高质量阅读可能并不尽如人

思、。

7.(填空题,0分)日积月累。

(1)《忆读书》的作者是她在文中用九个字来指导儿童如何读书,就是

(2)《我的“长生果"》一文描写了作者童年_、_的几件事。文章结尾作者感悟出:作文,

要写_;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一。

(3)吾尝以思,无益,

(4)半亩方塘一鉴开,_o问渠那得清如许?

(5)向来枉费推移力,_o

(6)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

8.(填空题,0分)在阅读书籍或观看影视作品时,你喜欢的人物形象他(她)出自哪部作品?

你为什么喜欢他(她)?把理由分条讲述清楚。

我喜欢的人物是:出自《_》。

我喜欢的理由是:_

9.(问答题,0分)阅读理解。

忆读书(节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

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

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越看越明白。

一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只学过那个

字的一半。

我第一次读《三国演义》,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

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后来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

局。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果然虽然居然忽然

(2)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津津有味:_

(3)下列故事与《三国演义》中的哪个人物有关—

千里走单骑温酒斩华雄刮骨疗毒败走麦城

A.诸葛亮B.周瑜C.关羽D.张飞

(4)"我第一次读《三国演义》,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

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说明了什么?

(5)读书很重要,读书方法更重要。试着写两个你读书的方法。

10.(问答题,0分)阅读短文。

名人读书

古今中外,圣贤先哲,留下的读书之法,浩如烟海。但究竟自己最适合什么样的读书法,

还是应当因人而异的。鲁迅先生喜欢"跳读法",他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

么无论到多久都不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

而爱因斯坦的"总、分、合”三步读书法,特点同样十分明显。所谓"总”,就是对全书形成

总体印象。所谓“分”,就是在总体了解的基础上,再逐字地略读一下全文的内容。而在略读中,

则特别注意书中的重点、要点以及与自己需要密切相关的内容。最后是"合",就是在略读全书

之后,着重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使观点与材料有机结合起来。

英国作家毛姆的“乐趣”读书法,是他在自己的读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他提出了“为乐趣而

读书”的主张,他说:“我也不劝您一定要读完一本再读一本。就我自己而言,我发觉同时读五

六本书反而更合理。因为,我们无法每天都保持不变的心情,而且,_在一天之内—不见得

会对一本书具有同样的热情。如此,脚踏多条船,,使自己的读书兴致始终都保持在高度兴奋之

中,其效果当然要比,感情专一,抱着一本书疲惫地一啃到底好得多!7/

当然,—哪种读书法,对求学者而言,它—只是一种工具而已。所以万不可为某种方法

所左右,尤其忌讳读死书、死读书的恶习,对所捧之书,—能钻进去,—能跳出来。这样才

能把书读活,使他人的知识为自己所用,正如孟子所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7/

(1)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入文中横线上。

无论……都;即使……也……;既……又.

(2)根据文章内容在横线上填入读书方法。

①鲁迅—②爱因斯坦—③毛姆—

(3)孟子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句话告诫我们不应该应该一。

(4)这篇文章讲了两个要点,请根据7/"提示写在下面。

①—

②—

11.(问答题,0分)习作。

走进书籍世界,体验精彩人生。爱读书的你一定读过不少好书。与书为友,以书会友,请

以“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为题,谈谈这本书的基本内容以及你喜欢它的理由,让更多的同学了解

这本书,让这本书成为更多人的朋友。要求:条理清晰,语句通顺,字数400左右。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021年单元测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试题数:11,总分:o

1.(填空题,o分)看拼音写词语。

我们jinjinyouwei_地听jiufu_siishub_着文学shukan_中的yingxiong_故事。

原来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也有着许多xinsudn_事儿,甚至也有着一些hu^ngt&ng—事儿。

其实,他们也是普通人,之所以常被神化,那都是人们的zizu6du6qing_罢了。

【正确答案】:口]津津有味;[2]舅父;[3]诉说;[4]书刊;[5]英雄;⑹心酸;[7]荒唐;[8]自作多情

【解析】: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汉字即可。拼读

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

【解答】:故答案为:

津津有味舅父诉说书刊英雄心酸荒唐自作多情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生字。

2.(填空题,0分)下列每组词或读音,完全正确的打“/",错误的用“"画出并改正。

(1)官敢(qi)地芋(sha)羞耻—

(2)斩断(zhan)画卷(juan)尝还一

(3)传记(chuan)出拳(chai)烦琐—

(4)馈赠(gui)发酵(jiao)诵读一

【正确答案】:[1]V;[2]尝----偿;[3]chu9n------zhuan;[4]gui------kui

【解析】:本题考查对汉字字音及字形的掌握。

【解答】:(1)完全正确;

(2)"尝还"中的"尝"改为"偿";

(3)"传记"中的"传"字音改为"zhu&n"。"传"为多音字。读zhu&n时意思是记载某人一生事迹

的文字。例如:传记。读chuWn时意思是推广,散布。例如:宣传。

(4)"馈赠"中的"馈"字音改为"kui"。

故答案为:

(1)V;

(2)尝一一偿;

(3)chuan---zhuan;

(4)gui---kuio

【点评】: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的练习,熟能生巧。

3.(单选题,0分)下面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默而识之。(认识)

B.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坚持)

C曜而好学。(敏捷)

D.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同"智”,智慧)

【正确答案】:D

【解析】:考查了字词翻译。字词翻译是把古文中的字或词用现代白话文的方式表现。解答时

要熟读古文弄清古文的意思,并把古文和现代文进行比较,然后作出正确的判断。

【解答】:A.有误,"默而识之”把所见所闻默默地默默记在心里。识:记住。

B.有误,"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有恒心就肯定没有不成功的事。恒:恒心。

C.有误,“敏而好学”聪敏而且喜欢学习,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敏:聪敏。

D.正确。

故选:Do

【点评】:有些字词在古文和现代白话文中的意思完全不同,所以翻译时不能依据现代白话文

的意思,结合句意理解把握。

4.(问答题,0分)按要求完成句子。

(1)读书,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畅游;读书,让我们在智慧的殿堂浏览;读书,让我们在梦

想的天空翱翔。(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读书,让我们读书,让我们读书,让我们一。

(2)平时积累的那些描写苦恼心境的词语,发挥了作用。(改为比喻句)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翻译句子)

【正确答案】:攀登科学的高峰;获得精神的食粮;感悟人生的真谛;平时积累的那些描写苦恼

心境的词语,像酵母似的发挥了作用。;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

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解析】:考查了句子的仿写、改写句子、补充句子和翻译句子,仿写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

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

衔接的句子。

【解答】:(1)例句形式为“读书,让我们怎样;读书,让我们怎样;读书,让我们怎样”,

补充时注意。

(2)改为比喻句,把"词语"比喻为"酵母"。

(3)翻译句子,"敏而好学”的意思是: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耻下问”的意思是:不以

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故答案为:

(1)攀登科学的高峰获得精神的食粮感悟人生的真谛;

(2)平时积累的那些描写苦恼心境的词语,像酵母似的发挥了作用。

(3)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点评】:仿写句子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形式上的约束性,这就要求我们弄清例句的句式、句型

甚至语气,仿写时要注意句子结构形式的高度一致。或常式或变式,或陈述或疑问,或祈使或

感叹。

5.(单选题,。分)缩写“学校图书馆那丰富的图书又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应该是()

A.图书馆像磁石。

B.图书像磁石。

C.图书馆吸引着我。

D.图书吸引着我。

【正确答案】:D

【解析】:考查缩句的能力。注意缩句最重要的是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特别是不能改变原句

陈述的对象,即主语。缩写后要形成完整意思的句子。

【解答】:去掉修饰语"学校图书馆那丰富的""又像磁石一样"。

故选:D,

【点评】:缩写句子的步骤:(1)要认真读懂原句,明白句子的意思。(2)找出句子的主

要部分"谁""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样"(主、谓、宾),对这部分予以保留,删掉次要部分(定、

状、补)。(3)检查是否缩成最简单的句子,是否保持了原句的主要意思。

6.(填空题,0分)将下列句子排序。

—全民阅读率的上升,显然是一件好事。

_因此,全民阅读质量的真正提升之路还很漫长。

—但有必要思考的是:现在提升的到底是整体式阅读还是碎片式阅读?到底是深阅读还是浅

阅读?

—或者把问题进一步简化为:到底是高质量的阅读还是低质量的阅读?

—在这些方面并没有准确的数字区分,但就我们眼中所见而言,高质量阅读可能并不尽如人

后jir.、o

【正确答案】:[1]1;[2]5;[3]2;[4]3;[5]4

【解析】:考查了句子的排序,语句排序指的是语句排序型试题,就是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

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

【解答】:按照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排列,先是表达全民阅读率的上升,显然是一件好事;接着

写要思考的问题:现在提升的到底是整体式阅读还是碎片式阅读?到底是深阅读还是浅阅读?

紧接着写或者把问题进一步简化为;然后写在这些方面并没有准确的数字区分,但就我们眼中

所见而言,高质量阅读可能并不尽如人意;最后写全民阅读质量的真正提升之路还很漫长。

故答案为:

15234

【点评】:将几个语句初步排成了片段,这时要将它们连起来读一读,看语意是否连贯,有没

有不对劲的地方,如果有,即予调整,直到感觉流畅为止。

7.(填空题,0分)日积月累。

(1)《忆读书》的作者是她在文中用九个字来指导儿童如何读书,就是一。

(2)《我的“长生果”》一文描写了作者童年_、_的几件事。文章结尾作者感悟出:作文,

要写_;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一。

(3)吾尝,以思,无益,_o

(4)半亩方塘一鉴开,问渠那得清如许?

(5)向来枉费推移力,

(6)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

【正确答案】:[1]冰心;[2]读书好,多读书,读书好;[3]读书;[4]写作;[5]真情实感;[6]借鉴和

模仿;[7]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8]终日不食;[9]终夜不寝;[10]不如学也;[11]天光云影共徘徊;

[12]为有源头活水来;[13]此日中流自在行;[14]心到;[15]眼到;[16]口到

【解析】:考查了文学常识、诗歌默写、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

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

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答题的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

【解答】:(1)《忆读书》的作者是冰心,她在文中用九个字来指导儿童如何读书,就是读

书好,多读书,读书好。

(2)《我的“长生果”》一文描写了作者童年读书、写作的几件事。文章结尾作者感悟出:作

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

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3)出自《论语》。

(4)(5)出自宋代朱熹的《观书有感》。

(6)出自宋代朱熹的《读书有三到》。

故答案为:

(1)冰心是读书好,多读书,读书好;

(2)读书写真情实感借鉴和模仿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3)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不如学也;

(4)天光云影共徘徊为有源头活水来;

(5)此日中流自在行;

(6)心到眼到口到。

【点评】:文学常识题虽以记忆为主,但并不提倡死记硬背。要进行理解性记忆、迁移性记忆,

理清文学发展的大体脉络以及与时代发展的内在联系,将识记与提高鉴赏能力,提高文化素养

结合起来。

8.(填空题,0分)在阅读书籍或观看影视作品时,你喜欢的人物形象他(她)出自哪部作品?

你为什么喜欢他(她)?把理由分条讲述清楚。

我喜欢的人物是:_,出自《_》。

我喜欢的理由是:_

【正确答案】:口]青铜;[2]青铜葵花;[3]青铜孝顺,懂事,聪明,善良,他有很强的自尊心和

责任感。

【解析】:考查了口语交际,完成此类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中常见的题型,对于增强学生组织

语言的能力、交际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很有帮助。

【解答】: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

故答案为:

青铜青铜葵花

青铜孝顺,懂事,聪明,善良,他有很强的自尊心和责任感。

【点评】:口语交际训练应该与听、说、读、写训练联系起来,与观察、思维、想象训练联系

起来,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9.(问答题,0分)阅读理解。

忆读书(节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

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

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越看越明白。

—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只学过那个

字的一半。

我第一次读《三国演义》,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

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后来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

局。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果然虽然居然忽然

(2)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津津有味:_

(3)下列故事与《三国演义》中的哪个人物有关一

千里走单骑温酒斩华雄刮骨疗毒败走麦城

A.诸葛亮B.周瑜C.关羽D.张飞

(4)“我第一次读《三国演义》,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

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说明了什么?

(5)读书很重要,读书方法更重要。试着写两个你读书的方法。

【正确答案】:居然;虽然;兴趣浓厚的样子。;C;说明作者喜欢这本书,并对书中的两个人物

非常喜爱和不舍。;①不动笔墨不读书。②边读边思考。

【解析】:语段选自《忆读书》。作者生动地回忆了幼年和少年时代读书的经历及多年读书的

经验,告诉青少年“读书好”,勉励青少年要“多读书,读好书”。

【解答】:(1)考查了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果然:跟料想的一样。虽然:起转折作用。居

然:出乎意料。忽然:突然。结合句子意思可知,应依次选“居然""虽然"。

(2)考查了对词语的理解。联系上下文分析作答即可。

(3)考查了考查了对名著的了解。“千里走单骑”“温酒斩华雄”“刮骨疗毒”"败走麦城”都与关羽

有关,故选C。

(4)考查了对句子的理解。从“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可知,

作者喜欢这本书,并对书中的两个人物非常喜爱和不舍。

(5)考查了对内容的拓展。能写出关于读书的方法即可。

故答案为:

(1)居然虽然;

(2)兴趣浓厚的样子。

(3)C;

(4)说明作者喜欢这本书,并对书中的两个人物非常喜爱和不舍。

(5)①不动笔墨不读书。②边读边思考。

【点评】:阅读这篇短文,注意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并作答文后提出的问题。

10.(问答题,0分)阅读短文。

名人读书

古今中外,圣贤先哲,留下的读书之法,浩如烟海。但究竟自己最适合什么样的读书法,

还是应当因人而异的。鲁迅先生喜欢"跳读法",他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

么无论到多久都不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

而爱因斯坦的“总、分、合”三步读书法,特点同样十分明显。所谓“总",就是对全书形成

总体印象。所谓"分”,就是在总体了解的基础上,再逐字地略读一下全文的内容。而在略读中,

则特别注意书中的重点、要点以及与自己需要密切相关的内容。最后是“合”,就是在略读全书

之后,着重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使观点与材料有机结合起来。

英国作家毛姆的“乐趣”读书法,是他在自己的读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他提出了“为乐趣而

读书”的主张,他说:“我也不劝您一定要读完一本再读一本。就我自己而言,我发觉同时读五

六本书反而更合理。因为,我们无法每天都保持不变的心情,而且,—在一天之内—不见得

会对一本书具有同样的热情。如此,脚踏多条船,,使自己的读书兴致始终都保持在高度兴奋之

中,其效果当然要比‘感情专一'抱着一本书疲惫地一啃到底好得多!7/

当然,—哪种读书法,对求学者而言,它—只是一种工具而已。所以万不可为某种方法

所左右,尤其忌讳读死书、死读书的恶习,对所捧之书,—能钻进去,―能跳出来。这样才

能把书读活,使他人的知识为自己所用,正如孟子所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7/

(1)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入文中横线上。

无论.・・・・・都……;即使……也……;既……又……

(2)根据文章内容在横线上填入读书方法。

①鲁迅—②爱因斯坦—③毛姆—

(3)孟子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句话告诫我们不应该应该

(4)这篇文章讲了两个要点,请根据“〃”提示写在下面。

①—

②—

【正确答案】:即使;也;无论;都;既;又;跳读法;“总、分、合”三步读书法;“乐趣”读书法;死读

书;对所捧之书既能钻进去,又能跳出来,把书读活;分别列举了鲁迅、爱因斯坦、毛姆三位名

人的读书方法。;概括主题,告诉我们要将书读活,既能钻进去,又能跳出来。

【解析】:文章列举了三位作家的读书方法,告诉我们要将书读活,既能钻进去,又能跳出来。

【解答】:(1)考查了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在一天之内"与"不见得会对一本书具有同样的热

情”是转折关系,可以用“即使……也……"相连。"哪种读书法,对求学者而言"与"只是一种工具

而已”是条件关系,可以用"无论……都……"相连。"能钻进去"与"能跳出来"是递进关系,可以用

"既……又・・・・・・"相连。

(2)考查了对内容的理解。①从“鲁迅先生喜欢,跳读法”'可知答案。②从"而爱因斯坦的‘总、

分、合,三步读书法”可知答案。③从“英国作家毛姆的‘乐趣'读书法”可知答案。

(3)考查了对句子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读书时应该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迷信书本,

不能完全相信它,应当辨证地去看问题。这句话告诫我们不应该死读书,应该对所捧之书既能

钻进去,又能跳出来,把书读活。

(4)考查了对内容的概括。①文章第一、二、三自然段分别列举了鲁迅、爱因斯坦、毛姆

三位名人的读书方法。②文章第四段总结了文章主题,告诉我们要将书读活,既能钻进去,

又能跳出来。

故答案为:

(1)即使也无论都既又;

(2)①跳读法②"总、分、合"三步读书法③"乐趣”读书法;

(3)死读书对所捧之书既能钻进去,又能跳出来,把书读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