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第四版) 课件 第十九章 新时期戏剧的多方面探索_第1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第四版) 课件 第十九章 新时期戏剧的多方面探索_第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第四版) 课件 第十九章 新时期戏剧的多方面探索_第3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第四版) 课件 第十九章 新时期戏剧的多方面探索_第4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第四版) 课件 第十九章 新时期戏剧的多方面探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九章新时期戏剧的多方探索第一节

现实主义戏剧的复苏与发展第二节

戏剧形式的革新与探索第三节

新式戏剧的高品格追寻

2概要3第一节现实主义戏剧的复苏与发展

1977年至1980年前后是新时期话剧的复苏阶段。这一阶段的话剧无论从创作演出的繁荣,还是从观众踊跃的程度来看,都显示出磅礴的气势和盎然的生机。围绕着“人的重新发现”这一主题,话剧文学首先开始了对“文化大革命”十年的反思与批判。金振家、王景愚的《枫叶红了的时候》,苏叔阳的《丹心谱》,宗福先的《于无声处》等便是其中的代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话剧创作从揭露、批判转入反思,现实生活中的拨乱反正、解放思想、厉行改革、振兴经济等一系列重大课题,都在创作中得到了反映。沙叶新的《陈毅市长》,宗福先、贺国甫的《血,总是热的》,梁秉坤的《谁是强者》,中杰英的《灰色王国的黎明》等以其思想的敏锐、题材的切中时弊而在广大观众中引起强烈的共鸣。

随着各项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生活中出现了大量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戏剧中也开始出现了对现实生活问题进行思考的作品。如赵梓雄的《未来在召唤》、邢益勋的《权与法》、赵国庆的《救救她》、崔德志的《报春花》等。尽管这些被称为“社会问题剧”的作品存在着反映现实生活不够深刻,有着明显的时代局限等缺点,但却给读者以启发,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一、苏叔阳《丹心谱》在构思上也很有特色。剧作以方凌轩的家庭为纽带,以老丈人与女婿之间的冲突为主线联结各种人物关系,戏剧情节并不复杂,但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却尖锐激烈,特别是灵魂的搏斗惊心动魄、扣人心弦,令观众产生强烈震撼。

《丹心谱》是苏叔阳的代表作,创作于1978年初,是新时期出现较早的一部反映知识分子同“四人帮”作斗争的剧作。剧本不仅反映了家庭亲属及朋友之间的矛盾冲突,也反映了“文化大革命”末期革命力量和反革命力量的激烈较量,实质上是当时整个社会斗争风貌的缩影。

《丹心谱》坚持现实主义原则,从生活实际出发来刻画人物形象,无论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都避免了公式化、概念化、脸谱化的不良倾向。方凌轩是剧作歌颂的英雄人物,但作家并没有将他人为地神化。知识链接:

苏叔阳:关注普通人的悲欢离合

苏叔阳(1938—2019),河北保定人,新时期涌现的卓有成就的剧作家,代表性作品主要有话剧《丹心谱》《左邻右舍》《家庭大事》《太平湖》,电影剧本《夕阳街》《盛开的季节》《春雨潇潇》《密林中的小屋》以及长篇小说《故土》等,并出版有《苏叔阳剧本选》。

方凌轩作为从旧社会过来的老知识分子,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支持,为了人民的健康勤勤恳恳从事科研工作。当“四人帮”企图从他主持的新药研制课题开刀、实现诬陷打倒周恩来总理的罪恶目的时,方凌轩被推到了矛盾的中心位置。面对险恶的形势,他没有畏惧退缩,没有为求得自身晚年的安稳而苟且妥协,而是正气凛然,敢于斗争。但他缺乏政治斗争经验,公开贴出《方凌轩启事》,决心把冠心病的研究是不是为城市老爷服务的问题辩论清楚。在他真正认清了斗争的实质、政治觉悟上升到新的高度后,作家也没有让他采取超乎寻常的行动,做出轰轰烈烈的壮举,只是写他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进行斗争。在高压、恐吓面前,他不畏惧,坚持科研工作;在荣誉地位引诱面前,他不动心,拒绝把自己的科研纳入为“四人帮”阴谋活动服务的轨道。方凌轩不是按英雄模式塑造的英雄,而是真实生活中的英雄。二、沙叶新

沙叶新(1939—2018),回族,江苏南京市人。主要作品有话剧《陈毅市长》《马克思秘史》《寻找男子汉》等,其中,《陈毅市长》荣获1980年至1981年全国优秀剧本奖和1980年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陈毅市长》是沙叶新的代表剧作,该剧取材于新中国成立初陈毅任上海市市长期间的事迹,从当时那种复杂的历史背景和特殊的典型环境中,突出表现陈毅“对经济建设的巨大热情,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关心,对各界人士的真诚团结,对干部作风的严格要求,以及自己对党风党纪的身体力行”,启示和激励人们重新认识和发扬这种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践踏的伟大精神,并把它化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剧作在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联结中,揭示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深刻主题。

话剧《陈毅市长》的成功,首先在于它栩栩如生地塑造了陈毅这样一个光辉的人物形象。陈毅既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又是一个有独特思想、鲜明性格、丰富感情的普通党员。

其次,《陈毅市长》的成功,在于它的独创的结构形式。作者突破了“一人一事”的传统形式,采用“冰糖葫芦式”的戏剧结构,把作品写得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全剧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中心事件和冲突,十场戏穿插了十个小故事,以陈毅这个中心人物串引各场。每场戏是一个独立发展单位,有独立的故事情节和冲突,从这一点来看,完全是传统的结构形式。但各场之间又是连贯的,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共同完成表现陈毅如何当市长这一总情节。

最后,《陈毅市长》的成功,还在于它的独创的喜剧风格。过去的喜剧一般只表现反面人物、中间人物或地位低下的小人物,而不表现崇高的英雄人物,新中国成立以来描写老一辈革命家的作品也以正剧为多。三、崔德志

崔德志(1927—2019),黑龙江青冈人,4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50年代后致力于话剧创作。1954年,他创作的《刘莲英》曾获全国独幕剧一等奖,此后他又创作了《时间的罪人》《爱的波折》《生活的赞歌》《韩巧苓》《春之歌》等剧本。创作于1979年的《报春花》标志着作家在现实主义道路上的新的迈进。

崔德志的《报春花》作为一部社会问题剧,之所以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正是因为它及时反映了现实社会中普遍存在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即必须彻底清除“血统论”“唯成分论”等极左思潮的流毒和影响,进一步解放人,解放生产力。多年来推行的阶级路线,使人们特别是一部分领导干部习惯以出身、成分去决定一个人的好坏,使许多青年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甚至遭受歧视迫害。作家敏锐地觉察到这一社会问题,大胆冲破思想的禁锢,通过艺术创作进行揭露和批判。剧本描写某工厂围绕能否树立工作成绩优异但家庭出身不好的青年女工白洁为标兵所产生的激烈矛盾斗争展开,厂长李健在“文化大革命”中惨遭迫害,被整得家破人亡,但复出后并不计较个人恩怨得失,为了尽快改变工厂的落后面貌,坚持思想解放,甘冒再次被打倒的风险,决定树立创造5万米无次布最佳纪录的青年女工白洁为标兵。四、白峰溪

白峰溪(1934—),女,河北人,原为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演员,70年代末开始戏剧创作,代表作有剧本“女性三部曲”——《明月初照人》《风雨故人来》《不知秋思在谁家》等。白峰溪对妇女命运有着天然的情感,重视女性问题的探讨,成为她剧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和主要价值所在。

她的《明月初照人》就是一部较早出现的女性戏剧的代表性作品。全剧10个人物,全都是女性,中心人物是省妇联主任方若明。方若明对工作认真负责,每天东奔西走忙于处理家庭纠纷和各种婚姻问题,在她的帮助和调解下,许多矛盾得以化解,不少妇女找到了幸福美满的爱情婚姻。她也因此成为婚恋自主的维护者,妇女权益的护卫者。然而,更棘手的问题出现了:她的当外语教师的小女儿爱上了水暖工,她的当研究生的大女儿爱上了自己的导师,而这位导师恰恰又是她当年由于组织上的干涉而不能结合在一起的恋人。这一切搅动了方若明内心隐秘的一角,传统的世俗观念和年轻时经历过的爱情隐痛,使得这位妇女干部陷入了深深的烦躁与痛苦之中,同时也暴露出她在言行、表里、对内对外之间的新旧思想的矛盾和冲突。作品由此表现出了中国当代知识女性在不断走向觉醒的历史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苦恼与艰难。五、李龙云

李龙云(1948—2012),祖籍河北河间县(今河间市),生于北京,1979年考取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师从剧作家陈白尘,1982年起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任专职编剧,著有大型话剧《有这样一个小院》《小井胡同》《这里不远是圆明园》《正红旗下》,独幕剧《球迷》《人间烟火》,长篇小说《落马湖王国的覆没》,纪实文学《我所知道的于是之》等。

五幕话剧《小井胡同》发表于1981年,是一部典型的“京味”话剧,它用平实流畅的京味语言,用素描的手法来表现老北京各个阶层,特别是中下层老住户那些小人物的喜怒悲欢的日常生活,被誉为《茶馆》的续篇。

《小井胡同》充分显示了作者写戏的功力和高超的手笔,它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首先,在结构上,纵横交错,杂而不乱。作者从纵向选择了五个历史非常时期,即从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前夕到1980年夏末各个时期进行描写,展现不同时代风貌。在横向上,选择了一条胡同五户人家共四五十个人物,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构成一幅现代北京市民生活的风俗画卷。

其次,在人物塑造上,全剧写了40多个人物,囊括了社会三教九流,各行各业。他们大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哪怕对话很少的角色,如火葬场的工人、换房者等,都能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作者突出表现底层人民的人性美、人情美及人的尊严,如滕奶奶、刘家祥、水三儿、石掌柜等,正是无数小人物的存在和相互依傍“才筑起了中国的脊梁”,使黑暗邪恶不能长久。

最后,整部剧作从剧名、人名到胡同街门贴的对子都成功显示了作者刻意追求的“京味”风格。比如剧名是从北京70多处与井有关的胡同名中择取,人名如水三儿、大牛子、疤瘌眼等“京味”十足,胡同街门贴的对子如“处事留余地,存心居自安”具有老北京市民性格诙谐闲逸的神韵色彩,所有的“京味”因素都协调统一,浑然一体。六、何冀平

何冀平(1951—),女,北京人,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曾任北京人艺编剧,1989年移居香港。她有大量的戏剧及影视方面的创作,如话剧《明月何曾是两乡》《烟雨红船》,电视连续剧《新白娘子传奇》,电影《新龙门客栈》等。《天下第一楼》是又一部被誉为“既有《茶馆》的影子,又有《茶馆》的味”的话剧。

《天下第一楼》是又一部被誉为“既有《茶馆》的影子,又有《茶馆》的味”的话剧。剧本着重描写了掌柜卢孟实、“堂头”常贵、“灶头”李小辫、烤炉罗大头等这些旧时被视为下贱“五子行”(旧指厨子、戏子、窑子、澡堂子、剃头挑子)中人的悲剧命运。作品的最后,精明能干的卢孟实终于被少东家排挤出了烤鸭店,“一个人干,八个人拆”的巨大“内耗”也使这个“天下第一楼”最终走向衰败。这既是卢孟实个人的悲剧,同时也是某些传统文化走到今天的悲剧。

《天下第一楼》明显受到了老舍《茶馆》的影响。无论是《茶馆》中的“茶馆”,还是《天下第一楼》中的“饭馆”,在北京都是各色人等的聚散地;无论是《茶馆》中的“茶文化”,还是《天下第一楼》中的“食文化”,都同属老北京的“饮食文化”;两剧所使用的语言都是“京味十足”的,有利于独具特色的老北京风物人情的摹写;两剧采用的都是典型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并且都以一个小老板为主要人物。这些很自然地造成了两剧在人物、氛围、语言和风格上的诸多相似。话剧《天下第一楼》剧照18第二节戏剧形式的革新与探索

1979年至1980年间,文艺界开展了一场“为文艺正名”的自我反省式的大讨论,这一讨论对文学的机械反映论和“工具”论进行了有力的批判,促使文艺的多种功能受到全面的重视。从1980年起往后5年左右的时间里,小说、诗歌的创作不但数量上而且质量上都迅速产生了飞跃。

探索话剧的代表作有:1980年前后,马中骏、贾鸿源、瞿新华的独幕剧《屋外有热流》,谢民的独幕剧《我为什么死了》,这些剧作打破时空顺序的写实手法,开始采用荒诞、象征的现代技法。到1985年前后,大批颇有锐气的探索剧纷纷出台,引起观众的热切关注。影响较大的有刘树纲的《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王培公、王贵的《WM(我们)》,陶骏的《魔方》,魏明伦的《潘金莲》,马中骏、秦培春的《红房间、白房间、黑房间》,沙叶新的《寻找男子汉》等。这些探索剧的总体特征是非重复的、多样化的,一个戏一个新的探索,它们充分运用“假定性”,主题注重哲理、文化的表现,人物注重情绪的内在逻辑。这是审美心理上的一次大反叛,既给人以新鲜的直观感受,又给人以较大的思考空间。

当代话剧的改革和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第一,追求话剧内容的哲理化。戏剧不再停留在“动情”的目的上,而注重激发观众的想象和思考。

第二,追求话剧结构的多样性。探索话剧打破了在“三一律”规范下的传统团块式分幕分场的结构,追求自然流畅的叙述性结构,总的趋向开放多样。有“蒙太奇”式的结构,如《血,总是热的》,全剧分17段,段与段之间靠灯光明暗来衔接,始终不拉大幕,每段的场景又进行若干次切换,多场景、多人物、多时空转换,突出主人公所承受的来自多方面的对改革的压力。

第三,追求人物心灵的具象化。长期以来,在戏剧舞台上,剧作家梦寐以求的是如何更好地将人类神秘的心灵世界外化、具象化,新时期探索剧作家在这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其中高行健就是一位引人注目的革新者。

第四,追求剧场艺术的综合化。探索戏剧在艺术表现和演出形式上不拘一格,异彩纷呈,出现了多种艺术因素综合运用的倾向。如从影视艺术中引入心理片段具象化的手法;从小说、诗歌中引入意识流、象征等现代手法;从传统戏曲中学习大幅度夸张、虚拟、变形的表演方式等。

第五,舞台和剧场的构筑,呈现小型多样的风貌。为了改变观演关系,强化剧场的交流效果,许多探索剧作采用小剧场的演出方式,填补了演出样式上的某种空缺,并成为整个戏剧发展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的小剧场演出形式有伸出式舞台、中心舞台、圆形舞台等,不论采用哪种形式,目的都是为了缩短观众与演员之间的距离,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戏剧氛围,增加观众的参与感。知识链接:

小剧场运动

1887年,法国人安德烈·安托万在巴黎建立了第一个小剧场——“自由剧场”,意在对抗以票房价值为目的的商业性戏剧,促进戏剧的实验。这一举动很快在欧洲各国乃至美国都产生了迅猛的影响,到1924年,美国出现的小剧场达500个之多。这些小剧场热心于戏剧实验,主要演出独幕剧。小剧场运动培育了一批著名的剧作家,推出了一批著名的剧团,对打破商业戏剧的一统天下起到了重要作用。

话剧在20世纪初被引进到中国,在这一过程中,就出现了小剧场的方式;而在随后现代话剧不断成熟和发展的进程中,小剧场方式也始终是整个戏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先锋探索剧的兴起,再次为小剧场运动的高潮提供了特定的机遇。在这次小剧场运动中,除了反对商业戏剧以外,更重要的追求是艺术上的实验和突破,特别是对西方现代派的戏剧艺术进行了充分的、深度的引进和尝试。值得注重的是,在这次小剧场运动中,艺术家们还特别注意将西方现代主义戏剧手法与中国传统戏曲的艺术表现形式进行大胆的整合与交融,以此追求真正意义上的先锋性和实验性。1982年,由林兆华导演的《绝对信号》拉开了新时期小剧场运动的序幕;随后,又以小剧场方式上演了《车站》《童叟无欺》《屋里的猫头鹰》《留守女士》《热线电话》等多部实验性的话剧作品,加上小剧场戏剧节、戏剧展及学术研讨会等,从理论和实践多方面推动了小剧场运动的发展。至今,小剧场运动仍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22第三节新式戏剧的高品格追寻

80年代开始的话剧探索热潮,大大拓展了话剧表现形式、表现手法的领域,但是,探索过程中的矫枉过正,也给探索剧自身带来了新的危机。不少探索剧存在着重形式轻内容、重抽象哲理轻具象、重类型轻典型个性以及冲突过分淡化和结构过分散文化等弊病,不但脱离了观众,也不同程度地违背了话剧的艺术个性。戏剧家们很快意识到这一点,克服浮躁情绪,调整了创作偏向。他们通过反思戏剧的本质,找到了中国话剧失去多时的民族传统,开始注重将西方现代戏剧的象征、直喻、超现实等技巧与中国传统戏曲的“写意”手法相融合,创造真正属于中国的话剧艺术。1985年前后,出现了一些熔创新与传统、写实与写意于一炉的较优秀的作品,如刘锦云的《狗儿爷涅槃》、陈子度等的《桑树坪纪事》、李龙云的《洒满月光的荒原》、过士行的《棋人》等,这些剧作一改对“标新立异”的一味追求,都不同程度地采用了传统的写实、写意手法,上演后相当成功,并获得了高度的赞誉,显示出当代话剧发展的新的生机。一、刘锦云

刘锦云(1938—),河北人,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长期生活在农村,现任职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著有剧本《狗儿爷涅槃》《背碑人》《乡村轶事》《阮玲玉》《杀妃记》等,《狗儿爷涅槃》于1986年由北京人艺首演后,反响十分强烈,被认为是新时期戏剧的代表作之一。

《狗儿爷涅槃》由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描写中国农民的命运。主人公狗儿爷的父亲当年与人打赌,吞吃了一条小狗,赢得了一块土地,也为儿子赢得这个诨名。狗儿爷对土地的痴迷更甚于父亲,在战争的炮火中,他舍命抢收了地主田里的芝麻,成了土地的主人。其后,靠共产党的政策,狗儿爷有了自己的土地和牲口,还分得了地主的高门楼,娶了年轻漂亮的小寡妇金花,过起了日子;同时大量收购别人的土地,做起了地主梦。

在这部剧中,作家把视点调向对人自身的把握与表现,不再囿于某种政治原则和道德原则的化身。作者对狗儿爷的表现运用了“疯癫”的形式,唯其疯,才能更有力地揭示这个特定人物的内心世界,才便于更加浓缩地表现作者所要反映的现实生活和时代特征。此外,《狗儿爷涅槃》在形象的塑造、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话剧叙事方式、舞台呈现手段和观演关系的探索上,在对中国农村社会变迁的描述与概括上也都取得了一定进展。《狗儿爷涅槃》剧照二、陈子度等

《桑树坪纪事》是陈子度、杨健和朱晓平根据朱晓平的系列小说《桑树坪纪事》《桑塬》和《福林和他的婆姨》改编的,被认为是新时期话剧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桑树坪纪事》以“文化大革命”为背景,对封建传统文化的封闭、落后、愚昧、残忍的一面进行了深刻而尖锐的批判,说明“走出了这五千年梦魂”的艰难。表面上看,桑树坪人似乎已经进入了现代社会,但实际上他们仍然生活在古老的部族式的社会中。在这里,决定一切的,是沿袭千年的土地与生育法则和“酋长”(队长)李金斗的意志。在这里,正如“围猎”这一意象所暗示的那样,群体的力量随时可以轻而易举地扼杀掉任何一种个体性的追求。

作品塑造了一个性格复杂、内涵丰富的人物形象——李金斗。他与上述刘锦云笔下的“狗儿爷”齐名,这两个形象共同代表了80年代中国话剧在形象塑造方面的最高成就。作为桑树坪人的群众领袖,李金斗为了全村老小几十人的生计是费尽心力的。为了给大家多留一点口粮,他低声下气,忍辱负重,苦心周旋。为了抢险,他甚至搭上了自己的一条腿。但在另一方面,在麦客市场上欺行霸市的是他,卖掉月娃的是他,逼死彩芳的是他,为了两孔破窑洞把外姓人无端送进大狱的也是他。这一形象似乎表明:李金斗们“兽行”的主要问题并不在于他们个人的人品,而在于那种封闭、贫瘠、严酷的生存环境,在于那种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千年不变的文化传统。

作品以开放的视野,对现代主义戏剧艺术采取吸纳的态度,将写景与写实、情与理、再现与表现等交融一起。对相关艺术形式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把舞蹈、歌队等融入剧中。歌队的舞台穿插,不仅引起间离效果,而且有助于人们从今天的时代高度审视历史,思考未来;“围猎”式的舞台设计和画面造型,以诗化的意象创作出“弦外之音”,而象征性的转台的运用,又给人以周而复始的历史沉重感;“打牛”“祭奠裸女石雕像”等场面,把“情”与“理”、“表现”与“再现”较好地融合起来。三、过士行

过士行(1952—),北京人。做过记者,后从事戏剧创作。著有剧作集《坏话一条街》,其中《鱼人》《鸟人》《棋人》三部作品合称“闲人三部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过士行创作于1994年的《棋人》是90年代以来影响较大的一部作品,它讲述的是一位围棋国手的故事。正当何云清纵横棋坛数十年后感到心灰意冷,决心退出孤寂的黑白世界的时候,围棋奇才司炎的出现使他重新燃起生命的火花。但司炎的母亲——何云清年轻时的恋人,却坚决反对儿子下棋。在她的恳求之下,何云清以一盘“绝棋”使司炎永远失去了再次与人对弈的机会,司炎也为此而死去。故事的最后,司炎的游魂来找何云清,继续那盘其实并未死去的棋局。

《棋人》的主题意蕴明显带有哲理性的特点。作品没有停留在对于市民生活表象化的简单描摹上,而是深入到人物跃动着的生命感受中去拷问生命的意义。世俗追求与精神追求在这里构成了尖锐的矛盾。何云清在冰冷的黑白世界里寂寞地过了50年之后,开始向往一种世俗的快乐与幸福。在充满感性生命活力的媛媛(司炎的女友)的感召下,他体悟到了这种不是靠智慧,而是用心、用情感才能体味到的幸福。然而对于司炎来说,陷入世俗生活却是一种无法忍受的痛苦、一种对于精神的扼杀。他后来把下围棋当作自己生命的最后寄托,而正是这一点导致了他的死亡。世俗幸福和精神追求,究竟应当如何选择取舍?这一问题的提出,不仅提升了作品在思想内容上的哲理性,而且也带来了主题阐释上的多义性。

《棋人》在描绘现实生活的同时,灵活地运用了象征、隐喻、黑色幽默、魔幻等多种现代创作手法,如剧中的围棋是理性和精神的象征,媛媛是感性生命活力的化身等。这些手法的广泛运用,引导读者和观众从一种形而上的高度来思考生命的本质及意义。总之,新时期的戏剧创作始终在追寻高品格的艺术创作之路上不断地向前发展。思考题

1.《陈毅市长》采用“冰糖葫芦式”的戏剧结构,强化了戏剧冲突和戏剧性效果。你认为这种结构的特点和作用具体表现在哪里?2.新时期的一些成功的“京味”话剧作品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