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第四版) 课件 第十二章 新中国十七年的小说_第1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第四版) 课件 第十二章 新中国十七年的小说_第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第四版) 课件 第十二章 新中国十七年的小说_第3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第四版) 课件 第十二章 新中国十七年的小说_第4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第四版) 课件 第十二章 新中国十七年的小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二章新中国十七年的小说第一节革命历史与农村题材的长篇小说第二节其他题材的长篇小说第三节主题与风格多样的短篇小说

2概要第四章3第一节革命历史与农村题材的长篇小说一、《红日》、《红旗谱》、《红岩》(一)《红日》

《红日》是长篇小说创作高潮中涌现出的反映人民解放战争的军事题材佳作。作者吴强,江苏涟水人,解放战争期间参加了孟良崮、淮海、渡江等著名战役,这些经历为文学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红日》取材于解放战争初期陈毅、粟裕统帅华北野战军在山东战场上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重点进攻这一史实,小说围绕敌我双方展开的军事斗争这条主线,真实再现了我军在涟水战役遭受挫折,在莱芜战役取得大捷,最后在孟良崮一战中全歼国民党王牌军队七十四师的全过程,表现了我军由弱到强、从战略防御到战略反攻这一伟大历史性转折,显示了解放战争中人民军队的英雄气概和战斗伟力。

《红日》的艺术成就反映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它突破了以往描写军人的一般模式,成功地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对我军不同层次军事将领形象的刻画集中体现了《红日》的开创性成绩。第四章5知识链接:

《红日》的基本主题即歌颂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胜利。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一个基本观点,即人民战争。人民的军队,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而战的;人民也正是战争的主力,他们是人民军克敌制胜的基础,离开了人民的支持,人民军将一事无成。《红日》无论写涟水战役的守卫战,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的包围战、攻坚战,还是写在这期间零星发生的各种中小型的战斗,无不写到了战争与人民的关系,突出了人民的力量。比如小说开头,就以极为深情的笔墨写了战士们的恋土情绪。涟水战役失利,人民军为了在运动中再次捕捉战机、消灭敌人,实行了一次战略大转移,由苏北向山东撤退,不少出身南方的战土不忍离开家乡,他们在即将离开苏北时,争着再喝一碗家乡的水,“过铁路的时候,好几个人不声不响地抓了一把沙土,带到路北来,走了好一段路,才抛撒掉”。除了成功塑造我军英雄人物形象外,《红日》还出色地刻画了几个富有特色的反面人物。作者着重通过战局的发展逐层剖析他的丑陋灵魂。当我军在孟良崮包围了张灵甫的军队时,他虽然惊慌不已,也曾经担心国民党内部争斗造成“孤军突击”的后果,但是马上又被内心升腾起的威严和虚荣战胜,依然陶醉在“天下无敌”的美梦中,这种心理描摹直接戳穿了张灵甫刚愎自用、色厉内荏的本质。在艺术构思上《红日》也体现出独到之处。整部小说结构紧凑,三个战役的描写主次分明,张弛自如。全篇既有对战争全貌的观照,又有对战时各个侧面的展示;既有战争场面气势恢弘磅礴的表现,又有情趣盎然的生活画面的巧妙穿插,使得作品疏密相间、起伏跌宕,具有较强的节奏感。尤其是对战争场面虚实相间、点面结合的写法更是独具特色,为以后的军事题材创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二)《红旗谱》

长篇小说《红旗谱》是梁斌的代表作,这是一部反映农民革命斗争的史诗性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品格。作品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通过描写冀中平原锁井镇农民朱老忠、严志和两家三代人和地主冯兰池一家两代人的激烈矛盾和斗争过程,从历史的高度概括了大革命前后中国北方乡村和都市的阶级斗争及革命运动面貌。小说着力探讨了农民在革命浪潮中探寻自身解放途径的曲折心理经历,按照时间顺序依次描写了三代农民不同的斗争道路,在比照中显现出农民斗争的历史继承性和变革性。老一辈农民朱老巩单枪匹马、赤手空拳与恶霸地主作斗争,结果家破人亡。朱老明采取状告的方式依然斗不过阴险的地主。朱老忠、严志和作为新旧交替时代的革命农民,他们吸取前辈斗争失败的教训,增强了斗争的自觉性,并且坚持党的领导,从而找到了正确的斗争方向。以江涛为代表的青年农民是在党的关怀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革命农民代表,他们继承了祖辈、父辈的反抗传统和坚忍精神,同时彻底改变了老一代的斗争方式,在党的正确方针指引下逐渐成长为无产阶级先锋战士,农民终于走上了正确的革命道路。第四章

朱老忠是《红旗谱》的主人公,也是这部小说中最富艺术魅力的形象。朱老忠生活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他的一生横跨新旧两个时代,因此在他身上既充盈着旧时代农民起义英雄的叛逆血液、正义豪气,又吸纳了新时代无产阶级的先进革命理论和斗争精神,他是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中逐渐成熟起来的农民英雄,具有不同于一般农民的鲜明性格特征。首先,朱老忠性格豪爽、重义气。这包含着对父辈朱老巩性格的继承,同时又糅进了新的时代内容,他的义气不单纯是水浒英雄式的仗义行侠,而更多是对待阶级兄弟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无私情怀,“为朋友两肋插刀”是他的人生信条,在这一思想指引下,他自觉关心农民,当面临危及同阶级利益的情况时,他总是冲锋陷阵地走在反抗队伍的最前列,把个人的生死安危置之度外。第四章《红旗谱》剧照知识链接:朱老忠有句口头禅:“出水才见两腿泥。”这可以说是他韧性性格的一个凝结点,也是他不同于一般农民英雄形象的一个显著特征。“出水才见两腿泥”有两方面含义,其中除了蕴有韧性精神之外,还有一种必胜的信念。例如,高蠡起义失败后,他痛苦万分,但并没有灰心,反而更加坚定了与敌人斗志到底的信念。尤其是他后来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之后,他的这种性格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小说在表现朱老忠韧性的同时,还表现了他敢于“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侠义心肠。这种侠义心肠在朱老忠身上表现为:讲义气、重团结、救危扶困、舍己为人的优良品质。朱老忠对朋友赤胆忠心,为朋友两肋插刀,在所不辞,为了支持好友严志和的儿子江涛去保定二师读书,他不惜卖掉自己家的一头耕牛;运涛参加革命后被捕入狱,严志和家遇到灾难,朱老忠挺身而出,带领江涛千里迢迢去济南探监。这一切都是他狭义性格的具体表现。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认识朱老忠这一性格时一定要把他和古代农民的骑士风度区别开来。朱老忠在革命斗争中,把这种英雄品格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把它与革命斗争的宗旨统一起来,因此,这种传统的英雄品格在朱老忠身上便放射出崭新的光彩。

最后,我们还应该看到朱老忠性格特具的发展性,他是在领导和参与革命的过程中逐渐成长并成熟起来的农民英雄。作为一个农民英雄,朱老忠具有他的性格发展过程:农民自身的局限性曾使他一度陷入困惑之中,在没有找到新的斗争途径和方向时,他也苦恼过,也曾感叹自身力量的薄弱;但是他比其他农民先进就在于他能够积极自觉地完成自身的成长,善于接受代表时代潮流的革命理论,参与代表先进方向的革命斗争,并且坚信革命真理,满怀希望地英勇斗争,而不是保守自闭、畏葸不前。在反割头税斗争中他喊出了“没有共产党的领导,要想打倒冯老兰,是万万不能”的肺腑之言,真切地表达了农民阶级的共同心声,表明党在新一代农民心目中树立了不可动摇的领导地位。(三)《红岩》

《红岩》在艺术上也独具特色。它结构严整宏大,始终体现出作者自觉的历史意识。在刻画人物时注意对比和层次,把英雄人物的信仰所焕发出的精神力量与反面角色的狡诈残忍、恐惧胆怯两相对照;同时,不同性格的英雄人物之间也相互映衬,有力地展现出当时斗争的历史面貌。采用多变的手法刻画人物也是这部小说的一个亮点。如小说采用多种视角来写革命者被捕的情况,许云峰是正写,华子良是侧写,成岗是详写,而龙光华则是通过本人的介绍一笔带过。对革命者受刑和就义场面的描写调动了多种艺术手段,丰富了小说的艺术空间,避免了叙述上的单调、重复。当然,这部小说也有不足之处,如在刻画人物和事件时有时放不开拳脚,人物个性不够突出等。

《红岩》在人物塑造上也体现出与众不同的特点。它突破了围绕一个中心人物的命运展开描写的叙述模式,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英雄群体形象:有铁血丹心、铮铮正气的成岗;有忍辱负重、长期装疯的华子良;有背叛自己的阶级、热切追求真理的刘思扬……这些英雄形象像浮雕一样镌刻在当代文学的人物画廊中。

《红岩》在艺术上也独具特色。它结构严整宏大,始终体现出作者自觉的历史意识。在刻画人物时注意对比和层次,把英雄人物的信仰所焕发出的精神力量与反面角色的狡诈残忍、恐惧胆怯两相对照;同时,不同性格的英雄人物之间也相互映衬,有力地展现出当时斗争的历史面貌。采用多变的手法刻画人物也是这部小说的一个亮点。对革命者受刑和就义场面的描写调动了多种艺术手段,丰富了小说的艺术空间,避免了叙述上的单调、重复。当然,这部小说也有不足之处,如在刻画人物和事件时有时放不开拳脚,人物个性不够突出等。二、《保卫延安》、《林海雪原》(一)《保卫延安》

杜鹏程的《保卫延安》是革命战争题材小说在这一时期的重大收获。小说以史诗般的规模反映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风云,1954年出版后,冯雪峰称赞它是“够得上称为它所描写的这一次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有名的英雄战争的一部史诗的。或者,从更高的要求说,从这部作品还可以加工的意义上说,也总可以是这样的英雄史诗的一部初稿”。《保卫延安》取材于1947年3月至9月发生在陕北延安的故事:胡宗南指挥国民党军队进攻延安,毛泽东和彭德怀领导人民军队收复延安。作者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真实再现了青化砭、蟠龙镇、沙家店等战役场面,具有英雄史诗的气魄。

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一群英雄将士的光辉形象。首先,作者怀着无比崇敬的感情,用最真挚而简练的笔调为读者勾勒出彭德怀将军的感人形象。《保卫延安》不仅反映出他在战场上胸有成竹的指挥才干,而且描绘了他与老人、小孩的亲切关系,一个既崇高伟大又平易近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形象活生生地屹立在读者眼前,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描写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形象的一次成功尝试。

同时,《保卫延安》具有激情洋溢、雄伟粗犷的独特风格。作品中始终投射出作者难以遏制的激情,不管是抒情,还是议论,都力图与叙述、描写相结合,运用热情洋溢的笔调,造成磅礴的气势和氛围,从而与庞大的艺术构架、英雄群像达成呼应,总体上呈现出金戈铁马般的豪迈气象。《保卫延安》在当代长篇小说的起步和开创期发挥了特殊的启动和奠基作用。另外,作品的语言凝练质实,将战士和群众的口头用语加以提炼加工,使之富有个性特色和生活气息,真实感人。(二)《林海雪原》

曲波的《林海雪原》融合了中国军事题材小说和革命新传奇的优点,不仅可读性强,而且有较高的艺术品位。它的出现显示了中国当代小说中高雅文学与通俗文学相结合的发展趋向。《林海雪原》与一般史诗式的军事题材小说又有所不同,选取的只是一支由36人组成的人民解放军小分队在东北地区进行剿匪斗争的故事,而不是对大兵团作战场面的宏观展示。发生在人迹罕至的林海雪原,敌众我寡,兵力相差悬殊。特殊的环境和条件要求我军必须以智取胜,用奇袭战胜敌人,题材本身充满了强烈的传奇性和浪漫色彩,另外,它的传奇性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传奇性体现在小说情节结构的安排上。全书共38回,主要描写了奇袭奶头山、智取威虎山、消灭座山雕、火烧大锅盔,消灭马希山和侯殿坤等三个大故事。这三个大故事既贯通一体,又相对独立。而在这三个大故事中间又巧妙地穿插了许多小故事,这些小故事也有头有尾,脉络分明。这种故事套装交互勾连的结构布局使小说波澜起伏而又环环相接,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其次,它的传奇性更表现在对传奇式英雄人物的塑造上。杨子荣是小说塑造得最为丰满的传奇英雄。这位侦察能手屡次克服险象环生的困境,出色地完成了战斗任务。在中国当代文学人物史册里,杨子荣是不可多得的有勇有谋的传奇式英雄形象。

最后,小说的环境、景物描写也体现出浓郁的传奇性特点。作品中的景物环境描写充溢着神奇曼妙的色彩。例如作者对东北地区特有的严寒天气进行了绘声绘色的描写,描绘了能够搅起雪龙改变地形的穿山风,使天地昏暗的暴风雪,对那天造地设的奶头山、巨石倒悬的鹰嘴石等自然景观的描写也都弥漫着特有的神秘和迷人气息。这种总体艺术氛围增强了作品浪漫主义的传奇色彩。三、《青春之歌》《三家巷》(一)《青春之歌》

《青春之歌》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学生运动、表现知识分子成长道路的优秀长篇小说。其历史背景是“九一八”事变到“一二·九”学生运动这一动荡时代,作者杨沫描写了在这一时代氛围下以北京大学学生为中心的一批进步青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革命斗争,反映了在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尖锐激烈的动荡年代,知识分子的觉醒与分化、愤激与苦闷,真实地记载了当时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演变历程,讴歌了革命的青春与力量。小说重点讲述了女主人公林道静曲折的革命经历,逼真再现了知识分子革命化的苦难历程,从而表现了一个深刻的主题:一切进步知识分子只有把个人的前途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积极地投入到时代的历史洪流中锤炼自己,才能最终走上光明的道路。、作家小传:

杨沫:唱响青春的颂歌

杨沫(1914—1995),当代女作家。原名杨成业,笔名杨君默、杨默。祖籍湖南湘阴,生于北京。曾就读于温泉女中,因家庭破产而失学,当过小学教员、家庭教师和书店店员。1934年开始文学创作,发表作品,多是些反映抗日战争的散文和短篇小说。抗战全面爆发后到冀中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争,做妇女、宣传工作。1943年起任《黎明报》《晋察冀日报》等报纸的编辑、副刊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剧、北京市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理事、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等职。她的代表作《青春之歌》是一部描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学生运动的优秀长篇,成功地塑造了知识青年林道静这一艺术典型。《青春之歌》于1958年出版,仅半年时间就售出130万册,小说在读者中特别是青年学生中影响深广,曾由作者改编为电影剧本,拍成同名电影上映,其艺术魅力经久不衰。杨沫的作品还有中篇小说《苇塘纪事》,短篇小说选《红红的山丹花》,散文集《杨沫散文选》,长篇小说《东方欲晓》《芳菲之歌》《吴华之歌》,长篇报告文学《不是日记的日记》《自白——我的日记》,以及《杨沫文集》等。

《青春之歌》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它以广阔的视角塑造了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作者善于调动多种艺术手段,特别是通过富有个性特征的细节描写,细致入微地揭示人物的心理、性格,把人物外貌和内在精神世界巧妙地结合起来进行刻画,人物形象逼真动人。《青春之歌》还成功地塑造了卢嘉川、江华、林红等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他们以自己刚毅的性格和对党的无限忠诚感染着周围的进步青年,是林道静的引路人。

小说中最亮丽的人物是女主人公林道静。林道静是一个成长中的人物,她从小失去母爱,之后又受尽封建家庭的折磨,这造就了她性格中的反抗因素,为以后走上革命之路提供了可能性;同时她受过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的教育,因此,在意识深层留有资产阶级思想的痕迹,这注定她在革命中必然要经历更多的艰辛。

《青春之歌》结构严谨而完整,线索曲折繁复但清晰可辨,涉及的人物、事件和场景繁多,囊括了广阔的社会生活,但始终以林道静等知识青年的成长过程作为贯穿作品的主线,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艺术整体。语言简洁流畅,笔调情真意切,极富艺术魅力。(二)《林海雪原》

曲波的《林海雪原》融合了中国军事题材小说和革命新传奇的优点,不仅可读性强,而且有较高的艺术品位。它的出现显示了中国当代小说中高雅文学与通俗文学相结合的发展趋向。《林海雪原》与一般史诗式的军事题材小说又有所不同,选取的只是一支由36人组成的人民解放军小分队在东北地区进行剿匪斗争的故事,而不是对大兵团作战场面的宏观展示。发生在人迹罕至的林海雪原,敌众我寡,兵力相差悬殊。特殊的环境和条件要求我军必须以智取胜,用奇袭战胜敌人,题材本身充满了强烈的传奇性和浪漫色彩,另外,它的传奇性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二)《三家巷》

《三家巷》是欧阳山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欧阳山,原名杨凤岐,湖北荆州人,他是20年代中期进入文坛并产生影响的作家。1957年他开始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创作多卷革命历史长篇小说“一代风流”,历经近30年的努力,于1985年出齐了“一代风流”系列小说:《三家巷》《苦斗》《柳暗花明》《圣地》《万年青》。这五卷小说集中反映了从1919年到1949年之间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生活,其中的《三家巷》是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四、《三里湾》《山乡巨变》(一)《三里湾》

长篇小说《三里湾》主要提炼了三里湾这个村庄开展的秋收、整社、开渠等情节,着重表现人民在农村社会主义改造中遭遇的两种思想和道路的错综矛盾和挣扎,小说从爱情婚姻、道德观念、家庭关系等不同侧面历史地再现了当时社会的深刻变革,显示出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然趋势和长期艰巨性。

《三里湾》的艺术成就首先体现在它出色地塑造了一批农民形象。党支部书记王金生是具有新思想的农民代表。在斗争中他始终坚定地按照党的原则办事,保持清醒的头脑,他把三里湾的问题概括为“高、大、好、剥、拆”,这表明他对农村合作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敏锐的洞察力,同时又能够有效地组织农民开展运动,体现出作者一以贯之的革命现实主义创造精神。第四章

《三里湾》在艺术风格上基本沿承了赵树理的一贯做法,在人物描写方面以白描手法为主,同时吸收民间传统的文学表现手段,注重通过生活情境和故事细节表现人物特定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状态,而很少有大篇幅的静止心理叙述,同时在表现人物时注意性格之间的相互照应,显示出作家构思的严谨和妥帖。在语言方面依然体现出质朴明朗、轻快幽默的基调,具有民族化和大众化的鲜明风格。

对赵树理《三里湾》的意义充分肯定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它自身的局限性。在《三里湾》中,作者以农村开展的“运动”作为故事的总体构架,力求真实反映当时的农村变化,但是留给读者更深印象的是关于农民在社会风习变革中的微妙心理波动和冲突,比起40年代赵树理的小说,在表现力度上确实“迟缓了,拘束了,严密了,慎重了”,也因此“多少失去了当年青春泼辣的力量”。(二)《山乡巨变》

在当代作家中,周立波是以运用方言土语创作而著称的。早期的《暴风骤雨》就是大量运用东北方言的成功典型,这一时期创作的长篇小说《山乡巨变》又是运用经过艺术提炼的湖南农民口语写作的。这种土生土长的语言使作品散发着亲切朴素的乡情,洋溢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周立波50年代创作的一些短篇小说也具有这种特色。小说集《禾场上》中的《禾场上》《山那面人家》淳朴凝练、平易隽永,或描写充满生活情趣和传统风俗的婚礼场面,或讲述夏夜禾场上歇凉农民的闲谈,极富生活情趣地描写农村日常生活。它们与《山乡巨变》一样,标志着作家艺术风格由绚丽宏阔向平远冲淡的转变,这种转变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当时小说创作的艺术倾向,即对返璞归真境界的追求。

第四章

《山乡巨变》是周立波1957年完成的长篇小说,1959年又写就它的续篇。作品主要写的是1955年冬到1956年上半年湖南清溪乡人民在实现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在思想、情感和相互关系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由此反映出这场社会变革的深刻影响和曲折历程。因为它的内容涉及的依然是中国农村在转折期发生的巨变,因此又可以看作《暴风骤雨》的续篇。

《山乡巨变》的成就不仅体现在成功地反映了两代农民的成长和觉醒的思想意义上,它的艺术风格成就更是远远超过了思想价值,正如茅盾所评价的那样,从《暴风骤雨》到《山乡巨变》,周立波的创作沿着两条线交错发展,一条是民族形式,一条是个人风格,确切地说,他在追求民族形式的同时逐步建立起自己的个人风格。这部作品结构整齐,层次分明,笔墨干净,朴素自然,但是从《山乡巨变》的正续篇看来,风土人情、自然环境的描写已经形成了足够的地方色彩,太多的方言反而成为累赘。五、《创业史》《艳阳天》(一)《创业史》

《创业史》反映的是50年代初中国农村一场深刻的历史变革———集体所有制代替个体所有制,选取了一个富有时代意义的重大主题。小说通过对渭河平原下堡乡蛤蟆滩互助组建立、巩固和发展过程的描绘,对第五村人民在合作化运动中思想、心理和行动的描写,揭示了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客观现实性和历史必然性。它作为当时中国农村的缩影,形象地展示了社会主义创业初期农村的历史风貌,而且反映出农业合作化运动中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不同阶级、阶层、党内外、家庭邻里的各种思想冲突在作品中淋漓尽现。、作家小传:

柳青:“创业史”的热情颂扬者

柳青(1916—1978),现代作家,原名刘蕴华,陕西吴堡县人。1937年担任《西北文化日报》副刊编辑。最早的一篇散文《待车》,发表于《中学生文艺季刊》1936年秋季号。柳青对于根据地农村正在发生的社会变革,以及由此引起的波及社会各个阶层、各个角落的矛盾冲突都有较多的感受。在此基础上,他创作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种谷记》(1949)。作品通过描写王家沟农民围绕集体种谷而展开的斗争,真实地反映了不同阶层的农民在互助合作生产过程中的思想动向。1951年柳青的第二部长篇小说《铜墙铁壁》出版。作品反映陕北农民在解放战争中支援前线、保护粮食的战斗生活。1956年出版的散文特写集《皇甫村三年》,忠实记录了皇甫村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人和事,反映了作家对于这场社会变革的深切感受。《创业史》是反映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巨著。1959年开始在《延河》杂志连载,1960年《创业史》第一部出版(第二部上卷于1977年出版,下卷柳青逝世后于1979年出版)。作品反映了土地改革后的中国农民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表现了势不可当的历史洪流。

第四章柳青的《创业史》是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史诗性长篇小说。作家从50年代后期开始,一直到“文化大革命”时期都在致力于这部小说的创作。这部作品原计划写成四部:第一部写互助组,第二部写初级社,第三部写两个初级社,第四部写两个初级社的联合,即高级社,试图通过这四部分全面反映农业合作化的历史过程,构思比较开阔大气。但最终作家没有实现这个计划,只写成了第一部及第二部的上卷和下卷前四章。《创业史》在艺术上也颇有收获,它艺术构图深广宏阔,时空跨度的延展增强了小说的历史厚度和思想境界;人物描写细腻真切,尤其是心理描写细致入微,获得了较高赞誉;环境描写充满浓郁的地域色彩和乡土气息;抒情议论深沉精辟,有浓厚的哲理意蕴和思辨色彩,耐人寻味。(二)《艳阳天》

浩然是60年代初创作了大量当代农村题材小说的作家。《艳阳天》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全书共三卷,1964年出版第一卷,1966年出版第二、三卷。《艳阳天》以1957年夏季“反右”斗争为背景,着力描写的是麦收前后京郊东山坞农业生产合作社围绕“土地分红”“闹粮”等事件进行的一场激烈斗争。

小说善于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加以表现,通过尖锐的斗争来显示其性格魅力,作品在突出其主导性格的同时,还通过处理家庭、邻里关系等事件来表现他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使人物性格更加丰富饱满。尽管对他的刻画也存在政治化和理想化的倾向,但仍然不失为当时出现的较有影响的社会主义新人形象。同时作者还刻画了处于中间状态的形形色色的中农形象,如安分守己的马子怀、精明自私的弯弯绕等,通过对不同人物复杂内心世界的剖析,表明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特点。

《艳阳天》在根据“本质真实”的规定来构造历史故事时,对个人生活体验和有特色的叙述方式,特别是对生活习俗、语言、情感方式等的重视,使这部小说具有一定程度的丰富性,在当时拥有大量的读者。

作者将《艳阳天》长达120多万字的全部情节压缩在几天之内叙述,人物众多,但线索清晰,简洁流畅的“京味”语言更使小说带上浓郁的地方色彩。单就作品的艺术成就看,它是颇具艺术功力的长篇作品,但它的严重不足在于作者对农村现实斗争生活的把握存在误差,把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绝对化,造成文学对生活反映的失实,削弱了作品的思想力度。第四章第二节其他题材的长篇小说一、《上海的早晨》等工业题材的小说(一)《上海的早晨》

周而复的《上海的早晨》以新颖的题材、宏伟的规模和独特的人物形象显示出特有的艺术魅力。作品描写的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艰难历程,在题材上具有开拓意义。小说分为四部,成功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鲜明的资本家形象,丰富了当代文学的人物画廊,在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是无法替代的。

《上海的早晨》采用大跨度、多线索的艺术结构展示历史画面。故事的时间跨度长达8年,以城市生活为主线,又辅以农村生活为副线,主、副线相互交织又始终贯穿。总体结构宏伟严谨,成为继《子夜》之后又一部反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历史命运的杰出长篇。

沪江纱厂总经理徐义德是作家着力塑造的资本家典型。他圆滑老练,号称“十里洋场”的“铁算盘”。通过对他的刻画,小说成功地表现了新旧交替时期民族资产阶级思想性格的复杂多变性。同时,小说还刻画了阴险恶毒的民族资产阶级败类朱延年,顺应改造趋势、老成持重的潘信诚等不同类型的民族资本家形象。资本家形象系列的成功创造是《上海的早晨》最具特色的方面。作家在创造这一形象系列时不仅写出他们作为同一阶级的相似性,而且更注意突出其差异性,在塑造典型的同时避免了人物的类型化。

《上海的早晨》的不足之处是塑造的工人及干部形象感染力不强。另外,作品的个别章节说明性叙述过多,有些描写存在拖沓的感觉。(二)《百炼成钢》

艾芜的长篇小说《百炼成钢》是新中国成立后工业题材小说中的又一佼佼者,它的出现对于提高该题材作品的思想艺术水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百炼成钢》描绘了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工业战线的火热生产景象,同时反映出渗透到生活方方面面的深刻矛盾和斗争,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作品从新党委书记上任写起,通过新书记和厂长的一番谈话暗示出当时全国的总形势,即国家基本建设的快速发展和朝鲜战争前线对钢铁的迫切供给需求。

《百炼成钢》的成功离不开作家对生活中人物的细心观察和敏锐捕捉,作家善于提炼生活素材,从真实的生活中触发创作的灵感,结合艾芜的散文集《初春时节》看这部小说,我们发现,作家走访过的许多劳模人物都自然地写进小说中,但又不是简单的人物速写,而是截取、集中他们的某些性格特征和事迹,加工为意义丰富的艺术典型。二、历史小说《李自成》(第一卷)

这一时期的长篇杰作除了反映中国工业建设题材的作品外,还有姚雪垠的历史小说《李自成》(第一卷),这部小说显示了作家卓越的文学成就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李自成》(第一卷)的艺术成就突出表现在它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性格丰富复杂的崇祯皇帝,贯穿全书的农民英雄李自成,带着流氓无产者习气的张自忠等。结构形式的创新也是该书的重要贡献,作者把小说的结构建立在两个支点上,一是主、副线推进,二是多元网状排列。小说还非常讲究单元转换艺术,故事写得一波三折,峰回路转,令人神往。鲜明的民族特色也是它的突出风格。作品中大量风俗画描写散发出浓郁的民族气息;另外,描写人物时作者广泛地运用传统小说技巧,叙述语言洗练活泼,显示了深厚的语言功力。第四章36第三节主题与风格多样的短篇小说(一)孙犁

孙犁是横跨现当代的著名作家。新中国成立后,孙犁一直在天津做编辑和文学界的领导工作,创作成果颇丰,涉及小说、散文、新诗、文艺理论等领域。十七年时期的代表性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白洋淀纪事》等。孙犁的短篇小说常以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时代风云的变幻,不刻意讲究结构技巧,笔调清新隽美,散发着荷花般的芳香,在现当代文学中独树一帜。

《山地回忆》是以第一人称回忆往昔战斗生活中建立的“军民鱼水情”的故事。《山地回忆》充分表现了孙犁一贯的创作风格:善于以小见大,通过对细枝末节的描写表现重大时代主题,在写实的基础上追求艺术美感,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浪漫气息。(二)茹志鹃

《百合花》是茹志鹃反映战争生活的作品中最优秀的代表,它以1946年的人民解放战争为背景,深情地描写了前沿包扎所里的小通讯员与新媳妇两个人围绕借被子事件而展开的一段动人故事,着力刻画了通讯员、新媳妇这两个普通人形象,歌颂了革命队伍中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表现了军民团结一心的主题。百合花在作品中有深刻寓意,作者以它命名作品,又曾三处提到新被子上的百合花,其韵味是深长的:百合花既是通讯员和新媳妇优美情感的映衬,又是革命战士与人民群众鱼水深情的一种美好象征。

百合花在作品中有深刻寓意,作者以它命名作品,又曾三处提到新被子上的百合花,其韵味是深长的:百合花既是通讯员和新媳妇优美情感的映衬,又是革命战士与人民群众鱼水深情的一种美好象征。小通讯员憨厚质朴,有高度的革命责任感,为掩护抢救伤员的担架员而光荣牺牲。、作家小传:

茹志鹃:寓意丰富的“百合花”

茹志鹃(1925—1998),曾用笔名阿如、初旭,祖籍浙江杭州。1955年从南京军区转业到上海,在《文艺月报》做编辑。1960年起从事专业文学创作,曾任中国作协会员、中国作协上海分会理事、《上海文学》编委。茹志鹃以短篇小说见长。笔调清新,情节单纯,尤其在细节的构思上细腻传神。她的许多作品如《百合花》《静静的产院》《如愿》《阿舒》《三走严庄》等受到过茅盾、冰心等老一辈作家的好评。她的主要作品集有《百合花》(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静静的产院》(中国青年出版社,1962)、《高高的白杨树》(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等。新时期以来,茹志鹃又发表了十余篇小说,随着主题的深化,风格亦有所改变,于淡雅清新中隐含锋芒,主要作品有《剪辑错了的故事》[《人民文学》,1979(2)]、《草原上的小路》[《收获》,1979(3)]、《儿女情》[《上海文学》,1980(1)]、《家务事》[《北方文学》,1980(3)]、《一支古老的歌》[《文汇增刊》,1980(3)]等。(三)马烽

马烽,原名马书铭,山西人,“山药蛋”派的代表之一。他主要致力于短篇小说创作,有短篇小说集《村仇》《太阳刚刚出山》《我的第一个上级》等。1959年发表的短篇小说《我的第一个上级》是马烽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标志着他小说创作的新发展。

在《我的第一个上级》中作者成功地塑造了农村干部老田的形象。小说着重突出了他实事求是、为人民长远利益着想的优秀品质,他本人的言行也是对当时盛行的浮夸风、主观主义等不良倾向的坚决反击。老田是作者着力塑造的新人形象,在歌颂中也不乏对时弊的鞭挞。这意味着作家摆脱了歌颂与暴露的两难处境,正确处理了“干预生活”和塑造新人形象的矛盾问题。

马烽的创作遵循现实主义原则,他的作品真实深刻。《我的第一个上级》以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物行动由表及里地揭示人物性格特征,由一般铺叙到工笔细描全面表现老田的闪光品格。作品结构精巧,故事完整,情节曲折,层次分明,另外语言的通俗朴实、含蓄幽默、洗练生动也是作品成功的重要因素,在他看来,群众喜欢简练朴素的文字,作家就不应该写那些洋腔洋调疙里疙瘩的句子。(四)王蒙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是王蒙早期的一部短篇小说代表作。作者通过林震的观察和思考反映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揭露思想僵化和官僚主义,属于大胆干预生活小说潮流中的杰作。

小说在对比中塑造了刘世吾、韩常新、林震三个主要人物,其中刘世吾的性格最复杂,塑造得也最为丰满。组织部第一副部长刘世吾虽然也有官僚主义的倾向,但不能简单视之为一个官僚主义者,作者也曾说过,如果冠以官僚主义的称号给刘世吾,显然帽子的号码与脑袋不会符合。

王蒙在小说艺术上作了多样的尝试。80年代初的《布礼》《蝴蝶》《春之声》《夜的眼》,采用一种类似于西方“意识流”的小说手法,以人物的意识流动来组织情节,被称为“东方意识流”的开创者。在《名医梁有志传》和《坚硬的稀粥》等作品中又体现出戏谑、夸张的寓言风格。他的创作有意离开传统写实小说的路数,而注重对心理、情绪、印象的联想式叙述,形成了独特的流动不居的叙事方式。、作家小传:

王蒙:引发干预思潮的“年轻人”

王蒙(1934—),出生于北京。40年代末在北平读中学时,参加了中共组织的学生运动。50年代前期他在北京从事青年团工作。1956年以一篇“干预生活”的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最初发表时的标题,后改为《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而引起轰动,也因此而在“反右派”运动中成为右派分子,被遣送至京郊劳动改造。60年代初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1963年,主动举家赴新疆工作。1978年调回北京,曾任《人民文学》主编、文化部部长等职务。主要作品集有《冬雨》《深的湖》等,长篇小说有《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季节系列”等。选集和文集有《王蒙小说报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