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第四版) 课件 第三章 鲁迅创作的根本价值及文学史意义_第1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第四版) 课件 第三章 鲁迅创作的根本价值及文学史意义_第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第四版) 课件 第三章 鲁迅创作的根本价值及文学史意义_第3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第四版) 课件 第三章 鲁迅创作的根本价值及文学史意义_第4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第四版) 课件 第三章 鲁迅创作的根本价值及文学史意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鲁迅创作的根本价值及文学史意义第一节

一出现就是高峰第二节

《呐喊》《彷徨》的思想内涵及艺术特色第三节《野草》《朝花夕拾》的生命体悟和哲学思考第四节

《故事新编》对历史的解构和超越第五节

鲁迅杂文的锐利和深邃2概要第四章3第一节一出现就是高峰作家小传:鲁迅:从弃医从文到拯救国民精神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一个没落的士大夫家庭,“鲁迅”是1918年他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青少年时代,鲁迅读过私塾,考过科举,打下了坚实的中国传统文化根基。1898年,他走出家乡,到南京考取了洋务派主办的江南水师学堂,翌年2月又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物铁路学堂。1902年,鲁迅于矿物铁路学堂毕业并考取留日官费生,赴日本东京弘文学院学习;1904年4月,鲁迅于弘文学院毕业,9月入仙台医科专门学校学医。在此前后,他日益认识到中国国民最应被拯救的不是病痛而是精神,于是决定弃医从文,选定文学作为自己拯救国民精神的途径。1909年,鲁迅从日本回国,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任教,1912年2月,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到南京教育部工作,后随部迁到北京,担任教育部佥事、社会教育司第二科科长等职。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开始后不久,他于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后又连续发表了《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十几篇小说,于1923年结集成《呐喊》出版,这些作品以彻底反封建的深刻思想和新颖成熟的艺术形式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深深地震撼了当时追求进步的知识青年的心,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发展的基础。5作家小传:1924年至1927年,随着社会斗争的深入,新文化阵营的分化,封建复古派伺机反扑,鲁迅在充满激情地坚决向旧思想旧势力作斗争的同时,也深感斗争的复杂和艰巨。这一时期,鲁迅创作出版的作品如小说集《彷徨》,抒情散文集《野草》,叙事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不同程度地流露出当时内心的孤独、苦闷与彷徨,但更主要的还是一种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1927年后,鲁迅定居上海,直至去世。在此期间,他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社会局面和斗争形式。在斗争中,他不断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和方法,更加深刻、冷静地思考中国社会的实际问题,对社会的黑暗、当局的反动统治以及国民的劣根性给予了更加彻底与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在他人生的最后十年,他燃烧自己的生命之火,高密度地创作了《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准风月谈》、《南腔北调集》、《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十部杂文集,还创作了借古喻今的历史题材小说集《故事新编》等。鲁迅的全部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都是为了一个崇高的目标,即改造国民的精神、拯救民族的命运,鲁迅作品及其思想的伟大和深刻亦源于此。1936年10月19日,鲁迅病逝于上海,他的灵柩上覆盖着绣有“民族魂”三个大字的旗帜。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他在思想和艺术两个方面都代表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深度、广度和创新价值。鲁迅及其他“五四”新文学思想先驱和艺术巨匠,以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和强烈的文学使命感,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独有的贡献。纵观鲁迅的一生,有这样几个重要的经历决定了其文学创作的根本价值取向,使他的白话小说一出现便成为高峰,并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产生深远影响。

第一是少年时代家道中落、饱尝冷脸与白眼的人生经历。鲁迅诞生的时候,周氏家族已经处于衰落中,但仍可称为小康之家。周家原籍湖南道州,迁居绍兴。鲁迅出生时,他的家庭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和一些店面房子,而他的祖父这时又正在京城做官,既有地租和店面的收入,又有朝廷的俸禄,仍是一个足衣足食的“仕宦之家”。但1893年鲁迅12岁时,发生了一场大的家庭变故,无情地摧毁了周家的安乐世界,败落与苦难随之降临了。6

同族的长辈也看不起他们,甚至加以欺凌。1894年冬,鲁迅的父亲周伯宜又因这场变故的打击病倒了。这使得作为长子的鲁迅过早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从13岁到17岁间,他几乎每天出入于当铺和药店之间,在备受侮蔑和歧视的环境里,切身地感受到世态的炎凉,社会的冷酷和势利。在家庭没落的凄凉气氛中,鲁迅体验着人世的痛楚与冰凉,童年的甜蜜的梦破碎了。“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这是鲁迅后来在《呐喊·自序》里说过的话,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少年时心灵的余痛,可以得知他当时已深切地体验到中国封建伦理文化及其所塑造的人格的虚伪和冷酷。

1898年,心灵饱含着苦痛的鲁迅,带着母亲为他筹集的八元川资,离开家乡,“去寻求别样的人们”。他来到南京,考入了可以“学洋务”的江南水师学堂,后转入矿路学堂学习。7

第二是中外文化的熏陶,打下了鲁迅广博深厚的学识根底。鲁迅在后来之所以对中国的社会和历史表现出那么深刻的认识,在向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进行勇猛的冲杀中,表现出那样惊人的战斗力,是同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切领会紧密相关的。7岁时,父亲周伯宜就把鲁迅送进本家的私塾,到了12岁,又送入绍兴城内最严厉的私塾三味书屋,先后读了《鉴略》、“四书”、“五经”、《唐诗三百首》等,同时,鲁迅还按照祖父的指点,读了《西游记》、《水浒传》等小说及许多古典诗词。17岁之前,他已经博览了中国的许多古籍,除了当时一般士大夫所读的《论语》、《孟子》及其他一些儒家经典外,他还涉猎过许多笔记、野史,打下了良好的中国古典文学基础。第四章8

第三是“立人”思想的确立与改造国民性的追求。“幻灯片事件”只是引发鲁迅弃医从文的一个偶然契机,实际上,鲁迅从离开家庭赴南京等地求学,接触达尔文进化论,以及赴日本留学大量接触各种外国文艺思想与哲学、社会思想起,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在苦苦思索关于“立人”的问题。据许寿裳回忆,鲁迅在日本时与朋友讨论最多的就是国民性问题,他受梁启超论述的中国国民的四大弱点———“爱国心之薄弱”、“独立性之柔脆”、“公共心之缺乏”、“自治力之欠缺”的启发,提出了互相关联的三个问题:其一,怎样才是最理想的人性?其二,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其三,它的病根在哪里?渴望救国的鲁迅,反复为祖国的命运思考着,并逐步确立了以文艺为武器改造国民性、进行思想启蒙和思想革命的志愿。910知识链接:进化论对鲁迅的影响

在鲁迅的思想发展中,进化论产生过重要而深刻的影响。进化论是唯物主义在自然科学领域的重大成果。恩格斯在总结自然科学的重大成就时,把进化论与能量的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并列为19世纪的三大发现。达尔文出版于1859年的《物种起源》是进化论学说的奠基之作,它的问世,标志着生物学上的一次伟大的革命。进化论的核心观点是主张变化,阐扬进化发展的宇宙观,这一学说在当时震撼了整个世界。但进化论与中国封建传统中长期存在的“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观念相抵触,所以直到近现代之交,中国的有识之士才意识到它的重要性。晚清维新派的代表严复是第一个把进化论介绍到中国的人,他从1894年开始译述赫胥黎宣扬进化论的著作《天演论》,在1898年出版后即风行一时,对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中国思想界产生了强烈的震动。康有为、梁启超乃至孙中山等思想先驱都接受和宣传进化论,以进化论作为自己的理论根据,阐述变法维新和实行政治革命的主张。鲁迅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接触并受到进化论思想影响的。从鲁迅思想发展的历程来看,进化论是帮助他唯物地认识自然世界的理论基础,又是他观察社会问题的一种重要的视角和观点,同时也是他社会发展观的哲学基础。鲁迅曾经深信“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三闲集·序言》),并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等文章中强调过这样的信念:“一,要保存生命;二,要延续这生命;三,要发展这生命(就是进化)。”这些进化论的观点在鲁迅的人生体验和社会实践中不断得到补充、完善,甚至是反省。从1898年鲁迅在南京求学期间通过阅读《天演论》接受进化思想以来,进化论就在鲁迅的思想中占有重要位置,并始终对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1907年至1908年,鲁迅先后在《河南》杂志上发表几篇重要的论文,强调从改变人的精神世界入手,探索中国的新生之路。这些论文包括《摩罗诗力说》、《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等。《摩罗诗力说》把“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的西方浪漫主义诗人拜伦、雪莱、显克微支、普希金、莱蒙托夫等介绍到中国,并极力鼓吹敢于反抗强暴的拜伦式的精神战士。《科学史教篇》指出科学的发展常常要靠一种“超科学”的力量,即精神的力量,包括道德、理想、爱国精神等,科学固然是神圣的,但社会绝不能走只是崇尚科学的道路,一旦走上这种极端,人类美好的情感和敏锐的思想将会消失,社会将走入寂寞,科学也将随之走向虚空的深渊。在《文化偏至论》里,鲁迅系统地提出了他改造国民性的“立人”思想和个性主义思想。他指出,中国的严重问题在于人,不在于物;在于精神,不在于物质;在于个性,不在于“众数”。要“立国”,必先“立人”,而“立人”的关键在于个性的觉醒和精神的振奋。鲁迅确信只要国人精神振奋,个性崛起,中国将成为强大之邦而无敌于天下。但鲁迅旨在改变国人精神的文艺思想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反应。11

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开始掀起新文化运动,1917年,胡适、陈独秀相继撰文,提倡文学革命。钱玄同邀约沉默中的鲁迅为《新青年》撰稿,这恰与他十年前的理想相合,便答应写稿。他的《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短篇小说以文学的形式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罪恶,解剖了中国传统和中国社会的痼疾,批判了国民的劣根性,全力催促中国新文化的诞生;《我之节烈观》、《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等杂文则对妇女问题、青年问题、家庭问题以及民主革命的出路问题作了深刻的分析。这些表现时代思潮的小说和文章从不同角度有力地深化了轰轰烈烈的思想革命和文化革命,也使鲁迅在38岁这一年以一个饱经苍凉的中年人的成熟姿态出现于文坛,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斗争最彻底、影响最广泛的作家之一。鲁迅以文学作为“批判的武器”,进行文化批判、思想启蒙和现实斗争,在整个新文化运动中显示出巨大的震撼力,并开创了整个中国现代文学的主题:反封建、改造国民性、思想启蒙。如果说在日本时“立人”思想还是限于理念中的启蒙主义的话,那么,从新文化运动开始后这一思想就体现在鲁迅的文艺实践中了。12

鲁迅的“立人”思想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早期他曾以浪漫主义的情怀热烈讴歌个性主义,而新文化运动以后,他开始从社会历史的角度重新认识个性主义,认为个性解放必须与社会解放相结合。他在小说中深刻地揭示了追求个性解放的一代知识分子“梦醒了无路可以走”的悲剧,在散文诗集《野草》中,他更以艺术的方式思考着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命运和思想矛盾。1925年,北京发生了女师大风潮,面对北洋军阀政府对学生的镇压,鲁迅以鲜明的立场站在学生一边,以杂文为武器,进行坚决的斗争,这标志着鲁迅由文化批评、社会批评向社会斗争的转变,他开始在社会斗争中融入改造国民性的思想,将文化思想启蒙和社会政治斗争结合起来。1927年鲁迅定居上海以后,虽然身处国民党政治统治的白色恐怖之中,但他仍以韧性的战斗精神,不屈地向专制主义、官僚主义、国民党反动派和帝国主义进行斗争,同时仍然揭露国民性的弱点,进行文化批判和思想启蒙,直到1936年逝世。13

在鲁迅及其所代表的“五四”思想文化先驱,身上集中体现了特定的宝贵的文化品格。第一,他们最懂得创新,又最懂得继承。他们最猛烈地批判腐朽的旧文化,最热忱地献身于新文学的建设和发展,但又最珍视传统文化的精华,鲁迅、周作人、胡适等都是积极提倡白话文的主将,但又正是他们最早公开提出要保留文言文,这不仅不矛盾,反而显示了他们对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的全面而成熟的思考,他们的亲身实践表明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

第二,他们最注重立本,又最渴求开放,他们对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文化的关系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开拓出一条民族性与世界性融合的新文学发展之路。他们那代人都有着深厚的古典文学根基,但是,他们同时又都是外国文学的翻译家,他们普遍精通外文,鲁迅、周作人等人甚至精通五六门外语,阅读和翻译了大量外国文学理论和作品,真正打开了中国文学通向世界之窗,他们真可谓既读过经又留过洋,古今中外贯通一气,成为至今难以超越的一代知识分子。14

第三,他们最渴望自由,又最懂得责任,他们曾为争取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而付出沉重的乃至一生的代价,但在他们身上又始终伴随着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深层的历史使命感。

15

鲁迅是把文学作为自己人生奋斗的终身职业来选择和确定的,因此,可以说他没有随意创作过任何一篇作品,哪怕是一篇短小的文章,他的每一个字都凝结着他从事文学事业的根本目标:改造国民的思想性格和精神状态,其中也包括严格的甚至严酷的自我解剖,这可以说是鲁迅的作品比一般人深刻,比一般人伟大的根本原因。鲁迅一生为我们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清醒的现实主义、彻底的反封建思想和对人民大众的热爱,他的“立人”思想的提出以及为改造国民性所做出的不懈努力,都成为中国现代革命史、文学史、文化思想史中光辉灿烂的一页,他的小说、散文和杂文创作,成为记录他的思想,批判封建文化,对敌作战的有力武器,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说,鲁迅创作的魅力,即是他的人格魅力。经典评论:毛泽东论鲁迅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选自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见《毛泽东选集》2版,第2卷,69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四章17第二节《呐喊》《彷徨》的思想内涵及艺术特色一、小说集《呐喊》、《彷徨》第四章18

《呐喊》、《彷徨》是鲁迅前期的两部小说集。它们不仅是鲁迅一生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之作和经典之作。鲁迅是带着明确的民主主义思想启蒙目的而从事文学活动的,《呐喊》、《彷徨》是他长期思考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问题的艺术结晶。在这两部小说集里,鲁迅深刻地批判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揭露了封建卫道者的虚伪;反映了处于经济压迫和精神奴役双重压力下的农村生活面貌,描写了在激烈的社会矛盾中挣扎着的知识分子的命运;对农民问题、妇女问题、知识分子问题以及民主革命的出路问题和反封建、反传统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概括和反思,热情地呼唤有别于旧民主革命的新的革命的到来。

第四章19

《呐喊》、《彷徨》集中的小说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丰满而又洗练,隽永而又舒展,诙谐而又峭拔。在这两部小说集中,鲁迅采用的“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典型化方法,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典型形象,创造了全新的小说格局,将浓烈的感情寓于客观的叙事之中,语言简洁、洗练、生动,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格。这些小说还善于运用“画眼睛”和“勾灵魂”的方法,以极俭省的笔墨“形神俱似”地凸显出人物的性格特征,给人以强烈的印象……这些描写都能深入人物的精神世界,使艺术形象鲜活起来,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第四章

《狂人日记》是《呐喊》中的第一篇,最初发表于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5号。这是鲁迅第一次用白话写成的小说,也是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短篇小说。小说以“狂人”的病情发展为线索,以他流动的意识内容为描绘对象,逐层深入地揭露了封建道德的残酷性与虚伪性,揭露了这种道德是一种“吃人”的道德,几千年的封建史是一部“吃人”的历史。全文以现实和象征相结合的手法写成,狂人的意识流动分三个层次。一是感到赵贵翁和路人都是“吃人”的人,都要吃他。二是知道大哥也是“吃人”的人,也要吃他。三是怀疑自己也在无意中吃过人,以此揭示其象征性的思想内涵:封建道德在社会上的广泛影响,造成封建社会人与人关系的普遍冷酷;封建道德在家庭关系中的贯彻,即封建的家族制度,使家庭关系也带上反人性的“吃人”性质;在传统封建道德的无情浸染下,在封建社会中成长起来的人都有可能沾染上一些“吃人”思想,都有可能在无意中吃过人、害过人。《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形象也具有鲜明的象征意义,他是个“迫害狂”患者,象征着封建社会对启蒙知识分子的残酷压迫。二、最初的三篇小说:

《狂人日记》、《孔乙己》、《药》21

《孔乙己》在不到3000字的篇幅里,塑造了孔乙己这一呼之欲出、令人难忘的形象。同时,小说还刻画了酒店掌柜、温酒的小伙计、短衣帮顾客、邻舍一群孩子等众多人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主人公孔乙己是个封建思想、封建伦理道德的盲目维护者,他皓首穷经,百无一能,穷愁潦倒,沦落下层,受害而不觉悟,意识不到封建思想、封建道德的不合理性,在不自觉中被它们吃掉了自己的一生乃至生命。孔乙己在最潦倒时还摆出读书人的架子,不肯脱下代表他身份的长袍,不肯和“短衣帮”的人平起平坐地喝酒,他无以谋生,写有一手好字,却又不肯凭此吃饭,偷了书卖,反而振振有词地为自己辩白:“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终于因此而被丁举人打折了腿,从此消失了他卑微的身影。当这个虽迂腐却又善良、虽有坏脾气却又具好品行、有几分可厌可笑却又有几分可怜可悲的小人物,在咸亨酒店里得不到半点同情,只引起一阵阵的哄笑声时,读者就会深切地体会“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了。22

孔乙己的悲剧命运是封建思想、封建伦理道德的产物,而孔乙己则是在精神肉体上的全面受害者。在这篇小说中,鲁迅表现了对被损害与被侮辱的下层知识分子的深切同情,对扼杀他们的封建思想和封建伦理道德进行了强烈控诉。小说采用的是小伙计的视角,以小伙计的所见所闻为中心结构故事,使小说的布局更加紧凑、精粹,同时也更增加了作品的真实感和生动性。睡中的民众唤醒,这正是华夏两家也是整个华夏民族的悲剧吧。应该看到,这篇小说的两条线索都很深沉,都很重要。革命者夏瑜不懂得发动群众,不懂得思想启蒙的重要性,所以不仅他本人,乃至整个辛亥革命都失败了,都以悲剧而结局;而华老栓一家的悲剧正在于他们的愚昧和麻木,像他们这样热心于吃人血馒头的愚昧之帮,何年何月才能被启蒙、被发动起来?!

《呐喊》除以较多的篇什描写农民物质上的“病苦”外,更侧重描写农民精神上的《呐喊》封面“病苦”。《故乡》中的闰土,《风波》中的七斤,《祝福》中的祥林嫂,《离婚》中的爱姑,都反映出辛亥革命前后,封建农村依旧沉滞落后的社会现实。《阿Q正传》是这一类题材中的经典之作,小说最初连载于1921年12月4日至1922年2月12日《晨报副刊》,署名巴人。作品通过阿Q的悲剧命运,深刻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的现实风貌,揭示和批判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不彻底性,尖锐地提出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本质问题。小说表明:只有通过强有力的思想启蒙,彻底打碎农民精神上的枷锁,中国的民主革命才会有光明的前景。小说特别通过阿Q身上的“精神胜利法”,在更为深广的层次上揭露了中华民族的劣根性,揭示了病态社会中人们的不幸和病苦。23三、不朽的名作:《阿Q正传》

《阿Q正传》突出的艺术成就体现在诸多方面:第一,艺术描写的高度典型化。《阿Q正传》在人物的塑造上采用了“杂取种种,合成一个”的典型化手法,表现出高度的概括性。

第二,细节描写精彩传神。如对赵府点灯的描写,出现在不同的段落里,使赵太爷吝啬贪小的性格,一层深似一层地从三个“例外”里反映出来,活画了地主阶级卑污的灵魂。

第三,强烈的批判与讽刺特色。小说不仅有头尾两部分的议论,而且其他许多地方也都穿插着议论成分,如小说开头关于作品的名目,阿Q的性格、籍贯的探讨和借题发挥,一方面对儒家的“正名说”、旧社会所谓“阔人”和“立言”的人以及有“历史癖与考据癖”的人进行了讽刺,另一方面又写出了阿Q生活的社会环境及其社会地位,因而与人物性格的刻画是密切相关的。

第四,《阿Q正传》语言准确、鲜明、生动、精练、饱含幽默,且好用反语,喜欢夸张,显示了卓越的语言艺术。《阿Q正传》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艺术成就,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宝库中的经典作品。24

与鲁迅其他农村题材的小说相比,《阿Q正传》在一个更为广阔的背景中写出了当时中国农村的社会矛盾和阶级关系,并且直接联系到农民群众要求革命的问题。辛亥革命的命运是和阿Q代表的农民命运紧密地联系着的,阿Q被送上法场,辛亥革命也同时被送上了法场,一声枪响,这个革命运动的命运便与阿Q的命运一起结束了。鲁迅以其深刻的观察和沉痛的感受,通过艺术描绘,让人看清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如今,《阿Q正传》已被翻译成许多国家的文字,成为全世界进步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2526知识链接:茅盾等论阿Q

刻画出隐伏在中华民族骨髓里的不长进的性质——阿Q相,我以为这是《阿Q正传》之所以可贵,恐怕也就是《阿Q正传》流行极广的主要原因。———选自雁冰(茅盾):《读〈呐喊〉》,载《文学周报》,第91期(1923年10月)。这是充满讽刺的一种写实的艺术……阿Q的苦脸永远的留在记忆中的。———选自[法]罗曼·罗兰,转引自柏生(孙伏园):《罗曼·罗兰评鲁迅》,载《京报副刊》,1926-03-02。鲁迅的反封建的思想,对于传统的精神文明的攻击,以及在封建势力支配之下的“不可使知之”的一班所谓“愚民”的性格,在《阿Q正传》里是最具体的被表现着。在这一篇创作里,可以看到鲁迅的在反封建时代的思想的全部。———选自钱杏邨:《现代中国文学论》,载《拓荒者》,第1卷第2期(1930年2月10日)。

《彷徨》中的《伤逝》是鲁迅唯一一篇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但事实上表达的内涵绝不只是爱情,它通过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揭示了深刻而广泛的社会内容。主人公涓生和子君都是“五四”时期年轻知识分子的代表,他们曾经勇敢追求婚姻自主和个性解放,发出过“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的时代强音,并付诸了果断的行动,但他们的爱情最终归于失败,以悲剧而结局。他们的悲剧说明了什么?

其一,封建势力依然强大,“五四”时期虽然出现了新思想新文化,但封建思想意识并不是即刻就被一扫而尽的,它仍然在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并把他们的爱情追求压得粉碎。

其二,知识分子个性解放的要求不可能离开社会解放而单独完成,离开了社会解放,无论他们曾经表现得如何坚决,他们的抗争终究是软弱无力,甚至是一事无成的。

其三,从子君的角度来说,女性在追求婚恋幸福的过程中,首先应该获得人格和经济地位上的独立,不能仅仅依靠爱情本身,更不能依赖于男人,只有这样,爱情才能有所附丽,否则所谓的美满只能是空幻的愿望罢了。四、关注女性命运的《伤逝》、《祝福》、《离婚》第四章28第三节《野草》《朝花夕拾》的生命体悟与哲学思考

《野草》最初是鲁迅在《语丝》杂志上发表的一组散文诗,1927年7月由北新书局出版单行本并收入未名社编辑的“乌合丛书”。《野草》共收入散文诗23篇,其中包括《秋夜》《影的告别》《复仇》《雪》《过客》《狗的驳诘》《墓碣文》等,另有《题辞》一篇。从1924年9月15日写作第一篇《秋夜》到1926年4月完成最后一篇《一觉》经历了两年左右的时间,而这一段时间,正是鲁迅思想的一个彷徨期,特别是1925年,用鲁迅自己的话说,是交上了华盖运,“六面碰壁,外加钉子”——当时,“五四”新文化阵营的分化,封建势力的卷土重来,女师大事件中的恩恩怨怨,1924年他与二弟周作人的失和,都直接影响了他的心境和情绪。29一、《野草》的思想和艺术

《野草》要表达的更多的是当时鲁迅的内心矛盾和斗争,其中有些是不足也不愿为外人道的。他采用了象征主义的手法,使本来明白的东西变得有些朦胧,指引读者进入深层次思考,同时又使抽象的东西变得形象,更深沉地打动读者,更深刻地感染读者。《野草》构思新颖奇特,多写梦境和幻觉,并把梦幻和现实自然而然地联系起来,把情、景、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达到了一种弦外之音、境外之意的美学境界和艺术效果。《野草》篇章短小精练,意象浓缩,语言富有诗一样的跳跃性和音乐感,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思考和回味空间。因此我们在《野草》中不但看到了鲁迅对屈原及《离骚》的继承和发展,也看到了鲁迅对西方散文诗大家尼采、波德莱尔和屠格涅夫等人的借鉴和融会贯通,写实和象征在《野草》里得到了完美的融合。30第四章31第三节《野草》《朝花夕拾》的生命体悟和哲学思考

一、《野草》的思想和艺术

《野草》最初是鲁迅在《语丝》杂志上发表的一组散文诗,1927年7月由北新书局出版单行本并收入未名社编辑的“乌合丛书”。《野草》共收入散文诗23篇,其中包括《秋夜》、《影的告别》、《复仇》、《雪》、《过客》、《狗的驳诘》、《墓碣文》等,另有《题辞》一篇。从1924年9月15日写作第一篇《秋夜》到1926年4月完成最后一篇《一觉》经历了两年左右的时间,而这一段时间,正是鲁迅思想的一个彷徨期,特别是1925年,用鲁迅自己的话说,是交上了华盖运,“六面碰壁,外加钉子”———当时,“五四”新文化阵营的分化,封建势力的卷土重来,女师大事件中的恩恩怨怨,1924年他与二弟周作人的失和,都直接影响了他的心境和情绪。尽管他感到的尽是浓重的黑暗与虚无,但仍要做“绝望的抗战”,“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青年“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这就决定了《野草》中的作品虽然流露出彷徨、苦闷、寂寞的情绪,但仍潜藏着在黑暗重压下的战斗精神、不懈的追求精神和英勇的牺牲精神,具有复杂深邃的思想蕴涵和鲜明独特的文化品格。32

二、《朝花夕拾》的思想和艺术

《朝花夕拾》是鲁迅写于1926年的10篇回忆性散文的结集,这10篇作品在出版前曾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总题为《旧事重提》,1928年9月由北京未名社出版时,鲁迅写了《小引》和《后记》,因而这部散文集包括《小引》和《后记》在内共有12篇作品。《朝花夕拾》有着独特的文化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是我们了解鲁迅生平思想的第一手资料。《朝花夕拾》描述了鲁迅从童年到壮年时期的某些生活片段,包括童年的兴趣和爱好,家庭教育和私塾教育,目睹庸医的害人,父亲的死,到南京求学的生活,富国强兵梦的破灭,日本仙台学医和终于放弃学医,辛亥革命前后的经历,给予自己关心和帮助的师友等,具有明显的自传色彩。它也勾勒了清末到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的社会生活风貌,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近代中国历史的若干重要的侧面,如关于“长毛”,关于洋务运动,关于私塾和学堂,关于新潮和旧习,关于留学生,关于日俄战争,关于绍兴光复,关于辛亥革命的换汤不换药等等,对历史做出了生动而鲜活的记录,具有很强的史料性。33第四章34第四节《故事新编》对历史的解构与超越

二、《朝花夕拾》的思想和艺术

《故事新编》1936年1月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收入了鲁迅1922年至1935年所作的小说八篇,除“序言”外,包括《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出关》《非攻》和《起死》。《故事新编》作品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基本都有文献根据,但鲁迅不受文献的束缚,在把握古人古事精神内核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艺术想象和虚构。所以说,《故事新编》取材于古代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但实质上是以历史讽喻现实,是历史与现实相交融的小说。《故事新编》中的作品热情地歌颂了勇于献身民众正义事业的古代英雄:《非攻》赞扬了墨子反对侵略战争的正义感,《理水》歌颂了大禹为民治水造福的献身精神,《补天》歌颂了女娲的劳动创造精神,《奔月》赞扬了后羿的正直性格,《铸剑》称赞了宴之敖者坚定不移的复仇意志。35

鲁迅是把这些古代英豪作为“中国的脊梁”来歌颂的,对这些古人的称颂,意在激励中国人民的创造精神,鼓舞人民的斗争意志。《故事新编》中的作品也批判和讽刺了老庄等人的复古倒退、清静无为、无是非观等错误思想:《出关》批判了老子“无为而不为”的无为主义哲学以及所谓“与世无争”的超现实态度;《起死》批判了庄子的“无生死观”与“无是非观”等错误思想;《采薇》批判了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的复古倒退行为。对古人这些错误意识的批判,是从反面呼唤人民积极入世,投身现实主义大潮。《故事新编》中的作品还有着寓古于今的现实批判精神和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是既有历史根据,又有的放矢的现实批判,如对《理水》中文化山上的那些“学者”的描写,就是讽刺当时一些国民党御用文人和文化官僚的,这种借古讽今的批判笔法在30年代初、中期发挥了重要的战斗作用。36第四章37第五节鲁迅杂文的锐利与深邃

鲁迅的杂文,结集的共有14本,包括《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和《且介亭杂文末编》。此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集外集拾遗补编》中也有许多杂文,鲁迅一生写作的杂文,数量达百余万字。鲁迅的杂文内容丰富广博,而对旧社会、旧文明和复古派的批判,对封建反动统治及其政权的猛烈抨击,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揭露、斗争,对文化、文学战线上错误倾向的批评,对社会病态心理和国民性弱点的暴露、针砭,是其中的几个重要内容,形成了与现实密切结合富于批判性、战斗性的思想特色。鲁迅的杂文文体多样,不拘一格,开拓出极其广阔的天地,其艺术风格也多姿多彩,最主要的就是尖锐锋利,精练泼辣,似匕首投枪,三言两语,就能把复杂深奥的事理说清,其驾驭语言的卓越才能,令人叹为观止。这种风格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得以体现。一是政治性与形象性的有机统一,既立论准确,分析透辟,论证严密,具有强大的逻辑力量;同时又显示了议论的形象化,以对比、暗示、取譬、借喻等手法使深奥抽象的思想观点变成具体可感的生动形象。二是把战斗性与抒情性融为一体,既有尖锐犀利的笔锋,又有舒缓深长的情致。三是鲁迅的杂文还具有浓厚的幽默讽刺特色。38

鲁迅的杂文在思想和艺术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中外的散文发展史上都是罕见的。鲁迅的杂文是特定的社会思想和社会生活的艺术记录,几乎写出了整整一个时代的风貌,是现实中国思想文化、社会历史的百科全书。鲁迅的杂文既是史诗,又是政论,充满了鲜明的爱憎情感和丰富的理论含量,比较重要的代表性作品有《我之节烈观》《灯下漫笔》《春末闲谈》《论雷峰塔的倒掉》《并非闲话》《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文艺与革命》等。

杂文创作渗透到鲁迅文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在他的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甚至是新诗和旧诗的写作中,都常常可以找到杂文的影子;鲁迅也总是在他参与编辑或支持的文学刊物和领导的文学社团中,积极地倡导和推动杂文的创作,而他翻译的一些关于散文的理论文章及著作如厨川白村的《出了象牙之塔》等,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中国的散文创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借鉴。思考题第四章401.鲁迅的创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出现就是一座高峰,你怎么理解这个现象?2.你怎么看待阿Q身上的“精神胜利法”?3.《伤逝》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究竟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4.《故事新编》以史喻今的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