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可以(C)。A.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B.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C.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D.决定国家的贫富强弱2、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B)A.真理具有绝对性B.真理具有相对性C.真理具有客观性D.真理具有全面性3、真理与谬误的统一的含义是(C)。A.真理中包含着谬误B二者互为因果C。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二者没有确定的界限4、庄子说:“是亦彼也,彼亦是也。这是一种(D)。A.唯物主义观点B.唯心主义观点C.形而上学观点D.相对主义观点5、社会存在(B)。A.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的总和B.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C.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D.就是指社会环境6、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A)。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D.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向7、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要检验认识是否同(D)。A.已有的理论相符合B.已被实践证明的真理相符合C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符合D.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8、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使(C)。A.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被揭示出来B.政治在社会生活中的支配作用得到证明C.社会的物质性得到了科学的论证D.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得到了充分说明9、最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口状况是(D)。A.人口多,密度大B.人口少,增长慢C.人口不增也不减D.与物质生产相适应10、理解整个人类发展史的钥匙是(B)。A.阶级斗争发展史B.生产劳动发展史C.政治制度演变史D.宗教信仰变迁史11、规律是(A)。A.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B.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外在的、偶然的间接的联系C.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直接的、表面的可能性联系D.事物和现象之间的人为的、形式的非本质联系12、在从猿变人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C)。A.类人猿的生理结构B.类人猿的生活特点C.生产劳动D.气候变化1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主要是因为实践是一种(C)。A.客观物质性活动B.自觉能动性活动C.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D.社会历史性活动14、解放思想,就是要(D)。A.不受任何框框的束缚,思想上达到绝对自由B.不受任何约束,做到随心所欲C.抛弃原有的一切观念,重新评价一切D.突破落后观念的束缚,坚持实事求是15、直线论的错误在于只看到(B)。A.事物发展的周期性而否认了前进性B.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而否认了曲折性C.事物发展的间接性而否认了连续性D.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而否认了周期性16、循环论的错误在于(C)。A.只看到事物发展的普遍性,没有看到事物发展过程的特殊性B.只看到事物的绝对运动,没有看到事物的相对静止C.只看到事物发展道路的曲折性,没有看到事物发展趋势的前进性D.只看到新旧事物之间的连续性,没有看到新旧事物之间的间断性17、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是通过(D)。A.对人的心理因素的影响才能实现B.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才能实现C.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才能实现D.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才能实现18、把经过实践证实的理论看成绝对真理,并当成检验其它一切认识真理性的标准,这是一种(A)。A.形而上学的观点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C.相对主义的观点D.经验论的观点19、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是(B)。A.两种完全不同的真理B.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C.两种完全相同的真理D.两者有着固定不变的界限20、作为辩证的否定的扬弃是(C)。A.既保留又继承B.彻底抛弃C.既克服又保留D.矛盾的调和21、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的革命变革的表现的有(B,D)A。提出阶级斗争的观点B。确立了科学实践观C。实现了唯物论和认识论的结合D。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结合22、克隆“、”转基因等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表明(A,B,D)。A。有力地批判了“上帝造物”的观点B。为“世界统一于物质”提供了自然科学依据C。意识的能动性可以突破物质世界的规定D。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创造世界23、下列各项属于英雄创造历史的历史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的有(A,B,D)。A。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人们的眼界B。口剥削阶级的偏见曲解历史的发展C。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不高D。认识上的直线性和片面性24、当今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主要影响有(A,C)。A。证实、充实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B。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越来越不适应现时代C。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宇宙观D。否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25、共产主义是(A,B,C)。A。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B。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C。以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为目标的实际运动D。渺茫的幻想26、地球是由无数个循环系统组成,例如地球水循环系统:水被蒸发,又以雨雪的方式降落下来,不停反复。水生生物循环系统:大鱼吃小鱼,小鱼吃浮游生物,浮游生物又以鱼的排泄物为食。人类社会也是一个大系统,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相互之间不断加强联系,相互作用,推动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这说明系统具有(A,B,C,D)。A。整体性B。结构性C。层次性D。开放性27、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是(A,C,D)。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有时候,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从而成为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C。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28、“忧心冲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从哲学上讲,这段话说明(A,B,C,D)。A。人的感觉是先验的B。人的感觉从经验中来C。人的感觉具有主体性D。事物的本质取决于人29、霍尔巴赫认为:“人是自然产物,存在于自然之中,服从自然的法则,不能超越自然”,这(A,B,C,D)A。否定了人具有主观能动性B。肯定了自然规律的客观实在性C。人们只能认识规律,不能利用和改造规律D。将机械决定论贯彻到人的活动领域30、人民群众的活动,要受到现存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条件有(A,B,C,D)A。经济条件主要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B。政治制度特别是国家制度C。政治、思想道德水平D。人们头脑中的传统观念31、作为辩证的否定的扬弃是(C)。A.既保留又继承B.彻底抛弃C.既克服又保留D.矛盾的调和32、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是通过(D)A.对人的心理因素的影响才能实现B.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才能实现C.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才能实现D.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才能实现33、区分新事物和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B)。A.是不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B.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有强大生命力C.是不是具有新形式和新特点D.是不是得到绝大多数人的承认34、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D)。A.视为精华全部继承B.视为糟柏全部抛弃C.应保留一半,抛弃一半D.批判继承,推陈出新35、谬误与真理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因此谬误(B)。A.永远也不能变为真理B.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真理C.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D.包含在相对真理之中的36、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是(B)。A.地理环境B.生产劳动C.社会环境D.社会意识37、社会存在(B)。A.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的总和B.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C.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D.就是指社会环境38、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B)。A.真理具有绝对性B.真理具有相对性C.真理具有客观性D.真理具有全面性39、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可以(C)。A.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B.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C.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D.决定国家的贫富强弱40、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使(C)。A.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被揭示出来B.政治在社会生活中的支配作用得到证明C.社会的物质性得到了科学的论证D.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得到了充分说明41、许多地方环境污染发展成为社会公害,这是(D)。A.渔猎时代的环境问题B.新石器时期的环境问题C.农业社会的环境问题D.工业社会的环境问题42、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A)。A.正确反映B.歪曲反映C.颠倒反映D.否定反映43、真理与谬误的统一的含义是(C)。A.真理中包含着谬误B.二者互为因果C。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二者没有确定的界限44、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B)。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D.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势45、事物的质是指(C)。A.构成事物内在要素的总和B.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C。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定性D.事物的规模、发展程度和速度等规定性46、“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句话是一种(A)。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观点C.形而上学的观点D.相对主义的观点47、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D)。A.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B.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C.事物的某些属性是否发生了变化D.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48、把经过实践证实的理论看成绝对真理,并当成检验其它一切认识真理性的标准,这是一种(A)A.形而上学的观点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C.相对主义的观点D.经验论的观点49、作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地理环境,指的是(D)。A.全部自然界B.劳动资料C.直接影响生产力发展的自然条件D.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50、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主要是因为(A)A.实践具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特性B.实践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C.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51、下列哲学流派属于现代人本主义思潮的有(A,D)。A。唯意志主义B。实证主义C。马赫主义D。存在主义52、共产主义是(A,B,C)。A。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B。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C。以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为目标的实际运动D。渺茫的幻想53、当今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主要影响有(A,C)A。证实、充实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B。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越来越不适应现时代C。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宇宙观D。否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54、判断一个事物是否是新事物的错误观点是(A,B,C)。A。根据它时间上出现的先后B。根据它的形式是否新奇C。根据它的力量是否强大D。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55、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在因素。”科学的想象(A,B,C,D)。A。要充分发挥了人的思维潜能B。要以一定的知识储备为基础C。是意识能动性的一种具体表现D。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56、忧心冲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从哲学上讲,段话说明(A,B,C,D)。A。人的感觉是先验的B。人的感觉从经验中来C。人的感觉具有主体性D。事物的本质取决于人5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为它是(A,B,C,D)。A。新社会制度产生的物质基础和强大的物质力量B。新社会制度巩固和发展的物质基础C。彻底战胜旧制度的强大物质力量D。人们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58、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是(A,C,D)。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有时候,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从而成为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C。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59、马克思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这句话的含义是(A,C,D)。A。意识和存在具有同一性B。把意识与存在等同起来C。意识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的辩证统一D。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60、“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这个论断适用于(A,B,C,D)。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61、社会存在(B)。A.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的总和B.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C.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D.就是指社会环境62、解放思想,就是要(D)。A.不受任何框框的束缚,思想上达到绝对自由B.不受任何约束,做到随心所欲C.抛弃原有的一切观念,重新评价一切D.突破落后观念的束缚,坚持实事求是63、真理的发展是一个(D)。A.真理和谬误相调和的过程B.真理和谬误相补充的过程C.客观真理与主观真理相互转化的过程D.相对真理逐渐向绝对真理转化的过程64、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B)。A.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B.量变和质变关系的原理C.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D.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65、要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B.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C.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D.以实践中是否得到证明定是非66、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A)。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D.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向67、区分新事物和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B)A.是不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B.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有强大生命力C是不是具有新形式和新特点D.是不是得到绝大多数人的承认68、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C)。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联系和发展规律69、实践之所以是驳斥不可知论的最有力的论据,是因为(C)。A.实践本身是社会物质活动B.坚持实践的观点就是坚持唯物论C.实践的成功证明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正确的D.世界不存在永远不能认识的事物70、面对消极腐败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因为(A)。A.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B.原因必然引起结果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71、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是(A)。A.制造使用工具B.具有宗教信仰C.具有语言文字D.具有思想意识72、直线论的错误在于只看到(B)。A.事物发展的周期性而否认了前进性B.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而否认了曲折性C.事物发展的间接性而否认了连续性D.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而否认了周期性73、最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口状况是(D)。A.人口多,密度大B.人口少,增长慢C.人口不增也不减D与物质生产相适应74、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使(C)。A.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被揭示出来B.政治在社会生活中的支配作用得到证明C.社会的物质性得到了科学的论证D.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得到了充分说明75、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B)。A.真理具有绝对性B.真理具有相对性C.真理具有客观性D.真理具有全面性76、在真理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就必须承认(A)A.真理具有客观性B.真理具有相对性C.真理具有全面性D.真理具有具体性77、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主要是因为(A)。A.实践具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特性B.实践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C.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78、许多地方环境污染发展成为社会公害,这是(D)。A.渔猎时代的环境问题B.新石器时期的环境问题C.农业社会的环境问题D.工业社会的环境问题79、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是(B)。A.地理环境B.生产劳动C.社会环境D.社会意识80、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可以(C)。A.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B.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C.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D.决定国家的贫富强弱81、“忧心冲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从哲学上讲,这段话说明(A,B,C,D)。A。人的感觉是先验的B。人的感觉从经验中来C。人的感觉具有主体性D。事物的本质取决于人82、克隆“、”转基因等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表明(A,B,D)A。有力地批判了“上帝造物”的观点B。为“世界统一于物质提供了自然科学依据C。意识的能动性可以突破物质世界的规定D。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创造世界83、下列各项属于英雄创造历史的历史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的有(A,B,D)。A。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人们的眼界B。剥削阶级的偏见曲解历史的发展C。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不高D。认识上的直线性和片面性84、霍尔巴赫认为:“人是自然产物,存在于自然之中,服从自然的法则,不能超越自然”,这(A,B,C,D)。A。否定了人具有主观能动性B。肯定了自然规律的客观实在性C。人们只能认识规律,不能利用和改造规律D。将机械决定论贯彻到人的活动领域85、我国现阶段阶级斗争的特点是(C,D)。A。阶级斗争已变成人民内部矛盾B。阶级斗争越来越尖锐C。阶级斗争已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D。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8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变革,因为它(A,B)。A。结束了“科学之科学”的哲学时代B。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C。建立了绝对真理的理论体系D。使哲学发展到顶峰87、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A,B,D)。A。认为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B。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和对待C。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只有间断性,没有连续性D。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88、了共产主义是(A,B,C)。A。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B。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C。以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为目标的实际运动D。渺茫的幻想89、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的革命变革的表现的有(B,D)。A。提出阶级斗争的观点B。确立了科学实践观C。实现了唯物论和认识论的结合D。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结合90、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是(A,C,D)。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有时候,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从而成为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C。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91、区分同质事物的差别依据是(D)。A.事物的度B.事物质的规定性C.事物量的规定性D.事物的特殊矛盾92、要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B.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C.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D.以实践中是否得到证明定是非93、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B)。A.真理具有绝对性B.真理具有相对性C.真理具有客观性D.真理具有全面性9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主要是因为实践是一种(C)。A.客观物质性活动B.自觉能动性活动C.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D.社会历史性活动95、社会存在(B)。A.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的总和B.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C.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D.就是指社会环境96、真理与谬误的统一的含义是(C)。A.真理中包含着谬误B.二者互为因果C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二者没有确定的界限97、解放思想,就是要(D)。A.不受任何框框的束缚,思想上达到绝对自由B.不受任何约束,做到随心所欲C.抛弃原有的一切观念,重新评价一切D.突破落后观念的束缚,坚持实事求是98、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D)。A.事物数量的增加B.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C.事物的一切运动变化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99、3质和事物的存在是(C)。A.相互对立的B.相互包含的C.直接同一的D.相互转化的100、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使(C)。A.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被揭示出来B.政治在社会生活中的支配作用得到证明C.社会的物质性得到了科学的论证D.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得到了充分说明101、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D)。A.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B.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C.事物的某些属性是否发生了变化D.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102、真理的发展是一个(D)。A.真理和谬误相调和的过程B.真理和谬误相补充的过程C.客观真理与主观真理相互转化的过程D.相对真理逐渐向绝对真理转化的过程103、理解整个人类发展史的钥匙是(B)。A.阶级斗争发展史B.生产劳动发展史C.政治制度演变史D.宗教信仰变迁史104、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B)。A.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B.量变和质变关系的原理C.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D.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105、在真理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就必须承认(A)A.真理具有客观性B.真理具有相对性C.真理具有全面性D.真理具有具体性106、作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地理环境,指的是(D)。A.全部自然界B.劳动资料C.直接影响生产力发展的自然条件D.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107、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是通过(D)。A.对人的心理因素的影响才能实现B.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才能实现C.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才能实现D.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才能实现108、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是(A)。A.制造使用工具B.具有宗教信仰C.具有语言文字D.具有思想意识109、最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口状况是(D)。A.人口多,密度大B.人口少,增长慢C.人口不增也不减D.与物质生产相适应110、事物的质和量的区别在于(C)。A.质是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的外在表现B.事物的质是单一的,事物的量是多方面的C.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量与事物的存在是不直接同一的D.事物的质是不变的,事物的量是不断变化的11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是(A,C,D)。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有时候,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从而成为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C。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意识并非一开始就是纯粹的意识,“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注定要受物质的“纠缠,物质在这里表现为震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简言之,即语言。这说明(A,B,C)A。没有独立存在的意识、精神B。意识永远依赖于物质C。语言是现实的意识,是意识的表现形式D。意识也就是物质的东西113、现代西方哲学从思想倾向上可分为两大思潮,它们分别是(C,D)。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人本主义D。科学主义114、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是(C,D)。A。发现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B。指出阶级斗争的长期性C。论证了阶级的存在与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D。说明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115、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科学的想象(A,B,C,D)。A。要充分发挥了人的思维潜能B。要以一定的知识储备为基础C。是意识能动性的一种具体表现D。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116、克隆“、转基因等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表明(A,B,D)。A。有力地批判了”上帝造物“的观点B。为”世界统一于物质“提供了自然科学依据C。意识的能动性可以突破物质世界的规定D。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创造世界11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变革,因为它(A,B)。A。结束了“科学之科学”的哲学时代B。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C。建立了绝对真理的理论体系D。使哲学发展到顶峰118、人民群众的活动,要受到现存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条件有(A,B,C,D)。A。经济条件主要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B。政治制度特别是国家制度C。政治、思想道德水平D。人们头脑中的传统观念119、“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从哲学上讲,这段话说明(A,B,C,D)。A。人的感觉是先验的B。人的感觉从经验中来C。人的感觉具有主体性D。事物的本质取决于人120、坚特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统一的观点是(C)。A.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B.真理问题上的一元论C.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D.真理问题上的二元论121、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就是(B)。A.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唯心主义B.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唯物主义C.在真理观上坚持了辩证法D.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形而上学122、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主要是通过(D)。A.人们的思想观念来实现的B.国家的有关政策和法律来实现的C.民族习惯和氏族信仰来实现的D.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来实现的123、阶段性部分质变表现了(D)。A.事物内部各部分之间变化的不平衡性B.事物整体与某些构成部分之间变化的不平衡性C.事物与事物之间变化的不平衡性D.事物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之间变化的不平衡性124、列宁说:“革命是被压迫者和被剥削者的盛大节日,人民群众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够像在革命时期这样以新社会秩序的积极创造者的身份出现。”这段话说明了(A,B,C,D)。A。革命代表了人民群众的利益B。革命指出了人民群众摆脱生活绝境的出路C。革命使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挥D。革命能更大地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25、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的这句话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C,D)。A。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B。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D。网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126、在真理观上坚持辩证法,就必须承认(B)。A.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B.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C.真理既是正确的又包含错误因素D.真理既是普遍的又是具体的127、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在于(A)。A.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世界B.它是认识事物本质的基础C.它是科学分门别类的客观依据D.它是正确区分不同事物的基础128、事物总的量变过程中的局部性部分质变是(B)。A.事物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之间变化不平衡性的表现B.事物的各个部分之间变化不平衡性的表现C.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外部条件变化不平衡性的表现D.事物的量和质变化不平衡性的表现129、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因为(B,C)。A。人民群众的一切活动都推动社会历史前进B。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C.M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D。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创造者130、下列各项属于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的基本内容的有(A,B)。A。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B。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C。经济基础内部各方面之间的矛盾D。网上层建筑两个部分之间的矛盾131、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D)。A.事物数量的增加B.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C.事物的一切运动变化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132、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D)。A.能否满足人的需要B.能否被多数人认可C.能否付诸实践D.能否在实践中得到证实133、真理与谬误的本质区别在于(D)。A.真理是有用的,谬误是有害的B.真理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谬误是自己头脑里存在的C.真理是相对的,谬误是绝对的D.是否正确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134、下列各项属于典型的社会革命类型的有(A,B)。A。新兴封建主阶级推翻没落奴隶主阶级统治的革命B。新兴资产阶级推翻没落封建主阶级统治的革命C。被压迫人民反对外来侵略者的斗争D。殖民地人民反对宗主国压迫的斗争135、两种对立的发展观是(B)。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B.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136、真理是没有阶级性的,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因为(D)。A.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真理是不断发展的B.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C.真理就是客观规律,真理与人的阶级地位无关D.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137、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主要是因为实践是一种(C)。A.客观物质性活动B.自觉能动性活动C.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D.社会历史性活动138、人民群众(A,C)。A.是一个历史范畴B。仅仅指劳动人民C。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D。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范畴139、物质生产是制约科学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其表现有(A,B,C,D)。A。物质生产的发展的需要是科学发展的动力B.物质生产为科学提供实验设备和观测手段C.物质生产决定科学发展的规模和速度D。物质生产决定科技成果向直接生产力的转化140、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两者之间的关系是(A,D)。A。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B。互不联系、互不干扰的C。互相绝对排斥的D。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和制约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14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主要是因为(A)。A.实践具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特性B.实践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C。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142、坚持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统一的观点是(C)。A.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B.真理问题上的一元论C.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D.真理问题上的二元论143、事物的质变是指(D)。A.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B.事物在场所方面的变更C.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状态D.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145、阶级斗争是指(A,C,)。A。网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斗争B。剥削阶级内部不同阶层之间的斗争C。团进步阶级和反动阶级之间的斗争D.封建社会农民和手工业者之间的斗争146、杰出人物在历史上起一定的进步作用,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是一致的,这是因为(A,B,C,D)。A。杰出人物是阶级的代表、群众的代表,是阶级和群众中的一员B。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是以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为基础的C。杰出人物的活动受到当时的群众活动和阶级斗争的制约D。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如何,取决于他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147、马克思曾经引用爱尔维修的话指出:“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这段话表明(A,B,C,D)。A。杰出人物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B。某一时代英雄人物恰好是谁带有偶然性C。英雄人物的出现是时势造成的D。英雄人物是适应时代的需要而产生的148、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于它是(A,C,D)。A。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B。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C。阶级社会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途径D。迫使统治阶级实行某些改良措施的手段149、量变的复杂性是指(B)。A。量变的程度发展不同B.量变形式的多样性和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C.质变中有量的扩张D.量变有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和突破度的范围的变化150、把经过实践证实的理论看成绝对真理,并当成检验其它一切认识真理性的标准,这是一种(A)。A.形而上学的观点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C.相对主义的观点D.经验论的观点151、对社会发展起作用的因素有(A,B,C,D)。A。社会基本矛盾运动B。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的作用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D。科学技术对社会历史的推动作用152、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的关系是(B,C,D)。A。政治上层建筑决定思想上层建筑B。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的思想、观点指导下建立起来的C。政治上层建筑对人们的思想观点有很大的影响作用D。政治上层建筑最为直接地反映经济基础153、上层建筑在下列哪几个方面为经济基础服务()。A,B,CA.在服务方向上保护自己的经济基础,排除异己B.在服务方式上通过对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的控制实现其职能C。在服务效果上既可促进也可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D。在服务手段上一切通过国家的行政命令154、“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这是一种()。BA.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形而上学的观点155、知识分子()。A,B,DA。是一个独立的、广泛的阶层B。不是由在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处于相同地位的人所组成C。具有统一的阶级属性,是一个独立的阶级D。不同的知识分子可以为各种不同的阶级服务156、下列各项属于革命的客观形势的有()。A,BA。统治阶级不能照旧不变地维持自己的统治B。被统治阶级的贫困和苦难异乎寻常地加剧C。被压迫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大大提高D。革命阶级的革命政党的建立及其正确领导一、单选题(共20题,80.0分)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A.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B.量变和质变关系的原理C.“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D.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标准答案:B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使()。A.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被揭示出来B.政治在社会生活中的支配作用得到证明C.社会的物质性得到了科学的论证D.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得到了充分说明标准答案:C直线论的错误在于只看到()。A.事物发展的周期性而否认了前进性B.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而否认了曲折性C.事物发展的间接性而否认了连续性D.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而否认了周期性标准答案:B在真理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就必须承认()。A.真理具有客观性B.真理具有相对性C.真理具有全面性D.真理具有具体性标准答案:A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要检验认识是否同()。A.已有的理论相符合B.已被实践证明的真理相符合C.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符合D.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标准答案:D许多地方环境污染发展成为社会公害,这是()。A.渔猎时代的环境问题B.新石器时期的环境问题C.农业社会的环境问题D.工业社会的环境问题标准答案:D面对消极腐败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因为()。A.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B.原因必然引起结果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标准答案:A作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地理环境,指的是()。试题导航一、单选题第1题第2题第3题第4题第5题第6题第7题第8题第9题第10题第11题第12题第13题第14题第15题第16题第17题第18题第19题2021/12/2在线考试::试卷作答/Exam/onlineTest/KaoShiJieGuo.aspx2/28、9、10、A.全部自然界B.劳动资料C.直接影响生产力发展的自然条件D.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标准答案:D“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句话是一种()。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观点C.形而上学的观点D.相对主义的观点标准答案:A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是通过()。A.对人的心理因素的影响才能实现B.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才能实现C.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才能实现D.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才能实现标准答案:D一、单选题(共20题,80.0分)真理与谬误的本质区别在于()。A.真理是有用的,谬误是有害的B.真理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谬误是自己头脑里存在的C.真理是相对的,谬误是绝对的D.是否正确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标准答案:D把经过实践证实的理论看成绝对真理,并当成检验其它一切认识真理性的标准,这是一种()。A.形而上学的观点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C.相对主义的观点D.经验论的观点标准答案:A区分同质事物的差别依据是()。A.事物的度B.事物质的规定性C.事物量的规定性D.事物的特殊矛盾标准答案:D真理的发展是一个()。A.真理和谬误相调和的过程B.真理和谬误相补充的过程C.客观真理与主观真理相互转化的过程D.相对真理逐渐向绝对真理转化的过程标准答案:D规律是()。A.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B.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外在的、偶然的间接的联系C.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直接的、表面的可能性联系D.事物和现象之间的人为的、形式的非本质联系标准答案:A社会存在()。A.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的总和B.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C.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D.就是指社会环境标准答案:B事物的质和量的区别在于()。A.质是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的外在表现B.事物的质是单一的,事物的量是多方面的C.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量与事物的存在是不直接同一的D.事物的质是不变的,事物的量是不断变化的标准答案:C实践之所以是驳斥不可知论的最有力的论据,是因为()。试题导航一、单选题第1题第2题第3题第4题第5题第6题第7题第8题第9题第10题第11题第12题第13题第14题第15题第16题第17题第18题第19题2021/12/2在线考试::试卷作答/Exam/onlineTest/KaoShiJieGuo.aspx2/218、19、20、A.实践本身是社会物质活动B.坚持实践的观点就是坚持唯物论C.实践的成功证明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正确的D.世界不存在永远不能认识的事物标准答案:C最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口状况是()。A.人口多,密度大B.人口少,增长慢C.人口不增也不减D.与物质生产相适应标准答案:D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可以()。A.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B.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C.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D.决定国家的贫富强弱标准答案:C二、多选题(共10题,20.0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是()。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有时候,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从而成为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C.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标准答案:A,C,D现代西方哲学从思想倾向上可分为两大思潮,它们分别是()。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人本主义D.科学主义标准答案:C,D地球是由无数个循环系统组成,例如地球水循环系统:水被蒸发,又以雨雪的方式降落下来,不停反复。水生生物循环系统:大鱼吃小鱼,小鱼吃浮游生物,浮游生物又以鱼的排泄物为食。人类社会也是一个大系统,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相互之间不断加强联系,相互作用,推动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这说明系统具有()。A.整体性B.结构性C.层次性D.开放性标准答案:A,B,C,D“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从哲学上讲,这段话说明()。A.人的感觉是先验的B.人的感觉从经验中来C.人的感觉具有主体性D.事物的本质取决于人标准答案:A,B,C,D下列各项属于革命的客观形势的有()。A.统治阶级不能照旧不变地维持自己的统治B.被统治阶级的贫困和苦难异乎寻常地加剧C.被压迫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大大提高D.革命阶级的革命政党的建立及其正确领导标准答案:A,B下列哲学流派属于现代人本主义思潮的有()。A.唯意志主义B.实证主义C.马赫主义D.存在主义标准答案:A,D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A.认为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B.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和对待C.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只有间断性,没有连续性D.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试题导航一、单选题第1题第2题第3题第4题第5题第6题第7题第8题第9题第10题第11题第12题第13题第14题第15题第16题第17题第18题第19题2021/12/2在线考试::试卷作答/Exam/onlineTest/KaoShiJieGuo.aspx2/28、9、10、标准答案:A,B,D共产主义是()。A.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B.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C.以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为目标的实际运动D.渺茫的幻想标准答案:A,B,C马克思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这句话的含义是()。A.意识和存在具有同一性B.把意识与存在等同起来C.意识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的辩证统一D.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标准答案:A,C,D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是()。A.发现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B.指出阶级斗争的长期性C.论证了阶级的存在与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D.说明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标准答案:C,D一、单选题(共20题,80.0分)理解整个人类发展史的钥匙是()。A.阶级斗争发展史B.生产劳动发展史C.政治制度演变史D.宗教信仰变迁史标准答案:B社会存在()。A.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的总和B.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C.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D.就是指社会环境标准答案:B规律是()。A.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B.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外在的、偶然的间接的联系C.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直接的、表面的可能性联系D.事物和现象之间的人为的、形式的非本质联系标准答案:A真理的发展是一个()。A.真理和谬误相调和的过程B.真理和谬误相补充的过程C.客观真理与主观真理相互转化的过程D.相对真理逐渐向绝对真理转化的过程标准答案:D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A.事物数量的增加B.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C.事物的一切运动变化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标准答案:D实践之所以是驳斥不可知论的最有力的论据,是因为()。A.实践本身是社会物质活动B.坚持实践的观点就是坚持唯物论C.实践的成功证明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正确的D.世界不存在永远不能认识的事物标准答案:C最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口状况是()。A.人口多,密度大B.人口少,增长慢C.人口不增也不减D.与物质生产相适应标准答案:D“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这是一种()。试题导航一、单选题第1题第2题第3题第4题第5题第6题第7题第8题第9题第10题第11题第12题第13题第14题第15题第16题第17题第18题第19题2021/12/2在线考试::试卷作答/Exam/onlineTest/KaoShiJieGuo.aspx2/28、9、10、A.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形而上学的观点标准答案:B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是()。A.制造使用工具B.具有宗教信仰C.具有语言文字D.具有思想意识标准答案:A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A.能否满足人的需要B.能否被多数人认可C.能否付诸实践D.能否在实践中得到证实标准答案:D一、单选题(共20题,80.0分)坚持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统一的观点是()。A.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B.真理问题上的一元论C.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D.真理问题上的二元论标准答案:C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是()。A.地理环境B.生产劳动C.社会环境D.社会意识标准答案:B直线论的错误在于只看到()。A.事物发展的周期性而否认了前进性B.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而否认了曲折性C.事物发展的间接性而否认了连续性D.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而否认了周期性标准答案:B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A.视为精华全部继承B.视为糟粕全部抛弃C.应保留一半,抛弃一半D.批判继承,推陈出新标准答案:D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使()。A.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被揭示出来B.政治在社会生活中的支配作用得到证明C.社会的物质性得到了科学的论证D.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得到了充分说明标准答案: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主要是因为实践是一种()。A.客观物质性活动B.自觉能动性活动C.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D.社会历史性活动标准答案:C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在于()。A.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世界B.它是认识事物本质的基础C.它是科学分门别类的客观依据D.它是正确区分不同事物的基础标准答案:A真理是没有阶级性的,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因为()。试题导航一、单选题第1题第2题第3题第4题第5题第6题第7题第8题第9题第10题第11题第12题第13题第14题第15题第16题第17题第18题第19题2021/12/2在线考试::试卷作答/Exam/onlineTest/KaoShiJieGuo.aspx2/218、19、20、A.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真理是不断发展的B.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C.真理就是客观规律,真理与人的阶级地位无关D.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标准答案:D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主要是通过()。A.人们的思想观念来实现的B.国家的有关政策和法律来实现的C.民族习惯和氏族信仰来实现的D.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来实现的标准答案:D两种对立的发展观是()。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B.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标准答案:B二、多选题(共10题,20.0分)共产主义是()。A.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B.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C.以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为目标的实际运动D.渺茫的幻想标准答案:A,B,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是()。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有时候,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从而成为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C.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标准答案:A,C,D现代西方哲学从思想倾向上可分为两大思潮,它们分别是()。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人本主义D.科学主义标准答案:C,D上层建筑在下列哪几个方面为经济基础服务()。A.在服务方向上保护自己的经济基础,排除异己B.在服务方式上通过对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的控制实现其职能C.在服务效果上既可促进也可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D.在服务手段上一切通过国家的行政命令标准答案:A,B,C霍尔巴赫认为:“人是自然产物,存在于自然之中,服从自然的法则,不能超越自然”,这()。A.否定了人具有主观能动性B.肯定了自然规律的客观实在性C.人们只能认识规律,不能利用和改造规律D.将机械决定论贯彻到人的活动领域标准答案:A,B,C,D“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从哲学上讲,这段话说明()。A.人的感觉是先验的B.人的感觉从经验中来C.人的感觉具有主体性D.事物的本质取决于人标准答案:A,B,C,D“克隆”、“转基因”等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表明()。A.有力地批判了“上帝造物”的观点B.为“世界统一于物质”提供了自然科学依据C.意识的能动性可以突破物质世界的规定D.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创造世界标准答案:A,B,D试题导航一、单选题第1题第2题第3题第4题第5题第6题第7题第8题第9题第10题第11题第12题第13题第14题第15题第16题第17题第18题第19题2021/12/2在线考试::试卷作答/Exam/onlineTest/KaoShiJieGuo.aspx2/28、9、10、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两者之间的关系是()。A.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B.互不联系、互不干扰的C.互相绝对排斥的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和制约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标准答案:A,D当今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主要影响有()。A.证实、充实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B.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越来越不适应现时代C.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宇宙观D.否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标准答案:A,C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科学的想象()。A.要充分发挥了人的思维潜能B.要以一定的知识储备为基础C.是意识能动性的一种具体表现D.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标准答案:A,B,C,D一、单选题(共20题,80.0分)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要检验认识是否同()。A.已有的理论相符合B.已被实践证明的真理相符合C.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符合D.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标准答案:D直线论的错误在于只看到()。A.事物发展的周期性而否认了前进性B.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而否认了曲折性C.事物发展的间接性而否认了连续性D.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而否认了周期性标准答案:B“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句话是一种()。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观点C.形而上学的观点D.相对主义的观点标准答案:A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联系和发展规律标准答案:C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是()。A.地理环境B.生产劳动C.社会环境D.社会意识标准答案:B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是()。A.制造使用工具B.具有宗教信仰C.具有语言文字D.具有思想意识标准答案:A面对消极腐败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因为()。A.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B.原因必然引起结果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标准答案:A阶段性部分质变表现了()。试题导航一、单选题第1题第2题第3题第4题第5题第6题第7题第8题第9题第10题第11题第12题第13题第14题第15题第16题第17题第18题第19题2021/12/2在线考试::试卷作答/Exam/onlineTest/KaoShiJieGuo.aspx2/28、9、10、A.事物内部各部分之间变化的不平衡性B.事物整体与某些构成部分之间变化的不平衡性C.事物与事物之间变化的不平衡性D.事物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之间变化的不平衡性标准答案:D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D.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势标准答案:B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是通过()。A.对人的心理因素的影响才能实现B.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才能实现C.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才能实现D.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才能实现标准答案:D一、单选题(共20题,80.0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主要是因为()。A.实践具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特性B.实践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C.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标准答案:A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A.能否满足人的需要B.能否被多数人认可C.能否付诸实践D.能否在实践中得到证实标准答案:D两种对立的发展观是()。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B.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标准答案:B在从猿变人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A.类人猿的生理结构B.类人猿的生活特点C.生产劳动D.气候变化标准答案:C社会存在()。A.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的总和B.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C.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D.就是指社会环境标准答案:B许多地方环境污染发展成为社会公害,这是()。A.渔猎时代的环境问题B.新石器时期的环境问题C.农业社会的环境问题D.工业社会的环境问题标准答案:D在真理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就必须承认()。A.真理具有客观性B.真理具有相对性C.真理具有全面性D.真理具有具体性标准答案:A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试题导航一、单选题第1题第2题第3题第4题第5题第6题第7题第8题第9题第10题第11题第12题第13题第14题第15题第16题第17题第18题第19题2021/12/2在线考试::试卷作答/Exam/onlineTest/KaoShiJieGuo.aspx2/218、19、20、A.真理具有绝对性B.真理具有相对性C.真理具有客观性D.真理具有全面性标准答案:B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使()。A.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被揭示出来B.政治在社会生活中的支配作用得到证明C.社会的物质性得到了科学的论证D.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得到了充分说明标准答案:C实践之所以是驳斥不可知论的最有力的论据,是因为()。A.实践本身是社会物质活动B.坚持实践的观点就是坚持唯物论C.实践的成功证明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正确的D.世界不存在永远不能认识的事物标准答案:C二、多选题(共10题,20.0分)“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从哲学上讲,这段话说明()。A.人的感觉是先验的B.人的感觉从经验中来C.人的感觉具有主体性D.事物的本质取决于人标准答案:A,B,C,D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A.认为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B.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和对待C.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只有间断性,没有连续性D.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标准答案:A,B,D共产主义是()。A.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B.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C.以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为目标的实际运动D.渺茫的幻想标准答案:A,B,C意识并非一开始就是“纯粹的”意识,“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注定要受物质的‘纠缠’,物质在这里表现为震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简言之,即语言。这说明()。A.没有独立存在的意识、精神B.意识永远依赖于物质C.语言是现实的意识,是意识的表现形式D.意识也就是物质的东西标准答案:A,B,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是()。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有时候,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从而成为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C.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标准答案:A,C,D人民群众的活动,要受到现存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条件有()。A.经济条件主要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B.政治制度特别是国家制度C.政治、思想道德水平D.人们头脑中的传统观念标准答案:A,B,C,D下列各项属于革命的客观形势的有()。A.统治阶级不能照旧不变地维持自己的统治B.被统治阶级的贫困和苦难异乎寻常地加剧C.被压迫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大大提高D.革命阶级的革命政党的建立及其正确领导试题导航一、单选题第1题第2题第3题第4题第5题第6题第7题第8题第9题第10题第11题第12题第13题第14题第15题第16题第17题第18题第19题2021/12/2在线考试::试卷作答/Exam/onlineTest/KaoShiJieGuo.aspx2/28、9、10、标准答案:A,B“克隆”、“转基因”等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表明()。A.有力地批判了“上帝造物”的观点B.为“世界统一于物质”提供了自然科学依据C.意识的能动性可以突破物质世界的规定D.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创造世界标准答案:A,B,D下列哲学流派属于现代人本主义思潮的有()。A.唯意志主义B.实证主义C.马赫主义D.存在主义标准答案:A,D当今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主要影响有()。A.证实、充实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B.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越来越不适应现时代C.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宇宙观D.否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标准答案:A,C一、单选题(共20题,80.0分)要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B.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C.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D.以实践中是否得到证明定是非标准答案:D许多地方环境污染发展成为社会公害,这是()。A.渔猎时代的环境问题B.新石器时期的环境问题C.农业社会的环境问题D.工业社会的环境问题标准答案:D作为辩证的否定的“扬弃”是()。A.既保留又继承B.彻底抛弃C.既克服又保留D.矛盾的调和标准答案:C社会存在()。A.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的总和B.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C.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D.就是指社会环境标准答案:B在从猿变人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A.类人猿的生理结构B.类人猿的生活特点C.生产劳动D.气候变化标准答案:C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A.真理具有绝对性B.真理具有相对性C.真理具有客观性D.真理具有全面性标准答案:B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A.视为精华全部继承B.视为糟粕全部抛弃C.应保留一半,抛弃一半D.批判继承,推陈出新标准答案:D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可以()。试题导航一、单选题第1题第2题第3题第4题第5题第6题第7题第8题第9题第10题第11题第12题第13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