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偶之继承顺序及份额视角下我国法定继承制度完善思考9100字(论文)】_第1页
【配偶之继承顺序及份额视角下我国法定继承制度完善思考9100字(论文)】_第2页
【配偶之继承顺序及份额视角下我国法定继承制度完善思考9100字(论文)】_第3页
【配偶之继承顺序及份额视角下我国法定继承制度完善思考9100字(论文)】_第4页
【配偶之继承顺序及份额视角下我国法定继承制度完善思考91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配偶之继承顺序及份额视角下我国法定继承制度完善思考【摘要】《民法典》继承编规定法定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同时结合其他规定可知尽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女婿)和代位继承人与上述三类主体同处于第一顺序;第二顺序法定继承人包括(外)祖父母、兄弟姐妹以及代位继承人。此规定相较于原先的《继承法》没有明显变化,这样规定主要是由于制定《继承法》时受计划经济条件的约束,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完全建立。但是随着社会物质文明极大丰富,个人和家庭财产数量随之增多,原先的对于法定继承顺序之规定难以适应现代社会。本文认为可以参考外国对于配偶法定继承的无固定顺序以及份额分配之规定,结合我国具体实际情况,完善法定继承顺序规定,在平衡亲属关系、合理分配被继承人遗产的同时实现社会公平。【关键词】法定继承;无固定顺序;继承份额;继承顺序目录摘要…………………ⅰ引言……………………1一、我国法定继承人顺序及份额之法律规定及其不足分析………2(一)我国现行法律规定……………2(二)确定法定继承人范围的依据之分析…………2(三)我国《民法典》对于法定继承制度规定的不足……………3二、国外法定继承人顺序及继承份额之法律借鉴…………………6(一)外国法律规定法定继承的内容………………6(二)评析各国对配偶法定继承顺序及份额的规定………………7三、对于法定继承人顺序及份额的完善建议………8(一)规定配偶法定继承的无固定顺序……………8(二)灵活规定配偶法定继承的份额………………9参考文献……………10引言一般而言,在各国的继承立法当中,配偶均为法定继承人之一,但是对于处理配偶在法定继承中所处的顺序问题,各国立法中大致有下面两种做法,一种做法是不将配偶的继承顺序固定下来,只是规定配偶之外的法定继承人的继承顺序,配偶可以同其中某一顺序的继承人共同继承,也就是配偶法定继承处于无固定顺序,如德国、日本等地区采取的就是此种立法例;另一种做法就是将配偶的继承顺序固定下来,陈静.中德法定继承制度比较之配偶在法定继承中的地位[J].才智,2009(10):9.目前,中国、匈牙利等地采取的就是固定顺序立法模式,配偶作为法定继承人处于第一顺序或第二顺序。陈静.中德法定继承制度比较之配偶在法定继承中的地位[J].才智,2009(10):9.我国《民法典》继承编明确规定,夫或妻死亡之后,其生存配偶是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与其子女、父母处于同一顺序。这样的规定可以使配偶的继承权益得到充分的保护,但是对于被继承人的其他亲属则有所不足,因此,导致实际生活中易产生矛盾,不利于协调配偶与其他法定继承人及法定继承人之外的亲属之间的关系。为此,杨立新、和丽军提倡在配偶参与继承时处于零顺序的地位,即无固定顺序,具体而言就是除配偶之外将法定继承人分为五个顺序,当存在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时,配偶与其一并继承并均分遗产;若不存在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配偶不可独自继承遗产,而是与第二顺序法定继承人一并继承遗产,但同时为了保护配偶的利益,配偶可以确定地取得可继承遗产的1/2,依此类推。杨立新,和丽军.我国配偶法定继承的零顺序改革[J].中州学刊,2013(01):47-54.陈苇,董思远指出了固定配偶继承顺序的弊端,一是与配偶同一顺位的法定继承人人数过多,配偶只能分得一小部分的遗产;二是没有与配偶同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或者与配偶同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丧失继承权时,配偶将继承全部遗产,此时第二顺序法定继承人将无法继承任何遗产。陈苇,董思远.民法典编纂视野下法定继承制度的反思与重构[J].河北法学,2017(7).杨立新,和丽军.我国配偶法定继承的零顺序改革[J].中州学刊,2013(01):47-54.陈苇,董思远.民法典编纂视野下法定继承制度的反思与重构[J].河北法学,2017(7).严格意义来说,对配偶继承的法定顺序的确定体现的是立法者的价值判断。这就意味着在确定配偶的法定继承顺序时,应当兼顾被继承人、被继承人的配偶、被继承人的其他法定继承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本人赞同学者们在继承立法中规定配偶的无固定顺序继承地位的法律观点,参考国外的相关规定,将配偶规定为无固定顺序的法定继承人,更符合公平观念也更合乎伦理。一、我国法定继承人顺序及份额之法律规定及其不足分析(一)我国现行法律规定根据我国《民法典》继承编的规定,在被继承人死亡时,继承即开始,在被继承人生前未与他人订立遗赠扶养协议也未立有效遗嘱的情况下,其遗产依法定继承处理。我国法定规定了两个顺序的法定继承人: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为配偶、父母和子女;第二顺序法定继承人为(外)祖父母、兄弟姐妹。此外,尽到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或女婿、代位继承人亦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优先于第二顺序法定继承人优先继承。处于同一顺序法定继承人均等地继承遗产,但是法律允许各个被继承人在平等、自愿、合法的基础上进行协商确定各自继承的份额。从上述规定可知,我国法律规定配偶继承遵循固定的第一顺序,生存配偶可以继承的遗产份额不确定,视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人数而变化。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人数越多,配偶可以分得的遗产越少;反之则越多,甚至会出现配偶一人独自继承遗产的情况。(二)确定法定继承人范围的依据之分析纵观历史,我国第一部《继承法》颁布之前,关于法定继承顺序的规定可见于其他法律法规或者司法解释之中,我国于1979年通过的《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的意见》,在延续1963年颁布的《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几个问题的意见(修正稿)》该意见稿规定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为配偶、父母、子女;第二顺序法定继承人为同胞兄弟姐妹.规定的同时,增加了祖父母、外祖父母可作为第二顺序法定继承人的规定。直至1985年,我国《继承法》颁布之后,对我国法定继承顺序做出了体系系统的规定,2021年正式生效的《民法典》继承编也延续了《继承法》的规定。从我国立法规定来看,通常所谓的继承权取得依据是从继承人与被继承人间的关系方面着眼,即继承人取得继承权是基于与被继承人间的婚姻关系、血缘关系和抚养本文中“抚养关系”作广义理解,包括抚养关系、赡养关系以及扶养关系。该意见稿规定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为配偶、父母、子女;第二顺序法定继承人为同胞兄弟姐妹.本文中“抚养关系”作广义理解,包括抚养关系、赡养关系以及扶养关系。血缘关系我国自古以来崇尚伦理道德,重视子嗣传承,而且事实上我们也更愿意在死后将财产留给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继承人与被继承人之间因为有血缘关系而有权继承也符合自然法学的规律。在实际规定中,法定继承人大多是与被继承人有血缘关系的,可作为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的父母、子女都是被继承人的二代直系血亲;可作为第二顺序法定继承人的(外)祖父母是被继承人的三代直系血亲,兄弟姐妹是被继承人的二代旁系血亲。由此可见,我国《民法典》确定继承顺序的主要依据也是被继承人与继承人之间血缘关系的远近成都。配偶关系配偶指的是由于法律婚姻关系而确立夫妻身份的男女双方夏吟兰,婚姻家庭继承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25.夏吟兰,婚姻家庭继承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25.抚养关系尊老爱幼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晚辈赡养长辈更是值得弘扬的优良传统,因此我国规定丧偶儿媳(女婿)如果对被继承人尽到主要赡养义务,也有权继承遗产。儿媳(女婿)与被继承人之间属于姻亲关系,其对被继承人也无赡养义务,我国法律规定其享有继承权是为了鼓励其赡养岳父(母)或者公婆,体现了我国百善孝为先的美好品德。(三)我国《民法典》对于法定继承制度规定的不足体系结构过于混乱法定继承权是基于亲属的身份关系而取得的财产权,我国法律规定亲属包括配偶、血亲和姻亲,一般来说,配偶是血亲和姻亲产生的基础。在我国规定的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中,子女、父母和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其子女的直系晚辈血亲与被继承人之间是血亲关系,尽到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或女婿是被继承人的姻亲,在同一顺序中存在三种不同类型的亲属;而在第二顺序法定继承人中,(外)祖父母是被继承人的直系血亲,兄弟姐妹是被继承人的旁系血亲,体系结构实属混乱。法定继承顺序层级简单第一,我国法律规定法定继承只有两个顺序:配偶、父母以及子女为第一顺序;(外)祖父母、兄弟姐妹为第二顺序。相较于其他国家,我国规定的法定继承顺序较少,这样就很容易使得被继承人的遗产集中于某一继承人。而且明确规定法定继承人包括六类主体,每个顺序分配三类主体看似公平合理,但实际上血缘关系也有亲疏远近,比如在第二顺序中,(外)祖父母属于被继承人的直系血亲,而兄弟姐妹属于被继承人旁系血亲,将这两类主体归于同类实则模糊了排序依据。第二,继承人范围和继承顺序是密切相关的,只有先确定法定继承包括哪些主体才能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其进行分类。纵观我国关于继承人范围的法律规定,在1979年颁布的《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的意见》中增加了(外)祖父母可作为法定继承人以及代位继承制度;1984年通过的《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增加了丧偶儿媳(女婿)如果尽主要赡养义务也享有继承权这一规定;2021年正式生效的《民法典》继承编增加了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在法定条件下可作为第二顺序法定继承人代位继承这一制度。由此可见,我国法定继承人范围是在不断扩大的,但法定继承顺序一直只有两个。配偶固定第一顺序设置片面保护配偶利益我国法律规定配偶处于固定的第一顺序,这样的规定看似公平合理,因为配偶与被继承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相较于其他法定继承人,配偶确实肩负着更多的家事义务。但是从法定继承人身份的取得来看,配偶的身份来源于婚姻登记,而其他法定继承人之所以能够享有继承权是基于血缘,被继承人不能选择自己的血缘亲属是谁,但可以自己决定同谁结婚,保障配偶的法定继承地位实际上遵循了被继承人的遗愿。但是从现实来说,不乏有婚姻登记不过很短时间一方配偶就死亡的案例,倘若此时第一顺序继承人只有配偶,则配偶将继承全部遗产,而与被继承人有血缘关系的第二顺序继承人也许与被继承人的关系相较于只与被继承人生活了几年的配偶更亲密,此时却无权继承遗产。这样的规定其实是片面保护了配偶的权益而忽视了其他近亲属的利益。而且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夫妻双方同时死亡的事故发生,一般是夫妻双方先有一方去世,这样的话第二顺序法定继承人只是形式上享有继承资格,但实质很难切实地继承遗产,不利于社会公平。法定继承人排序依据模糊我国规定法定继承人有配偶、父母、子女、(外)祖父母、兄弟姐妹、代位继承人以及尽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女婿),他们与被继承人的关系不外乎属于血缘关系、配偶关系或者抚养关系。但是这几类主体的继承顺序是有区别的,(外)祖父母和兄弟姐妹与被继承人之间存在血缘关系,其继承顺序却次于父母和子女,这是由于我国在确定法定继承人范围之后又依据直系旁系以及代数对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进行了比较。但是在实践中,特别是留守儿童较多的偏远地区,父母外出打工,在法定情况下,有负担能力的(外)祖父母或者兄姐对于(外)孙子女或者弟妹有抚养或扶养的义务,所以被继承人从小由(外)祖父母或者兄姐的情况普遍存在,为了平衡其履行义务的行为,法律规定对被继承人尽主要扶养义务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可即便如此,其也只能作为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被继承人的遗产,在存在第一顺序继承人时,第二顺序继承人即使尽主要扶养义务也无权继承遗产。但与此同时,法律为鼓励赡养老人,让本没有继承权的丧偶儿媳(女婿)通过尽主要赡养义务一跃成为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这与虽然尽到主要扶养义务但只能屈居第二顺序的(外)祖父母、兄姐来说,结果设定存在明显不合理之处。综上,法律死板地规定直系亲属顺序优于旁系亲属,两代直系血亲顺序优于三代直系血亲,考虑到尽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女婿)的继承权益,却没有关注到尽主要扶养义务的第二顺序法定继承人的继承权益,这样的规定所产生的结果实际上难以实现社会公平,也不符合公序良俗原则。将父母规定为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导致遗产分散流动我国法律规定,父母、子女同配偶均有权作为被继承人的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继承遗产,立法者的本意是希望被继承人的遗产可以在直系血亲之间上下流动,但这样的规定将会导致被继承人的遗产分散流动,即同时向被继承人的旁系血亲分散。这是因为被继承人的父母在继承遗产后,其子女(原被继承人的旁系血亲)有权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其遗产。这样的规定不利于被继承人的遗产集中传承于其晚辈直系血亲家庭中,有违于被继承人的意愿。二、国外法定继承人顺序及继承份额之法律借鉴(一)外国法律规定法定继承的内容德国德国法律规定,除配偶外,法定继承人分为五个顺序第一顺序为直系晚辈亲属;第二顺序为父母及其直系晚辈亲属;第三顺序为父(母)系祖父母及其直系晚辈亲属;第四顺序为(外)曾祖父母及其直系晚辈亲属;第五顺序为比(外)曾祖父母辈分更远的旁系亲属及其直系晚辈亲属。,配偶作为顺序继承之外的无固定顺序法定继承人有权与前三个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共同参与继承。当与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共同参与继承时,配偶可以继承遗产的1/4;当与第二或者第三顺序法定继承人共同参与继承时,配偶可以继承遗产的1/2。当前三个顺序法定继承人死亡、不存在或者丧失、放弃继承权时,其配偶可继承全部遗产,从而排除之后顺序的法定继承人继承遗产的可能。第一顺序为直系晚辈亲属;第二顺序为父母及其直系晚辈亲属;第三顺序为父(母)系祖父母及其直系晚辈亲属;第四顺序为(外)曾祖父母及其直系晚辈亲属;第五顺序为比(外)曾祖父母辈分更远的旁系亲属及其直系晚辈亲属。德国的法定继承人范围相当之广,前四个顺序的主体都比较明确,而第五个顺序则是“其他更远旁系亲属及其晚辈直系血亲”,这一规定实则极大程度上排除了无主遗产归国家所有的可能性,保证被继承人的遗产始终被与被继承人有血缘关系的人享有所有权,被继承人的遗产很难出现无人继承的情况。日本《日本民法典》中规定配偶为恒定的法定继承人,为无固定顺序法定继承人,除此以外,还包括三个顺序第一顺序为子女;第二顺序为直系尊亲属;第三顺序为兄弟姐妹。第一顺序为子女;第二顺序为直系尊亲属;第三顺序为兄弟姐妹。韩国《大韩民国民法典》规定了四个顺序第一顺序为直系晚辈亲属,但是在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中,若存在数位不同寸(“寸”是韩国对“亲等”的习惯称呼)数的直系晚辈亲属,则关系更近的亲属优先作为法定继承人,寸数相同的亲属共同作为继承人;第二顺序为直系长辈亲属,如果存在数位直系长辈亲属,其继承规则相同于直系晚辈亲属;第三顺序为兄弟姐妹;第四顺序为四寸以内的旁系亲属,当存在寸数不同的数位亲属时,其继承规则同于直系晚辈亲属。第一顺序为直系晚辈亲属,但是在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中,若存在数位不同寸(“寸”是韩国对“亲等”的习惯称呼)数的直系晚辈亲属,则关系更近的亲属优先作为法定继承人,寸数相同的亲属共同作为继承人;第二顺序为直系长辈亲属,如果存在数位直系长辈亲属,其继承规则相同于直系晚辈亲属;第三顺序为兄弟姐妹;第四顺序为四寸以内的旁系亲属,当存在寸数不同的数位亲属时,其继承规则同于直系晚辈亲属。英国英国法律中规定法定继承人包括五个顺序第一顺序为直系晚辈亲属;第二顺序为父母;第三顺序为兄弟姐妹、(外)祖父母;第四顺序为叔、伯、姑、舅、姨;第五顺序为父母的兄弟姐妹的直系晚辈亲属。,配偶处于无固定顺序。英国继承法赋予了配偶先取权,也就是说配偶先取得特定财产,在这之后再与其他法定继承人共同继承。配偶有权作为无固定顺序继承人与前三个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共同继承遗产,配偶所享有的先取权根据其与第几顺序法定继承人一起继承而有所不同。当前三个顺序法定继承人均不存在、死亡或者放弃、丧失继承权时,配偶有权继承全部遗产,在之后顺序的法定继承人无权继承遗产。第一顺序为直系晚辈亲属;第二顺序为父母;第三顺序为兄弟姐妹、(外)祖父母;第四顺序为叔、伯、姑、舅、姨;第五顺序为父母的兄弟姐妹的直系晚辈亲属。(二)评析各国对配偶法定继承顺序及份额的规定各国对于配偶作为法定继承人参与继承时处于无固定顺序的规定大致类似,除配偶外,根据亲疏远近先确定其他法定继承人继承顺序,再规定配偶可以同前二或前三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共同继承。配偶可以继承的份额根据其是与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共同继承还是与其后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共同继承有所不同,一般来说,配偶同顺位越靠前的法定继承人一同继承时,其可以继承的遗产份额越少,例外的是韩国的规定,韩国法律规定无论配偶是与第一顺序还是第二顺序法定继承人一起继承遗产,其继承份额都是其他法定继承人的1.5倍,也就是说在韩国配偶能够继承的遗产份额总是高于其他的法定继承人。简而言之,配偶的继承权一般不能排除第二顺序或第三顺序法定继承人的继承权利,只有当第一顺序、第二顺序和第三顺序法定继承人均不存在、死亡或丧失、放弃继承权时,配偶才可以继承全部遗产从而排除其他法定继承人的继承权利,此时不再同第四顺序或第五顺序甚至顺序更后的法定继承人共同继承。这样的规定既保障了配偶的继承权利,承认配偶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也保证与被继承人的亲属关系较近的人的继承权不会因为配偶的继承权而受到阻碍。将配偶法定继承顺序规定为不固定顺序,将其他与被继承人有血缘关系的继承人按照与被继承人的关系亲密程度进行排序,排序依据更加明确,结构简单清楚,同时也能实现配偶及其他亲属的利益平衡。另外,明确配偶在与不同顺序法定继承人共同继承时的份额也有利于保障生存配偶的权益,不至于配偶所享有的继承权流于形式。三、对于法定继承人顺序及份额的完善建议(一)规定配偶法定继承的无固定顺序规定适合我国国情的配偶继承的无固定顺序随着社会的发展,配偶在婚姻家庭生活中相较于其他的家庭成员肩负着更论多的责任,根据宪法中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原则,理应享有更多的权利。另外,形成婚姻关系要求当事人双方自愿,而血缘关系是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产生、变更、消灭的,是一种自然的关系,因此,当婚姻关系中的一方当事人死亡时,另一方往往会受到更严重的打击。所以,除法律另有规定,生存配偶应作为永恒的继承人得以继承遗产。但是婚姻关系不是被继承人的全部亲属关系,照顾到婚姻关系的同时也要兼顾其他亲属的身份利益,所以我建议一方面可以扩大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另一方面是规定配偶法定继承的无固定顺序。具体而言,在配偶之外按照血缘关系远近规定四个继承顺序,即子女;父母;兄弟姐妹;(外)祖父母。当存在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时,第二顺序法定继承人无权继承,配偶与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共同继承,遗产在各继承人之间均分;当配偶与第二顺序法定继承人共同继承时,配偶有权继承全部遗产的二分之一;当配偶与第三顺序法定继承人共同继承时,配偶享有继承全部遗产二分,三分之二的权利;若前三个顺序法定继承人均不存在、死亡或者丧失、放弃继承权,则配偶可继承全部遗产,第四顺序法定继承人不再继承被继承人的遗产。规定配偶法定继承无固定顺序实则是血缘关系与婚姻关系的平衡虽然配偶的继承顺序不是固定的,但是却一直都是被优先考虑到的。另外通过赋予前几个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在法定条件下享有与配偶共同继承遗产的权利,能够考虑到后者的利益,同时也是对配偶单独继承遗产权益的适当约束。这样的规定能够在法定继承顺序的总体系之下保证了重点,也有区别与兼顾保护,符合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与重点论内容,充分体现出兼顾血亲利益和保护配偶权利的平衡。规定配偶法定继承的无固定顺序在一方面保护了生存配偶的利益,另一方面也确实可以照顾到被继承人的其他血亲的继承利益,伴随二胎政策的实行,将会有很多人是和兄弟姐妹一起生活长大,这种血缘关系具有不可替代性,也不可以被忽略。规定配偶法定继承的无固定顺序本质是保证了与被继承人有血缘关系和婚姻关系的继承人的继承利益都能够受到保护,配偶作为与被继承人有婚姻关系的继承人在法定继承中处于无固定顺序意味着其继承利益在符合法定条件下均能得到保证;其他法定继承人作为与被继承人有血缘关系的继承人,按照血缘关系亲疏远近进行排序,与配偶共同继承遗产。这样的规定看似复杂,实际上是将继承人分为两类,平衡了两方的继承利益,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民法公平原则在继承编中的体现。规定配偶无固定顺序继承能够适应现实情况在当今社会,不乏有闪婚闪离的现象,而相较于配偶通过登记结婚获得身份,亲属身份的获得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一般都要经过母亲十月怀胎诞下婴儿,此时婴儿会与特定主体之间形成血缘关系。而且血缘关系的持续时间更加稳定,在我国,断绝亲子关系的行为由于违背公序良俗原则,应属无效。但是我国法律保护婚姻自由,婚姻自由既包括结婚自由也包括离婚自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1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2015年离婚率为2.8‰,2016年为3.0‰,2017年和2018年均为3.2‰,至2019年则增长为3.4‰,数据表明我国近几年离婚率呈增长状态,即使《民法典》新增了“离婚冷静期”制度,也只是在当事人办理离婚手续之前增加了一项流程,并不妨碍当事人的离婚自由。基于上述两点,想要建立血缘关系,相应继承人要付出更多的义务代价,而建立婚姻关系只需要登记即可;而且在闪婚闪离现象颇多、离婚率逐年增长的当今社会中,血缘关系与婚姻关系相比更加稳定。因此,规定配偶继承处于无固定顺序能够保障亲属在法定继承中的地位,也更符合当今社会的现实情况。(二)灵活规定配偶法定继承的份额结合其他国家对于配偶参加法定继承时按照无固定顺序的规定可知,各个国家对配偶的继承份额规定主要有三种方式,即均等式、确定份额式、先取权再加确定份额式。先取权加确定份额式相较于其他模式更有力地保障了配偶的继承权,此种模式首先可以保障配偶对于特定财产的继承权,该特定财产一般是配偶与被继承人生前共用的,专属于夫妻的财产,例如汽车、生活物品等。但是此种做法与我国继承法律制度的根本原则相违背,也就是在继承开始后,遗产为全体继承人共同共有,任何人不得随意占有、处分遗产,因此赋予配偶先取权的做法暂不能为我国所接受。而确定份额份式保证配偶了配偶的继承份额,也就是说配偶在参与某一顺序的法定继承时,其继承份额不会因为该顺序继承人的人数多少而变化。因为当被继承人死亡,如果子女是未成年人,其配偶理所应该是法定监护人,有抚养照顾子女的义务,在面对抚养子女时候的压力和负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