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徽师大附中2025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安徽省安徽师大附中2025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安徽省安徽师大附中2025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安徽省安徽师大附中2025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安徽省安徽师大附中2025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安徽师大附中2025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混合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总能量B.一定量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比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大C.放热反应的逆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假设石墨转化为金刚石,需要吸收能量,则说明石墨比金刚石更不稳定2、2003年,TUPAC(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推荐原子序数为110的元素的符号为Ds,以纪念该元素的发现地(Darmstadt,德国)。下列关于Ds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Ds原子的电子层数为7B.Ds属于第VⅢ族C.Ds为金属元素D.Ds原子的质量数为1103、同一周期的X、Y、Z三种元素,已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是H3XO4<H2YO4<HZO4,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X>Y>ZB.主族序数:Y>X>Z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H3<H2Y<HZD.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X>Y>Z4、下列混合物能用分液法分离的是()A.乙醇与乙酸B.苯和溴苯C.乙酸乙酯和Na2CO3溶液D.碘的四氯化碳溶液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鸡蛋清的溶液中加入浓的硫酸铵溶液,蛋白质的性质发生改变并凝聚B.将牛油和烧碱溶液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加入热的饱和食盐水,下层析出肥皂C.油脂为髙分子化合物,分子结构中都含有酯基D.纤维素、麦芽糖在一定条件下均可转化为葡萄糖6、现在,含有元素硒(Se)的保健品已开始进入市场。已知它与氧同族,与钾同周期。则下列关于硒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非金属性比硫强B.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是SeO3C.硒是半导体D.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Se7、对反应X(g)+3Y(g)2Z(g)来说,下列反应速率最慢的是A.υ(X)=0.01mol/(L·s)B.υ(Z)=0.5mol/(L·min)C.υ(Y)=0.6mol/(L·min)D.υ(X)=0.3mol/(L·min)8、X、Y、Z均为短周期元素,其简单离子X+、Y3+、Z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离子半径:X+>Y3+>Z2- B.碱性:XOH>Y(OH)3C.单质的还原性:X>Y D.原子序数:Y>X>Z9、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发生反应:2A(g)+B(s)⇌C(g)+D(g),下列描述中能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①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②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③C(g)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④容器内A、C、D三种气体的浓度之比为2:1:1⑤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C,同时生成nmolD⑥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D,同时生成2nmolA.A.①③⑤B.②③④C.②⑥D.①③⑥10、一定温度下,在三个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按不同的方式投入反应物,发生反应N2(g)+3H2(g)2NH3(g)△H=-92.4kJ/mol,测得反应的相关数据如下表:容器甲容器乙容器丙反应温度/℃400400500反应物投入量1molN2,3molH24molNH31molN2,3molH2平衡时v(正)(H2)/mol/(L·s)v1v2v3平衡时c(NH3)/(mol/L)c1c2c3平衡时总压强P/PaP1P2P3物质的平衡转化率aa1(N2)a2(NH3)a3(N2)平衡常数KK1K2K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v1<v2,c1<2c2 B.c2>2c3,a2(NH3)+a3(N2)<1C.K1>K3,P2>2P3 D.v1<v3,a1(N2)<a3(N2)11、下列物质的类别与所含官能团都错误的是()A.酚—OH B.羧酸—COOHC.醛—CHO D.醚12、现有短周期主族元素X、Y、Z、R、T五种,R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Y与Z能形成Z2Y、Z2Y2型离子化合物,Y与T同主族。五种元素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离子半径:Y<ZB.氢化物的稳定性:Y<T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T<RD.由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常见化合物中含有离子键13、下列元素中,属于第三周期的是A.氮B.氟C.硅D.钾14、第ⅠA族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原因是它们的原子具有相同的()A.原子半径B.电子层数C.核外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15、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无色透明溶液:Fe3+、Mg2+、SCN-、Cl-B.0.1

mol/LCuSO4溶液:Na+、NH4+、NO3-、A13+C.0.1

mol/LNaOH溶液:Ca2+、Na+、SO42-、HCO3-D.0.1

mol/LKI溶液:Na+、K+、ClO-、H+16、H2与O2发生反应的过程可用如图模型图表示(“—”表示化学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程Ⅰ是吸热过程B.过程Ⅲ一定是放热过程C.该反应过程中所有旧化学键都断裂,且形成了新化学键D.该反应的能量转化形式只能以热能的形式进行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石油裂解可获得A。已知A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28的气体,A通过加聚反应可以得到F,F常作为食品包装袋的材料。有机物A、B、C、D、E、F有如下图所示的关系。(1)A的分子式为________。(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3)G是E的同分异构体,且G能与NaHCO3反应,则G的可能结构简式分别为________。(4)标准状况下,将A与某烃混合共11.2L,该混合烃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CO2的体积为17.92L,生成H2O18.0g,则该烃的结构式为________;A与该烃的体积比为________。18、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含SiO2、Fe2O3、MgO等杂质)中提取氧化铝的两种工艺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流程甲加入盐酸后生成Al3+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灼烧用的仪器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3)沉淀A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4)冶炼铝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已知碳化铝(Al4C3)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甲烷。为了探究甲烷性质,某同学设计如下两组实验方案:甲:方案探究甲烷与氧化剂反应(如图1所示);乙:方案探究甲烷与氯气反应的条件(如图2所示)。甲方案实验现象:溴水不褪色,无水硫酸铜变蓝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乙方案实验操作过程:通过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两瓶甲烷与氯气(体积比为1:4)的混合气体,I瓶放在光亮处,II瓶用预先准备好的黑色纸套套上,按图2安装好装置,并加紧弹簧夹a和b。(1)碳化铝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2)实验甲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____(填“能”或“不能”)直接排入空气中。(3)下列对甲方案实验中的有关现象与结论的叙述都正确的是________(填标号)。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结论是通常条件下甲烷不能与强氧化剂反应B.硬质玻璃管里黑色粉末无颜色变化,结论是甲烷不与氧化铜反应C.硬质玻璃管里黑色粉末变红色,推断氧化铜与甲烷反应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D.甲烷不能与溴水反应,推知甲烷不能与卤素单质反应(4)写出甲方案实验中硬质玻璃管里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假设消耗甲烷与氧化铜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7)(5)—段时间后,观察到图2装置中出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然后打开弹簧夹a、b,现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20、是银锌碱性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可通过下列方法制备:在加入适量溶液,生成沉淀,保持反应温度为80,边搅拌边将一定量溶液缓慢加到上述混合物中,反应完全后,过滤、洗剂、真空干燥得到固体样品。反应方程式为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制备过程中,检验洗剂是否完全的方法是.(2)银锌碱性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溶液,电池放电时正极的转化为,负极的转化为,写出该电池反应方程式:.(3)准确称取上述制备的样品(设仅含和)2.558g,在一定的条件下完全分解为和,得到224.0mL(标准状况下)。计算样品中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21、(1)煤的气化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煤也可以直接液化,属于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2)由乙烯合成聚乙烯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该高分子化合物的链节为___;若该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2000,则其聚合度为__。(3)一种甲烷水合物晶体中,平均每46个水分子构成8个分子笼,每个分子笼可容纳1个甲烷分子或水分子,若这8个分子笼中有6个容纳的是甲烷分子,另外2个被水分子填充,这种可燃冰的平均组成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解析】

A.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混合反应属于吸热反应,则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总能量,A正确;B.一定量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一定比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大,B正确;C.放热反应的逆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C正确;D.假设石墨转化为金刚石,需要吸收能量,则说明石墨的能量低于金刚石,能量越低越稳定,因此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D错误。答案选D。2、D【解析】分析:稀有气体的原子序数分别为2、10、18、36、54、86、118(如果填满的话),根据Ds的原子序数确定在其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92号元素(U)以后的元素均为超铀元素,且全为金属元素;原子中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忽略电子的质量,原子的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据此解答。详解:110号元素在118号元素之前8个纵行,可确定它位于第七周期Ⅷ族;A、Ds处于第七周期,则Ds原子的电子层数为7,故A正确;B、110号元素在118号元素之前8个纵行,所以容易确定:它位于第七周期,Ⅷ族,故B正确;C、92号元素(U)以后的元素均为超铀元素,且全为金属元素,故Ds为金属元素,故C正确;D、Ds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0,其质子数为110,质量数不为110,故D错误;故选D。3、C【解析】

同一周期元素中,元素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同一周期的X、Y、Z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是H3XO4<H2YO4<HZO4,则原子序数X<Y<Z,非金属性X<Y<Z,据此分析作答。【详解】A.同一周期的X、Y、Z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是H3XO4<H2YO4<HZO4,则原子序数X<Y<Z,A项错误;B.同一周期元素中,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族序数越大,所以主族序数:Z>Y>X,B项错误;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这几种元素的非金属性X<Y<Z,所以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H3<H2Y<HZ,C项正确;D.这几种元素的非金属性X<Y<Z,D项错误;答案选C。4、C【解析】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与操作,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时分层,则能用分液法分离,以此来解答。详解:A项,乙醇和乙酸互溶,因此不能用分液法分离,故不选A项;B项,苯和溴苯互溶,因此不能用分液法分离,故不选B项;C项,乙酸乙酯和Na2CO3溶液可分层,因此可用分液法分离,故选C项;D项,碘的四氯化碳溶液混合液互溶,故不选D项。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点睛:碘的四氯化碳溶液的分离,四氯化碳易挥发,冷凝后形成四氯化碳为液体,碘受热易升华,冷凝后形成碘固体,所以用蒸馏法分离。5、D【解析】A、鸡蛋清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属于胶体,遇到强酸等,发生蛋白质的变性,故A错误;B、牛油成分是油脂,在烧碱溶液中彻底水解成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加入热的饱和食盐水,发生盐析,上层析出肥皂,故B错误;C、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C错误;D、纤维素最终水解成葡萄糖,麦芽糖属于二糖,水解成葡萄糖,故D正确。6、A【解析】分析:根据同周期、同主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以及相似性解答。详解:A.元素的原子半径:Se>S,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元素的非金属性S>Se,A错误;B.Se最外层有6个电子,最高价是+6价,所以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是SeO3,B正确;C.硒位于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属于半导体,C正确;D.Se最外层有6个电子,最低价是-2价,所以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Se,D正确。答案选A。7、C【解析】分析:将各选项中化学反应速率换成同一单位、同一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再比较快慢。详解: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将各选项中化学反应速率都换算成X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A项,υ(X)=0.01×60mol/(L·min)=0.6mol/(L·min);B项,υ(X):υ(Z)=1:2,υ(X)=12υ(Z)=12×0.5mol/(L·min)=0.25mol/(L·min);C项,υ(X):υ(Y)=1:3,υ(X)=13υ(Y)=13×0.6mol/(L·min)=0.2mol/(L·min);D项,υ(X)=0.3mol/(L·min);反应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为A>D>B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比较,比较化学反应速率时不能只看速率的数值和单位,必须转化为同一物质、同一单位后再比较数值。8、A【解析】

A、X+、Y3+、Z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所以离子半径取决于核电荷数,核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根据“阴上阳下”的原则判断核电荷数的大小关系是Y>X>Z,所以离子半径:Z2->X+>Y3+,故A错误;B、X、Y同周期,Y在X的右侧,所以X的金属性强于Y,碱性:XOH>Y(OH)3,故B正确;C、X、Y同周期,Y在X的右侧,所以X的金属性强于Y,单质的还原性X>Y,故C正确;D、根据以上分析得原子序数:Y>X>Z,故D正确。答案选A。9、D【解析】①气体体积不变,反应过程中气体质量发生变化,使得混合气体的密度随着变化,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时,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②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所以混合气体的压强始终保持不变,与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无关;③反应过程中C(g)的物质的量在变化,使得C(g)的物质的量浓度随着变化,当C(g)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时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④容器内A、C、D三种气体的浓度之比为2:1:1与反应是否已达到平衡状态无关;⑤都是正反应速率,不能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⑥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故选D。点睛: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实质是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特征是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10、B【解析】

A.容器甲、乙相比较,可以把乙看作是在恒温且容积是容器甲的两倍条件下,体积受到了压缩,原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因此2c1<c2,浓度增大,速率加快,所以v1<v2,A错误;B.由选项A可知2c1<c2,甲、丙开始加入的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温度不同,可以把丙看作是甲反应升高温度,化学平衡逆向移动,达到平衡时c3<c1,结合2c1<c2,可知c2>2c3;平衡逆向移动,物质的平衡转化率降低,a3(N2)<a1(N2);容器的容积不变,在400℃条件下加入1molN2,3molH2的等效起始状态为2molNH3,物质的转化率关系是a(NH3)+a(N2)=1,先认为乙、丙在400℃条件下进行,乙看作是在恒温且容积是丙的2倍条件下,体积受到了压缩,原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氨气的转化率降低,a2(NH3)<a(NH3);然后把丙容器升高温度,化学平衡逆向移动,N2的平衡转化率降低,a3(N2)<a(N2),所以a2(NH3)+a3(N2)<1,B正确;C.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升高温度,化学平衡逆向移动,所以K1>K3,容器甲、丙相比较,升高温度,气体压强增大,P3>P1;容器甲、乙相比较,可以把乙看作是在恒温且容积是容器甲的两倍条件下,体积受到了压缩。若平衡不发生移动,P2=2P1,压缩容积,原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P2<2P1,由于P3>P1,所以P2<2P3,C错误;D.甲、丙比较,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所以v3>v1;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的逆反应方向移动,物质的平衡转化率降低,所以a1(N2)>a3(N2),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11、C【解析】

A项、分子的官能团为羟基,羟基与与苯环侧链的碳原子相连,没有与苯环直接相连,该有机物为醇类,不属于酚类,故A不合题意;B项、的官能团为羧基,属于饱和一元羧酸,故B不合题意;C项、的官能团为酯基,属于酯类,故C合题意;D项、的官能团为醚键,属于酯类,故D不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烃的衍生物的官能团、有机物的分类,注意掌握烃的衍生物的官能团类型、有机物的分类方法,明确有机物分类方法与官能团类型的关系是解答关键。12、D【解析】短周期主族元素中,R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可能为C或S,由图中原子半径和原子序数关系可知R应为C;Y与Z能形成Z2Y、Z2Y2型离子化合物,应为Na2O、Na2O2,则Y为O,Z为Na;Y与T同主族,则T应为S,X的原子半径最小,原子序数最小,则X为H元素;A.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半径O2->Na+,故A错误;B.非金属性O>S,故氢化物稳定性:H2O>H2S,故B错误;C.非金属性S>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故C错误;D.由H、O、Na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NaOH,含有离子键,故D正确;故答案为D。点睛: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准确推断元素是解题的关键,短周期主族元素中,R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可能为C或S,由图中原子半径和原子序数关系可知R应为C;Y与Z能形成Z2Y、Z2Y2型离子化合物,应为Na2O、Na2O2,则Y为O,Z为Na;Y与T同主族,则T应为S,X的原子半径最小,原子序数最小,则X为H元素,据此解答。13、C【解析】试题分析:周期数=电子层数,根据核外电子排布可知氮和氟是第二周期元素,硅是第三周期元素,钾是第四周期元素,答案选C。考点: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明确元素周期表的编制原则和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是答题的关键。14、D【解析】分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详解:第ⅠA族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由于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所以其原因是它们的原子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答案选D。15、B【解析】

A项,Fe3+在溶液中显黄色,且Fe3+与SCN-结合生成血红色Fe(SCN)3,因此不能大量共存,故不选A项;B项,Cu2+与Na+、NH4+、NO3-、A13+能大量共存,故选B项;C项,HCO3-与OH-不能大量共存,故不选C项;D项,I-在酸性条件下被ClO-氧化不能大量共存,故不选D项。答案选B。16、D【解析】

A、过程I表示化学键的断裂,该过程是吸热过程,A正确;B、过程III表示化学键的形成,该过程是放热过程,B正确;C、如图所示,该反应过程中所有旧化学键都断裂,且形成了新化学键,C正确;D、可以利用该反应设计燃料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错误;故选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C2H4CH2=CH2+H2OCH3CH2OH加成反应nCH2=CH2CH3CH2CH2COOH、(CH3)2CHCOOH3:2【解析】石油裂解可获得A,A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相对分子量为28的气体,则A为CH2=CH2,A发生加聚反应生成F为聚乙烯,结构简式为;A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为CH3CH2OH,乙醇在Cu作催化剂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为CH3CHO,C进一步氧化生成D为CH3COOH,CH3CH2OH和CH3COOH在浓硫酸作用下反应生成E为CH3COOCH2CH3,则(1)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乙烯,分子式为C2H4;(2)反应①是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H2=CH2+H2OCH3CH2OH;反应③是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CH2=CH2;(3)G是乙酸乙酯的同分异构体,且G能与NaHCO3反应,说明含有羧基,则G的可能结构简式分别为:CH3CH2CH2COOH、(CH3)2CHCOOH;(4)标况下,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1.2L÷22.4L/mol=0.5mol,燃烧生成CO2体积为17.92L,物质的量为17.92L÷22.4L/mol=0.8mol,生成H2O18.0g,物质的量为18g÷18g/mol=1mol,所以平均分子式为C1.6H4,因此另一种烃甲烷,结构式为。令乙烯与甲烷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则:(2x+y)/(x+y)=1.6,整理得x:y=3:2,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乙烯与甲烷的体积之比为3:2。18、Al2O3+6H+=2Al3++3H2O坩埚SiO22Al2O3(熔融)4Al+3O2↑【解析】

根据工艺流程甲可知,铝土矿中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氯化铁、氯化镁,则沉淀A为SiO2,滤液B中含有氯化铝、氯化铁、氯化镁;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氯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氯化铁、氯化镁生成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氢氧化铁沉淀、氢氧化镁沉淀,则沉淀C为氢氧化铁、氢氧化镁,滤液D中含有偏铝酸钠和氯化钠;向滤液D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偏铝酸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与碳酸氢钠,则沉淀F为Al(OH)3,滤液E中含有NaCl、NaHCO3;根据工艺流程乙可知,铝土矿中的Al2O3、SiO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为硅酸钠、偏铝酸钠,则沉淀X为Fe2O3、MgO,滤液Y为硅酸钠、偏铝酸钠;向滤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硅酸钠、偏铝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硅酸沉淀,则沉淀Z为Al(OH)3、硅酸,滤液K中含有NaHCO3。【详解】(1)流程甲加入盐酸后,铝土矿中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2O3+6H+=2Al3++3H2O,故答案为:Al2O3+6H+=2Al3++3H2O;(2)氢氧化铝沉淀在坩埚中灼烧,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铝和水,故答案为:坩埚;(3)根据工艺流程甲可知,铝土矿中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氯化铁、氯化镁,则沉淀A为SiO2,故答案为:SiO2;(4)工业上用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制备金属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O3(熔融)4Al+3O2↑,故答案为:2Al2O3(熔融)4Al+3O2↑。【点睛】本题以氧化铝提取工艺流程为载体,考查无机物推断、元素化合物性质及相互转化、除杂的方法、离子方程式、离子的检验等,侧重考查分析问题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注意能从整体上把握元素化合物知识,知道流程图中各个过程发生的反应,会正确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是解答关键。19、Al4C3+6H2SO4=2Al2(SO4)3+3CH4↑干燥甲烷不能A2CH4+7CuO7Cu+CO↑+CO2↑+4H2O在I瓶中,气体颜色逐渐变浅,瓶壁上出现油状液滴,II瓶中无现象水倒吸入I瓶中,同时I瓶中出现少量白雾,II瓶中无现象【解析】

(1)碳化铝(Al4C3)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甲烷,碳化铝与硫酸反应可理解为碳化铝(Al4C3)与水反应,产物再和硫酸反应,所以产物为硫酸铝和甲烷,反应方程式为:Al4C3+6H2SO4=2Al2(SO4)3+3CH4↑;(2)碳化铝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甲烷,甲方案探究甲烷与氧化剂反应,盛放浓硫酸的装置放置在氧化剂氧化铜之前,所以实验甲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干燥CH4,甲烷和氧化铜反应,碳元素化合价升高,生成碳的氧化物,产物中可能有一氧化碳生成,所以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3)A.甲烷不能与强氧化剂反应,若能反应,则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在甲烷的作用下会褪色,现不褪色,结论是通常条件下,甲烷不能与强氧化剂反应,A正确;B.甲烷能与氧化铜反应,当少量甲烷参加反应,硬质试管里为大量黑色粉末氧化铜和少量铜的混合物,也可能为氧化亚铜,现象无颜色变化,结论是甲烷不与氧化铜反应时错误的,B错误;C.氧化铜与甲烷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硬质试管里黑色粉末也能变红色,C错误;D.甲烷不能与溴水反应,但甲烷能与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D错误;答案选A;(4)甲烷中碳元素化合价为-4价,甲烷与氧化铜反应,碳元素化合价升高,甲烷与氧化铜物质的量之比2:7,先根据氢守恒确定水前系数,再根据碳、氧守恒得硬质试管里可能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2CH4+7CuO7Cu+CO↑+CO2↑+4H2O;(5)由于甲烷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物有CH3Cl(气体)、CH2Cl2(油状液体)、CHCl3(油状液体)、CCl4(油状液体)、HCl(极易溶于水),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图2装置中出现的实验现象是:在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