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名校长培养综合重点工程实施专业方案_第1页
名师名校长培养综合重点工程实施专业方案_第2页
名师名校长培养综合重点工程实施专业方案_第3页
名师名校长培养综合重点工程实施专业方案_第4页
名师名校长培养综合重点工程实施专业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关镇“名师”、“名校长”培养实施方案为了切实落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人才强教、人才强校战略,加强我镇中小学校长、老师队伍建设,适应城关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经过选拔、培养“名师”、“名校长”,促进一批骨干老师和优异校长快速成长,带动老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从而加紧我镇教育健康、均衡、友好发展,特制订城关镇“名师”、“名校长”培养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党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老师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遵照教育教学和人才成长规律,完善和落实选拔、培训、考评、激励等“名校长、名师”培养机制,建设一支适应我镇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含有较高思想理论素养和开拓创新精神,掌握现代科学文化和管理知识,懂教育善管理,作风优良高素质“名师”、“名校长”队伍,带动全镇中小学老师和校长队伍整体素质全方面提升。二、培养目标从到,争取在“十二五”我镇教育发展计划时间内,关键培养15名城关镇“名师”、4名县级“名师”、1名市级名师、1名县级“名校长”和1名市级“名校长”,使她们中一部分成为保康县和襄阳市著名老师和校长。经过“名师”、“名校长”培养,在全镇中小学老师队伍中形成昂扬向上、奋发有为、有序竞争环境和气氛,增强广大老师终生学习、不停提升自觉性和紧迫感,促进老师专业化发展,全方面提升我镇教育科研总体水平,全方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三、范围及对象“名师”和“名校长”选拔培养范围和对象为全镇各级各类学校在职在岗老师和现任校级以上干部。四、选拔条件(一)“名师”培养对象选拔条件1、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含有高尚职业道德和修养;有善学肯钻精神和品质;2、有一定教育教学科研能力、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有优异教育教学理念,在县内同学科中含有较高威望和著名度;3、含有县级以上骨干老师基础条件;4、有成为“名师”愿望和潜质;5、在“比访”活动中成绩突出;6、中学老师须含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和中学一级及以上职称;小学老师须含有专科及以上学历和小学高级及以上职称,一般话达成要求水平等级。(二)“名校长”培养对象选拔条件1、教育理念优异,办学思绪清楚,办学目标明确,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2、办学特色鲜明,创新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形成独特办学风格和鲜明教育特色。3、含有较高教育理论水平和丰富学校管理经验,办学行为规范,办学实绩突出,学校管理、教育质量处于同类学校前列,学校办学成效显著。在实施素质教育,推行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办学水平和效益等方面得到社会广泛认可,有较高著名度,受到市级以上表彰。4、品德高尚、公正廉洁、作风民主、团结协作、深受教职员信任,学校老师对校长品德、人格认同率达85%以上。5、热爱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有成为“名校长”愿望和潜质。6、含有大学本科学历,担任校级领导5年以上。(尤其优异,任职三年以上校长,可破格参选),年纪不超出50岁。五、选拔程序1、个人申报:由校长、老师个人自愿申报,填写《“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申报表》,撰写研修计划及申请材料(不少于3000字),提交多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2、学校推荐:学校依据个人申报材料,择优推荐“名师”培养对象候选人。进行公告并上报中心学校。3、评审考察:中心学校成立“名师”、“名校长”培养工作领导小组,依据候选人提供印证材料进行评选打分,广泛征讨老师、学生和家长意见,综合确定培养对象名单。4、全镇公告。公告城关镇“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及推荐本年度保康县“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六、关键培养方法1、目标导向。针对全镇“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实际情况,指导其制订具体个人专业发展计划,填写《城关镇“名师”培养个人发展目标计划表》和《城关镇“名校长”培养个人发展目标计划表》,明确努力方向和具体培养方法。2、学思结合。组织培养对象到其它学校学习新经验,交流新思想,研究新问题,学习新技能,建立新理念。把实地考察和经验介绍相结合,把深入解剖和案例分析相结合,把问题研讨和自我反思相结合,把一线“名师”引领和教授指导相结合。关键拓展培养对象教学思绪,培养她们发觉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能力,并经过“名师”指导增加见识,形成自己教学特色和风格。3、课题引领。培养对象要结合学校课题研究,认真计划个人课题研究,梳理自已研究内容,确定自己研究课题,并经过本身教学开展教育教学试验。经过有效课题研究处理教学中实际问题,形成研究序列,丰盈经验积累,提升发展高度。4、任务驱动。培养对象要完成以下任务:⑴每十二个月读一本教学理论专著,完成不少于2万字业务学习笔记,结合学习撰写8篇感悟体会。⑵每学期专题听课30节以上。⑶每学期开展一次教学展示活动或送课下乡活动。⑷结合专题研究每学期撰写1篇有价值研究论文。⑸每学期积累1件市级以上教研结果。5、定时考评。中心学校建立定时考评、良性竞争、动态管理管理机制,对“名师”、“名校长”实施动态管理、滚动发展。每年由中心学校组织人员对全部培养对象进行一次考评,凡能认真推行岗位职责,完成年度任务,经过考评合格,可取得继续培养资格。凡脱离教学或教研第一线,不能推行岗位职责、年度考评不合格、违规违纪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等有损老师荣誉,取消“名师”、“名校长”培养资格,并停止享受相关待遇。在培养实施期间,对新涌现出来符合培养对象条件优异老师、优异校长,经考察同意,能够破格补充为“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6、落实经费。为了确保实施效果,中心学校设置“名师”、“名校长”培养专题资金,为培养对象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和试验、进修学习、征订书刊资料、参与学术交流活动提供经费保障,落实“名师”、“名校长”相关政策性待遇。七、培养对象管理1、加强领导。加强“名师”、“名校长”培养工作组织领导,认真做好培养工作,中心学校成立“名师”、“名校长”培养工作领导小组,教育总支书记谭兴宏同志任组长,副校长戴剑频同志任副组长,谭绪峰、冯卫东、张相英、叶起源、肖琴、常培秀等同志为组员。副组长戴剑频同志具体负责主抓此项工作。2、中心学校师训干部具体负责培养对象选拔、管理、活动、考评、评价、推介等工作落实,检验、督办、考评名师培养工作。3、“名师”、“名校长”培养实施五年一个周期。中心学校和“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签署《“名师”、“名校长”培养协议书》,要求双方权利和义务。根据边培养、边发挥作用标准,突出培养过程,强化引领功效,促进老师队伍素质整体提升。4、对“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根据“分级管理、定时考评、科学评定”标准实施动态管理。一是档案建设。培养对象所在学校应建立培养对象个人档案,搜集整理相关材料(尤其是原始材料)、数据及各类教学科研活动材料。二是学校考评。学校每十二个月要对培养对象进行一次考评,考评内容关键包含十二个月来实际完成教学情况;本身学习进修情况(读一本专著,学习笔记二万字);和指导老师交流探讨情况;教学方面成绩(在同级同类平均水平以上);教育科研、论文发表情况(主持课题研究,在市级以上刊物独立发表论文一篇以上);公开课(不少于四节)、专题讲座(不少于二次)、送教下乡活动效果(不少于二次);培养指导新老师方面情况等。所在学校要对培养对象加强管理,严格考评。考评结果记入培养对象个人档案,同时书面报中心学校。三是中心学校考评。每十二个月年底,中心学校将组织相关人员依据《城关镇“名师”考评细则》和《城关镇“名校长”考评细则》到培养对象所在学校查阅相关资料,召开座谈会,全方面科学评价培养对象。考评合格列入下十二个月度培养对象,不合格取消培养对象资格。5、年度考评优异“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享受以下待遇。①优先参与学术会议,优先推荐申报各级科研课题立项,优先对其主持或参与研究课题提供经费;②优先考虑评优表模、评职晋级;③优先推荐为“名师”、“名校长”候选人。八、相关要求1、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大力宣传,广泛动员,扎实做好“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推荐、选拔、管理和考评工作。把“名师”、“名校长”培养工作放在突出关键位置抓好做实。要为“名师”、“名校长”成长营造气氛,发明条件,提供平台。采取多种方法,让培养对象在岗位上培养、在工作中提升、在实践中成长。2、培养对象推荐选拔工作和广大老师职业荣誉和切身利益亲密相关,各学校要成立领导小组,严格根据要求条件和程序,真正推选出符合条件,有培养前途和潜力老师、校长。3、长计划和短安排相结合。各校针对《城关镇“名师”培养方案》及上级相关文件精神,加强本校骨干老师队伍培养和培训。要依据本校老师实际情况,确定校、县、市级骨干老师、学科带头人、“名师”培养对象,制订具体培养方案,于每年开学初报中心学校审查存档,培养情况中心学校将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评。4、为确保名师培养工程顺利实施,“名师”、“名校长”培养经费要纳入年度预算,以保障“名师”、“名校长”培养相关培训、学习、推介等活动正常进行。培养对象所在学校也要从教学条件、科研项目、培训进修、资金待遇等方面给关键支持。城关镇中心学校4城关镇“名师、名校长”培养个人发展目标计划表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参与工作时间任教学科工作单位试验课题总体目标计划学期发展目标计划学校审核意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