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时作业4世界的物质性部编版必修4_第1页
高中政治课时作业4世界的物质性部编版必修4_第2页
高中政治课时作业4世界的物质性部编版必修4_第3页
高中政治课时作业4世界的物质性部编版必修4_第4页
高中政治课时作业4世界的物质性部编版必修4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5课时作业4世界的物质性一、选择题1.每年的4月22日,是一个专为世界环境疼惜而设立的节日,旨在提高民众对于现有环境问题的意识,并动员民众参加到环保运动中,通过绿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现今,地球日的庆祝活动已发展至全球192个国家,每年有超过10亿人参加其中,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民间环保节日。这表明()①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要敬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②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③物质是不依靠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④人应当自觉地依据自然界的客观属性改造世界A.①②B.①④C.②③D.①③2.从本质上看,人类社会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这是因为()①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②人的意志会影响社会的发展③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④构成社会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客观的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3.19世纪80年头,恩格斯在总结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成果的时候就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就是说,物质这个名词是一种简称,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感官可感知的很多不同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概括起来。这说明()A.哲学中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中的详细物质形态之间是共性与特性的关系B.哲学中的物质概念就是自然科学中的详细物质形态C.物质概念就是各个详细事物的简洁相加D.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物质是不依靠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据此回答4~5题。4.据天文学家视察探讨表明,宇宙空间93%的元素是氢,另外还有多数的其他物质充溢星际空间。这一事实蕴含的哲理是()A.人类是在自然界发展到确定阶段时才出现的B.劳动在从古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起了确定性作用C.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不依靠于人的意识D.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5.由于在非洲相继出土了被认为是最早的人类遗骸化石,人类“走出非洲”说曾一度占了上风。最近几年,亚洲和欧洲考古所发觉的人类化石的年头并不晚于非洲发觉的那些化石。大量化石和文化遗物证明,人类起源于动物界,人类的进化演化是从古猿、直立人、智人到现代人。这表明()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相互依存B.人类产生前的自然界才具有客观性C.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有区分的D.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6.猩猩与人类在DNA上有高达98.7%的相像度。科学家在对猩猩长期视察后发觉:在家庭情意、喜怒哀乐、等级观念、钩心斗角、争夺高位、社交方式、手势语言等方面,猩猩的心理活动有别于其他动物,而与人的意识特别接近。材料从一个角度说明()①人的意识是从动物心理发展而来的②意识是劳动的必定结果③意识是人与猩猩的共同特征④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7.“你觉得我们死后,意识上哪里去了?”面对这一提问,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说:“我觉得大脑就像计算机,意识就像是软件程序。你关了电脑,程序也就终止运行了。”上述观点用唯物论的观点表述就是()①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②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③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④意识的存在依靠于物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8.目前,人们制造的机器人,不仅会做事情,而且能与人对话,甚至有一些表情。这表明()A.机器人也有意识B.机器人具有主观能动性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D.机器人能模拟人脑9.在蚂蚁界,一窝蚂蚁多达万只,但多而不乱,各司其职,分工明细:蚁后的任务是产卵、繁殖,工蚁负责建立、觅食、运粮、育幼等,雄蚁负责与蚁后繁殖后代,兵蚁则负责反抗外侵、保卫家园。对于这种既没有谁挑肥拣瘦,也没有相互扯皮、内耗,大家协作默契的行为,有人认为某些动物也是有意识的。认为某些动物有意识的观点()A.确定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B.否认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C.证明白物质对意识的确定作用D.否认了只有高等动物才有意识的观点10.医学临床实践表明,人的思维活动的灵敏多变性与其大脑的“扣带前回”区域相关联,有人宠爱“钻牛角尖”往往与该区域的“换挡装置”出现故障有关。这进一步佐证了()①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人脑确定的②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的机能③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器官④人脑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11.在谈到作文的夸张时,鲁迅曾有关于“燕山雪花大如席”的精彩论述。语文老师在教我们作文时,总要求发挥想象力。其实,人的想象力()A.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B.都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C.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反映D.都来自于人的主观想象12.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对每一个中华儿女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感!龙的形象,自古以来就有“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的说法。这表明()①观念的东西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②一切观念都是对现实的仿照③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④任何观念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其物质“原型”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④13.《山海经》中追日的“夸父”,《淮南子》中射日的“后羿”,《西游记》中七十二变的“孙悟空”和《聊斋志异》中一个个和善的“狐仙”,这些虚构的形象在现实生活中都有其“原型”。这是因为()①意识本质上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②意识能够在反映现实世界基础上创建幻想的世界③观念中的形象并不须要现实的依据④观念中的形象并不是人脑加工的产物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4.农产品订单网络销售、国产飞机远销海外……《厉害了,我的国》以百姓自拍视频和图片的形式,报道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变更,表达出一个共同的心声:厉害了,我的国!从哲学上看,这种表达是()①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②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③基于现实的理性思维④一种干脆现实性的活动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15.视错觉就是当人视察物体时,基于阅历主义或不当的参照形成的错误的推断和感知。有时候眼见的东西并不确定为实,或许你望见的东西并不确定存在,而是你的大脑认为它存在。这表明()①错觉的客观存在表明白其具有物质性②意识有时并不是物质的反映③意识依靠于物质,错觉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④错觉是在确定条件下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二、非选择题16.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沉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成功。对于每一次这样的成功,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每一次成功,起初的确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经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退了。因此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像折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1995年版,第383~384页运用所学哲学学问,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课时作业4世界的物质性1.解析:自然界中的事物是依据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①④符合题意,B项应选;②③与题意无关。答案:B2.解析:本题考查人类社会的物质性。①说的是自然界的物质性,不合题意。②不合题意。③④从本质上说明白人类社会物质性的缘由。答案:B3.解析:“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说明哲学中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中的详细物质形态之间是共性与特性的关系。故答案选A项。答案:A4.解析:材料强调世界的物质性原理,A、B、C三项的观点与题意无关。答案:D5.解析:本题考查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人类的进化演化说明白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D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不当,自然界不依靠于人类社会而存在;C项不合题意,不选;人类产生后的自然界照旧是客观的,B项不选。答案:D6.解析:材料从一个角度说明人的意识是从动物心理发展而来的,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①④入选。题干并未涉及意识是劳动的必定结果,②不符合题意。意识是人所特有的,③错误。故本题选B。答案:B7.解析:“大脑就像计算机,意识就像是软件程序”,说明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你关了电脑,程序也就终止运行了”,说明意识的存在依靠于物质。②③未反映意识依靠于物质。答案:D8.解析:A、B否认了意识和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解除;C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D正确且符合题意。答案:D9.解析:A不符合题意,某些动物有意识的观点是错误的,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B符合题意,某些动物有意识的观点否认了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C不符合题意,题意主旨与此无关;D不符合题意,题意主旨与此无关;故选B。答案:B10.解析:题目中,医学临床实践表明,人的思维活动的灵敏多变性与其大脑的“扣带前回”区域相关联,有人宠爱“钻牛角尖”往往与该区域的“换挡装置”出现故障有关。这进一步佐证了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器官,人脑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故③④入选。①选项错误,人脑不能起确定作用。②选项错误,意识的本质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选D。答案:D11.解析:人的想象力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其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故B符合题意;A错误,并不是全部的人的想象力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也有错误的反映;C错误,人的想象力不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反映,也有对现象的反映;D错误,物质确定意识,人的想象力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答案:B12.解析:题意旨在强调任何意识都源于客观存在,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①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观念都经过了人脑的加工改造,与现实不完全相同,②说法错误;③说法本身正确,但与题意无关。答案:B13.解析:“虚构的形象在现实生活中都有其‘原型’”,表明意识本质上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并且能够在反映现实世界的基础上,通过人脑的加工改造,创建出一个幻想的世界,①②符合题意;作品中虚构的形象来源于现实生活,是因为物质确定意识,意识是物质派生的,是“原型”在人脑中加工的产物,③④观点错误。答案:A14.解析:这种表达是对中国现实状况这种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①正确;这种表达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②正确;“厉害了,我的国”更多是人们对身边变更的一种直观反映,是感性思维的一种体现,③不选;这种表达是意识的体现,意识不具有干脆现实性,④错误。故选A项。答案:A15.解析:①说法错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