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教学设计一、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阅读文章内容,把握叙述侧重点。2.思维发展与提升:梳理文章层次,分析人物的精神。3.审美鉴赏与创造:分析文本差异,养成正确科学观。4.文化传承与启示:体会科学精神,培养探索精神。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把握叙述侧重点,分析人物精神。教学难点:分析文本特色与差异。三、教学设想本课的学习提示中要求学生理清文中展示的科学发现的过程,关注那些对科学发现有重要启示的节点,还要注意体会科学工作者的责任和奉献精神。同时,在本单元的导读部分,还要求学生掌握知识性读物的阅读方法,分析作者阐释说明、逻辑推理的方法,体会文章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因此,我在教学最后带领学生了解演讲稿特点及梳理回顾行文思路,旨在完成这一教学任务。四、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探究法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六、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屠呦呦是著名药学家,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让安德森评价说:“屠呦呦的研发对人类的生命健康贡献突出。为科研人员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文章回顾了作者和她的团队多年执着探索,最终发现青蒿素的治疟作用并拯救成千上万患者的历程,展示了科学发现之不易、科学家的担当精神以及科学发现道路的艰辛。二、预习检测1.作者简介屠呦呦(1930—),女,汉族,中共党员,1930年12月生,浙江宁波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屠呦呦多年致力中医药研究实践,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研究发现了青蒿素,解决了抗疟治疗失效的世界难题,为中医药科技创新和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她曾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和“全国先进工作者”“改革先锋”等称号。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屠呦呦“共和国勋章”。2.背景资料: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药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硏究所首席硏究员屠呦呦与威亷·坎贝尔和大村智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理由为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2015年12月7日下午,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用中文发表《青篙素的发现:传统中医献给世界的礼物》的主题演讲。3.知识链接1.文体常识⑴科普文科普文是介绍、普及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体。大致可以分为两种:①科学说明文:以传授一般科学知识为目的,有很强的科学性,严格遵循科学的原理。②科学小品文:多用文学笔法介绍科学知识和阐述科学道理,在表达上经常借生动的比喻、有趣的联想,寓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使读者在文学欣赏中获得科学知识。内容科学,文笔生动。2.科普文的语言特点:①准确、简洁、平实是科普文语言的主要特点。②科学小品,讲究趣味性、文艺性,需要作必要的生动、形象的说明:使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叙述生活感受,使文章在准确性的基础上更添真实性和生活情趣;适当描写,使被说明事物栩栩如生。3.知识拓展①青蒿(hāo)素: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15H22O5,青蒿素为无色针状结晶,因其具有特殊的过氧基团,它对热不稳定,易受湿、热和还原性物质的影响而分解。青蒿素是治疗疟疾耐药性效果最好的药物,以青蒿素类药物为主的联合疗法,也是当下治疗疟疾的最有效最重要手段。②疟(nuè)疾: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本病主要表现为全身发冷、发热、多汗,长期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疟疾在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至今依然还是一个全球广泛关注且亟待解决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它使51%世界人口受到威胁。人对疟疾普遍易感,尤其是疫区幼儿、孕妇、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HIV感染者,以及前往疟疾流行地区且无免疫的人较易感染。三、诵读训练(一)出示投影,理解并积累字词(根据导学案,先让学生小组讨论完成)(主要检查各小组合作完成情况,对不懂的进行解析)1.字音青蒿hāo素疟nüè疾精髓suǐ肆虐nüè羟qiǎng基衍yǎn生物拯zhěng救砒pī霜2.解释成语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粟:谷子,即小米。君臣佐使:方剂学术语,系方剂配伍组成的基本原则。原指君主、臣僚、僚佐、使者四种人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后指中药处方中的各味药的不同作用。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一)学生讨论课文的段落结构并复述各部分的大意。【提问】全文可以分为四部分。(采用边读边分析的形式,推动教学)【明确】第一部分:引言——讲述获奖事由,强调中国传统医药学在发现提取青蒿素中的作用。(总)第二部分:发现与研制历程(“发现青蒿素的抗疟疗效”“从分子到药物”)——发现青蒿素,研制药物。(分)第三部分:研究成果(“影响世界”“发展与超越”)——确定分子的立体结构,论文发表;获国家发明奖;国际大会作报告;研究双氢青蒿素药物;成为国际一线药物。(分)第四部分:总结全文——评价中医药学的贡献,表达“青蒿素是中医药学给予人类的一份珍贵礼物”的观点,呼应开头,强化主题。(总)四、了解文体,感知内容问1:青蒿素药物的制成经历了哪几个阶段?①第一阶段,发现提取阶段。发现青蒿素的提取物有一定的抗疟效果,并通过查阅《肘后备急方》,改变传统的加热提取方式,抗疟效果提幅度提升;②第二阶段,临床试验阶段。开展临床试验,以身试险确认青蒿素提取物对人体的安全性,并奔赴海南开展治疗工作;③第三阶段,分离提纯阶段。分离提纯,得到抗疟的有效成分。④第四阶段,制成药物阶段。将分离出来的天然成分变成药物。问2:青蒿素的发现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①青蒿素与以往的抗疟药物相比,治疗效果更加的显著且复发率很低;②青蒿素在化学结构和作用特点上的特性为新的青蒿素衍生物创造了机会。问3:屠呦呦团队取得青蒿素成药的卓越成就的因素有哪些?客观方面:①疟疾威胁人类健康长达数千年,有抗疟药物的客观需求;②中国政府重视与国际方面的合作,并启动“523项目”来抗击疟疾。主观方面:①对中草药的好奇心;②深厚的医学知识;③强烈的研究动力;④对精妙的有关人性和宇宙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领悟;⑤青蒿素研究团队的精诚合作;⑥顽强的毅力、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勇于战胜任何困难的精神。第二课时一、导入从西汉到清末,中国至少发生过321次大型瘟疫,但每一次瘟疫的到来,中医都不曾缺席,在这次新冠肺炎防治中,中医依然逆行而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医疗专家驰援外国时,还带去了中药莲花清瘟和金花清感。中医是中国的国粹,也是世界医学宝库中的瑰宝,许多优秀的中医人才正在尽力传承它,比如,2015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本土从事中医药研究的科学家——屠呦呦,她用一株小草改变了曾被一种叫疟疾的沉疴所困扰的世界。今天,我们一起去学习她的文章,感受这种“一生只为一事来”的科学精神与情怀。二、小组合作,问题探究1.屠呦呦身上具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请简要概括和分析。①治病救人、造福人类的高度责任感。屠呦呦从小立志治病救人,一生以自己的知识和努力为无数饱受疟疾病痛之苦的人们带来了生的希望。②埋头苦干、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面对新药的临床试验很难开展等多重困难,坚持研究和实验,终于研究出人类抗击疟疾的“有效武器”。③吃苦耐劳、甘于牺牲的奉献精神。查阅大量医药典籍,不辍研究;勇于成为试验新药疗效的志愿者。④重视中医药学的传承,并希望中医药学进一步发挥威力,造福人类。2.屠呦呦及其团队能在20世纪70年代艰苦的条件下发现青蒿素及其抗疟功效,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从内因来看:①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屠呦呦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今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同时系统地学习过中国传统医学,这些都为后面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②锲而不舍。在抗疟研究这一漫长的攻关岁月中,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经历了诸多困难,做了大量实验,但他们依然无怨无悔、锲而不舍,经历多次失败才成功提取出青蒿素。③重视古籍,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屠呦呦善于思考,不断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在遇到困难时,她把目光投向历代中医药学典籍,从前人的经验中汲取经验,取得了创新性突破。④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她的科学研究与国家民族的需要以及世界人民的幸福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从外因来看:①中医药学是个巨大的宝库,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了中医药研究,因而能取得成功。②团队的力量。祖国提供了研究平台,组员齐心协力。在抗疟研究之路上,屠呦呦并不是孤军奋战,这漫长浩大的工程是“523项目”团队以及无数科研人员团结合作完成的。3.“我在童年的时候,曾目睹民间中草药治病救人的事例。那时候,我完全没有想到,我的生命会和这些神奇的中草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也从没梦想过有今天这样的隆重时刻,我的研究被国际科学界称颂。”这段话中的“完全没有想到”和“从没梦想过”令人印象深刻,它会引起你怎样的思考?在屠呦呦之前,也许有很多人都研究过青蒿,但是都没有取得显著的成果,可是屠呦呦做到了。她谦虚地说没有想到会被认可,在人生道路上,好像她选择这条道路和获得的成功都是一种偶然。可是,在人生道路上,偶然是实现人生飞跃的节点,更是必然的结果,只有努力和坚持的必然才能成就偶然。决定人生成败的并非命运之棋无常的落子,而是我们内在的品格与长久的积累。在人生的路口,无论我们选择哪一个方向,只要有和屠呦呦一样的努力精神和优秀品质,就能获得必然的成功。我们要学会从必然做起,打造品质,积累努力,淬炼精神,从而走向成功。4.“我的梦想是:在同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疾病的斗争中,中医药学进一步发挥威力,为维护世界人民的健康和福祉作出新贡献!”这是发言稿的结尾,有什么作用?这是屠呦呦对中医药未来的热望,总结了全文这种结尾通过展望性、预示性的语言,引起听众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向往。屠呦呦的梦想体现了她博大的胸怀,她把青蒿素和中医药推向世界,造福人类。。三、手法借鉴——引用手法在《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一文中,作者运用引用手法表现自己在探求青蒿素的艰难历程中,是如何实现重大突破的。在第一阶段,作者提取了380余种提取物,但经过测试,抗疟效果不佳。好容易发现青蒿提取物有一定抗疟效果,但实验结果很难重复且与文献记录相悖。在这种“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痛苦背景下,文中引述道:“最早提到青蒿治疗疟疾的记录,出现在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书中有这样的记录:‘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句话让我深受启发。”作者巧妙引用典籍著作,阐述传统中医药学的重大意义及作用,材料真实可信,富有权威性,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引用是在说话或写作中引用公理、名言警句、经典著作、历史文献、谚语、成语、俗语、传说、古今诗文等,以此为依据,表达思想感情、证明观点的修辞方法。运用引用辞格,既可使文章言简意赅,较有权威性,有助于说理抒情,又可增加文采,增强表现力。1.明引引用分明引与暗引两种。明引又叫直引式,直接引用典籍文献、名言警句或诗句来阐释文章的中心,如下面的片段:在人类的语言中,有一个最神圣、最崇高、最永恒、最能超越时间和空间、具有不朽的价值的词,那就是“祖国”。屈原抱石怀沙,投身汨罗江时,想到的是祖国;陆放翁说:“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他梦魂为萦、念兹在兹的也是“祖国”;东晋道教学家、化学家、医药学家葛洪说:“烈士之爱国也如家。”所报者,也是“祖国”。对祖国,他们有着浓烈、深沉、溶解不开的爱恋。2.暗引暗引可分为三种类型。(1)修饰式,即引语在文中作定语,以修饰语的形式出现。如下面的片段:从为治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屈原,从“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的戚继光,到“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从“愿与人民共患难,誓将热血固神州”的朱德总司令,到“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的边疆卫士,真是英雄万千!他们在奉献之时,从没想过要得到什么回报,而是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智慧乃至生命献给了崇高的事业。(2)镶嵌式,把引用的内容,组织进自己的叙述或议论,变成自己话语的一部分,如下面的片段:漫漫秋夜,冷冷秋风,你孤枕难眠,辗转反侧,“寒蛰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再回首,那携手穿行于菜花间的快乐往事;再回首,那临窗共饮酒赋诗的闲情岁月。不会忘却,“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那场离别啊!你追忆这一切,“欲语泪先流”。你日夜盼明诚归来,相思成灰,离恨成草,以致“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姑且起身,坐于院中。折一剪红梅,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你愁了,拿来一壶水酒,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你“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啊!你深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但你也懂得“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也许,是你早已厌倦了这种离别的痛苦了吧!(3)化用式,它不是把原句组织进自己的文章,而是将典故、故事或某种意境、片断性的镜头等组织进自己的文章,如下面的片段:诗是色彩斑斓的梦。这梦里有灞桥伤别的烟柳暮云,有鲲鹏水击三千里的羽翼,有小轩窗里默默的相对,有大漠长河的遥遥思念。诗,是一支神来之笔,勾勒鹦鹉洲上的芳草,点化二十四桥的明月,渲染香炉峰的紫烟。我爱诗,因为我难以抗拒自己的心灵在这美妙的诗行中与先哲们的心一起跳动的感觉,难以抗拒让自己忘情于呐喊者或低吟者所创设的一个个优美意境中的感觉。诗,让我体验屈夫子不能从俗的喟叹,让我领略魏武帝碣石山旁壮心不已的豪情,让我沉浸于康桥边静谧的月夜,让我品味雨巷中那份丁香似的忧伤。四、领悟精神1.屠呦呦身上体现出的哪些方面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有什么时代意义?以《我眼中的屠哟哟》为题,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来探讨屠呦呦精神的时代意义。2.点拨:屠哟哟是我国医学界的英雄,结合国家所倡导的英雄精神去分析才能有时代感,在习近平主席所倡导的英雄精神中有几点可以借鉴:①崇尚英雄精神是从中汲取优秀的品质和精神:英雄精神是“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英雄精神是“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精神信仰、英雄精神是“死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的奉献精神、英雄精神是“卧薪尝胆”的奋斗精神。②铭记英雄精神是永葆中华民族战斗力的精神力量。“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英雄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中华民族前行的强大力量。③传承英雄精神是激励我们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习近平在《之江新语》中提到,“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我们就是要善于向先进典型学习,在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从小事小节上修炼自己,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学习先进、保持先进、赶超先进。探讨时代意义可以从崇尚、铭记和传承三个方向来谈。一是要崇尚屠呦呦身上那种为中国乃至世界医学发展奉献终身的初心,二是要铭记屠呦呦为医学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以及以她为代表的中国医学家们砥砺前行的伟大精神,三是要传承这种精神,并把它作为在时代奋斗里的精神标配,以此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3.撰写对联,歌颂屠呦呦的伟大精神。示例:鸣鹿呦呦,春风又发青蒿叶;啼莺恰恰,橘井常流泉水香。为国人争气名传百代,替中药扬威功在千秋。慧女钻研中国素,青蒿沐浴太阳红。呦呦鹿鸣为萃青蒿素,款款心动决胜疟原虫。4.分享你身边发生的或者你所了解的为中医事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和事。示例:橘井泉香:葛洪《神仙传·苏仙公传》记载:苏耽由于德行出众,在汉文帝的时受天命为天仙。苏耽在超脱凡俗时告知母亲:“明年天下将流行瘟疫,咱们家庭院中的井水和橘树能治疗瘟疫。患瘟疫的人,给他井水一升,橘叶一枚,服下就能治愈。”后来果然瘟疫肆虐,前来求取井水、橘叶的人络绎不绝,都被治愈了。于是医学史上就有了“橘井泉香”的典故。杏林春暖:三国时有位医生叫董奉,与华佗、张仲景齐名,号称“建安三神医”。他给人治病从不收钱,但要求被治好的人每人植杏树五棵,轻病患者每人种一棵。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农贸场农产品溯源系统开发合同3篇
- 2025版无人驾驶车辆测试场租赁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版智慧家居系统定制开发合同范本及智能家居生态圈构建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旅游度假区内部控制制度咨询与旅游服务提升合同4篇
- 2025年绿色环保服装定制生产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体育赛事组织与管理聘用合同
- 2025年度泥工班组劳务承包施工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代持权证登记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个人知识产权许可欠款合同模板3篇
- 2025版门窗行业绿色制造与安装合同4篇
- 二零二五隐名股东合作协议书及公司股权代持及回购协议
-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教育部《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工作指引》知识培训
- 初一到初三英语单词表2182个带音标打印版
- 2024年秋季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学课件(2024年秋季新版教材)
- 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 2023年11月英语二级笔译真题及答案(笔译实务)
- 元明时期左江上思州黄姓土司问题研究
- 围手术期应急预案
- 中玻北方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太阳能光伏玻璃及low-e节能玻璃深加工项目申请立项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简本
- 【橡胶工艺】-橡胶履带规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