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想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培养_第1页
创新思想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培养_第2页
创新思想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培养_第3页
创新思想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培养_第4页
创新思想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培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新思想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培养一、专题背景

“创新”在历史学科中呈现出的是努力提出新方法、新制度或进行发明创造的能力,是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不断进步的推动力,历史的每一次重大的历史进步都是创新的体现。二、“创新”的内涵与外延(1)定义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包括产品、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2)内涵:与“创新”相关的知识体系

创新知识主要体现在制度创新和科技艺术创新两个方面。制度创新是核心是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管理制度的革新。制度创新是所有创新活动的基础与保障,其通过调整各种社会关系,以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创造更多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促进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如果考察创新,历史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反而体现得更加突出。

科技艺术领域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新技术的发明、新理论的提出和新艺术品的创作上。

(3)外延:与“创新”相关的能力要求创新精神是指要具有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方法、新观点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三、与“创新”相关的知识体系

1、古代史(1)中国:分封制,郡县制,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均田制,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等。(2)世界:雅典民主政治,罗马法等。2、近代史(1)中国: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等。(2)世界:代议制,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总结共和制,工业革命中的工厂制,经典力学,进化论,蒸汽机的改良和运用,电气技术的发展,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社会契约等启蒙思想,马克思主义等。3、现代史(1)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双百”方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南优2号、“中国梦”等。(2)世界:新经济政策,斯大林体制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罗斯福新政和国家干预,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相对论,量子论等。四、命题视角

角度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创新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创新,是历史高考命题的重点之一。从内容上看,夏商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秦朝皇帝制及中央官制的创立、郡县制的推广及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及影响,从汉至元中央和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等都是高考考查的知识点。课标要求:了解古代中国创新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和分封制、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科举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等。考试说明:注意从文明史的角度对一些重要政治制度的利弊得失进行总结和概括;对于政治制度的创新和建设,要从构建和谐社会角度去考虑。角度二: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的创新西方政治文明的源头是古希腊和古罗马,其中最给后人以启迪的是爱琴文明与古希望城邦制度、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和古罗马的法律。古希腊和古罗马部分的重点是围绕民主与法制的源头对近代西方民主法制的影响来命题。从文明的多样性和中西方文明差异的视角考查古代希望和政治制度是高考命题的一个热点视角。课标要求: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过程、内容及影响。考试说明:注意纵横联系,分析比较异同。从横向上看,分析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和罗马政治制度侧重点的不同;注意中西方古代政治制度的比较。从纵向上看,要联系近代西方的代议制,理解古希腊民主政治对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运行的影响;认识世界政治文明发展的多元性、多样性。角度三:近代西方的政治制度创新英国是第一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国家,它通过反对君主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是一种创新。美国通过反对当时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的殖民统治,为了维持独立和统一,确立共和制,既是创新,也是发展了民主制。结合“大国崛起”,这个命题视角上看,英美资本主义政体的特点、意义、影响以及对我国和平崛起的借鉴意义尤为重要。课标要求:了解《权力法案》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掌握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考试说明:把握英美两国代议制度的内涵,结合背景、内容概括两代议制度的特点,并找出其共性与个性。角度四: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制度创新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凯恩斯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经济学观念,是一种重要的资本主义经济理论,从凯恩斯的基本主张命题,可以考查学生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理解。课标要求:认识罗斯福新政与凯恩斯主义从实践和理论上印证了政府干预资本主义经济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考试说明:认识罗斯福新政干预经济、关注民生、协调发展等特点,初步了解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和其他国家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角度五: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制度创新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列宁找到了一条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斯大林模式下,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严重不均衡发展,这是斯大林模式不能持续发展的重要根源,认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不相容的就是极端化思维的体现。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摆脱了姓“社”姓“资”的思想束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和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本部分知识在高考命题中常有涉及,需引起起重视。课标要求: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了解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考试说明:理解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制度创新所带来的深刻影响角度六: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创新新中国建立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党的十五大和十六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民主政治建设内容在近几年的高考中的出现率很高,且出题形式多种多样,既有选择题又有主观题,命题往往以政策或文献、制度为切入点,运用材料进行对比分析。预计近几年高考仍半重点考查这一热点。课标要求: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考试说明:将雅典民主政治、资产阶级代议制和社主义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联系起来,形成规律性的认识。五、与创新相关知识的考试立意

(一)制度创新

1.制度创新与实现公平正义公平与正义是人类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为实现公平与正义进行过艰辛的努力,并取得了重要成果。公平与正义的的范围不断扩展,其实现对促进社会和谐、激发人们的创造性、推进人类文明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制度创新的价值在于通过理顺各种关系,激发人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并体现同对公平与正义的维护。(1)中国古代科举制的创立在不同社会阶段、阶层之间打开一条通路,它取代了强调出身的门阀制度,使社会地位较低的人(主要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才能进入上层社会,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公平的实现。它在很长时间内不但激发了人的进取精神、增强了社会活力,还提高了官僚的素质,促进了文化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2)近现代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确立与完善,实现了人类社会由专制时代向民主时代、臣民社会向公民社会、人治向法治的转型,使公民拥有基本的政治权利,推动了公平正义的实现。(3)罗斯福新政、福利国家制度强调国家对困难人群的救助,并使在遇到困境时得到政府救助逐渐成为基本的公民权利,促进了公民经济权利的实现。(4)苏俄(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提高了广大工农的基本生活条件,使社会公平的范围更加广泛,但其在强调公平的同时却忽视了效率,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5)新中国成立后,中共结合国情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创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些制度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伟大创举,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公平正义的实现,激发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并取得了重大成果。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民主与法律建设对维护公平正义提供了重要保障。2.制度创新与现代化制度创新是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1)政治上: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把王权限制在法律的范围内,分权制衡的原则在美国得以最完整意义上的实现,法国共和制历经曲折最终确立,这些都推动了民主政治与法制的发展,推动了政治制度的现代化。各国的政治制度创新,既反映了时代发展对于民主、法制的共同要求,又带有各自鲜明的民族特色,如英国的有限君主、美国的联邦制、法国的混合制共和体制等。(2)经济上:工厂制、大企业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等经济制度使生产和国民收入再分配等领域的组织性、协调性日益增强,提高了生产效率。这些制度不但推动了工业化,还使工业化过程中的社会化趋势不断增强。3.制度创新与革命和改革

制度创新多以改革或革命的方式进行,曾经的新制度也会因时代的进步落伍,因此要将制度创新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来看。(1)制度创新往往以革命或改革的方式实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后都建立了新制度,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后也都建立了新制度。革命和改革的实质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革命和改革在否定旧制度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创新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2)革命、改革和制度创新等社会实践在往往需要思想解放先对社会进行思想动员,因此革命、改革和制度创新也可以看作是思想解放运动。(3)革命与改革必然要触动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其道路必然障碍重重。因此,制度创新肯定要经历一个艰难复杂的斗争过程,这也反映了人类进步道路的艰难曲折。(二)科技创新1.科技成就对社会发展的贡献(1)造纸术的广泛使用,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有了革命性的进步,打开了欧洲“知识普及”的道路。(2)指南针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障。(3)火药推动军事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促成了西欧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4)印刷术为欧洲走出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5)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等物理学定律,为后来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6)1687年,牛顿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意义。(7)相对论的提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8)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从根本上改变了19世纪绝大多数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位置的看法,是对上帝造人说的颠覆。(9)量子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的进步。(10)新科技革命以电子信息的突破与迅猛发展为标志,人类社会从工业时代进入了信息时代,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社会经济生活。

2.科技革命推动着国民经济与产业结构的调整(1)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工厂”取代“工场”成为主要的生产组织管理形式,轻工业占据了国民经济的核心地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2)第二次工业革命:新兴产业迅速兴起,传统产业实现了技术改造和升级,以钢铁工业为核心的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伴随大工业的发展,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现代意义上的公司日渐成为工商业组织的支配形式。(3)第三次科技革命:促使产业结构走向多样化,服务业更是超越第一、第二产业,一跃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3.科技与思想观念

由技术进步到生产方式的进步再到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最终到人类思想观念的变化,这一连锁反应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热点。生产方式、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的现代本质上反映的是人的现代化,时间观念、效率意识、重视知识等成为现代人的特征。4.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低碳经济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造成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工业化都以大量的化石燃料消耗为依托,大量的碳排放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因素。发展低碳经济、缓解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成为各国的共识。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条件。六、与创新相关的能力培养1.聚合思维的培养2.发散思维的培养3.比较思维的培养4.辨证思维的培养5.联想思维的培养1、聚合思维

是根据已有现成的材料,以某个对象为中心,在思考问题时朝着一个方面集中而形成单一正确答案的思维。实际上它是从诸多事物中寻找共性或本质的一种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聚合思维主要是培养学生抽象和推理的能力。

在学习完英、法资本主义制度之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总结一下共性特征。英国1640年爆发革命,通过内战,建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专政的共和国;法国1789年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的统治,于1792年建立了共和国,从而抽象出第一共性特征,即两国都是通过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英国建立共和国后,克伦威尔实行独裁统治;法国建立共和国后,拿破仑通过政变夺取政权并于1804年建立帝国,实行军事独裁统治,从而抽象出第二个共性特征,即两者在共和国建立后都出现了军事独裁统治。英国出现了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的情况;法国出现了波旁王朝复辟的情况,从而抽象出第三个共性特征,即两者都出现了封建王朝的复辟。

英国通过1688年革命推翻了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法国共和制和君主制之间进行了长期斗争,1870年建立第三共和国,并于1875年确立共和政体。从而抽象出第四个共同特征,即两者最终都建立起资产阶级的代议制度。

一般性规律:

在新旧社会交替的历史时期,由于新生力量一般比较弱小,而旧势力又比较强大,新事物战胜旧事物要经历长期的复杂的过程,会出现暂时的倒退,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旧势力必将被赶出历史的舞台。2、发散思维

是对同一问题探索不同的,甚至是奇异答案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其本质就是通过多层次、多角度地对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析和思考,从而深化对问题的理解,优化思维过程,揭示问题的本质,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进而产生新的发现。

对于以什么事件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史学界一直存在不同的观点。传统观点认为1839—1842年的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国的起点。除此以外,“唐宋变革说”“1581年说”“1600年说”“太平天国开端说”“1861年说”“辛亥革命开端说”也引起学术界广泛的讨论。(1)唐宋变革说材料学术界普遍认为唐朝安史之乱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内藤湖南受欧洲历史分期法的影响最早提出“唐代是中世纪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在《东洋近代史》说:“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宋代历史定位的观点。观点:我赞成内藤湖南“唐代是中世纪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的观点。论证:按近代化的衡量标准,具体表现如下:(1)集权化:从皇权-贵族共治到专制王权的强化;(2)平民化:从门阀世族政治到平民官僚政治;(3)理性化:从贵族权力之争到士大夫政见之争;(4)平等化:从庄园经济农奴关系到土地私有的租佃关系;(5)市场化:从官方专营到官商分利;(6)城市化:越来越多的人口脱离农村和土地,市民阶层的壮大。北宋的城市人口占20.1%,南宋时达到22.4%;(7)货币化:便钱(类似于银行汇票)、茶引、盐引(类似于有价证券)、交子与会子(法币)的出现;(8)世俗化:诗文由重形式变为重自由表达;(9)功利化:社会风气逐渐重利轻义。结论:我赞成内藤湖南“唐代是中世纪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的观点。(2)“1600年说”第一章

“近代中国”的概念

1.1“近代中国”始于何时?

1.2“近代中国”形成的动力

1.3新的综合思考

第一编

传统制度的延续,1600~1800年

第二章

清帝国的兴盛

第三章

政治和经济体制

第四章

社会和思想状况

4.1中国社会(家庭;宗族;社会分层;士绅;科举)

4.2思想潮流(清初对明朝心学的反击;清代中期的考证学)

第五章

对外关系

5.1西欧人的来临(探险家和商人;传教活动;耶稣会影响的衰落与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

5.2俄罗斯的推进(穿越西伯利亚;早期派往中国的外交使团;《尼布楚条约》,1689年;图理琛出使留居俄国的土尔扈特部,1714年;《恰克图条约》,1727年;托时和德新的使俄,1729—1732年;俄国在中国的特殊地位)。

关于“近代中国”这一话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观点:对中国近代史开端的考查应该放在世界视野下展开。说明:1600年前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开始走向整体;无论是西欧的探险家、商人、传教士的东来,还是俄罗斯的推进,都对当时的清朝产生了重要影响;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清朝与西方因鸦片等冲突,使得中国的农耕文明与西方的工业文明全面产生关联,并深刻地影响了中国近代的发展。观点: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内外因综合作用的产物。说明:中国社会在1600——1800年期间,手工业的进步,商业活动的繁荣,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使中国社会(家庭、宗族、社会分层、士绅、科举)和思想潮流(清初对明朝心学的反击,清代中国的考证学)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西学东渐、商业活动(如鸦片贸易)、侵略战争等的冲击,在促进传统中国向近代中国转型上起了重要作用。

(3)“鸦片战争开端说”材料“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1)若“赞成”,可从历次列强侵略后,中国人学西方的层次性(器物-制度-思想)着手回答。

(2)若“反对”则可从洋务运动、百日维新和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三者的阶级属性,经济基础变化出发,突出强调中国社会变化的内在动力。

(3)若认为有一定道理,但既不准确也不全面,则可从外因角度予以肯定,从内因角度予以否定。

例如:“冲击——反映”模式认为中国传统历史发展是属于停滞的,中国社会自身是无法产生进入近代社会的动力,所以中国要进入近代社会就需要外在的力量,需要外在的“冲击”,中国“反映”其“冲击”,这种模式凸显了外部的“冲击”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如材料中所指中国自鸦片战争冲击后,依然引不起足够的”反映”,于是接着第二次鸦片战争,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巨大的“冲击”下中国地主阶级洋务派开着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一步一步向西方学习,由学习“器物”到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时期的“制度”,再到五四运动时的“思想”,在这种学习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外部巨大的“冲击”—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凡尔赛和约》等事件的发生。不能不说外部的“冲击”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有着影响,从上述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轨迹可以得知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国外的“冲击”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所以这种模式还是很有启发意义的。(4)“1861年说”1861年更是因为具有一系列标志性历史事件,而有理由作为近代史开端的年份。只有第二次鸦片战争形成的《北京条约》体系,和太平天国起义对清朝统治秩序的冲击,才不仅使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真正侵入中国内地,也使清朝统治集团开始真正有意识地改变固有的“华夷之辨”的政治旧习,开始寻求解决中西冲突和摆脱内忧外患的新出路。洋务运动正是体现这一变化的,上至满洲主政贵族和督抚大员、下至民间知识分子、影响整个政治精英和绅士阶层的,全方位的政治变革和思想运动。虽然这场经过外战屈辱和内乱震荡带来的思考是苦涩的,甚至是不情愿的,但是不论怎样,他们开始平等地对待以前视作夷狄的西方侵略者,甚至开始有意识地适应条约制度,尝试在中西合作的背景下,共同重建经过英法联军之役和太平天国起义冲击的社会秩序。这一思想变革的可贵,在于这些行为人,是在痛苦地与自己的儒学背景和思维定势反复摩擦与互动后,才实现思想境界的升华的。“同治中兴”正是这一努力的产物。虽然即使在中西合作的蜜月期里仍然存在着讨价还价和明争暗斗,但是新的“夷务”毕竟代替了传统的“剿”夷和“抚”夷。总理衙门的设立和外国公使进京,都说明“满大人”的心态不再过激与高傲。尽管顽固派的力量依然强大,特别是在慈禧太后的权术驾驭下,洋务派不可能在朝堂彻底战胜顽固派,但是洋务运动仍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尤其可贵的是,洋务派以主要为官办的方式建立起大量的实业。1861年,安庆内军械所创办。洋务实业或许不是纯粹的资本主义机器工业,因为它可以不依赖市场的调节。但是这些实业一旦与民间资本结合,便不仅诱发了新的生产关系形式,如股份公司,也势将为民间资本的形成提供可能和开拓道路。因此洋务运动就不仅是一场精英阶层的思想和政治观念的变革,也是一场生产关系的变革。只有在洋务运动的条件下,才出现了新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因素。如果说鸦片战争并未引起精英阶层整体的思想变革,而且民间启蒙思想也与主流政治脱节,因而使鸦片战争不具备作为近代史分期的里程碑意义的话,那在洋务运动时代,由于形成了一个上至洋务官僚,下至民间实业家和洋务知识分子的洋务社会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催生了生产关系的变革,这样就充分说明,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起义共同作用形成的变局条件下,二者的合力通过洋务运动,真正构成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王明前:《中国近代史开端1861年说———近代史分期框架下的太平天国起义》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61年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依据。1、《北京条约》体系、各国总理事务衙门、外国公使进京(朝贡体系——近代条约体系;天下观——近代民族国家观)2、安庆内军械所创办,洋务运动开始的标志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市场化、工业化)3、洋务运动刺激下,民族资产阶级的出现。(士农工商——四民阶层的瓦解、新阶层出现)4、洋务运动刺激下,早期维新思想的出现。(儒家礼教——自由、理性、科学)3、比较思维是归纳、概括、综合、评价等更高级思维能力的基础。《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对比较能力的界定是:对重要的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归纳和比较,认识相关历史事实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材料一《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也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据《孟子》材料二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与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拒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拉拉底的法制观念。(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15分)提示;(1)孟子:治国需要法制;权力不能干预执法;当法律与人伦冲突时,维护人伦。苏格拉底:守法是正义行为;法制关乎城邦存亡;法律至上,严格守法。(2)社会背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法律的权威地位逐渐确立;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古希腊工商业相对繁荣;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达;各种社会思潮活跃;法律作用突出。历史价值:他们的法制观念分别对中国和西方法制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比较思维培养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熟悉比较材料。无论何种层次、何种类型的比较都离不开基础知识,包括历史时间、空间(地点)、人物、事件、现象以及历史上重要的典章制度,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否则比较将成为无米之炊。②构建历史知识结构体系,准确地剖析历史概念的构成因素。通过对历史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弄清历史发展进程中各事件或现象间的关系。历史结构形成的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