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课堂教学实录(附导学案)_第1页
部编版《2.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课堂教学实录(附导学案)_第2页
部编版《2.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课堂教学实录(附导学案)_第3页
部编版《2.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课堂教学实录(附导学案)_第4页
部编版《2.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课堂教学实录(附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课堂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王明“左”倾错误和中央苏区红军的第四次反“围剿”、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长征;遵义会议。2.能力方面:(1)通过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揭示历史事件本质的能力。(2)通过王明的“左”倾错误、红军第四次反“围剿”、第五次反“围剿”等史实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阅读、观察、判断、比较、综合、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3)通过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的教学,培养学生深入分析和正确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3.态度、价值观方面:(1)通过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及其实质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政府的反动性。(2)通过红军长征及其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这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培养学生不畏艰难险阻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3)通过遵义会议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这是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成熟的重要标志,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4.学法指导方面:(1)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教材中的相关历史材料,让学生掌握通过历史材料正确认识历史问题的方法。(2)引导学生联系史实讨论“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等问题,让学生初步掌握史论结合深入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分析:(1)红军长征是重点。红军长征是本节内容的核心,是教材的中心环节。红军被迫长征是王明“左”倾错误,特别是军事指挥方针上的错误在革命根据地全面贯彻的恶果,是我党在成长中经受的一次重大考验。长征的胜利,不但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而且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完成新的历史任务,标志着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开始。学习这部分内容,既可以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2)遵义会议是重点。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在教学中,不但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熟是通过自身的不断斗争实现的,而且要让学生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保证中国革命取得胜利。2.难点分析: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是难点。九一八事变后,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兴起,全国人民声讨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而蒋介石又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政策。蒋介石把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视为首要敌人,其次才是日本侵略者。这一政策是不抵抗政策的继续,其实质是继续对日妥协,集中力量“围剿”红军,压制国内抗日力量。这是由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反动本质决定的。【课堂教学设计】师:同学们,谁能结合上节课的内容给我们简单谈谈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的时局变化情况?生:(发表看法)师:九一八事变后,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兴起,全国人民声讨祸国殃民的不抵抗政策。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社会又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呢?今天,我们学习红军的战略转移。(板书第四节课题)一、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1.“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提出师:蒋介石不以大局为重,不顾及民族危机,公然于1932年6月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史料和相关内容,感知蒋介石对时局的态度)生:(阅读并理解史料)师;请大家谈谈对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认识。生:(各自发表看法)师:表面上看蒋介石是以抗日为最终目的,安内是为了攘外,实际上以先“安内”为借口,集中力量“围剿”红军,压制人民的抗日民主运动。“安内”是真实意图,“攘外”只是遮人耳目而已。同学们想想,这一政策与不抵抗政策在目的和本质上有没有区别?为什么蒋介石不顾及全国人民的意愿,还要继续提出反动政策呢?生:(思考并作答)师:“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与不抵抗政策是一致的。蒋介石之所以一贯推行反动政策,是因为他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极端害怕人民力量,仇视革命。2.红军粉碎国民党对根据地的第四次“围剿”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小字内容,了解蒋介石的第四次“围剿”准备和“围剿”策略)生:(阅读并了解教材内容)师:在蒋介石对根据地进行第四次“围剿”时,中共中央发生了什么变化?生:(根据教材简要回答)师:王明、博古在共产国际的支持下,掌握了中央领导权,忠实地执行共产国际的“左”倾战略,在军事上推行“左”倾冒险主义,在组织上搞宗派主义,使湘鄂西、鄂豫皖两个根据地在第四次反“围剿”中失利。那么,第四次反“围剿”的结果怎样呢?(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31页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图)生:(观看插图,了解结果)师:红军为什么能够基本上粉碎敌人的第四次“围剿”呢?(指导学生联系第一、二、三次反“围剿”的情况,阅读教材中小字内容)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思路学习、思考并作答)师:(对学生的答案加以点拨、归纳)一、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1.王明“左”倾错误在根据地的全面推行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小字内容,详细了解并掌握王明“左”倾错误产生的背景及其在国统区推行的表现和危害)生:(阅读并了解)师:1933年初,临时中央机关被迫由上海迁到中央苏区,开始直接领导中央苏区工作,指挥反“围剿”战争。“左”倾错误,特别是军事指挥方针上的错误,在中央苏区开始全面贯彻。2.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师: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反动军队,对根据地发动了规模空前的第五次“围剿”,重点进攻中央苏区。(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32页的两幅插图,阅读教材小字内容)生:(观看插图并阅读小字内容)师:蒋介石发动的第五次“围剿”与前几次有什么不同?生:(思考并作答)师:第五次“围剿”得到了帝国主义的支持,装备精良,力量充足;采取了战略上进攻、战术上守势的堡垒推进政策,以图聚歼红军主力。红军是否具有打破第五次“围剿”的可能性?(展示投影: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敌我力量对比表。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分析图表内容)次序国民党军队中央红军比例第一次10万多4万多约2.5∶1第二次20万3万多约7∶1第三次30万3万多约10∶1第四次30多万7万多约4∶1第五次50万8万多约6∶1

生:(按教师的要求观察、比较、分析图表,并思考作答)师:(在学生作答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进一步阅读教材小字内容中毛泽东的有关建议)生:(阅读教材第32~33页小字内容)师:如果中共中央能够执行毛泽东的符合中国国情和根据地特点的正确军事主张,是可以取胜的,但他的正确建议遭到博古等人的拒绝。那么,博古等人在这次反“围剿”中采取了什么政策呢?他们的政策将会导致什么结果呢?(师生共同学习教材的相关内容,并提炼观点)师:由于博古、李德等人实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断送了第五次反“围剿”的胜利希望,使红军在这次反“围剿”中失败,被迫实行战略转移。这充分说明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二、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1.长征的开始师:1934年10月,临时党中央被迫决定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八万余人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留下3万红军由项英、陈毅率领,坚持游击战争,掩护主力红军突围。(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小字内容并观看《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了解红军长征初期的极端危险形势)生:(按教师的要求学习)师:在革命的危难关头,毛泽东建议红军转兵贵州。这时大多数党的干部和红军指战员对王明“左”倾错误导致中国革命处于极端危险境地的不满情绪达到了顶点,肯定和采纳了毛泽东的正确建议。转兵贵州避免了红军覆灭,为遵义会议的召开提供了条件。2.遵义会议师:(先给学生点明遵义会议召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让学生阅读教材第34页小字内容,了解遵义会议的经过,注意把握这次会议上的激烈思想斗争)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思路学习)师: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为什么遵义会议能够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确立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地位)生:(互相讨论,选派代表发表见解)师:(肯定学生的思维结果,提出自己的看法)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正确性。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是在同错误领导的斗争中,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形成的正确的领导集体。(指导学生阅读、分析教材中相关内容和《关于若干历史问题决议》摘录材料,深入理解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生:(按教师的要求学习)师:请大家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生:(根据理解,发表见解)师: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地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的会议。因此,它是中国共产党政治上走向成熟的标志。中国共产党的成熟正是通过自身的不断斗争实现的。同时,这次会议在革命危机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中国共产党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保证革命取得胜利。3.长征的胜利及其历史意义师:(通过大屏幕展示遵义会议后长征的节录片段)生:(感知展示信息,了解相关知识,进行情感体验)师:1936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教材第35页的相关内容和史料,深入理解红军长征胜利的伟大的历史意义)生:(阅读并理解)师:红军长征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它令世人感叹。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在谈到长征时曾充满敬佩地说:“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不是战役,它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大家肯定也有很多感慨,谁能谈谈自己的感想?生:(谈感想)师:大家还可以把自己的感想写成小文章。总之,长征的胜利,不但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而且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完成新的历史任务,标志着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开始。小结:(略)(视课堂时间指导学生处理教材第36~37页“阅读与思考”)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课时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导学案学业要求核心素养1.知道近代中华民族的复兴面临的历史任务。2.理解近代中国选择复兴之路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的原因。3.明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特点。4.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重大意义。1.政治认同:通过对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的学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2.科学精神:通过对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学习,初步认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初学教材深度预习——掌握本课必备知识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是央视第一部全面、系统地梳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系列节目。第一集《千年局变》,时间跨度:1840~1911年。本集展现了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面对西方列强侵略欺凌,中国近代社会各阶层探索复兴之路艰难起步、曲折前进、充满艰辛的历程。第二集《峥嵘岁月》,时间跨度:1912~1949年。本集展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终于夺取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历史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请思考以下问题: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提示: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近代以后,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是什么?提示:近代以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就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近代中国选择复兴之路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的原因是什么?提示:①帝国主义的侵略。②封建势力勾结帝国主义,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③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有什么重大意义?提示:①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终结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欺凌中国人民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②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③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一、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1.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改变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eq\o(□,\s\up4(0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2.近代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近代以后,eq\o(□,\s\up4(02))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eq\o(□,\s\up4(03))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就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3.探索复兴之路(1)为了探索复兴之路,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eq\o(□,\s\up4(04))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eq\o(□,\s\up4(05))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2)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是由eq\o(□,\s\up4(06))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议一议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原因是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中的领导人和其他革命运动中的领导人一样都犯了严重的错误。这种说法正确吗?提示:不正确。革命运动中,虽然领袖人物起着巨大的作用,但从根本上来说,人民群众才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力量,领袖人物并不能决定历史的发展方向。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有着多方面的客观原因:①帝国主义为了维护其在华特权,决不允许中国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强大起来,成为它的竞争对手。②封建主义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③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不能承担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思想条件:1917年,eq\o(□,\s\up4(01))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eq\o(□,\s\up4(02))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2)党的成立及历史功绩: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eq\o(□,\s\up4(03))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人民有了eq\o(□,\s\up4(04))主心骨。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了一条eq\o(□,\s\up4(05))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实行武装割据,然后由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想一想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应运而生的?提示: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成为重要历史任务。历史证明,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人民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所以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2.新民主主义革命(1)性质:是eq\o(□,\s\up4(06))无产阶级领导的,eq\o(□,\s\up4(07))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2)特征①就领导权来说,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由eq\o(□,\s\up4(08))无产阶级领导,这一点具有决定意义。②就革命前途来讲,不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eq\o(□,\s\up4(09))社会主义社会。③就所属世界革命的范畴来讲,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属于世界eq\o(□,\s\up4(10))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注意:五四运动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重要标志。(3)中国革命分为eq\o(□,\s\up4(11))民主革命和eq\o(□,\s\up4(12))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了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eq\o(□,\s\up4(13))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eq\o(□,\s\up4(14))必然趋势。(4)成就①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eq\o(□,\s\up4(15))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②团结带领全党各族人民,完成了eq\o(□,\s\up4(16))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eq\o(□,\s\up4(17))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eq\o(□,\s\up4(18))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判一判毛泽东思想就是毛泽东同志的思想。(×)提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的,在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不能理解成是一个人的思想。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1)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eq\o(□,\s\up4(19))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终结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欺凌中国人民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eq\o(□,\s\up4(20))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3)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eq\o(□,\s\up4(21))政治力量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重点探究合作突破——形成本课关键能力探究活动一: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材料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民族复兴,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斗争。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洋务派领导的洋务运动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属于“自我疗伤”;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变法和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都是学习西方的先进制度,戊戌变法属于“温药慢治”,辛亥革命则属于“猛药重治”;陈独秀领导的新文化运动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属于“开颅洗脑”。但这些运动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仍然任重道远。根据上述材料,探究以下问题:(1)请描述中国近代各阶层是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下探索复兴之路的?(2)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这里的“革命”是指哪一重大事件?“革命成功”的历史意义是什么?(3)有人说“辛亥革命在一片欢呼声中失败了”,试分析辛亥革命失败的表现和当时世界发展格局下,不可能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原因。参考答案(1)近代西方国家冲破封建制度的罗网,取得日新月异的进步;中国仍处于日趋没落的封建专制统治下,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2)辛亥革命。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政体,具有进步意义。(3)表现:辛亥革命未能铲除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统治的根基,也没有改变中国深层的社会结构,更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原因: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目的,就是要维护在华的特权,决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走资本主义道路之所以行不通,是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五四运动以前近代中国各阶级探索复兴之路的活动和启示主要力量主要活动主要内容和意义结果和启示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严禁鸦片贸易,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对腐朽的封建王朝发起了猛烈冲击,加速了封建制度的崩溃结果:太平天国起义和义和团运动等反帝反封建斗争最终失败;启示:农民阶级由于自身的局限性,无法承担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反动统治的使命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打出“扶清灭洋”的口号,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者,为后来的反帝反封建运动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主要力量主要活动主要内容和意义结果和启示地主阶级洋务运动办起了一批企业,建立了海军,但却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的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结果: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最终也都失败了;启示:封建的地主阶级,不论是洋务派还是维新派都不可能承担起发展资本主义的使命,从而真正使中国实现近代化戊戌变法维新派主张用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制度,改革政府机构;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训练新式陆军海军等资产阶级辛亥革命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这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第一次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辛亥革命虽然失败了,但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结果:辛亥革命最终也“在一片欢呼声中失败了”;启示:中国资产阶级的共和国方案不能够救中国1.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社会各阶级积极探索复兴之路。实践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对此,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帝国主义不允许B.封建主义与帝国主义勾结C.缺乏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D.民族资产阶级太软弱答案C解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原因是多方面的,A、B、D皆是其原因;革命的主体是人民群众,领导者并不起决定作用,C错误入选。探究活动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材料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第二集《峥嵘岁月》,时间跨度:1912~1949年。本集以辛亥革命后各种政治力量探索中国道路为线索,重点表现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发展、挫折到壮大并赢得胜利的历史。它不仅是近代中国政治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并且推动了近代新文化运动更加深入地健康发展,其具体体现是这次运动大大加速、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而给新文化运动注入了新的、更为强大的、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据上述材料,探究以下问题:(1)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2)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走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3)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哪儿?参考答案(1)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壮大。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以及在五四运动中发挥的主力军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提供了阶级基础。②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中国出现了一批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他们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初步结合起来,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③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和活动,进一步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2)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即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实行武装割据。然后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3)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就领导权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这一点具有决定性意义;二是就革命前途来说,不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三是就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它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1.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2.正确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1)二者是互相联系、紧密衔接的,中间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社会。毛泽东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比喻为文章的上篇和下篇。“两篇文章,上篇与下篇,只有上篇做好,下篇才能做好。坚决地领导民主革命,是争取社会主义胜利的条件。”“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认清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同时又认清两者的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2)在党的历史上,存在过两种错误的观点,“一次革命论”和“二次革命论”,他们的错误在于割裂了二者之间的联系,前者只看到联系,认为革命不能走向资本主义,无形中打击了自己的朋友——民族资产阶级;后者则是忽视了二者的联系,只看到了他们的区别,并把这种区别无限扩大,形成两次革命。实际上这两个革命是中国革命的上、下篇,是有机统一的。2.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两者当时所处的基本国情和社会性质相同②两者的革命任务和革命前途相同③两者最具决定意义的革命领导权不同④所属的革命范畴和结果相同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C解析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当时的中国均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①表述正确;②说法错误,两者的革命前途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资本主义制度,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③表述正确,革命领导权最具决定意义,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两者革命领导权根本不同;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革命任务没有完成,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最后取得了完全胜利,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随堂演练即时反馈——积累形成学科素养1.鸦片战争之后,我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其变化是由封建社会变为()A.资本主义社会 B.完全殖民地社会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仍为封建社会答案C解析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正确;其余皆错误。2.近代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是()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③废除不平等条约,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④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D解析近代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②④正确,①③排除,答案选D。3.近代中国,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没能改变旧中国的贫穷落后。走资本主义道路在近代中国行不通,其原因有()①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不能承担起领导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使命②帝国主义列强不可能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③中国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④农民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答案B解析民族资产阶级有意愿但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①说法错误。中国民主革命分两个步骤进行,其中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而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④错误。②③说法正确,完全符合题意,答案选B。4.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历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使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这集中表现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