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文明的发展与繁荣——魏晋至隋唐时期一、选择题1.[2023·永州市高三三模]南北朝时期,门第之风盛极一时,择偶必先看门第出身,高门大姓结成一个封闭的婚姻圈,只在圈内通婚,不与庶族通婚,……与此同时,北朝不同民族之间的通婚却越来越普遍,胡汉之间的婚姻风俗也相互影响。据此可知,南北朝时期()A.宗法制度发展完善得愈加系统严密B.九品中正制强调出身门第血缘纯正C.民族之间的文化认同渐成时代潮流D.门第观念不影响胡汉之间通婚关系2.[2023·湖南长郡中学月考]东晋时期,凉州僧人竺佛念翻译的《长阿含经》中有“父母所为,恭顺不逆”“父母正令,不敢违背”这样的句子。但查阅《长阿含经》的巴利文原版,发现这些句子是译者自己添加的。这一现象说明()A.传统的价值观逐渐变异B.佛教已融入中国文化C.佛教主动适应社会需要D.三教合流的趋势出现3.[2023·安徽“江淮十校”高三联考]唐太宗希望在更大的范围内,更有效地集中统治阶级的意志,把君主专制与宰相议事这种对立面的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同时提高工作效率,最终强化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为此他()A.改革完善科举制度B.架空三省宰相实权C.实行政事堂集议制D.重用品位较低官员4.[2023·黑龙江百校联考]唐太宗至唐高宗前期,官学鼎盛,私学不显;从开元、天宝年间迄于唐末,具有应试倾向的私学广泛发展起来。这一变化得益于()A.选官制度的发展B.诗歌创作的鼎盛C.社会阶层的流动D.官学地位的衰颓5.[2023·湖北新高考高三上期末]隋唐时期,以坊市制度为基础的城市结构及管理体制达到顶峰,城郭内居民住宅区为坊,商品交易区为市。里坊实行宵禁政策,犯禁者将受严惩;市设市署和平准署管理市场交易。后来管理渐趋松弛,封闭的坊市结构向开放的街市转变;五代时集中的市制趋于瓦解,临街设铺已无法禁止。材料说明()A.坊市制度瓦解城市管理非常混乱B.政府重农抑商的政策渐趋瓦解C.商品经济繁荣影响城市管理规划D.城市规划管理受政局影响较大6.下图是学者阎步克对南北朝时期新兴的政治文化的比较。这反映出()A.南朝政治文化的成熟B.南北实力的此消彼长C.民族交融的历史潮流D.北朝政治文化的优势7.[2023·山东中学联盟高三联考]隋唐时期,文人士大夫,除个别人坚守道统而排斥异端之外(如韩愈),一般都是随意出入于三教之间,或外修儒服而内通佛理,或一边求仕一边修仙,自己不以为怪,别人也司空见惯。这一现象反映了()A.三教合一弥漫到社会各个领域B.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传统思想文化C.思想活跃、开放包容的社会现实D.传统文化在交融借鉴中走向成熟8.[2023·南雅礼中学高三月考]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均将实现统一大业作为立国目标。南北朝时期,北朝认为它就是中国,南朝是从自己分裂出去的一部分。南朝也认为自己是中国,北朝应属它所有。这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B.儒、佛、道之间交汇融通C.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地区D.大一统观念深入人心9.[2023·临沂市高三二模](唐朝)王建《凉州行》(部分):“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驱羊亦著锦为衣,为惜毡裘防斗时。养蚕缲茧成匹帛,那堪绕帐作旌旗。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该诗反映了()A.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B.社会治理制度完善C.中华多元一体格局固化D.羁縻政策成效显著10.(2023广东梅州一模)唐朝初期未设置监察区,只是派遣监察官员即巡察使、巡抚使等定期巡察,事毕即除。而一旦派出了监察官员,就有分区负责的必要,于是贞观元年(627年)因山川地形将全国分为十道,以“察吏人善恶,观风俗得失”。材料表明唐初()A.地方行政区划日益细化B.监察区划向行政区划转化C.注重整顿地方行政秩序D.开始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11.(2023山西临汾一模)唐太宗时,任命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此后,任何官吏,只要在他的原有官衔之下加上一个“参议朝政”或“平章政事”之类的名号,便是实际的宰相。这说明唐朝()A.六部权力扩大B.决策流程规范C.中央官制成熟D.宰相集体议政12.(2023云南大理一模)哈密市拉甫却克墓地发掘出土了五铢钱、开元通宝、漆木器、仿东罗马金币、萨珊波斯银币、金戒指、大耳环等器物。这()A.证明该墓葬形成不晚于唐朝初年B.说明中国手工业水平领先世界C.体现了西域开始同中原建立联系D.反映了中外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二、非选择题13.[2023·山西名校高三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安史之乱后,因“北人南迁”所引发的生产技术变革,基本解决了大量人口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存问题,长江中游地区(江西、湖南)逐渐成为全国著名的粮食主产区。在长江下游地区,北方移民还将其旱作农物——小麦引入该地,稻麦复种制逐渐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一种普遍性的耕种制度。随着粮食产量的有效提高,长江下游地区的民众开始追求“高质量”发展,“茶、桑、果、渔业、纺织、制瓷等多种商品性经营和海陆运输业发展起来,以扬州为发展龙头,苏州、江宁为犄角的三角形农业经济区在唐后期基本形成”。——摘编自张欣《“安史之乱”引发的人口迁徙与技术革新及影响》材料二唐代,江南地区的农具有许多改进,曲辕犁得到了推广,筒车也在南方各地的水田中得到应用,水利灌溉事业进步明显。《新唐书》记载,唐后期全国共修建水利工程101项,其中江南道达49项,居各道之首。北方先进的丝织技术此时也传到浙东;南海、广州和桂林的棉纺织业已全国闻名;南方矿冶业也有显著发展,有铜、锡开采的县数已超过北方。扬州是唐代造船业中心,洪州(今南昌)也是唐代的造船基地。大运河开通后,位于水陆商路交会点的扬州“多富商大贾,珠翠珍怪之产”。广州则发展为唐代主要的对外贸易口岸。由于南方经济的发展,唐代后期,国家财政收入绝大部分来自江南各道,形成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局面。——摘编自张瑜《浅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唐代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并指出其对经济格局的影响。(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进唐代南方经济发展的时代性因素。(6分)中华文明的发展与繁荣——魏晋至隋唐时期一、选择题1.[2023·永州市高三三模]南北朝时期,门第之风盛极一时,择偶必先看门第出身,高门大姓结成一个封闭的婚姻圈,只在圈内通婚,不与庶族通婚,……与此同时,北朝不同民族之间的通婚却越来越普遍,胡汉之间的婚姻风俗也相互影响。据此可知,南北朝时期()A.宗法制度发展完善得愈加系统严密B.九品中正制强调出身门第血缘纯正C.民族之间的文化认同渐成时代潮流D.门第观念不影响胡汉之间通婚关系解析:由材料“不同民族之间的通婚却越来越普遍,胡汉之间的婚姻风俗也相互影响”可知民族融合趋势加强,不同民族文化认同进一步发展,故选C项;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就遭到破坏,排除A项;九品中正制是选官制,由材料“择偶必先看门第出身”可知强调的是门阀制度,排除B项;魏晋时期门第观念影响胡汉之间通婚关系,排除D项。2.[2023·湖南长郡中学月考]东晋时期,凉州僧人竺佛念翻译的《长阿含经》中有“父母所为,恭顺不逆”“父母正令,不敢违背”这样的句子。但查阅《长阿含经》的巴利文原版,发现这些句子是译者自己添加的。这一现象说明()A.传统的价值观逐渐变异B.佛教已融入中国文化C.佛教主动适应社会需要D.三教合流的趋势出现解析:据材料可知,佛教把儒家的伦理道德融入佛经,以适应中国社会需要,对自身进行中国化改造,故选C项;材料反映的是佛教适应儒家思想,没有反映传统价值观的变异,排除A项;从材料中看出佛教融入中国文化、适应中国社会的主观意图和努力,但对于有没有融入中国文化这一结果并无体现,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道教的内容,所以看不出道、儒、佛三者的关系,排除D项。3.[2023·安徽“江淮十校”高三联考]唐太宗希望在更大的范围内,更有效地集中统治阶级的意志,把君主专制与宰相议事这种对立面的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同时提高工作效率,最终强化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为此他()A.改革完善科举制度B.架空三省宰相实权C.实行政事堂集议制D.重用品位较低官员解析:材料体现君权和相权的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并同时提高工作效率,结合所学可知,唐太宗时期实行政事堂集议制,故C正确;材料体现的不是架空而是分散或削弱相权,排除B;A、D与材料的主旨不符,排除。4.[2023·黑龙江百校联考]唐太宗至唐高宗前期,官学鼎盛,私学不显;从开元、天宝年间迄于唐末,具有应试倾向的私学广泛发展起来。这一变化得益于()A.选官制度的发展B.诗歌创作的鼎盛C.社会阶层的流动D.官学地位的衰颓解析:据材料可知,得到广泛发展的私学是“具有应试倾向”,说明当时私学是受到科举考试的影响,故选A项;当时得以发展的私学主要是服务于“应试”而非诗歌创作,排除B项;社会阶层的流动是私学广泛发展、科举制度完善的结果而非原因,排除C项;仅由材料可知私学得以发展,无法判断官学发展情况如何,排除D项。5.[2023·湖北新高考高三上期末]隋唐时期,以坊市制度为基础的城市结构及管理体制达到顶峰,城郭内居民住宅区为坊,商品交易区为市。里坊实行宵禁政策,犯禁者将受严惩;市设市署和平准署管理市场交易。后来管理渐趋松弛,封闭的坊市结构向开放的街市转变;五代时集中的市制趋于瓦解,临街设铺已无法禁止。材料说明()A.坊市制度瓦解城市管理非常混乱B.政府重农抑商的政策渐趋瓦解C.商品经济繁荣影响城市管理规划D.城市规划管理受政局影响较大解析:据材料可知,隋唐时期的城市管理是以坊市制度为基础,并且较为严格,后来管理松弛、封闭的市坊向开放的街市转变,尤其到了五代时临街设铺,这些变化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即商品经济发展影响城市的管理规划,故选C项;市场管理松弛不等于非常混乱,排除A项;重农抑商政策一直是中国古代政府实行的国策,隋唐五代时并未瓦解,排除B项;城市管理规划受商品经济繁荣的影响,而非政局,排除D项。6.下图是学者阎步克对南北朝时期新兴的政治文化的比较。这反映出()A.南朝政治文化的成熟B.南北实力的此消彼长C.民族交融的历史潮流D.北朝政治文化的优势解析:根据题干图片内容可知,南朝人的政治生活较为单一,比较侧重于文化方面,相比较而言,北朝人不仅锻炼各种技艺,如“武艺绝伦”“工骑射”,而且还关心政治,积极参与政治,如“善于决断”“敏于从政”等,据此可知,北朝人的政治文化具有一定的优势,选项D项。7.[2023·山东中学联盟高三联考]隋唐时期,文人士大夫,除个别人坚守道统而排斥异端之外(如韩愈),一般都是随意出入于三教之间,或外修儒服而内通佛理,或一边求仕一边修仙,自己不以为怪,别人也司空见惯。这一现象反映了()A.三教合一弥漫到社会各个领域B.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传统思想文化C.思想活跃、开放包容的社会现实D.传统文化在交融借鉴中走向成熟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隋唐时期文人士大夫不再单纯推崇儒家,而是深受佛道思想影响,这在唐朝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反映了思想文化领域三教并存,内部意识形态方面始终保持着混合兼容的状态,进而反映出唐朝是思想、文化上最为宽松的时期,显示了当时思想活跃、不拘一格的社会现实,故选C项;材料的重点不是三教的融合,也未反映出社会各个领域受三教合一影响,排除A项;材料中三教并存并不是在商品经济冲击下产生的,没有必然逻辑关系,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出传统文化之间的交融借鉴,也未体现走向成熟,排除D项。8.[2023·南雅礼中学高三月考]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均将实现统一大业作为立国目标。南北朝时期,北朝认为它就是中国,南朝是从自己分裂出去的一部分。南朝也认为自己是中国,北朝应属它所有。这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B.儒、佛、道之间交汇融通C.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地区D.大一统观念深入人心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国时期,魏蜀吴均将实现统一作为立国目标,南北朝都认为自己代表中国,提出要完成统一,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大一统观念深入人心,D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魏晋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有所加强,排除A项;儒、佛、道之间交汇融通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B项;魏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尚未开始,排除C项。故选D项。9.[2023·临沂市高三二模](唐朝)王建《凉州行》(部分):“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驱羊亦著锦为衣,为惜毡裘防斗时。养蚕缲茧成匹帛,那堪绕帐作旌旗。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该诗反映了()A.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B.社会治理制度完善C.中华多元一体格局固化D.羁縻政策成效显著解析:根据题干诗句内容可知,吐蕃人仿照汉族习惯也开始了农耕生活,在生活习俗方面也逐渐汉化,同时,汉族人民也学习少数民族的一些做法。据此可知,该诗反映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故选A项;该诗作反映出胡汉民族之间相互交融的史实,并没有述及政府对社会的治理,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是一个不断交融的过程,并没有出现“固化”现象,并且“多元一体”主要涉及原始社会中不同文明之间的特点,排除C项;“羁縻政策”指的是历代中央王朝在多民族国家里对社会发展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所采取的一种民族政策,其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对边疆的治理,而在题干内容中并没有述及“治理”的相关内容,排除D项。10.(2023广东梅州一模)唐朝初期未设置监察区,只是派遣监察官员即巡察使、巡抚使等定期巡察,事毕即除。而一旦派出了监察官员,就有分区负责的必要,于是贞观元年(627年)因山川地形将全国分为十道,以“察吏人善恶,观风俗得失”。材料表明唐初()A.地方行政区划日益细化B.监察区划向行政区划转化C.注重整顿地方行政秩序D.开始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据材料可知,唐初监察官员具有临时性。至贞观元年,国家划区监察地方,加强了对地方的行政管理,故选C项;材料中的“十道”是监察区,而非行政区,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唐初“未设置监察区”到贞观元年划分监察区,没有涉及行政区,排除B项;安史之乱后,唐朝逐渐形成藩镇割据局面,排除D项。11.(2023山西临汾一模)唐太宗时,任命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此后,任何官吏,只要在他的原有官衔之下加上一个“参议朝政”或“平章政事”之类的名号,便是实际的宰相。这说明唐朝()A.六部权力扩大B.决策流程规范C.中央官制成熟D.宰相集体议政据材料可知,唐太宗时期为分散相权,加强皇权,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多设宰相并集体议政,故选D项;材料论述的是三省,不是六部,排除A项;三省六部制的决策流程为中书省草拟政令,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排除B项;三省六部制的分工标志着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材料没有关于三省六部制职能的内容,排除C项。12.(2023云南大理一模)哈密市拉甫却克墓地发掘出土了五铢钱、开元通宝、漆木器、仿东罗马金币、萨珊波斯银币、金戒指、大耳环等器物。这()A.证明该墓葬形成不晚于唐朝初年B.说明中国手工业水平领先世界C.体现了西域开始同中原建立联系D.反映了中外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题干内容中“五铢钱、开元通宝、漆木器”等器物能够体现出中原文化,“仿东罗马金币、萨珊波斯银币”等器物能够体现出外来文化,据此可知,通过丝绸之路的商贸往来,中外文化在此出现了交融现象,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13.[2023·山西名校高三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安史之乱后,因“北人南迁”所引发的生产技术变革,基本解决了大量人口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存问题,长江中游地区(江西、湖南)逐渐成为全国著名的粮食主产区。在长江下游地区,北方移民还将其旱作农物——小麦引入该地,稻麦复种制逐渐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一种普遍性的耕种制度。随着粮食产量的有效提高,长江下游地区的民众开始追求“高质量”发展,“茶、桑、果、渔业、纺织、制瓷等多种商品性经营和海陆运输业发展起来,以扬州为发展龙头,苏州、江宁为犄角的三角形农业经济区在唐后期基本形成”。——摘编自张欣《“安史之乱”引发的人口迁徙与技术革新及影响》材料二唐代,江南地区的农具有许多改进,曲辕犁得到了推广,筒车也在南方各地的水田中得到应用,水利灌溉事业进步明显。《新唐书》记载,唐后期全国共修建水利工程101项,其中江南道达49项,居各道之首。北方先进的丝织技术此时也传到浙东;南海、广州和桂林的棉纺织业已全国闻名;南方矿冶业也有显著发展,有铜、锡开采的县数已超过北方。扬州是唐代造船业中心,洪州(今南昌)也是唐代的造船基地。大运河开通后,位于水陆商路交会点的扬州“多富商大贾,珠翠珍怪之产”。广州则发展为唐代主要的对外贸易口岸。由于南方经济的发展,唐代后期,国家财政收入绝大部分来自江南各道,形成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局面。——摘编自张瑜《浅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唐代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并指出其对经济格局的影响。(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进唐代南方经济发展的时代性因素。(6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表现,据材料二“江南地区的农具有许多改进”可知,生产工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中国电信湖北潜江分公司招聘4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中国电信吉林白山分公司校园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年度二人店铺合作监管合同:共同遵守法律法规确保合规经营2篇
- 2024“才聚齐鲁成就未来”山东省机场管理集团限公司夏季招聘32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年度智能家居定制合同定制内容与交付时间
- 《传统工业区和新兴》课件
- 《导航效果平台》课件
- 2024年度合作开发合同的订立与权益分配2篇
- 《mis数据仓库》课件
- 2024年度茶叶行业培训合同
- 混凝土配合比检测报告
-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真题作文及参考范文
- 鄂尔多斯盆地地层划分表
- 重要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制度及目录、工作程序
- 中国银行境外汇款申请书打印模板(新)
- CT报告单模板精编版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项目安防消防防雷计划书
- 学校食堂家长陪餐制度
- 《梯形的面积》(课堂PPT)
- 肾内科疾病诊疗常规
-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教学管理难点及应对措施_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