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唐诗三首-卖炭翁》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1页
第24课《唐诗三首-卖炭翁》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4课《唐诗三首-卖炭翁》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3页
第24课《唐诗三首-卖炭翁》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4页
第24课《唐诗三首-卖炭翁》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4课《唐诗三首——卖炭翁》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卖炭翁》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卖炭翁》是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唐诗三首》中的第三首诗歌。文章篇幅不长,用叙事的手法写了一个有头有尾的小故事,描述了老人伐薪烧炭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统治阶级及不合理制度的愤怒与抗议。语言朴实,通俗,描写生动细致,充满诗情。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正确把握字词义,理解诗歌内容,并了解新乐府诗。

2.精读人物肖像、动作、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的诗句,品味人物形象。

3.感受白居易同情百姓疾苦的思想感情,学习典型化的文学创造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精读人物肖像、动作、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的诗句,品味人物形象,把握主旨。

难点:感受白居易同情百姓疾苦的思想感情,学习典型化的文学创造方法,培养学生历史责任感。

教学过程

导入

离离原上草......这是白居易的诗歌,素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的白居易写下来许多名篇佳作,《卖炭翁》是其中的一篇。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歌。

过渡语:读书之法,在熟读而精思,那么我们先来读一读这首诗歌。

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活动一:诵传世经典

1.读准字音

活动:个读全诗,纠正字音。

预设可能读错的字词:裳、辗、敕、叱、将、绫、系

一个学生评价,再读。

2.读清停顿,把握节奏

活动:齐读全诗,读准节奏

过渡语:大家不仅读准了字音害读准了节奏,表现不错。其实《卖炭翁》是一首叙事事,请同学们思考,这首诗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活动二:叙经典故事

结合注释,概述故事

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活动三:品苦味人生

1.通过初步感知故事,用一个字来概括卖炭翁的境况?

预设:苦

2.再读诗歌,圈画诗中描写卖炭翁的词句,按照故事发生的先后顺序,说说老人苦在何处?

请以“我读_______情节,从__________(诗句)读出了卖炭翁__________的苦,运用了__________手法(有手法说手法)写出了__________(结合诗句内容)。"的句式回答。

示例:我读南山烧炭情节,从伐薪烧炭南山中读出了卖炭翁制炭的辛苦,运用了动作描写,写出了复杂而漫长的工序,炭是到遥远的终南山深处,砍树烧制而成的,体现出老人的工作辛苦。

让学生分析“满面......”

资料补充:

伐薪烧炭,工序很复杂,先要选木头“伐薪”,粗的劈成小段;挖很深的窑洞,洞上有通风口,下面有烧火口;把木头放入洞中,封口,烧火;为了保持稳定的火温还得日夜不停地添火、巡视,控制火候,以免烧过了变灰;干柴要连续烧四昼夜,湿柴要连续烧七昼夜。五公斤的柴才能烧一公斤的炭。(进一步体会老翁劳作的辛苦)

让学生个读第1、2句。

明确: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读出卖炭翁烧炭的苦,运用了外貌描写,写出卖炭翁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的劳作形象。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读出卖炭翁生活的苦,运用设问修辞,一问一答写出这车碳是卖炭翁一家维持生活根本。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读出卖炭翁心里的苦,运用了心理描写,写出了卖炭翁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的矛盾心理。

我读雪中运炭情节,“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读出卖炭翁赶路的苦,运用了动作描写和环境描写,写出了卖炭翁在天寒地冻中仍驾车赶路、精疲力竭的情态。

我读集市失炭情节,“一车炭,......"数量词,心理描写,写出来老翁炭被夺之后内心的无奈、悲愤、绝望,内心的凄苦。

过渡语:老人南山制炭身体上劳作苦,雪中运炭身心苦,集市失炭被欺凌的悲苦,可谓是“苦不堪言”!

小结:这首诗通过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等,刻画了一个年老体衰、劳作艰辛、家境穷困、苦不堪言......的底层穷苦老翁。

活动四:解悲苦缘由

1.卖炭翁的苦是谁造成的?

黄衣使者白衫儿。

2.这是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我从__________(诗句)读出了__________宫使,运用了__________手法(有手法说手法)写出了__________(结合诗句内容)。

小结:通过对宫使的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等,写出了宫使的嚣张跋扈、蛮横无理、仗势欺人、趾高气昂.....

过渡语:而他们之所以敢在大庭广众之下掠夺,是源于一种政策,即“宫市”,百姓深受宫市之苦,那么什么是宫市呢?

《卖炭翁》,苦宫市也。

背景链接:

“宫市”:“宫"是皇宫,“市”市买、采购的意思。所谓“宫市”,指皇宫里所需的物品,派宦官到市场上购买。自唐德宗贞元(785—805)末年起,宫中日用所需,不再经官府承办,由太监直接向民间“采购”,谓之“宫市”,又称“白望”(言使人于市中左右望,白取其物)。太监常率爪牙在长安东市、西市和热闹街坊,以低价强购货物,甚至不给分文,还勒索进奉的“门户钱"及“脚价钱”,百姓深受其害。韩愈《顺宗实录》一语道破:“名为宫市,其实夺之。”

过渡:宫市本质上就是一种公开的掠夺。白居易主张诗歌应该为现实而创作。结合诗歌背景和内容思考:诗人通过卖炭翁的故事想反映什么样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底层劳动人民——劳而不得;上层统治阶级——不劳而得甚至是疯狂掠夺。

反映了封建统治者的横暴掠夺,表达了对宫市的揭露抨击批判,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在这首诗歌中我们读出了深切关心百姓的白居易,那么我们一起来读读他的其他诗歌,感受诗人情怀。

活动五:探诗人情怀

资料补充:

观刈麦(节选)

白居易

〔唐代〕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