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第一中学2025届高一生物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曲靖第一中学2025届高一生物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曲靖第一中学2025届高一生物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曲靖第一中学2025届高一生物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曲靖第一中学2025届高一生物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曲靖第一中学2025届高一生物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对下列实例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高茎×矮茎,F1出现高茎和矮茎,所以高茎是显性性状B.杂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纯合子C.有耳垂的双亲生出了无耳垂的子女,因此无耳垂为隐性性状D.杂合子的测交后代都是杂合子2.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下列对噬菌体衣壳蛋白质合成的描述,正确的是()A.氨基酸和酶来自噬菌体 B.氨基酸原料和酶来自细菌C.氨基酸原料来自细菌,酶来自噬菌体 D.氨基酸原料来自噬菌体,酶来自细菌3.已知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让一株杂合子小麦自交得F1,淘汰掉其中不抗锈病的植株后,再自交得F2,从理论上计算,F2中不抗锈病占植株总数的()A.1/4 B.1/6 C.1/8 D.1/164.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带有落叶的表层土壤(深5cm左右)为实验材料,研究土壤微生物在适宜温度下的分解作用,对土壤的处理情况见下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的目的之一是探究土壤微生物分解落叶时与土壤湿度间的关系B.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士壤是否灭菌处理,实验中的对照组是1组和3组C.为了控制实验中的无关变量,作为实验材料的落叶也应进行灭菌处理D.预期结果是1、3组的落叶不被分解,2、4组的落叶被不同程度分解5.图表示一动物细胞某一分裂时期,①〜④表示染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B与基因b的分离属于基因重组B.若①上的基因B与②上的基因b发生交换,则属于染色体“易位”C.若①上的片段与③上的某片段发生互换,则属于基因重组D.③和④相同位置上的基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6.已知一批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和玉米种子,其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均为1:1,分别间行种植,则在自然状态下,碗豆和玉米子一代的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比例分别为()A.7:1、7:1 B.7:1、15:1 C.15:1、15:1 D.8:1、16:17.已知红绿色盲(相关基因为B、b)和血友病(相关基因为H、h)均为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的单基因遗传病。如表为四对夫妻(男方的基因型均为XBHY,女方的基因型均为XBhXbH)各自所生子女的患病情况(仅家庭二的儿子乙染色体数目异常)。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家庭一儿子甲家庭二儿子乙家庭三女儿丙家庭四儿子丁只患血友病患红绿色盲XbHXbHY只患红绿色盲患红绿色盲和血友病A.儿子甲患病可能与其双亲形成配子过程中正常情况下这两对基因的基因重组有关B.儿子乙性染色体组成异常可能与其母亲初级卵母细胞中两条X染色体未正常分离有关C.女儿丙患病可能与其父亲产生的精子中X染色体发生片段缺失有关D.儿子丁患病可能与其母亲初级卵母细胞中X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有关8.(10分)鸡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ZW型,母鸡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公鸡是ZZ。现有一只纯种雌性芦花鸡与一只纯种雄性非芦花鸡交配多次,F1中雄鸡均为芦花形,雌鸡均为非芦花形。据此推测错误的是()A.控制芦花和非芦花性状的基因在Z染色体上,而不可能在W染色体上B.雄鸡中芦花鸡所占的比例比雌鸡中的相应比例大C.让F1中的雌雄鸡自由交配,产生的F2中雄鸡表现型有一种,雌鸡有两种D.让F2中的雌雄芦花鸡交配,产生的F3中芦花鸡占3/4二、非选择题9.(10分)图①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3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参与①过程的酶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2)人体细胞中过程②发生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3)已知过程②的α链中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为30,与α链对应的DNA区段共有100个碱对,则该DNA分子连续三次复制共需要__________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4)参与③过程的RNA有__________。A.tRNAB.rRNAC.mRNAD.以上三项都有(5)在人体内成熟红细胞、造血干细胞、神经细胞中,能发生过程②、③而不能发生过程①的细胞可能是__________。(6)人体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DNA进行过程②时启用的起始点__________。(都相同、都不同、不完全相同)。10.(14分)如图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已知白化病基因(a)在常染色体上,色盲基因(b)在X染色体上,请分析回答:(1)Ⅰ1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Ⅰ2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2)Ⅰ2能产生__________种卵细胞,含ab的卵细胞的比例是__________。(3)从理论上分析:Ⅰ1与Ⅰ2婚配再生女孩,可能有__________种基因型和__________种表现型。(4)若Ⅱ3与Ⅱ4婚配,他们生一个白化病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5)若Ⅱ3与Ⅱ4婚配,生了一个同时患两种病的男孩,他们的第二个小孩是正常男孩的几率是__________。11.(14分)下图是某家族遗传系谱图。设甲病显性基因为E,隐性基因为e;乙病显性基因为F,隐性基因为f。且Ⅰ-1不含乙病的致病基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Ⅰ-1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2)从理论上分析,若Ⅰ-1和Ⅰ-2再生女孩,可能有_______种基因型,______种表现型。(3)Ⅱ-7和Ⅱ-8婚配,他们生一个患甲病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4)若Ⅱ-7和Ⅱ-8生了一个同时患两种病的孩子,那么他们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__。12.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3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b、d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则杂交亲本的组合是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

据题文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基因的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高茎×矮茎,F1出现高茎和矮茎,说明双亲之一是杂合子,另一为隐性纯合子,但不能确定高茎是显性性状,A错误;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隐性纯合子,B错误;有耳垂的双亲生出了无耳垂的子女,说明双亲均为杂合子,而杂合子表现为显性性状,因此无耳垂为隐性性状,C正确;杂合子的测交后代,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D错误。【点睛】理解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内涵、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此题的前提。在此基础上结合如下的几种交配方式分析判断各选项。①DD(显性纯合子)×DD(显性纯合子)→DD(显性纯合子);②dd(隐性纯合子)×dd(隐性纯合子)→dd(隐性纯合子);③DD(显性纯合子)×dd(隐性纯合子)→Dd(显性杂合子)④Dd(显性杂合子)×dd→Dd∶dd=1∶1(测交;显性∶隐性=1∶1);⑤Dd(显性杂合子)×Dd(显性杂合子)→DD∶Dd∶dd=1∶2∶1(杂合子自交;显性∶隐性=3∶1);⑥DD×Dd→DD∶Dd=1∶1(全显性)2、B【解析】

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详解】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合成子代噬菌体衣壳蛋白质的氨基酸原料来自于细菌,酶也来自于细菌,A错误、B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酶来自于细菌,C错误;氨基酸原料来自于细菌,D错误。3、B【解析】

考查基因分离定律:【详解】小麦的抗锈病相对于不抗锈病为显性性状(用A、a表示),则该杂合子小麦的基因型为Aa,抗锈病杂合子小麦(Aa)自交得F1,则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淘汰其中不抗锈病的植株(aa)后,剩余植株中,AA占1/1,Aa占2/1.淘汰掉不抗锈病的植株后,再自交,其中1/1AA自交不发生性状分离,而2/1Aa自交发生性状分离(AA:Aa:aa=1:2:1),所以F2中不抗锈病占植株所占的比例为2/1×1/4=1/6。故选D。4、B【解析】

从题中可以看出,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土壤湿润条件和是否灭菌,4个实验组相互对照;落叶上面也有微生物,也可以分解自身,所以也应该进行灭菌处理;因为1、3组土壤灭菌后,土壤中微生物被杀灭,所以无法分解落叶;2、4组没有灭菌,存在微生物,因其土壤的湿润条件不同,分解的落叶量也不相同。【详解】A、根据表格分析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之一为土壤的湿润条件,因此该实验的目的之一是探究土壤微生物分解落叶时与土壤湿度间的关系,A正确;B、该实验的自变量有士壤是否灭菌处理、土壤的湿润条件,实验中的对照组是2和4,1和3是实验组,B错误;C、为了控制实验中的无关变量,作为实验材料的落叶也应进行灭菌处理,消除微生物的影响,C正确;D、根据以上分析已知,1、3组灭菌后没有微生物,落叶不会被分解,而2、4有微生物,但是湿润程度不同,所以落叶被分解程度不同,D正确。故选B。【点睛】在设计实验时,要遵循对照性原则和单一变量的原则:①对照原则:目的还是在于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对照原则是设计和实施实验的准则之一;通过设置实验对照对比,即可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又可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②单一变量:在实验设计中仅仅改变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且适宜实验的顺利进行。5、D【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分离,并移向细胞两极,说明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详解】A、B和b是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它们的分离不属于基因重组,A错误;B、若①上的基因B与②上的基因b发生交换,属于同源染色体间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B错误;C、若①上的片段与③上的某片段发生互换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C错误;D、③和④相同位置上的基因可能相同,对应位置的基因也可以不同,不同的原因可能是因为间期发生了突变,也可能是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间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D正确。故选D。【点睛】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分析题图,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6、B【解析】在自然状态下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而玉米自然状态下可以杂交,豌豆有1/2AA和1/2Aa,自交后只有1/2×1/4=1/8,其余都是显性,所以豌豆显性性状:隐性性状为7:1,C、D错误。玉米相当于自由交配,1/2AA,1/2Aa,自由交配时产生1/4a配子,子代中会有隐性性状1/4×1/4=1/16,其余都是显性性状,所以显性性状:隐性性状为15:1,B正确,A错误。7、C【解析】

结合题意分析可知:由于红绿色盲和血友病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正常情况下这两对基因不发生基因重组,因为既不属于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也不属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自由组合。儿子的血友病基因或者红绿色盲基因都只能由母亲传来,女儿患病一般是父母双方均含有致病基因。【详解】A、基因B、b和基因H、h位于X染色体上,正常情况下这两对基因不发生基因重组,儿子甲患病是其父亲产生的Y型精子和其母亲产生的XBh型卵子结合的结果,A错误;B、儿子乙性染色体组成异常应是其母亲次级卵母细胞中XbH叫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新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未正常分离的结果,B错误;C、女儿丙患病可能与其父亲产生的精子中X染色体上含有B基因的片段缺失(形成XH)有关,C正确;D、儿子丁患病可能与其母亲初级卵母细胞中两条X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交叉互换,产生Xbh型的卵细胞有关,D错误;故选C。【点睛】注意本题中两种遗传病的等位基因在连锁遗传中的分析。8、C【解析】

一只纯种雌性芦花鸡与一只纯种雄性非芦花鸡交配多次,F1中雄鸡均为芦花形,雌鸡均为非芦花形,说明控制芦花和非芦花性状的基因在Z染色体上。若控制芦花和非芦花性状的基因用A/a表示,则母本芦花鸡是ZAW,父本非芦花鸡是ZaZa。【详解】A、由分析可知,一只纯种雌性芦花鸡与一只纯种雄性非芦花鸡交配多次,F1中雄鸡均为芦花,雌鸡均为非芦花形,说明控制芦花和非芦花性状的基因与性别有关,且不在W染色体上,故基因在Z染色体上,A正确;B、假设种群中Za基因频率为p,雄性非芦花鸡的基因型为ZaZa,所占的概率为p2;雌性非芦花鸡的基因型为ZaW,所占的概率为p;由于p<1,故p2<p,即雄性非芦花鸡所占的比例比雌性非芦花鸡小。因此,雄鸡中芦花鸡的比例比雌鸡中的相应比例大,B正确;C、母本芦花鸡是ZAW,父本非芦花鸡是ZaZa,则F1中的雌雄鸡的基因型分别是ZaW、ZAZa。F1中的雌雄鸡自由交配,F2中雄鸡的基因型为ZAZa、ZaZa,有2种表现型;雌鸡的基因型为ZAW、ZaW,有2种表现型,C错误;D、由C选项的分析可知,F2中雄芦花鸡的基因型为ZAZa,雌芦花鸡的基因型为ZAW,F3中的基因型为ZAZa、ZAZA、ZAW、ZaW,故F3中芦花鸡占3/4,D正确。故选C。【点睛】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结合伴性遗传的类型和特点等知识进行分析解答便可。二、非选择题9、解旋酶DNA聚合酶细胞核和线粒体490D神经细胞不完全相同【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基因的表达,考查对DNA结构与复制、基因表达过程的理解。解答本题,可根据模板、产物判断DNA复制、基因表达的转录、翻译过程。(1)①过程为DNA复制,参与该过程的酶有解旋酶、DNA聚合酶。(2)过程②为转录,人体细胞中转录发生的场所有细胞核和线粒体。(3)与α链对应的DNA区段共有100个碱对,则α链共含有100个碱基,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为30,则A+U=70,DNA单链中A+T=70,DNA中共含有A70个,该DNA分子连续三次复制,共得到8个DNA分子,需要(7—1)70=490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4)③过程为翻译,参与翻译的RNA有tRNA、rRNA、mRNA。(5)在人体内,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不能进行①②③过程;神经细胞高度分化,不再进行分裂,能犮生过程②、③而不能发生过程①。造血干细胞可进行①②③过程。(6)人体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DNA进行过程②时,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启用的起始点不完全相同,部分起始点相同,如呼吸酶基因等。【点睛】解答第(6)小题时,应明确:(1)人体不同组织细胞来源于同一个受精卵的有丝分裂,含有相同的DNA;(2)相同DNA进行转录时,部分起始点相同,如呼吸酶基因等;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部分起始点不相同。10、(8分)(1)AaXBY,AaXBXb(2)4,1/4(3)6,2(4)1/3(5)1/8【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的知识点是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结合遗传系谱图推断相关个体的基因型并进行遗传病概率计算的能力。(1)由遗传系谱图可知,Ⅰ-1、Ⅰ-2不患白化病和色盲,但有一个患白化病兼色盲的儿子,该儿子的基因型为aaXbY,因此Ⅰ-1、Ⅰ-2的基因型分别是AaXBY、AaXBXb。(2)I2的基因型是AaXBXb,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产生基因型为AXB、AXb、aXB、aXb四种类型的配子,比例是1:1:1:1,因此含ab的卵细胞的比例是1/4。(3)Ⅰ-1、Ⅰ-2婚配再生女孩,对于白化病来说基因型有AA、Aa、aa三种,对于色盲来说基因型有XBXB、XBXb2种,因此可能的基因型有6种,由于女孩不患色盲,因此表现型只有正常和白化病两种。(4)由遗传系谱图可知,Ⅱ-3是白化病患者,基因型为aa,Ⅱ-4及其双亲不患白化病,但是有患白化病的兄弟,因此双亲是白化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Ⅱ-4的基因型可能是AA或Aa,Aa的概率2/3,因此Ⅱ-3、Ⅱ-4婚配,他们生一个白化病孩子的机率是aa=2/3×1/2=1/3。(5)若Ⅱ-3与Ⅱ-4婚配,生了一个同时患两种病的男孩,则Ⅱ-3与Ⅱ-4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他们的第二个小孩是正常男孩的机率是AaXBY=1/2×1/4=1/8。11、EeXFY621/31/8【解析】

分析系谱图:1号和2号均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甲病的女儿(7号),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号和2号均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乙病的儿子(6号),说明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又已知Ⅰ-1体内不含乙病的致病基因,说明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详解】(1)Ⅱ-7患甲病为ee,则其表现正常的双亲Ⅰ-1与Ⅰ-2均为Ee,而Ⅰ-1不患乙病,因此Ⅰ-1的基因型为EeXFY。(2)Ⅰ-1的基因型为EeXFY,Ⅰ-2的基因型为EeXFXf,所以Ⅱ-7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2aaXFXF,1/2aaXFXf。Ⅰ-1与Ⅰ-2再生女孩可能的基因型:Ee×Ee子代有3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XFY×XFXf的女孩的表现型为1种,基因型2种。由于满足基因自由组合,所以再生一女孩的表现型2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