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1路北延伸段K0+950~K1+356.77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直接详勘)_第1页
Z1路北延伸段K0+950~K1+356.77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直接详勘)_第2页
Z1路北延伸段K0+950~K1+356.77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直接详勘)_第3页
Z1路北延伸段K0+950~K1+356.77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直接详勘)_第4页
Z1路北延伸段K0+950~K1+356.77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直接详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园区次干道及支路四期道路工程(Z1路北延伸段K0+950~K1+356.77)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直接详勘)(共二册第一册)目录TOC\o"1-2"\h\z\u1前言 11.1勘察的目的、要求、任务及勘察阶段 11.2拟建Z1路北延伸段K0+950~K1+356.77概况 21.3勘察工作依据、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勘察等级的确定 21.4勘察工作布置及完成工作量 31.5勘察工作质量评述 32路段区工程地质条件 42.1地形地貌 42.2气象、水文 42.3地质构造 42.4地层岩性 52.5基面顶面及基岩风化带特征 52.6水文地质条件 52.7水、土腐蚀性评价 62.8不良地质现象 63场地岩土物理力学特征 63.1岩土测试成果及统计的评述 63.2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及土、石工程分级 73.3岩土参数选用及建议 84场地整体稳定性及建筑适宜性评价 84.1地震效应评价 84.2场地整体稳定性及建筑适宜性评价 85路段区分段工程地质评价及建议 95.1路段区分段工程地质评价 95.2路段区施工建议 105.3特殊性岩土评价 105.4桩基成桩可能性评价、桩的施工条件分析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116结论及建议 116.1结论 116.2建议 12附录附图:1总图例………………1张2勘探点平面布置图(1:500)………1张3工程地质剖面图(1:200~1:500)……………12张4钻孔柱状图(1:200)………………32张5动力触探试验曲线(1:50)…………1张附件:1《建设工程勘察合同》…………………1份2《工程地质勘察任务委托书》…………1份3《工程地质勘察纲要》…………………1份4岩、土、水试验报告…………………1份5波速测试报告…………1份6钻孔情况一览表………1份7测量技术小结…………1份PAGE121前言1.1勘察的目的、要求、任务及勘察阶段拟建园区次干道及支路四期道路工程,包括Z1路北延伸段(K0+000~K1+665.608)、万寿路(K0+000~K1+455.334)、莱宝纵向一支路(K0+000~K1+109.372)、莱宝西路(K0+000~K0+785.369)、W7路延伸段(K0+000~K0+455.470)等五条道路,工程场地位于重庆两江新区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为满足施工图设计,重庆两江新区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建设方)通过公开招标委托我公司对拟建工程场地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直接详勘)。双方于2014年3月10日我公司已于2014年7月对Z1路北延伸段(K0+000~K0+950、K1+356.77~K1+665.608)、万寿路(K0+871.20~K1+455.334)、莱宝纵向一支路(K0+000~K1+109.372)、莱宝西路(K0+000~K0+785.369)、W7路延伸段(K0+000~K0+455.470)进行直接详细勘察,并提交了经重庆中煤科工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审查通过的《勘察报告》,项目编号:KC(2014)-81-0002002C。本次工作为对余下的Z1路北延伸段K0+950~K1+356.77,万寿路K0+000~K0+871.20两段进行直接详细勘察。本次勘察的具体任务为:1.1.1查明路基、桥梁(涵洞)及挡墙范围内的地形地貌特征、地层结构、岩土层的类别、结构、厚度、坡度、工程特性,基岩的构造、风化程度及深度,评价路基、桥梁岸坡及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1.1.2查明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类型、性质、空间分布范围、发生和诱发条件、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并提出计算参数、整治措施以及施工建议;分析评价场地稳定性、建筑适宜性以及对边坡进行评价;对场地地震效应进行评价。1.1.3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水位变化及规律,判定水、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1.1.4提供桥梁墩台、涵洞及挡墙基础设计所需的岩土参数,并确定基础类型及基础埋深等建议。1.1.5评价挖填方边坡的稳定性及危害性;1.1.6提出挖填方边坡治理方案建议。根据渝建〔2013〕345号《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范围暂行规定》,本工程勘察范围应包括环境挖填方边坡及其影响的区域。本工程勘察工作布置,严格执行渝建〔2013〕345号《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范围暂行规定》。勘察范围判定见表1.1-1。表1.1-1勘察范围判定表判定款项判定条件对应判定条件的场地、边坡判定结果环境边坡及其影响区域1对于无外倾结构面控制的岩质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坡顶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倍边坡高度。挖方路堑满足勘察范围2对于有外倾结构面控制的岩土边坡,勘察范围线应根据组成边坡的岩土性质及可能破坏模式确定,且勘察范围不应小于外倾结构面影响范围。挖方路堑满足勘察范围3对于可能出现土体内部滑动破坏的土质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坡顶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倍边坡高度。填方路堤满足勘察范围4对可能沿岩土界面滑动的土质边坡,勘察范围线应大于可能沿岩土界面滑动的土质边坡后缘边界,且还应大于可能沿岩土界面滑动的土质边坡前缘边界(即剪出口位置)。填方路堤满足勘察范围基坑边坡及其影响区域1岩质基坑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基坑边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其基坑深度的1倍。无岩质基坑边坡(桥台采用重力式U型桥台接桩基础)满足勘察范围2土质基坑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基坑边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其基坑深度的2倍。无土质基坑边坡(桥台采用重力式U型桥台接桩基础)满足勘察范围3当需要采用锚杆(索)支护时,勘察范围线到基坑边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其基坑深度的2倍。不需要采用锚杆(索)支护满足勘察范围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及渝建(2013)346号文的规定,本场地不需进行选址勘察及初步勘察,故本场地直接进行详细勘察符合规范规定。勘察阶段判定见表1.1-2、1.1-3。表1.1-2选址勘察判定表判定款项判定条件对应判定条件的场地及工程项目判定结果建设场地1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岩溶塌陷等不良地质作用发育,且其影响面积占建设场地50%及以上的建设场地。无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岩溶塌陷等不良地质作用不需进行选址勘察2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等抗震危险地段建设场地。有利~不利地段不需进行选址勘察建设项目1投资20亿元以上的大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投资小于20亿元不需进行选址勘察2大型工矿企业厂区整体迁建。城市次干路不需进行选址勘察3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长度大于1000m的越岭隧道和跨越长江、嘉陵江、乌江等江底隧道和大型桥梁等需进行多方案比选的大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城市次干路,方案已经确定不须比选不需进行选址勘察表1.1-3初步勘察判定表判定款项判定条件对应判定条件的场地及工程指标判定结果场地及项目1在复杂场地上建设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的建设项目。中等复杂场地安全等级二级不需进行初步勘察其他建设场地1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岩溶塌陷等不良地质作用较为发育,且其影响面积占建设场地30%及以上的建设场地。无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岩溶塌陷等不良地质作用不需进行初步勘察2场地地形坡角大于30°的自然土坡或地形坡角大于60°的自然岩坡,且其影响面积占建设场地50%及以上的建设场地。地形坡角3-15°,局部大于30°但影响面积小于建设场地50%不需进行初步勘察3三峡库区175m蓄水位(吴淞高程)岸线外侧水平距离100米范围内的建设场地。非三峡库区不需进行初步勘察4存在矿产采空区或地下洞室,且采空区或地下洞顶距离拟建工程最底面小于2倍洞跨的建设场地。非矿产采空区不需进行初步勘察其他建设项目1总建筑规模大于50万m2且高层建筑规模占总建筑规模的比例超过70%的大型住宅小区。不属于该类工程不需进行初步勘察2建筑高度大于200m的超高层建筑。不属于该类工程不需进行初步勘察3总建筑面积超过10000m2的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或长度大于500米的隧道。不属于该类工程不需进行初步勘察4主跨跨径150m及以上的斜拉桥、悬索桥等缆索承重桥梁以及拱桥,立体交叉线路为3层及3层以上(不计地面道路及地道)的大型互通立交桥梁。不属于该类工程不需进行初步勘察为了方便勘察成果的使用,我单位对每条道路单独成册提交勘察报告。本勘察报告为Z1路北延伸段K0+950~K1+356.77。1.2拟建Z1路北延伸段K0+950~K1+356.77概况据建设方提供的电子、纸质文档(包括平面设计、纵断面、标准路基横断面、控制点坐标及高程),拟建路段为Z1路北延伸段中间路段,于K1+285.068与拟建万寿路相交,路段长406.77m,路面设计标高305.778~309.614m,设计纵坡-1.40﹪~1.20﹪;为城市次干路,设计行车速度40km/h,路幅宽度26.0m,双向4车道。设置一单跨中桥(K1+325.23~K1+356.77)跨越马源溪,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砼小箱梁,桥台采用重力式桥台,基础采用桩基础。桥梁结构设计基准期为100年。1.3勘察工作依据、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勘察等级的确定1.3.1勘察工作依据:1《建设工程勘察合同》(附件1);2《岩土工程勘察任务委托书》(附件2);3《园区次干道及支路四期道路工程地质勘察纲要》(附件3);4业主提供道路平面及纵、横断面图,1:500地形图。1.3.2本次勘察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及文件有:1《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2012,参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2《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4《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2;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030-2004;6《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02-2013;7《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拟建园区次干道及支路四期道路工程,道路分类为城市次干路,含高路堤及路堑,按《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2012第3.0.1条的规定,拟建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其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据此,综合确定本次市政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1.4勘察工作布置及完成工作量据甲级市政勘察在一阶段详细勘察阶段的要求,结合拟建路段场地实际,本次勘察主要采用工程地质测绘调查、钻探、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相结合的综合方法。桥涵钻孔按墩台布置,挖方路堑、填方路堤按40~60m间距布置横断面、一般路基按60~80m间距布置横断面,每条横断面布置钻孔1~3个,同时考虑边坡挡墙评价的需要,共布设钻孔32本次勘察外业工作于2015.11.17~2015.11.23日完成,历时7天,随即展开内业资料的整理工作,本次勘察完成的主要工作量见表1.4。表1.4完成主要实物工作量统计表地质与工程地质测绘(1:500)工程测量钻探取样及试验勘探点测量剖面测量孔数总进尺岩样土样水样简易抽水试验水位观测波速测试超重型动力触探km2个/次(组日)km/条孔m组件件台班/孔次m/孔m/孔0.0832/2(1)1.25/1232475.6011612/13274.0/42.0/11.5勘察工作质量评述1.5.1工程测量:测量起始数据为建设方提供的控制点的坐标及高程(见表1.5.1),采用重庆独立坐标系和1956年黄海高程系,勘探点及地质剖面均采用中海达动态GPS配全站仪实测,其成果精度满足要求。表1.5.1测量控制点成果表控制点编号X坐标(m)Y坐标(m)高程(m)IST0194730.315758406.6622309.225IST0296351.748062933.2072294.880IST0399346.101960716.2058303.9681.5.2工程地质调查:采用建设方提供的1:500现状地形图,现场实际勾绘了地层界线,并在场地基岩露头处实测了地层与裂隙产状,其精度满足规范要求。1.5.3钻探:采用4台XY-1型回转钻机施工,钻孔直径91~110mm。地质技术人员跟班编录。钻进过程中严格按勘察纲要、钻探技术要求及钻探操作规程进行,由于准备充分,现场对质量、安全的管理措施到位,施工中未出现质量与安全事故。钻孔岩芯采取率:第四系土层75~88%;强风化基岩70~91%;中风化基岩83~95%。所有钻孔均在原位施工。1.5.4取样及试验:本次勘察在中风化基岩中采取岩样11组,样品长度满足测试项目要求,于粉质粘土中取土样6件,土试样质量等级Ⅰ级(固定活塞薄壁取土器);现场对岩样及时密封送重庆市南方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进行试验。采样及试验孔占总孔数的三分之一多。室内试验均严格按相关规范执行。1.5.5原位测试及水文地质:现场于AZY65、AZY66、AZY73、AZY75钻孔中进行波速测试;于AZY58钻孔中进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于AZY63钻孔进行简易抽水试验,同时取水样1件,并对所有钻孔在终孔24h后进行了静止水位观测。现场试验均严格按相关规范执行。1.5.6勘察工作中建设方委托了具有外业勘察见证资质的重庆江北地质工程勘察院及见证人员(见证员:邹涛;印章号:YKJZ-2310370-0033)进行了全过程的外业勘察见证并出具了《外业见证报告》,外业质量合格。本勘察报告所有图件均采用重庆江北地质工程勘察院开发经鉴定合格并授权使用的制图软件《工勘绘图软件2005》绘制,满足重庆市岩土工程勘察图例图示规定。综上所述,本次勘察工作达到了建设方及相关规范的要求,勘察工作质量合格,提交的勘察文件可供施工图设计和施工、监理使用。2路段区工程地质条件2.1地形地貌拟建Z1路北延伸段K0+950~K1+356.77段位于重庆两江新区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场地为原始地形,呈浅丘与缓谷相间,地形较平缓,地形坡角一般3~15°,最大约28°,局部呈陡坎状。地面高程295.34~316.52m,相对高差21.18m。拟建工程场地地貌总体属剥蚀丘陵地貌。2.2气象、水文拟建工程场地位处亚热带,气候温暖潮湿,雨量充沛,具有春旱夏长,秋雨连绵,冬暖多雾的特点。据相关气象资料:多年平均气温17.5℃~18.5℃,一月最冷,极端最低气温-3.1℃(1975年12月15日),盛夏八、九月平均气温30℃,极端最高气温达44.3℃(2006年8月28日)。多年平均降雨量1133.5mm,年最大降雨量1544.8mm(1976年),年最小降雨量740.1mm(1982年),降雨集中在5~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三分之二。降雨强度大,与降雨集中季节同步,最大日降水量358区内气候适宜全年施工。拟建道路K1+325.23~K1+356.77设置中桥跨越马源溪,勘察时马源溪本河段水深约0.50m,水位标高约295.94m,流量约2000m3/d,据调查本河段1/100洪水位标高302.48m。最低路面设计标高305.778m,高于最高洪水位3.298m,洪水位对路面无影响,将会短时间内浸泡路基。道路沿线K0+950~K1+180分布水(鱼)塘2处,面积约3000m2,水深约0.7~1.5m。2.3地质构造拟建工程场地地质构造位处悦来场向斜西翼,岩层呈单斜产出,岩层产状112°∠45°,层面结合很差,为软弱结构面。场内及邻近未发现断层。场地及邻近基岩露头中可见二组构造裂隙:①组优势产状215°∠63°,裂面平整,张开宽1~3mm,局部充填泥质,间距1.2~4.0m,延伸长2.0~4.5m;裂隙面结合差,为硬性结构面。②组产状305°∠51°,裂面平整,张开宽1~3mm,局部充填泥质,间距0.8~3.3m,延伸长1.7~3.5m;裂隙面结合差,为硬性2.4地层岩性据地面调查及钻探揭露,场地上覆土层有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4ml)及残坡积粉质粘土(Q4el+dl),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泥岩、砂岩。现由上至下分述:2.4.1第四系全新统(Q4)杂填土(Q4ml):杂色,主要由建筑垃圾,泥岩、砂岩块碎石、角砾及粉质粘土组成;建筑垃圾总体含量约40%,块碎石、角砾粒径一般2~400mm,总体含量约30%;粉质粘土总体含量约30%。均匀性差,松散,稍湿,系房屋拆迁、抛填等形成,回填时间约1月~8年不等。零星分布于路段沿线。厚0.00~2.90m(AZY58)。粉质粘土(Q4el+dl):黄褐色,可塑状,切面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含少量角砾,丘间谷地水田表层或水(鱼)塘0.20~0.70m呈流塑~软塑状,马源溪河床及漫滩地段含约20%砂土及卵石。广泛分布于沿线丘间谷地及斜坡。厚0~7.30m(AZY60)。2.4.3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泥岩:紫红色,泥质结构,厚层状构造,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局部含砂质条带。为场地主要岩性,分布于整个场地,本次勘察钻探揭露最大铅直厚度18.10m(AZY66)。砂岩:灰白色,细~中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由长石、石英等组成,泥质胶结。为场地次要岩性,呈夹层状、透镜体状产出于泥岩中,本次勘察钻探揭露最大铅直厚度5.8.60m(AZY72)。粉砂岩:浅灰色,粉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由长石、石英等组成,泥质胶结。为场地次要岩性,呈夹层状、透镜体状产出于泥岩中,本次勘察钻探揭露最大铅直厚度10.20m(AZY51)。2.5基面顶面及基岩风化带特征拟建工程场地内,基岩埋深0.60~7.30m(AZY60),基岩面与原始地形起伏基本一致,坡角一般2~13°。据钻探揭露的实际情况,将基岩划分为强风化带及中风化带。强风化带:岩芯破碎,呈短柱状、碎块状、饼状,质软,碎块手折可断,其岩体破碎。局部强风化砂岩质软,碎块手捏可成渣状、砂状,俗称"泡砂岩";泥岩手折易断。其厚度变化较大,本次钻探揭露厚度1.60~7.00m(AZY69)。中风化带:岩芯较完整,主要呈柱状,短柱状,少量碎块状,岩芯节长一般30~380mm。本次钻探揭露最大铅直厚度13.40m(AZY70)。2.6水文地质条件拟建工程场地,地形呈浅丘与缓谷相间,有利于地表及地下水沿地面及基岩面排泄汇入马源溪及其支流。场地上覆人工填土,属透水层,粉质粘土属相对隔水层,富水性差,下伏基岩主要为泥岩,属隔水层,砂岩、粉砂岩属含水层。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马源溪水、水塘水补给。地下水与马源溪互为季节性补排关系。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本次勘察钻孔施工结束均将孔内施工用水提出后,观测孔内水位大多不能恢复,结合终孔稳定水位观测,表明路段区在本次勘察深度内,场地大部分地段地下水贫乏;仅在邻近马源溪、水(鱼)塘部分孔内存在稳定地下水位,表明场地内原始地形较低、裂隙发育地段赋存地下水,场内地下水无统一地下水位。根据分析,在雨季大气降水直接汇入场地,场地内将存在较丰富的地下水。未来路基、桥涵及挡墙基础施工时应考虑地下水对施工的影响。经对AZY63进行简易抽水试验,试验结果见表2.6,涌水量为8.31m3/d,渗透系数为0.144m/d。表2.6抽水试验成果钻孔编号AZY63计算公式抽水前静止水位(m)1.11含水层厚度H(m)19.09地层岩性粉粘、泥岩降深S(m)2.76流量Q(m3/d)8.31恢复水位(m)1.12影响半径R(m)9.14抽水稳定延续时间h(h)4恢复水位观测时间(h)6抽水段钻孔半径r(m)0.045渗透系数K0.1442.7水、土腐蚀性评价本次勘察于AZY63采集水样1件进行水质简分析,其分析结果见表2.7。场地及周边无污染源,据水质分析成果,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12.2节Ⅱ类环境判定,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有微腐蚀性。表2.7水质分析成果编号PH游离CO2侵蚀CO2CO32-HCO3-Cl-SO42-Na++K+Ca2+Mg2+总矿化度AZY63-水17.773.410.840223.7719.15181.7428120.0317.72590.41注:除PH值外,单位为mg/L。由于场地及周边无污染源,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12.1.1条规定精神,本次未采集土试验样进行腐蚀性分析,仅根据经验直接判定场地内土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和钢结构具有微腐蚀性。2.8不良地质现象根据现场地质调查及钻探揭露,场地及邻近未发现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3场地岩土物理力学特征3.1岩土测试成果及统计的评述岩土测试成果的统计原则:根据岩土体的成因、岩性、分布以及物理力学特征差异等原则进行分层,分别按不同地质层位不同岩性分别进行统计。统计前未发现异常值。参加统计的数据不少于6个样本,当不足6个样本时,根据试验结果,结合地区经验综合取值。本次勘察,于人工杂填土中进行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N120),试验成果见动力触探曲线,统计结果见表3.1-1,杂填土总体呈松散状、局部呈稍密状,均匀性差,其变异性高,工程特性差。本次勘察,于粉质粘土中取土样6件,其统计结果见表3.1-2本次勘察,于中风化泥岩中取样8组,中风化砂岩中取岩样1组、利用万寿路砂岩样1组,中风化粉砂岩中取岩样2组,统计结果见表3.1-3~3.1-5。统计方法严格按《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附录B的有关规定执行。统计结果表明:中风化泥岩、粉砂岩属极软岩;中风化砂岩属软岩。表3.1-1杂填土超重型动力触探(N120)成果统计孔号项目AZY58BZY8锤击数范围值0.99~5.930.94~4.28锤击数平均值(击)2.322.92变异系数0.5980.345试验厚度(m)2.02.0统计个数2020锤击数加权平均值(击)2.62变异系数加权平均值0.472表3.1-2粉质粘土试验成果统计表表3.1-4中风化泥岩试验成果统计表岩石名称岩样编号天然重度单轴抗压强度(MPa)g/cm3天然饱和中等风化泥岩AZY4724.8124.7824.865.95.54.93.73.33.0AZY4924.7424.6824.686.97.28.44.44.55.3AZY5924.7324.6724.634.56.35.92.83.83.6AZY6324.7124.6924.6910.89.09.77.15.86.3AZY6624.6024.7324.675.25.86.63.23.54.0AZY7024.8324.7124.785.46.97.23.44.24.4AZY7224.8924.8124.7911.29.610.57.46.26.8AZY7524.8024.7724.767.87.58.05.04.75.0样本数n242424最大值24.8911.27.4最小值24.604.52.8平均值φm24.747.44.6标准差σf0.0721.9381.344变异系数δ0.0030.2630.290统计修正系数γs0.9060.897标准值φk6.674.16表3.1-4中风化砂岩试验成果统计表岩石名称岩样编号天然重度单轴抗压强度(MPa)g/cm3天然饱和中等风化砂岩AZY6123.8623.7723.7419.620.122.313.914.015.5BZY1923.8223.8923.7815.313.214.610.48.89.7样本数n666最大值23.8922.315.5最小值23.7413.28.8平均值φm23.8117.512.0标准差σf0.0573.6322.755变异系数δ0.0020.2070.229统计修正系数γs0.8290.811标准值φk14.529.77表3.1-5中风化粉砂岩试验成果统计表岩石名称岩样编号天然重度单轴抗压强度(MPa)g/cm3天然饱和中等风化粉砂岩AZY5423.3223.4223.526.55.87.74.13.64.7AZY57-123.3423.4423.346.06.45.13.73.93.1样本数n666最大值23.527.74.7最小值23.325.13.1平均值φm23.406.33.8标准差σf0.0760.8690.552变异系数δ0.0030.1390.144统计修正系数γs0.8850.881标准值φk5.533.393.2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及土、石工程分级根据室内岩石试验及现场钻探取芯观测,参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强风化岩层为极软岩,完整性系数0.25~0.28,岩体破碎,岩体质量基本等级为Ⅴ级;中风化泥岩、粉砂岩为极软岩,完整性系数0.63~0.69,岩体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中风化砂岩为软岩,完整性系数0.65,岩体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按《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附录J的规定:拟建工程场地内的人工填土呈松散状、块径大小不一,其土、石工程分级为Ⅲ级硬土;粉质粘土呈可塑状,其土、石工程分级为Ⅱ级普通土;强风化岩石,质较软,其土、石工程分级为Ⅲ级硬土;中风化泥岩、粉砂岩,其土、石工程分级为Ⅳ级软石;中风化砂岩,其土、石工程分级为Ⅴ级次坚石(泥质含量较高的砂岩,其土、石工程分级为Ⅳ级软石)。3.3岩土参数选用及建议据试验成果统计分析,本次勘察野外鉴别、地区经验,本工程场地设计所需的各岩土参数建议取值详见表3.3。岩、土物性指标取平均值。本次勘察揭露的素填土,岩土参数按地区经验进行取值;粉质粘土根据试验成果结合地区经验取值;强风化基岩的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o〕根据野外鉴别按地区经验取值;中风化岩石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o〕按《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063-2007的规定查表取值。临时边坡和永久边坡坡率值按有关规范和重庆地区经验取值。表3.3岩土设计参数建议取值表项目岩土名称天然重度(kN/m3)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MPa)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kPa)岩体、土体抗剪强度指标岩体抗拉强度(kPa)临时边坡坡率基底摩擦系数天然饱和C(kPa)φ(°)杂填土20.0*\\\0*天然28*天然\1:1.25*0.250*饱和23*饱和粉质粘土19.6\\15022.3天然14.6天然\1:1.25*0.2515.9饱和10.2饱和强风化泥岩24.3*\\300*\\\1:0.75*0.30强风化砂岩23.0*\\350*\\\1:0.75*0.35强风化粉砂岩23.0*\\300*\\\1:0.75*0.30中等风化泥岩24.746.674.16500340*32*120*1:0.50*0.40中等风化砂岩23.8114.529.7710001000*35*370*1:0.40*0.50中等风化粉砂岩23.405.533.39500300*32*100*1:0.50*0.40结构面裂隙①\\\\5820\裂隙②\\\\5820\层面\\\\2012\备注:带“*”号的数值为经验值。岩体C值折减系数取0.30,φ值折减系数0.90;抗拉强度折减系数0.40。4场地整体稳定性及建筑适宜性评价4.1地震效应评价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附录A,本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桥梁抗震设防类别为C类。根据剪切波速测试成果及邻近场地经验,按《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表4.1.5的划分标准,场地土的类型:杂填土平均υs取110m/s(未来路基填方宜据压实情况实测校核),属软弱土;粉质粘土平均υs=167m/s,属中软土;基岩υs>500m拟建场地未来按设计标高整平后,选择最不利位置计算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υse。按路面设计高程整平后K0+950~K1+190段最大土体厚度2.80m,υse=167m/s,场地类别为Ⅰ类,设计特征周期为0.25s,属抗震一般地段;K1+190~K1+325.23段最大土体厚度12.90m,υse=126.8m/s,场地类别为Ⅱ类,设计特征周期为0.35s,属抗震一般地段;K1+325.23~K1+356.77段最大土体厚度5.00m,υse=167m/s场地类别为Ⅱ类,设计特征周期为0.35s,属抗震一般地段。其具体抗震设计建议按《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02-2013执行,一般可进行简易设防;桥梁按需设防。4.2场地整体稳定性及建筑适宜性评价拟建工程场地及邻近未发现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场地现状整体稳定,场地适宜拟建道路建设。5路段区分段工程地质评价及建议5.1路段区分段工程地质评价K0+950~K1+190段:该路段为挖方路堑,长240m,按设计路面标高整平后,此路段将形成最大高度为8.8m的人工挖方路堑边坡。边坡主要由粉质粘土及强风化基岩组成。基岩顶面平缓,开挖后顶部土体不会沿基岩面产生整体滑移,陡立开挖后可能产生圆弧型滑塌,具备放坡条件,建议按1:1.75放坡并护坡处理。左侧边坡为顺向岩质边坡,岩层倾角45°,但组成物质为强风化岩体,强风化基岩自身稳定性差,直立开挖后将出现滑塌,建议按1:1.50放坡并护坡处理。路基持力层可为强、中风化基岩,强风化基岩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o〕取300kPa,中风化基岩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o〕可统一按泥岩取500kPa。K1+190~K1+280段:该路段为半挖半填路基,长90m,按设计路面标高整平后,此路段右侧将形成最高4.8m的人工填方路堤,左侧将形成最高5.4m的挖方路堑。右侧横向地形平缓,坡角约1~8°(小于坡率1:2.5),局部呈台阶状,基岩面坡度亦平缓,约0~5°,填方路堤及路堤墙修建后,不会沿地面或基岩面产生整体滑动失稳破坏,故填方路堤整体稳定,但可能在填方土体内部产生圆弧型滑塌。建议路堤放坡坡率值取1:1.50。左侧挖方路堑,主要由粉质粘土及强风化基岩组成。上覆土体厚度约0.6~1.5m,土体厚度小,开挖后顶部土体不会沿基岩面产生整体滑移,陡立开挖后可能产生圆弧型滑塌,具备放坡条件,建议按1:1.75放坡并护坡处理。强风化基岩自身稳定性差,陡立开挖后将出现滑塌,建议按1:1.50放坡并护坡处理。粉质粘土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o〕取150kPa,强风化泥岩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o〕取300kPa。拟建路段路堤填方边坡坡率、填方质量不满足《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的相关规定,则路堤的堤身自身可能不稳定,可能沿路堤堤身内部产生圆弧形滑动破坏,设计时应对路堤堤身稳定性进行稳定性分析验算。K1+280~K1+325.23段:该路段为填方路堤,长45.23m,按设计路面标高整平后,此路段将形成最高8.1m的人工填方路堤。地形平缓,坡角约1~5°(小于坡率1:5),局部呈台阶状,基岩面坡度亦平缓,约0~3°,填方路堤修建后,不会沿地面或基岩面产生整体滑动失稳破坏,故填方路堤整体稳定,但可能在填方土体内部产生圆弧型滑塌。建议路堤放坡坡率值取1:1.75。拟建路段路堤填方边坡坡率、填方质量不满足《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的相关规定,则路堤的堤身自身可能不稳定,可能沿路堤堤身内部产生圆弧形滑动破坏,设计时应对路堤堤身稳定性进行稳定性分析验算。粉质粘土,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o〕取150kPa。K1+325.23~K1+356.77:该段为两台一跨中桥,桥长31.54m,跨越马源溪,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砼箱梁,桥台采用重力式桥台,基础采用桩基础。桥位区未发现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场地现状稳定。桥位区表层分布杂填土、粉质粘土(含20%砂土及卵石)厚约0.8~5.0m,下伏泥岩、砂岩,建议桥位墩台以中风化基岩为持力层,可采用嵌岩灌注桩基础,基础设置高程在满足岩体净边距6m的条件下,建议桩基础入持力层1~3倍桩径,初步建议桩底高程284.00m,设计计算基础设置高程时应考虑满足抗倾覆和上部结构稳定等的要求。中等风化泥岩frk取天然值6.67MPa,中等风化砂岩frk取饱和值9.77MPa,桥位区以泥岩为主,建议设计时统一按泥岩考虑。设计桥台基础采用桩基础,不存在大断面开挖,因而不形成基坑边坡。采用桩基础时,其单桩轴向受压承载力容许值[Ra],应按支承在基岩上或嵌入基岩内的钻(挖)孔桩计算,建议按《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第5.3.4公式为:公式中:[Ra]—单桩轴向受压承载力容许值(KN),桩身自重与置换土重的差值作为荷载考虑;C1—根据清孔情况、岩石破碎程度等因素而定的端阻发挥系数,按《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表5.3.4采用。建议宜优先考虑采用挖孔桩,清孔良好、岩体较完整,C1=0.6。当采用钻孔灌注桩时,清孔一般,C1=0.Ap—桩端截面面积(m2),对于扩底桩,取扩底截面面积;frk—桩端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kPa),按本报告表3.3查取;c2i—根据清孔情况、岩石破碎程度等因素而定的第i层岩层的侧阻发挥系数,按《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表5.3.4采用。建议宜优先考虑采用挖孔桩,清孔良好、岩体较完整,C2=0.05。当采用钻孔灌注桩时,清孔一般,C2=0.u—各土层或各岩层部分的桩身周长(m);hi—桩嵌入各岩层部分的桩身厚度(m),不包括强风化层;m—岩层的层数,不包括强风化层;ζs—覆盖层土的侧阻力发挥系数,根据桩端frk确定,本工程通一按岩取0.8;li—各土层的厚度(m);qik—桩侧第i层土的侧阻力标准值(kPa),宜采用单桩摩阻力试验值,当无试验条件时,按《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表5.3.3—1选用,本工程按本报告表3.n—土层的层数,强风化岩层按土层考虑。未来墩台基坑开挖时,基底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其涌水量较大,按大井法预估单桩基坑涌水量Q≈200m3/d,墩台基础施工时应配备相应的排水设施。人工挖孔时应注意“流砂”垮孔问题。5.2路段区施工建议5.2.1路床及填方路基填料应符合《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2的相关规定5.2.2填方路基压实度、含水量应符合《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2的相关规定,建议进行严格分层碾压夯实,避免不均匀沉降对道路的破坏。土、岩接触地段宜采用换填垫层法,消除不均匀沉降。挡墙基础以压实填土为持力层时,其压实系数和控制含水量应满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5.2.3路堤边坡坡率应符合《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2的5.2.4填方前路堤基底地基表面处理应符合《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2相关的规定,特别是对沟谷中水田表层呈软塑~流塑状5.2.55.2.6桥梁桩基施工时,应采取有效的护壁措施,应注意桩端持力层的鉴别,桩底沉渣的清除,基坑开挖后应及时封底浇筑,确保桩基质量。若采用人工挖孔桩,需特别注意“流砂”塌孔问题、需加强桩孔护壁,应配备必要的排水设施,注意通风并加强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挖出的土石方不得堆放在孔口,确保施工安全。5.3特殊性岩土评价本工程场地的特殊性岩土为人工杂填土和软弱土。人工杂填土主要由建筑垃圾、泥、砂岩碎块石、角砾和粉质粘土组成;建筑垃圾总体含量约40%;碎块石、角砾粒径一般约2~400mm,总体含量约30%;粉质粘土总体含量约30%。土石比变化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