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房A二期配套道路二-海绵城市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1页
安置房A二期配套道路二-海绵城市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2页
安置房A二期配套道路二-海绵城市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海绵城市工程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1.本工程为成都市简州新城石盘安置房A二期配套道路二——海绵城市工程施工图设计。设计起点为康居路,设计终点为石盘安置房A二期配套道路二,道路(K0+000~K0+144.293)规划红线宽度16m,总长度约0.15km,道路(K0+144.293~K0+403.244)规划红线宽度20m,总长度约0.26km。2.排水现状及新建分析石盘安置房A二期配套道路二为现状道路,现状一根d600的雨水管、一根d400的污水管。道路新建d500污水管和d1000~2000雨水管,具体设计详见排水施工图设计。3.初步设计审查主要意见执行情况2023年4月7日经成都市简州新城智能制造局规划建设处组织的初设审查会,会议原则通过初步设计审查,同意经修编后可开展下阶段工作。二、设计依据及参考资料1、主要设计规范1)《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17);2)《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3)《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4)《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5)《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6)《城乡排水工程项目规范》(GB55027-2022);7)《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镇建设部分)(2013年版);8)《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住房城乡建设部2014.10);9)《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10)《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川办发(2016)6号);11)《四川省低影响开发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标准》DBJ51/T084-2017.12)《成都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13)《成都市建设项目海绵城市专项设计编制规定及审查要点(试行)》(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2017.08)14)《成都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技术规定(试行)》(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2017.05)2.相关规划或参考资料1)《东部新区排水专项规划(2020~2035年)》(成都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23)2)石盘安置房A二期配套道路二工程—前期方案(成都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23年2月)3)石盘安置房A二期配套道路二工程—初步设计(成都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23年4月)4)业主提供的石盘安置房A二期配套道路二实测地形图及管探资料5)《简州新城黄竹路市政道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四川省川建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2023.3;三、总体要求《成都东部新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20~2035年)》根据管控单元海绵城市建设适宜性分析的总得分,采用自然断点法,将各管控单元按适宜性由高到低划分为四级,设定各级分区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指标,使得规划区整体在面积加权下达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80%的目标。通过试算,各级分区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指标确定在75%至85%之间,对应设计降雨量26.1mm至40.7mm。指标分解结果如下所示。表1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分解表评价得分类别管控单元编号总面积(km2)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设计降雨量(mm)6.0-7.4一级管控单元1、18、19、20、22、24、30、33、40、4855.785%40.74.8-6.0二级管控单元4、5、7、8、9、10、11、17、25、27、29、36、39、41、4767.081%34.33.4-4.8三级管控单元6、14、26、28、31、32、37、38、43、45、4644.878%30.12.2-3.4四级管控单元2、3、12、13、15、16、21、23、34、35、42、4446.275%26.1根据《成都东部新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20-2035)》,项目所处范围为二级管控单元4#,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81%,设计降雨量为34.3mm。项目海绵措施方案由于本项目为改造道路,黄竹路两侧无规划绿化带,因此本段车道范围内无法设置海绵城市措施,仅在两侧人行道、非机动车道采用透水材料,横坡坡向道路内侧。片区需结合周边地块开发建设达到径流控制率。四、效果评估1.本项目总调蓄容积:其中:V——设计调蓄容积,m;H——设计降雨量,34.3mm;ψ——综合雨量径流系数(根据《四川省低影响开发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标准》透水铺装部分取值0.30,绿化带取值0.15,道路取0.85);F——汇水面积,ha。V=10X34.3X0.65X0.47=105m32.本次设计范围内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采用透水铺装。a.透水铺装有效调蓄容积:—有效调蓄容积—慢行道面积—孔隙率—慢行道结构层厚度—有效蓄水系数,取0.75本次人行道路面结构形式为:10cmC25透水混凝土+20cmC20透水混凝土+20cm级配碎石。材料孔隙率%厚度cm透水混凝土1510+20级配碎石2020ΣPhr8.5则人行道调蓄容积为=0.75x2080x2x8.5=265m3。安置房A二期配套道路二设计范围可满足的调蓄容积265m3,为完成海绵城市建设总体要求,需两侧规划绿地(带)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规划绿带内新建的有效调蓄容积需额外考虑160m3。五、沿线地质情况根据现场钻探鉴别,拟建场地钻探深度范围内地层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素填土,第四系上更新统残坡积层(Q3el+dl)粉质黏土和白垩系苍溪组(K1c)泥质砂岩、砂质泥岩及泥质砂岩等组成,自上而下分述如下:(一)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杂填土①1:杂色,松散,稍湿,主要为混凝土路面,下部为路基砂石垫层,厚度约0.6~1.0m。素填土①2:灰黑,松散,稍湿~饱和,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局部被有机质侵染,有腥味,含少量植物根系、有机质等。(二)白垩系苍溪组(K1c)粉砂岩③:棕红、砖红色;成分主要为长石、石英,次为云母及暗色矿物,局部含泥质较重,细~粉粒结构,薄~厚层状构造,产状近水平,岩层倾向约为280°,岩层倾角约为3°。钻探深度范围内,按其风化程度划分中等风化层一个亚层,现分述如下:强风化泥岩③1:岩石组织结构大部分破坏,节理和风化裂隙十分发育,易钻进,岩芯以薄饼状为主,局部为短柱状,偶夹中风化泥岩硬块等,该层场地内偶见分布,层厚约1.5m。中风化粉砂岩③2:岩体结构清晰,岩体较完整。钻探取芯多呈10~40cm长柱状,该层节理裂隙不发育,岩芯采取率大于80%左右,岩石质量指标(RQD)一般为60~70%。岩芯用手难以折断,锤稍用力敲击可碎,冲击钻进较难,该层未揭穿。泥岩④:棕红、紫红色;稍湿,泥质胶结,薄~中厚层状构造,裂隙较发育,矿物成份以粘土矿物为主。岩层产状近水平,岩层倾向约为280°,岩层倾角约为3°。钻探深度范围内,按其风化程度划分为强风化层和中等风化层两个亚层,现分述如下:强风化泥岩④1:岩石组织结构大部分破坏,节理和风化裂隙十分发育,易钻进,岩芯呈碎块状,偶夹中风化泥岩硬块等,该层场地内偶见分布,本次在起点桩号有揭露,层厚约2.2m。中风化泥岩④2:岩石组织结构部分破坏,节理和风化裂隙较发育,冲击钻机不可钻进,岩芯以短柱状~长柱状为主,岩体结构较破碎~较完整,呈裂隙块状或巨厚层状,因差异性风化及构造原因,中风化泥岩中夹破碎带,本次在起点桩号处有揭露,层厚约2.9m。六、施工注意事项1.人行道施工:1)路基、垫层、基层及找平层的施工可按现行行业标准《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执行,其透水性及有效孔隙率应满足设计要求。2)透水地面施工质量指标主要包括平整度、纵缝顺直度、横缝顺直度等。平整度反映透水地面表面的平整程度,通常采用3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测。透水砖地面的表面平整度应每20m检测一处,允许偏差≤5mm。顺直度反映铺装砖缝的顺直程度,采用5m拉线和钢尺法检测。透水砖地面的纵缝顺直度应每40m检测一处,允许偏差≤10m;横缝顺直度应每20m检测一处,允许偏差≤10mm。2.植被及种植土植被及种植土层厚度视植物类型确定,当种植草本植物时≥400mm,灌木≥500mm,乔木≥1000mm,土壤透水性能力不宜小于10-6m/s时,为增加渗透性能,种植土可掺入20%细砂;种植土一般为85%~88%粗砂,8%~12%细砂和15%左右腐殖土,为保证渗透系数要求可调整比例进行改良。3.砂滤层砂滤层厚度为100mm,采用中粗砂。4.砾石层砾石层厚度为200mm,直径为20-30mm。5.透水盲管及土工布透水盲管的铺设坡度同路面坡度。盲管周围应包裹透水土工布,规格200g/m2。选用的塑料管的直径为dn100,环刚度不应小于8kN/m2,透水盲管的开孔率宜为1%~3%,孔径宜为15mm。6.防渗膜防渗膜布置原理:生物滞留设施或透水铺装与车行道路基之间、与污水检查井交界处均应采用防渗措施,于与车行道路基之间敷设的防渗膜按下列原则敷设:≤6米的填方段道路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