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课时作业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1页
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课时作业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2页
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课时作业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3页
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课时作业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4页
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课时作业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一、选择题1.(2024·河北沧衡八校联盟期中)1898年7月,礼部颁布的《遵议乡会试详细章程疏》规定,考试第一场论题五道,试中国史事,本朝政治。第二场策题五道,凡西学中天文、地理、学校等类,廷考官酌举命题,不必拘定经济科专门之例。第三场则是四书义和五经义,严格按四书五经原文命题。这些规定()A.贬低了儒学的政治地位B.迎合了实业救国思潮C.清除了八股取士的影响D.与维新派的要求相符2.(2023·广东高考真题)1902年有人在日记中写道:“今岁省城将一切书院改为大学堂,选才华秀美者入堂肄业,每月给薪水,所学以西法为要,有主教,有助教,以通西法者为之,此外又延洋夷为师(刻下尚未延来),在堂助教者,闻洋夷为师而告退之者数人,可谓有志气者矣。”这反映出()A.作者具有排外倾向B.作者主张“中体西用”C.维新运动渐入高潮D.“天朝上国”观念盛行3.(2024·辽宁大连联考)1906年,孙中山在一次演讲中说,“中国向来铨选,最重资格,但在君主专制国中,黜陟人才悉凭君主一人喜怒,至于社会共和政体,这资格的法子正是合用。因为官吏是国民的公仆,必须十分称职,方可任用”。上述史料可用于实证()A.清末新政的宪政改革B.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C.《临时约法》的弊端D.近代公务员制度的建立4.(2024·河北邢台)北洋政府废除了古代九品官等制以及官与吏之间的等级差别,实行四级文官等级品位制,还初步实行职位分类法。北洋政府还采取留任旧任官吏与通过新式考试任用相结合的过渡办法,以保持政府的稳定与效能。据此可知,北洋政府的文官制度()A.颠覆了封建职官制度B.阻碍了“小政府、大市场”的形成C.照搬了西方文官制度D.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近代化的要求5.(2024·河南郑州统考)1931年7月,第一届高等考试(俗称高等文官考试)进行,考试分为甄录试、正试、口试三试,前试及格方能进入下试。一试内容包括国文、公文、党义、历史、地理、宪法、政治学、经济学等等;二试针对不同类别的应试人员分别设置;三试考查应考者处理问题的能力,带有随机性。据此可见,当时文官考试()A.注重专业考察B.采取了甄别审查的方式C.程序较为规范D.实现了真正的公平公正6.(2024·浙江宁波余姚中学)2018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修订)颁布,其中的第四章第二十三条规定:录用担任一级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于职级层次的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这法案的推行()A.标志着公务员考试工作进入法制化轨道B.确保公务员队伍的廉洁自律C.有利于解决公务员制度设置不科学问题D.标志着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7.1913年,北洋政府颁布的《文官考试法草案》规定,民国男子年满21岁者,得应文官考试。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的《考试法》规定,允许女子参加考试。这一转变使文官选拔更加()A.开放和平等 B.民主和科学C.严密和严格 D.烦琐和无序8.有学者认为,建立与推行公务员制度,可以使国家机关人事管理体现公开、民主、平等、竞争的原则,增强人事管理的透明度,使人民群众在公务员“进、管、出”各环节有更多的发言权。这体现了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特征是()A.民主化 B.科学化C.法制化 D.规范化9.民国初期,孙中山令法制局拟定出《任官状纸程式》《任官令》《文官考试令》《文官考试委员官职令》《外交官及领事官考试委员官令》《法官考试令》《官职试验章程》等法令,并交参议院议决。这些法令()A.预示着立法程序和环节基本完成B.保证了民主共和政体的建立与发展C.受西方文官制度影响而具有开创性D.体现了建立现代文官制度的构想10.从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公布到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颁布,再到公务员制度配套法规陆续出台,然后是考核、录用等配套试行规章逐步出台,这些法规表明当前我国()A.公务员制度总体上处于法制化的深化阶段B.公务员制度的建设已经基本完成C.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D.社会主义公务员法律体系已经建成11.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由中央政府颁布且由政府督导施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它的颁布标志着()A.科举制的废除 B.学堂选官制度的正式设立C.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 D.公务员制度的建立12.民国时期文官考试时,“试卷之弥封、弥封号册之固封保管、试题之交出及发给、试卷之点收及封送、弥封之拆去及对号、应试人之总成绩之审查、及格人之榜示及公布”,都要在监试委员的监视之下进行。这一举措()A.强化了监察权力 B.有利于公平公正C.提高了官员素质 D.杜绝了腐败行为二、综合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20世纪70年代末,党中央开始推行干部选拔制度改革,明确了挑选和任免干部必须采取“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再交由党委集体讨论决定”的办法。1982年中共十二大将干部“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写进了党章。在培训方式上,除建立正规化的党校教育体系外,党中央还注重干部在实践岗位上的锻炼和培养。同时,领导干部终身制也逐步废除,由任期制和集体交接班制取代。1987年中共十三大在干部人事制度上提出了建立公务员制度的构想,掀起了干部制度改革的高潮。随着改革的推进,一大批中青年干部走上各级行政领导岗位,其中党外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及妇女干部的比例大大增加,他们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摘编自易振龙《改革开放初期干部选拔制度改革研究》(1)根据材料,概括改革开放初期干部选拔制度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初期干部选拔制度改革的意义。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一、选择题1.(2024·河北沧衡八校联盟期中)1898年7月,礼部颁布的《遵议乡会试详细章程疏》规定,考试第一场论题五道,试中国史事,本朝政治。第二场策题五道,凡西学中天文、地理、学校等类,廷考官酌举命题,不必拘定经济科专门之例。第三场则是四书义和五经义,严格按四书五经原文命题。这些规定()A.贬低了儒学的政治地位B.迎合了实业救国思潮C.清除了八股取士的影响D.与维新派的要求相符解析:根据本题材料“第二场策题五道,凡西学中天文、地理、学校等类,廷考官酌举命题,不必拘定经济科专门之例”“第三场则是四书义和五经义,严格按四书五经原文命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场考试的命题范围是西学内容,这与以往的科考内容有别,说明清政府变革了科举考试的内容,侧重了对经世致用学问的考查。第三场的命题范围是“四书五经”,而戊戌变法的内容包括“废除八股文”,增加西学内容,但保留科举制,保留对四书五经的考查,所以这些规定与维新派的要求相符,D项正确;第三场考试的命题范围仍是“四书五经”,并未贬低儒学的政治地位,排除A项;实业救国是以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即实业)作为救国救民主要途径的一种思想,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B项;戊戌变法只是“废除八股文”,并未完全清除八股取士的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2.(2023·广东高考真题)1902年有人在日记中写道:“今岁省城将一切书院改为大学堂,选才华秀美者入堂肄业,每月给薪水,所学以西法为要,有主教,有助教,以通西法者为之,此外又延洋夷为师(刻下尚未延来),在堂助教者,闻洋夷为师而告退之者数人,可谓有志气者矣。”这反映出()A.作者具有排外倾向B.作者主张“中体西用”C.维新运动渐入高潮D.“天朝上国”观念盛行解析:根据材料“在堂助教者,闻洋夷为师而告退之者数人,可谓有志气者矣”可知,作者对新式学堂聘请洋人为师采用辞职形式抵制的行为大为赞赏,可见作者具有排外倾向,A项正确;材料只是记载1902年中国新式学堂的相关情况,作者没有明确表达观点,排除B项;题干涉及时间是1902年,戊戌变法1898年已经失败,排除C项;材料只能反映当时部分助教排外,不能推断具体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3.(2024·辽宁大连联考)1906年,孙中山在一次演讲中说,“中国向来铨选,最重资格,但在君主专制国中,黜陟人才悉凭君主一人喜怒,至于社会共和政体,这资格的法子正是合用。因为官吏是国民的公仆,必须十分称职,方可任用”。上述史料可用于实证()A.清末新政的宪政改革B.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C.《临时约法》的弊端D.近代公务员制度的建立解析:根据本题材料,孙中山对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君主专制下的选官制度提出批判,并认为选拔官吏最重要的因素是“合用”,如何选拔“合用”的官吏,孙中山提出了文官考试的思想,B项正确;孙中山强调的是共和政体下的官员选拔,排除A项;1906年还没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排除C项;材料体现了孙中山的想法,此时尚未建立近代公务员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4.(2024·河北邢台)北洋政府废除了古代九品官等制以及官与吏之间的等级差别,实行四级文官等级品位制,还初步实行职位分类法。北洋政府还采取留任旧任官吏与通过新式考试任用相结合的过渡办法,以保持政府的稳定与效能。据此可知,北洋政府的文官制度()A.颠覆了封建职官制度B.阻碍了“小政府、大市场”的形成C.照搬了西方文官制度D.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近代化的要求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北洋政府的文官制度废除了古代九品官等制以及官与吏之间的等级差别,实行四级文官等级品位制,还初步实行职位分类法。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近代化的要求,D项正确;北洋政府的文官制度废除了古代九品官等制以及官与吏之间的等级差别,但不能说颠覆了封建职官制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小政府、大市场”的形成,排除B项;北洋政府的文官制度借鉴了西方文官制度,但不能说照搬了西方文官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5.(2024·河南郑州统考)1931年7月,第一届高等考试(俗称高等文官考试)进行,考试分为甄录试、正试、口试三试,前试及格方能进入下试。一试内容包括国文、公文、党义、历史、地理、宪法、政治学、经济学等等;二试针对不同类别的应试人员分别设置;三试考查应考者处理问题的能力,带有随机性。据此可见,当时文官考试()A.注重专业考察B.采取了甄别审查的方式C.程序较为规范D.实现了真正的公平公正解析:根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考试分为甄录试、正试、口试三试,前试及格方能进入下试,可见,当时文官考试程序较为规范,C项正确;根据材料“一试内容包括国文、公文、党义、历史、地理、宪法、政治学、经济学等等”可知,不属于专业考察,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甄别审查,排除B项;材料只说了程序,没有说效果,不知是否公正,排除D项。故选C项。6.(2024·浙江宁波余姚中学)2018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修订)颁布,其中的第四章第二十三条规定:录用担任一级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于职级层次的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这法案的推行()A.标志着公务员考试工作进入法制化轨道B.确保公务员队伍的廉洁自律C.有利于解决公务员制度设置不科学问题D.标志着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解析:材料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的录取“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有利于解决公务员制度设置不科学的问题,C项正确;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和公务员考试进入法制化轨道,排除A、D两项;法律规定不能确保公务员队伍的廉洁自律,排除B项。故选C项。7.1913年,北洋政府颁布的《文官考试法草案》规定,民国男子年满21岁者,得应文官考试。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的《考试法》规定,允许女子参加考试。这一转变使文官选拔更加()A.开放和平等 B.民主和科学C.严密和严格 D.烦琐和无序【解析】北洋政府的文官考试有年龄和性别的限制,南京国民政府的文官考试则允许女子参加,相比较而言更加开放和平等,故选A项。8.有学者认为,建立与推行公务员制度,可以使国家机关人事管理体现公开、民主、平等、竞争的原则,增强人事管理的透明度,使人民群众在公务员“进、管、出”各环节有更多的发言权。这体现了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特征是()A.民主化 B.科学化C.法制化 D.规范化【解析】材料“增强人事管理的透明度,使人民群众在公务员‘进、管、出’各环节有更多的发言权”体现了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民主化特征,故选A项。9.民国初期,孙中山令法制局拟定出《任官状纸程式》《任官令》《文官考试令》《文官考试委员官职令》《外交官及领事官考试委员官令》《法官考试令》《官职试验章程》等法令,并交参议院议决。这些法令()A.预示着立法程序和环节基本完成B.保证了民主共和政体的建立与发展C.受西方文官制度影响而具有开创性D.体现了建立现代文官制度的构想【解析】材料中的法令是孙中山为了保证民主共和政体而颁布的,由于南京临时政府存在时间太短,这些法令均未能完成立法程序,但已构建起现代文官制度的基本框架,故D项正确,A项错误;这些法令并不能保证民主共和政体的建立和发展,故B项错误;由材料无法看出受西方文官制度影响,也无法看出这些法令的开创性,故C项错误。10.从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公布到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颁布,再到公务员制度配套法规陆续出台,然后是考核、录用等配套试行规章逐步出台,这些法规表明当前我国()A.公务员制度总体上处于法制化的深化阶段B.公务员制度的建设已经基本完成C.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D.社会主义公务员法律体系已经建成【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出台,这反映了当前我国公务员制度总体上处于法制化的深化阶段,故A项正确。11.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由中央政府颁布且由政府督导施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它的颁布标志着()A.科举制的废除 B.学堂选官制度的正式设立C.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 D.公务员制度的建立【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04年初,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学堂选官制度由此正式设立,故选B项。12.民国时期文官考试时,“试卷之弥封、弥封号册之固封保管、试题之交出及发给、试卷之点收及封送、弥封之拆去及对号、应试人之总成绩之审查、及格人之榜示及公布”,都要在监试委员的监视之下进行。这一举措()A.强化了监察权力 B.有利于公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