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a卷)_第1页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a卷)_第2页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a卷)_第3页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a卷)_第4页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专业短跑运动员的反应时间通常在0.1-0.2秒,而普通人的反应时间通常在0.2-0.3秒,这充分说明了(

)。A.专业运动员天生反应速度快B.普通人反应速度慢,所以做不了专业运动员C.人的反应速度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来不断提升的2.(

)是生活中最重要的光源。A.北极星B.月球C.太阳3.人工降雨是在(

)条件下进行的。A.云量比较大B.晴空万里C.任何时候4.(

)可以测试你的反应速度。A.拔河游戏B.快速抓尺子C.讲故事比赛D.唱歌比赛5.属于导致地表变迁的内部力量的是(

)。A.流水B.温度变化C.地震6.直立两面镜子,夹角越小,镜中影像越(

)。A.多B.少C.不一定7.到目前为止,人类钻探地球的深度只有(

)千米。A.16B.14C.128.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A.阳光下闪闪发光的镜子B.月亮C.太阳9.下列物体中,不容易传热的物体是(

)。A.铝B.木头C.钢10.神经系统中,负责传达简单命令,并把感官的信息传递给大脑的是(

)。A.脊髓B.小脑C.周围神经二.填空题(共10题,共58分)1.在天气晴朗的夜晚,当温度降低后,地面附近的(

)遇(

)会在草木或其他物体上凝结成小水滴,这就是(

)。当夜晚的气温急剧降低到(

)℃以下,接近地表的水蒸气会在物体表面凝结成冰晶,这就是(

)。2.不同物体的传热(

)不一样。容易传热的物体叫作热的(

),如(

)、(

)等;不容易传热的物体叫作热的(

),如(

)、(

)等。3.地球的表面包括陆地和海洋。岩石和土壤构成了高低起伏、形态多样的陆地地形,如(

)、(

)、(

)、(

)、丘陵等。4.像燃着的蜡烛那样,能发光的物体叫作(

),光是沿着(

)传播的。5.云和雾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众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漂浮在高空就是(

),接近地表就是(

)。6.用三棱镜可以将(

)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7.我们的神经系统是由(

)、(

)和(

)组成的。8.利用的是(

)可以把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历程展现了出来。9.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

)行进的。10.科学家们把地球内部分成了三个不同的圈层。其中,薄薄的(

)主要由各种岩石组成;(

)是岩浆的发源地;地球中心部分的(

),温度和压力极高。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光源射出的光线向四面八方传播。(

)2.只有大脑下达命令人体才能对刺激做出反应。(

)3.大海里的水永不枯竭,天上的水总也降不完。(

)4.在晴朗无风的天气里,面对太阳,用喷雾器向空中喷水雾,在水雾中会出现彩虹。(

)5.人工智能是一门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大脑功能的新技术。(

)6.降落到地面的雪,融化后全部流入江河湖海。(

)7.智能机器人不会模拟人类思维,只是按程序工作。(

)8.观察地球大陆板块示意图,发现今天的地球和两亿年前完全相同。(

)9.雾天对人们的生活没有什么影响。(

)10.热对流时,热总是从温度较高处传到温度较低处。(

)四.连线题(共1题,共8分)1.连线题:将光的现象与原理连线。一叶障目镜花水月照镜子光的直线传播坐井观天调整队列光的反射立竿见影射击瞄准汽车反光镜五.简答题(共6题,共24分)1.大脑是我们人体的“司令部”,大小和我们自己的双手握拳合起来差不多,呈粉红色,软硬如同豆腐。那么,如何保护大脑?2.我们可以怎样用杯子造霜?3.最近3-11周岁儿童正在接种新冠疫苗,接种疫苗可以有效的预防新冠病毒感染。同学们在接种疫苗时会感觉很疼,但你们表现的都很坚强。请你根据情境写出神经系统传递的路径。4.冬日的早晨,我们有时会发现放到外面的车前窗玻璃上有一层白白的东西这是什么天气现象?形成这种现象的过程是怎样的?5.简要说说大自然中的雨、雪是怎样形成的?6.分别从蜡烛火焰顶端A和底端B画直线至小孔并延伸,解释小孔成像为什么是倒立的?六.综合题(共3题,共13分)1.下雪后鹤鹤同学发现工人们会在道路积雪上撒盐。咨询老师后她知道了:水的凝固点是零度,加入盐凝固点降低为零下十度左右。加盐后雪会融化吸收热量,让周围的温度降低。她想利用这个原理进行露和霜形成的模拟实验。她准备了下面的实验材料:湿毛巾、冷冻的半瓶冰水、温度计、盐、勺子等等。1.她取出冷冻的半瓶冰水放到桌子上,用温度计测量。过一段时间发现瓶子外面有水珠出现,这模拟了自然界中_______的形成。2.如果想让水珠出现的更快、更多,你会建议她怎么做?3.鹤鹤想要进一步模拟霜的形成,你认为该如何做?2.人造露实验过程:①在杯中放入碎冰,杯下垫一块湿毛巾。②将冷水倒入碎冰中,测量冰水的温度。③观察杯子的外壁。(1)垫湿毛巾的目的是增加杯子周围的___________含量。(2)电子温度计比一般玻璃温度计更灵敏。3.人造霜实验过程:①在杯中放入碎冰和冷水,杯下垫一块湿毛巾。②在冰水中加盐,测量冰水的温度。③观察杯子的外壁。(1)加盐前后杯子外壁的不同:加盐后温度降低(2)将杯中的冰水倒掉,过一会杯子外壁出现的现象: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C3.A4.B5.C6.A7.B8.C9.B10.A二.填空题1.水蒸气;冷;雾;0;霜2.能力;良导体;铜;铁;不良导体;塑料;木头3.高原;平原;山地;盆地4.光源;直线5.云;雾6.白7.

脑;脊髓;周围神经8.鱼骨图9.直线10.地壳;地幔;地核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五.简答题1.①充足睡眠②加强体育锻炼③营养均衡④心情愉快⑤运动时保护头部⑥不吸烟,不酗酒⑦逗着玩时不能打头部2.①找一个没有破损的玻璃杯,把杯子外壁擦干。②在玻璃杯中放入碎冰和冷水,杯下垫一块湿毛巾。③在冰水中加盐,测量冰水的温度。④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玻璃杯的外壁上有一层薄薄的小冰晶。3.感觉信号→周围神经→脑和脊髓→周围神经→做出反应4.这天可能是晴天。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凝结成的小水滴,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凝结成的小冰晶。5.地面、海洋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到高空遇冷凝结成小水滴,小水滴和空气中的微尘小颗粒结合到一起形成云,云的浓度达到一定的时候就形成降雨,温度在0℃以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