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范文9篇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范文9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
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
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篇1
一、说课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64
页到65页《10的认识》。
二、我对教材的理解
1、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10的认识的编排与前面8、9的认识基本相同,教材先是显示
一幅主题图供学生数数并抽象出数10,再认识10、10以内数的顺
序,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大小,最后学习10的组成和写数。由于我们
采用的计数法是十进制计数法,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因此10的组
成十分重要,它是今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进一步认识100以
内、万以内及多位数的基础。
2、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和新课标的要求,本节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如
下:
(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数、读数、写数、比较大小和组成,
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3)结合数概念的学习,让学生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
联系。
(4)培养学生爱科学、爱祖国的情感。
3、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掌握10的组成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从一组组成想到另一组组成。
4、教具、学具准备
Flash课件,为每两个学生准备一张记录纸和十个卡片苹果。
三、教法设想
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
阶段。他们的思维往住还要借助于形象直观的实物图象或实践操作
的体验活动作为认识的基础,因此本节课教学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
感性材料,运用直观教学法,操作发现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
与,准确把握概念内涵。
四、学法渗透
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生学习数
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让学生数一数、摆一摆、比一比、
分一分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自己
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课的教学活动,让他们真正成
为课堂的小主人。
五、说教学程序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故事引入
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
这里设计了一个小朋友都喜欢的故事一一“猜一猜”引入课堂,故
事主要是说“在数字王国里,9以为自己是最大的数,常常欺负比
它小的数,后来1和0想出了一个办法来对付9……”课件演示到
这,我就让学生来猜一猜,究竟“1”和“0”想出了什么办法来对
付9?这么一问,学生的思维就像被激活了一样,同学们都纷纷说
出了自己的想法,学生在这一环节中兴致盎然,对数学学习产生了
浓厚的兴趣,学生积极性高。同时,学生感悟到两个数字可以组成
一个新的数,数和数之间是有联系的,是可以组合的。比如:1和0
站在一块儿就变成“10”,然后就板书课题:10的认识。
(二)自主合作,探索新知
1、数一数
有趣的情境是孩子学习新知的有效平台,在这一环节中,我就
设计了孩子们喜爱的魔术表演情境,让学生边看魔术表演边复习
1?——9的数数过程,并体会“9添上1就变成10”的过程。还引
导学生多角度地认真观察,让学生说说画面中还有什么东西的数量
也可以用“10”来观察,如“画面上有10朵花、10颗星星……”
最后让学生用“10”来说一句话,这样设计,学生经历了由物抽象
到数的过程,感悟到数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同时
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数字娃娃找家”
在这一环节中,我就把教学直尺图这一枯燥的内容改为小朋友
非常喜爱的“数字娃娃找家"。这里先是课件演示“0——10”各数
字娃娃在玩耍的情况,到了回家时,其它数字娃娃都回到了家,只
有数字娃”5、6、9、10”不会回家,还在走来走去。然后,我就请
小朋友帮这些数字娃找到自己的家,数字娃娃都找到家以后,我就
让小朋友说10以内数的顺序,如:5相邻的前面一个数是谁?这一
教学形式新颖,富有趣味性,深受学生的喜爱,同时也有助于学习
目标的落实。
为了巩固学生10以内数的顺序,我还创设了神舟六号发射现场
倒计时的情境,学生们热情高涨,为了这个伟大的时刻而自豪,为
了能够与宇航员一起倒计时而喝彩。整节课的气氛到了高潮时刻,
学生们纷纷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日后的学习态度,这不正是同时和他
们进行了一次有效的科学思想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吗?
3、比较10和9的大小。
我就利用课件出示点子图的,着重强调9添上1就是10,让学
生比较10与9的大小时,我要求学生说出为什么要填大于号、为什
么要填小于号?这样一来不但可以训练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
也培养了他们的概括能力和有序思维。
4、教学10的组成和分解。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在这一教学过
程我努力挖掘数学的“应用性”。学习“10的组成”是本课的难
点,尤其是让学生从一组组成想到另一组组成的抽象思维过程。因
此,我就设计了“分苹果”这一手脑并用的活动来冲破难点。活动
时我是这样引入的:“小朋友,现在是苹果成熟的季节了,果园里
的叔叔想请全班同学来帮忙摘苹果,但苹果摘下来以后,要把它们
放到这2个筐子里,同学们想想,如果让你来放的话,可以怎么
放?”学生以同桌2人为一组,自己进行分工:一个负责写记录
表,一个负责分苹果,然后,让学生看着这些分法,说说自己的发
现并汇报展示,学生说出了10的组成的记忆方法是:看到一组组成
想到另一组组成,最后把10的组成进行板书,学生看着板书很快就
发现到:左右两边的数合起来都是“10”,而且左边的数越小,右
边的数就越大,这样安排,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探究合作交
流的平台,同时还给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潜能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
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提升了本节课学习的思维性,达到了知
识的内化。为了巩固学生们对10的组成的学习,我分别设计了猜糖
游戏和对口令游戏。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
体。
5、10的书写
在教学10的书写时,我先让学生观察10和我们前面学过的数
有什么不同?让学生比较得出10是由两个数组成的,而且左边的1
和右边的0与我们以前学过的“1”和“0”写法一样,然后教师范
写数字“10”,最后让学生练写。这样设计是遵循了儿童的认识规
律,因为写数是一年级学生学习中的难点之一,教师的示范十分重
要。尤其是10是由1和0两个数字符号组成的,跟前面写的0——
9有不同之处。
(三)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练习是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发展智
力的重要手段,所以我就让学生完成了书本第65页“做一做”和第
67页的练习。
(四)课堂总结
通过老师的提问:今天你认识了哪位朋友呢?今天你学得最高
兴的是哪一部分的内容?师生共同总结学习收获,既能引导学生理
顺知识,又体现了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延伸。
(五)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突出重点、难点、又便于学生观察,提高教学
效率。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篇2
一、教材与资源应用
1.教材分析
《找规律》是在学生认识了100以内数及20以内数加减法的基
础上学习的,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学习找规律的问题,设计的目的是
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尝试发现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
初步感知找规律的方法。同时,教材内容是学生经常看到的一些现
象,有利于吸引学生参与探索活动,形成初步的探索意识,增强对
数学的认识,提高学数学的乐趣。本节课是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是
发现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中隐含的规律,其中有颜色、形状、大小的
变化规律,图形的排列规律。
2、说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发现给定事物中的简单排列规律,并运用自己
的发现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交流的活动中,经历发现生活中有规律
排列现象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身边事物,发现
和欣赏生活中有规律的美。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并能够找出所列举事物的规律。
教学难点:发现事物中的排列规律,体会数学的思维方法。
二、说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一些规律性的现象,只是没有上升到
理论的高度。在课堂中,只要老师稍加规范和引导,就可以使学生
的思路变得清晰。
一年级的小孩子很活泼,思维很灵活,这就需要串联一个情
景,引起他们的兴趣。找规律这个知识点相对来说很简单,关键就
看老师怎么规范学生已有的凌乱的知识。另外,一年级的小孩子能
够集中精力的时间很短,这就对我提出了挑战。我怎样设计情景才
能更好的引起学生的兴趣,我怎样抓住学生集中精力的这段时间把
我要突出的重点讲出。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按照从易到难的层次逐步提高。从简
单的颜色规律到形状规律,之后,联系生活、发现规律,最后能够
摆出规律、运用规律。由易到难,一步一个脚印,层层递进。
三、设计理念:
1、学生学习的过程,既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又是一个探索的过
程,是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因此,我在这节课中有意识地利用学
生身边或感兴趣的事情创设问题情境,从疑点点燃学生的思维火
花,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知识,增长能力,培养学生的创
造性思维。
2、《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重视教学过程的全新理念,要发挥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因此,
我在本节课中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采取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在猜一猜、说一说、摆一摆、做一做等活动
中,体验感悟规律,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及表现自己的时间和空间,
并从课堂上得到成功的快乐。
3、本节课的设计,以促进学生自我发展为主,创设学生主动学
习、探索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想、推理和语言表达能
力。
4、本节课的设计中注意各科知识间的整合,如:让同学们做有
规律的动作,是与音乐课的整合,让学生设计有规律的图案,则是
与美术课的整合。这样把数学课与艺术交融,让数学学习更加愉
快,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并非枯燥乏味,数学学习是如此生动
活泼、快乐有趣。
四、说教法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
经验基础之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
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
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
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
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基于以上理念,我采用了情景导学法,并
构建了这样的教学模式:
1.情境导入,初步感知规律。
2.探究新知,认识规律。
3.身边数学,稳固延伸规律。
4.接洽生活,内化规律特征。
5.全课总结,再现生活规律。
五、说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初步感知规律。
利用给学生带来的礼物引出规律
2.探究新知,认识规律。
在这一部分,出示课本的主题图认识规律。
老师在这一部分重点指出:有一种规律是事物重复出现,重复
的是哪一部分,学生起来回答,老师用圆圈重重地划出。之后,过
渡到形状规律。
之后,我领着学生进行拍手游戏,拍手也是有规律的。我一句
话也不说,只管着拍手,当学生听出我拍手的规律时,不自觉地跟
着我拍起来。那种全班同学都动手的感觉,真好!有人说,老师就
是一个表演者,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很希望能够拥有表演的艺
术,能够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
3.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两个活动
第1活动:火眼金睛观察推理下一个出现的图案是什么
第2个活动:心灵手巧
(1)摆一摆摆出有规律的图形。
(2)自己画一画涂一涂涂出有规律的颜色来。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发现规律,动手创造规
律。
4、接洽生活,内化规律特征。
这一部分首先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欣赏生活中的有规律的图案。
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让学生轻松一下,一是欣赏生活中的规律。二是
调整一下疲惫的心情是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好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教
学。然后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那些有规律的。如声音、动作等。
可以让学生学学声音,做做动作。把音乐体操融合在一起。达到脑
力和体力运动充分结合。
5.全课总结,再现生活规律
首先请学生谈谈,这节课找到了什么规律?一起归纳总结这节
课所学的内容。然后用有规律的掌声对自己的这节课表示评价。最
后请同学们下课后一男一女有规律的走出教室。这样就把这节课的
内容内化了真正的用于到生活实践中去。
六、说教学反思
课堂设计循序渐进,基本上能引导学生把规律认识透彻。这堂
课对学生的评价及时、有效。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篇3
各位评委:
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教材小学一年级下册第三
单元第一课时——平面图形的拼组。这个内容是在上学期学习了
“认识物体和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后,通
过学生操作,初步感受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特征,进而感知平面图
形之间的一些转换与联系。作为“空间与图形”板块的一节重要内
容,它对后续的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知识的学习提供了一个铺
垫。本节课我将根据拼组图形的奇妙变化将课题定为《奇妙的图
形》。
如果说一年级上册只是要求指导长方形、正方形的名称并初步
识别,那么这个学期就需要在此基础上从本质来区别长方形和正方
形,并且能够想出一些办法来判断,如折一折、量一量等,继而能
够根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发挥想象,拼组出一些图形。所以本
节课我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
征,重点明了“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边相等”并能用自己的
语言描述。除此之外,我是学生能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奇妙关
系,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大量地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
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孩子通过第一学期的学习已经能够初步识别几种图形了,但是
各种图形具体本质的特点孩子尚未掌握。所以这一节课的重点就是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状及边的特点,而难点是根据各自的特点
进行区分与判断,这是有理论上升到应用的过程。我将会组织孩子
在拼组中发现奇妙转化进而验证区分来进行难点突破。
一年级的学生的认知活动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和随意性,言语
和时间活动在他们的认知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这一节课
又是操作性很强的课,需要要借助具体的学具操作来学习,所以我
选择了实验研究法,让孩子在操作中自主探究,在合作交流中习得
新知。为此我要做的准备还真不少,主要是各种图形的折纸和拼
片,以及做风车的相关材料。二常用的课件在本节课中有在总结和
演示时起辅助作用。
所以结合教材和学生的情况,我设计了“折一折,拼一拼,剪
一剪”三大环节,充分感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体验图形的奇
妙转化。首先我将用风车激起学生的兴趣,从猜测风车是用什么形
状的纸做成的,来引入四种平面图形,是学生一开始就在一种好奇
和愉快的状态下学习。拆开风车寻到答案后顺利进入第一环节:折
一折。当然折不是重点,重点是在折中看,折中说,进而明了本节
课的知识重点: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在这一关
键环节中,我也设计了几个层次。在探索长方形的边的特点时,先
引导观察,明白对边概念,再示范折纸,提供方法,到提示总结让
学生体验“长方形对边相等”的发现过程。而在探索正方形边的特
征时,我将逐步放手先让学生自己猜测,集中想办法验证到验证得
到结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当学生发现用自己的方法证明了
自己的猜想时,他们自信心和成就感都会开始膨胀。而这种操作中
得带的知识印象又特别深刻。带着这种深刻印象与成就感,我们跟
着小精灵从此那个来到了图形城堡接受挑战,悄然进入第二环节:
拼一拼。先用2个长方形拼组,发现长方形竟然可以拼出正方形!
此时教师可以是适当反问:你怎么知道这是正方形?来引导孩子会
顾刚学习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他们还想到了量一量的办法,
真棒!那么4个小正方形又能拼出什么图形呢?他们也拼出了长方
形和正方形,这个时候可以引导孩子明白:拼一个大一点的正方形
至少需要4个小正方形。最后是很开放是一个环节:请你用任意几
个三角形拼组图形,让学生发挥想象,自由创作,感受图形的奇
妙,此时,你一定会发现原来孩子们有那么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
力,因为他们一定能拼出很多漂亮的图形。这是一个相对开放和活
跃的环节,很考验老师的组织教学。我会从各方面进行调节,特别
是教师语言。第一环节我会较多的采用引导提示的语言,鼓励学生
大胆探究新知,那么在这个环节我更多的采用指示性的语言和赞赏
的语气来调控课堂,让他们大胆拼,仔细看,认真听。
这个时候学生的思维是很活跃的,想要让他们停下来只有找到
更吸引他们的东西。我用变魔术(将远行变成正方形)抓紧了学生
的注意力。想变成小小魔术师的.他们在我的引导下完成了圆变成正
方形的过程,个个都很兴奋,当然在此过程中细节一定要注意讲
清,如:对折、找点、画线,都是决定“魔术”成败的关键。
“圆片可以变成正方形,而正方形的纸片还可以变成风车!”
学生被这个风车吸引住,来到了第三环节“做一做”。对学生来说
做成一架风车很重要,但是我的重点却不是做风车,而是给孩子提
供清晰的指导和适当的帮助,更重要的是在做中引导学生观察图形
的奇妙变化,做风车之前,从长方形变成正方形,而正方形又折成
了4个三角形,风车转起来时有出现了圆形。学生在做中学,做中
感受到了奇妙的变化!
当学生拿着做好的风车,快乐地迎风奔跑时,风车转起来了,
学生一定感受到了图形带来的乐趣,也感受到了数学带来的乐趣!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篇4
一、理解教材
《认识物体和图形》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
主要从形状这一角度来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这一单元包
括: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和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因为现实生活中
孩子们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教材把认识立体图形排在平面
图形之前。教材在这部分内容的编排上体现了新课标的两大理念:
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在活动中学习知识,通过学生亲自动手
操作,自然地完成学习过程,掌握知识。
二、了解学生
儿童对形状的知觉是通过视觉、触觉、运动觉协同运动的,这
有利于增进他们对所处环境的认识,为将来学习几何知识打下良好
的基础。其实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的物体,关于
形状,他们已经有了较多的的感知经验,只是这些经验太感性,需
要进一步抽象化,形成简单的几何概念,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我的学生大多是五六岁,年龄偏小,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还非
常弱,加上班上人数多(56人),分组活动不容易组织。另外,据我
课前调查,学前班虽然也认识过这些图形,但很多孩子将“长方
体”说成“长方形”,将“正方体”说成“正方形”,也有将“圆
柱”说成“长方形”的,将“球”说成“圆”的更多,所以教学目
标不能定得太高。
三、拟定目标
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
平,将教学目标定为:1、通过操作、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
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
形(这是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目标);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观察能
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这是数学思考方面的目标);3、通过学生
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这是情感
与态度方面的目标)
教学重点与难点是: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
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四、学法与教法
根据以上分析,我认为学生应采用这样的学法:一、积极投入
到活动中,仔细观察,更要多动手操作;二、和其他同学一起合作学
习,共同探究;三、将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以致用。“教”
是服务于“学”的,与这些学法对应,教师该做的是:一、准备大
量的实物和模型,为学生的观察、操作活动提供材料;二、营造好学
习氛围,组织好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主动探究;三、适当
指导,帮助学生提高。
五、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孩子们喜欢看动画片,喜欢蓝猫,我先出示漂亮的蓝猫图片,
然后说:小朋友,今天聪明的蓝猫来和我们一起上数学课,咱们每
个组的桌上都有一个袋子,这是蓝猫给大家的礼物,看一看是些什
么?蓝猫还提出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看哪个组的
小朋友放得又快又好。
这里用蓝猫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用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引入课
题,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并能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
处有数学。
(二)、小组活动,操作感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小组活动,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2)揭示概念。
教师拿出大小、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
柱、球的概念,并板书名称。然后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模
型,让学生认一认,并与相应的实物归为一类。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说课稿《认识立体图形》:经过上面的活动,
学生有了一些感性的经验,这时教师揭示概念,出示一般模型,帮
助学生将感性认识抽象化。
2、摸一摸,感知特征。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这些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在小组内交
流。
(2)在班上汇报交流。
亲自去摸一摸,可以加深学生对几种立体图形特征的体验,和
同学的交流有利于丰富对这些立体图形的认识,在以上过程中还可
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由实物图抽象出模型图
教师以一句“蓝猫放映的时间到了"将学生注意力吸引到投影
屏幕上来。通过幻灯片,从一个个实物图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
圆柱、球的一般模型图。
前面的两次小组活动,以实物和模型为研究对象,学生通过观
察、操作,对几种立体图形有了比较多的感性、直观的认识,这时
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图,再过渡到模型图,逐渐抽象,为的是促使学
生形成几种立体图形的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2、记忆想像。
(1)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让学生辩认,将
这些图贴在黑板上,让学生拿出相应的实物。
(2)让学生闭上眼想一想四种图形的样子,并用手比划。
(3)两人游戏:猜一猜
一人闭上眼,摸一摸别人给出的一种实物,判断它的形状。
这一组活动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四种立体图形的表
象,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说一说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
柱和球的实物。
安排这一环节是引导学生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数
学思考的意识和能力。
(四)、游戏中体验特征
1、推一推
2、搭一搭
3、摸一摸
用游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快乐地学习,对几种立
体图形的特征有更丰富的体验,并能培养动手能力、合作能力。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篇5
《课程标准》强调:“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
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
体会'数'是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让学生感受
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在教学“认识1——5”这节课中,依据课
标精神,我把认数与生活相联系,进行了“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
问题数学化”的尝试。通过培养学生建立数的概念,使学生感到数
字就在自己身边,运用数可以简单明了地表示许多现象。
本节课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根据小朋友喜爱小动物的
特点,让学生一起到动物园游一游。开课伊始,师生交谈:“今天
的课堂老师为大家请来了许多好朋友,看看有谁?”学生们听后情
绪高涨,学习兴趣得以激发。在游览动物园过程中,我为学生提供
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先让学生说说喜欢的小动物,然后数一数喜
欢的小动物的个数,最后用相同个数的小圆片表示出来。通过创设
这个儿童喜欢的情景串,既激发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又在操作
过程中巩固了“用圆片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这一知识点,让学生
切实地感受到数字的意义。
新授“认识1—5”各数,注重引导学生去动手操作、自主实践
和合作交流。主要通过下面四个环节来进行:
1、摆一摆
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让学生根据所摆图片的个数从学具卡片
里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二是根据数字卡片摆出相应的圆片个数。
通过两部分的操作练习把数物体的个数与认数联系起来,使学生初
步建立数感。摆一摆采用小组活动的形式,由组内同学相互评价摆
的是否正确。
2、拔一拔
在引导学生认识计数器的基础上,尝试着自己在计数器上依次
从1拨到5,每拨一次,珠子的个数就增加1个,实际也就渗透了
广5各数是由几个一组成的。利用算珠直观表示出1添上1是2,2
添上1是3……在原来的数上添一得到一个新的数,可以使学生感
知1—5各数的联系,体会这五个数的数序排列。最后在小组内开展
拔珠的活动,由学生独立的用计数器上的珠子表示数字卡片上的
数,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加强对“1-5”各数的认识。
3、写一写
写数字是学生初次接触,先由学生观察老师范写,再让学生自
己试一试,把这些数字写在自己的本子上,从1写到5。写完后小
组内的小朋友相互评价,师生互评。教师重点指导写5,注重培养
学生认真写数的习惯。
4、说一说
“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字,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是师生共同
研究、探讨的重点。让学生想想生活中哪些地方你见到过1-5这几
个数字?学生找找周围生活中1-5各数的应用,学生充分运用已有
的经验,举出各种以一个数字为代表的实例。开始学生的思维并不
活跃,局限于仅有的几个例子,于是我以“从今天起我们就是一年
级的小学生了。”为例引导学生,为学生提供了思考的时间,想一
想说什么,怎样说。在充分想的基础上,学生的兴致高涨,思维活
跃,有了许多精彩发言:我们小组有4个人。我是一年级2班的学
生。我家在XX路5号。……看到学生们积极参与的样子;听到学生
们富有生活化的数学语言,我都不忍心打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
互动,他们感受到了数学不像想像中那样只是解答应用题,而是有
趣得多,生动得多了。让大家深深体会到数字就在我们的身边,数字
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再现了数字的意义。
在学生进行回答问题或练习时,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运
用激励性语言,对学生的学习做出积极反馈。让学生体会到只要在
某个方面付出了努力,就能获得公正的、客观评价。如学生观察画
面时,依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课堂评价:“你观察到的这么多,真
是一个会观察的孩子!只要认真观察就会有多的收获!你在观察时
还做到了按一定的顺序!”。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依据学生情况,
进行课堂评价:“你的动手能力真强!把你想到的动手摆了出来,
真了不起!”。通过及时、个性鲜明、特点突出的评价语,不仅有
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而且帮助学生认
识自我、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总之,本节课重视了学生通过学具操作主动参与学习并进行小
组合作交流的过程。学生在观察、操作、尝试、交流、合作等数学
活动中,感受了数的意义,初步建立了数感,同时也感受到生活与
数学的联系。但是从课堂学生掌握情况反馈来看,学生在“说一
说”一部分存在一定的困难。反思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感觉此部分
课学教学中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估计不足。因此,今后课堂教学
中还应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有的放失的进行课
堂教学。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篇6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
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可
见,综合实践活动十分强调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以实现学生综合
素质的发展。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当学习的材料来自于现实生活
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倍加高涨;当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
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在此理念的主导下,我设计
了《小小商店》这节实践活动课。本节课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
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中的一节数学实践活动
课,也就是课本第86—87页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只有一个知识点:
就是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在取币、换币、找币的操作
中,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简单的计
算。
教材借助“小小商店”这一学生熟悉的背景,采用现场模拟的
方式,展现了一个商店的真实情景,运用“角色扮演”这一生动有
趣的活动形式,让学生扮演售货员与顾客,用对话形式提出数学问
题,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前面几个单元学过的一些数量关系。在商店
的中间,教材设计了一些与活动有关的问题,其中前两个问题是人
民币的计算的进一步提高,需要学生逆思考,第三个问题的开放性
比较大,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用多种方法解决。一方面加深学生对
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计算方法,另一方面,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此外,教材还鼓励学生提出更多
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二)、说教材重点和难点:
根据教材特点,我认为“在活动中懂得不同面额人民币之间的
相互关系,体现付款方式的多样性。”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又是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我以张
熊飞教授的“诱思探究教学论”为指导思想,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
点,从知识、能力和品德三方面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在取币、换币、找币的
操作中,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简单的
计算。
2、能力目标:培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数学交流
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目标:在实践活动中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体验学习数
学的乐趣和“用数学”的情感,并受到勤俭节约的教育。
三、说教法、学法:从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出发,根据
综合学习活动课的课型特点,我采用角色扮演的活动形式,以学生
为活动的主体,以渗透教育为原则,以训练实践能力为目的,力求
做到把信息技术运用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从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
神。
四、说教具、学具准备: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需要,我准备了:
1、媒体课件一套。
2、用实物把教室布置成临时的小小商店,让学生扮演售货员和
顾客,现场进行交易活动。
3、回收站所需的牌子。
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钱包(自制),学具人民币若干。
五、说教学过程:接下来我说一下整个教学过程设计,首先我
先说一下整体设计。
国际教育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你听了,但是你忘了;你看
了,把它记住了;你做了,你理解了。”如何让学生从学数学变为
做数学,是我们教师面临的新课题。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主导
下,我们现在的课堂已不能象以前那样传统的一味的传授知识,我
们要让学生从"学"数学变为"做"数学,让课堂成为学生探索知识的
乐园。因此,本节课,我将本着“让学生在自主探究活动中贯穿于
课的始终”的原则,以张熊飞教授的“诱思探究教学论”为指导思
想,通过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启发、诱导学生按照“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实践操作,探索问题--联系实际,创新应用”的规律
组织教学,整个活动过程分为四大环节:激趣引入、探讨方法、模
拟购物活动、交流评价。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感受体验生活,学会
把知识综合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第一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约5分钟)。
由电脑演示学生喜欢的卡通形象导入新课,使他们愉快地进入
购物情境,进入角色。
第二层:模拟表演,实践体验。(约20分钟)
教师选定一部分学生扮演售货员,一两名学生扮演废品回收
员,其余的扮演顾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人民币卡片购
买商品、废品回收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要让买卖双方互相检查对
方在进行人民币计算时有没有发生错误。
第三层:活动汇报,体验交流(约10分钟)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心理话,展示自己选购物品的自主性,以及
合理安排零用钱的巧妙之处和购买物品的经验方法。同时,教师正
确引导,使学生懂得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珍惜每一分
钱,把钱用在最需要用的地方和最适当的时候,做一个有主见、善
理财巧安排的好学生。最后评选最佳消费者。
第四层:联系生活,渗透思想教育。(约5分钟)。
(二)说局部设计
下面我就以教学程序为框架,以"诱思探究教学论”为先导,以
教学内容为载体,具体说说本节课的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长期的教学中,我们都能体会到:情境教学是低年级教学中
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它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因此。课一开始,我先给同学们创设这样的
情境:放一段热闹喜庆的音乐:今天是个喜庆的日子,我们的“小小
商店”顺利开张了。(出示课题)熊猫经理特别欢迎小朋友去“小小
商店”逛一逛。这时,我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小朋友,从屏幕上你
看到了什么?你想对同学们说什么?(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发言),让
学生交流物品名称和它们各自的价钱重点是说清楚画面上每一种商
品的名称和价格。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我及时作以小结,大家说
得非常好!那么,你们自己有零用钱吗?父妈给你的零用钱,你平
时怎样使用的?分组交流如何使用零用钱。然后小组汇报交流。教
师因势利导,对使用比较合理的学生给予肯定表扬,对花费不恰当
的学生给予纠正引导。
我这样设计,借助“小小商店”这一情境,通过生动有趣的画
面,把学生带入到快乐的学习情境之中,使课堂一开始就变得生动
有趣,引人入胜,每一个学生都会不由自主地投入到探索新知的学
习情境之中。这样就很自然地进入教学的第二个环节:
2、模拟表演,实践体验。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
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
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培
养实践能力”。鉴于此,我设计了此环节。具体的我是这样设计
的:
(1)进入角色,若干名售货员进场。
(2)分发购物登记卡、现金记帐卡。让学生把所购买的“商
品”的名称其金额、购买理由等记入《购物登记卡》和《现金记帐
卡》±o
(3)分组合作进行模拟体验。
活动要求:1、顾客要检查售货员有没有找错零钱。
2、卖易拉罐和矿泉水瓶的同学要检查废品回收员有没有算错一
共应该付多少钱。
3、售货员要看清顾客付款对不对。
4、可以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可以合伙购买。
教师注意调控场面,诸如“顾客”进入“商场”的先后顺序,
购物的时间控制。
教师选定一部分学生扮演售货员,一两名学生扮演废品回收
员,其余的扮演顾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人民币卡片购
买商品、废品回收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要让买卖双方互相检查对
方在进行人民币计算时有没有发生错误。一方面要注意观察学生提
出了哪些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另一方面要在学生碰到困难时给以
适当的帮助和提示。
我这样设计,除了复习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也反映了在日常
生活中用人民币购买商品时经常出现的几种情形。例如,计算买两
种商品一共要花多少钱,卖东西时怎样找零,买东西时钱不够怎么
办,怎样比较两种商品的价格,等等。这些情形都是学生在实际生
活中曾经遇到过或将来会遇到的,通过这种现实性和实践性很强的
活动,可以使学生切身体会人民币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充分感受
到数学来自于生活,又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并学会在实际生活
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充分让学生展示选购货物的自主
性,关注学生所购物品的趋向,鼓励学生认真合理安排自己的“零
用钱”,把钱正确合理的使用,并指导学生填好“两卡”以便交
流。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体验自主的快乐,通过活动
的形式,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我们大家都知道,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
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里,在设计上我采用了开放式的教学,让
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创造欲望得到了满足。而这,无不得益于
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教学开放式的组织。同时,很自然地进入到第
三个教学环节:
3、分组交流,分享快乐。
1)、交流在活动中,各自购买哪些物品。(介绍购物登记卡)
2)、交流买东西过程应该注意什么事项。
3)、谈一谈,在购物中,自己有哪些经验。
4)、交流购买物品的意图。
5)、交流买东西中应考虑到什么?
6)、交流如何合理正确地使用零用钱。
这样,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心理话,展示自己选购物品的自主
性,以及合理安排零用钱的巧妙之处和购买物品的经验方法。同
时,教师正确引导,使学生懂得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珍
惜每一分钱,把钱用在最需要用的地方和最适当的时候,做一个有
主见、善理财巧安排的好学生。最后评选最佳消费者。
4、联系生活,渗透思想教育。
具体的我是这样设计的:
同学们,平时你喝完了饮料之后会怎样处理用完的易拉罐或矿
泉水瓶呢?(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电脑播放好孩子
源源的故事:源源是个非常勤俭的孩子,他经常将家里用完以后的
废旧物品,如:易拉罐、矿泉水瓶等,送到回收站换钱,然后把这
些钱攒起来捐给希望工程和贫困山区的小朋友们。
看到这些,你想说些什么?让学生各抒己见。
我这样设计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在整个活动过程中,
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通过设立“回收站”,可以
让学生明白易拉罐和矿泉水瓶都是可回收的废弃物,帮助小朋友从
小树立保护环境的思想和意识。
至U此,整个教学过程全部结束。
六、说板书设计由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组织学生具体的
实践操作活动尝试,基本上不需要板书,所以此部分略写。
七、在课改实验中,如何运用"诱思探究"教学论进行教学最
后,我说一下,这节教学设计是如何体现新课改理念和"诱思探究"
教学思想的。
总览整节课,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力求较好地体现新课标理
念,内容设计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之上,通过学生大量的实践
操作活动来完成。切实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使课堂
真正做到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和趣味化。《新课程标
准》中特别提出了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目标,本节课的设计,我在这
方面也做出了积极的尝试。集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于一体,通
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在取币、换币、找币的操作中,加深对人民
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使学生在多种
形式的实践过程中体验到其中的乐趣,使学生爱学、乐学。整节课
洋溢着愉快的学习气氛。通过大量的生活实例,使学生获得大量的
感性材料,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
方式,不再是"听听练练",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的去探
索,去操作实践,去体验交流。在经历了之后,学生获取了知识,
提高了能力,思维得到了锻炼,并获得了成功的愉悦,探索的快
乐,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篇7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
年级下册P81例1及P82做一做的第1题。
2、教材地位及作用本节课要认识的是分针正好指在大格刻度上
的时间及1时与60分的关系,是在学生初步认识整时、半时的基础
上展开教学的,掌握本课知识既为下一课学习用1分1分数的方法
读出某一时间做好准备,又为以后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
算打下基础。
3、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明确时、分的含义,会读、写分针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
间,知道1时=60分。
(2)、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
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意识。
(3)、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的愉悦,并自觉养成遵守和爱惜时
间的良好习惯。
4、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重点:会读、写分针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1时=60分,理解
时、分的进率。
难点:认识每个大格刻度各代表几分
二、学情分析:
“时间”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大部分学生在幼儿园
或家里多多少少接触过一些关于时间的认识,每个家庭中一般也都
有挂钟或钟表,何况一年级的学生天天要按时起床、吃倪、上学、
放学、看动画片、睡觉,这样就使学生已经感知了“时间”这一抽
象概念的存在。但是不同的学生对认识时间的情况也是各不一样
的,有的已经能熟练地认读整时、半时,甚至几时几分的时刻,有
的对钟表还不熟悉,应该说绝大部分学生对时间还是缺乏一个整体
的认知。因此,我精心设计这一数学课堂,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
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掌握新知。
三、教法、学法
1、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把故事、游戏贯穿于各
教学环节中,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
参与的积极性。
2、发挥课件的辅助教学功能,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直观性
和形象性,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合作探究对知识进行迁移、重组,
达到认识、理解知识的目的。
3、动手操作。让学生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渠道,它能
促使学生产生切身的感受,再而成为自身的知识。本课可让学生在
小组内拨钟练习,学生轮流操作,共同记时。学生在动手中,进一
步理解了时和分的关系,理解了认读方法。
四、教学程序
(一)、一联系生活,情境导入
大家听听这是什么声音?钟表的声音,我们已经上一年级了,
大家是不是按时起床,上学、放学、睡觉呢?我的小侄女和你们一
样,也上一年级了,她和我们一样,也有自己的作息时间。(出示图
片起床7:00;上课8:15;放学3:30;睡觉8:50)让我们瞧一
瞧,她是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上课?什么时候放学、什么时候
睡觉的(课件出示挂钟,学生读时间)什么时间你不熟悉、不会
读?
学生发现钟面上的时间在上课、睡觉既不是整时,也不是半
时,便产生了一种认知上的冲突,学生急于弄清楚是什么时间。这
一环节巧妙地从老师侄女的作息安排进行认整时、半时的复习,同
时学生发现有两个时间没学过,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进行猜测,在出
现不同意见时进行质疑,激起学生想弄懂知识的欲望,心理上产生
了强烈的“我要学”的冲动。由于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
比较难理解,因此本堂课就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老
师侄女的一天”作为学生的学习材料,让学生感受到时间与自己的
生活息息相关,能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更好地认识时
间。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认识钟面刻度
(1)学生观察学具钟,小组交流,老师巡视。
(2)汇报、补充,课件演示学生反馈的结果。
(3)讨论:数一数,算一算:分针从12走到每个大格刻度上
各经过几小格?每个大格刻度分别表示多少分?分针走一圈,一共
经过了多少分?
(4)课件演示:分针走到刻度1经过了5小格,刻度1表示5
分,走到刻度2经过10小格,刻度2表示10分……
(5)学生把结果填在P81的钟面刻度图上,尝试用最快的速度
记住每个大格刻度各表示几分。
(6)交流记忆方法。
认识每个大格刻度表示几分是本节课的难点,因为学生们还没
有学过乘法口诀,只能用1小格1小格地数或5小格5小格地加的
原始方法,因此我在这环节中采用逐层疏理的方式进行教学,先让
学生从静态的钟面上得到1大格里有5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的新
认识、新发现,然后再通过议一议、数一数、算一算,为正确读取
时间做好铺垫。
2、认读分针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
(1)学校到底什么时候开始上课呢?(8时15分)愿意把你
认识时间的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吗?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吧。
(2)指名学生介绍方法,教师进行小结。
(3)(把例1的3个钟面帖在黑板上)指名学生读出时间。
(4)指名学生上黑板两种表示方法写,其它学生进行评价,找
出写时间时应注意的问题。
(5)游戏:击鼓传花。鼓响花传时间跑,鼓停花停时间停,执
花学生读出课件上钟面表示的时
在这一环节中,由学生自己组织语言介绍认读时间的方法,既
有利于学生间相互学习、优化各种不同的认读方法,又培养学生的
概括能力。在试写时间时,学生参与评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判
断能力、表达能力,学会用赞赏的目光去看待同伴,还由于评价过
程留下的深刻印象,特别记住了分钟数不到10,就要在分钟数的前
面加0。而击鼓传花的游戏则寓练习于玩乐之中,避免了单纯练习
的枯燥乏味,更使课堂气氛瞬间活跃起来
(三)、认识时、分的关系
(1)、演示1时等于60分。学生观察交流。
时针走1大格是——(1时),分针走60小格是——(60分)。
它们所用时间是相等的,所以“1时=60分”。(板书)
(2)小组合作:拨动闹钟的分针走一圈,认真观察时针的变
化,探究1时和60分的关系。
设计意图采用动画的形式,演示时针与分针的转动,并以扇形
阴影表示出时针走过1大格。能清楚看到时针与分针走过的格数。
这与动手拨钟,学生在纷乱的针与格中观察时分的关系,其效果不
言而谕。在学生疑难处给予帮助,并非削弱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
力,而是寻求最佳的学习方式,以期最优的学习效果。
(四)动手实践,巩固新知
1、老师报时间,学生拨学具钟。
2、同桌合作,一个同学拨出自己的作息时间,另一个同学读时
间。
通过动手拨一拨,动口说一说,充分调动了眼、手、脑等感
官,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好习惯,还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
了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教育。
(五)、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完成课本P82“做一做”的第1题。
2、游戏:开火车。课件出示时间,学生读。
在这一环节中,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师生共同参与
的游戏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六)、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始发站发车时间到达站到达时间
天门7:方正7:40
天门7:30方正8:20
天门8:30方正9:10
哪辆车出发的最早?哪辆车到达方正最晚?
老师要去方正学习,8时准时开始,车站到学校有十分的路
程,老师做哪趟车比较合适?
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生活中的问题,挖掘数学知识的
生活内涵。出门坐车学生非常熟悉,再一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
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解决生活实际的能力。
整一节课,我尽量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
习氛围,组织他们动手操作、合作交流,鼓励他们去猜想、概括,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出色的发现者、勇敢的探索者和
快乐的创造者。
板书认识时间
起床上课放学睡觉
7:008:153:308:50
7时8时15分3时半8时50分
1时=60分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篇8
一、说教材这节课的教材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
年级下册40页的内容。《比多少》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
识之后进行教学的,这节课将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数的比较打下基
础。也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及生活中的广泛用铺路。
二、教法学法数学应该是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没有生
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本课设计不断创设富有生活意义的操
作活动,激励学生在操作中体验生活的数学,从操作中发现,从发
现中体验,让“做数学”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的基础和纽带,成为课
堂发展的原动力,体现新课程“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
必须的数学”的教学理念。基于以上的知识,并结合本教材的特
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进一步感知100以内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
一些,多得多,少的多”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概括力。
3.德育目标:使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
4.情感目标:激活学生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
多”的主观需要,使学生爱学,乐学,在活动中体验成功,培
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以上目标在数学活动中渗透,形成德育、智育、知识与能力的
结合,本课的重、难点是: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
多”的意思,并能用它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三、教学过程分四层次:导入、新课、练习、总结.
1.导入部分:
猜班级人数:“我班级的人数比40多、比45少",谁能猜一
猜
我班有多少人?通过猜数,集中学生注意力,并调动学生的学
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2.新课部分
现在科学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的传授给学
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
构”针对这样的认识以及本课的知识特点,本环节我通过学生观
察、比较、讨论、实践等方法探索新知,具体设计如下:
课件出示鱼缸图(花金鱼15条、黑金鱼10条)让学生根据自
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之
中的一个词来描述二者之间的数量的多少关系。
再出示“红金鱼48条”的鱼缸图,学生再次依照前面的方法尝
试着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来描述三者间数量的
多少关系,在描述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概括力。
3.练习部分
基于一年级学生课上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短,易疲劳的特点,我
特将此环节设计为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
新知,同时也使学生能力主动参与,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4.总结部分
总结课上所学内容,并将课上所学知识用于生活,也要在生活
寻找数学知识,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思。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参
与意识,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使学生在主动探索求知的过程
中,获得知识,培养创新意思,锻炼动手操作,应用知识的能力。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篇9
教材分析
《认识钟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
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基
础。
学生分析
时间的知识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大部分学生在学前教育或家
庭教育中多多少少都接受过一些关于时间的知识。一般来说,他们
的活动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来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
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
设计思路
本课从导入到实践活动,学生都是在以非常熟悉的“我的一
天”来设计的。注重了学生学习学习方式的转变,体现了有效教学
的理论。进行这一知识的教学,体现以生活为依托,以实践为第
一。在教学中,学生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让
他们在玩中发现数学问题,找寻数学知识,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尽
情的发展,个性得到尽情的张扬,使40分钟的课堂变的有效果、有
效率、有效应。
学生的学法:
时间的概念比较抽象,要结合大量的实践活动来学习,让学生
通过观察、操作、体验才能把这一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使
其主动掌握时间的基础知识,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也参与了有效学习
的过程。
我的设计理念:
一、感受数学生活化的魅力。
由于时间在生活当中是无时无刻不在的,学生对此也有一定程
度的感知,所以我从每一个人日常生活的作息时间入手引入正题,
再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知识和经验去认识钟表,通过讨论、
交流的方法由生活经验上升到知识体系。
二、在实践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我让学生应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为自己设计一份作息时间安排
表,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促使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长期供货合同完整版模板
- 茶叶买卖服务协议
- 工程质量考核细则
- 工程造价大学生毕业实习报告范文文档
- 工程造价个人工作总结
- 工程造价-;只要你学习-从事建筑-不管是什么专业绝对能用到
- 辅导班合作协议范本新
-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附答案】
- 中考物理复习专项类型2跨学科实践题组课件
- 5.2土壤-解密土壤教学课件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 四年级上册语文生字表(带拼音、部首、笔画、组词)
- 工程项目管理-英文课件-RiskManagement.ppt
- 手绘POP海报设计ppt课件
- 同花顺公式函数手册
- (完整版)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 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不同课型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 中央空调管网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单位公务用车加油登记表格模板正式版
- linux说课教学内容
- 校服发布主持稿(202103)
- 马尔可夫过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