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号选煤厂场区硬化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二号选煤厂场区硬化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二号选煤厂场区硬化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二号选煤厂场区硬化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二号选煤厂场区硬化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平朔2#选煤厂场地硬化、道路、护坡及挡墙工程,主要工程量及技术指标如下:1、2#选煤厂主厂房、介质制备车间道路、挡墙及场地硬化工程1)预制砼块硬化面积4754平方米,场地埋设500mm的砼排水管42米;2)砼硬化面积3423平方米;3)6米宽的道路72.4米,7米宽的道路326.5米,做法均为素土碾压夯实、500厚三七灰土垫层,20厚砂垫层,200厚C30砼面层。2、2#选煤厂原煤储煤场挡墙、护坡及排水沟工程1)挡墙兼水沟长278米,护坡兼水沟长226米,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片石;2)排水沟长157米,其中盖板排水沟长20米,护坡长55米,排水天沟长230米。挡墙、护坡、排水沟均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片石,基础底下夯填300厚的三七灰土,每边宽出基础250mm。二、施工承包目标2.1工程质量:我公司一旦中标,即将该工程列为公司巩固平煤公司市场的创誉工程,确保实现矿区优质工程目标。2.2施工工期:我公司确保该工程的施工工期为50天,即2006年8月15日开工,2006年10月4日竣工。2.3安全生产:实现无重伤以上人身伤亡事故和重大机电设备事故。2.4文明施工:按我公司施工现场管理标准和管理经验组织施工,保证实现矿区文明样板工地目标。三、施工部署3.1施工组织:为保证本公司投标承诺各项目标的实现,中标后由中煤建安七处平朔项目部承担各项目施工任务,项目部拟由富有施工经验和良好信誉的原安家岭、安太堡选煤厂施工的项目部组成人员组建而成,对该工程实施全面管理,工程所需之机械设备、周转材料等各种资源,均从原矿区工地就近调入。施工所需各专业的劳务经理和劳务人员,均从本公司劳务处择优选用。项目部组织机构图(见图3-1)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明细(见表3-1)。3.2质量体系:为了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施工过程中严格按公司2004年1月1日批准发布的:2004:A/0版本的《管理手册》、《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汇编》所规定的质量体系组织运行。3.3检验与实验:由业主指定实验室,工地实验员配合监理取样送检。3.4总体施工程序和工程安排3.4.1、施工程序安排:项目部组织以木工、钢筋工、混凝土工、架子工、钳工、焊工等不同工种互相配合的水平、立体交叉作业程序。主要施工程序为:测量定位道路、场区平整、碾压道路、场地灰土垫层道路、场地砂垫层道路、场地砼面层场地预制混凝土块制作场地预制混凝土块安装排水沟、挡墙、护坡底灰土垫层挡墙、护坡、排水沟砌片石排水沟抹灰-------基础土方回填------其它零星工程-------竣工验收3.4.2、工期安排:本工程计划工期50天,其中:场地硬化、道路、排水沟、护坡、挡墙45天,收尾5天。3.4.3、竣工验收:工程完工后,由项目部填写竣工验收报告,按合同规定的内容进行检查验收,移交工程资料。主要施工管理人员表表3-1序号岗位姓名职务职称专业特长本岗位工作年限本部本部罗高志处长高工工民建16本部罗高志总工高工工民建20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赵雄副处长项目经理高工工民建20项目经理部王志勇项目总工工程师工民建8项目经理部张炜项目副经理高工机电10项目经理部李焕平质量管理助工工民建15项目经理部刘占军安全管理助工工民建12项目经理部王彦峰预算助工工民建3项目经理部康喜云施工员助工工民建20项目经理部王宇端技术员助工工民建3项目经理部郭勇军技术员助工工民建3项目经理部李桂梅会计会计师财会12项目经理部杜令材料助经材料83.5施工方案综述本工程施工采用常规方法,机械开挖削坡,人工挖基槽、人工配合装载机平整,压道机碾压,再进行基础三七灰土垫层、砂垫层、混凝土面层、片石砌筑的施工。钢筋砼预制块采用现场加工预制。3.6主要施工设备和临时设施3.6.1、施工设备(见表6—1)。3.6.2、施工场地不平坦,局部需做平整处理。按业主指定位置,现场设职工宿舍六栋(活动房),办公室两栋(活动房),食堂两间(砖混),另设钢筋加工、木材加工棚、搅拌站、机修棚、材料库及材料堆放场地。3.6.3、施工用水:由甲方指定接入点主管道用DN32钢管接入,设6个DN15管为支线管道分别接到生活区、搅拌站和施工点(砼养生用)。用电设一容量为3000千瓦总闸箱引入电源,施工、生活用电均从总闸箱内接出。电源线路要架空或埋设,所有机电设备应有三级配电,做到一机一箱一闸一保护。3.7施工协调管理3.7.1、与设计单位之间的协调我公司如果中标,即与设计单位联系,进一步了解设计意图及施工要求;加强图纸会审,对各专业之间的配合及设计文件中存在的问题尽早解决,做好与设计院的协调工作。3.7.2、与工程监理及业主的协调施工全过程中,严格按照业主及监理批准的“施工大纲”、“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质量、工期的管理,严格执行业主与监理关于本工程施工管理的各项规定。3.7.3、与其他单位的协调按总进度计划的安排,我们将定期和不定期召开协调会,协调工程质量、文件资料管理、进度、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等有关适宜,工程项目部提出工程简报,向业主与有关单位如实反映工程情况,说明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制定奖罚办法并严格执行。四、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4.1施工测量根据业主提供的平面与高程控制点和以施工完成的基础部位,建立施工现场测量控制网和水准点。依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布置场区控制网,并将控制点引至已完基础上或埋设砼标桩,控制桩的埋设不少于4个。施工采用同一控制网点,以保证全系统的标高、位置统一。4.1.1、轴线与垂直度控制使用经纬仪实现轴线与垂直度的控制。4.1.2、高程控制选择建设单位提供的桩点为水准点,在建筑物周围引测不少于三个高程点,除便于定期检查复测,还作为建筑物标高及沉降观测之依据。标高传递办法是在出基础面片石墙上弹出0.5m标高线为基准线,用钢尺将标高传递到施工部位,同时进行对钢尺的拉力、温度修正,再分别引测至每个作业标高进行测设。4.1.3、沉降观测严格按照设计与规范进行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做到定期观测,直到沉降稳定为止。工程竣工后按施工期间沉降观测记录,绘制建筑物沉降曲线。4.2场地、道路平整,排水沟、挡墙、护坡土方开挖4.2.1、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相邻建筑和地下、地上障碍物清除处理完毕。按图纸设计标高确定开挖与回填的顺序和坡度,分段分层18T压路机碾压,局部打夯机配合。4.2.2、土方开挖拟采用1M³反铲挖掘机开挖,开挖路线挡墙、护坡基础开挖为第一段,道路、场地开挖及回填为第二段,排水沟开挖为第三段。道路按设计标高高处挖除,低处回填,装载机进行平整,18T压道机分层振捣碾压,压实系数达到0.97。挡墙、护坡及排水沟开挖后人工清槽,基底土夯实后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挖出之土除留所需回填土,其余全部运出,运距在1公里内。4.2.3、基坑开挖放坡系数按亚粘土、粘土、中密的碎石土类考虑,放坡系数为1:0.3~1:0.5。4.2.4、修帮和清底:为减少对地基土的扰动,在距坑槽底设计标高200~500mm槽帮处,抄出水平线,钉上小木撅,然后由人工将土望挖掘机方向清走,同时用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通线,检查距槽边尺寸,确定槽宽标准,以此修整槽边,最后清除槽底土方。4.2.5、回填土主要用于道路、护坡、排水沟基础回填,回填土质要符合规范要求,粒径不大于5cm碎块,草皮及有机杂质不大于8%。分层夯实办法,每虚铺厚度为250mm,利用压道机或蛙式打夯机夯实,打夯机每层打夯不小于三遍。4.2.6、检测方法采用干容重实验方法,环刀取样,塑料布密封,要求干容重实测值不小于1.6g/cm³。4.3灰土地基工程工序流程为:碾压、夯实素土基底铺第一层三七灰土压道机或打夯机碾压夯实铺第二层三七灰土压道机或打夯机碾压夯实下道工序。4.3.1、4.3.2、表5.3-14.3.3、mmmm4.4片石砌筑工程4.4.1、片石采用铺浆法砌筑。底部先铺30~50mm厚砂浆一层,再以较平整的大块片石铺筑,石块的大面朝下,片石间的空隙,可用坚实的石片垫牢垫实,并用手锤敲打牢固。4.4.2、砌筑用的砂浆为M7.5水泥砂浆,水泥为狮头32.5,砂浆稠度为30~50mm。4.4.3、每砌一层片石后,用稍稀的砂浆灌缝一次,缝隙填满为止,每层砂浆必须饱满。石块平稳,每层砌筑高度约200~300mm。砌体要求方正平直、牢固、灰缝饱满,不许有歪斜、开裂、通缝、空隙等现象。4.4.4、盘角挂线:开始砌第一层毛石时,应先选择比较方正的石块砌大角处,角石应三面方正,角石砌好后,把水平线挂在角石上,再按此水平线进行砌筑。4.4.5、错缝找面:砌第二层毛石时,先将砂浆铺在下层砌体的面上约40~50mm厚,看好下层砌体的槎口形状和错缝位置,按槎口形状和错缝位置,选择大小相当、接触面凹凸大致合槎的石块进行水平砌筑。如无适当的石块,可用手锤稍加修理,石块放平稳后,用锤击之,使其牢固。石缝间的空隙,应先填上砂浆,然后再用合适的小石块填塞,并用手锤击之,使之牢固。4.4.6、砌体应设拉结石:拉结石应均匀分布,相互错开,每0.7m²面积内至少应设置一块,且同层内的中距不应大于2m,拉结石的长度不小于600mm,可用2-3块拉结石内外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50mm。4.4.7、灰缝要求:严禁石块上下左右干迭,灰缝厚度为20~30mm,灰浆应饱满,平缝要打里灰,竖缝要刮好里灰,再砌对面一块,禁止竖缝不打灰,而向缝中送灰。4.5预制构件工程4.5.1钢筋工程工序流程为:熟悉图纸 编制下料表加工制作码放并标识绑扎检查验收隐蔽记录下道工序。4.5.1.1、原材料首先按施工进度计划及材料计划有序地组织钢筋进场,及时进行质量检验,按产地、批量、规格进行码放,并标识。4.5.1.2、编制下料表下料员在熟悉掌握预制构件配筋图后,根据设计文件按分部工程编下料表,经技术人员或主管工程师批准后加工制作,加工成型的钢筋经检验合格后码放标识。4.5.1.3、钢筋的绑扎钢筋网的绑扎在钢筋场地分好钢筋的间距线,然后按线布筋绑扎,并整齐放置。4.5.2模板工程4.5.2.1、采用组装木模型,在预制场地按间距整齐放置,厚度严格按图纸设计要求制作。4.5.2.2、模板表面要刷脱模剂,严禁在模板表面刷废机油、脱模剂要在安装前涂刷,防止脱模剂污染钢筋。4.5.2.3、模板拼缝要严密,保证混凝土震捣时不跑浆。4.5.3砼工程4.5.3.1、原材料本工程用料主要为道路面层、排水沟预制盖板施工,水泥采用狮头32.5水泥,碎石料粒径为0.5-30㎜,砂子的细度模数2.3-3㎜,原材料要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质检部门的监督员下现场取样检查,合格后方能使用,确保原材料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要求以及配合比要求。4.5.3.2、砼搅拌运输砼搅拌后台要设磅秤,水泥、砂子、石子要严格按配合比要求确定每罐用量,后台要挂设配合比标识牌,每罐砼原材料重量、砂、石要车车过磅。要注意装料顺序:石子—水泥—砂子。搅拌过程中严格控制用水量,出罐后要测砼塌落度,未经试验人员同意,不能随意增减用水量,砼水平运输用小翻斗车进行,垂直运输用龙门架,运输过程不能有脱水离析现象,否则,进行二次搅拌。4.5.3.3、砼浇灌⑴、道路砼要分段连续浇灌完成。⑵、平板振动器要振捣均匀,顺序移动,移动间距不得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⑶、砼浇筑完成后,其表面设专人及时用木抹子抹平。4.6脚手架工程本工程脚手架主要用于护坡挡墙砌石施工,采用单排脚手架,随结构高度分层搭设。4.6.1、搭设基本要求搭设场地应平整、夯实并设置排水措施。立于土地面之上的立杆应加设宽大于200㎜、厚度大于50㎜的垫木。在搭设之前,必须对进场的脚手架杆、配件进行严格的检查,禁止使用规格质量规格不合格的杆配件。脚手架的搭设作业,必须在统一指挥下,严格按规范规定的程序进行。4.7抹灰、勾缝工程五、施工进度计划5.1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见图5—1)六、各种资源计划6.1计划投入的主要施工机具表(见表6—1)主要劳力和周转材料配置及进场时间表(见表6—2)计划投入的主要施工机具表表6-1序号机械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备注进场时间1交流电焊机BS1-3302台预埋件焊接2006.8.152砼输送泵60m3/h1台砼输送2006.8.153搅拌机JS5002台砼搅拌2006.8.154钢筋切割机GJ5-401台钢筋施工2006.8.155钢筋弯曲机GJ7-401台钢筋施工2006.8.156钢筋调直机GJ4-141台钢筋施工2006.8.157小翻斗车400L4台砼施工2006.8.158工具车长城皮卡2台材料运输2006.8.159挖掘机1M31台土方施工2006.8.1510装载机ZL-501台平场、土方施工2006.8.1511自卸汽车8T4台土方运输2006.8.1512蛙式打夯机4台土方回填2006.8.1513振动棒5010根砼施工用2006.8.1514平板振动器F504台砼施工用2006.8.1515木工电锯、电刨2套木工用2006.8.1516潜水泵4台抽水2006.8.1517台称AGT-10002台砼施工用2006.8.1518天平1台砼施工用2006.8.1519水准仪2台施工用2006.8.1520经纬仪J21台施工用2006.8.1521砼试模150X150X1504组砼施工用2006.8.1522坍落度筒2个砼施工用2006.8.15主要劳力和周转材料配置及进场时间表表6-2工种数量进场时间品种数量进场时间木工30开工前两天钢管Ф4820T开工前两天架子工5开工前两天钢管扣件1500个开工前两天砼工30开工前两天钢模板500M2开工前两天钢筋工20开工前两天U型卡2000个开工前两天瓦工15开工前两天钢跳板400块开工前两天焊工2开工前两天钢丝绳200M开工前两天钳工5开工前两天塑料布1500M2开工前两天电工3开工前两天竹胶板150M2开工前两天其他配合人员10开工前两天木方30M3开工前两天合计=SUM(ABOVE)120七、季节性施工措施7.1基础工程雨季施工措施7.1.1、往地槽内运送施工材料、机具、必须搭设运输道,不得从槽边滚放,保证排水明沟的畅通,以利排水、防止雨水浸泡基槽。地道施工期间应设集水坑,利用潜水泵及时将水抽出,避免浸泡基坑。7.1.2、如遇中雨以上天气,应对刚施工完的基础表面加以覆盖,以免影响基础质量。7.1.3、基础施工完毕,应及时夯填,以免雨水浸泡。7.1.4、回填土夯实施工防止夯实场地积水,否则土质含水量增加,土质变软,会产生挤出现象,降低夯实效果。7.2主体工程雨季施工措施7.2.1、在混凝土浇筑期间,要保证水电照明不中断,为了防止临时停水、停电,事先应在浇筑地点贮备一定数量的原材料和人工拌合捣固用的工具,以防止出现意外的施工停歇缝。7.2.2、在混凝土施工阶段应掌握天气的变化情况,特别在雷雨大风季节,更应注意,以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筑的顺利进行,确保混凝土质量。7.2.3、凝土养护:在自然气温条件下(高于5℃),对于一般塑性混凝土在浇筑后(炎夏2-3h),对于干硬性混凝土在浇筑后1-2h内,即用麻袋、芦席、草帘、锯末或砂进行覆盖,并及时浇水养护保持混凝土具有足够润湿状态。混凝土浇水养护过程中,如发现遮盖不好,浇水不足,以致表面冷白或出现干缩细小裂缝时,要立即仔细加以遮盖,加强养护工作,充分浇水,并延长浇水日期,加以补救。7.2.4、主体工程施工过程中,如遇中雨以上天气,应对刚施工完毕的主体工程表面加以覆盖、以免雨水冲刷影响质量。同时,砼及砂浆的配合比,在雨后应考虑砂子的含水率变化。7.2.5、脚手架工程施工时,应按要求做好避雷设施,每当雨天过后,应首先对脚手架进行检查,如有地面下沉、土方坍塌的及时检修,不得有脚手架管悬空的现象,如有悬空的应用木板和木楔加垫,上下坡的马道应有防滑措施。7.2.6、龙门架等垂直提升设备,应有防雷措施,大风天气,应对塔吊臂进行必要的固定,风雨天过后应对机电设备进行检修。7.3现场管理7.3.1、施工材料应按材料的贮存要求进行存放,怕水的材料应提前加垫和覆盖,以免材料受损,水泥等怕水的材料应存入在仓库里,大风过后应对仓库及其他覆盖物进行检查,如有漏水的地方,应及时修补,大风雨季节应注意覆盖物和临时房屋屋盖的锚固,不能被大风吹走或掀起覆盖物。7.3.2、雨季施工场地应有必要的排水措施,场地雨水不得流入建筑物的基槽内,仓库等地面应高于外面自然地面,使雨水不得浸入。场内向外排水有困难的地方应挖集水坑,使雨水不得乱流,影响基槽和材料质量。7.3.3风雨前应切断工地电源,风雨过后,应对用电设施、电缆等进行必要的检查,如有损坏处应及时修理。修好之后,方可通电进行施工。八、工程质量8.1、工程质量保证措施8.1.1、质量目标为实现我公司制定的保证矿区优良的质量目标,我们将全面采用我公司在平朔矿区施工成熟的管理经验和施工方法,树立矿区施工的新样板。保证实现分项工程优良率百分之九十以上,分部工程优良率百分之百,最终实现矿区优良的目标。8.1.2、质量保证体系(见质量保证体系图8-1、8-2、8-3、8-4)8.1.3、质量保证措施⑴、贯彻ISO—9002标准和我公司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在开工前,针对该工程的质量目标要求,项目部各职能部门详细编制项目质量计划,明确质量职责,规范质量活动。⑵、建立、健全质量检查、例会制度。公司质量管理小组每季进行一次质量大检查,项目部每半月进行一次质量检查,施工现场专职质量检查员对分项工程质量全数检查验评,并强化作业班组内部的自检、互检。项目部检查结果每月召开一次工程质量分析会,针对工程质量和质量管理中的问题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整改过程跟踪和验收。⑶、建立高层次的管理小组:采用现代管理手段,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工程质量控制QC小组,对整个工程质量进行宏观控制、管理;成立以施工员为首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QC小组,成立以班为核心骨干为中心的分项工程质量控制小组,使每个分项工程、每道工序都得到有效的控制,并由项目工程师专门负责指导、检查考核。⑷、强化文件和资料的管理:强化以项目工程师为中心的工程技术资料和文件的保证体系,项目部设专职资料员,对施工图纸、图集、质量标准、验收规范、各种变更、洽商资料等与质量有关的文件进行统一的管理,定期收集、整理工程资料。技术人员、检查人员、材料人员各负其责,互相配合,收集整理各自的工程资料。上级部门要将工程资料的检查列为一项重要内容,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以确保工程资料齐全、规范。⑸、加强材料采购、贮存和使用的管理:材料质量的优劣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为了保证只有合格的材料使用在工程上,在材料采购、存、使用方面要做到以下几点:①、材料计划要准确、及时、以便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采购、试验。②、各类建筑料到场后,必须由项目经理和项目工程师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抽样检查,合格后方准使用。不合格材料要及时隔离,并立即与供应商联系,直至退货。所有材料必须做出明显标识,以避免混用和错用。③、材料要严格按标准进行验收和贮存,建立材料进货台帐,根据材料特性定期进行检验,以确保材料的质量。④、建立原材料使用跟踪台帐,以确保使用材料的可追溯性。⑹、施工过程的控制:①、工程开工前,由项目工程师组织各专业技术人员,针对该工程特点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经审批并按审批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后方可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定期检查施工组织设计的执行情况。②、每个分项工程开工前,技术人员都要做好详细的技术交底,确定每道工序的具体内容、施工方法、质量标准,施工中坚持三检制,加强中间验收、交接工作,检查人员随时抽查、检查,以确保每道工序都受到控制。③、加强技术复核和隐蔽工程验收制度:各分部分项工程的重要项目必须进行技术复核,并有复核记录。各道隐蔽工程施工中,及时进行隐蔽验收,确保隐蔽部位的质量有可追溯性。④、加强测量管理:采用统一的参照系,保证各部位位置和尺寸的准确。⑺、纠正和预防措施:①、在班组自检、检查员专检和项目部复检的基础上,分析当前质量状况,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和潜在的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加以纠正和预防并形成制度,以防类似情况再次发生。②、项目部成立以项目工程师为首、技术人员、质检员和班组骨干参加的质量通病防治小组,在施工过程中对质量通病发生的原因编制预控计划,设立质量管理点,力争在此项工程中消除质量通病,提高工程质量。⑻、计量、检测设备的控制与管理:加强对计量器具、检测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复查工作,严禁用未经校准的器具。在施工过程中,如发现计量器具和检测设备有偏差时,要及时加以检测处理,严禁带病工作,以确保工程质量。⑼加强职工的培训教育工作:项目部要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编制详细的培训考核计划,由项目副经理负责,劳动部门组织对各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使个职工都熟悉项目质量标准,掌握工艺标准。尤其是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8.1.4工程竣工后的回访和维修工程竣工后要定期进行回访,多时了解工程竣工后的使用情况和质量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进,工程一旦出现问题我公司将及时到位进行修理、维护,使用户满意。8.2建筑安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8.2.1、钢筋工程容易出现钢筋位移,箍筋尺寸误差大,保护层厚度不准的问题:⑴、底板及楼板钢筋绑扎前应先弹出钢筋位置控制网络线。⑵、使用合格的弯曲机机心直径、挡板厚度与弯钢筋直径想匹配。⑶、按构件要求不同,分类预制钢筋保护层垫块。8.2.2、模板工程:容易出现模板支设位置不准、胀模、不平整的问题接头、板边及不规则构件,事先制作定性钢模。8.2.3、砼工程:主要控制观感质量、接缝、板缝漏浆。加强模板工程控制,提高砼外观质量达到清水砼标准。优化砼设计,使其性能满足泵送等环节工艺要求。控制地面浇筑平整度,浇筑时拉线、碾压、刮平、墙支模创造条件。施工缝处理作为一道必检工序检查,浇筑时按关键过程控制。8.2.4、砌筑工程:主要控制加气砼块砌筑观感和组砌方法。对每一道墙进行砌块组砌设计。对需要特殊规格砌块及墙上留洞、留槽的,指定专人切割,不允许现场剔凿敲打。8.3确保优良工程的管理目标8.3.1、加强质量管理,成立创优工作领导小组,层层落实管理责任。8.3.2、分解质量目标、针对每个分项工程指定技术管理和工艺义施,保证优良目标的实现。8.3.3、建立以创优为目标的内控质量标准体系,内控标准高于国家现行标准。8.3.4、开展创优竞赛,实现优质优价,促进和调动职工创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8.3.5、合理安排各工序、各工种的交叉作业,做好成品保护工作。8.3.6、加强细部质量控制,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加大技术装备的投入,推广应用先进工艺,为工程质量提供技术保证。8.3.7、安全保证体系框图(见图8-5)九、工期保证措施9.1、优化施工方案:选择施工方案时,工期的保证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预以考虑,进行全盘的方案比较和优化,组织好不同的工种的穿插作业。9.2、保障资源投入:公司供应、劳资、设备租赁等部门,保障周转材料、劳动力及各种机具按计划投入,杜绝人为延误工期。9.3、保证工程资金:建立内部银行,做到专款专用。在建设单位资金不到位时,公司积极从各方筹措资金,确保施工不受影响。9.4、加强计划协调管理:项目部坚持每天召开生产调度会,平衡协调各工序、工种的穿插及配合,严格执行总体网络进度计划,使工程施工始终能按日旬进度计划顺利完成。9.5、优化流水作业段:组织好各工种之间的立体交叉工作,尽量扩大现场工作面,使劳动力和机械设备能满负荷运做。9.6、发挥现代化管理的作用,实行计算机动态管理,编制并严格控制三级工期网络,并明确各级管理责任,逐级保证工期网络的实施和落实。9.7、雨季和农忙季节采取各种有利措施,保证职工出勤率。9.8、加强机械设备管理,及时检查、维修,保证施工过程中各种机械设备完好,防止由于设备损坏而延误工期。9.9、加强施工后期管理;施工进入粗装修、安装及室外工程施工阶段,要编制详细的施工计划,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做到不同工种之间的协调,保证后期工期。9.10、建立工期奖罚制度,强化激励机制,奖快罚慢,一个分项工程一次兑现。9.11、创造全天侯的工作环境,做好施工道路及现场场区排水、硬化、照明、防雨设施,随时了解气象信息,提前安排必要的材料储备,以免影响施工进度。9.12、认真熟悉图纸,及时做好二次设计方案,发现问题及时与业主、监理和设计单位联系,以协商解决问题,保证施工顺利进行。施工按质量目标做到一次成优,避免返工延误工期。9.13、现场设专人协调与业主、环卫、市政、交通等部门的关系,严格按有关部门的要求组织施工,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十、保证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减少扰民、降低污染和噪音的措施10.1、安全生产保证措施10.1.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由专职安检员、班组安全员组成的安全领导小组,建立安全保证体系。制定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与岗位责任制,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10.1.2组织职工学习有关安全生产知识、规章制度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特殊工种上岗要专门培训、持证上岗。10.1.3、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必须按规定正确使用劳保用品,不得违章作业。加强高空作业的安全防护。10.1.4、施工现场要有明显的安全标志,做好六口、四临边的防护工作,努力建立一个安全的生产环境。10.1.5、各分部分项工程及重要部位技术交底时要有明确的安全措施。10.1.6、所有机械设备派专人使用、保养,施工前按操作规程进行检查。10.1.7、塔吊的主要施工设备安装前经严格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塔吊设专人指挥,严禁超负荷运转、起吊,五级以上风禁止作业。10.1.8、塔吊、脚手架要设避雷装置,大风雨雪后,应对避雷系统全面检查及时进行维修。10.1.9、现场所有用电线路必须架设牢固,电缆线接头作好绝缘处理。现场用电不得采用明闸,必须装在配电箱内,配电箱应防雨,箱门加锁、专人负责。10.1.10、施工用电严格采用“三相五线”制,各种电动工具做好接地接零保护,手持电动工具要安装漏电保护器。10.2文明施工措施10.2.1、施工现场周围按规定做围拦封闭,现场内外设置规范标准的标志牌、标语牌、警示牌,牌容整洁,内容齐全。10.2.2、现场布设严格按施工平面图布置,认真搞好四通一平,对临时性道路和长期占用的施工场地进行必要的排水和硬化处理,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日常管理保持环境。10.2.3、现场材料分类堆放整齐,标示清楚,要符合防水、防雨、防潮、放火要求。排水沟畅通无积水,建筑垃圾及时清理干净。10.2.4、办公仓库区,指定专人负责打扫卫生间,生活垃圾先堆至指定地点,并及时运至场外。夏季地面洒水降尘,冬季清除冰雪,保持地面无积水、无污染。10.2.5、土方及回填土施工时,防止泥土污染市容设专人清扫。10.2.6、工地设置简易化粪池和厕所,内贴瓷砖用水冲洗,每天派专人打扫,做到无蛆蝇。施工楼层每三层设一小便桶,保证楼内清洁卫生。10.2.7、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办好宣传教育栏,积极开展爱岗敬业活动,提高职工思想政治觉悟,树立文明新风。10.2.8、配合业主协调与环境卫生。市政、交通等部门的联系,严格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组织施工,确保工程顺利进行。10.3、减少扰民10.3.1、选择性能先进、噪音小的机具设备,对噪音大的设备要设隔音板,使噪音减少到最小限度。施工尽量避开午休和夜间,以免影响他人休息。10.3.2、污水、污泥经沉淀后排入污水管道,避免满场溢流、污染环境。10.3.3、驶出场地的车辆应将轮胎冲洗干净,散碎物、流体装车不宜过满,避免粘带物、散碎物、流体物、流体污染道路。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招标文件有关条款、国家现行的有关规程、规范、标准。(以下是附加文档,不需要朋友下载后编辑删除,谢谢)2016年铁西区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12月28日在铁西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区长程晓龙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2015年及“十二五”时期主要工作回顾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依法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下,区政府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区人民,扎实推进改革创新、稳定增长、转型升级、改善民生、依法行政等重点工作,全区呈现经济趋稳向好、民生不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区域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60亿元,下降3%,绝对值居全市第一;服务业增加值321亿元,下降0.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0.5亿元,下降26.4%,绝对值居全省第一;固定资产投资503.3亿元,下降2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3亿元,增长6%;出口总额21.38亿美元,增长4%,绝对值列全市首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60元,增长6.5%。

——重点区域建设全面提速。中德装备园、中法生态城、铁西金谷“一园一城一谷”产城融合、东西互动的发展格局全面形成。中德装备园10平方公里起步区建设全面启动,中德园成为国务院批复的首个以中德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合作为主题的战略平台、“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战略对接合作的重要载体。中法生态城规划建设、征地拆迁和招商工作全面展开。铁西金谷成为全市生产性服务业“三大战役”的主战场。新民屯、四方台、长滩三镇合署办公,西部新城建设全面启动。现代建筑产业实现产值294亿元,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三成以上。全年收储土地1042公顷,出让土地149.6公顷。全区整合整理土地72宗。区委、区政府、区政协等机关西迁的拉动效应开始凸显,新华印刷、红梅味精等地块接连热拍,华润、龙湖等地产商成功摘牌,铁西迈入“新地产时代”。

——重大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全区3000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101个、竣工项目92个。40个市重点项目全部开复工,完成投资241.4亿元。宝马发动机、沈阳冶金机械、东方银座铂尔曼酒店、嘉泰工业装备博览城一期等项目竣工或试生产,华润万象汇正式营业,辽宁奇辉电子、金谷科技园公共服务平台等项目上线运营,新加坡智能物流、澳大利亚工业地产、纽卡特行星减速机等项目加快推进,宝马研发中心、库卡机器人工程示范中心、积水潭医院、兴华地下商业城等项目开工建设,中德工业4.0战略合作暨中德企业创新中心、美国江森启停电池、富士康汽车零部件等项目签约落地。同时,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全年争取支持资金16.4亿元,其中老工业基地搬迁改造项目获批国家资金5897万元。

——对内对外开放成效明显。成功举办“沈阳—慕尼黑装备制造产业推介会”、“辽宁省—巴登符腾堡州装备制造产业合作推介会”,并在法兰克福设立中德装备园代表处。举办了德国企业沈阳行、中德并购论坛等招商活动。德国莱玛特高精度光电子设备、法国电力集团基础设施建设、日本IHI株式会社农机生产基地等50余个项目加快推进。西门子互联交通研发中心、德国劳仕领汽车注塑件等项目签约落地。北方重工盾构机代表我国同类产品首次打入南美市场。华利能源并购加拿大风电母线、沈阳和平子午线轮胎收购英国KRT公司等3个海外并购项目顺利完成。外贸出口势头良好,沈鼓集团、三一重工出口分别增长3.2倍和3.1倍。

——改革创新取得新突破。整合行政机构,将发改局与科技局合并、昆明湖与西三环合署。落实大部门监管体制,成立市场监督管理局。组建两区行政审批局,启动企业投资项目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审批时限由120天减至30.5天,缩减74.6%。积极开展简政放权工作,承接省市下放的303项行政职权。建立权责清单制度,减少行政审批事项1258项,“三证合一”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一照一码”登记模式全面实施。成立城区、工业、服务业、外商投资4个企业服务中心。国企改革稳步推进,北方重工与中建材签署联合重组合作协议,沈鼓集团上市通过证监会初审,机床集团与社会资本组建混合所有制企业,华岳外贸等8户企业转制评估审计工作进入尾声。国资运营成效明显,国资收益实现13.3亿元。三生制药在香港上市,金昌蓝宇、递家物流、万合胶业等企业在新三板上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沈鼓集团10万空分装置、特变沈变换流变压器、北方重工镁合金成套设备等新产品打破国际垄断。沈阳铸造研究所获评国家重点实验室。税改工作成效明显,42户企业完成“营改增”。

——城乡面貌不断改善。投入28亿元,实施各类城建项目442项。新建改造道路41.4公里。迎宾路高架桥、开发大路跨化工园铁路桥、中德大街一标段、开发22号路宝马铁路专用线下穿桥等重点工程竣工通车,浑河四街、中德大街二标段、地铁九号线铁西段、中法大道等建设工程加快推进。北一路、保工街等“三横两纵”快速路网建设全面启动,北一路快速路管网排迁工程完工。铁西金谷二号路、三号街竣工通车。嘉泰工业博览城电力配套等工程按期完工,铁西新城地下综合管廊、220千伏高花变电站等重点配套工程按期推进。建大公交港湾投入使用。全面推行城市网格化管理,集中整治占道经营、露天烧烤等城管顽疾,我区道路交通秩序整治经验在全市推广。对铁西金谷、沈新路实施绿化景观提升工程。全年植树42万株。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工程,完成50台大型燃煤锅炉达标改造工程,拆除联网或取缔燃煤锅炉62台。沈化、东药搬迁及土地污染治理工作有序推进。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勋望北校新教学楼投入使用,春晖学校综合楼等11个新建项目按期推进,五十三中学北教学楼等36个维修改造工程如期完成。公办普通高中标准化建设全部完成。农村中小学校车实现安全监管全覆盖。我区被列入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基层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卫生信息化平台一期建设基本完成,长滩、新民屯卫生院主体完工。打造了森林体育公园,新建文体广场22处,改造街道(社区)文化站(室)11个,社区书屋实现全覆盖。社会保险扩面工作进展明显,42381名被征地农民纳入市级养老保险统筹。采取国资划拨、租赁、资源整合等方式,全面完成15个未达标社区办公用房改造任务。新建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站7个、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个、助残阳光工场1个,完成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165户,为2283名一级重度残疾人办理意外保险。城镇实名制就业达到4.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零就业家庭继续保持动态为零。实名制扶持创业带头人647人,带动就业7882人。扎实推进安居工程,安置居民3400户。年初确定的42项为民办实事工作全面完成。

——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设施农业建设450亩。5个街镇26个村的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改革工作进展顺利。稳步推进7个宜居示范村和42个达标村建设,朴坨子村荣获全市最佳村镇环境改善奖。投资2780万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全部按期竣工。全区新增造林面积1605亩。

——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自觉接受区人大依法监督、区政协民主监督,全年办结人大代表建议230件、政协委员提案204件,办复率100%。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建立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升。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政风行风进一步好转。认真贯彻新《预算法》,全面推行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完成“六五”普法工作。社会治理水平明显提升。我区信访稳定工作经验在全市推广。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日益完善,安全生产、消防安全以及交通安全、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不断加强,各类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预防。

与此同时,国防动员教育、人防和民兵预备役工作进一步加强,双拥共建工作扎实推进,对口支援工作成效明显,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等方面工作也取得了新的成绩。海关、检验检疫、银行、保险、交通、供电、供水、供气等驻区单位积极参与铁西建设,为全区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各位代表,2015年全区工作取得的成绩,标志着我们“十二五”期间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回首“十二五”,铁西老工业区向全面振兴迈出了坚实步伐,其成果突出体现在四个方面。

结构调整不断加快,产业规模和实力进一步壮大。两化融合带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装备制造业占工业比重达到77.2%,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现代建筑产业园入驻企业210余家,工业增加值达到635亿元。服务业层次和水平实现跃升,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达到34.1%。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设施农业和高效特色农业比重达到8%。

改革创新不断深化,对内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以综合配套改革为统领,行政管理体制、国资国企等领域改革有序推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71项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非公经济、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在我区直接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56家,实际利用外资、外贸进出口额连年名列全市第一。5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44.7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158.4亿美元,分别是“十一五”时期的2.2倍和1.6倍。

城市功能持续完善,综合承载力进一步提高。5年累计投入城建资金161亿元,道路、桥梁、铁路专用线、电力管网、绿化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如期完工,城市综合交通网络日趋完善。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任务如期完成。我区成为全国城市环境总体规划编制试点和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社会建设扎实推进,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收入逐年提高,2015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010年的1.8倍。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累计发放低保金3.4亿元。就业、就医、就学、居住等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全区人民更好地享受到振兴发展成果。我区荣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等荣誉称号。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铁西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团结奋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向驻区部队官兵和中、省、市直企事业单位,向关心支持铁西振兴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发展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政府工作还有不足和差距。一是经济下行压力巨大。工业企业订单不足,效益下滑。项目储备不足,投资拉动作用减弱。传统产业增长乏力,新兴产业支撑作用有限。二是改革创新力度还不够大。简政放权、职能转变有待于进一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新要求。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有待进一步加快。三是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仍不均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还需下更大气力解决。四是政府职能有待进一步转变,个别部门干部的精神状态、能力素质和工作作风还不适应加快复兴振兴的新要求。对此,我们高度重视,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十三五”时期全区目标任务和2016年重点工作

各位代表,“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创新改革的攻坚期,也是铁西复兴振兴的关键期,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经济发展新常态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全力抢抓机遇,主动应对挑战,保持发展定力,努力开创铁西振兴发展的新局面。

根据国家、省市“十三五”总体安排,按照区委“十三五”规划建议,区政府在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铁西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十三五”时期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遵循“四个着力”总体要求,主动适应、科学把握、积极引领新常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深入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区委十一届十次全会部署,以区委“48字发展思路”为统领,抓住新一轮东北振兴、“一带一路”和全面创新改革实验的重大机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保增长、调结构、增活力、重民生,实现经济社会更有质量、更有效益、可持续发展。

“十三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建成国家先进装备制造创新引领基地,全面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实现铁西老工业区全面振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今后五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左右;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5%;农民年人均收入增长10%。

“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是:

——全面提升综合经济实力。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制造业并驾齐驱、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相互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推进“一园一城一谷”建设,加快推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进程。推进工业、服务业、农业融合发展,逐步扩大区域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常态化。

——全面推进创新改革。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深化经济领域、社会领域和农村领域改革,加快行政审批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打造东北最优的投资兴业环境,争当全市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排头兵。

——全面优化城乡发展环境。贯彻落实全国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全力做好城市工作。完善城市功能,完成“三横两纵”等快速交通网络建设,着力打造都市气派、秩序井然、生态文明的市容环境最优区。加快推进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工作,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浑河西峡谷、细河U谷、宝马公园等生态景观工程建设。严格环保执法,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发展绿色交通,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扎实推进宜居乡村建设,建成一批宜居示范村。

——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断提升教育均衡化水平。增强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积极做好生育政策落实工作。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体服务体系。健全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深入实施安居工程。实施精准扶贫,实现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各位代表,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当前,铁西又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我们虽然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更具备加快复兴振兴的有利条件。国家深入实施新一轮振兴东北的重要战略、开展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重大机遇、自身多年发展孕育的潜在优势,都为铁西开辟了新的更大的空间。我们必须带着强烈的机遇意识、使命意识,切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把铁西的事情办得更好,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好。

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按可比口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

2016年,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全面推进创新改革,增强区域发展活力

转变思想观念,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找准创新改革突破的方向和着眼点,扭住关键,精准发力,着力构建富有创新活力的体制机制,不断探索符合铁西发展实际的新路子。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政府机构设置,推进委办局、街道(镇)、社区(村)合并合署,精减机关工作人员,提升政府服务效能。增强省市下放职权的承接能力,优化审批机制,再造服务流程,压缩审批时限,持续优化无门槛进入、无顾虑投资、无干扰建设、无障碍发展的区域环境。创新监管机制和方式,建立联合监管机制,加快建立监管职责清单,强化机构间信息共享和协调配合,统一监管标准、程序、原则和目标。健全行政审批、行业主管与后续监管相统一的市场监管体制。按照省市政府部署,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深化经济领域改革。探索创新“一园一城一谷”体制机制运行模式,推行园区“智慧管理”,形成与国际接轨的管理体系。探索与“德国工业4.0”有效衔接模式,推进装备制造业向智能、高端化迈进。推广“互联网+”制造模式,启动工业企业大数据应用平台建设。以管委会等搬迁为契机,进一步盘活国有资产,推动资产向资本转化,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深化国企改革,逐步解决国有、大集体企业历史遗留问题,探索“壳企业”退出机制。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支持重点企业跨行业、领域、区域战略重组。抓紧落实北方重工与中建材重组的具体工作,推动沈鼓集团上市融资。加快财税改革,优化税收结构,大力引进金融、保险、总部等税源。加强金融创新,推进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融资方式,优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减少债务负担,促进产业金融与金融产业深度融合。推进投资模式创新,借鉴先进地区“PPP”经验,推广以政府财力与社会资本共建、市场化运营的新模式。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帮助企业解决技术、资金、市场等方面的问题。

深化社会领域改革。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创新教育分级管理体制,完善教师管理制度,构建现代学校制度。推进健康铁西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公共文体服务体系,推动文体资源城乡均衡配置。加快社会保障综合配套改革,解决困难企业职工医疗保险问题,继续探索解决被征地农民安置及养老保险问题的有效途径。探索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加快推进首批20个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打造数字化智慧城区。健全创业服务机制,建设铁西创业大街。

深化农村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继续做好土地确权工作。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改革试点,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事企业有序流转。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二)做优重点空间,打造区域发展的战略增长极

按照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精心推进“一园一城一谷”开发建设,进一步拓展空间、挖掘潜力,用新空间、新动力、新潜能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重点抓好中德装备园建设。制订并实施园区建设三年推进计划。以智能制造为园区发展重点,推进纽卡特工业机器人行星减速机、富士康精密铸造工厂、环普标准厂房、德铁信可综合物流等重点项目开工,促进瑞典ABB机器人工程中心、中德工业4.0科技城、中德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华晨宝马实训中心等项目落地,推动德国商会沈阳代表处入驻铁西,力争引进德资等企业30家以上。创新园区开发建设管理模式。以中德大街建设为牵动,加快拓展中德大街两翼、宝马公园东侧、浑河西峡谷周边等区域发展空间,推进市政、绿化、生态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服务功能。抓住园区建设方案获国务院批复的契机,组织一系列高水平的园区推介和投资促进活动,着力打造国际化、智能化、绿色化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园区。

重点抓好中法生态城建设。制订园区控规及三年发展计划。采用低碳、节能、环保模式建设国际社区、国际学校及商业中心等生活服务设施,加快积水潭医院和启工二校中法校区建设,打造法式滨水生态生活区。完善基础设施,推进“五横六纵”路网建设。扎实推进征地拆迁工作。建设中法生态公园。加快华夏幸福基业的中法会堂和法国小镇中心项目,推进中南世纪城三期、岚祥地产等一批房地产、商业项目建设,启动中南世纪城创业孵化基地,引进总部经济,争取承办法语联盟考试中心项目,建设集商务会展、教育科研、金融服务、休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新城。

重点抓好铁西金谷建设。持续放大区委、区政府、区政协等机关西迁的拉动效应,加快金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全面实施再工业化和后工业化战略,精耕细作,搭建电子商务、智能物流、研发设计、结算服务等平台,确保创新大厦竣工入住、总部基地项目全面开工,发挥国家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示范效应。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一批双创企业,打造一批双创平台,建设一批融资平台。积极探索金谷建设融资新模式,启动薄板厂、东洋制钢地块开发建设。积极推进金谷地区物流企业搬迁和土地收储工作。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金谷地区路网,打造金谷周边快速交通体系。

(三)加快招商引资,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

充分发挥项目建设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优化利用外资结构,以存量吸引增量,以增量促进结构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变。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一园一城一谷”建设,精心包装策划一批重点招商项目,大力发展项目经济。有针对性地开展洽谈和推介活动,真正使项目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载体。围绕“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产业发展方向,梳理、包装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装备专项、智能装备专项、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等重大项目,争取更多的政策资金支持。

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全年实现3000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80个、竣工项目70个、签约落地项目50个,确保120个续建项目按期复工。加快宝马发动机工厂和研发中心等一批工业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兴华南街地下商业城等一批服务业项目建设。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引导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战略和中韩自贸区建设,鼓励特变沈变、沈鼓集团、北方重工、北方交通重工、远大集团、机床集团以铁西组团方式,设立境外工业园区和海外生产基地。全年力争实现出口创汇22.4亿美元。

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28号文件,认真做好“三争取”工作。依托沈阳博林特电梯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及产业化建设项目,争取国家军民融合发展示范园区政策。在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创新服务业发展模式,争取电子商务试点服务外包示范区政策。继续抓住重工街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契机,争取国家相关政策,全面推进老工业区搬迁改造项目。

(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断壮大区域经济总量

坚持工业立区、“壮二活三”发展战略不动摇,优化存量,扩大增量,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提升产业丰厚度,加速向产业链高端攀升。

做强装备制造业。依托装备制造业聚集区“92125”发展规划,加速制订与之配套的三年推进计划。提高智能制造水平,打造“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合作试验区。重点推进轨道交通、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新能源、现代医疗等领域装备制造发展。推进两化融合,实施智能化制造三年行动,推动机床集团、特变沈变等企业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程。通过政府搭建平台、市场化运作,引导支持沈鼓集团、远大集团、特变沈变、沈阳电力机械等企业,加快组建核电装备制造产业联盟,不断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强企业科技创新,鼓励优秀企业研发机构申请组建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推动工大科技园、三一科技园、东软公共服务平台等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

做优化工产业。推动米其林、普利司通、东药、沈化等重点项目的搬迁改造和扩产升级,加快和平轮胎二期智能化改造和三聚凯特三期新环保产品改造。选择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税收、低安全风险、低污染的“三高、两低”项目入区,推进正新轮胎、泉恩集团、长兴化工、中化集团新材料基地等重点项目尽快落地。加快化工园智慧环保、VOC综合治理、工业污水点源治理等项目建设,推进化工园作为国家唯一环境控制规划试点单位的环保工作。

做大现代建筑产业。推进远大科技园、盛西尔建筑产业化基地、中铁十八局现代建筑等项目建设。促进北京五洲东北总部、北方重工与德国沃乐特合作等项目尽早落地。做强做优中南建设、中辰钢构、日本积水、洛菲尔建材等产业化配套生产企业。推进住宅产业化示范项目建设。

做实现代服务业。加快推动城区服务业转型升级,大力引进总部经济,发展金融产业,不断壮大税源,提升服务业档次和水平。依托金谷科技园,借助区委、区政府、区政协等机关西迁的经济拉动优势,完善泛金谷地区功能,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推进企业由单一制造型向制造服务型转变。支持骨干企业进一步拓展电子商务领域,推动嘉泰工业博览城、特变电工等电商平台和晋亿物流、兵工物流等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工业企业对接。以工业博物馆、开发区工业园区、都市农业观光带为载体,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优化旅游线路,繁荣旅游市场。

做精现代农业。全面加快西部新城建设,发展“沈盘线”经济带,提升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形成东西互动、竞相发展的新格局。抓好农业生产,做好粮食增收工作。积极推进“盛京驿站”和沈阳高花谷源都市农业庄园建设。启动浑河堤坝南移工程,加快宝马采砂生态恢复工程,加快西峡谷橡胶坝护堤工程。实施细河防洪治理工程,做好水资源及河道管护工作。

(五)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

按照中央“五个统筹”的城市工作思路,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增强城区承载功能,强化城市管理,提高城乡环境质量,打造绿色生态宜居城区。

完善城乡基础设施。积极推进中央大街跨浑河桥、地铁九号线铁西段等重点交通工程建设,加快浑河4街、开发22路等路网建设。全面完善城区快速路网,打通兴顺南街、卫工南街等重点街路,确保沈辽路快速路二环至三环段开工建设、北一路快速路竣工通车。加大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力度,推进铁西新区综合管廊建设、化工园地下管网整体改造工程。加快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启动66KV德胜变电站扩建工程,完成220KV高花变电站建设。加强热力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中德园起步区、细河新城热源项目建设。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提升应对内涝积水危害能力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精细化、数字化、动态化管理水平,打造整洁美丽的市容环境。深入开展地铁口、专业市场周边、老旧小区、城乡接合部等重点区域的集中整治,加快实现市容环境提档升级。实施仙女湖公园、劳动公园改造提升工程。稳步推进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实施建设大路、兴工街等街路维修改造工程,提升北一路、重工街等重点区域亮化水平。进一步提高道路清扫、除运雪的机械化水平,积极做好绿色除运雪工作。全面加快供暖、给排水等信息化平台建设。推进公交港湾建设,实施道路渠化改造工程。

打造绿色生态环境。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力推进污染治理设施升级改造、拆除联网和清洁能源替代工程。推进沈西垃圾焚烧项目建设。加快三环内20吨以下燃煤锅炉拆除工作,实施惠天热电建业热源厂等锅炉房联片供热工程,确保完成治污减排任务。积极推进浑河、细河、浑蒲灌区沿岸综合改造工程和卫工河水系治理。推行医药化工企业智慧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工业园区环保水平。加强镉污染土地管控和利用,启动污染土地苗圃建设。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进一步完善农村道路、绿化、电网、通信等基础设施。加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和宜居乡村建设,改造农村公路40公里,建设宜居达标村12个,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常态化管理,不断改善绿色生态的宜居环境。

(六)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加大公共财政向民生倾斜力度,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提供更优的公共服务产品,保民生、兜底线,切实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坚持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深化“一园一城一谷”集团化办学工作,提高教育优质均衡化水平。扩增学前教育公办学位,加大校长、教师交流力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水平。加快学校标准化、信息化、现代化建设,完成77所学校数字校园建设。投入1.8亿元,启动光明二校教学楼等7个新建项目,加快推进勋望小学燕塞湖校区等9个续建项目,实施中小学操场等19个维修改造项目。

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继续推进卫生基础设施和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完善基层医疗服务网络。实施居民健康管理工程,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强与优质医疗资源合作,提升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稳妥做好生育政策调整落实工作,促进我区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加快文体事业发展。发挥文体场馆综合效益,探索文体设施社会化服务和市场化发展新模式,促进文体产业发展。实施文体设施提升工程,加快森林体育公园扩建,推动公共文体设施向社会开放。扩大城乡文体活动阵地,推动文体资源向农村倾斜。发展工业旅游,推进红梅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支持群众性文体社团建设,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提升社会保障能力。做好社会保险扩面工作,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纳入市级统筹工作。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大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帮扶力度,逐步减少贫困人口。加强创业就业工作,新增实名制就业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零就业家庭动态保持为零。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新建老年人示范性日间照料站16个。稳妥实施棚改工程,采取购买商品房的方式,完成马贝、沈辽路北一巷等棚改项目。投入2600万元,对弃管房进行统一维修。加强物业管理工作,探索物业管理服务新办法,推行社会化、专业化物业管理模式。确保完成好农村危房改造等各项为民办实事工作。

(七)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社会治理能力

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促进法治政府建设,确保行政权力运行更加规范、高效、透明。

强化行政监督。自觉接受区人大的依法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坚持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区政协通报工作制度。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确保办复率100%。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参政议政作用,密切与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联系,推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建设法治政府。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依法履行政府职能,全面推行政务公开,着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营造诚信社会氛围,进一步增强政府公信力。强化市场监管职能,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障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努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转变行风政风。深入落实“三严三实”要求,进一步转变工作理念和工作作风,增强行政执行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坚持从严治政,全面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充分发挥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的作用,努力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强化公务员队伍的教育与管理,打造廉政勤政的公务员队伍。

维护社会稳定。依法规范信访秩序,逐步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大对各类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强化重点区域的综合整治,切实维护公共安全。加强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食品药品安全、道路交通安全等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各位代表,新的目标催人奋进,新的机遇时不我待,新的责任不容懈怠。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紧紧依靠和团结全区人民,励精图治,开拓进取,共同谱写全区人民美好生活的新篇章!

2016年通化东昌区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东昌区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1月5日在通化市东昌区

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区长王慧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

现在,我代表区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及2015年工作简要回顾

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紧紧依靠和带领全区人民,按照既定目标,保持战略定力,勇于担当进取,奋力攻坚克难,各项事业呈现新局面,东昌发展迈入新阶段。同时,我们也经历了未曾预判的困难和挑战。纵观整个“十二五”,尤其是近两年,宏观形势复杂严峻。从全球看,世界经济始终处在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复苏乏力;从全国看,国民经济告别30多年来的高速增长,“三期叠加”阵痛持续加深,多重困难和挑战交织;从全省看,东北老工业基地因体制和结构性等诸多矛盾,经济出现“断崖式”下滑,跌落到全国增速最低行列。面对这种形势,区委、区政府积极适应新常态,努力应对新挑战,集中精力稳增长,总体上保持了全区经济社会“稳中有进”的基本面。预计“十二五”末:

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44亿元,同比增长7%,五年增长1.6倍,年均递增10.2%;

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5.54亿元,同比增长0.1%,五年增长1.8倍,年均递增13.2%;

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6.1亿元,同比下降17.2%,五年增长2.1倍,年均递增16.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09亿元,同比增长12%,五年增长3.1倍,年均递增25.8%;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437元,同比增长6.5%,五年增长1.7倍,年均递增11.2%;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730元,同比增长7%,五年增长1倍,年均递增14.8%。

五年来,全区经济社会主要取得了以下成绩:

——有效投资取得新成效。持续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切实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不断增强发展后劲。累计引进各类项目1747个,实际到位资金648亿元,引进省外资金34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8亿美元;累计开工建设项目94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73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30亿元,年均增长13.2%,持续保持了两位数增长。万通药业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核心区、石油机械异地扩能改造、百泉保健食品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竣工达产。

——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三次产业比由1:37:62调整到2:36:62。农业经济稳步增长。设施农业、高效农业、品牌农业加快发展,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区落户东昌,预计2015年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37.8亿元,年均增长10.8%。工业经济平稳运行。累计实施工业项目510个,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80亿元,其中技改投资180亿元。2015年,全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2亿元、增加值49亿元、利润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7%、7%和10%。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全区民营企业达到1919户,个体工商业户超过20000户;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57亿元,同比增长12%,比2010净增466亿元;民营经济财政贡献率达到92%。

——产业发展呈现新动能。医药健康产业保持逆势增长,对经济拉动作用明显增强。全区医药企业发展到18户,其中规模以上医药企业13户。2015年,全区规模以上医药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8.3亿元,同比增长13.2%,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8%;完成销售总额68亿元,同比增长13.9%;实现利润4.9亿元,同比增长13.6%。商贸服务业快速发展,成为城区经济的重要支撑。商贸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占GDP比重达到58%,在全区纳税超百万企业中,商贸服务业纳税比例达40%以上。全区限上商贸流通企业发展到92户,欧亚、中东、义乌等商贸龙头项目落户运营,江南商圈洼地效应逐步显现,在引导消费、集聚人气、提升产业层次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健康养老产业、食品保健品产业和镁合金、钾长石新型材料产业加快发展,将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乡村面貌实现新改观。累计投资9亿元,实施新农村建设项目536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投资8000万元实施通天河、金厂河、保安河、二密河等重点水利工程,新建堤防14000延长米,整治河道9000延长米,新建饮水工程32处;投资8400万元,建设农村公路107公里、国防路30公里,桥梁66座。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三年攻坚行动”全面完成,主要街路常态化保洁面积达390万平方米。重点村镇建设成效显著。金厂镇被列为全省首批城镇化建设示范镇、省级生态镇,并入选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乡村,进入全国重点镇行列;龙头村晋升为省级生态村,夹皮村、横道村获批为省级改善人居环境重点村。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提前两年完成减排任务。

——社会和民生事业获得新发展。克服财政增支减收压力,保障社会事业建设和民生福祉。累计投入8800万元改善办学条件,新建、修缮校舍3.1万平方米,硬化学校操场10个,铺设塑胶运动场8个,校舍楼房率达到93%,教学设施设备达到省定标准,办学条件实现基本均衡。累计投入6000万元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新建金厂镇卫生院和区妇幼保健院,改造骨伤医院,建成9家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0家标准化村卫生室,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和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全覆盖。投入1100万元加强文体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农家书屋18个、省级农村文化大院14个、体育健身路径40套、体育晨(晚)练站56处。投入14000万元建设村级组织和社区办公用房3.4万平方米。社区办公服务经费由2010年的年均1.5万元提高至15万元,社区干部工资由月均1000元提高至2680元。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年均达到16万元,实施了基础工资、奖励工资、效益工资相结合的农村干部薪酬制度。民生福祉更加殷实。新增城镇就业3.2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3万人次。改造农村危房3780户。完成棚户区改造590万平方米,分配廉租房633套,近万户城乡住房困难家庭领取租赁补贴4500万元。城镇低保月均达到450元,农村低保年均达到2600元,分别比2010年提高19.4%和11.6%,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和农民养老补助水平超过省定标准。新农合报销上限由2010年的5万元提高至16万元。累计完成社保扩面征缴33400万元,参保人数14800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顺利完成。持续开展安全生产排查整改、信访积案化解、社会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