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2020-2021学年下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调研试卷_第1页
江苏省南京市2020-2021学年下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调研试卷_第2页
江苏省南京市2020-2021学年下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调研试卷_第3页
江苏省南京市2020-2021学年下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调研试卷_第4页
江苏省南京市2020-2021学年下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调研试卷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卷七年级历史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1.结束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局面,重新统一全国的是A.杨坚B.杨广C.李渊D.赵匡胤2.2014年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有一个项目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它是隋炀帝时修建的A.灵渠B.都江堰C.大运河D.紫禁城3.唐初,中书省负责起草诏旨。门下省负责审核中书省起草的诏旨,并审批尚书省的奏钞。尚书省统辖六部,负责贯彻执行拟定的政令。材料介绍的是A.分封制 B.郡县制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4.唐太宗在位时,被他比作“镜子”,敢于直言进谏的大臣是A.魏征B.房玄龄C.杜如晦D.姚崇5.唐太宗吸取隋朝速亡的教训,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局面为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6.她“素多智计,兼涉文史,于天授元年(690年)称帝,国号周,并以‘曌’字为名。她创立殿试制度。”“她”是A.冯太后B.文成公主C.武则天D.李清照7.右图是西安唐墓出土的男装骑马女乐俑。女子身着圆领袖长袍,体态丰腴,神情专注,于马上手持琵琶作演奏状。西域乐舞经过唐代艺人的创造,用陶塑表现得活灵活现。这体现了唐朝A.社会风气的开放B.中外交流的频繁C.都市生活的繁华D.手工业的兴盛8.“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下列体现古代中日文化友好交流的史实是A.张骞通西域 B.征伐辽东C.玄奘西行 D.鉴真东渡9.唐朝灭亡后,“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材料描述的是A.隋末农民大起义B.黄巢起义C.五代十国的更迭D.元末农民起义10.他爱好骑射和练武,自创了中国六大名拳之一的“太祖长拳”,还发明了“大小盘龙棍”(即双节棍)。公元960年,他在陈桥驿被下属黄袍加身、拥立称帝。“他”建立了A.北周B.后周C.北宋D.南宋11.宋初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这反映了宋朝A.重农抑商B.休养生息C.藩镇割据D.重文轻武12.下列属于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有①设置通判,分知州权力②分化事权,削弱相权③设转运使,集地方财赋④设军机处,强化皇权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3.宋神宗时,为改变积贫积弱的现状,谋求富国强兵而进行变法的主持者是A.苏轼B.王安石C.欧阳修D.司马光14.“规定每年九月由县官丈量土地,以东南西北各千步为一‘方’。依据方、庄账簿,检验土地肥瘠,分为五等,规定税额。同时,各县以原有税数为定额,禁止超额。”材料反映的是A.募役法B.方田均税法C.农田水利法D.保甲法15.“宋朝每年交给辽朝绢二十万匹、银十万两;沿边州军各守疆界,两地人户不得交侵;双方不得创筑堡垒,改移河道;辽帝称宋帝为兄,宋帝称辽帝为弟。”以上内容出自A.唐蕃会盟B.澶渊之盟C.宋夏和议D.宋金和议16.下图呈现了西汉至南宋时期南北方户数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推动了A.经济重心不断南移 B.北方人口不断增长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D.中外文化交流频繁17.北宋时期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A.圆形方孔钱B.五铢钱C.会子D.交子18.“都省(中书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材料反映的制度始于A.北宋B.元朝C.明朝D.清朝19.唐朝以来,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在元朝时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是A.蒙古族B.回族C.藏族D.满洲20.宋代,常有民众在清明等节日放风筝,还出现了“圆社”等专业球类社团。这说明当时A.文化生活丰富B.海外贸易盛行C.商品经济繁荣D.科学技术发达21.“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对此解读不准确的是A.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B.指南针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C.火药的传入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D.三大发明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22.“(明代读书人)只会按照固定的题目做没有原创性的文章。他们对‘四书’的内容甚至并不了解,但只要能背诵范文,就可以应付考试。”造成这一现象是由于明朝A.废除丞相制度B.设立五军都督府C.设立厂卫机构D.采用八股取士23.他们由矿工和农民组成,他们大小八十余战,战无不胜,前后杀倭万余人,基本上荡平了倭寇之患。“他们”是A.杨家将B.岳家军C.郑和的船队D.戚家军24.宋应星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体的,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恰当地利用自然规律和“人工”来开发和利用自然。于是他经过长期积累和研究,写成了A.《资治通鉴》B.《本草纲目》C.《天工开物》D.《农政全书》25.下列明清小说中,以故事为线索,通过家族兴衰变化来揭示封建社会衰亡命运的是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红楼梦》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2分,共35分)26.(10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探究活动。诗句探究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孟郊《登科后》(1)与诗中“登科”有关的是①(制度),贞观时期②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2分)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唐)杜甫《忆昔》(2)诗中“开元全盛”出现在③(皇帝)当政时期。根据诗中描述,唐朝时主要粮食作物有④和⑤。(3分)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唐)陆龟蒙《秘色越器》(3)诗中描写了⑥(行业)中⑦(品种)的发展水平。(2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唐)杜甫《春望》(4)诗中“国破”与⑧(事件)有关,此后唐朝逐渐形成⑨的局面。(2分)(5)从以上唐诗中你感受到唐朝怎样的社会变化?(1分)27.(13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陆续攻灭了当时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后灭南宋统一全国。……设置澎湖巡检司。——《中国通史》材料二终永乐一朝,朱棣五次北征,三次打败蒙古军队。……永乐四年,设哈密卫,加强对西部边陲的统治。……永乐五年,修筑驿路,设置驿站,加强西藏与内地的联系。永乐十三年,增设贵州省,进一步加强在西南地区的统治。——《简明中国历史读本》材料三1616年后金汗国建立。经1621年的“辽沈之战”、次年的“广宁之战”,已领有辽河以西的东北地区,进逼山海关,拥有了“逐鹿中原”的根据地,……1644年,清入主中原。此后历经百余年的努力,最终统一中国。——《中国古代农耕与游牧社会交往的历史脉络》请回答:(1)材料一中“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元“统一全国”的时间及历史意义。之后设“澎湖巡检司”管辖的是今天哪一地区?(6分)(2)“朱棣”是哪一朝代的皇帝?据材料二,归纳其巩固统一的两项措施。(3分)(3)推翻明王朝统治的是谁?材料三中建立“后金汗国”的是哪一民族?清朝“入主中原”后设置了哪一办事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政教事务?(3分)(4)综上,元明清三朝进一步推动形成了中华民族怎样的发展格局?(1分)28.(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图1《盛世滋生图》(局部)图2《万国来朝图》局部材料二潍北邑当丁丑年,沿海村落少炊烟。无麦无禾空赤地,家家真乃如磬悬。膝下娇儿莫能蓄,百许铜钱即便鬻。——清·魏来朋《鬻子行》注:①潍北邑:今山东潍坊北部;②磬悬:空无所有;③蓄:养育;④鬻:卖材料三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变成半野蛮人。……(这里)遍地都是惊人的贫困。……偶尔也发生局部的因极端贫穷而引发的叛乱,在歉收和饥馑的季节,老百姓得不到救济,不得不用暴力维持生计。——【英】乔治·马戛尔尼等《马戛尔尼使团使华观感》注:马戛尔尼使团于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来华。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图1是画家徐扬献给乾隆帝的。除展现其绘画艺术天赋外,画家的本意应该是(▲)(2分)A.描摹苏州城防的固若金汤B.忠实再现苏州经济的盛况C.揭示江南自古兴盛的原因D.讴歌盛世颂扬皇帝的英明(2)材料一中的图2是在乾隆帝授意下进行的虚拟创作。这幅画可以(▲)(2分)A.再现会见万国使节的场景B.证明清王朝积极对外开放C.反映康乾盛世的外交气象D.揭示清朝天朝大国的心态(3)材料二的诗歌作者生活在乾隆年间,诗歌反映了作者对当时民众生存状况的(▲)(2分)A.认可B.满意C.赞赏D.同情(4)推断材料三中“正在变成半野蛮人”与清朝推行的哪些政策有关?结合所学知识,还有哪些因素可能造成“遍地都是惊人的贫困”?(4分)(5)综上三则材料,下列对乾隆帝统治的评价最恰当的是(▲)(2分)A.盛世华夏隐含危机B.闭关锁国卓有成效C.天朝上国无所不有D.经济困顿举步维艰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卷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25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ACCACCADCCDAB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BBADBBADDDC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2分,共35分)26.(10分)(1)①科举取士(1分)②进士科(1分)(2)③唐玄宗(1分)④水稻(1分)⑤粟(1分)(3)⑥制瓷业(1分)⑦青瓷(1分)(4)⑧安史之乱(1分)⑨藩镇割据(1分)(5)感受唐朝由盛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