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发布:中国三元前驱体行业市场现状、发展概况、未来前景分析报告_第1页
智研咨询发布:中国三元前驱体行业市场现状、发展概况、未来前景分析报告_第2页
智研咨询发布:中国三元前驱体行业市场现状、发展概况、未来前景分析报告_第3页
智研咨询发布:中国三元前驱体行业市场现状、发展概况、未来前景分析报告_第4页
智研咨询发布:中国三元前驱体行业市场现状、发展概况、未来前景分析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智研咨询发布:中国三元前驱体行业市场现状、发展概况、未来前景分析报告内容概况: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电池材料成为核心产业,行业迎来高速发展期,产销规模持续高速扩大。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转变,与能量密度直接挂钩之后,三元材料需求迅速增长,三元前驱体市场需求也随之高速增长,推动了我国三元前驱体产量的扩张。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三元前驱体产量约为86.1万吨,同比增长38.9%。关键词:三元前驱体行业发展趋势三元前驱体行业竞争格局三元前驱体产量三元前驱体行业相关政策一、概述三元前驱体是指用于制备三元正极材料的一种中间体材料,由于正极材料的最终性能会继承其前驱体的形貌结构特点,因此前驱体的品质直接决定了正极烧结产物的理化指标,是三元正极材料制备的关键原材料。主要以镍盐、钴盐、锰盐或镍盐、钴盐、铝盐为原料制成,按照元素的不同构成比例,可以分为NCM333、NCM424、NCM442、NCM523、NCM622、NCM811、NCA等种类。三元前驱体的主要种类及对比二、行业政策锂电池行业与国民社会经济的绿色发展、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以及现代电子信息等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有着十分紧密的关联,在保障满足大众工作及生活消费多样化需求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大量推动电池产业升级相关的政策,如2020年11月工信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实施电池技术突破行动,开展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膜电极等关键核心技术研究。2023年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提高石墨、锂复合负极等负极材料应用水平等。为锂电池材料行业发展提供了较大的政策保障和支持。中国三元前驱体行业相关政策三、产业链从产业链方面来看,三元前驱体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供应环节,主要包括硫酸镍、硫酸钴和硫酸锰、氢氧化铝等,占总成本比例非常高,达80-90%以上;中游为三元前驱体材料生产供应环节,下游用于三元正极材料及三元动力电池的制备,最终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储能等领域。三元前驱体行业产业链目前,碳中和已经是全球共同推进的目标,汽车电动化的渗透率也在不断提升,其中以我国电动汽车市场渗透增长尤其迅猛,带来了巨量的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市场,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随之高速发展,与之相对应的,则是车企对于动力电池的需求快速增长,随着我国动力电池厂商新建产能得到逐步释放,我国三元动力电池产量及销量也随之快速增长,进而带动三元前驱体行业的发展。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三元动力电池产量为245.1GWh,同比增长15.3%;销量为249.6GWh,同比增长29%。2019-2023年中国三元动力电池产销量情况四、发展现状近些年,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节能环保有关行业的发展被高度重视,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共识,在其推动下,行业产业链各环节快速发展。此外,随着部分动力工具、消费电子领域三元锂电池的逐步替代,全球三元前驱体出货规模也不断提升。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三元前驱体产量约为100.6万吨,同比增长35.9%。2015-2022年全球三元前驱体产量情况中国的三元前驱体行业发展起步相对较晚,行业起步于消费电子领域,随着中国消费电子产业的扩大,三元前驱体与三元材料也有较大的发展。同时,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电池材料成为核心产业,行业迎来高速发展期,产销规模持续高速扩大。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转变,与能量密度直接挂钩之后,三元材料需求迅速增长,三元前驱体市场需求也随之高速增长,推动了我国三元前驱体产量的扩张。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三元前驱体产量约为86.1万吨,同比增长38.9%。2015-2022年中国三元前驱体产量情况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三元前驱体行业市场竞争状况及发展趋向分析报告》从进出口贸易方面来看,我国三元前驱体主要以出口贸易为主,2017年以来,日韩电池巨头大幅扩充产能为我国三元前驱体出口增长创造了良好的机会,我国三元前驱体出口数量逐年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三元前驱体进口量为0.44万吨,同比下降48.2%,进口金额为0.82亿美元,同比下降57.3%;出口量为18.44万吨,同比增长30.6%,出口金额为28.21亿美元,同比增长1.7%。从出口分布来看,韩国是我国三元前驱体最主要的出口市场,2023年出口金额占比达95.31%,其次为日本,出口金额占比为3.78%。2017-2023年中国三元前驱体进出口贸易情况五、竞争格局目前,我国三元前驱体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具体来看,2022年中国三元前驱体总产量占全球比重为85.5%,占据全球前驱体行业绝对主导权;其中,中伟股份产量占全球三元前驱体总产量比重为23%,与格林美、湖南邦普和华友钴业一同位居全球三元前驱体产量前四名,CR457%,较2021年上升6个百分点。同期国内三元前驱体供应市场格局与全球格局相仿,CR4从2021年61.6%的份额进一步提升至2022年的67.0%。2022年中国三元前驱体行业市场格局分布六、发展趋势行业发展空间巨大。2013年以来,随着全球各国新能源政策推动与扶持,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迅速。现如今,我国逐渐发展成为全球重要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且发展速度稳居全球前列。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技术不断发展和国家产业政策支持的机遇下,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产业规模增长迅速,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多年位列全球第一。且在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不断升级及规模效应不断体现的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车型的性能不断提升,价格不断走低,且在续航里程、智能化、安全性等方面不断突破,性价比的提升使得新能源车型的竞争力不断增强。在此背景下,发展潜力巨大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将有力刺激产业链各环节的发展,显著推动正极材料以及三元前驱体行业的发展,行业因此面临巨大发展空间。高镍化、单晶化和低钴化成为动力电池技术趋势之一。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逐渐成熟,下游终端消费对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性能、续航时间、安全性、性价比等指标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动力电池亦需要不断提升其能量密度、安全性和性价比并寻求三者之间的平衡。为满足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动力性能和续航时间的要求,新能源汽车对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和续航里程要求日益提升,三元锂离子电池生产商大多通过增加三元正极材料中镍的含量来实现上述性能要求,三元正极材料的高镍化有望成为动力电池技术趋势之一。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三元前驱体行业市场竞争状况及发展趋向分析报告》。智研咨询专注产业咨询十五年,是中国产业咨询领域专业服务机构。公司以“用信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