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地理中考热点练习【日本地震频发】_第1页
2024年地理中考热点练习【日本地震频发】_第2页
2024年地理中考热点练习【日本地震频发】_第3页
2024年地理中考热点练习【日本地震频发】_第4页
2024年地理中考热点练习【日本地震频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地理中考热点练习【日本地震频发】日本地震灾害频发。2024年1月1日,日本石川县能登半岛连续发生多次地震,最强达7.6级,地震引发5米海啸。如图为地震震源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此次地震引发的海啸会首先波及()A.北冰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太平洋2.日本地震频发的原因是地处()A.板块内部 B.板块张裂处 C.海陆交界处 D.板块碰撞处自2024年1月1日至3月26日,日本已经发生了150多次地震,其中有2次地震的震级在6级以上,最强的那次达到了7.6级。日本民众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做好应对地震的准备。如图为日本山脉、气候类型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题。3.下列关于日本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形以平原为主 B.国土南北狭长 C.河流短小、湍急 D.气候雨热同期4.日本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应对地震的准备,最可能采取的措施是()A.用钢筋、水泥加固房屋 B.加强防震演习 C.移民到地震灾害少的国家 D.拆除高楼大厦2024年4月8日,日本宫崎县发生5.2级地震。今年以来,日本中强震频发,专家分析日本已进入地震活跃时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根据板块构造学说,日本地震频发是因为其主要位于()A.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B.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C.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2022年3月16日,在日本近海发生了7.4级的地震,此次地震是2022年迄今最大的地震。读日本附近的火山、地震带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6.为减轻日本地震造成的损失,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A.传统民居采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 B.进行反震演习,提高自救意识 C.在社区设置地震避难场所 D.地震发生时先保证财产安全日本是一个火山、地震频发的国家,读1885年以来日本8级以上地震震源地分布图,完成下题。7.日本地震频发的原因是()A.多山地、丘陵 B.漂浮在太平洋上 C.岛屿众多 D.地处板块交界处附近8.应对地震,下列属于无效措施的是()A.住轻质木板房 B.常举行防震演练 C.加强地震预警 D.把家搬到船上生活9.火山喷发的大量火山灰不会带来影响的是()A.航班延误 B.蔬菜减产 C.森林火灾 D.土壤丧失2024年初,日本本州岛西岸近海发生7.4级地震。读日本地震位置示意图,完成10﹣11题。10.日本地震频发,主要原因是()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 B.亚欧板块与大西洋板块张裂拉伸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D.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11.日本海底地震后最可能诱发的自然灾害是()A.台风 B.海啸 C.寒潮 D.滑坡2024年1月1日,日本本州西岸近海发生7.4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7.50度,东经137.20度)。读部分板块分布示意图,完成12﹣13题。12.根据板块构造学说,日本地震频发主要是因为其位于()A.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B.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 C.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D.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13.每年5月12日是我国防灾减灾日。地震发生时,可采取的应急措施合理的是()①远离建筑物并原地蹲下②立刻乘坐电梯下楼逃生③找出贵重物品躲进衣柜④条件允许时应有序撤离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北京时间2024年1月1日15:10′:10″,日本本州西岸近海发生7.4级地震,如图为本次地震震中位置图,读图完成14﹣16题。14.本次日本地震震中的地理坐标是()A.37.5°N,137.2°W B.37.5°N,137.2°E C.37.5°S,137.2°E D.37.5°S,137.2°W15.造成本次日本地震的主要板块是()A.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D.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16.地震发生时,下列避险措施正确的是()A.迅速跑到开阔地带 B.争先恐后夺门而逃 C.站着不动 D.靠近高大建筑物17.材料一:据中国地震台网消息,2024年1月1日15时10分在日本本州西岸近海发生7.4级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材料二:2023年8月24日下午1时,日本无视国际社会的强烈质疑和反对,单方面强行启动福岛核事故污染水排海。材料三:“日本海陆位置图和主要工业区分布图”。(1)从纬度位置上看,日本位于(温度带),从海陆位置上看,日本东濒洋,西部濒临日本海,四面环海,气候的性显著,以气候和气候为主。(2)从地形上看,日本主要以、为主。(3)从工业上看,日本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和太平洋沿岸,可依靠便利的,进口本国缺乏的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运用先进的技术加工后,再出口到海外,从而形成“”的工业模式。(4)结合材料试找出,日本地震频发的原因是位于火山地震带上。(5)结合材料分析核污水排放会对全球生态环境造成哪些恶劣影响?(试举两例)18.材料一:据中国地震台网消息,2024年1月1日15时10分在日本本州西岸近海发生7.4级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材料二:2023年8月24日下午1时,日本无视国际社会的强烈质疑和反对,单方面强行启动福岛核事故污染水排海。材料三:“日本海陆位置图和主要工业区分布图”(1)从纬度位置上看,日本位于温带和,从海陆位置上看,日本东濒洋,西部濒临日本海,四面环海,季风气候显著,气候特征明显。(2)从地形上看,日本主要以、丘陵为主;四面环海,降水较多,资源丰富,占日本陆地面积2/3。(3)从工业上看日本四面环海,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和太平洋沿岸,可依靠便利的,进口本国缺乏的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加之先进的加工技术,再出口到海外,从而形成的工业模式。(4)结合材料试找出,日本地震频发的原因是,地震来临时作为正在5楼上课的初中生你应该。(5)结合材料分析核污水排放会对全球生态环境造成哪些恶劣影响?(试举两例)19.2024年1月1日,日本石川县能登半岛当天发生7.4级地震,地震引发5米海啸。2024年1月1日,印尼伊里莱沃托洛科火山和杜科诺火山相继喷发。读世界板块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日本是世界上火山地震多发的国家,位于火山地震带上。(2)2024年新年伊始,印度尼西亚就有两座火山喷发,请从板块构造学说分析其形成原因。(3)火山喷发不只为人类带来灾难,也会带来好处,请列举火山喷发的坏处和好处。(4)当地震来临,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A.在教室,应躲在课桌下;主震过后,迅速撤离B.住在高层建筑撤离时不能使用电梯C.在操场或室外,躲在教学楼等建筑物的墙脚、屋檐下,或马上回到教室去D.无论在何处躲避,都要尽量用软物体保护头部(5)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说明印度洋面积的变化,并阐述理由。

2024年地理中考热点练习【答案】【日本地震频发】日本地震灾害频发。2024年1月1日,日本石川县能登半岛连续发生多次地震,最强达7.6级,地震引发5米海啸。如图为地震震源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此次地震引发的海啸会首先波及()A.北冰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太平洋【答案】D2.日本地震频发的原因是地处()A.板块内部 B.板块张裂处 C.海陆交界处 D.板块碰撞处【答案】D自2024年1月1日至3月26日,日本已经发生了150多次地震,其中有2次地震的震级在6级以上,最强的那次达到了7.6级。日本民众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做好应对地震的准备。如图为日本山脉、气候类型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题。3.下列关于日本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形以平原为主 B.国土南北狭长 C.河流短小、湍急 D.气候雨热同期【答案】A4.日本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应对地震的准备,最可能采取的措施是()A.用钢筋、水泥加固房屋 B.加强防震演习 C.移民到地震灾害少的国家 D.拆除高楼大厦【答案】B2024年4月8日,日本宫崎县发生5.2级地震。今年以来,日本中强震频发,专家分析日本已进入地震活跃时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根据板块构造学说,日本地震频发是因为其主要位于()A.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B.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C.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答案】B2022年3月16日,在日本近海发生了7.4级的地震,此次地震是2022年迄今最大的地震。读日本附近的火山、地震带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6.为减轻日本地震造成的损失,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A.传统民居采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 B.进行反震演习,提高自救意识 C.在社区设置地震避难场所 D.地震发生时先保证财产安全【答案】D日本是一个火山、地震频发的国家,读1885年以来日本8级以上地震震源地分布图,完成下题。7.日本地震频发的原因是()A.多山地、丘陵 B.漂浮在太平洋上 C.岛屿众多 D.地处板块交界处附近【答案】D8.应对地震,下列属于无效措施的是()A.住轻质木板房 B.常举行防震演练 C.加强地震预警 D.把家搬到船上生活【答案】D9.火山喷发的大量火山灰不会带来影响的是()A.航班延误 B.蔬菜减产 C.森林火灾 D.土壤丧失【答案】D2024年初,日本本州岛西岸近海发生7.4级地震。读日本地震位置示意图,完成10﹣11题。10.日本地震频发,主要原因是()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 B.亚欧板块与大西洋板块张裂拉伸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D.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答案】A11.日本海底地震后最可能诱发的自然灾害是()A.台风 B.海啸 C.寒潮 D.滑坡【答案】B2024年1月1日,日本本州西岸近海发生7.4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7.50度,东经137.20度)。读部分板块分布示意图,完成12﹣13题。12.根据板块构造学说,日本地震频发主要是因为其位于()A.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B.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 C.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D.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答案】D13.每年5月12日是我国防灾减灾日。地震发生时,可采取的应急措施合理的是()①远离建筑物并原地蹲下②立刻乘坐电梯下楼逃生③找出贵重物品躲进衣柜④条件允许时应有序撤离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答案】C北京时间2024年1月1日15:10′:10″,日本本州西岸近海发生7.4级地震,如图为本次地震震中位置图,读图完成14﹣16题。14.本次日本地震震中的地理坐标是()A.37.5°N,137.2°W B.37.5°N,137.2°E C.37.5°S,137.2°E D.37.5°S,137.2°W【答案】D15.造成本次日本地震的主要板块是()A.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D.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答案】C16.地震发生时,下列避险措施正确的是()A.迅速跑到开阔地带 B.争先恐后夺门而逃 C.站着不动 D.靠近高大建筑物【答案】A17.材料一:据中国地震台网消息,2024年1月1日15时10分在日本本州西岸近海发生7.4级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材料二:2023年8月24日下午1时,日本无视国际社会的强烈质疑和反对,单方面强行启动福岛核事故污染水排海。材料三:“日本海陆位置图和主要工业区分布图”。(1)从纬度位置上看,日本位于北温带(温度带),从海陆位置上看,日本东濒太平洋,西部濒临日本海,四面环海,气候的海洋性性显著,以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2)从地形上看,日本主要以山地、丘陵为主。(3)从工业上看,日本工业区主要分布在濑户内海和太平洋沿岸,可依靠便利的海洋运输,进口本国缺乏的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运用先进的技术加工后,再出口到海外,从而形成“外向型”的工业模式。(4)结合材料试找出,日本地震频发的原因是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5)结合材料分析核污水排放会对全球生态环境造成哪些恶劣影响?(试举两例)【答案】(1)北温带;太平;海洋性;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2)山地;丘陵;(3)濑户内海;海洋运输;外向型;(4)环太平洋;(5)影响海洋生态环境,导致海洋生物减少、放射性物质通过水循环进入大气,导致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导致渔业减产。18.材料一:据中国地震台网消息,2024年1月1日15时10分在日本本州西岸近海发生7.4级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材料二:2023年8月24日下午1时,日本无视国际社会的强烈质疑和反对,单方面强行启动福岛核事故污染水排海。材料三:“日本海陆位置图和主要工业区分布图”(1)从纬度位置上看,日本位于温带和亚热带,从海陆位置上看,日本东濒太平洋,西部濒临日本海,四面环海,季风气候显著,海洋性气候特征明显。(2)从地形上看,日本主要以山地、丘陵为主;四面环海,降水较多,资源丰富,占日本陆地面积2/3。(3)从工业上看日本四面环海,工业区主要分布在濑户内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可依靠便利的海运,进口本国缺乏的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加之先进的加工技术,再出口到海外,从而形成进口——加工——出口的工业模式。(4)结合材料试找出,日本地震频发的原因是日本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壳运动活跃,地震来临时作为正在5楼上课的初中生你应该应躲到桌子等坚固物下面,等安全之后再撤离到空旷的安全地带。(5)结合材料分析核污水排放会对全球生态环境造成哪些恶劣影响?(试举两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