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 选择题突破一 化学与STSE、传统文化 专项特训(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 选择题突破一 化学与STSE、传统文化 专项特训(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 选择题突破一 化学与STSE、传统文化 专项特训(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 选择题突破一 化学与STSE、传统文化 专项特训(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 选择题突破一 化学与STSE、传统文化 专项特训(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择题突破一化学与STSE、传统文化A卷1.(2023·汕头潮阳区三模)国宝文物记载着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下列文物主要由天然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是()选项ABCD国宝文物西周铜盉清代冰梅纹凤尾尊南宋墨龙图轴秦朝兵马俑2.(2023·揭阳模拟押题)从科技前沿到日常生活,化学无处不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捕捉”法能实现从空气中捕获二氧化碳,有利于碳达峰、碳中和B.SiO2具有很强的导电能力,可用于生产光导纤维C.银器久置于空气中其表面会逐渐变黑,是因为生成了Ag2SD.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使用的聚乙烯属于高分子材料3.(2023·深圳高三调研)近年来,我国科技迅猛发展。下列科技成果中蕴含的化学知识叙述正确的是()A.新型手性螺环催化剂能降低化学反应的焓变B.DNA存储技术中用于编码的DNA是核糖核酸C.建造港珠澳大桥所采用的高强抗震螺纹钢属于合金D.“天舟五号”飞船搭载的燃料电池放电时主要将热能转化为电能4.(2023·深圳外国语学校模拟)化学无处不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B.可用氢氟酸雕刻工艺玻璃上的纹饰C.过氧化钠可用于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D.黑火药由硫黄、硝酸镁、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5.《天工开物》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史料,以下为其中记载海盐性质及制盐过程的片段:“凡盐见水即化,见(湿)风即卤,见火(冷却后)愈坚。”“凡煎卤未即凝结,将皂角椎碎,和粟米糠二味,卤沸之时投入其中搅和,盐即顷刻结成。”据上述记载,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见(湿)风即卤”是说海盐易风化B.“见水”、“见火”时,海盐中的氯化钠均发生了化学变化C.“煎卤”的操作类似于蒸发浓缩D.“皂角结盐”的原理是发生了胶体聚沉6.(2023·湛江二模)端砚历来被视为“文房四宝”之一,广东的“一石三砚”更是名闻天下,世所罕见。而三砚之中,最常被提及的镇馆之宝便是千金猴王砚。下列有关“文房四宝”的叙述错误的是()A.“笔”中狼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墨”中炭粉的化学性质活泼C.“纸”的生产原料竹子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D.“砚”难溶于水但能被某些酸腐蚀7.(2023·揭阳联考)科学家们不断科研创新,研发出新材料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下列使用的材料为金属材料的是()A.可用于海水淡化的三维石墨烯气凝胶材料B.用于精密仪器领域的仿生复合材料C.能“破镜重圆”的本征型自修复聚硅氧烷材料D.在铈合金中掺杂钇做成的变色材料8.(2023·广州二中模拟)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高纯度的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B.煤经过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可变为清洁能源C.如将材料均匀分散到某液体分散剂中,该分散系可发生丁达尔现象,由此可推测该材料的直径为1~100pm之间D.屠呦呦女士利用乙醚萃取青蒿素获得了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为人类防治疟疾作出了重大贡献9.(2023·广东省实验中学考前模拟)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物质的应用和性质及对应关系均正确的是()选项应用性质A为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应禁用生物质能等化石能源应用生物质能会释放大量二氧化碳B苯酚和甲醛合成酚醛树脂苯酚和甲醛可以发生加聚反应C液态植物油制作人造脂肪植物油可以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D热的纯碱溶液常用于洗涤金属表面的柴油能使柴油水解生成溶于水的物质10.(2023·广州天河区二模)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项四大发明制作简介成分分析A黑火药硝石(75%)、木炭(15%)和硫磺(10%)爆炸时木炭作还原剂B活字印刷胶泥由Al2O3、SiO2、CaO等组成都属于金属氧化物C宣纸由青檀树皮及稻草制作而成主要成分为蛋白质D指南针由天然磁石制成主要成分是Fe2O3B卷11.(2023·茂名高州期末)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A.莫道雪融便无迹,雪融成水水成冰——(宋)杨万里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王安石C.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D.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宋)苏轼12.(2023·广州天河区二模)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于清洗伤口、杀菌、消毒的医用酒精有强氧化性B.中国天眼使用的防腐蚀材料磷酸钡属于合金C.被称为“黑金”的新型纳米材料石墨烯属于有机化合物D.工业燃煤中加入生石灰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13.(2023·深圳二调)广东是岭南文化的集萃地。下列有关岭南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海丝文化”:海上丝绸贸易用于交易的银锭中仅存在离子键B.“茶艺文化”:沏泡功夫茶利用了萃取原理,水作萃取剂C.“建筑文化”:制作博古梁架时,在木材上雕刻花纹的过程主要发生物理变化D.“戏剧文化”:现代粤剧舞台上灯光光柱的形成是因为丁达尔效应14.(2023·汕头二模)广东作为中国南大门,保存着不少国宝级文物。下列国宝级文物主要由陶瓷制成的是()A.元青花人物图玉壶春瓶B.南宋鎏金腰带C.清象牙雕空雕八仙福寿提梁盒D.北宋木雕罗汉像15.(2023·广东六校三次联考)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考古时,可以用14C来测定文物年代,13C与14C都是碳元素的核素B.废弃的聚乙烯塑料属于白色垃圾,不可降解,能使溴水褪色C.歼20战斗机采用大量先进复合材料、铝锂合金等,铝锂合金属于金属材料D.2022年冬奥会中,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采用CO2超临界制冰,比氟利昂制冰更加环保16.(2023·深圳二调)我国科技自立自强,近年来取得了重大进展。下列有关科技成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异域深海,宝藏无穷”——自主开采的可燃冰燃烧时,向环境释放热量B.“科技冬奥,温暖护航”——C60与发热服饰材料中的石墨烯互为同位素C.“高产水稻,喜获丰收”——高产水稻的DNA具有双螺旋结构D.“浩渺太空,无限征途”——月壤中磷酸盐矿物的晶体结构可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17.(2023·广东百万联考模拟)《天工开物》中关于炼锌的记载:“凡倭铅(炼锌)古书本无之,乃近世所立名色。其质用炉甘石(主要成分是ZnCO3)熬炼而成。……每炉甘石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封裹泥固以渐砑牙,勿使见火折裂。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罐中炉甘石熔化成团,冷定毁罐取出。每十耗去其二,即倭铅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我国古代积累了炼锌的生产技术B.用该方法可以炼铝和铜等C.炼锌过程中,煤作燃料和还原剂D.“逐层用煤炭”可增大接触面积18.许多科技工作、研究对象及成果都与化学密不可分,如“蓝碳”,即通过海洋和海岸带生态系统吸收并固存的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应用于“万米载人潜水器”的新型钛合金具有强度高、耐腐蚀的特点B.生长在藤蔓上的“美月”西瓜是一种高糖水果,其所含糖类物质不一定能发生水解反应C.“无塑海洋行动”中的“塑”指塑料,其合成方法均与酚醛树脂的合成方法相同D.我国近海及海岸带的“蓝碳”潜力巨大,有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19.(2023·江门调研)下列关于化学品的使用错误的是()A.阿司匹林是一种解热镇痛药,但长期大量服用会有一定毒副作用B.维生素C具有一定的还原性,常用作水果罐头中的抗氧化剂C.烘焙糕点所用的发酵粉主要成分之一是碳酸氢钠D.将硝酸铵和熟石灰混合使用,既能给农作物提供营养元素,又能降低土壤酸性20.(2023·广东六校三次联考)谈及粤式美食,早茶在其中占有不可估量的地位,在茶楼“叹早茶”更是广东人的一大乐趣。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香甜松软的马拉糕在制作过程中可加入小苏打增加蓬松度B.喝茶使用的瓷杯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C.蒜蓉生菜中不含糖类物质D.肠粉中的鸡蛋在蒸制过程中发生了变性板块Ⅰ化学科学与发展选择题突破一化学与STSE、传统文化1.C[A.西周信宜铜盉是金属制品,不是由天然高分子材料制成,A不合题意;B.清代冰梅纹凤尾尊是瓷器制品,属于硅酸盐产品不是由天然高分子材料制成,B不合题意;C.南宋墨龙图轴是由纤维素制成的纸张和卷轴,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C符合题意;D.秦朝兵马俑是陶瓷制品,属于硅酸盐产品不是由天然高分子材料制成,D不合题意;故答案为C。]2.B[A.“空气捕捉”法能实现从空气中捕获二氧化碳,有利于碳达峰、碳中和,故A正确;B.SiO2纤维传导光的能力非常强,所以是制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但二氧化硅不能导电,B错误;C.银易与硫结合成黑色的硫化银,银器久置于空气中其表面会逐渐变黑,是因为生成了Ag2S,故C正确;D.聚乙烯是乙烯加聚生成的高分子,聚乙烯属于高分子材料,故D正确;故选B。]3.C[A.催化剂可改变反应历程,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但是不改变焓变,A错误;B.DNA存储技术中用于编码的DNA是脱氧核糖核酸,B错误;C.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螺纹钢属于合金,C正确;D.燃料电池放电时主要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错误。]4.D[A.侯氏制碱法是将NH3、CO2依次通入饱和NaCl溶液中,发生以下反应:NH3+CO2+H2O=NH4HCO3;NH4HCO3+NaCl=NH4Cl+NaHCO3↓,其中NaHCO3溶解度最小,故有NaHCO3的晶体析出,故A正确;B.氢氟酸能和玻璃中的SiO2反应:SiO2+4HF=SiF4↑+2H2O,常用氢氟酸雕刻玻璃,故B正确;C.Na2O2能与水或CO2反应生成O2,可用于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故C正确;D.制备黑火药的原料为S、KNO3、C,三者比例为1∶2∶3,故D错误;故答案为D。]5.C[A.“见(湿)风即卤”是说海盐易析出,溶解度较小,而不是风化,A不合题意;B.见水为溶解,见火为熔化,则海盐中的氯化钠均未发生了化学变化,B不合题意;C.“煎卤”即加热蒸发,析出晶体,即该操作类似于蒸发浓缩,C符合题意;D.卤水不是胶体,则“皂角结盐”的原理不是发生了胶体聚沉,D不合题意。]6.B7.D[石墨烯材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A项错误;已指明是复合材料,B项错误;聚硅氧烷材料属于有机材料,C项错误;铈合金属于金属材料,钇属于金属元素,D项正确。]8.D[A.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不是硅,A不符合题意;B.煤的气化和液化都是化学变化,B不符合题意;C.分散系可以发生丁达尔现象,属于胶体,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100nm之间,C不符合题意;D.屠呦呦用乙醚萃取青蒿素,为人类做出了重大贡献,D符合题意;选D。]9.C[A.煤和石油等化石能源是现实中重要的能源,不可能禁止使用,故A错误;B.苯酚和甲醛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酚醛树脂,故B错误;C.液态植物油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后制作人造脂肪,故C正确;D.柴油属于脂肪烃,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故D错误;故选C。]10.A[A.爆炸时木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碳元素化合价升高,木炭作还原剂,故A正确;B.二氧化硅为非金属氧化物,故B错误;C.青檀树皮及稻草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故C错误;D.磁石的主要成分为四氧化三铁,故D错误。故选A。]11.A[A.莫道雪融便无迹,雪融成水水成冰是指水固液之间的转变属于物理变化,未涉及化学变化,A符合题意。B.爆竹爆炸过程中涉及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包含氧化还原反应,B不符合题意;C.石灰石加热分解生成CaO和二氧化碳,涉及分解反应,C不符合题意;D.蜡烛的燃烧为化学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2.D[A.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从而杀菌,不是因为具有氧化性,故A错误;B.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磷酸钡属于盐,不属于合金,故B错误;C.石墨烯是碳单质,不属于有机化合物,故C错误;D.煤中加入生石灰可减少硫氧化物的排放,从而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故D正确。]13.A[A.银锭中仅存在金属键,A错误;B.沏泡功夫茶利用了萃取原理,水作萃取剂,茶叶中的成分从茶叶中转移到了水中,B正确;C.在木材上雕刻花纹的过程主要发生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是化学变化,C正确;D.舞台上灯光光柱的形成是光遇到雾气或大气中的灰尘,产生了丁达尔效应,D正确;故选A。]14.A[A.元青花人物图玉壶春瓶属于青花瓷,由陶瓷制成;故A符合题意;B.南宋鎏金腰带与金属有关;故B不符合题意;C.清象牙雕空雕八仙福寿提梁盒与磷酸盐和有机质有关;故C不符合题意;D.北宋木雕罗汉像与木材有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15.B[A.核素,是指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可以用14C来测定文物年代,13C与14C都是碳元素的核素,A正确;B.废弃的聚乙烯塑料属于白色垃圾,不可降解,不含不饱和键,不能使溴水褪色,B错误;C.合金、纯金属都属于金属材料,铝锂合金属于金属材料,C正确;D.采用CO2超临界制冰,不产生污染,比氟利昂制冰更加环保,D正确。]16.B[A.自主开采的可燃冰燃烧时,是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向环境释放热量,故A正确;B.C60与发热服饰材料中的石墨烯是碳的不同单质,两者互为同素异形体,故B错误;C.高产水稻的DNA具有双螺旋结构,含有氢键,故C正确;D.晶体与非晶体可以用X射线衍射区别,测定月壤中磷酸盐矿物的晶体结构可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B。]17.B[本题主要考查中国传统文化中金属的冶炼,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知能力。热还原法不能用于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