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和沉积物 醛、酮类化合物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征求意见稿)_第1页
土壤和沉积物 醛、酮类化合物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征求意见稿)_第2页
土壤和沉积物 醛、酮类化合物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征求意见稿)_第3页
土壤和沉积物 醛、酮类化合物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征求意见稿)_第4页
土壤和沉积物 醛、酮类化合物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征求意见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次

前言........................................................................................................................................................ⅱ

1适用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方法原理.....................................................................................................................................................1

4试剂和材料.................................................................................................................................................1

5仪器和设备.................................................................................................................................................2

6样品.............................................................................................................................................................3

7分析步骤.....................................................................................................................................................4

8结果计算与表示.........................................................................................................................................5

9精密度和准确度.........................................................................................................................................6

10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6

11废物处理....................................................................................................................................................7

12注意事项...................................................................................................................................................7

附录A(规范性附录)方法检出限和测定下限.....................................................................................8

附录B(资料性附录)15种醛、酮类腙衍生物的参考色谱图............................................................9

附录C(资料性附录)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9

附录D(资料性附录)DNPH的纯化与空白检验...............................................................................16

i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土壤和沉积物中醛、

酮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醛、酮类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环境监测司和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

本标准验证单位: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沈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青

岛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天津市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技术研究院、天津市滨海新区环境保护监测站。

本标准生态环境部20□□年□□月□□日批准。

本标准自20□□年□□月□□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

ii

土壤和沉积物醛、酮类化合物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警告:实验中所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学试剂和标准品,配制时应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进行,操作

时应按规定佩戴防护器具,避免接触皮肤和衣服。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醛、酮类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本标准适用于土壤和沉积物中甲醛、乙醛、丙烯醛、丙酮、丙醛、丁烯醛、丁醛、苯甲醛、异

戊醛、正戊醛、对-甲基苯甲醛、间-甲基苯甲醛、邻-甲基苯甲醛、正己醛、2,5-二甲基苯甲醛等15

种醛、酮类化合物的测定。其他醛、酮类化合物通过方法验证,也可采用本方法测定。

当取样量为10g,定容体积为10ml时,方法检出限为0.02mg/kg~0.06mg/kg,测定下限为0.08

mg/kg~0.24mg/kg。详见附录A。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

标准。

GB17378.3海洋监测规范第3部分样品采集、贮存与运输

GB17378.5海洋监测规范第5部分:沉积物分析

HJ494水质采样技术指导

HJ613土壤干物质和水分的测定重量法

HJ/T166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3方法原理

土壤和沉积物中的醛、酮类化合物被弱酸性缓冲溶液振荡提取。提取液在一定温度和pH值下

与2,4-二硝基苯肼(DNPH)发生衍生化反应,生成稳定有色的腙类化合物,经萃取浓缩后,用高

效液相色谱仪分离,紫外检测器检测,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

4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化学试剂。实验用水为二次蒸馏水或纯水

设备制备的水,使用前需经过空白检验,确认目标化合物浓度低于方法检出限。

4.1氯化钠(NaCl)。

在400℃烘烤4h,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转移至磨口玻璃瓶中,于干燥器中保存。

4.2无水硫酸钠(Na2SO4)。

在400℃烘烤4h,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转移至磨口玻璃瓶中,于干燥器中保存。

4.3氢氧化钠(NaOH)。

1

4.4柠檬酸(C6H8O7)。

4.5柠檬酸钠(Na3C6H5O7·2H2O)。

4.62,4-二硝基苯肼{[2,4-(O2N)2C6H3]NHNH2,DNPH},纯度≥99%。

4.7冰醋酸(CH3COOH),含量≥98%。

4.8二氯甲烷(CH2Cl2),液相色谱纯。

4.9乙腈(CH3CN),液相色谱纯。

4.10氯化钠溶液:ρ(NaCl)=0.365g/ml。

称取36.5g氯化钠(4.1),用水溶解定容至100ml。

4.11氢氧化钠溶液:c(NaOH)=1.0mol/L。

称取4.0g氢氧化钠(4.3),用水溶解,冷却后用水定容至100ml。

4.12提取剂。

量取65.0ml氢氧化钠溶液(4.11)和6.0ml冰醋酸(4.7),缓慢倒入水中,用水稀释定容至1

L。

4.13缓冲溶液:pH值≈5。

称取84.0g柠檬酸(4.4)和29.4g柠檬酸钠(4.5),用水溶解定容至500ml。

4.14衍生剂:ρ(DNPH)=3.00mg/ml。

称取3.00g2,4-二硝基苯肼(4.6)于乙腈(4.9)中,用乙腈溶解定容至1L。

4.15醛、酮类-DNPH标准溶液:ρ=100μg/m(l以醛、酮类化合物计),包括甲醛-DNPH、乙醛-DNPH、

丙烯醛-DNPH、丙酮-DNPH、丙醛-DNPH、丁烯醛-DNPH、丁醛-DNPH、苯甲醛-DNPH、异戊醛

-DNPH、正戊醛-DNPH、邻-甲基苯甲醛-DNPH、间-甲基苯甲醛-DNPH、对-甲基苯甲醛-DNPH、

正己醛-DNPH、2,5-二甲基苯甲醛-DNPH。可购买市售有证标准溶液。

4.16醛、酮类标准贮备液:ρ=1000μg/ml,包括甲醛、乙醛、丙烯醛、丙酮、丙醛、丁烯醛、丁

醛、苯甲醛、异戊醛、正戊醛、邻-甲基苯甲醛、间-甲基苯甲醛、对-甲基苯甲醛、正己醛、2,5-二

甲基苯甲醛。可购买市售有证标准溶液。

4.17醛、酮类标准使用溶液:ρ=100μg/ml。

量取1.00ml醛、酮类标准贮备液(4.16)于10ml容量瓶中,用乙腈(4.9)稀释定容。保存期

为2个月。

4.18石英砂:0.297mm~0.84mm(50目~20目)。

在400℃烘烤4h,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转移至磨口玻璃瓶中,于干燥器中保存。

4.19氮气,纯度≥99.999%。

4.20玻璃纤维滤膜:孔径0.45μm。

5仪器和设备

5.1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具紫外检测器和梯度洗脱功能。

5.2色谱柱:填料为ODS(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C18),250mm(长)4.6mm(内径),粒

径5.0μm,或其他等效色谱柱。

5.3采样瓶:60ml或200ml,具聚四氟乙烯-硅胶衬垫螺旋盖的棕色广口玻璃瓶。

5.4恒温振荡器:温度精度为±2℃。

5.5萃取设备:固相萃取装置或液液萃取装置。

2

5.6浓缩设备:旋转蒸发装置或K-D浓缩仪、氮吹浓缩仪等性能相当的设备。

5.7天平:感量为0.01g。

5.8固相萃取柱:C18或等效的萃取柱,规格为6ml/1000mg或更大容量规格。

5.9分液漏斗:250ml,玻璃活塞不涂润滑油。

5.10提取瓶:200ml,具塞平底棕色玻璃瓶。

5.11平底烧瓶:200ml,具塞平底棕色玻璃烧瓶。

5.12便携式冷藏箱:温度可达4℃以下。

5.13一般实验室常用仪器和设备。

6样品

6.1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按照HJ/T166的相关规定进行土壤样品的采集和保存。按照HJ494的相关规定进行水体沉积

物样品的采集。按GB17378.3的相关规定进行海洋沉积物样品的采集。

样品采集后密闭贮存于预先洗净烘干的采样瓶(5.3)中,避光保存。如不能及时分析,于4℃

以下冷藏,5d内完成衍生及萃取,衍生化提取物在7d内分析完毕。

6.2样品的制备

去除样品中的异物(石子、叶片等),称取10g(精确到0.01g)样品于提取瓶(5.10)中。

6.3水分的测定

称取样品的同时,按照HJ613测定土壤样品干物质含量;按照GB17378.5测定沉积物样品含

水率。

6.4试样的制备

6.4.1提取

在装有样品的提取瓶中,加入200ml提取剂(4.12),密封,在恒温振荡器(5.4)中振荡18h,

用玻璃纤维滤膜(4.20)过滤,收集提取液,待测。

注:可使用翻转振荡器代替恒温振荡器,振荡时间为18h。

6.4.2衍生

取100ml提取液(6.4.1)于平底烧瓶(5.11)中,加入4ml缓冲溶液(4.13)、6ml衍生剂(4.14),

置于恒温振荡器(5.4)中,40℃振荡1h。

注1:可使用超声清洗器代替恒温振荡器,超声时间不少于30min。

注2:如果样品含量高,可适当稀释提取液,或减少样品的取样量。

6.4.3萃取和浓缩

6.4.3.1固相萃取法

将固相萃取柱(5.8)固定在固相萃取装置(5.5)上,分别用10ml乙腈(4.9)和10ml水活

3

化萃取柱。向衍生后的溶液(6.4.2)中加入10ml氯化钠溶液(4.10),并转移至萃取柱,上样速度

为3ml/min~5ml/min。再用10ml水冲洗容器和管路,完成后继续抽吸1min。用9ml乙腈(4.9)

以3ml/min~5ml/min的流速洗脱萃取柱,收集洗脱液至10ml容量瓶中,用乙腈(4.9)稀释至刻

度,混匀,待测。

6.4.3.2液液萃取法

将衍生后的溶液(6.4.2)转移至分液漏斗(5.9)中,加入1.5gNaCl(4.1),分别用15ml和

10ml二氯甲烷(4.8)分两次萃取,合并萃取液,萃取液经无水硫酸钠(4.2)脱水,用浓缩设备(5.6)

浓缩至近干,更换溶剂为乙腈(4.9),用乙腈准确定容至10ml,待测。

注:高浓度样品可适当增加一次萃取。

6.5空白试样的制备

以石英砂(4.18)代替样品,按照与试样的制备(6.4)相同的步骤进行空白试样的制备。

7分析步骤

7.1参考色谱条件

流动相:60%乙腈+40%水,等度洗脱,保持30min。

检测波长:360nm;

流动相流速:1.0ml/min;

柱温:30℃;

进样量:10μl。

7.2标准曲线的建立

分别量取适量的醛、酮类-DNPH标准溶液(4.15),用乙腈配制成质量浓度为30.0μg/L、50.0

μg/L、100μg/L、500μg/L、1.00×103μg/L和1.50×103μg/L的标准系列。按照参考色谱条件(7.1)

进行测定,以标准系列浓度为横坐标,以其对应的峰面积或峰高为纵坐标,建立标准曲线。

7.3参考色谱图

15种醛、酮类腙衍生物在C18柱(5.2)上的色谱图见图1。

注:1.甲醛-DNPH;2.乙醛-DNPH;3.丙烯醛-DNPH;4.丙酮-DNPH;5.丙醛-DNPH;6.丁烯醛-DNPH;

7.丁醛-DNPH;8.苯甲醛-DNPH;9.异戊醛-DNPH;10.正戊醛-DNPH;11.邻-甲基苯甲醛-DNPH;

12.间-甲基苯甲醛-DNPH;13.对-甲基苯甲醛-DNPH;14.正己醛-DNPH;15.2,5-二甲基苯甲醛-DNPH。

4

图115种醛、酮类腙衍生物的参考色谱图

注:其他不同类型色谱柱分离情况参见附录B。

7.4试样测定

按照与标准曲线的建立(7.2)相同的步骤进行试样(6.4)的测定。

7.5空白试验

按照与试样测定(7.4)相同的步骤进行空白试样(6.5)的测定。

8结果计算及表示

8.1定性分析

根据目标化合物的保留时间定性。必要时采用标准加入法、不同波长下的吸收比、紫外谱图扫

描等方法辅助定性。

8.2定量分析

根据建立的标准曲线(7.2),按照目标物的峰面积或峰高,采用外标法定量。

8.3结果计算

8.3.1土壤样品的结果计算

土壤中的目标物含量wi(mg/kg),按公式(1)进行计算。

VV

iex()

wi1

1000mwdmV0

式中:wi——样品中目标化合物的含量,mg/kg;

由标准曲线计算所得目标化合物的质量浓度,;

i——µg/L

V——试样定容体积,ml;

Vex——提取剂体积,ml;

m——土壤试样质量(湿重),g;

wdm——土壤试样干物质含量,%;

V0——提取液取样体积,ml。

8.3.1沉积物样品的结果计算

沉积物中的目标物含量wi(mg/kg),按公式(2)进行计算。

VV

iex()

wi2

1000m1wV0

式中:wi——样品中目标化合物的含量,mg/kg;

由标准曲线计算所得目标化合物的质量浓度,;

i——µg/L

V——试样定容体积,ml;

5

Vex——提取剂体积,ml;

m——沉积物试样质量(湿重),g;

w——沉积物试样含水率,%;

V0——提取液取样体积,ml。

8.4结果表示

测定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2位,最多保留3位有效数字。

注:间-甲基苯甲醛-DNPH和对-甲基苯甲醛-DNPH为难分离物质对,当色谱柱不能将二者分离时,测定结果为

难分离物质对之和。

9精密度和准确度

9.1精密度

6家实验室对醛、酮类化合物加标浓度为0.20mg/kg、0.50mg/kg、2.00mg/kg的土壤样品进行6

次重复测定,测定结果如下:实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8%~29%,4.3%~33%,0.2%~29%;

实验室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0%~20%,6.4%~20%,6.6%~20%;重复性限分别为:0.05mg/kg

~0.09mg/kg,0.14mg/kg~0.22mg/kg,0.37mg/kg~0.88mg/kg;再现性限分别为:0.07mg/kg~0.10

mg/kg,0.18mg/kg~0.25mg/kg,0.66mg/kg~0.90mg/kg。

6家实验室对醛、酮类化合物加标浓度为0.20mg/kg、0.50mg/kg、2.00mg/kg的沉积物样品进

行6次重复测定,测定结果如下:实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8%~32%,2.5%~29%,1.7%~22%;

实验室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7.9%~21%,11%~19%,6.7%~21%;重复性限分别为:0.07mg/kg

~0.10mg/kg,0.10mg/kg~0.25mg/kg,0.33mg/kg~0.65mg/kg;再现性限分别为:0.05mg/kg

~0.11mg/kg,0.15mg/kg~0.38mg/kg,0.47mg/kg~1.02mg/kg。

9.2准确度

6家实验室对加标浓度为0.20mg/kg、0.50mg/kg、2.00mg/kg的土壤样品进行6次重复测定,

加标回收率范围分别为:43.5%~101%、41.5%~99.0%、42.0%~104%,加标回收率最终值分别为:

56.3%±19.0%~87.0%±20.4%、51.2%±21.4%~85.6%±17.6%、50.8%±26.6%~88.7%±14.8%。

6家实验室对加标浓度为0.20mg/kg、0.50mg/kg、2.00mg/kg的沉积物样品进行6次重复测定,

加标回收率范围分别为:46.3%~112%、40.8%~112%、41.3%~116%,加标回收率最终值分别为:

54.5%±15.4%~91.2%±30.4%、47.9%±22.8%~90.5%±26.2%、45.4%±20.6%~94.7%±32.0%。

精密度和准确度结果参见附录C。

10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10.1空白

每批样品(最多20个样品)至少分析一个实验室空白,其目标物的测定结果应低于方法检出

限。

6

10.2校准

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应≥0.999,否则应重新进行校准。

每20个样品或每批次(最多20个样品)分析一个标准曲线中间浓度点,其测定值与标准值相

对误差在±15%之内,否则应重新绘制标准曲线。

10.3平行样测定

每批样品(最多20个样品)至少测定一个平行样,平行样测定结果相对偏差应≤35%。

10.4加标回收测定

每批样品(最多20个样品)至少分析一个实际样品加标,醛类回收率应在45%~120%之间,

丙酮回收率应在40%~100%之间。

11废物的处理

实验中产生的废物应集中收集,并送具有资质的单位统一处置。

12注意事项

12.1清洗后的玻璃器皿,在使用前应于130℃烘2h~3h。

12.2不得用丙酮、甲醇或乙醇清洗玻璃器皿,以免对测定造成干扰。

12.3DNPH经空白检验含有目标物时,需进行纯化处理。纯化方法参见附录D。

7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方法的检出限和测定下限

表A.1给出了目标物的方法检出限和测定下限。

表A.1方法检出限和测定下限

检出限测定下限

序号组分名称英文名称

化学登记号(mg/kg)(mg/kg)

1甲醛Formaldehyde50-00-00.020.08

2乙醛Acetaldehyde75-07-00.040.16

3丙烯醛Acrolein107-02-80.040.16

4丙酮Actone67-64-10.040.16

5丙醛Propanal(Propioaldehyde)123-38-60.040.16

6丁烯醛Crotonaldehyde123-73-90.040.16

7丁醛Butanal(Butylaldehyde)123-72-80.040.16

8苯甲醛Benzaldehyde100-52-70.060.24

9异戊醛Isovaleraldehyde590-86-30.060.24

10正戊醛Pentanal(Valeraldehyde)110-62-30.060.24

11邻-甲基苯甲醛o-Tolualdehyde529-20-40.050.20

12间-甲基苯甲醛m-Tolualdehyde620-23-50.060.24

13对-甲基苯甲醛p-Tolualdehyde104-87-00.060.24

14正己醛Hexanal(Hexaldehyde)66-25-10.060.24

152,5-二甲基苯甲醛2,5-Dimethylbenzaldehyde5779-94-20.060.24

8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15种醛、酮类腙衍生物的参考色谱图

图B.1~B.2给出了不同色谱柱,在相应的色谱分离条件下的参考色谱图。

色谱柱1:5.0µm粒径亲水型烷基键合多孔硅胶固定相

流动相:乙腈/水。流速1.5ml/min,梯度洗脱,60%乙腈保持8min,8min~18min内乙腈从

60%线性增至70%,18min~25min内乙腈从70%线性增至80%,25min~26min内乙腈从80%线性

降至60%,保持5min。

图B.1色谱柱1参考色谱图

色谱柱2:5.0µm粒径十八烷基硅烷键合多孔硅胶固定相

流动相:乙腈/水。流速1.5ml/min,梯度洗脱,60%乙腈保持8min,8min~18min内乙腈从

60%线性增至70%,18min~25min内乙腈从70%线性增至80%,25min~26min内乙腈从80%线性

降至60%,保持5min。

图B.2色谱柱2参考色谱图

注:1.甲醛-DNPH;2.乙醛-DNPH;3.丙烯醛-DNPH;4.丙酮-DNPH;5.丙醛-DNPH;6.丁烯醛-DNPH;

7.丁醛-DNPH;8.苯甲醛-DNPH;9.异戊醛-DNPH;10.正戊醛-DNPH;11.邻-甲基苯甲醛-DNPH;

12.间-甲基苯甲醛-DNPH;13.对-甲基苯甲醛-DNPH;14.正己醛-DNPH;15.2,5-二甲基苯甲醛-DNPH。

9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附表C.1和附表C.2给出了方法的重复性限、再现性限和加标回收率等精密度和准确度指标。

附表C.1方法的精密度汇总表

实验室内实验室间

序样品浓度均值重复性限r再现性限

化合物名称相对标准相对标准

号类型(mg/kg)(mg/kg)(mg/kg)R(mg/kg)

偏差(%)偏差(%)

0.200.175.9~25100.090.10

土壤0.500.434.8~288.40.210.20

2.001.780.2~296.60.880.86

1甲醛

0.200.176.2~27110.100.10

沉积物0.500.455.8~24120.250.27

2.001.903.1~12120.370.69

0.200.165.5~24180.080.09

土壤0.500.385.0~26100.170.18

2.001.565.1~298.50.630.68

2乙醛

0.200.178.8~29170.090.11

沉积物0.500.426.5~22120.170.21

2.001.834.2~12120.430.71

0.200.139.6~22150.060.08

土壤0.500.347.1~26140.140.19

2.001.414.3~26180.710.89

3丙烯醛

0.200.157.4~297.90.080.10

沉积物0.500.335.4~18120.120.15

2.001.451.7~22140.650.70

0.200.127.0~28130.050.07

土壤0.500.268.5~27160.150.18

2.001.022.3~24200.370.66

4丙酮

0.200.114.4~32110.070.07

沉积物0.500.242.5~23170.130.16

2.000.914.7~16170.330.53

0.200.146.3~23120.060.07

土壤0.500.376.8~316.40.220.21

2.001.625.2~277.10.720.72

5丙醛

0.200.174.6~13120.050.07

沉积物0.500.413.5~29120.190.22

2.001.891.7~12140.380.82

6丁烯醛土壤0.200.144.8~20200.060.09

10

实验室内实验室间

序样品浓度均值重复性限r再现性限

化合物名称相对标准相对标准

号类型(mg/kg)(mg/kg)(mg/kg)R(mg/kg)

偏差(%)偏差(%)

0.500.345.1~21200.150.25

2.001.422.0~25180.550.86

0.200.164.7~29150.070.09

沉积物0.500.375.5~27170.180.21

2.001.583.7~20180.640.99

0.200.145.8~20190.050.08

土壤0.500.367.5~22150.170.22

2.001.562.1~20140.530.76

7丁醛

0.200.172.8~17200.050.10

沉积物0.500.405.4~22170.240.38

2.001.782.4~14210.361.02

0.200.146.5~22180.060.09

土壤0.500.369.6~26170.200.24

2.001.562.3~26150.680.88

8苯甲醛

0.200.186.1~27140.090.11

沉积物0.500.407.7~25120.210.21

2.001.766.1~148.60.560.61

0.200.156.9~18180.050.09

土壤0.500.378.0~23150.160.21

2.001.504.4~18130.510.70

9异戊醛

0.200.174.8~21120.080.09

沉积物0.500.405.7~17150.120.20

2.001.772.7~126.70.370.47

0.200.145.7~18120.050.07

土壤0.500.378.3~25170.180.25

2.001.524.8~23140.630.83

10戊醛

0.200.166.2~21180.050.09

沉积物0.500.392.9~13150.100.18

2.001.783.3~109.40.350.53

0.200.155.0~20180.070.09

土壤0.500.385.8~18140.150.20

2.001.615.0~23150.680.90

11邻-甲基苯甲醛

0.200.175.5~26180.070.09

沉积物0.500.406.5~21190.160.23

2.001.767.3~148.20.530.61

0.200.145.3~21200.070.10

12间-甲基苯甲醛土壤

0.500.365.2~27180.160.23

11

实验室内实验室间

序样品浓度均值重复性限r再现性限

化合物名称相对标准相对标准

号类型(mg/kg)(mg/kg)(mg/kg)R(mg/kg)

偏差(%)偏差(%)

2.001.634.3~15150.480.83

0.200.166.9~27110.080.08

沉积物0.500.387.5~18140.150.20

2.001.686.2~19120.580.71

0.200.154.8~24140.070.09

土壤0.500.408.2~25160.160.21

2.001.645.2~18120.520.72

13对-甲基苯甲醛

0.200.164.8~24210.050.10

沉积物0.500.407.0~21110.180.19

2.001.697.6~20120.640.79

0.200.146.9~17140.050.07

土壤0.500.367.5~33150.190.22

2.001.495.5~21130.570.76

14己醛

0.200.164.9~25180.060.09

沉积物0.500.395.0~15140.120.19

2.001.673.7~12110.420.62

0.200.156.3~29130.070.08

土壤0.500.404.3~20180.150.24

2,5-2.001.664.4~18120.550.71

15

二甲基苯甲醛0.200.174.1~27110.080.08

沉积物0.500.414.6~15120.140.18

2.001.834.2~17150.510.91

附表C.2方法的准确度汇总表

序样品加标浓度加标回收率范围

化合物名称(%)(%)(%)

号类型(mg/kg)(%)

0.2079.0~10187.010.287.0±20.4

土壤0.5076.7~98.785.68.885.6±17.6

2.0078.1~10088.77.488.7±14.8

1甲醛

0.2074.1~98.386.512.586.5±25.0

沉积物0.5081.2~11290.513.190.5±26.2

2.0080.7~11094.512.194.5±24.2

0.2055.3~94.379.516.279.5±32.4

土壤0.5066.3~89.476.210.076.2±20.0

2乙醛

2.0064.0~88.378.98.778.9±17.4

沉积物0.206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