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 判断题55题-2023-2024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江西地区专版)_第1页
专题4 判断题55题-2023-2024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江西地区专版)_第2页
专题4 判断题55题-2023-2024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江西地区专版)_第3页
专题4 判断题55题-2023-2024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江西地区专版)_第4页
专题4 判断题55题-2023-2024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江西地区专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4判断题55题一、判断题1.(2022上·江西赣州·三年级统考期末)1000克棉花比1千克铁轻。()2.(2022上·江西宜春·三年级统考期末)把一个周长是16厘米的正方形剪成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是8厘米。()3.(2022上·江西吉安·三年级统考期末)3名同学共吃一个月饼,每人吃了这个月饼的。()4.(2023上·江西南昌·三年级统考期末)求6是3的几倍和求6的3倍是几计算方法相同。()5.(2022上·江西宜春·三年级统考期末)分针走1小格,秒针走1圈,是60秒。()6.(2021-2022学年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长和宽也分别相等。()7.(2022上·江西上饶·三年级统考期末)小丽要去图书馆,她家距图书馆有15千米,她最好步行去。()8.(2023上·江西吉安·三年级统考期末)1吨棉花比1000千克铁轻。()9.(2022上·江西上饶·三年级统考期末)268×0和268+0的结果相等。()10.(2022上·江西赣州·三年级统考期末)把一个西瓜分成5份,吃了4份,还剩。()11.(2022上·江西宜春·三年级统考期末)1吨铁块和1吨棉花一样重。()12.(2022上·江西吉安·三年级统考期末)教室里的讲台长2分米。()13.(2023上·江西宜春·三年级统考期末)把一个蛋糕分成8份,取其中的两份就是。()14.(2022上·江西吉安·三年级校考期末)一袋大米的一定比这袋大米的多。()15.(2022上·江西上饶·三年级统考期末)把一个月饼分成6份,每份是它的。()16.(2022上·江西上饶·三年级统考期末)在3×8=24中,3、8都是因数。()17.(2022上·江西上饶·三年级统考期末)长方形和正方形都只有对边相等。()18.(2022上·江西上饶·三年级统考期末)小学生用的铅笔长15分米。()19.(2023上·江西南昌·三年级统考期末)钟面上时针从12走到1,分针走了5个小格。()20.(2022上·江西上饶·三年级统考期末)一捆书有15本,其中是科技书,科技书有5本。()21.(2023上·江西南昌·三年级统考期末)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它们的形状大小也一定相同。()22.(2023上·江西吉安·三年级统考期末)正方形的边长增加了3厘米,周长就增加了12厘米。()23.(2021-2022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期中考试数学试卷)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大于两个数相加的和。()24.(2022上·江西上饶·三年级统考期末)在身份证号,20110819是出生日期。()25.(2022上·江西吉安·三年级校考期末)12个果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4个,是这些果子的。

()26.(2022上·江西吉安·三年级统考期末)两个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它们的形状一定完全相同。()27.(2023上·江西吉安·三年级统考期末)钟面上走得最慢的是秒针。()28.(2023上·江西吉安·三年级统考期末)两个周长是16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32分米。()29.(2023上·江西南昌·三年级统考期末)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蛋糕的。()30.(2022上·江西吉安·三年级统考期末)秒针从钟面上的数字1走到数字5,经过了4秒。()31.(2022上·江西宜春·三年级统考期末)把一盒巧克力分给小帅、小泽和小元,每人分得这盒巧克力的。()32.(2023上·江西南昌·三年级统考期末)一个三位数乘9,积不一定是四位数。()33.(2022上·江西鹰潭·三年级统考期末)一枚1元的硬币大约厚2毫米,100枚这样的硬币摞起来大约高2米。()34.(2022上·江西宜春·三年级统考期末)三位数乘一位数积一定是三位数。()35.(2022上·江西上饶·三年级统考期末)钟面上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秒针走1大格是1秒。()36.(2022上·江西吉安·三年级校考期末)一个三位数乘9,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37.(2022上·江西赣州·三年级统考期末)从到,经过了1时20分。()38.(2023上·江西吉安·三年级统考期末)用16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和正方形中,周长最短是20厘米。()39.(2022上·江西鹰潭·三年级统考期末)明明捡到了一张身份证,号码可以确定失主的出生年份是1990年,性别是男性。()40.(2023上·江西宜春·三年级统考期末)一个三位数乘3,积也一定是三位数。

()41.(2023上·江西吉安·三年级统考期末)同学们做课间操,每人做一遍需要5分钟,4个人一起做需要20分钟。()42.(2022-2023学年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一定有几个0。()43.(2022上·江西吉安·三年级统考期末)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不是长方形就是正方形。()44.(2023上·江西宜春·三年级统考期末)三(1)班同学喜欢打篮球有16人,喜欢踢足球有15人,两项都喜欢的有8人,一共调查了31人。()45.(2022上·江西上饶·三年级统考期末)两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它们的边长一定相等。()46.(2023上·江西宜春·三年级统考期末)正方形的周长一定是它边长的4倍。()47.(2022上·江西赣州·三年级统考期末)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2厘米,它的周长增加8厘米。()48.(2023上·江西吉安·三年级统考期末)由4条线段组成的图形是四边形。()49.(2020-2021学年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单元目标检测卷(第7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四边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50.(2022-2023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两个数的末尾没有0,那么它们积的末尾一定没有0。()51.(2022上·江西鹰潭·三年级统考期末)王老师的体重大约是5千克。()52.(2023上·江西吉安·三年级统考期末)妈妈买了30米布,这块布的周长就是30米。()53.(2022上·江西吉安·三年级校考期末)钟面上的秒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走了15秒。()54.(2023上·江西宜春·三年级统考期末)1000克棉花和一千克铁一样重。()55.(2023上·江西吉安·三年级统考期末)9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2份是这些苹果的。()参考答案1.×【分析】1千克=1000克,据此进行判断即可。【详解】1千克克,所以1000克棉花和1千克一样重。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明确1千克=1000克。2.×【分析】将一个正方形剪为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后,多了两条长为正方形边长长度的边,根据长方形周长公式得到,长方形的周长不为8厘米。【详解】正方形的边长为:16÷4=4(厘米)长方形的宽为:4÷2=2(厘米)长方形的周长为:4+4+2+2=12(厘米)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图形认知的能力,可画图验证。3.×【分析】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占其几分之一,据此即可解答。【详解】3名同学共吃一个月饼,并没有说3人平均分了这个月饼,所以不能说每人吃了这个月饼的,原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睛】熟练掌握分数的初步认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分析】求6是3的几倍,用6除以3解答。求6的3倍,用6乘3解答。【详解】6÷3=26×3=186是3的2倍,6的3倍是18。二者计算方法不同。故答案为:×【点睛】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5.√【分析】钟面上,秒针走1个小格是1秒,走1个大格是5秒,走1圈是60秒,即1分钟。此时分针走了1小格。【详解】由分析得:分针走1小格,秒针走1圈,是60秒。原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钟面上指针的认识,需熟练掌握。6.×【分析】长方形的周长相等,则长方形长与宽之和相等,而同一个和可以分解成不止一组的加数。【详解】当周长为12时,长、宽可以为4、2,也可以为5、1,所以长和宽不一定相等,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睛】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的周长公式,运用反例即可证明。7.×【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和实际数据,以及对千米的认识进行判断即可。【详解】根据生活经验可知,小丽要去图书馆,她家距图书馆有15千米,她最好乘车去。故答案为:×【点睛】熟练掌握对千米的认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8.×【分析】本题先根据吨与千克的进率:1吨=1000千克,然后把1吨化成以千克作单位的数,再进行比较即可。【详解】1吨=1000千克所以本题棉花与铁同样重,故原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吨、千克的认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让学生了解吨、千克之间的进率,了解1吨等于1000千克,再进行解答,在解答时,不能凭感觉进行选择。9.×【分析】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任何数加0还得这个数,依此计算并判断。【详解】268×0=0;268+0=2680<268故答案为:×【点睛】熟练掌握有关的0的乘法、加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0.×【分析】若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5份,则每份占,因为本题没有“平均”两个字,所以每份大小不同,还剩下的这一份不一定占这个西瓜的。【详解】因为这个西瓜不一定被平均分成5份,所以剩下的1份不一定占这个西瓜的。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分数的认识,注意“平均分”这个关键词。11.√【分析】根据题意可知,铁块和棉花的质量都是1吨,1吨=1吨,据此解答。【详解】1吨铁块和1吨棉花的质量都是1吨,所以1吨铁块和1吨棉花一样重;故答案为:√。【点睛】解决此题不要被物体的表面现象迷惑,只要两件物品都重1吨,那它们就一样重。12.×【分析】根据生活常识可知,教室里的讲台长应该是2米,不是2分米,据此即可解答。【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教室里的讲台长2米,原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睛】根据情景选择计量单位,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常识的掌握。13.×【分析】用分数表示其中的几份,一定要注意是否平均分,如果没有平均分,则不能用分数表示。【详解】本题不是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两份就不能用表示,所以判断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数意义的掌握和灵活运用。14.√【分析】因为比较的是同一袋大米的和的大小,所以根据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分母小的分数大,直接比较和的大小即可。【详解】>则一袋大米的一定比这袋大米的多。题干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的应用。15.×【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分母表示平均分的总份数,分子表示取其中的份数,依此判断。【详解】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它的,题目中没有说明是平均分。故答案为:×【点睛】熟练掌握分数的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6.×【分析】因为3×8=24,则24是3和8的倍数,3和8是24的因数,因数和倍数是相对的,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据此解答即可。【详解】据分析可知:在3×8=24中,3、8都是因数,此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睛】熟练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7.×【详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所以判断错误。18.×【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计量小学生用的铅笔长度应用“厘米”作单位;据此解答即可。【详解】小学生用的铅笔长15厘米,长15分米不符合实际;所以原题的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睛】在选择长度单位时,应联系实际判断其大小,再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19.×【分析】钟面上有12大格和60小格,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小格是1分钟,走60小格是60分钟,即1小时,据此即可解答。【详解】根据分析可知,钟面上时针从12走到1,时针走了1大格,即1小时,所以分针要走60小格,原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时、分、秒的认识。20.√【分析】把这一捆书的本数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它的,求每份的本数,用总本数除以3即可。【详解】15÷3=5(本)科技书有5本,所以原题的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睛】本题关键是理解分数的意义,将分数转化成整数除法,再进行解答。21.×【分析】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因此可假设两个长方形的周长都是12厘米,然后用12厘米除以2,从而计算出长方形长与宽的和,然后再进行判断计算。【详解】假设两个长方形的周长都是12厘米长+宽=12÷2=6(厘米)6=5+1=4+2所以,长方形的长为5厘米,宽为1厘米;或:长方形的长为4厘米,宽为2厘米;由此可知,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它们的形状大小不一定相同。故答案为:×【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根据长方形的周长确定长方形的长和宽,应熟记: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22.√【分析】正方形有四条边,边长增加的厘米数乘4等于正方周长增加的长度,据此即可解答。【详解】3×4=12(厘米),所以正方形的边长增加了3厘米,周长就增加了12厘米,原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正方形周长的认识。23.×【分析】两数相乘所得积与这两个数的和的大小关系,得看具体的数是多少,如0与1的积是0,而0与1的和是1,1大于0;再入2与9的积是18,而2与9的和是11,此时积却大于和,所得得看具体的数是多少。【详解】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大于两个数相加的和,这句话不对。故答案为:×【点睛】考查学生思维的全面性,要考虑到0与任何数的积都为0,而0与任何数的和都为这个数。24.√【分析】身份证的第7~14位表示出生日期,其中第7~10位是出生的年份,11、12位是出生的月份,第13、14位是出生的日;由此判断。【详解】在身份证号,7~14位是20110819,这是他的是出生日期,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睛】本题是考查身份证的数字编码问题,身份证上:1、前六位是地区代码;2、7~14位是出生日期;3、15~17位是顺序码,其中第17位奇数分给男性,偶数分给女性;4、第18位是校验码。25.×【分析】平均分用除法计算即可。【详解】12÷3=4,则是这些果子的。故答案为:×【点睛】考查平均分用除法进行计算即可。26.×【分析】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可知,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长宽和相等,但两个长方形的长不一定相等,宽不一定相等,据此举例解答。【详解】举例可知:(8+2)×2=10×2=20(厘米)(6+4)×2=10×2=20(厘米)则两个周长为20厘米的长方形,可以分别长8厘米宽2厘米,以及长6厘米宽4厘米,两个长方形的形状不是完全相同。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长方形周长公式的应用,长方形的周长确定,长宽和就确定了,但长以及宽不确定。27.×【分析】我们知道,一般钟面上有三根指针,即秒针、分针、时针.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个数字.也就是说由快到慢是秒针、分针、时针。【详解】钟面上走得最慢的是时针,最快的是秒针;故答案为×。28.×【分析】两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则长方形的长为2个正方形的边长,宽为1个正方形的边长。根据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解答。【详解】16÷4=4(分米)(2×4+4)×2=12×2=24(分米)则长方形的周长是24分米。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正方形和长方形周长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求出长方形的长和宽。29.√【详解】把一个数/图形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故答案为:√30.×【分析】钟面上有12大格,秒针走一大格是5秒,秒针从数字1走到数字5共走4大格,经过了5×4=20秒,据此即可解答。【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秒针从钟面上的数字1走到数字5,走了4大格,经过了20秒,原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钟面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31.×【分析】把这盒巧克力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给小帅、小泽和小元,每人分得这盒巧克力的。【详解】把一盒巧克力平均分给小帅、小泽和小元,每人分得这盒巧克力的。由于原题没说平均分,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睛】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32.√【分析】根据题意,假设一个三位数是100或999,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详解】根据题意,假设一个三位数是100或999;100×9=900999×9=8991900是三位数,8991是四位数;所以,一个三位数乘9,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睛】根据题意,用赋值法能比较容易的解决此类问题。33.×【分析】一枚1元的硬币大约厚2毫米,100枚硬币就是100个2毫米,100×2=200毫米=20厘米=2分米。【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一枚1元的硬币大约厚2毫米,100枚这样的硬币摞起来大约高2米。故答案为:×【点睛】熟悉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4.×【分析】用最小的三位数乘最小的一位数,乘积最小。用最大的三位数乘最大的一位数,乘积最大。据此判断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积是几位数,进而解答。【详解】100×1=100999×9=8991则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故原题干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睛】三位数乘一位数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在那一位的下面写上相应的积。35.×【分析】钟面上,一个大格有5个小格,时针走1大格的时间是1小时,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依此判断。【详解】钟面上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秒针走1大格是5秒。故答案为:×【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经过时间的计算,熟练掌握对钟面指针的认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6.√【分析】根据题意,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一位数是9,据此先举例计算,再判断选择即可。【详解】999×9=8991100×9=900所以,一个三位数乘9,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故答案为:√【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7.×【分析】用减去,算出经过的时间再判断;据此解答。【详解】根据分析:-=40(分钟),所以从到,经过了40分钟,而不是1时20分。故答案为:×【点睛】熟练掌握经过时间的计算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8.×【分析】在拼图中(不重叠),当所拼的图形的长和宽最接近时,所拼图形的周长最短,因此此题中,所拼的正方形的周长最短,而正方形的边长为4厘米,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依此计算并判断。【详解】如图:4×4=16(厘米),即用16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和正方形中,周长最短是16厘米。故答案为:×【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组合图形的周长,应熟练掌握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39.√【分析】身份证号码中第1~6位为省市地区代码,第7~14位表示出生年月日,第15、16为顺序码,第17位表示性别,其中单数为男、双数为女。第18位是校验码。据此解答即可。【详解第7~10位是1990,表示出生年份是1990年。第17位上3,表示男性。故答案为:√【点睛】熟练掌握身份证各个数位表示的意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40.×【详解】例如:400×3=1200,积也可能是四位数,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睛】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用举例子的方法是解答判断题常用的方法。41.×【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每人做一遍课间操的时间=4个人一起做一遍课间操的时间,依此判断。【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同学们做课间操,每人做一遍需要5分钟,4个人一起做需要5分钟。故答案为:×【点睛】熟练掌握对时间单位的认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42.×【分析】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是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再数两个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但是乘数的末尾0的个数和积的末尾0的个数不一定一样。【详解】假设乘数是2、30和2、50,2×30=60,乘数的末尾有1个0,积的末尾有1个0;2×500=1000,乘数的末尾有2个0,积的末尾有3个0。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一定有几个0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睛】熟练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是解题关键。43.√【详解】由四边形的意义可知,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不是长方形就是正方形。说法正确;故答案为:√44.×【分析】先用16加上15求出两者的和,再减去重复计算的8人即可。【详解】16+15-8=31-8=23(人)一共调查了23人,所以原题的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睛】此题主要考查集合问题的灵活应用,总人数=(A+B)-既A又B。45.√【详解】略46.√【分析】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所以正方形的周长一定是它边长的4倍,据此即可解答。【详解】正方形的周长等于边长乘4,所以原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正方形周长与边长关系的掌握。47.√【分析】根据正方形的特征好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正方形的4条边的长度都相等,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由此解答。【详解】根据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2厘米,它的周长增加8厘米,此说法是正确的。故答案为:√48.×【分析】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4条线段依次首尾相接围成的封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