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大学试题(政治学)-中国政治制度史笔试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摘选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大学试题(政治学)-中国政治制度史笔试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摘选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大学试题(政治学)-中国政治制度史笔试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摘选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大学试题(政治学)-中国政治制度史笔试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摘选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大学试题(政治学)-中国政治制度史笔试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摘选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大学试题(政治学)-中国政治制度史笔试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摘选含答案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75题)1.唐代,逐渐侵夺正式机构的各种权力诸使有()等。A、度支使B、布政使C、西域使D、盐池使2.祖先崇拜是西周宗教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祭祖作为最重要的宗教活动,无论大宗小宗均可进行。3.军机处大臣有军机大臣()。A、军机章京B、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C、笔帖式D、军机大臣上行走4.终止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资格的条件是:()。A、任期届满B、死亡C、丧失国籍D、辞职被接受E、未经批准两次不出席本级人大会议F、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5.南京国民政府五院的主要职权。6.下列战役属于反抗外来侵略、捍卫中华民族利益的是()。①东京保卫战②台州九捷③郾城大战④北京保卫战⑤雅克萨之战A、①②⑤B、②③④C、③⑤D、②⑤7.元朝中央设立中书省,地方上设立十一个(),行省下设路、府、州、县。A、行省B、道C、郡D、军8.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形成于()时期。A、夏商西周B、春秋C、战国D、秦朝9.主管官吏人事部门在西汉是()A、尚书台B、吏部C、文官归吏部D、丞相御史二府10.()时,丞相的权力开始削弱。A、汉高祖B、汉武帝C、汉景帝D、汉文帝11.清朝致仕制度基本沿袭明制,官员退休年龄为()岁。A、50B、60C、65D、7012.国家主席第二顺位补缺候选人是()。A、国家副主席B、全国人大委员长C、全国人大副委员长D、国务院总理13.辽朝的州按地理位置的重要程度分为()、团练、防御、刺史五等。A、枢密B、节度C、观察D、通判14.秦朝实行郡县两级制,将郡作为国家地方政权的基层组织。15.论西魏、北周时期“府兵制”的特点。16.历史上的百日维新运动,与洋务运动一样,核心在于引进西方先进技术。17.为什么在中国历史上无法避免宦官乱政的现象()。A、皇位的世袭制对政治稳定有重要的作用B、外朝官有家族和师友背景,势大权重的朝臣有可能夺取皇位,因而很难赢得皇帝的信任C、宦官作为服侍皇帝私人生活的奴才,一般没有家族背景,对皇权不构成威胁,故深得皇帝的信任和纵容D、宦官与皇帝朝夕相处,比外朝官更有机会摸透皇帝的秉性,极易与皇帝产生情感上的联系E、在制度的设置上,外朝官的权力逐渐趋于分散,直到废除宰相,失去了与宦官抗衡的体制力量18.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13部[州]监察区,各部设()。A、刺史B、御史C、廷尉D、司隶校尉19.西周的选拔人才注重德与能的结合,而以能为重。20.鸦片战争后,根据《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个通商口岸。为此,清政府设置了五口通商大臣,在名义和实际上都是管理通商事务。21.()是指出自忠诚,从对统治者有利的出发点上提出来的补阙和匡正。A、劝慰B、勉励C、谏诤D、讥讽22.秦以后各朝代政治结构的共同点是()的统治。A、民主制B、世袭制C、共和制D、皇权专制23.列举宋代在强化科举法规,严格考试规范方面的举措。24.明朝废除御史台,建立(),行政中央监察机构职责。25.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26.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为及时处理青海战事,设立军机房办理军务事宜。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改为办理军机事务处,作为临时军事行政机构。权力日益扩大,成为参与机要、参决大政的中枢机构。其权限的划定和官员的任用都有制度可循。27.南京临时政府的立法机关是临时参议院。从制度上讲,临时政府临时参议院具有临时国会的性质,是国会的前身,但是,它没有获得对总统的监督权,对临时大总统处于一种事实上的软弱地位。因此,中国的社会形态与国家体制仍然是专权的。28.公务员交流的形式主要是:()、()、()。29.春秋时期,将、相分治始成定制。30.()改革官制,废除勃极烈制,全面采用汉官制度。A、完颜阿骨打B、海陵王C、金熙宗D、金太宗31.按照现代人类学的分期理论,三皇五帝大概都已经是进入部落阶段的传说人物。从总体来说,出现频率更高的三皇,主要是指()。A、燧人B、伏羲C、神农D、黄帝32.宋代的府是皇帝即位前居住或任职的()以及京都、()所在地。A、道B、州C、陪都D、监33.法院的正副院长、正副庭长、审判员和助理审判员以及人民陪审员必须是:()。34.试论战国时期魏国和秦国变法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上的历史地位。35.唐代制度规定,凡属皇帝命令,必须经政事堂会议正式决议通过,加盖()后方可颁布施行,凡未加盖此印,未经政事堂决议副署,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被认为是违制的。A、中书门下之印B、尚书省之印C、中书省之印D、门下省之印36.唐代,()是当然的宰相。A、尚书左仆射B、大将军C、中书令D、加“参知政事”37.国家主席、副主席连选连任不得超过()。A、不得超过10年B、不得超过15年C、不得超过20年D、无限制38.两宋中央监察机构有什么变化?39.唐玄宗开元年间编篡的《唐六典》是我国最早的行政法典。40.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主体是省、自治区、直辖市,省、自治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A、党委B、政府C、人大及其常委会D、政协41.东夷集团的活动区域()。A、陕西和甘肃B、河南山东C、云南广东D、四川一带42.1933年国民政府公布的《公务员任用法》规定公务员任用的第一资格是()。A、革命功勋B、任官经历C、学历及学术著作D、考试及格43.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政执行的最高机关是()。A、尚书省B、中书省C、尚书台D、门下省44.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明清时期)消极因素逐渐增大,主要在于()。A、激化了阶级矛盾B、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C、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斗争激烈D、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45.王权受到()的制约。A、贵族元老B、君主制C、地方割据势力D、宗教信仰46.清代总督之下有一定数量的直辖军队,叫督标,设有()等官。A、总兵B、副将C、游击D、参将47.概述隋代“府兵制”的特点。48.清代中后期国家中枢机构军机处的大臣称谓有()。A、首席军机大臣B、军机大臣C、军机行走D、军机处学习行走49.钓鱼岛问题属于:()A、经济问题B、领空问题C、海洋问题D、陆地问题50.与唐代科举制相比,宋代在考试制度规范方面进行改革,严禁官员请托,同时实行()制度。A、临时选派主考官B、糊名(弥封)制C、誊录D、回避(别试)制度51.始设于洪武十年,明朝创设的机构是()。A、翰林院B、詹事府C、鸿胪寺D、通政使司52.西周宗法制以嫡庶划分而导致的大宗、小宗的的分野,从周天子到庶民,成为周代人群辨识和社会分层的主要方式。53.晚清时期实行“新政”时期所增设的国家机构有()。A、商部B、外务部C、巡警部D、学部54.与行政区划的层级有关的因素主要有:()模式、国土面积的大小、()的关系状况。55.《法经》是一部以()为主体,旨在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和等级制度的法典。56.皇权制度的本质及其特点?57.评述清朝从建立到灭亡过程中军事制度的变化?58.宋代的科举分()几种。A、乡试B、会试C、殿试D、省试59.中央集权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维持其存在和运转的:()。A、中央通过掌握地方官吏的任免权来达到控制地方的目的。B、在体制设计上,压缩地方行政单元,并尽量分散其事权。C、加强对地方官的监督,来避免地方势力的形成。D、通过全权控制和支配地方财政,加强对地方的控制。E、以上都对。60.从我国的立法实践看,除了宪法和少量的基本法律是由全国人大制定的以外,大量的法律的制定者是()。A、中国共产党B、国务院C、全国人大常委会D、司法部61.“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封建政治上的含义是()。A、所有的人都是君主的大臣B、所有的人都是君主的奴仆C、所有的土地都由臣民管理D、所有的土地都是王和臣民的62.“非进士者不入翰林,非翰林者不入内阁”说明清代翰林院的地位重要。6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特点。64.清朝入关后,设置管理宦官的机构(),设总管、副总管等职。A、敬事房B、内务府C、议政王大臣会议D、军机处65.怎样理解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建立在宗法(家族)血缘关系基础上的宗法(家族)制社会?66.人民检察院组织活动原则67.明代的官员会受到哪些方面的监察?68.商人巫术活动盛行,主要表现在卜辞中。69.初创于南朝,后发展为南北朝时对州一级行政长官刺史行使监查的主要官员是()。A、中书舍人B、典签C、司隶校尉D、御史中丞70.春秋时期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一个重大进步是()的出现。71.怎样理解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以人本文化为主导的泛宗教社会?72.秦朝一统天下,军事制度整齐划一,()作为三公之一,掌管全国军政。A、司马B、将军C、校尉D、太尉73.元朝地方建制。元朝中央设立中书省,直辖今天的山东、山西、河北及内蒙古的部分地区,称为“腹里”。宣政院设在中央,管辖今西藏、四川、青海等地。地方上设立十一个行省,行省下设:()。A、路B、府C、州D、县E、以上都对74.唐宋时期,通过科举考试后,一律取消吏部考试。一经科举考试合格,即按等定品授职。75.明朝废相的恶果是什么?第2卷一.参考题库(共75题)1.法家政治主张的核心精神是什么?为什么战国时期的变法均为法家色彩?2.明代监察制度的特点有哪些?3.清朝的中央行政管理机构受到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影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A、行政名实不符B、目标定位不明C、机构分工不清D、部门职责混乱E、权力运行分散4.中国近代工商业发端于19世纪60年代初期的()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C、民国初期D、五四运动以后5.清军机处成立后()更无实权,往往作为清政府对某些重臣明升暗降的一种手段。A、内阁大臣B、内阁大学士C、军机大臣D、宰相6.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牧守县令,甚至()男女都可以进行谏诤。A、後宫妃嫔B、公卿大夫C、贱民D、庶民7.政治改革要求突出人民群众的监督和:()A、权威B、协商C、参与D、贡献8.在我国司法机关中,有批捕权的是:()、()。9.从中国古代兵役制来看,明代的“戚家军”属于()。10.广州国民政府设立的负责弹劾官吏的监察机构是()。11.论明代内阁的形成及其演变。12.下列不属于传统社会特征的是()。A、分工简单B、社会具有很强的同质性C、社会组织为社会的核心单位D、角色分化少13.曹操在东汉末年掌朝中大权时,为适应争雄天下的需要,曾提出“唯才是举”的选人原则。1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共制定了()。A、两部宪法B、三部宪法C、四部宪法D、五部宪法15.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下诏命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举荐“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并要求扩大举荐范围,平民不在举荐之列。16.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实行三载考绩、三考()的制度,并与()相结合。A、黜陟B、殿最C、官吏任用D、赏罚17.五代军阀统治的基本方式是什么?18.“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是哪一种王位继承制的基本原则。()A、兄终弟及制B、父死子继制C、嫡长子继承制D、王子继承制19.南京临时政府的体制,基本上是按照三权分立原则,仿照()模式建立。A、美国B、法国C、英国D、德国20.省、自治区、直辖市检察院检察员的任免,是由()。A、全国人大常委会B、省级人大常委会C、全国人大D、省级人大21.明代司法制度特点概述。22.唐代的谏官均为规谏皇帝过失的谏官,这实际上是对皇帝个人的一种监察。23.明清两代的首都北京,名为()。A、顺天府B、应天府C、奉天府D、大名府24.与前朝相比,宋代地方司法机构有哪些变化?25.论述秦汉至明清司法审判机构的组织设置与职官配置。26.西周宗法制,以血亲纽带为基础构筑了政治等级关系。西周的礼乐制度与宗法制、分封制是相辅相成的。27.明代将台院与察院合并而建立()28.明朝宦官掌握特殊权力,主要通过具有侦缉、刑狱的职能特务组织滥施暴行,这些机构是()A、东厂B、西厂C、十二监D、内行厂E、御史台29.试述抗日民主政权的特点。30.对官员政绩进行考核称“考课”。秦已初具规模,汉朝则更完备,并设立了专门机构。当时对地方官的考核,主要由()负责。A、大学士B、各部侍郎C、吏部尚书D、丞相31.宋代的三师是()。A、太师、太尉、太傅B、太师、太保、太傅C、太保、太尉、太傅D、太师、司徒、太傅32.()在秦变法时,改法为律,参照李悝的《法经》制定《秦律》。A、董仲舒B、李斯C、王安石D、商鞅33.职官制度成熟的标志,除了形成较完备的职务设计外;作为职官制度向正规化方向发展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一些国家发展出任官符信制度,主要标志有()。A、玺B、印C、符D、节34.试述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35.商代王位继承的两个原则是()和()。36.简述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君主丞相制的特征及其变化?37.古代官吏的任用种类有()。A、候补之类B、试用之类C、拜授之类D、兼额之类E、参知之类38.中国最大的参政党是:()。A、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B、中国农工民主党C、中国民主同盟D、中国民主建国会39.夏启通过暴力夺取政权,启之后经过“太康失国”、“少康中兴”,确立了()A、君主立宪制B、共和制C、世袭君主制D、民主共和制40.下列各项中,只有()是武则天改革科举制的成果。A、武举B、设立常科C、设立制科D、实行誊录41.在1898年的戊戌变法运动中,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等明确提出了()。A、立宪法B、开议院C、倡民权D、限制封建君主的权利E、实行君主立宪42.商代的“诸侯”对王室承担的义务有:()。A、朝觐B、纳贡C、劳役D、兵役43.学习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意义。4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45.隋和唐前期是州(府)、县二级制,安史之乱以后是郡、州(府)、县三级制。46.清朝八旗兵采取()兵制,年16以上的八旗子弟需当兵。A、征用B、世袭C、终身D、府兵47.下列哪项不是管仲相齐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并施行“尊王攘夷”行动的()。A、援助燕国打败山戎的进攻B、帮助卫国挫败狄人的侵犯C、讨伐不向周王进贡的楚国D、打败攻破镐京的犬戎48.八股文除了应付科举,还在公私文书、记事、抒情、说理等方面,使用这种文体。49.西汉自武帝时起,开始出现“内朝官”与“外朝官”之分;前者最重要的是尚书,而后者则以宰相为首。50.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对象和具体领域是什么?51.公务员录用应遵循的原则。52.隋朝实行地方两级建制,地方官任用僚属的权力归于地方。53.所谓上计制度,就是要求官员在年末时,将一年的政绩,包括户口统计、垦田与赋税数目、府库储积数目、刑狱治安状况、自然灾害情况等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内容写在统计簿册上,向中央政府汇报。54.概述中国奴隶制时代中止时段的几种主要分歧性观点。55.在中国历史上,一度废除丞相制度,由皇帝直接领导六部是()56.清朝官员俸禄是继承明朝制度,有米、钞、布、盐等。57.隋唐五代宋时期的监察制度具有()的特点。A、弹劾和谏诤并存B、台谏分职到台谏合一C、皇帝间接控制台谏官D、皇帝直接控制台谏官58.东汉初年,光武帝设司空,罢御史大夫,以御史中丞领御史台。御史中丞,其秩次于尚书令,品秩比较低,但权势很大。朝贺时,时称“三独坐”,御史中丞不包括在内。59.九品中正制设置的初衷是“论人才优劣,非为士族高卑”。但这一制度有着严重的缺陷,包括()。A、品评人才的标准,只有家世这一条可以操作B、德、才两个标准难以量化C、这一选官制度最终必然为豪族所控制,变成士族把持政权的工具D、人才被一网揽进60.简述秦汉"九卿制度"的基本特点。61.在民族自治地方,必须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的是()。A、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B、人大常委会主任C、本级中共党委书记D、本级中共党委副书记62.中国古代监察体系初具规模、御史监督地方官形成制度是在()A、夏商西周B、春秋C、战国D、秦朝63.论唐代“三省”的职能及其相互关系。64.科举制对中国社会有哪些影响?65.清朝中央军事机构为军机处和()。其中军事大权掌握在军机处手中。A、兵部B、五军都督府C、节度使D、枢密院66.国体是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和管理形式。67.东汉,三公改为(),共同辅助皇帝决策。A、太尉、司徒、司空B、大将军、骠骑将军、将军C、太尉、国尉、廷尉D、郎中令、卫尉、校尉68.古代表示职官等级的名号有()。A、品B、阶C、勋D、爵69.简述秦代中央与地方的关系。70.西汉()时期,应对匈奴用兵,财政压力很大,遂打破商人不得做官的惯例,规定无论是商人、地主,只要捐纳一定数量的奴婢,甚至纳羊,都可以为郎,一时之间,赀选大盛。A、高祖B、文帝C、武帝D、惠帝71.我国古代监察制度是随着秦统一全国后,适应统一的封建集权政治才形成起来的。72.明代司法制度总体特点是最大限度地保证皇帝的最高司法权。73.概述唐代御史台的组织架构及职官配置。74.特别行政区法院的法官由()。A、中央政府任命B、选举委员会任命C、独立委员会任命D、行政长官任命75.明朝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始设六科给事中。六科官员品秩虽低,权力却大,权限主要包括封驳权、()。A、出令权B、劾奏权C、司法权D、言谏权第1卷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A,D2.参考答案:错误3.参考答案:B,D4.参考答案:A,B,C,D,E,F5.参考答案: 南京国民政府的五院是:立法院为国民政府的最高立法机关,行政院为最高行政机关,司法院为最高司法机关,考试院为最高考试机关,监察院为最高监察机关,五院共同掌握国民政府的最高权力,是国民政府的核心和基本机构。 (1)立法院有“议决法律案、预算案、大赦案、宣战案、媾和案、条约案及国家其他重要事项之权。” (2)行政院由内政、外交、军政、财政、农矿、工商、教育、交通、铁道、卫生10个部,建设、蒙藏、侨务、劳工、禁烟5个委员会组成,负责的事务涉及范围广,组织结构不合理,经常进行大规模调整。 (3)司法院掌理司法审判、司法行政、官吏惩戒及行政审判,有关特赦、减刑、复权等事项提请国民政府核准施行,司法院主管事项可以用议案形式交立法院,有统一解释法令及变更判例的权力,有监督国立大学法律系科及批准私立法政学校设立的权力。 (4)考试院主管考选、铨叙事宜,对主管事项可以向立法院提出议案,对公务员任用中不合规定资格者可以径行降免。 (5)监察院一发行使弹劾、审计权;1947年扩大为行使同意、弹劾、纠举及审计权。6.参考答案:D7.参考答案:A8.参考答案:D9.参考答案:D10.参考答案:B11.参考答案:B12.参考答案:B13.参考答案:B,C14.参考答案:错误15.参考答案: 第一、这种兵制即仿照鲜卑部落兵制,也吸取了中原兵制的一些内容。兵源最初仅限于贵族,后扩展至六等以上的一般民户。在形式上,府兵制采用八部大人统兵的制度,设八个柱国大将军。第二,有统一的军事指挥系统和较为严格的军事编制单位。指挥系统和基本编制为驻国--大将军--开府(长官开府仪同三司)--团(仪同)--仪同府(仪同三司)。第三,府兵制在初期为兵农分离,但逐步有向兵农合一,寓兵于农发展的趋势。府兵制实际实行的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征兵与世兵相结合的制度。西魏、北周的府兵制兵源有保障,府兵不纳租庸调税、负担较轻,加以经常训练,故战斗力明显高于南朝的世兵。16.参考答案:错误17.参考答案:B,C,D,E18.参考答案:A19.参考答案:错误20.参考答案:错误21.参考答案:C22.参考答案:D23.参考答案: 一是禁止公荐和经卷之风;二是实行多级评卷和复试制度;三是实行互保连坐(十人相保)制;四是实行锁院制、回避制和别头试;五是对考卷糊和誊录;六是实行严格的考场监督、门禁和检察之制;七是严禁禁座主、门生关系,通过殿试,使唐代的座主门生变为天子门生。24.参考答案:都察院25.参考答案: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使地方的政治自主性和能动性日益受到压抑。君主专制使皇帝的决策独断和随意,容易出现失误;使大小官吏唯上是从,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这一切,都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26.参考答案:错误27.参考答案:错误28.参考答案:调任;转任;挂职锻炼29.参考答案:错误30.参考答案:C31.参考答案:A,B,C32.参考答案:B,C33.参考答案: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年满23岁,具有法律专业知识34.参考答案: (1)变法的重中之重是直接关系“富国强兵”的各种新经济法令的颁布。魏和秦的变法在这方面很突出,其中又以秦为最。 (2)比较魏、秦在经济方面的变法,魏在其广度、深度和展开的层次方面,都远逊于秦。最根本的区別在于,秦的变法触及并较好地处理了在土地国有的前提下个体农户的土地问题,使国家有效地取得了稳定而可靠的税赋和兵力的来源。 (3)各国的强弱、政治得失,从根本上说,也无不与是否变法以及变法的深度和广度紧密相联。35.参考答案:A36.参考答案:A,C37.参考答案:A38.参考答案: 一是言谏机构职权行使的对象有所扩大,开始将宰相和各职能部门包括在言谏范围之内;二是御史开始兼领言谏之责,台谏呈现出合一趋势。39.参考答案:正确40.参考答案:C41.参考答案:B42.参考答案:D43.参考答案:A44.参考答案:D45.参考答案:A,C,D46.参考答案:B,D47.参考答案: 第一、实行兵农合一,把府兵进一步与均田制结合起来。第二、在指挥系统和组织编制上的改革。隋府兵的基本编制仍为府,但废除了以前的大柱国大将军,确立了以卫统府之制,中央设十二卫,各置大将军一人、将军二人。48.参考答案:A,B,C,D49.参考答案:C50.参考答案:A,B,C,D51.参考答案:D52.参考答案:正确53.参考答案:A,C,D54.参考答案:中央地方关系;政府与公众55.参考答案:刑法56.参考答案: (1)自称“君权神授”,神化皇权,突出皇帝至高无上的至尊地位。 (2)天无二日,人无二主,皇帝在全国范围内拥有绝对的权威和权力。 (3)全体官僚都是皇帝的臣仆,人民都是皇帝的子民。官吏只对皇帝负责,不对人民负责。 (4)官僚机构都是执行皇帝意旨、控制和镇压人民的机构,而不是为人民服务的机构。57.参考答案: 清朝军事制度演变:八旗制--湘军、淮军的崛起--新军与水师。58.参考答案:A,C,D59.参考答案:A,B,C,D,E60.参考答案:C61.参考答案:B62.参考答案:正确63.参考答案: ⒈不断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中央,相权不断分散削弱,君权不断加强。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 ⒉君主主宰国家,统治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君臣关系,实质上是“主人”和“奴才”的关系。 ⒊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牢牢控制着地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64.参考答案:A65.参考答案:家族关系根深蒂固,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崇宗敬祖、尊老敬孝、由孝入忠,以孝道治天下的社会意识和政治意识,家长意识和君主意识相结合的权威意识浓厚。社会关系的取向主要依据血缘关系及由血缘关系外延的地缘关系,由亲情关系到地缘关系到政治关系,社会网络关系往往通过这种多重的人情关系来构建,重群体、轻个体。强调个体在群体中的义务和责任,忽略个人在社会中的权利。66.参考答案: (1)垂直领导、独立行使职权的原则。(2)集体领导基础上的检察长负责制。(3)人民检察院行使职权时,对任何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67.参考答案:都察院、六科各事中、监察御史、巡按、厂卫特务、总督巡抚。68.参考答案:错误69.参考答案:B70.参考答案:郡县制71.参考答案: 在人与自然、人与鬼神的关系问题上,中国人更突出并强调(现实)人的地位和作用,中国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核心的人本文化。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宗教采取一种理性(“敬鬼神而远之”,“子不语怪力乱神”,“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和实用(为现实政治服务)相结合的态度。因此,宗教在政治和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的影响是比较有限的。其表现是:政治上,神权从属于皇权;思想上,宗教(佛教和道教)不能取代儒学的官方正统地位而只能作为儒学的附庸和补充;中国人的人生观或者说生活信念是重现世而轻来世,宗教观念相对淡泊;佛、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虽然比较大,但远不及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对西方文化和阿拉伯文化的影响。在宗教信仰上,中国人信奉的宗教(以佛、道为主)基本上都是多神教性质的宗教,而且可以自由信奉多种形式的宗教。72.参考答案:D73.参考答案:A,B,C,D,E74.参考答案:错误75.参考答案: 导致了君权的绝对化,使得明朝政治走向了歧途。 明朝废相违背了自秦以来官僚帝制的客观规律,破坏了官僚体系和皇权之间的平衡,以及官僚制的有效性。废除丞相后,势必要寻求某种制度补偿性替代,但替代物毕竟不能起到原来宰相制的作用,所以制度的惰性暴露的特别充分。 另一方面,如果士大夫积极性受阻,官僚制的有效性依然难以发挥。第2卷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 核心精神主要有以下几点: A.强调以刑治国是法家学说的核心,严刑重罚,使人们不敢犯法,令行禁止,信赏必罚,达到“严而少恩”的地步。 B.绝对尊君,强化独裁。法家把君主说成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而臣民都应当是君主进行统治的工具或材料。 C.人性好利和以刑治民。法家则认为人人皆唯利是图,本性不可改,包括父母子女,只能晓以利害,为我所用。对民众的行动只能用严刑峻法,进行镇压,使之不敢妄动;用高奖重赏,以利诱导,为我役使;在精神上,只要进行“以吏为师”“以刑为教”的教育即可,其他一切文化、道德都可以不要。 战国时期是社会转型时期,各国新兴地主阶级政权为打击奴隶主贵族势力,发展生产,巩固政权,纷纷在国内变法,主张强化君主集权制度,以刑峻法维护新的统治秩序的法家主张顺应了统治者需要,成为了各国变法的主持者。变法的成功更巩固了法家的地位,完善了法家的思想,战国末年出现了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将法术势结合,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法制思想体系,为封建中央集权提供了理论依据,非常适合地主阶级当权者的需要,为秦始皇采用,也是历代集权统治的理论基础之一。2.参考答案: 北京、南京两套监察系统;设立纠察六部的六科给事中;检校与厂卫特务组织;御史巡按地方;都察院长官巡按地方。3.参考答案:A,B,C,D,E4.参考答案:A5.参考答案:B6.参考答案:B,D7.参考答案:B8.参考答案:法院;检察院9.参考答案:招募兵役制10.参考答案:监察院11.参考答案: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太祖仿照宋制,从翰林院等文翰机构挑选了几名文臣充任文渊阁、东阁、华盖殿、武英殿、文华殿的殿阁大学士,协助皇帝披阅奏章,随侍左右,以备顾问。实际上是皇帝的秘书。成祖继位后,选任解缙、杨士奇、杨荣等以翰林官身份入直文渊阁,"参预机务",因文渊阁在内廷,始有内阁之名。此后,内阁的权力逐步提高,明初的内阁尚非独立的机关,它既无官属,也不能直接统辖各部事务,到了仁宗至英宗的时期,开始以六部尚书、侍郎兼任内阁大学士,并有了官属和相应的办事机构。明中叶以后,内阁又有"首辅"、"次辅"、"群辅"的不同称谓,首辅掌有票拟权(所谓"票拟"即用纸拟旨),朝位班次也在六部之上,成为不被法律认可的实际宰相,内阁也成为事实上的全国行政中枢机构。12.参考答案:C13.参考答案:正确14.参考答案:D15.参考答案:错误16.参考答案:A,C17.参考答案: 过藩镇割据,对外依赖军队的守御,对内也依靠军人的控制和管理。而军阀维系内部统治的制度有两种:一是通过血缘、准血缘和地缘纽带,维系部众;另一种制度形式是通过掌握亲卫军(牙军)进行物理震慑。18.参考答案:C19.参考答案:A20.参考答案:B21.参考答案: (1)刑部取代大理寺成为审判机关,大理寺专掌案件复核。(2)重特大案件的"三司会审"和"九卿圆审制"。(3)地方省一级设专门掌管一省司法的提刑按察使司。(4)特务组织"厂卫"直接插手与行使审判权。22.参考答案:正确23.参考答案:A24.参考答案: (1)在路一级设提点刑狱司,长官为提点刑狱,负责本路所属州县案件判决的审核和每十日上报的"囚帐"。(2)在州(府)一级设司寇院(后改司理院),以司寇参军(后称司理参军)为长官,协助知州处理本州司法事务。(3)在京畿地区设立专掌司法刑狱的"提点开封府界诸县镇公事"(南宋称"提点京畿刑狱")。宋代地方司法制度不仅规定州(府)。县长官兼理司法,而且还要亲自审理案件。这种规定为以后各朝所沿袭。25.参考答案: 秦代九卿中,廷尉为中央掌司法的最高官员,其司法机构也称廷尉。地方基层的民事诉讼案件先由乡官啬夫受理,不能解决则上交县,县不能决送郡,郡不能决送中央廷尉,最后由廷尉审理后报呈皇帝裁决。西汉时期,相权较重,对重大案件也有过问乃至审理之权。廷尉作为直接的最高司法官。汉代的司法审判基本采用刑讯逼供制度,一般刑事案件地方一级司法机关可自行处理,死刑和重大疑难案件则需上报廷尉处理,并经皇帝批准。中央最高司法审判机构,三国、两晋、南朝、北魏均称廷尉(三国初曾称大理),北齐改称大理寺,北周则称秋官大司寇。隋代司法机关为刑部(初称都官)、大理寺,御史台对司法也有监督权。唐代的中央司法机关为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司法活动采取既分工又协作的办法。宋代主要司法审判机关有大理寺、刑部、御史台、审判院,此外还有差遣性质的特别法官,开封府也有独立的司法机构,元朝的司法制度沿用汉制而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中央司法机构有宗正府、刑部、御史台,地方各级机构中,道设有提刑按察使司,路、府、州、县长官兼理司法,但实际司法权掌握在达鲁花赤手中。明代刑部取代大理寺成为审判机关,大理寺专掌案件复核。刑部和大理寺并非清代最高审判机构,凡重大案件和死刑判决由大理寺、刑部、都察院这"三法司"和六部尚书、左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使组成的"九卿会审"来审理和决定,最后由皇帝批准判决。三法司和九卿会审构成清代最高审判机构。26.参考答案:正确27.参考答案:都察院28.参考答案:A,B,D29.参考答案: 抗日战争时期,各敌后根据地没有建立统一的中央政权,而只有地方性政权,其性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在政治组织形式上采取参议会制度。 1.抗日民主政权性质 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确立,原陕甘宁革命根据地苏维埃政府改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完成了苏维埃政权向抗日民主政权的过渡。此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深入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 陕甘宁边区和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所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在形式上属于中华民国的地方政权。但在其性质上,则既不同于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专政,也不同于苏维埃工农民主专政,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抗日民主政权的基本力量是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主力是工人和农民。 2.抗日民主政权组织形式 抗日民族政权的组织形式是参议会制度。参议会制度是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条件下由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过渡而来的。这一制度在陕甘宁苏维埃政府向抗日民主政权转变的初期,曾称议会制度。1938年7月,第一届国民参政会作出了在各省、市召开参政会的决定。 参议会制度的基础原则。抗日民主政权的参议会制度虽然名称与国民政府的参议会制度保持一致,但在其组织指导原则上,却更多地保留了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的某些特点。如它继续采取民主集中制、党的领导、议行合一等原则,并在发展过程中,实行三三制与精兵精政的原则。 第一,党的领导原则。共产党领导在苏维埃时期就是一条实际的政权组织原则,到抗日战争后期,这一原则更加明确地提了出来。 第二,议行合一原则。在各抗日根据地颁布的参议会组织法规中,都明确规定乡参议会实行议行合一制,乡参议会既为立法机构,又为行政机构。 第三,“三三制”原则。“三三制”是毛泽东1940年3月提出的。 第四,“精兵简政”原则。这是党外人士李鼎明在1941年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上提出的提案。30.参考答案:D31.参考答案:B32.参考答案:D33.参考答案:A,B,C,D34.参考答案: 科举制度是在荐举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考试成绩为主要标准的选拔制度。 隋炀帝时开始设置进士科,以试策取士,经过唐代的发展,使科举考试确定为一项重要制度。科举制确立之后,基本上纠正了魏晋以来由世家大族所垄断的用人和掌权状况,也消弱了荐举的功能,表现出教委公开,教委公正的优越性,为士人入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科举制度的确立,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的需要,也有利于更广泛的吸引人才,因此,它一经出现,便称为主要的管理选拔制度,历代奉行不替,直到1905年才由学校制度所取代。 科举制度的实行,鼓励公开竞争,择优录取,确实曾为古代国家输送了大批的人才。制度限制徇私舞弊,但由于古代社会制度的局限性,在政治腐败的时候,其弊端总是防不胜防,特别是由于考试内容和格式的日趋僵化、死板,与时代和实际政局脱节,限制着士人的思想,由科举入仕的人往往是一些徒知经籍,不喑世务的迂腐书生,缺乏实际认事的能力。一味地扩招广大士子,全部集中在这条狭窄的出路上奔走竞争,更限制了人才的全面发展。35.参考答案:“以母为贵”;“长子原则”36.参考答案: 1、首先是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君主丞相制的特征: (1)专制君权和实力相权并存。丞相总执朝政,皇帝通过丞相治理国家,权势仅次于皇帝。专制君权和实力相权间从一开始就存在矛盾。 (2)相权对君权有一定制约作用。相权对君权的制约作用在西汉早期表现明显。如汉高祖刘邦欲改立宠姬戚夫人之子赵王为太子,但遭到丞相、大臣反对而作罢。 2、其次是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君主丞相制变化: (1)西汉武帝削弱相权,便一反汉初惯例而提拔平民出身的儒生为丞相。他还以一批有才华的文人学士为侍中,加强自己的谋议群体,提高决策能力。从而削弱了丞相的地位和丞相在决策中的作用。 (2)西汉末,改革三公制度,废除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改设司徒、司马和司空。由丞相改设的司徒排位已位于由太尉改设的大司马之后,且不再有丞相的责任和职能,实权丞相不复存在。 (3)西汉武帝至魏晋南北朝,尚书制度逐渐形成: ①西汉武帝时提升尚书作用和地位,尚书逐渐由掌皇帝饮食起居、管理诏书的传达和大臣奏章的上呈的官员成变宮内决策机构“中朝”(或“内朝”)的成员。但尚书职能仅限于受令和出令。 ②东汉初,改称“录尚书事”即总领尚书事。它开始承担丞相之责。东汉时形成了尚书台,但已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政务中枢。 ③魏晋南北朝时尚书由政务中枢变为国务总署,当时尚书诸曹取代九卿来直接处理国家政务,由协助皇帝的办公机构发展为一个庞大的国家最高行政机构。37.参考答案:A,B,C,D,E38.参考答案:C39.参考答案:C40.参考答案:A41.参考答案:B,C,D,E42.参考答案:A,B,D43.参考答案: (1)以史资治,为我国现实政治和政治体制改革服务。 (2)为自身成才和志向的完成奠定基础。 (3)为在中国政治制度史领域形成初步的研究能力奠定基础。44.参考答案: (1)学术性论文和专著成倍增长。论文超过2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