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三单元教案(含单元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三单元教案(含单元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三单元教案(含单元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三单元教案(含单元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三单元教案(含单元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宇宙

一、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方面有别于其他星球。

(2)太阳、地球、月球的运动变化导致日食和月食现象。

(3)星座是远近不同的恒星在天空中形成的视觉构图。

(4)宇宙是由类似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等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组成的庞大的系统,它在不断的运动变化。

(5)宇宙是可以被人类认识的,人们通过不断地改进各种观测技术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2、过程与方法

(1)多渠道收集、整理信息,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和讨论。

(2)根据已有的现象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并做出假设。

(3)初步学习利用模型来解释自然现象,并对如何建立模型、如何让模型更具解释力有所认识。

(4)对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根据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探究天文现象或事物的成因。

(5)用合理的形式展示自己的观点或看法。如画简图、示意图、结构图或做实物模型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在讨论交流中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对于丰富、修正、完善原有的认识是必要的。

(2)认识到科学是永无止境的探索宇宙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

(3)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对探究宇宙天文产生较浓厚的兴趣。

(4)意识到模拟实验及推测与客观真实是有一定距离的。

二、教学重点

1、搜集整理月球的资料,根据资料的特征制作自己的“月球卡”;2、月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月相的变化是

有规律的;3、通过造“环形山”的体验活动,探究环形山的成因;4、日食和月食是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运动

形成的天文现象;5、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6、建立正确的星座的概念(星座是

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7、根据星座的特征观察认识星座;8、初步认识宇宙的结构和运

动,建立宇宙系统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

1、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和整理;2、要求学生持续一个月进行观察,在观察过程中详细记录月相

的形状、月相所在天空的位置、月相的农历时间、太阳在天空的位置;3、建造月球环形山的模型,并提出有根据的推

测;4、根据模拟实验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推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5、根据八大行星距太阳的平均距离及各行星赤道

直径数据表建立太阳系的;6、制作星座模型,对模型进行合理推理并做出解释;7、制作活动观星图,并运用到实际

的观察中去;8、学习利用数据、文字、图表、模型来表述研究过程。

四、教学策略

通过这单元的学习,希望学生认识到,宇宙是一个系统,由大小不同的星系构成;组成宇宙的星系或星体都在运

动变化,分布在不同的宇宙空间并有不同的特征;宇宙是庞大的,但是可以被人类探索、发现和认识的。

五、课时分配:

本单元共分为8课时:

第一课,“地球的卫星一月球”。让学生对月球的基本情况、运动方式以及人类对月球探索的过程有一定的了解,

完成一张自己的月球卡的制作。

第二课,“月相变化”。让学生通过画月相的活动,了解月相的变化,在对月相进行排列的过程中对月相变化的

规律有所认识,并通过模拟活动试着解释月相变化的原因。最后,让学生观察白天的月相,对月相变化的情况进行实

践检验。

第三课,“我们来造环形山”。通过一个有趣味的活动一造环形山,让学生在制作月球环形山模型的过程中,对

环形山的成因展开探究。

每四课,“日食和月食”。让学生对有趣的天文现象一日食和月食展开探究,这需要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的有关日、

月、地三天体运动模式的知识,模拟再现日食和月食,从而明白这两种现象发生的原因。

第五课,“太阳系”。让学生了解太阳系的构成,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数据表处理数据,并建立太阳系模型。学

生将惊奇地发现,所建太阳系模型与有关太阳系示意图相差甚远。

第六课,“在星空中(一)学生将实际做一个星座模型,从而明白星座实际是远近不同、彼此没有联系的恒星在

天空中形成的视觉构图。

第七课,“在星空中(二广。学生将了解夏季主要星座的特点,并根据制作的星图去实际观察天空中的星座。这将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天文的兴趣。

第八课,“探索宇宙”。学生将了解宇宙的组成、规模、运动变化等,同时了解人类对宇宙探索的成果,人类探

索宇宙的过程和所付出的努力。

1、地球的卫星一月球1课时

2、月相变化1课时

3、我们来造环形山1课时

4、日食和月食1课时

5、太阳系1课时

6、在星空中(一)1课时

7、在星空中(二)1课时

8、探索宇宙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地球的卫星-月球

教学目标: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利用多种渠道收

集有关月球的信息。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并且整理有关的信息。知道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尝

试对信息的可信度进行判断是必要的。知道科学的进步需要永无止境的科学探索精神。发展对宇宙天文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搜集整理月球的资料,根据资料的特征制作自己的“月球卡”。

教学难点: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和整理。

教学准备:有关月球信息的图片、录像资料、书籍等。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月球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

1、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结束了第二单元的学习,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进入第三单元的学习,请把书翻到第三单元第一

课。同学阅读第三单元前言。同学们,你们知道离我们地球最近的星球是哪一颗吗?

(学生思考后回答: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它不停地围绕着地球运动,是地球的卫星。)

2、有关月球的诗歌、神话故事有许多,谁能背一首诗或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

3、谈话:从这些故事和诗歌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自古以来,人们就特别关注月球。那么,月球到底有哪些奥秘,人们

又是怎样去探索认识月球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地球的卫星一一月球》。

4、阅读课本第46页中的插图,说说在探索月球的历程中,人类观察月球的工具和手段发生了哪些变化?

(梳理板书:肉眼观察一一天文望远镜一一探测飞行器一一登月考察)

5、讨论:从这些工具的发展过程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6、师:对这些工具,你有没有补充的内容,说给大家听听。

7、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于月球的认识是怎样发展的?(预设:人类探月的技术与工具越来越先进;人类对月球

的数据勘测越来越精确;人类对月球奥妙的了解越来越多;人类对月球的疑惑也越来越多。)

二、制作我的“月球卡”

1、师:课前让大家收集了有关月球的信息,你们收集到了月球哪些方面的信息?

2、小组内将课前收集的月球资料按照教师给定的方法进行交流和分类整理,教师巡视指导。

(要求:轮流发言;发言者要说明信息的来源;有冲突的地方要记下来,然后分类整理。)

3、各组派一名代表,汇报交流本组收集到的信息。

4、师:从刚才汇报的情况看,同学们收集的信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月球的运动;二是月球的基本情况

和相关数据;三是月球的地形;四是有关人类登月的故事。

5、下面请大家根据各组交流的情况,完成月球基本信息卡的制作,将有关的信息填写在活动记录中。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中的“月球卡”制作,根据自己或小组内的月球资料,选择所需要的信息,制作自己的“月球

卡”。)

6、小结:通过制作“月球卡”,我们发现月球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很多方面与地球不同。

三、拓展延伸

1、在课外进行“月球卡”的展示评价活动。

2、在讨论中产生的分歧是否已经解决?请大家课后继续搜集更多的有关月球的资料。

板书设计:地球的卫星——月球

肉眼观察一一天文望远镜一一探测飞行器一一登月考察

教学反思:这节是这一单元的第一课,学生们都既感兴趣又陌生。考虑到这节课的内容主要是引起学生对宇宙知识的

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并能通过课外阅读、查找资料等途径收集有关月球的信息,进行整理汇总,最后制作成“月球卡

片”教学设计环节上,在了解月球科学知识的同时,我更加着重于对孩子们的探究能力和对信息的分析比较整理能力

的培养。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月相变化

教学目标: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

的。持续地观察月相的变化过程。根据已有的现象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而做出假设,同时能在小组学习中收集整理别

人的观点,并且根据一定的事实对自己的假设进行调整。初步学习利用模型来解释自然现象。初步意识到宇宙是一个

变化的系统0培养自主性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月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教学难点:要求学生持续一个月进行观察,在观察过程中详细记录月相的形状、月相所在天空的位置、月相的农历时

间、太阳在天空的位置。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PPT展示苏轼的《水调歌头》,哪位同学能背出中间的这句(月有阴晴圆缺)同学们看到过月亮的阴晴圆缺吗?

2、说说你平时看到过的月亮有哪些形状?(月牙形的、满月形的)

3、我这里也有几张月亮形状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PPT展示)刚才我们看到的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

种形状我们称之为月相。(板书:月相)

4、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是一个月,一个月中每天都会有不同的月相。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月相的变化有什么

规律。(板书:月相变化)

二、画、剪月相

I、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画今年农历五月上半月的几个月相,农历上半月是哪个时间段呢?(初一到十五)

2、同学们动手画前,我先讲一下如何画有弧度的月相:先把圆纸片对折,然后连接这两段的点画弧线。

3、小组内交流一下,每个同学画一个月相,并剪下来。

4、把剪下来的月相写上农历的日期,然后按日期摆一摆,注意方向和位置。

5、把摆好的月相贴在黑纸上,讨论一下月相是怎么变化的。

6、摆在黑纸上时注意:上半月月相从右边摆到左边。

7、提问:观察你们的月相图,思考上半月的月相是怎么变化的?(由缺到圆)

8、小结:同学们的月相摆放有两种,一种是亮面在右,一种是亮面在左。而刚才画的月相是大家凭平时的印象得出的

结果,并不是对月相进行观察记录的结果。

三、模拟月相变化

1、而在课堂内我们也无法观察到真实的月相,那我们有什么办法去证明上半月的月相变化呢?(做模拟实验)

2、我们看到的月球为什么会发光?(太阳光照射到月球的反射光)而且太阳总是把半个月球照亮。那我就假设黑板模

拟太阳光的方向;用一半白一半黑的球模拟月球。

3、我们看到的月相是在地球上看到的,所以我们可以让小组内的一位或两位成员模拟地球,并用你们的眼睛去观察。

4、小组内一位同学手持黑白球模拟月球绕地球运行。但是转动时必须保证“月球”的亮面始终对着“太阳”,所以要

其它一位成员监督模拟月球的同学月球有没有始终对着“太阳”。

5、教师演示一遍模拟实验。6、学生做月相模拟实验:(5分钟时间)

A、黑板模拟太阳光的方向;用一半白一半黑的球模拟月球;自己的头模拟地球。

B、手持黑白球模拟月球运行,转动时必须保证“月球”的亮面始终对着“太阳”,转到相应位置时记录看到的“月

相”。C、小组内分工,一位同学模拟月球绕着地球转,一位同学监督模拟月球的同学,剩下的同学集中在一块,观

察并画出“月相”;完成下面的记录表。

6、做了模拟实验后,你们以后什么收获?

(根据模拟实验的记录结果,重新认识月相变化的规律,纠正前面所画月相规律图中存在的问题。)

7、小结: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亮面在右侧;下半月由圆到缺,亮面在左侧。

9、我们知道月球就只有一个,为什么我们可以看到这么多不同的月相呢?

(四)课后观察月相

1、月相模拟实验不能等同真实的月相。在课堂内我们无法观察到真实的月相,只有记录下真实的月相才最具有说服力。

2、引导学生确定观察月相的时间,清晨或傍晚观察月相。

3、思考讨论:观察月相,主要观察记录月相的哪些内容?

4、引导学生了解月相的记录内容:月相的形状、亮面的朝向、月相的位置、月相的农历时间、以及观察时的具体时刻

等。5、说说在观察过程中,可能会有哪些问题或困难。

板书设计:月相变化

上半月亮面在右侧

下半月亮面在左侧

教学反思:这是一篇比较难上的课,难就难在月相变化的的确确发生在我们身边,却可能从没有认真地去观察过它。

现在要来分析月相的形成变化规律,凭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来解释是有很大难度的。因此,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学

习天文知识的兴趣十分重要。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我们来造“环形山”

教学目标: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收集资料认识

和了解太阳系。按一定比例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在此基础上用一定的材料建立太阳系的模型。认识到收集和整理资料,

并进行交流,是科学学习的一种方式。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意识到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

是有规律的,并可以逐渐被人们认识的。

教学重点:通过造“环形山”的体验活动,探窕环形山的成因。

教学难点:建造月球环形山的模型,并提出有根据的推测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古人用肉眼观察月球,把月球上的阴影想像成了月兔和桂花树,现在人们已经能近距离观察月球了,让我们来看看

月球表面到底是什么样的?

2.教师出示环形山图片,这是一张航天器近距离拍摄下来的月球图片,从中你们观察到了什么?

3、让我们再走近一点,你观察到了什么?

二、认识环形山的特点

1、这些月球表面的坑洞科学家称呼他们为环形山,你能从图片中观察到月球环形山有什么特点吗?

2、小结:分布杂乱,数量众多、有大有小、有深有浅。

3、这些神秘的环形山是如何形成的问题一直困扰着科学家们,你想知道吗?

4、你能不能根据月球的环境来猜测一下环形山的成因?

5、思辩过程:猜测有什么依据?地球上也会遭到流星和陨石的撞击,为什么地球上没有环形山?(提示地球和月球环

境不一样,大气层)

三、设计方案,制造“环形山”

1、我们用什么办法来验证猜测呢?

2、由于我们暂时还无法直接到月球上研究,因此只能进行模拟实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模拟造“环形山”好吗?板书:

我们来造“环形山”

3、请大家讨论一下,怎样来模拟造一些“环形山”呢?你们有什么办法利用身边常见的材料来做这个模拟实验?

4、交流,并作出判断:哪些方法比较符合月球的实际情况?

5、制定造“环形山”的计划:选择哪些模拟实验的材料?如何做好这

实验,才能使造出来的“环形山”和月球上环形山的特点比较符合?

6、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造“环形山”。

7、评价学生造好的“环形山”。

四、交流,并提出环形山成因的假设

1、交流,你们小组是用什么方法来造“环形山”的?在造“环形山”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你们觉得你们做出的结

果能不能初步验证自己的猜测?为什么?

2、推测环形山的成因

通过刚才的模拟实验,你能再次推测月球上环形山的成因吗?

在你做出这样的推测时,依据是什么?

在你的假设中,有哪些是需要进一步去寻找证据的?

3、对学生的推测进行评价,学生互评为主。

其他同学对他们的假设有没有疑问?

五、了解有关月球环形山成因的假说

1、其实关于月球环形山的成因,科学家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探索,现在还没有统一的定论,但是目前流行的基本有两种

说法,我们一起来看看:

2、多媒体出示教材中的资料,读后说说从中了解到的有关环形山的成因有哪些。

3、你们需要重新修改自己的推测吗?如果需要,主要修改什么?

板书设计:

我们来造“环形山”

环形山特点:分布杂乱、数量众多有大有小、有深有浅。

成因:火山喷发说、撞击说(陨石撞击是主要原因)

教学反思

我在设计教学时,想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经历了“提出问题一猜想~实验验证一得出结论一应用”的科学

探究程序,在实际上课的时候效果不错。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日食和月食

教学目标:日食和月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地球处于月影中时,

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而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

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对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

推理,推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意识到设计科学研究方案的重要性。.能够大胆

地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意识到模拟实验及推测和客观真实是有一定差距的。意识到天文现象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

教学重点:日食和月食是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教学难点: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推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教学过程:

一、认识日食发生的过程及特点。

设疑激趣:同学们,你们能说说我们生活的空间吗?(地球)往大的说。(宇宙)那你们能说说宇宙有多大码?(不知

道)我也不知道,不过在这宇宙中有三颗星球,它们是太阳,地球,月球。在这三颗星球中经常发生一个特殊现象,

你们想看吗?(想看)。那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一现象吧!

2、课件出示日食图片。

3、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漂亮的图片是什么吗?(日食)那我们今天一起来研究它吧。(板书课题)《日食和月食》

二、日食成因的模拟实验。

1、刚才我们看到了那么多漂亮的图片,想知道它们是怎么形成的吗?(想)那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实验吧。

2、分小组模拟实验。(1)实验要求,把你们手中的兵乓球当作月球,小皮球当作太阳,你的眼睛就是地球。(2)

像老师这样进行日食成像的模拟实验。(3)小组合作,不断移动兵乓球,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实验表上。观察到

的哪些现象?

三、日食的成因。

1、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你刚才看到的现象。

(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

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

教师在课件上出示日食成像的简图,让学生讲讲日食的成因。(太阳表面全部或部分被遮掩的现象)(发生日食时,

不是地球上所有的人都能同时看到,只有处在月球影子里的人才能看到日食。)

同学们,我们刚才所看到的日食图片一样吗?你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吗?动手试试!

(当三球成一条直线时,月球离地球乂近,它就把太阳光全遮住了,这种现象我们把它叫做日全食;当三球成一条直

线时,月球离地球较远,只遮住了太阳中心,使太阳边上出现了一个圆环状的光圈,这种现象我们把它叫做日环食;

当月球偏离这条直线一点点时,挡住了部分太阳光,我们把它叫做日偏食。)

4、同学们,要是现在出现了日食,你知道怎么观察吗?5、同学们,我们每天早上都是从东边看到的太阳,那地球

是从太阳的哪边转过来的?(西边)那日食时最先被遮住的是哪一边?(西边)

四、月食的成因。

1、谈话:同学们我们刚学了日食的成因,能推测一下月食发生的原因。月食发生时,三个天体的位置又是如何的呢?

2、学生思考推测。(在月球运动过程中,如果太阳、月球、地球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

月球的光,这时地球上的人们就会观察到月食现象。)

3、用模拟实验加以证实。

4、你能将月食发生的示意图画出来吗?(学生尝试画出月食成因示意图。)学生动手操作画图。

5、根据示意图说说月食的成因。

板书设计:日食和月食

日食(农历的初一前后)一一月球居于地球和太阳之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

月食(农历的十五前后)一一地球居于月球和太阳之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将重点放在了日食成因的探索上,月食的成因则是让学生在日食成因的基础上进行推想。电脑演示日食

的过程,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日食及日食的过程,为学生认识日食成因提供必需的事实材料。引导学生通过模拟日食成

因的实验,证明上面的推想,同时明确日食时,地、日、月的位置关系。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太阳系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收集资料认识和了解太阳系,知道太阳和围绕它转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能够按一

定比例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在此基础上用一定的材料建立太阳系的模型,掌握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学生在

学习过程中意识到收集和整理资料,并进行交流是科学学习的一种方式,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

用,意识到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并可以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教学重点:掌握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

教学难点:能够按一定比例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在此基础上用一定的材料建立太阳系的模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各位同学,今天的科学课屈老师跟大家研究一些很大很大很大的东西,猜猜是什么?

板书太阳系。

二、画图活动,初步了解太阳系:

1、关于太阳系的知识,你知道哪些?请同学们用一到两句话来说说,不许重复。

2、刚才同学们说了很多对太阳系的认识,那太阳系由哪些天体共同组成的?

PPT展示文字和太阳系图片

3、小结归纳: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由八大行星、矮行星、卫星和小天体(包括小行星和彗星)等组成的一个天体

系统;八大行星从近到远排列的顺序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三、建模活动,了解太阳系行星大小关系:

1、在太阳系当中,最让人们关注的当然是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下面

我们就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一起认识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关于这八大行星,有太多太多的知识了,这节课我们先

认识它们的大小吧。

2、小组活动活动:制作八大行星平面图形

提供书上数据:

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直径4880121041275667921430001205005112049500

千米

3、提出要求:10分钟内完成

(1)画:根据提供的数据在卡纸上画圆。

(2)剪:把画好的行星模型剪下来

(3)贴:按八大行星排列顺序贴好并写上名字

(4)说:观察八个行星的大小,说说有什么发现

老师提供:缩小六亿四千倍后的行星数据

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直径0.380.9510.5311.29.54.03.9

千米

4、全班交流,重点说出推理过程及八大行星之间的关系,如最大最小等知识。

5、展示结果(将八大行星平面模型图贴到黑板)

四、计算实践,认识太阳系行星距离关系

1、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游戏推测出行星的大小关系,但行星之间的距离就像黑板上的一样吗?那它们之间的距离会是怎

样的?下面我们来计算一下吧。

2、列出计算方法,让学生计算出各行星间的距离。

(1)出示最近距离太阳最近的水星与金星的实际距离:5800万千米、11000万千米。

(将计算公式列出黑板,让学生计算。)

按黑板上的平面模型是缩小六亿四千倍的数据,那么按这样推算缩小后,

水星离太阳的平均距离应该是58000000000/640000000=90.65米

金星离太阳的平均距离应该是110000000000/640000000=169.23米

按黑板上的比例,水星与金星的距离应该169.23-90.65=78.58米

(2)用尺比划一下9米长的距离。(准备绳子),感受距离。

(3)出示缩小六亿四千倍后的各行星距离数据

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与太阳平90.65169.23234.38359.381218.752187.54531.257031.25

均距离

(米)

(3)提示看看最远的距离。

五、归纳总结

1、同学们,不要忘记这些数据都是缩小了六亿四千倍的数,想象一下如果是真实的行星,真实的太阳系会是一个怎样

的画面,说说你此时的感受。

2、有同学说,这么远,太阳还能有这样的本事把它们固定在自己的区域内转动?

3、大家不妨来看看,如果按这个比例太阳该多大。

老师演示:太阳半径是地球的109倍,即按地球半径是一厘米的计算,太阳半径应该是1点零九米。在黑板上画一画。

4、同学们,这就是太阳系!

板书设计:

太阳系

矮行星、卫星和小天体

八大行星:水、金、地、火、木、土、天、海

教学反思:让学生知道太阳系的科学概念;根据数据表资料小组合作建立一个太阳系的模型。在建立模型的过程中,

让学生学会按比例处理数据,感受到太阳系的八大行星的空间分布是不均匀的,它们的大小差异很大。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在星空中(一)、在星空中(二)、探索宇宙

教学目标:

学生知道从不同角度观察星座,图形不同,理解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学生会

制作星座模型,能对模型进行合理推理并作出解释,尝试根据星座的特征观察星座。学生尝试根据星座的特征观察认

识星座,并用图画做好相关的记录,知道随季节的变换,在天空中会出现不同的代表性星座,了解星座在天空中是运

动变化的,亮星构成的图形是星座的主要标志。知道宇宙空间分布着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理解光年就是光在一年中

所走过的距离,是用来计量恒星间距离的单位,掌握宇宙是运动变化着的、膨胀着的,组成宇宙的天体也是运动变化

着的。

教学重点:理解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知道随季节的变换,在天空中会出现不同的

代表性星座。掌握宇宙是运动变化着的、膨胀着的,组成宇宙的天体也是运动变化着的。

教学难点:尝试根据星座的特征观察星座,并用图画做好相关的记录。能够制作活动观星图,并运用到实际的观察中

去。会利用数据、文字、图表、模型来表述研究过程。

教学过程:

一、观图激趣,引入新知

1.思考并回答:①晴朗的夜晚,当我们抬头仰望星空,看到了满天的星星,你找到了哪些星星?②你是怎么辨认这些

星星的?

2.谈话:天空中的星星是恒星、行星还是卫星?(大多是恒星)

3.揭题:让我们一起探索星空的奥秘吧!(板书:在星空中)

二、教师引导,了解星座

1.说一说:你知道哪些有关星星和星座的神话故事吗?2.教师说一说牛郎与织女的神话故事(有插图)。

3.(课件出示星座图)听完故事后,学生猜一猜:

①牛郎星在哪个星座上?

②织女星在哪个星座上?

4.(课件出示局部放大的星座图)教师讲解牛郎星、织女星在哪些星座上.

三、小组合作,建构模型

1.教师演示并介绍北斗七星模型的制作方法。

2.学生小组合作制作模型:

①课件出示实验步骤:

a在1号到7号位置分别绑上不同长度的棉线,并用竹牙签固定好棉线。(按课件上出示的图制作)

b用橡皮泥揉七个小球挂在各棉线的下端,代表七颗星星。

②小组按要求合作制作模型,教师巡视并指导。

3.小组分工合作,从不同角度观察这七颗星星排成的图形,并作图记录。

小组成员带上模型和记录单上台演示;一人负责投影记录单,其余成员负责用模型在投影机下摆出相应的图形;其他

同学认真倾听。

四、继续探究,建构概念

1.说一说:通过制作和观察北斗七星的模型,你有什么发现?(不同角度观察,看到的图形不同。)

2.课件演示:七个距离屏幕不同的小球,在光照下屏幕上的投影。观看后,说说有什么发现?(有远有近)

3.提问:我们将投影图上的七颗星星的影子连接起来,你还能感觉到这些星星有远有近吗?为什么?(视觉图像)

4.课件出示北斗七星:北斗七星中最近的一颗星星离我们50光年,最远的一颗星星离我们150光年。

5.介绍北斗七星和大熊星座(课件出示图片)。

6.总结星座的概念: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从不同角度观察,看到的图形不同。

五、认识夏季主要星座

1、预设:天津四、织女星和牛郎星是夏季星空中有名的亮星,形成一个三角形,被称为“夏季大三角”。找到它们,

也就找到天琴、天鹅、天鹰三个星座。天蝎座形似蝎子,它的主要标志是心宿二,也称大火星,是一颗耀眼的红色亮

O

2.提问:天琴、天鹰星座的主要标志是什么?怎样才能找到它们呢?

天琴、天鹰星座的主要标志分别是牛郎、织女星。天空中有一条闪亮的光带,就是人们常说的“银河”。我们根据这

条光带去寻找,“河”东是牛郎,“河”西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