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青桐鸣大联考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青桐鸣大联考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青桐鸣大联考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青桐鸣大联考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青桐鸣大联考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河南省青桐鸣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史记》记载,秦朝“凡为吏,皆有吏书”。秦朝吏书主要包括:官吏在平时工作中所记录下来的公文;向上级汇报工作所写下的报告;有关国家大事和社会现象的记录。这些均被当作官吏考核的重要依据。由此可见,秦朝()A.官吏职业素养较高 B.官员施政有章可循C.文书制度尊君抑臣 D.吏治管理比较严密〖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提到了秦朝官吏在工作中有记录公文、撰写报告以及记录国家大事和社会现象的习惯,这些都被作为考核官吏的重要依据。这表明秦朝在吏治管理方面有一套比较严密的制度,D项正确;“官吏职业素养较高”虽然可以从官吏的工作记录中推断出来,但题目中并没有直接提到官吏的职业素养,排除A项;“官员施政有章可循”虽然也与官吏的工作记录有关,但题目强调的是这些记录作为考核的依据,而不是施政的规范,排除B项;材料主旨“秦朝的文书管理”,而“文书制度尊君抑臣”与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2.开元二十五年(737),唐代科举考试增加了新的考试方法-口试,即“口义”。由主考官当众进行问义(考生自己对经书的理解),应考人对其作出相应的口述,结束后立即宣布考试成绩。这一创新()A.旨在选拔通经致用的人才 B.提高了官员时务应对能力C.注重对考生素质全面考查 D.体现儒学政治地位的提高〖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科举中增加了新的考试方法——“口义”,说明唐朝科举考试除了笔试方法外,还增加了口试,当众提问,结束后立即宣布考试成绩,有利于高了官员时务应对能力,B项正确;唐代科举考试的创新,旨在扩大和强化统治基础,选拔通经致用的人才只是手段,排除A项;“考生素质全面考查”的说法夸大化,仅仅从“口义”增加这种考试方法,不能说明注重对考生素质全面考查,排除C项;这一创新只是涉及考试方式,不能说明儒学政治地位的提高,排除D项。故选B项。3.1791年9月,法国制宪议会通过宪法规定,法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并以《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为指导原则,还宣布废除损害自由和权利平等的制度。据此可知,该宪法()A.具有封建保守色彩 B.推动了制度变革的完成C.深受启蒙思想影响 D.基本满足了人民的愿望〖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91年(法国)。根据材料可知,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制宪议会颁布一系列法令,强调了自由、民主、平等的原则,与启蒙运动的内容相符,C项正确;材料强调该宪法的进步之处,无法体现封建保守色彩,排除A项;结合所学可知,1791年法国还处于革命进程中,并未完成制度变革,排除B项;法国大革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因此并未基本满足人民的愿望,排除D项。故选C项。4.15-16世纪,在英国和法国,君主成为国家主权和公共利益的代表。民众变得愿意谈论君主和宫廷中的事情,人们逐渐视政府中的官僚为国家的管理者。这些现象反映出()A.民族国家逐渐形成 B.资产阶级开始掌权C.各国民族意识觉醒 D.国王专制权力确立〖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近代西方。根据材料15到16世纪在英国各法国民众认为君主代表国家和公共利益,说明民众都认可君主代表国家,体现民族国家的逐渐形成,A项正确;资产阶级开始掌权是在资产阶级革命后,是在15世纪后,排除B项;民族意识强调的是反对其他国家的干涉,维护本国主权,和材料无关,排除C项;国王专制权力已经确立,排除D项。故选A项。5.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确立了“黄金一美元本位制”的国际货币制度。35美元折合成1盎司黄金的比价非经美国政府同意不得改变,各国可随时用美元向美国政府兑换黄金;其他各国的货币直接与美元挂钩,汇率只能在上下各1%浮动,否则需获基金组织同意。该制度()A.利于稳定国际金融秩序 B.推动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C.坚持了平等互利的原则 D.导致美元取代黄金的地位〖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世界。据材料可知,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确立了“黄金一美元本位制”的国际货币制度,实行“双挂钩”,此制度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其建立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二战后的国际金融秩序,A项正确;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B项;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美国实施全球霸权的表现之一,而非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排除C项;美元取代黄金的地位,与历史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6.考古学家不仅在仰韶文化遗址中原核心区的嵩山周围,不断发现粟稻共存的现象,而且在豫西、关中和晋南的不少仰韶文化遗址处,也发现了高处种粟、低洼处种水稻的混种现象。据此可推知,当时()A.耕作方式先进 B.私有制的产生C.多元文化并存 D.南北物种交流〖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的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据题干中粟稻在不同地区的共存和混种现象,这明显体现了南北物种的交流融合,D项正确;题干信息更多涉及作物种类的分布而非耕作方式的技术水平,排除A项;“私有制的产生”与题干内容无直接联系,题干未提及私有制的产生信息,而是作物种植情况,排除B项。“多元文化并存”与题干信息不符,题干描述的是作物种植情况而非文化多样性,排除C项。故选D项。7.1865年,李鸿章收购美商旗记铁厂的全部机器设备,建立江南制造总局。旗记铁厂原班人马成为各级技术主管人员和教练工匠,铁厂若干管理制度和生产组织形式亦随之移入。这()A.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B.有利于中国工业近代化起步C.推动了晚清的政治变革 D.促进了洋务民用企业的发展〖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65年(中国)。据本题材料“旗记铁厂原班人马成为各级技术主管人员和教练工匠,铁厂若干管理制度和生产组织形式亦随之移入”概括得出结论是:1865年,李鸿章收购美商旗记铁厂的时候不仅仅收购了全部机器设备还有原班人马和技术管理人员、教练工匠,甚至于管理制度和生产形式,这些近代事物的引进,有利于中国工业近代化起步,B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政府财政收入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中内容仅仅涉及到经济领域,并没有提及政治变革,排除C项;材料中李鸿章收购美商旗记铁厂,建立了江南制造总局,其目的是为了发展军事工业,并不是为了促进洋务民用企业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8.1600年,由于荷兰人在香料贸易上的垄断,伦敦市场上的胡椒价格翻倍。这直接迫使伊丽莎白女王首肯成立特许贸易公司-伦敦官商东印度贸易公司,并颁布特许状,授予其自好望角以东直至麦哲伦海峡的整个东方地区贸易专营权,为期15年。由此可知,当时()A.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 B.国际贸易中心逐渐转移C.英国殖民霸主地位确立 D.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盛行〖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近代西方。根据材料,由于荷兰在香料贸易上的垄断,迫使英国成立特许贸易公司,可知当时的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即出现特权贸易公司,A项正确;贸易中心转移指的是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和材料无关,排除B项;英国殖民霸权确立是在18世纪,排除C项;自由主义盛行是在工业革命后,排除D项。故选A项。9.据《元史·兵志》记载,全国共有驿站1383处。马可·波罗称全国共有驿邸逾万所,“此种驿站备马逾三十万匹”。正如元人所言:“四海为家……适千里者,如在户庭,之万里者,如出邻家”“无阗域藩篱之间也”。这有利于()A.加强领土的控制与管理 B.扩大统治区域C.密切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D.缓和社会矛盾〖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据材料“所有通至各省之要道上……必有一驿。无人居之地,全无道路可通,此类驿站,亦必设立”可知,驿站制度便利了中央和地方及地方与地方间的联系,有利于元朝加强对领土的控制与管理,A项正确;元朝设立驿站的目的是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而不是扩大统治区域,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且这也不是元朝设立驿站的主要目的,排除C项;驿站制度与缓和社会矛盾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0.有资料显示,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沿海通商口岸,西医院门前摩肩接踵、门庭若市,排在大街上候诊的队伍“一眼望不到边”,“每天清晨从四面八方涌来的车马轿子”,“把整条街挤得水泄不通的”。由此可见,当时()A.国人对西医有一定认可 B.沿海中西文化融合加快C.传统中医遭到人们质疑 D.西方对华侵略不断加深〖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据材料可知,西医院门前如此热闹的景象,表明当时国人对西医是有一定程度认可的,不然不会有这么多人前往就医,A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国人对西医的态度,对于中西文化融合加快体现不明显,排除B项;材料未提及对传统中医的态度,不能得出传统中医遭到质疑的结论,排除C项;西方对华侵略不断加深与西医院人多的现象并无直接关联,排除D项。故选A项。11.墨子在《兼爱下》中说:“兼(爱)即仁矣,义矣。”据统计,《墨子》讲“仁”共116次。西晋鲁胜在《墨辩注序》说:“孟子非墨子,其辩言正辞则与墨同。”这表明战国时期()A.儒家学派不断壮大 B.学术文化交流频繁C.仁义成为争霸借口 D.儒墨学派交互影响〖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兼(爱)即仁矣,义矣”与“孟子非墨子,其辩言正辞则与墨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墨子的思想中有儒家的元素,而孟子的辩论方式与墨子相似,这可能意味着他们的思想相互影响,D项正确;儒家学派的影响力和规模在战国时期发展是有限的,“儒家学派不断壮大”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战国时期,不同的学术思想和文化之间的交流非常频繁,但是材料只是提及墨子与孟子在学术与思想上的相似性,排除B项;材料主旨“儒墨学派交互影响”,而“仁义成为争霸借口”与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2.希罗多德曾在作品中探讨尼罗河泛滥成因,比较埃及人与希腊人生活方式上的不同。修昔底德在撰写《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时,严肃地将推动历史事件发展的动力归结为人类自身的活动而非诸神的干预。这反映出古希腊文化()A.摆脱了宗教的束缚 B.成为欧洲文化源头C.蕴含一定理性精神 D.影响了埃及的发展〖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据本题材料“探讨尼罗河泛滥的成因”“将推动历史事件发展的动力归结为人类自身的活动而非诸神的干预”概括得出结论是: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的作品中蕴含着一定的人文主义思想,体现了古希腊文化中的理性精神,C项正确;古希腊文化摆脱了宗教的束缚,夸大了两者言论的作用,排除A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古希腊文化中的理性精神,没有体现古希腊文化与欧洲文化之间的关系,排除B项;材料内容只是对古希腊和埃及人的文化进行对比,没有体现古希腊文化对埃及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13.下表为19世纪初拉丁美洲人口构成情况的统计。这可以用来佐证当时拉美地区()西班牙移民后裔即土生白人欧印混血种人黑白混血种人印黑混血种人、印第安人和黑人300万人500多万人近100万人约占当时拉美总人口的60%A.遭到欧美列强瓜分 B.独立运动规模大C.经济长期发展缓慢 D.文化呈现多元性〖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初(世界)。根据材料信息“拉丁美洲人口的构成情况表”可知拉美地区的人口多元,文化呈现多元性,D项正确;19世纪初拉美地区沦为西方列强殖民地,与材料人口构成无关,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拉美地区人口的变化,与独立运动无关,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拉美经济的发展,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4.近年来,流媒体平台的兴起改变了人们的观影习惯,电子书和有声读物的普及则重新定义了阅读。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流媒体市场规模达到约500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将增长至超过1000亿美元。这反映出()A.全球文化产业发展趋于平衡 B.传统媒体已经被完全取代C.科技进步助推文化产业发展 D.全球化对民族文化的冲击〖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年来(全球)。据题干“流媒体平台兴起改变观影习惯,电子书和有声读物普及重新定义阅读,以及全球流媒体市场规模的增长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科技的进步给文化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和发展,C项正确;题干并未提及全球文化产业发展是否趋于平衡,排除A项;传统媒体并没有被完全取代,排除B项;题干主要强调的是科技对文化产业的影响,而非全球化对民族文化的冲击,排除D项。故选C项。15.五四运动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部分著作的中译本陆续出版,其中陈望道译的《宣言》、李季译的《社会主义史》、恽代英译的《阶级争斗》,被编入1921年5月文化书社发行编印的《文化书社销书目录》中。这反映出当时()A.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 B.先进中国人筹建新型革命政党C.知识分子对十月革命的向往 D.工人阶级接受进步思想的洗礼〖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1年(中国)。据材料可知,这些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著作的中译本陆续出版并被编入书社的销书目录,这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更大范围内传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A项正确;材料重点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著作的传播,而非直接体现筹建新型革命政党,排除B项;材料突出的是马克思主义相关著作,而非单纯对十月革命的向往,排除C项;材料主要说的是著作的出版和传播,没有明确表明工人阶级接受思想洗礼的状况,排除D项。故选A项。16.1898年6月11日,光绪颁布《定国是诏》,强调“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7月,光绪帝批准了由梁启超起草的《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该章程明确规定要培养“中西并用,观其会通”的新型人才。这些举措()A.目的是适应维新变法的需要 B.实现了近代教育体制的改革C.属于洋务运动的深化和发展 D.有助于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98年(中国)。根据材料,光绪帝支持维新变法,其批准成立的京师大学堂章程由维新派领导人物梁启超起草,还规定学堂培养“新型人才”,教学内容应“中西并重”,可知,该学堂的建立有利于维新思想的传播,为维新运动培养变法人才,目的是适应维新变法的需要,A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并未实现近代教育体制的改革,排除B项;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排除C项;材料强调戊戌变法期间人才培养方面的改革,而君主立宪政体属于政治方面,排除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史料出处广州蕃坊,海外诸国人聚居。置蕃长一人,管勾蕃坊公事,专切招邀蕃商入贡。用蕃官为之,巾袍履笏如华人。〔北宋〕朱或《萍洲可谈》熙宁年间,程师孟知广州,“大修学校,日引诸生讲解,负笈而来者相踵。诸蕃子弟,皆愿入学”。〔南宋〕龚明之《中吴纪闻》大观三年(1108),地方学官曾言:“切见广州蕃学渐已就绪,欲乞朝廷择南州之纯秀、练习土俗者,付以训导之职……”《宋会要辑稿》材料二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广州市鼓励外国高技能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来广州就业,对于符合条件的人才,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优惠措施。据2017年12月25日广州市公安局公布的数据,常住广州的外国人超过8万(82714人),来自世界六大洲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欧美日韩发达国家人员(38826人)占46.9%。位居前三的是韩国、日本和美国,占在住总数超过1/4。总量位居全国第三,仅次于上海、北京,并呈稳步增长态势。2017年,从广州各口岸入境的外国人288万人次,同比增加7.1%;办理外国人住宿登记239万人次,同比增加6.2%。——摘编自方旭东《“远者来”:关于外来移民问题的儒家智慧》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宋政府对待广州外国来华人员的措施。(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1世纪以来外国人不断移民广州原因。〖答案〗(1)划分专门区域供外国人居住;设置官员和管理机构对外国人进行管理;修建学校供外国人子弟进行学习;选拔优秀者在中国担任官职。(2)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鼓励外国高技能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来华;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世界人口迁移的加强。〖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北宋时期的中国。北宋政府对待广州外国来华人员的措施根据“广州蕃坊,海外诸国人聚居。置蕃长一人,管勾蕃坊公事,专切招邀蕃商入贡。用蕃官为之”得出划分专门区域供外国人居住;设置官员和管理机构对外国人进行管理;根据“大修学校,日引诸生讲解,负笈而来者相踵。诸蕃子弟,皆愿入学”得出修建学校供外国人子弟进行学习;根据“欲乞朝廷择南州之纯秀、练习土俗者,付以训导之职”得出选拔优秀者在中国担任官职。【小问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当代中国。21世纪以来外国人不断移民广州的原因根据“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广州市鼓励外国高技能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来广州就业,对于符合条件的人才,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优惠措施”得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鼓励外国高技能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来华;综合所学内容可知,外国人之所以不断移民广州,还得益于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世界人口迁移的加强。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自太平天国运动以来,清朝官方的基层治理系统逐渐失灵,以乡绅为中心的团练组织成为应对社会动乱的重要力量,民间治理系统开始一枝独大。晚清时期,各种社团逐渐出现,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充当了重要角色。由于内部经济和社会的转型,近代中国的基层社会治理对象打破了原有的格局,各种各样的新对象涌现。外国势力和新式武器的流入也使原有对象变得更加复杂。清末新政时期,民事开始从刑事法律中独立出来,同时出现了专门法律,基层治理呈现法制化趋势。在地方治理中多地出现多数人参与纠纷、矛盾、冲突的协调和解决的现象。比如1904年5月13日,《岭东日报》报道了广东省澄海县蓬洲所陈氏模仿“自治”的方式,召集宗族成员协商防止赌博的方法。——摘编自温建钦《近代基层社会治理出现转型》材料二土地革命时期,乡村苏维埃政权成为根据地基层政权。苏维埃政权实行普遍选举制度,并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规范的选举程序和合适的选举方法。针对农民对土地的迫切需求,领导开展了土地革命,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按人口平均分配。乡村苏维埃政权“是我们党建立自己的基层政权的最初尝试”。——摘编自李增元、伍娟《领导农村基层治理的百年探索历程及基本逻辑》(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时期基层治理的重大变化。(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苏区基层社会治理。〖答案〗(1)变化:团练组织成为应对社会动乱的重要力量;各种社团充当了重要角色;呈现法制化趋势;协调解决现象出现。(2)评价:实行普遍选举制度,有利于推行民主政权建设;开展了土地革命,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按人口平均分配,有利于得到农村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是党建立自己的基层政权的最初尝试,丰富了的基层管理经验。〖解析〗【小问1】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晚清时期(中国)。变化:根据材料“自太平天国运动以来,清朝官方的基层治理系统逐渐失灵,以乡绅为中心的团练组织成为应对社会动乱的重要力量,民间治理系统开始一枝独大。”可知,团练组织成为应对社会动乱的重要力量;根据材料“晚清时期,各种社团逐渐出现,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充当了重要角色。”可知,各种社团充当了重要角色;根据材料“清末新政时期,民事开始从刑事法律中独立出来,同时出现了专门法律,基层治理呈现法制化趋势。”可知,呈现法制化趋势;根据材料“在地方治理中多地出现多数人参与纠纷、矛盾、冲突的协调和解决的现象。”可知,协调解决现象出现。【小问2】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国)。评价:根据材料“苏维埃政权实行普遍选举制度,并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规范的选举程序和合适的选举方法。”可知,实行普遍选举制度,有利于推行民主政权建设;根据材料“针对农民对土地的迫切需求,领导开展了土地革命,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按人口平均分配。”可知,开展了土地革命,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按人口平均分配,有利于得到农村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根据材料“乡村苏维埃政权‘是我们党建立自己的基层政权的最初尝试’。”可知,是党建立自己的基层政权的最初尝试,丰富了的基层管理经验。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从18世纪中期开始,英国城市化快速发展,至1851年,全国已有大小城镇580座。从英国城市数量的急剧增加和城市人口超过了农村人口来看,此时的英国已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发展成为以城镇为主体的国家。当时,大约有360个城市居民过万人,但也有194个城镇人数不足3000人。此时的伦敦汇集着豪华的宫殿、宏伟的政府办公楼、高耸的大教堂、金融机构、博物馆、艺术馆和俱乐部,当然也充斥着贫民屋,到处都是肮脏混乱和无序。在这些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一切均是随着产业革命的步伐自然而然地发展的。——摘编自陆伟芳《英国近代城市化特点及其社会影响》材料二在二战的大摧毁之后,英国的城市规划人员有意识地寻求将伦敦市中心拥挤的工业及人口向郊区转移,并于1943年首次启动阿伯克龙比计划,重点强调发展“新城”,旨在扩展首都的周边面积。伦敦周围向不可能在城市中心拥有自己住宅的城市中产阶级,甚至工人阶级提供了住所。1960年以后,伦敦市中心人口开始流失,而整个地区尤其城市周边人口增长十分明显。英格兰南部的大部分,甚至是中部正在迅速地变成伦敦广阔而分散的郊区,以致像肯特郡和康沃尔郡这样的曾经距离遥远的农村地区,也异想天开地想成为伦敦的住房供应市场。而并非所有到乡下的人都要每天通勤,有些人一周内通勤两到三次,平时在家里或卫星城的办公室里工作。——摘编自[美]乔尔·科特金《全球城市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英国城市化发展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英国城市化发展的影响。(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城市化的认识。〖答案〗(1)特点:英国的城市化起步早、发展迅速;由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发展具有自发性;城市发展存在地区间的不均衡性。(2)影响:减轻大城市人口过度集中、恶性膨胀的压力;改善居住环境,提高住房水平;优化城镇布局。(3)认识:城市化要实现地区协调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城市化过程要注重环境保护,建设绿色城市;控制城市发展规模,关注民生〖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8世纪中期(英国)。据材料一“从18世纪中期开始,英国城市化快速发展,至1851年,全国已有大小城镇580座”,可得出英国的城市化起步早、发展迅速;据材料一“在这些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一切均是随着产业革命的步伐自然而然地发展的”,可得出由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发展具有自发性;据材料一“大约有360个城市居民过万人,但也有194个城镇人数不足3000人。此时的伦敦汇集着豪华的宫殿、宏伟的政府办公楼、高耸的大教堂、金融机构、博物馆、艺术馆和俱乐部,当然也充斥着贫民屋,到处都是肮脏混乱和无序”,可得出城市发展存在地区间的不均衡性。【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二战后(英国)。据材料二“伦敦周围向不可能在城市中心拥有自己住宅的城市中产阶级,甚至工人阶级提供了住所。1960年以后,伦敦市中心人口开始流失,而整个地区尤其城市周边人口增长十分明显”,可得出减轻大城市人口过度集中、恶性膨胀的压力;据材料二“伦敦周围向不可能在城市中心拥有自己住宅的城市中产阶级,甚至工人阶级提供了住所”,可得出改善居住环境,提高住房水平;据材料二“英格兰南部的大部分,甚至是中部正在迅速地变成伦敦广阔而分散的郊区,以致像肯特郡和康沃尔郡这样的曾经距离遥远的农村地区,也异想天开地想成为伦敦的住房供应市场”,可得出优化城镇布局。【小问3】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