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_第1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_第2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_第3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_第4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3000

字)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

单元学习目标

1、阅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

2、会数、会读、会写百以内的数。

3、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4、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沟通,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5、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体会奇数、序数和位值制等。

6、体会基数、序数和位值制等。

7、逐步发展学生数感。

单元学习重难点

数数、读数、写数、比大小与数感的形成和发展。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学

情分析:

学生宠爱通过具体情境等活动,阅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

第一课时数铅笔

教学内容:课本2-3页(数100以内的数)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会数、会读百以内的数,还能依据确定的规律数数。体会数

位、基数、序数的意义。理解十位上是几就表示几个十,各位上是几就表

示几个一。

过程与方法:阅历从数铅笔的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百以内的数的过程,相识

百以内的数,体验数量与物体的对应关系。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培育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能用数进行表达和

沟通。

教学重点:

1、数数、读数。

2、驾驭100以内数的依次,知道10个一是10,10个十是100。教学难

点:有规律的数数。

教学用具:师生各准备学具盒,小棒、皮筋套、计数器。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大家刚刚过了一个快乐的春节。在过春节时各家都放了一些鞭炮。小明

的爸爸放了100响的小鞭,现在老师用这些小棒来代替。猜一猜这些小

棒有100根吗?你们情愿一起数一数吗?

二、导学新知,探究互动。

1、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数小棒。

2、沟通汇报:你是怎样数的?

一根一根地数、两根两支根数、五根五根地数、十根十根地数把十根捆

成一捆,一捆一捆地数。

3、比较:刚才每个小组的同学都接受了不同的数法,有的用十根十根数

的方法,你知道10个一是多少吗?2个十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

体会:10个一是10,10个十是100。

一根一根地数,'一是io,o

把io根捆成一捆,一捆一捆地数,10个十是100。

4、练一练:师出示几捆小棒,提问:1捆是多少?3捆是多少?5捆、6

捆、10捆是多少?

三、实际应用,拓展延长。

1、圈一圈,数一数。(第2页)并说说是怎么数的。

图一:可以2个、5个、10个。

图二:可以2、3、4、5

2、从1数到100。你会用什么方法数?

3、出示5捆小棒,是多少?是几个十?再添上2根小棒是多少?

52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4、在下面各数的后面连续数出5个数来。

二十三、五十六、七H~**t、八十五、九十五

5、用计数器拨一拨:43,65,72

(个位拨几,表示几个一;十位拨几,表示几个十?)

6、练习册。

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其次课时数豆子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会写百以内的数,进一步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数豆子”的实践活动,初步培育学生的估算意识。在

“数豆子”的操作活动中体会物体与数量的对应关系,体验数的实际意义。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在活动中培育学生的合作与沟通的意识。教学重点:

通过不同的活动理解位值意义。

教学难点:位值意义。

教学关键:在活动中合作学习与沟通。

教学用具:学生准备一把豆子数量不限、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爱好。

1、师在实物投影下出示一堆豆子(28粒),问:估计一下有多少粒?

2、师生共同先数10粒放一堆,再估计一下。

师:谁估计得比较正确呢?

二、合作互动,探究新知。

1、大家一起来数一数。(一个一个地数)

2、指几名学生来数,其他学生跟着数。(用不同的方法数)

3、读数。在计数器上拨数,读一读,说一说表示的意义(在小组内沟通。)

如:42、89、25、33o

4、写数。在计数器上拨数,读一读,写出数。(先在小组沟通,再在班级

汇报。)例如:37、40、55、19、60、82、100。探讨:55这两个

“5”的意义一样吗?

三、实际应用,巩固新知。

1、摆一摆。摆出26根小棒,说说是怎么摆的。

2、写出计数器上表示的数,并说说意义。(第4页)

3、看计数器写数。(第3题)

4、写门牌号,理解序数的意义。(第4题)

5、游戏:抓小棒,先估计有多少根,再数一数,说一说有几个十和几个

O

四、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第三课时动物餐厅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驾驭百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会比较。

过程与方法:在动物餐厅的情境中,激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数的相

对大小关系,探究百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规律。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利用数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培育学生的合作

意识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关键: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两个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导语:森林里新开张了一家动物餐厅,小兔当经理,小猴和小狗都跑去当

了服务员。这一天,餐厅来了许多客人,经理说:“快,快,拿盘子,比

谁拿得多。”小猴和小狗急赶忙忙用双手去拿盘子。小猴

说:“我拿了21只盘子。”小狗说:“我拿了18只盘子。”请你来当当裁判,

谁拿得多?你是怎样比较的?

二、探究新知,建立模型。

1、小组合作学习:比一比,谁拿得多?说说你是怎么比的。

2、汇报沟通、小结:先看十位,数大的数就大,十位相同,再看个位。

3、独立完成填一填,填完后在小组里沟通:比一比下列计数器上的数。

4、汇报沟通、小结:十位上的数相同,就比个位上的数谁大就谁大。三

位数比两位数大(位数多的数比位数少的数大)。

三、实际应用,巩固练习。

1、练一练:比大小。(第6页)学生独立完成后,统一校对。

2、连一连。(第7页第2题)先让学生说题意,后连线。

3、按规律填数。(第7页第3题)

⑴按依次填数。(说说表格有特点)

⑵读出个位是5的数,读出个位是0的数……再说说有什么特点。⑶依

据填好的表,把下图中缺的数填上。(实际是依据规律填数)

3、按规律画图。(第7页第4题)

四、小调查。我们学校一年级有几个班?每班各有多少人?哪班学生人数

最多?哪班人数最少?

五、课堂总结:说一说怎样比较数的大小?

第四课时小小养殖场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少得多和多得多的含

义。

过程与方法:能在具体状况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培育学生用数来描述生活中事物的实力。教学重点:

体验多一些、少一些、少得多和多得多的含义,并能正确理解和运用。教

学难点:理解概念。

教学关键: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爱好。

出示情境图,看图说一说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信息:鸡有85只、鸭有42只、鹅有34只。

二、建构模型。

1、依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还可以怎样描述谁多谁少?(先自

己思索,再在小组沟通。)

问题:鸡比鸭多几只?鸭比鸡少几只?

鸭比鹅多几只?鹅比鸭少几只?

鸡比鹅多几只?鹅比鸡少几只?

比多少的描述:鸡比鸭多得多;鸭比鹅多一些;鹅比鸡少得多;鹅比鸭少

—^些...

2、完成想一想,体会多一些、少一些、少得多和多得多的含义。

三、实际应用。

1、完成练一练的第1、2、3题。三道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

2、数学游戏。猜数。

四、课堂总结:你有哪些收获?

第五课时练习一

教学目标:

进一步理解数的组成和写法,加深理解两个数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娴

熟地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重点:数的大小关系

教学过程:

一、数数、数的组成和写法(组织学生口答)

1、1层放10个桃子,2层放几个?70个可以放几层?100个可以放几层?

(本题让学生弄清十进制计数法。)

2、接着数。

25、30、35(40)、(45)、(50)、(55)、(60)。64、62、60、

(58)、(56)、(54)o

33、36、39、(42)、(45)、(48)、(51)。本题让学生有规律地

数数。

3、学生独立完成书本第1题。

4、我拨你读、你说。教生在计数器上拨数,学生读数,说说有几个十和

几个一。

二、数的大小

1、最多与最少。(第10页1题)

出示啄木鸟挂图,说说图意,再比较谁吃得最多,谁吃得最少,并说说理

由。

2、小组合作学习完成第3题。要求在组内发表自己的想法。只要有道理,

(1)题。答案:42o缘由:多一些。

(2)题。答案:85或87都可以。多得多、比90少一些。

3、比大小。在计数器上拨数。

5256、2554、8998、65。

18(()())17

三、思索题。书本第6题,先独立完成,再组织探讨方法。答案:

最大的数是85,最小的数是25。

荐小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