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中学2025届高一下生物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中学2025届高一下生物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中学2025届高一下生物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中学2025届高一下生物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中学2025届高一下生物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中学2025届高一下生物期末调研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从显微镜下看到一个正在分裂的动物细胞,如图所示,则此动物的初级卵母细胞中,四分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染色体数依次是()A.3,6,6,6B.3,12,12,6C.3,6,6,12D.3,12,12,122.若DNA一条链中(A+G)︰(T+C)=2.5,则DNA双链中(A+G)︰(T+C)比值是()A.0.25 B.0.4 C.1 D.2.53.下列关于物质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可以进行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B.肾上腺素分泌后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发挥作用C.抗体在高尔基体内加工成熟后经囊泡运输至细胞膜,再分泌到细胞外D.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通过主动运输到达突触后膜,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4.DNA分子中,碱基对特定的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A.稳定性 B.多样性 C.特异性 D.变异性5.在农作物育种上,采用的方法有: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它们的理论依据依次是()①基因突变②基因互换③基因重组④染色体变异A.③①④④B.③①②④C.④④①②D.④②①④6.按自由组合规律遗传,MmNnPP能产生几种类型配子的基因型。()A.3B.4C.6D.8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豌豆素是野生型豌豆产生的一种抵抗真菌侵染的化学物质。研究人员对纯种野生型豌豆进行诱变处理,培育出两个不能产生豌豆素的纯种(品系甲、品系乙)。下面是对其遗传特性的研究实验。请回答:(1)根据上述杂交结果,可以推测:豌豆素性状由__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其遗传遵循__________定律,品系甲和品系乙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若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用A、a表示,若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实验一中F2出现所示性状及其比例的原因是:F1产生配子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现要进一步验证上述推测,请利用上述实验中的材料设计杂交实验予以验证。实验方法:选用实验一的F1与品系__________杂交。预期实验结果: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10分)夹河湿地曾是烟台城市周边最大的湿地生态系统,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生态系统时,在种群水平上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种群的____________和空间特征。(2)研究者在夹河湿地区域设置20个样地,在样地中利用____________法进行植被数量调查,利用该方法调查关键要做到____________。调查中要记录样地中每个物种的高度,利用记名计算法统计样地内的物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图中甲、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湿地中两种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直线p表示Nt+1=Nt。甲曲线上A、B、C三点中,表示种群数量下降的是___________点;乙曲线上D、F两点中,表示种群数量上升的是___________点;Nt小于a时,甲、乙两条曲线中___________曲线所代表的生物更易消亡。(4)随着政府治理力度加大,夹河水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诸多生物纷沓而至,其___________稳定性增强。为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我国已建立多个湿地自然保护区,这属于___________保护。(5)如今夹河两岸景色宜人,每天有很多市民在此进行休闲和锻炼,这体现了夹河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价值。9.(10分)下图1显示了某种甲虫的两个种群基因库的动态变化过程。种群中每只甲虫都有相应的基因型,A和a这对等位基因没有显隐性关系,共同决定甲虫的体色。甲虫体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如图2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不同体色的甲虫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____多样性。(2)在种群中出现了基因型为A′A的甲虫,A′基因最可能的来源是____________。该来源为生物进化________________。(3)图中箭头表示通过迁移,两个种群的基因库之间有机会进行__________交流。由此可知,种群1和种群2之间不存在________________,它们属于同一个___________。(4)根据图1两个种群中不同体色的甲虫分布比例,可以初步推测出处于工业污染较为严重的环境中的是种群______________,该环境对甲虫的生存起到了__________________作用。(5)A′基因的出现和环境的污染会使种群基因库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种群发生进化,决定种群进化方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0分)已知某植物2号染色体上有一对等位基因S、s控制某相对性状。(1)下图1是基因S的片段示意图,请在两条链中都分别框出DNA的基本骨架(虚线)和基本单位(实线)。___________________(2)基因S在编码蛋白质时,控制最前端几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上图2所示。已知起始密码子为AUG或GUG,基因S中作为模板链的是图中的______链。若箭头所指碱基对G/C缺失,则该处对应的密码子将变为___________。(3)该植物2号染色体上还有另外一对基因M、m,控制另一对相对性状。某基因型为SsMm的植株自花传粉,后代出现了4种表现型,在此过程中出现的变异的类型属于________,其原因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发生了_______________。上述每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____定律。11.(15分)植物细胞壁中的纤维素主要是由CESA基因家族成员编码的纤维素合成酶控制合成的。请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的表达需经过_________和_________过程,前一过程以_________为模板,需要_________酶参与。(2)图1表示同一mRNA上结合了多个__________,得到多条氨基酸序列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肽链,此方式的意义是__________。该过程还需要_________来运输氨基酸。(3)科研人员对烟草相关组织苗期和成熟期CESA基因家族中的NtCESA16的表达情况进行了分析。①由图2可知,与苗期相比,在成熟期烟草的_________中NtCESA16表达量显著增加。②NtCESA16通过控制_________的合成,影响植物细胞壁的形成,进而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解析】

该细胞无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在赤道板上,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该细胞含有3条染色体。【详解】图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此时细胞(含3条染色体)所含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说明该动物体细胞含有6条染色体(3对同源染色体)。四分体是同源染色体联会后形成的,即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因此初级卵母细胞中含3个四分体。初级卵母细胞中所含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且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单体和2个DNA分子,因此,该动物初级卵母细胞中含有12条染色单体、12个DNA分子和6条染色体。综上所述,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1个四分体含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2、C【解析】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T=C+G;(2)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G+C)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比例的比值;(3)DNA分子一条链中(A+G)/(T+C)的比值与互补链中的该碱基的比值互为倒数,在整个双链中该比值等于1。【详解】由于DNA中A与T配对,G与C配对,因此A=T,G=C,所以双链DNA分子中(A+G):(T+C)=1:1,C正确。3、D【解析】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进行的是极性运输,在成熟的韧皮部能进行非极性运输,A正确。肾上腺素能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与相应靶器官、靶细胞结合后发挥作用,B正确。抗体是属于分泌蛋白,在核糖体合成,内质网初步加工,高尔基体深加工后经囊泡运输到细胞膜,经过胞吐分泌到细胞外,C正确。神经递质是通过胞吐释放出来的,D错误。4、C【解析】不同的DNA分子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每个DNA分子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特定的,因此碱基对特定的排列顺序决定DNA分子的特异性,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5、A【解析】杂交育种的原理是③基因重组;诱变育种的原理是①基因突变;多倍体育种和单倍体育种的原理都是④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故选A。6、B【解析】MmNnPP中涉及3对基因,若按自由组合规律遗传,则经减数分裂能产生配子的类型为2×2×1=4,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点睛】配子类型问题a.多对等位基因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数是每对基因产生相应配子种类数的乘积。b.举例:AaBbCCDd产生的配子种类数AaBbCCDd↓↓↓↓2×2×1×2=8种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两自由组合AABBaabb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乙(aabb)Aabb:Aabb:aaBb:aabb=1:1:1:1有豌豆素:无豌豆素=1:3【解析】

由实验一可知,子二代有豌豆素:无豌豆素=3:13,是9:3:3:1的变式,说明有无豌豆素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子一代基因型是AaBb,A_B_、aabb都表现为无豌豆素,亲本基因型是AABB、aabb;实验二,子二代有豌豆素:无豌豆素=1:3,因此子一代一对显性纯合、一对杂合,品系甲的基因型是AABB,野生型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乙的基因型是aabb。【详解】(1)由分析可知,豌豆素有无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品系甲和品系乙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实验一中F2出现所示性状及其比例的原因是F1产生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2)证明自由组合定律,可以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乙)进行测交实验,如果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测交后代基因型是AaBb:Aabb:aaBb:aabb=1:1:1:1,表现型及其比例为有豌豆素:无豌豆素=1:3。【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解答问题,应用演绎推理的方法设计遗传实验,预期实验结果。8、数量特征样方随机取样丰富度CD甲抵抗力就地直接【解析】试题分析:分析曲线,甲、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湿地中两种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直线p表示Nt+1=Nt,说明:①如果点位于曲线P上,说明Nt+1=Nt,则数量既不增加也不减少,说明数量相对稳定;②如果点位于曲线P的上面,说明Nt+1>Nt,则数量会增加,说明种群数量增长了;③如果点位于曲线P的下面,说明Nt+1<Nt,则数量会减少,说明种群数量下降了。(1)在种群水平上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2)研究者在呼伦贝尔草原地区设置20个样地,在样地中利用样方法进行植被数量调查,利用该方法调查关键要做到随机取样;调查中要记录样地中每个物种的高度、盖度和多度,利用记名计算法统计样地内的物种丰富度。(3)据图分析已知,甲曲线上A、B、C三点中,A点与P曲线相交,说明种群数量相对稳定,C点在曲线P以下,表示种群数量减少;乙曲线F点与P曲线相交,说明种群数量相对稳定;D点在曲线P以上,说明数量增加;Nt小于a时,甲曲线在P曲线以下,种群数量在减少,所以甲更容易消亡。(4)诸多生物纷沓而至,说明生物的种类及数量有所增加,随着生物多样性和食物网的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建立多个湿地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5)如今汾河两岸景色宜人,每天有很多市民在此进行休闲和锻炼,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比图中的曲线图,与虚直线P相比,根据实线上点的位置,判断种群数量变化情况。9、基因基因突变提供原材料基因地理(生殖)隔离物种1选择基因频率自然选择(环境选择)【解析】

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综合考查学生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详解】(1)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基因(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甲虫的不同体色由基因决定,因此体现了基因多样性。(2)Aˊ与A和a互为等位基因,而基因突变可使一个基因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所以Aˊ基因最可能的来源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材料。(3)图中箭头表示迁移。由于两个种群的个体之间能相互迁移,导致两个种群的基因库之间有机会进行基因交流,因此种群1和种群2之间不存在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它们属于同一个物种。(4)由于种群1中黑色的个体多于种群2,据此可初步推测:处于工业污染较为严重的环境中的是种群1,该环境对甲虫的生存起到了选择作用。(5)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基因突变、特定环境所起的自然选择作用等都会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可见,A′基因的出现和环境的污染会使种群基因库中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导致种群发生进化。自然选择(环境选择)决定种群的进化方向。【点睛】从题意和图示中提取关键信息:如A和a这对等位基因共同决定甲虫的体色、箭头表示迁移等。以提取的信息为切入点,围绕“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隔离与物种的形成、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等相关知识,对各问题情境进行解答。10、b链CUU基因重组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基因的分离定律【解析】(1)DNA(基因)的基本骨架是位于外侧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见

参考答案:虚线方框);DNA(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1分子脱氧核苷酸由1分子磷酸、1分子脱氧核糖和1分子碱基组成(见

参考答案:实线方框)。(2)据图2可知,因为起始密码子为AUG或GUG,故其对应的模板链碱基为TAC或CAC,因为b链中有TAC序列,故为模板链。若基因S的b链中箭头所指处原碱基序列为CAG,若碱基对G/C缺失,则碱基序列为CAA,故该处对应的密码子将由CU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