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及反思 (二)_第1页
教学案例及反思 (二)_第2页
教学案例及反思 (二)_第3页
教学案例及反思 (二)_第4页
教学案例及反思 (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喜欢》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我喜欢》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作者以独特的视角,诗一般清新的语言,

向我们敞开心扉,描述了自己喜欢的景物与事物,并说明喜欢的理由。表达了作

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生活的豁达、独特、乐观的人生态度。

【设计理念】

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从尊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选择上入手,引

导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读法。让学生面对文本时,能主动地去读,专注地去读,

兴致勃勃地去读。学生的自主性越强,积极性越高,阅读的个性就越能充分发挥

出来。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结合上下文理解“浣净、素馨、迭代、摇曳”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独特的美好情感。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对自然、对事物、对生活独特的感

受与理解。

4、培养学生审美与欣赏能力,并仿照课文写一写。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2、仿写课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

【课前准备】

1、学生:熟读课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

2、教师: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相信在你们多彩的童年里一定有许多喜欢的事物:喜欢小动物、喜

欢和朋友交往,喜欢做梦,喜欢……今天,就让我们先一起感受台湾女作家张晓

风对生活的喜欢与热爱吧。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自主质疑。

1、出示生字词语认读。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交流质疑。

三、初读---了解内容。

1、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哪些内容,读后你有什么感受?

2、听课文配乐朗读、思考:

(1)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抒情的线索是什么?每个自然段有什么共同点?

(每个段开头都用“我喜欢”三个字领起下文,使12个自然段形成了排比段。)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抒写自己喜欢的情怀的?(先写喜欢四季的不同景物,

再写喜欢自然景物,最后写对社会生活的喜爱。)

四、品读___感悟语言。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Z方式去读书,并在四人小组里交流自己感悟最深的段落。

2、全班交流。

3、指导学生带着感情读出作者“喜欢”的心情。(可采用自读、互读、对读、领

读等形式,让学生从读中体会,感悟作者的情感。)

五、研读一一质疑问难。

进一步研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先小组内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在

交流过程中重点体会以下问题:

1、“我喜欢的另一种花”是指什么?为什么?

2、我喜欢读信的原因是什么?从“泪光”二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出示第10自然段的两句话“我还喜欢看书,特别是在夜晚。在书籍里面,我

不能自抑地要喜爱那些泛黄的线装书,握着它就觉得握着一脉优美的传统,那涩

黯的纸面蕴含着一种古典的美。历史的兴亡,事物的迭代本是这样虚幻,惟有书

中的智慧永远长存。”联系自己的阅读体会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4、课文第12自然段省略号自成一段。它告诉了我们什么?这又表达了作者怎样

的人生态度?课文中每段开头都反复用“我喜欢”,段落中间也反复出现,这又

表达了什么?

六、拓展延伸

1、同学们,让我们也用明亮的双眼去发现生活中的美,用你手中的笔,把你对

生活的亨欢与热爱,尽情地挥洒出来吧!

2、展示交流。

七、总结全文

同学们,只要我们对生活充满欢喜,对自然界的万物,时时报以微笑和真诚,

不经意间,你就会受到生活的丰厚馈赠。请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吧!

八、作业设计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将课文中韵味十足的句子抄录下来。

板书设计:

四季景物

我喜欢自然景物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社会生活

《我喜欢》教学反思

《我喜欢》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本篇文章的作者以独特的视角,诗一般

的清新的语言,向我们敞开心扉,描述了自己喜欢的景物与事物,并说明自己喜

欢的理由,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生活的豁达、独特、乐观的人生态

度。文章在语言结构上有两大特点:一、语句美。文章语句优美动听,读起来琅

琅上口,抑扬顿挫,使人很容易进入语境中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心情感。二、

结构美。文章结构整齐,每一段开头都用“我喜欢”三个字领起下文,使十二个

自然段,形成了排比段,句式工整,语言精美,情感贯通全文。针对本文中的这

些特点,在教学中我也从两方面入手:

—"、中,悟I青

学生初次接触这篇韵味十足的文章,可能无法立刻读懂,那么,怎么教学这

篇语言优美的散文呢?首先,我在上课之初让学生把本文与以前学过的课文进行

比较,让学生对本文语言优美以及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等特点有个初步的认识。

再根据新课标的精神一一“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

感的熏陶的理念”,在教学本课时,我引导学生采用朗读和想象,通过有层次地

读,有梯度地读,按照:整体感知一一情感共鸣一一联系生活体验这样的规律,

用情感培养情感,展开想象翅膀,引导学生走向心灵的触动,进而抒发内心的感

动。在教学中“以读代讲”,以“读”这个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在

读中学,学中悟,悟中思,读出文章包含的韵味,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美

好生活的独特感受,品味文章语言的优美,领略大自然的美好景象、生活的多姿

多彩。学生在课堂上能美美地朗读,细细地品味,并真诚地互相欣赏、评价,整

个学习过程同学们都十分投入。

二、展开想象,仿写延伸

在学生读中悟情后,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独特的想象仿写课文,用语

言文字来抒发自己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说一说自己喜欢什么,学习课文的表

达方式,以“我喜欢”开头来抒发自己的独特体验。由此激发学生灵感,放飞学

生想象,发散学生思维,进一步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兴趣。同学们因为之

前的入情入境地朗读、品悟,纷纷拿起笔,发挥自己独特的想象,以‘'我喜欢"

开头来抒发自己的独特的体验。写完之后,进行了全班交流,孩子们积极展示,

踊跃发言,个个从童真的视角,以清新生动的语言写出了自己对大自然对生活对

社会的喜爱。读着学生们精彩呈现的小练笔,我真是喜不自禁。由此可见,这项

环节的设计,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还发展了他们的思维能力,激发了学

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成吉思汗和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以“面对错误”为主题单元的主体课文,课文内容寓意深刻,并且

是由生动的故事和结尾直白的表达结构而成的。故事性与哲理性兼揉,有益于学

生思想的启迪和行为的指导

在课文中,作者抓住老鹰四次打落成吉思汗接的水展开故事情节。成吉思汗

的固执与鹰的忠诚之间矛盾冲突不断把文章推向高潮,最后峰回路转,以毒蛇出

现唤出了成吉思汗面对错误的悔悟一一永远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虽

是说理文章,却没有任何理论分析,“道理”来的深入浅出,水到渠成。

【设计理念】

第一课时

主要是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迅速熟悉课文,真正读通课文;同时使学

生自主学习生字新词;理清层次,借助情节曲线,陈述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思路:以有感情的朗读为主要手段,体会成吉思汗的心理变化。把体验

阅读作为重要的学习手段,通过教师的引导,自我感悟,明白“永远不要在发怒

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的道理。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成吉思汗心理的变化。

2.体会“永远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这句话的含义。

3.理解伟人对待错误的态度,明白遇事保持冷静和对待朋友要相互信赖和真诚

的道理。

4.根据对课文内容的体会写一篇心得笔记。

【教学重点】

抓住鹰四次撞翻杯子及成吉思汗的心情变化理解课文内容,并写一篇心得笔记。

【教学难点】

抓住相关句子体会成吉思汗的心理变化。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课文《成吉思汗和鹰》,现在哪一位同学愿

意来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根据情况随机引导学生,要说清楚事

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师:刚才这位同学将这个故事简略的讲给大家听了,那现在和老师一起根据

曲线图来再回顾一下故事的发生、发展情况。

二、走进文本,研读课文

抓住成吉思汗四次接水都被鹰撞翻的内容,指导读书,体会人物的心情是怎

样变化的

1、师:在这个故事中,最吸引人的情节就是那么受主人宠爱的鹰三番五次地与

主人“作对”一一打翻口渴难忍的主人的杯子,那么鹰一共打翻几次了成吉思汗

的水杯?文章哪些段落在描述这部分内容?(课文第7-18自然段)

2、师:请同学们自由地快速阅读课文第7T8自然段,请用直线勾画出每一次打

翻水杯时描写老鹰行为的句子,用波浪线勾画出描写成吉思汗心情的词语飞

3、师:是啊。忙了一上午的成吉思汗早已是口渴难耐,嗓子像烟熏火燎似的,

他抬头看着火辣辣的太阳,你从文章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成吉思汗口渴?(生回答,

课件出示重点词:天气很热、口渴得厉害、多希望、炎热的天气、烤干)

4、师:口渴的厉害的成吉思汗终于找到了泉眼当时的心情怎样?(高兴极了),

好不容易接满了一杯正准备一饮而尽的时候,却发生了意外,是什么意外呢?谁

来读读你找到的第一次接水和打翻水的句子。

4、结合上下文,想一想这第一次撞掉水杯成吉思汗的心情发生什么变化?生气

了吗?他心里在想些什么呢,把自己的个性理解声情并茂地表达出来。(这是他

最宠爱的鹰,”它在前面飞行,它认得回家的路”等描写,说明成吉思汗和鹰之

间的密切关系。)

5、师:鹰为什么会“嗖”地一声,那么果断地打掉杯子,此刻它的心里也许会

想些什么呢?

6、师:成吉思汗是那样的宠爱这只鹰,所以鹰的一次反常行为没有让成吉思汗

生气,该怎样读这部分呢?(指名读,全班读)

7、师:学习最重要的是掌握学习的方法,用学习“第一次打翻水”的方法,小

组合作学习。找出第二次、第三次接水和打翻水的句子,想一想此时此刻成吉思

汗心里想什么,心情有什么变化?该怎么读?

成吉思汗在忍无可忍的时候,他又接满了第四杯水,鹰是怎样做的?成吉思汗是

怎样做的?这段话该怎样读?要读出变化的语气来。(本部分基本采用“读句子

——谈想法一一体会一一带着感情再读”的步骤进行,用多种形式的读让来学生

体会成吉思汗的心情和他的想法变化。)

多媒体出示:

次数鹰怎样做成吉思汗的心情如何

—•打掉了水不生气

—.俯冲下去,撞掉杯子有点生气

.~~二还是撞翻了杯子真的生气

四飞扑下去,扑掉杯子气急败坏

8、引读最后一部分。

师: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当成吉思汗爬到岩石顶终于发现了鹰撞翻水杯的秘密,

知道真相的他后懊悔不已,不禁大声喊道……齐读课文最后一段。面对错误,成

吉思汗有什么想法?得出了什么结论?对你有什么启发?(“今天我得到了一个

沉痛的教训,那就是,永远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

三、升华认识,研读课文。

结合实际说说你的看法。提示:从正反两方面,如遇事冲动会怎样?反之冷

静对待又会换来什么结果?

师小结:成吉思汗面对错误的发生,他“懊悔不已”,但是没有一味的“苦恼”,

而是积极面对:不找借口,积极弥补过失,并善于从错误的经历中吸取教训。小

孩会犯错误,伟人也会犯错误,人人都免不了会犯错误。假如我们在事情面前保

持冷静,就能减免悲剧的发生,一旦发现错误要及时改正,就能健康地成长!

四、课堂延伸,设置作业

师:在这个故事当中,鹰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了它最忠实的主人,而成吉思汗却没

能在处理事情时冷静面对,换位思考,相反在发怒的情况下杀死了自己的救命恩

人。假设成吉思汗在鹰最初有反常行为时能静下心来思考原因就不会做出后悔的

事。那联想到我们在生活中朋友之间该怎样相处呢?(生各抒己见)

《成吉思汗和鹰》教学反思

《成吉思汗和鹰》是一篇以“面对错误”为主题单元的主体课文,课文内容

寓意深刻,并且是由生动的故事和结尾直白的表达结构而成的。故事性与哲理性

兼揉,有益于学生思想的启迪和行为的指导。因此我在设计第二课时教学时,以

有感情的朗读为主要手段,体会成吉思汗的心理变化。把体验阅读作为重要的学

习手段,通过教师的引导,自我感悟,明白“永远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

情”的道理。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抓住了重点段落鹰四次打翻水杯进行教学,指导朗读

体会人物心情是怎样变化的,但上课节奏太快,学生有点跟不上,而且朗读是形

式单一,只请了两名同学范读后就开始全班齐读,学生的关注面太少了。当一个

同学朗读时其他学生就没事做,导致朗读效果不佳。如果多请一些同学分角色读,

让全班都参与进来,进入文本的情境中效果会更好。

其次,我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后并没有完全放手让学生去学习去汇报交流学

习情况,而是生怕学生回答不上讲得太多,“牵”着学生“走”,没有充分信任学

生的学习能力,没有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这一点。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应放手让他们自主学习。

再次,在板书设计上过多地依赖多媒体而忽略了黑板上的板书。作为一名语

文教师,基本功应该扎实并落实到每一节语文课上,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多注意板

书的设计和书写工整,既精简又全面。

上课后,通过学校的教师的评课点评,让我收获很多,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

准确把握教材,还要注意在教学中的一些细节,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学习并有所

收获,这才是一节有效的课。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落实这些工作并不断改进,不

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天马》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作者从“天马”的艺术价值、外形特点、名称由来及象

征意义等四个方面介绍了“天马”这个艺术珍品,赞扬了西汉时期人民卓越的创

造能力及“天马”震撼人心的艺术价值。

课文共7个自然段,按照说明的顺序可分为五部分。

第一自然段,介绍了“天马”被我国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本

段言简意赅,点明主题。

第二自然段,主要介绍了“天马”是1969年出土的东汉时期的艺术珍品。

第三、四、五自然段,主要介绍了“天马”的外形特点。这部分是按照从整

体到部分的说明顺序来写的,细腻入微、栩栩如生的描写了“天马”奔放自如的

艺术造型。

第六自然段,介绍了“天马”名称的由来。突出“天马”构思之巧妙,设计

之奇特。以“龙雀”为底座,让人不仅感叹这件艺术品设计的精妙绝伦,也让人

惊叹于东汉时期劳动人民卓越的创造才能。

第七自然段,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说明“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志

的意义。

【教学目标】

1.朗读,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体会天马作文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的象征意义。

2.积累文中的优美词汇和语句,反复诵读。

3.体会作者严谨、生动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表达的准确性、严谨性、负责性。

【教学准备】

课件、电脑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本单元的主题是“马”。马,因为它的性格粗犷、坚毅又积极进取,

所以一直得到人们的颂扬和赞美。

出示“骏马奔腾图”。

1.让学生用一句话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2.让学生看课文插图“天马”,用一句话说说你见到的这匹“天马”是怎么样的?

3.(激起学习兴趣)想不想了解作者陈树青怎样描写“天马”的?

板书:天马(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不认识的生字、词,查字典来解决。

&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

2.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注意读音是否正确。

①纠正读音。

②你对哪些词不理解?谁来解答?你是怎样得出答案的?(学习方法的指导)

③你认为哪个字容易写错??

3.快速默读课文,说说你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为什么以“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为什么不采用“马踏飞燕”、

“青铜奔马”等称呼?“天马”一出土,为什么全国震惊?……)(质疑方法的

指导)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以天马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仔细读读

课文的2—6自然段,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跟同学交

流一下。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解决问题,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历史悠久一一汉代的艺术作品,刚出土就震惊全国轰动世界,因其造型独特、工

艺精湛,造成很大的影响。

艺术品中的杰作一一样子:体态轻盈、神形兼备、生动、感受到力量、激发人们

的联想,高超的设计构思令人叫绝,细微之处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和风格。

象征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一一中国,正在腾空飞速前进。

4.出示课件:

我们不敢肯定汉明帝迎取的就是这件工艺品,但至少可以说,这种题材的工艺品

在当时就是非常珍贵的。

把这个句子大声多读几遍,说说你从加点的部分体会到了什么?

小结:作者在这里是非常谨慎的说法,不是十分肯定。并不是因为作者说话模棱

两可,而是因为作者也无从考察史实是不是这样,所以表达上非常严谨、准确,

体现了作者细致负责的写作态度。

四、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用词要生动、准确、写作态度要细致负责、

感受到了“天马”是艺术珍品、象征意义,作旅游标记的原因,掌握了快速阅读

的方法。)

五、作业

1.“日积月累”中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四字词,请你把它们抄写两遍,掌握写法,

注意再从课文中找一些类似的四字词,抄写两遍。

2.熟读课文,做到有感情的朗诵。

板书设计:

历史悠久

天马体态轻盈神形兼备严

旅游标记艺术品杰作生动、力量、联想

含义深刻令人叫绝、中国特色和风格

名称的由来

《天马》教学反思

虽然这篇课文是篇说明文,但是文中从介绍“天马”的艺术造型到“天马”

名称的由来,无处不洋溢着作者的惊叹和欣赏之情,特别是课文最后一段揭示为

什么把“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志,更是把作者的情感推向高潮。所以,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感知作者的情感,触摸作者的心灵。通过“体态轻盈、神

形兼备、生动健美、自由奔放……”词语,体会“天马”这个艺术珍品的价值和

蕴含的象征意义。

设计教学环节时,我依照教参提示,以“为什么我们国家把天马作为中国旅

游的图形标记”这个问题为统领,在学生的阅读理解中不难归纳出艺术价值、外

形特点、象征意义这几个因素是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词。

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我发现,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前后呼

应,文首说道:“1983年,我国旅游局确定以‘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

记。”

文末总结提升:“用这个中外驰名的古代艺术品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

记是颇有象征意义的: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一一中国,正在腾空飞速前进。”那

么就是说,正是这文中的第四部分一一天马的象征意义才是它成为图形标记最重

要的原因,因而,文章的其他部分也能发现天马的这种“神”:天马飞行时的瞬

间健美生动,艺术价值极高的天马在外形上不愧是具有代表性的杰作,它昂首扬

尾,四蹄腾空,它自由奔放,富有力量美。于是,我着重引导学生朗读3、4段

有关天马外形的描述,学生感受到天马的这种“神”之后,理解朗读时就更进一

步了,在归结这一课时,我让学生按照这样的顺序朗读:3、4、1、7,学生体会

颇深,他们从中汲取了腾飞的力量感,纷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感受,学生用朗读

体会,并总结出了天马的骄傲、健美、奔放、向往自由、豪放不羁……精彩纷呈。

整体说来,我觉得达到了我的教学重点目标,那就是运用多朗读、谈体会等教学

方式使学生感受到天马的神韵之美。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

3、通过学生自学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5、学习收集资料。

【教学重难点】

了解雅鲁球15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与雅鲁藏布大峡谷有关的文字、图片。

2、老师制作雅鲁藏布大峡谷风光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赏乐激趣,导入课题

1、听歌曲:

教师放歌曲《喜马拉雅山》。

师:同学们,请大家听一首非常好听的歌:会出现蓝天白云,草原牛羊,青山

碧水,绮丽的风景等。

师:喜欢雄伟的喜马拉雅山和美丽的雅鲁藏布江吗?

(喜欢。)

2、导入课题:

师:在这个美丽的地方还有一处神奇的大峡谷叫做雅鲁藏布大峡谷,今天

老师就带同学们一起去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魅力。

(板书:2、雅鲁藏布大峡谷)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

2、检查预习情况:

抽查生字词认读,抽读课文。

3、说一说.

听了看了这些资料,读了课文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介绍,你觉得哪个词最

能体现它的特点?

(梳理归纳出“壮丽”“奇异

4、默读全文:

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的内容在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哪些段落在写

它的奇异。

壮丽:

第2自然段。

奇异:

3、4自然段。

三、借助媒体,学文赏景

(播放雅鲁藏布大峡谷风光课件一。)

师:欣赏完美丽的峡谷风光,来看看课文用了哪些方法和优美的词句描写它。

1、指读2自然段:

读一读:

哪些句子最能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美。海拔:3000米;长:504

4米;平均深:2268米;最深:6()09米。从这些数字中,我们深切地感

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这种方法叫——列数字。

2、除了列数字外,作者还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找一找在哪儿?

“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一争高下”。

(齐读。)

通过对比你发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吗?

3、齐读3、4自然段:

找一找:

你认为哪些现象最能体现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异。

奇异:山异(热带雨林、冰川)、水异(涓涓细流、滔滔江水)生物的多样

性。

(播放雅鲁藏布大峡谷风光课件二。)

师:让我们再来看看大峡谷的异山异水以及生物。

四、自主朗读,体会感悟

1、师: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风光举世闻名,哪部分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下

面就分小组开个诵读会,把你印象深刻的部分读给同学听,从读中细心体会作者

描写的方法和表达的情感。

2、学生分组诵读并谈体会。

3、交流发言。

4、演读课文:

师再次播放“雅鲁藏布大峡谷”课件,让学生介绍最熟悉的某方面的内容。

5、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意味着什么呢?齐读第5自然段。

为什么说它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呢?大家阅读资料,了解雅鲁

藏布大峡谷的历史意义。

五、总结全文

课文为我们描绘的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雅鲁藏布大峡谷。开始

介绍地理位置f接着列举数字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一然后写

大峡谷的雪山冰川、原始林海,从生物的多样性等方面描绘峡谷的奇异景观。

六、布置作业

收集有关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并介绍收集资料的方法。

【板书设计】

雅鲁藏布大峡谷壮丽奇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