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预警与防治_第1页
地质灾害预警与防治_第2页
地质灾害预警与防治_第3页
地质灾害预警与防治_第4页
地质灾害预警与防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地质灾害预警与防治第一部分地质灾害预警系统构建 2第二部分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技术 4第三部分多源数据融合与分析 7第四部分预警发布与信息传播 10第五部分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13第六部分工程治理与减灾工程 16第七部分非工程防治与综合治理 19第八部分预警与防治一体化机制 21

第一部分地质灾害预警系统构建关键词关键要点【地质灾害监测网络构建】

1.构建以地质灾害时空分布数据为基础,融合多源遥感、物联网、空间地理和人工智能技术等,形成覆盖全域、立体、实时、动态的地质灾害监测网络。

2.以地质灾害风险责任体为核心,明确各责任体监测职责,建立多部门联动、多手段协同的监测体系。

3.加强监测数据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实现监测数据共享、交互和综合利用,为地质灾害预警分析提供基础支撑。

【地质灾害预警模型构建】

地质灾害预警系统构建

1.监测网络建立

*建立覆盖风险区域的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包括气象、水文、地质等监测站点。

*采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如倾斜仪、应变仪、雨量计等,实时采集地质环境数据。

*利用地质雷达、卫星遥感等技术,获取地表变形、滑坡位移等信息。

2.预警模型构建

*根据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建立预警模型,如滑坡预警模型、泥石流预警模型等。

*综合考虑触发因素(如暴雨、地震)、地质条件(如岩性、坡度)、以及历史灾害记录,建立阈值预警标准。

*利用机器学习、统计方法等,训练预警模型,提高预警精度。

3.预警信息传递

*建立快速高效的预警信息传递系统,包括预警发布、预警接收和预警响应机制。

*利用短信、电子邮件、广播、警报器等多种方式,及时向公众、政府部门和应急单位发布预警信息。

*提供清晰明确的预警信息,包括预警类型、影响范围、应急措施等。

4.预警响应机制

*建立联动联防预警响应机制,明确各级政府、应急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职责分工。

*制定预警响应预案,针对不同等级的预警信息,明确疏散撤离、交通管制、应急保障等具体措施。

*组织预警演练和培训,提高公众和相关单位的预警响应能力。

5.数据管理与共享

*建立统一的地质灾害预警数据平台,实现数据的采集、存储、管理和共享。

*规范数据格式和数据标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互操作性。

*促进预警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提高预警的整体效能。

6.系统评估与更新

*定期评估预警系统的性能,包括预警准确率、预警时效性、预警覆盖面等。

*根据预警系统的评估结果,对监测网络、预警模型和预警信息传递系统进行更新和优化。

*结合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不断提升预警系统的水平和效能。

7.典型案例

*三峡地质灾害预警系统:2003年建成,覆盖三峡库区,实时监测地表变形、滑坡位移等信息,已发布多次预警信息,有效保障了三峡工程和库区人民的安全。

*甘孜泥石流预警系统:2016年建成,覆盖甘孜州泥石流高风险区,利用倾斜仪、雨量计等监测设备,实现了对泥石流的实时预警,大大降低了泥石流灾害的损失。

8.数据统计

*自2008年以来,中国已建成地质灾害预警系统超过600个,覆盖全国绝大部分地质灾害风险区。

*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已发出预警信息超过10万条,成功预报了多次重大地质灾害,有效减少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014年,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地质灾害预警系统提前十几秒发布预警信息,为公众疏散撤离提供了valuabletime。

结语

地质灾害预警系统是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立监测网络、构建预警模型、完善预警信息传递、实施预警响应机制、进行数据管理和系统评估,可以提高地质灾害预警的准确率、时效性、覆盖面,有效降低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第二部分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技术关键词关键要点地质灾害监测技术

1.遥感监测技术:利用卫星、飞机等平台获取地表信息,进行地质灾害隐患识别、评估和预警,实现大范围、实时监测。

2.物联网技术:部署传感器、物联网设备,监测地质灾害活动区域的物理参数(如倾斜、位移、水位),实现实时数据采集和预警。

3.地下探测技术:利用电磁波、地震波等波探测技术,获取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等地下信息,辅助地质灾害识别和风险评估。

地质灾害预警技术

1.临界值预警:设定地质灾害发生前的临界参数值,当监测数据超过临界值时,触发预警。

2.数值模拟预警:建立地质灾害数值模拟模型,根据监测数据和模型模拟结果,预测灾害发生时间、地点和规模。

3.概率预警:利用历史数据和统计模型,计算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并根据概率大小发布预警信息。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技术

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技术的目的是在灾害发生之前及时获取相关信息,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减轻或避免灾害造成的损失。目前,广泛应用的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技术主要包括:

1.遥感监测技术

遥感监测技术利用航空像片、卫星遥感影像等获取地表信息,进行地质灾害调查、监测和预警。例如:

*SAR干涉测量技术:利用雷达图像的干涉测量,可以获取地表变形信息,用于监测滑坡、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

*光学遥感影像解译:通过目视、计算机辅助等方式解译光学遥感影像,可以识别地质构造、岩性分布、地质灾害隐患点等信息。

*热红外遥感影像分析:利用热红外遥感影像,可以监测地表温度变化,用于识别岩溶地貌、地温异常等地质灾害隐患。

2.地面监测技术

地面监测技术通过在现场布设监测仪器,直接获取地质环境参数和地质运动数据,用于监测和预警地质灾害。常见的技术包括:

*倾斜仪、位移计:用于监测地表倾斜、位移等变化,可用于监测滑坡、地裂缝、地面沉降等。

*雨量计、地下水位计:用于监测降水量、地下水位变化,可用于预警泥石流、滑坡等与降水或地下水有关的地质灾害。

*光纤传感技术:通过光纤传感器布设在监测区域,可以获取应变、温度等参数,用于监测地质运动、岩体完整性等。

3.物理探测技术

物理探测技术利用地球物理方法,如电法、地震波探测等,获取地质体内部结构和物理性质信息,用于识别和评价地质灾害隐患。例如:

*电法探测:通过测量电阻率或电磁感应等电磁参数,可以探测地质体的岩性、含水性、孔隙度等信息,用于识别滑坡体、溶洞等地质灾害隐患。

*地震波探测:通过人工激发或自然地震波,测量地质体的波速和波形,可以获取地质体的弹性模量、密度、层理结构等信息,用于识别断层构造、地质灾害滑移面等。

4.数值模拟技术

数值模拟技术利用计算机模型,基于已知的地质条件和监测数据,模拟地质灾害发生过程和演化规律,用于评估和预警地质灾害。例如:

*滑坡数值模拟:建立滑坡体三维模型,结合地质力学参数,模拟滑坡体稳定性,评估其滑坡风险。

*泥石流数值模拟:建立泥石流流动模型,模拟泥石流运动过程和分布范围,对泥石流灾害进行预警。

*地裂缝数值模拟:建立地裂缝发生机理模型,模拟地裂缝发生和扩展规律,评估地裂缝危险性。

5.预警发布与信息传递技术

预警发布与信息传递技术是将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及时发布给公众和相关部门,以采取必要的措施。常见的技术手段包括:

*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立预警信息发布平台,通过短信、手机APP、广播、电视等渠道快速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

*应急预案编制与演练:制定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确保预警信息能够有效响应和处置。

通过综合应用上述监测与预警技术,可以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对地质灾害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和预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为公众和相关部门采取应对措施提供依据,有效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第三部分多源数据融合与分析关键词关键要点多传感器数据融合

1.综合利用地质灾害现场的各个传感设备(如倾角传感器、应变计、地表沉降监测仪等)采集的数据,提高数据来源的多样性,全面反映地质灾害演化过程。

2.通过数据融合技术将不同类型传感器的数据进行综合处理,消除不同传感器测量误差,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地质灾害预警提供可靠依据。

3.针对不同类型地质灾害,建立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模型,实现灾害特征信息的提取和识别,提高预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多数据源综合分析

1.获取遥感影像、气象数据、地形数据、地质资料等多种数据源,构建全面的地质灾害监测体系,为预警分析提供丰富的数据基础。

2.采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技术,对多数据源进行综合分析,挖掘潜在的灾害发生规律,实现从被动监测向主动预警的转变。

3.结合专家知识和模型分析,综合考虑多数据源的时空分布特征,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为防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多源数据融合与分析

地质灾害预警与防治的关键环节之一是多源数据融合与分析。通过整合来自不同来源和类型的数据,可以增强预警和防治能力。

1.多源数据类型

多源数据包括:

*遥感数据:卫星图像、航空照片、激光雷达数据等

*气象数据:降水、风速、温度等气象资料

*地质数据:地质岩性、构造、地貌等信息

*水文数据:河流流量、水位等水文要素

*监测数据:倾角计、位移计等监测传感器的实时数据

2.数据融合方法

多源数据融合的方法主要包括:

*数据融合模型:贝叶斯网络、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模型,基于不同来源数据的相关性建立融合模型

*空间分析技术: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等技术,将不同数据空间位置进行关联分析

*时空分析技术:时间序列分析、趋势分析等技术,揭示数据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3.数据分析应用

融合和分析多源数据可以为地质灾害预警与防治提供重要支持:

*脆弱性评估:识别敏感区域,评估潜在的地质灾害风险

*实时监测:通过监测数据和其他数据源的融合,实现地质灾害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应急响应:在灾害发生时,融合不同数据来源,快速准确地识别受灾区域,指导应急响应措施

*灾害损失评估:结合遥感影像和其他数据,评估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为灾后重建提供依据

4.多源数据融合与分析的挑战

多源数据融合与分析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异质性:数据来自不同来源,格式、精度和时间分辨率各异

*海量性:随着监测设备的普及和遥感技术的进步,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

*时效性:地质灾害发生迅速,要求数据融合分析具有较高的时效性

5.未来发展方向

多源数据融合与分析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

*数据标准化: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格式,促进不同数据源的无缝融合

*智能算法研究:开发更先进的算法,提高数据融合的准确性和效率

*云计算应用:利用云计算平台,解决海量数据存储和处理的挑战

*物联网技术整合:将物联网传感器数据与其他数据源融合,提升数据的实时性和覆盖面第四部分预警发布与信息传播关键词关键要点发布机制与技术架构

1.建立以国土资源部为主导的多部门联动协作预警发布机制,建立全国地质灾害预警中心。

2.应用遥感、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建立立体化监测网络,实时采集地质灾害相关数据。

3.优化预警信息发布渠道,通过短信、微信、微博等多种方式向公众及时传递预警信息。

预警信息的预处理

1.应用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技术,对监测数据进行筛选和分析,剔除非地质灾害信号。

2.根据地质灾害类型和监测指标的特征,建立预警模型,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3.采用多源数据融合技术,综合考虑地质灾害发生概率、影响范围和人员分布等因素,优化预警信息。

信息传播渠道与策略

1.充分利用手机短信、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移动互联网平台,向公众广泛传播预警信息。

2.与传统媒体合作,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渠道发布预警信息,扩大预警信息的覆盖面。

3.加强基层预警信息员队伍建设,通过人际网络和社区广播等方式传播预警信息,提高预警信息的传播效率。

公众预警响应与教育

1.开展地质灾害科普教育,提高公众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2.建立公众预警响应机制,指导公众在收到预警信息后采取正确的避险措施。

3.通过社区演练、模拟体验等方式,增强公众预警信息的响应能力和应急处置意识。

预警信息评估与更新

1.建立预警信息评估机制,定期评估预警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并及时更新预警模型和预警信息发布策略。

2.引入社会公众反馈机制,收集公众对预警信息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预警信息发布体系。

3.跟踪地质灾害发生情况,对预警信息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预警发布策略。

趋势与前沿

1.人工智能技术在预警中的应用,提高预警模型的精准度和预警信息的实时性。

2.区块链技术在预警信息传播中的应用,确保预警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3.5G技术在预警信息快速传播中的作用,拓展预警信息传播渠道和范围。预警发布与信息传播

地质灾害预警发布与信息传播旨在及时向受威胁区域的人员通报预警信息,指导其采取有效避险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预警发布

预警发布通常分为三个层级:

1.原始预警:由监测系统或野外巡查人员发现地质灾害预兆时发布,主要目的是提醒相关单位和人员关注和加强监测。

2.临灾预警:当地质灾害即将发生或已发生时发布,主要目的是促使受威胁区域人员立即避险。

3.解除预警:当地质灾害危险解除或解除理由充分时发布,主要目的是解除避险措施和恢复正常生活。

信息传播

预警信息传播应遵循以下原则:

1.及时性:预警信息必须及时发布,以确保受威胁区域人员有足够的时间采取避险措施。

2.准确性:预警信息必须准确描述地质灾害的类型、发生时间、发生地点和强度,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或损失。

3.有效性:预警信息必须使用易于理解的语言和传播渠道,确保受威胁区域人员能够及时接收到并理解预警信息。

4.覆盖范围:预警信息应覆盖所有受威胁区域的人员,避免遗漏任何需要避险的人员。

传播渠道

预警信息传播主要通过以下渠道:

1.预警短信:直接向受威胁区域人员发送预警信息。

2.预警广播:通过广播或电视向受威胁区域广播预警信息。

3.预警微信公众号:通过微信公众号向关注者推送预警信息。

4.预警APP:通过手机APP向用户推送预警信息。

5.预警网站:在政府或相关部门的网站上发布预警信息。

6.预警标识牌:在受威胁区域设置预警标识牌,提醒人员注意地质灾害危险。

7.人工喊话:由巡查人员或志愿者在受威胁区域人工喊话,传播预警信息。

数据与案例

据统计,2020年我国共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12.6万条,其中原始预警9.5万条,临灾预警3.1万条。预警信息传播覆盖了全国31个省(区、市),惠及人口超过1亿人。

2018年8月8日,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市发生山体滑坡,造成41人死亡。事后调查发现,当地气象部门在滑坡发生前曾发布过暴雨预警信息,但未及时发布地质灾害临灾预警,导致未能有效避险。

2020年7月16日,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发生山洪,造成2人死亡。事后调查发现,当地气象部门在山洪发生前曾发布过暴雨预警信息,但未及时发布地质灾害临灾预警,导致未能有效避险。

结论

预警发布与信息传播是地质灾害防治的关键环节。通过及时准确有效地发布预警信息,可以为受威胁区域人员提供宝贵的避险时间,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第五部分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关键词关键要点主题名称:监测与预警

1.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实现灾害实时监测与预警。

2.利用传感器、无人机、雷达等技术,增强对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预警能力。

3.完善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及时向公众和相关部门发布预警信息,引导人员疏散避险。

主题名称:工程防护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防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诸多方面,包括工程措施、管理措施、监测预警和公众教育等。

工程措施

工程措施是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

*防护工程:建立挡土墙、护坡、排水沟等工程,阻挡或疏导地质灾害,保护人员和财产安全。

*截水工程:修建截水沟、蓄水池等工程,截断或储存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降低灾害风险。

*加固工程:对不稳定的斜坡、岩体等进行加固,提高其稳定性,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

*地下工程:在岩土体中开挖隧道、地下室等工程,为人员和财产提供避难场所。

管理措施

管理措施是指通过政策法规、规划管理、监测预警等手段,防范和减轻地质灾害的危害。

*政策法规:制定和完善地质灾害防治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规划管理:加强国土空间规划,合理布局建设项目,避开或减轻地质灾害易发区。

*监测预警: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及时监测地质灾害活动情况,及时预警和发布预警信息。

监测预警

监测预警是地质灾害防治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

*地质灾害监测: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对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监测,获取地质变形、地下水位、降雨等数据。

*预警预报:根据监测数据,利用模型和专家经验,做出地质灾害预警和预报,及时通知受威胁区域。

*应急处置:一旦发生地质灾害,及时采取应急措施,疏散人员,抢险救灾。

公众教育

公众教育是地质灾害防治的基础,主要包括:

*科普宣传:普及地质灾害知识,提高公众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培训演练:开展地质灾害应急培训和演练,增强公众应对地质灾害的能力。

*责任教育:教育公众自觉遵守地质灾害防治法规,主动参与地质灾害防治。

其他措施

除了上述措施之外,地质灾害防治还可通过以下措施进行辅助:

*植被绿化:植被可以固土保水,提高边坡稳定性,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地质调查:开展详细的地质调查,查明地质灾害易发区,为工程建设提供依据。

*国际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学习先进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和管理经验。

地质灾害防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事业单位、公众和全体社会共同参与。通过采取综合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地质灾害风险,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第六部分工程治理与减灾工程工程治理与减灾工程

概述

工程治理与减灾工程是地质灾害预警与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工程技术措施减少或消除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危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主要类型

工程治理与减灾工程类型多样,根据其作用方式和功能可分为以下主要类别:

*防护工程:通过物理阻挡或减弱地质灾害的作用,保护目标区域不受损害,如挡土墙、防洪堤、隧道等。

*整治工程:对地质灾害源头或成因采取措施,消除或减轻灾害发生,如边坡加固、滑坡防护、水土保持工程等。

*监测工程:通过布置仪器设备,实时监测地质灾害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为及时预警和采取措施提供依据,如变形监测、地下水位监测、倾角监测等。

*应急工程:在地质灾害发生或即将发生时,采取临时性的工程措施,阻断或转移灾害传递路径,保护人员和财产安全,如截流堤、排水沟、临时挡土墙等。

具体措施

根据不同地质灾害的类型、特点和治理目标,工程治理与减灾工程措施具体包括:

滑坡:

*边坡防护:锚杆、土钉墙、钢筋混凝土挡墙、喷射混凝土护坡等

*排水工程:排水沟、排水孔、暗渠等

*加固工程:排水混凝土桩、挤密桩、地锚等

崩塌:

*边坡锚固:锚杆、钢筋网、喷射混凝土等

*挡土墙:挡土墙、墙基等

*排水措施:排水沟、透水管等

泥石流:

*截流工程:梯形拦泥坝、重力坝、拦泥网等

*减势工程:减速坝、拦沙坝、分流堰等

*防护工程:泥石流排放渠、防冲沟等

地裂缝:

*地基加固:注浆、锚固、强夯等

*排水措施:排水沟、排水孔等

*封堵措施:水泥浆灌注、土工合成材料填充等

岩溶坍塌:

*治理工程:回填、注浆、排水等

*监测工程:倾角监测、裂缝监测等

*防护工程:加固、挡土墙等

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工程:固土坝、植树造林、梯田工程等

*排水工程:排水沟、截流沟等

*护坡工程:喷射混凝土、生态护坡等

成效显著

工程治理与减灾工程在防治地质灾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实施各种工程措施,有效降低了灾害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保护了人员和财产安全。

据统计,2000-2019年,全国累计实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超过10万个,治理面积超过150万平方公里,防治地质灾害损失超过1万亿元。

展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地质灾害治理经验的积累,工程治理与减灾工程将朝着以下方向发展:

*技术创新:研发新的工程技术和材料,提高工程治理的效率和效果。

*智慧化应用: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工程治理的自动化、智能化。

*预警联动:加强工程治理与地质灾害预警的联动,及时采取措施应对灾害。

*全域治理:从源头治理、流域治理、综合治理等方面,系统性开展地质灾害治理。第七部分非工程防治与综合治理关键词关键要点【非工程防治】

1.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和禁止开发建设区,减少人口和财产暴露于风险之中。

2.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建立实时监测网络,对地质灾害活动进行动态监测,及时发出预警信息。

3.加强地质灾害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风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促进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地质灾害防治。

【综合治理】

非工程防治与综合治理

非工程防治和综合治理在地质灾害预警与防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旨在通过非结构性措施和跨学科方法,减轻和预防灾害风险。

非工程防治措施

*土地利用规划和管制:将土地利用规划与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相结合,限制或禁止在高风险地区进行开发。

*预警和疏散系统:建立实时监测系统和预警机制,在灾害发生前向居民发出警告并促使疏散。

*公众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地质灾害风险的认识,宣传预防和应对措施。

*灾后恢复和重建:在灾害发生后,实施基于风险的恢复和重建计划,考虑地质灾害易发性并采取适当的缓解措施。

综合治理方法

综合治理采取跨学科和系统性方法,协调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和部门,以解决地质灾害风险。

*多学科风险评估:结合地质学、工程学、水文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全面评估地质灾害风险。

*灾害风险管理计划:制定基于风险的计划,明确减轻、应对和恢复地质灾害的责任、行动和资源。

*协同监测与预警:建立多部门监测网络,整合气象、地质、水文等数据,提高预警精度和及时性。

*综合预警与联动机制:建立跨部门的预警和响应机制,确保信息共享、协调联动和及时响应。

*社区参与与协作:积极参与社区,建立灾害管理志愿者队伍,提高社区灾害自救和互助能力。

案例分析

日本土石流预警系统:日本拥有全球最先进的土石流预警系统,该系统利用多传感器监测网络,在灾害发生前几分钟向居民发出预警。该系统已成功减少了土石流造成的伤亡人数。

中国珠江三角洲综合治理:珠江三角洲地区开展了综合治理项目,包括土地利用规划、洪水控制、风险评估和预警系统。该项目有效降低了台风和洪水等地质灾害的风险。

全球减灾框架:2015年通过的《仙台减灾框架》强调非工程防治和综合治理的重要性,并呼吁各国制定全面的灾害风险管理计划。

数据分析

一项全球研究发现,非工程措施可以将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减少高达50%。世界银行估计,早期预警系统可以将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减少25%。

结论

非工程防治和综合治理是地质灾害预警与防治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采取这些措施,我们可以显著减轻灾害风险,提高公众安全并促进可持续发展。第八部分预警与防治一体化机制预警与防治一体化机制

基础理论

地质灾害预警与防治一体化机制是一种基于多源信息监测、风险评估、预警发布和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综合性管理体系。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实时监测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理和演变过程,预先识别潜在风险,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处置措施,最大程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模式构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