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化学人教第三单元测试卷_第1页
九上化学人教第三单元测试卷_第2页
九上化学人教第三单元测试卷_第3页
九上化学人教第三单元测试卷_第4页
九上化学人教第三单元测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1.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汞 B.氨气 C.氯化钠 D.铁2.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通常由质子和电子构成②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③带负电荷④不显电性⑤不能再分⑥体积大约相当于原子的体积⑦质量大约相当于原子的质量A.①⑤ B.②⑦ C.③④ D.②⑥⑦3.下列元素符号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硅Si、铁Fe B.铜Cu、氩YaC.氯Al、钙Ca D.氟Fu、氦He4.2021年3月,三星堆遗址出土了黄金面具残片,结合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的元素符号是AUB.金原子的质子数是79C.金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18D.金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7.0g5.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元素观:过氧化氢和水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微粒观:过氧化氢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C.转化观: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水D.结构观:过氧化氢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两者的分子构成不同6.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石墨烯-铝电池,手机使用这种电池,充电时间短,待机时间长,其中碳元素和铝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原子中中子数不同B.原子中的质子数不同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D.原子中的核外电子数不同7.某矿石样本含有如图所示的四种元素,则该矿石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A.CaCl2、CaO B.Fe2O3、CaOC.SiO2、CuSO4 D.CaCO3、NaCl8.科学研究发现,世界上没有两片雪花的形状完全相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冰融化时,水分子体积变大B.形成雪花的过程中,水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C.一片雪花由多个水分子构成D.不同雪花中,水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9.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 A.空气组成 B.原子结构 C.微粒与元素关系 D.地壳中元素含量10.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选项ABCD实验现象压缩等体积的水和空气解释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间有间隔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大于液体11.如图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②属于金属元素B.②③属于同种元素C.④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形成阳离子D.当x的数值为9时,①表示一种原子12.某化学兴趣小组收集一塑料瓶氧气进行以下三步实验:①敞口放置;②双手贴在塑料瓶外壁上;③将塑料瓶的瓶口朝下。运用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借助氧气传感器探头采集数据,再经数据处理软件实时绘出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来探究微粒的运动。三步实验中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依次为图2中的MN段、NP段和PQ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MN段能够说明氧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B.Q点氧气体积分数最小,说明氧分子静止不动C.NP段和MN段相比,说明温度升高,氧分子运动加快D.PQ段变化是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氧分子更快更多地从瓶口向下逸出13.“宏观-微观-符号”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和方法。甲、乙是两个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各项分析正确的是()A.两个过程发生的均是化学变化B.图示中的所有物质均是由原子构成的C.两个变化前后原子、分子数目均发生了改变D.两个变化后的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分子14.M元素的离子为M2+,其核外电子数为a,核内中子数为b,则M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A.a+b+2 B.a+b-2 C.a+b D.b+2二、填空及简答题(共37分)15.(5分)(1)成语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瑰宝。请用元素符号填写下列成语,要求元素符号表示的元素名称与成语中的字相同或谐音。示例:火树(Ag)花、高山(S)水。①根结底;②点石成;③洪水兽。

(2)下图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示意图。①在A、B和C中,能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大”的是(填字母);

②从图中可见,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有。

16.(6分)鱼塘增氧的目的是确保水中的鱼类不会缺氧,并抑制水中厌氧菌的生长,防止池水变质威胁鱼类生存。某增氧剂A生成氧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1)增氧剂A的化学符号是。

(2)图中所示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3)A与B的相同点是 。

(4)用“分子”“原子”“元素”填空:从图中还可得知,化学反应前后种类一定改变,种类一定不变,数目一定不变。

17.(6分)锶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中单元格的信息如下列各图所示:(1)锶元素属于第周期。

(2)锶原子的核电荷数为,相对原子质量为。

(3)图2所表示的粒子的化学符号是。

(4)图1和图2所表示的粒子(填“属于”或“不属于”)同一种元素。原因为。

18.(8分)如下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1)1~18号元素中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有He、Ne、(填元素符号)。

(2)1~18号元素中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有(填元素符号)、Be、Mg。

(3)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它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的微粒符号为。氯和氟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相同。

(4)分析表格可发现:从第二周期起,每一周期元素从左向右排列所遵循的一条规律是,根据此规律,可知x=。

(5)具有相同原子数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叫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的结构和性质,下列各组粒子中互为等电子体的是(填字母序号)。

A.NO和O2 B.CO和N2C.NO3-和CO32- D.P19.(12分)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是逐渐深入的。不同时期科学家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不同。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他认为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不可再分割。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森发现原子中存在电子。1904年汤姆森提出了一个被称为“西瓜式”结构的原子结构模型,正电荷均匀分布,电子就像“西瓜子”一样镶嵌在带正电的“西瓜瓤”中。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做了一个实验:用一束质量比电子大很多的带正电的高速运动的粒子轰击金箔,结果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但也有一小部分改变了原来的方向,还有极少数的α粒子被反弹了回来。据此他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问题: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汤姆森发现了原子中的电子,这在当时是件很了不起的事,但由于受到那时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他们的理论中存在一些缺陷甚至错误,按照目前初中阶段你学的原子结构的理论,你认为道尔顿的原子论存在的缺陷是 。汤姆森原子结构模型的缺陷是 。

(2)根据卢瑟福的发现,请你画一画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 。

(3)通过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历史,你对科学的发展有哪些感想,请你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

(4)古代很多炼金术师想把单纯的铜、铁、铅、锡等金属炼制为昂贵的黄金,基于你对原子的认识,从化学反应层面,你认为(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

三、实验探究题(共16分)20.(6分)如图所示,玻璃管左、右两端分别放有脱脂棉,注射器中分别装有浓盐酸和浓氨水。浓氨水挥发出来的氨气(NH3)和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HCl)能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铵(NH4Cl)。两个注射器同时向脱脂棉靠近里边的部位注入等体积的液体,过一会儿,先在A处产生大量白烟,然后白烟逐渐充满整个试管。根据现象回答问题:(1)有同学认为先在A处产生白烟是因为氯化氢分子比氨气分子运动速度 ,已知一个氯化氢分子的质量要大于一个氨气分子的质量,所以可以推断分子质量越大,其分子的运动速度越。

(2)生成物氯化铵常温下的状态是(填“固体”“液体”或“气体”)。

21.(10分)如图为探究微粒性质的实验装置,操作过程如下:(1)连接好装置。打开止水夹,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注入空气,若观察到 (填现象),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再关闭止水夹,拔下注射器。

(2)用注射器抽取30mL浓氨水,重新接入该装置。 (填操作),推动注射器的活塞将浓氨水通过导管挤入装置下端两侧玻璃管内,此时观察到玻璃管内湿润的酚酞滤纸条自下而上慢慢变红,该现象主要说明:氨水的性质是 ,微粒的性质是 。

(3)马上将装置下端玻璃管底部同时浸入装有等体积的热水和冷水的烧杯中,发现(填“左侧”或“右侧”)玻璃管内湿润的酚酞滤纸条自下而上变红的速率加快,说明温度对微粒的运动速率产生了影响。

(4)拆除装置前,向装置内注入稀盐酸或稀硫酸,可防止氨气逸散。四、计算题(共5分)22.(5分)已知A原子的质量为3.986×10-26kg,A原子中的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已知1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1)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2)A原子中的中子数是多少?(3)A原子中的核外电子数是多少?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1234567891011121314BBABBBCCAAABDA1.B汞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氨气是由氨分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铁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2.B原子核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带正电荷,所带的正电荷数等于核内质子数,原子核的体积比原子的体积小很多,仍然可以再分,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②⑦正确。3.A硅和铁的元素符号分别是Si、Fe,A正确;铜、氩的元素符号分别是Cu、Ar,B错误;氯、钙的元素符号分别是Cl、Ca,C错误;氟、氦的元素符号分别是F、He,D错误。4.B5.B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和氢分子。6.B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碳元素和铝元素的本质区别是原子中的质子数不同。7.C根据矿石样本中含有的四种元素对照各选项即可得出答案。选C。8.C冰融化,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是由于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水分子体积不变,A错误;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在雪花的形成过程中,水分子也是不断运动的,B错误;分子很小,一片雪花由多个水分子构成,C正确;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雪花中,水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D错误。9.A按体积计算空气由78%N2和21%O2还有1%其他成分组成,A正确;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模型中质子不在原子核内,B错误;氧离子和氧原子都属于氧元素,C错误;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前五种元素是氧、硅、铝、铁、钙,D错误。10.A敞口放置的液体一段时间后减少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进入空气中,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无关,A错误;可以挤压塑料瓶内的气体,说明气体的分子间存在着间隔,压强增大,间隔变小,B正确;在较远处也能闻到香水气味,说明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C正确;空气更易压缩,说明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大于液体分子之间的间隔,D正确。11.A②的质子数是11,为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A正确;②③的质子数不同,不属于同种元素,B错误;④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形成阴离子,C错误;当x的数值为9时,①的质子数小于电子数,表示一种阴离子,D错误。12.B敞口放置,氧气体积分数不断减小,是由于氧分子不断运动,部分氧分子运动到瓶外,MN段能够说明氧分子是不断运动的;NP段,双手贴在塑料瓶外壁上,瓶内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分子间间隔变大;PQ段是将塑料瓶的瓶口朝下,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部分氧气会由于重力作用而快速下降逸出;Q点氧分子仍是在不断运动的。故选B。13.D甲图所示变化中分子种类没有改变,不属于化学变化,A错误;两个图示中物质均由分子构成,B错误;甲、乙图示中分子、原子数目都未改变,C错误;两个变化后的物质中均含有这种分子,D正确。14.A由M2+的核外电子数为a,可知M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2,由于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其质子数等于a+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可知M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a+b+2。故选A。15.(每空1分)(1)①Si②Au③Mn(2)①BC②分子种类16.(每空1分)(1)H2O2(2)过氧化氢水+氧气(3)组成元素相同(或都含有氢、氧元素)(4)分子原子、元素原子17.(每空1分)(1)五(2)3887.62(3)Sr2+(4)属于两种粒子质子数相同【解题思路】(3)图2所表示的粒子为锶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所得的离子,根据失去的电子数为2,可知一个锶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根据元素周期表单元格中的信息,可知其元素符号为Sr,故图2所表示的粒子的符号为Sr2+。(4)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图1和图2所表示的粒子质子数相同,所以是同一种元素。18.(每空1分)(1)Ar(2)He(3)得到S2-最外层电子数(4)原子序数依次递增20(5)B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