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社会调查课程化建设探索与实践_第1页
应用型本科院校社会调查课程化建设探索与实践_第2页
应用型本科院校社会调查课程化建设探索与实践_第3页
应用型本科院校社会调查课程化建设探索与实践_第4页
应用型本科院校社会调查课程化建设探索与实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引言社会调查是针对某一社会现象,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进而撰写描述性报告,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调查是大学生认识社会、感知社会、理解社会、关心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和必要的教学环节。习近平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1]2022年,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指出,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任务,人才培养必须与社会经济高度契合,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实践,是提升实践育人质量、打造“大思政”课程体系以培养时代新人的关键。[2]为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加强社会调查课程化建设,提升社会调查实践育人成效,是当前培养新时代大学生需要重点关注的重要问题。本研究以太原学院管理系社会调查综合实践课为例,分析探索社会调查课程化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路径,以促进此项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二、必要性社会调查课程化建设是指将原本属于第三课堂的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按照第一课堂课程建设的标准和要求,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为学分,通过师资团队、教学大纲、教材建设、授课计划、教案编撰、教学指导、课程考核等环节与内容,进行系统性、规范性的课程建设。在思政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新时代,社会调查课程化必将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综合改革的重点。(一)是贯彻“三全育人”要求的有效途径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3]社会调查课程化建设有利于把原本彼此独立的专业教学活动和大学生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实现有效融合。将第三课堂社会调查活动纳入第一课堂的组织实施和考核评价,将第一课堂的社会实践环节延伸到校园之外的第三课堂,有助于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三课堂的双向交融,有效提升课程育人、实践育人的质量和水平。(二)是践行“实践育人”任务的有益探索《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每个本科生在学期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累计应不少于4周,每个学生在学期间要至少参加一次社会调查,撰写一篇调查报告。[4]社会调查属于社会实践环节,将社会调查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规定必需的学时和学分,建立社会实践与思政育人、专业学习、服务社会、创新创业学科竞赛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提升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效果,是全面贯彻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和提升实践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三)是实现“五育”养成目标的有力措施要实现“五育”养成目标,人才培养方案要做到统筹规划,即建立科学、完善的“五育”养成教学体系,将“五育”要求融入综合性人才培养方案,渗透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全环节、全方位。科学规划的社会调查课程化建设,可以实现专业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和现场检验,能更有效地实现智育目标。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可以促进学生认识社会、感悟社会,形成实事求是、关心民生、热爱祖国、服务社会的道德品质,能更有效地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可以通过深入田间地头、工厂社区的社会调查活动,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更好地达到体育、劳动教育等综合性效果;可以通过特定选题的调研,让学生发现社会和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对生活与自然的审美能力和高尚的审美情趣,逐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道德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四)是“大思政”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要求“大思政课”建设坚持开门办思政课,突出实践导向,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2]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无疑是“大思政”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和有益载体。三、问题调查显示,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社会调查教学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未开展社会调查课程化建设部分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里并没有社会调查课,或没有设置学时、学分要求,社会调查只是由团总支组织少数积极分子在寒暑假自愿参加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体现出自愿报名、以分散为主、自主管理的特点。这种性质的社会调查活动存在校方重视程度不高、教学效果不佳、随机随意性较强、课程团队建设专业性差等问题,实践育人有限。(二)社会调查课程化建设效果不理想为适应“大思政”课程体系建设的需要,提高实践育人的要求,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已经开始了社会调查课程化建设的探索,将社会调查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逐步实现由第三课堂向第一课堂、由少数积极分子参加向全部学生参加、由学生自愿选择向必修课程、由随机性社团活动向规范化的必修课程的转变。但是,这些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社会调查课还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教学目标不够清晰。具体表现为价值塑造不足、与专业教学目标契合度不高、支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力等。[5]第二,教学过程不够规范。具体表现为调查过程形式化、调查选题随意化、调查内容碎片化、调查方式随机化、成绩评定主观化等问题,主要原因包括缺乏相对成熟的教材、大纲、教学设计、考核方案及相应资源。第三,教学条件保障不够。具体表现为调查基地稳定性差、指导教师团队专业性差、经费保障不足等。第四,调查报告成果转化不多。具体表现为调查报告质量不高、调查成果转化不多、问题关注延续性不够、服务社会作用不大等。这些问题反映出应用型本科院校对社会调查实践育人的理念、目标、过程、路径等方面的认识存在诸多不足,不仅阻碍了实践育人效果的提升,而且影响了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发展。因此,切实推进社会调查课程化建设,有效提升社会调查实践育人的实效性,已成为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深化社会调查课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社会调查实践育人效果提升的重大课题。四、改革实践太原学院(以下简称我校)是一所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高校,致力于培养中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过去,我校社会调查实践主要通过社团活动、第三课堂等社会实践活动完成,没有明确的学分和课时要求,学生自愿报名,只是少数积极分子参加。为契合管理系培养“结合行业应用最紧密、服务地方经济最有效、面向细分市场最直接”的地方性应用型中高层管理英才的要求,适应加强实践育人和“三全育人”的要求,从2015年开始,我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将社会调查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开始课程化建设的探索。从2021级开始,物流工程、市场营销及城市管理专业也将社会调查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目前,社会调查已成为各专业必修的一门综合性社会实践课,设60课时,2个学分,一般在第四学期开设。(一)课程定位多数有社会调查课指导经验的教师反映,社会调查课课程建设效果不佳的根本原因是对社会调查课缺乏科学的理解和准确的定位。可见,在进行社会调查课程化建设之前,必须科学地认识社会调查课的特点与性质、目的与任务,准确地把握其特殊的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首先,社会调查课不同于一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所开设的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等理论课。它是一门在学习完统计学、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等课程后开设的,承担着实践育人任务的实践课程。其次,社会调查课也不同于认知实习、专业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课程实习等其他专业性实践教学环节,其绝大多数时间在田间地头、工厂社区完成,承担着突出的思政育人任务。最后,社会调查课虽然承担着突出的思政育人任务,但又不完全等同于思想政治课程。不同专业的社会调查课,不能忽略授课对象的专业性,要考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契合。可以说,社会调查课兼具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双重属性,属于专业性社会实践思政课,需要体现社会实践课程的开放性、现实性、社会性与综合育人性等特点。(二)“一核心、双贯通、三融合”课程建设理念“一核心”是指契合我校管理系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贯彻以成果为导向的实践育人理念,以培养“现代晋商”为核心,以培养契合管理类专业时代需求的新管理类人才为目标。“双贯通”是指围绕培养“现代晋商”的人才培养目标,贯通第一课堂理论教学与第三课堂的实践教学,通过社会调查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推动能力素养的全面养成。“三融合”是指以社会调查课程建设为载体,实现思政教育、专业教育与服务社会的有机融合,以培养德才兼备、知行合一、大爱致远的“现代晋商”。(三)“12345”课程教学模式不同于校内课堂教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活动课程,社会调查课超过70%的课时都在校外生产实践一线完成。教学过程如何组织、指导教师角色如何定位、指导教师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实践教学过程如何规范化管理与控制、如何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如何评价教学效果、如何实现调查成果的转化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我校管理系的社会调查课基于上述课程定位与课程建设理念,经过七年多的课程建设,围绕课程教学目标,探索形成了“围绕一个主线、实现两个融合、突出三个重点、构建四个优化、达成五个目标”的“12345”教学模式。“围绕一个主线”是指指导学生从选题到调研,从调研到报告,从报告到成果转化完成一个完整的调研流程。“实现两个融合”是指社会调查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注重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效融合。近年来,我校管理系的社会调查课主要围绕乡村振兴、历史文化城镇开发、大学生就业创业等事关国计民生的问题展开调查。“突出三个重点”是指各专业社会调查选题以社会治理、专业诊断、创新创业三个领域为重点。“构建四化体系”是指按照社会调查活动流程,打破原有的学科知识体系,融入思政元素,对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重构,通过学校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乡村社区建立合作育人关系,构建形成“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过程实践化、教学资源联动化、课程考核多元化”的教学体系。“达成五个目标”是指在“大思政”背景下,社会调查课程评价注重学生能力、素养提升与成果转化的占分比例,以“树立心系家国意识,养成调研问题能力,发挥专业建言作用,对接双创学科竞赛,产生服务社会效果”五个维度为导向进行评价。五、改革成效我校管理系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耕专业思政视域,带领学生投身社会实践,深入工厂、企业、田野、社区等社会大课堂,运用社会调查方法发现社会问题,发挥专业优势研究制定解决社会问题方案,近年来,在课程教学方面实现了五个重构、五个形成和五个变化。(一)五个重构第一,教学内容的重构。我校管理系社会调查课以实践育人为导向,根据思政育人逻辑在教学设计中融入思政元素,根据毕业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按照社会调查活动流程分解人才培养目标中的知识点、能力点和素养点,形成图谱,将教学内容分解为13个项目,38个任务,130项工作。第二,教学方式的重构。采用“田野调查与专业诊断”实践育人、“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实习育人的教学方式,超过70%的学时为校外教学活动。第三,教学场景的重构。教学场景实现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组合、“产学研政”相融合、集中调查与分散调查相配合的场境迁移。第四,教学过程的重构。以学生为中心,构建了“问题设计与自主探索”实例育人、“亲身感悟+沉浸式体验”实景育人的教学过程。第五,教学评价的重构。采取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与延伸性评价相结合的办法,按照思想道德评价(10%)、调查过程各阶段项目完成情况评价(30%)、调研报告质量与答辩评价(50%)、成果转化评价(10%)相结合的方式赋分,体现了过程考评与结果考评相结合、能力测评与思政评价相结合的特点。(二)五个形成第一,形成了以社会问题为牵引、以专业优势为依托、以课程化建设为路径、以实践育人为形式、以五育养成为宗旨的多维育人体制。为避免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存在的实践目标抽象化、调查选题随意化、课程内容碎片化、调查方式随机化、教学过程形式化、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脱节化问题,不同于校内完成的理论课和实训课,我校将社会调查设为有学分要求的必修课、以五育养成为目标的综合育人课、以实践育人为形式的“大思政课”(专业思政课)、在田野课堂完成的社会实践课,力求通过建设社会问题为牵引、专业优势为依托、课程化建设为路径、实践育人为形式、“五育”养成为宗旨的多维育人体制,解决社会调查实践活动难以规范化落实的问题。例如,我校市场营销2021-1、市场营销2021-2两个班的社会调查课,学校组织学生赴太原古县城、忻州古城、穗华物流园开展古城营销、大学生创业、物流产业发展等问题的社会调查;城市管理2021-1班的社会调查课,学校则组织学生赴太原市钟楼街就“提升文旅品质,打造文化名片”“老旧小区居住满意度与改造需求”问题开展社会调查。第二,形成了专业学科竞赛、基地横向课题、政府决策(社情民意)建议案、同题科研论文、学生创业计划相结合的多渠道成果转化机制。社会调查报告成果客观评价与有效转化不仅是社会调查课的动力源泉,而且是检验社会调查课效果的有效手段。社会调查课程结束与成绩评定不能只停留在成果汇报与校内展示阶段,而要注重后期的进一步多渠道成果转化。为此,我校管理系通过提高学生社会调查实践能力,提炼调研成果参加社会实践类竞赛,通过组织校内学科竞赛、对接全国性学科竞赛、承担基地横向课题、承接政府决策咨询课题、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通过民主党派、政协委员、统战部等渠道向政府相关部门提交社情民意或提案,从而使社会调查形成有效的闭环并形成螺旋式上升机制。管理系师生通过社会调查课取得了下列成绩:完成2020年度山西省政府重大决策咨询课题“山西药茶发展研究”;“打造新概念茶室”项目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并顺利结题,获得三创赛山西省赛区三等奖;获得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山西省赛区三等奖两项。第三,形成了校内课堂教学、校外田野实践、校内外导师队伍、社会调查基地、社会调查实践教材相结合的多方协同保障条件。从校内先修课程学习到校外田野调查,从校内师资课程团队建设到校外实践导师聘任,从社会调查实践基地建设到社会调查实践教材建设,为切实提高社会调查课程教学效果构建起了多方协同的保障条件。例如,校内学习的社会调查实践选修课程注重与校外实战课堂的有效衔接,有意识地采用学生自己的田野成果作为课堂教学案例,增强理论知识与实践调查的有效融合,构建实境教学。此外,校内外导师的合理分工、实践基地的建设、专用教材的开发也为社会调查课的顺利展开提供了保障。第四,形成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大纲、授课计划、讲义教案、成绩评定多环节规范的课程化建设措施。为避免出现选题随意化、过程形式化、内容碎片化的不足等问题,我校管理系通过组建社会调查课程团队,从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的科学设置、教学大纲的编制、拟定授课计划、编写讲义教案,到成绩评定,都进行了规范化建设。目前,我校已与清华大学出版社合作出版《社会调查》教材。第五,形成了有效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养成社会实践课程载体。成功的社会调查课能够提升学生德智体美劳五方面的综合能力。为此,我校管理系的社会调查授课计划也从“五育”出发,进行了课程设计。例如,通过聚焦“红色名村”的社会调查课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实现社会实践课程的多维育人功能,架起调查实践与思政教育的桥梁,使学生在社会主义建设主战场实时检验自己的专业能力,感知自己的使命担当,使思政之“盐”充分融入调查之“水”,打破专业实践与思政教育各自为政的“孤岛效应”,使立德树人、协同育人教育方针得到有效落实。(三)五个转变经过七年多的建设,我校管理系社会调查课呈现出以下五个方面的显著变化。第一,教学过程更规范。我校管理系通过组建社会调查课程团队,坚持立德树人,以教师为引领、以学生为中心,在保障上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