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ICU过渡期护理的实践_第1页
国内外ICU过渡期护理的实践_第2页
国内外ICU过渡期护理的实践_第3页
国内外ICU过渡期护理的实践_第4页
国内外ICU过渡期护理的实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内外ICU过渡期护理的实践电话不断响起...急诊室:监护室,有床了吗?外科医生:监护室,明天有床吗?我有个大手术要做!外科医生:监护室,我这个病人术中出血较多,有床吗?手术室:监护室,床腾出来了吗?普通病房:监护室,我这里的抢救病人可以来了吗?......ICU床位如此紧张!如何缓解?抱怨...患者家属:医生,再让我们在ICU待一天吧!病房护士:病人这么重,怎么就转过来了?

病人也开始紧张!

......12hr后,病人不好了,再次转入ICU...病房护士、家属和家属紧张!如何缓解?转出ICU24hr后,虽然VS更平稳,但焦虑和抑郁更严重提前做好转科计划开展科研工作ICU患者转出时身心未处于最适状态ICU转出患者中仅有44%的患者的身心状况是处于最适转出的状态。(GoldfradC,RowanK.2000)ICU患者转出后不良事件发生率高72hr内ICU重返率为4-14%,重返ICU患者的死亡率增加2-10倍。(SinghMY.2010)ICU转出患者及家属“ICU后综合征”发生率高PICS(post-intensivecaresyndrome)是指重症疾病后,ICU转出患者及家属在生理、认知或心理方面新出现的或加重的损伤,这种现象会在出院后持续存在,SCCM(SocietyofCriticalCareMedicine)于2010年提出。

(NeedhamDM,2012)延迟符近60%患者出现运动、感觉、精神心理方面障碍。

(FletcherSN,2003)(WadeDM,2012)14%-34%家属发生抑郁。(DavydowDS,2012)延迟符1986Chick&Meleis提出“过渡”概念Brooten低体重出生儿从医院到家庭的过渡模式ICU过渡期护理的提出1988199420042005Meleis修订过渡;Naylor成年慢性疾病Bridges再定义“过渡”Chaboyer提出“ICU过渡期护理模式”电话不断响起...是连续性照护模式中的一个典型,是指当患者在疾病治疗与康复阶段,由于诊疗环境和护理需求的改变,需要在各级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之间进行转运与过渡。

(NaylorM,BrootenD,JonesR,NaylorM,1994)过渡期护理模式(TransitionalCareModel,TCM)电ICU话不断响起...由ICU护士和其他医护人员提供的ICU转出前、转出中和转出后的护理,为保证患者从ICU转到其他护理单元的过程中获得连续性的护理。(ChaboyerW,JamesH,2005)ICU过渡期护理模式(ICUTransitionalCareModel,ICUTCM)快速反应小组(RapidResponseTeam,RRT)重症医学延伸团队(CriticalCareOutreachTeam,CCOT)美国ICU过渡团队澳大利亚ICU联络护士(ICULiasonNurse,ICULN)医学急救团队(MedicalEmergencyTeam,MET)英国急诊护理专家(AcuteCareNursePractitioner,ACNP)1995年该角色得到了美国护士学会和美国重症护理学会的官方认可,设置标准的培训模式和考试;硕士学位;CCU、ICU、ER;体格检查、开具化验和检查单、操作(穿深静脉、动脉置管、骨穿、气插、拔胸引管)、多学科沟通协调。(King,2001)

美国急诊护理专家--“物美价廉”延迟符延迟符1呼吸系统23气道紧急情况(如窒息);呼吸窘迫、呼吸暂停、明

显发绀;供氧状态下SpO2<85%;呼吸频率<8bpm或>30bpm。

突然语言障碍;突然意识改变;癫痫大发作。

收缩压<90mmHg或低于基

础值20%;心率>140bpm或<40bpm。

延迟符预警指征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处置流程当住院患者发生符合预警指征中任何一项指征时,病房护士可直接呼叫值班二唤医生,以缩短病情处理的时间。因此,住院患者预警指征亦称为直接呼叫二唤指征。二唤医生接到护士呼叫后,立刻赴现场处理,如果觉得需要,二唤医生可以呼叫RRT协助处理患者病情变化。RRT成员包括ICU二唤医生和ICU护理领班。

延迟符延迟符延迟符

医疗急救团队(MET)抢救小组:669999ICU二唤值班医生669993麻醉师669991呼吸治疗师669995监护室护士669992急诊科护士669999CODE

BLUE

重症医学延伸团队(CCOT)由ICU护士主导的、ICU医生参与的重症医学团队,采用风险患者评分量表,对≥3分的普通病房的患者,提供24hr服务,识别潜在病情恶化的患者、及时入住或转出ICU、与病房护士共享知识/技能。最终降低了患者死亡率。(G.Priestley,W.Watson,2004)延迟符ICU联络护士的起源最初是由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西部医院于1998年设立创建的角色,

每天工作10hr。原因:床位紧张导致ER重病人无法收住入院;重大择期手术取消;

住ICU时间相对较长、再入ICU率高(尤其是周五晚上至周一

早上)。GreenA,EdmondsL,2004

ICU联络护士的起源目标:协调ICU后的护理;减少ICU后的并发症;识别危重患者;降

低再入ICU率和医院死亡率。服务:向病房护士提供教育支持;建立ICU与病房间的沟通;向内

外科病房的患者提供重症护理GreenA,EdmondsL,2004

延迟符延迟符对刚转出ICU的病房患者提供支持;对普通病房的危重患者提供支持;对病房护士提供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教育和技能培训;对家属提供支持;制定随访和转诊流程。(Chaboyer,2004)

ICU联络护士的工作范畴总结目前文献:平均每周61hr(14hr-140hr);周一至周四均有ICULN;未必是24hr制。(Chaboyer,2004)

ICU联络护士的工作时间ICU联络护士,有无意义?ICU联络护士,有无意义?护士服务家属患者评估与护理沟通与支持教育与指导降低了不良事件发生率缩短了住院时间改善了患者及家属的结局ICU过渡护理内容一参与床边查房,评估患者及家属身心状况内容二转出计划的制定内容三复杂个案的护理内容四随访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内容五患者病情恶化前的及时干预内容六患者病情恶化时的及时抢救评估与护理内容一患者/家属沟通交流,解答疑惑,了解需求内容二与病房护士沟通、评估内容三组织转运前会议内容四与病房护士沟通患者的情况内容五随访过程中与患者/家属/医务人员沟通沟通与支持内容一转运前、中、后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内容二病房护士重症知识与技能的教育与培训教育与指导ICU后门诊(Post-ICUClinic)一种为ICU后幸存者提供专业帮助的专门单位,旨在帮助患者得到

更好的康复。在1985年英国率先开展了ICU后门诊。美国、荷兰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医院都建立了ICU后门诊。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协作团队。ICU后门诊--接诊对象Dettling-Ihnenfeldt等的研究报告指出,ICU后门诊的接诊对象是在ICU

住院期间接受机械通气大于48小时并康复出院的患者;Cuthbertson等将有ICU治疗经历或接受特级护理的患者作为ICU后门

诊的服务对象;由于ICU后患者家属及照顾者身心均处于一种较高的应激水平Griffiths

等将患者家属及照顾者一同纳入ICU后门诊进行评估。为确保患者出院后顺利转入另一医疗机构或是在社区和家庭能够继续进行疾病所需的治疗和康复,护士所采取的一系列护理行为。

(单伟颖,2010)目前主要应用于癌症、造口、COPD等慢性疾病的社区管理,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倪栋梅,2014)

(杨玉玉,单伟颖,单伟超,2013)

过渡期护理模式-国内现状延迟符过渡护理模式-国内现状延迟符过渡护理模式-国内现状延迟符过渡护理模式-国内现状延迟符过渡护理模式-国内现状延迟符过渡护理模式-国内现状延迟符过渡护理模式-国内现状延迟符过渡护理模式-国内现状延迟符过渡护理模式-国内现状延迟符过渡护理模式-国内现状延迟符过渡护理模式-国内现状延迟符过渡护理模式-国内现状1转出前23评估:转出风险、基础护理质

量及患者及家属的需求;转出协调:床位协调及转出高

风险患者的转出协调;教育:ICU护士教育、患者及家

属的教育;心理干预:患者及家属的心理

干预.

浙江省三级甲等医院ICU过渡护理服务内容需求的质性研究

韦秀霞,2017转出中转出后统一交接内容;协调转运时间与顺序;抢救时的床位协调。随访患者;通过回顾病历资料、与护士

交流、床边查体评估患者是

否好转、有无重返ICU风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