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四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听力测试(10分)1.(5分)听老师念两遍词语后,再工整地写下来。2.(5分)先读题,然后认真听读两遍短文,再答题。(1)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①旧州塔距今已1000多年,虽历经战乱风雨,依然保存完好。②黑塔整个塔用铁青色的砖石砌成,远远望去,塔身灰黑,故名黑塔。③宜宾三塔是宜宾民众智慧与辛劳所成。(2)选择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里。①与“旧州夕照”描述的景象不相符的是。A.残阳映红了岷江江水;B.残阳映红了古塔;C.残阳映红了街道。②想要体会“万里长江第一城”的气概,登高观景的好地方是。A.旧州塔B.白塔C.黑塔二、积累运用(20分)3.(3分)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溺爱(ruò)饶恕(shù)单薄(báo)点将(jiàng) B.衣襟(jīn)躲避(bì)牡丹(mǔ)扎针(zhā) C.氛围(fèn)宁肯(níng)投降(xiáng)哄笑(hōng)4.(3分)下面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孙悟空会腾云驾雾,一个跟斗就是十万八千里。 B.岳飞精忠报国的事迹,至今仍为世人称颂。 C.蔡桓侯视死如归,不听从神医扁鹊的劝告。5.(3分)下列搭配,不能准确表达“动物与它们的家”这关系的是()A.狗——洞 B.猪——圈 C.虎——穴6.(3分)下列惯用语的使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哥哥下班回来,唉声叹气,他被“炒鱿鱼”了。(指被当作鱿鱼捉弄) B.星期天,妈妈给我“开绿灯”,允许我出去玩半天。(比喻准许做某事) C.抗疫过程中,白衣天使“挑大梁”,为我们筑起了健康的防线。(指承担重要的、起关键作用的工作)7.(3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课文《陀螺》给我们的启示——“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B.《雪梅》一诗中诗人将梅、雪进行对比,表明梅就是比雪更胜一筹。 C.课文《蟋蟀的住宅》主要写了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建造过程。8.(3分)下列表达方式不同的一项是()A.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B.为什么而读书?当然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C.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三、按要求完成问题。9.(8分)根据积累,完成练习。(1)我会背:细细的溪水,流着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布满河床。——节选自《走月亮》(2)周末,爸爸带着我走在空旷的山林中,一个人也看不到,但偶尔能听到人说话的声音,我不禁想起了王维的诗句:,。(3)今年八九月的天气依然很暖和,连十月份都好似春天一样,这真是,十月还有小阳春”啊!(4)小明获得了参加全校篮球比赛的机会,但因为训练要占据休息时间,所以他心里很犹豫。此时,我想对小明说:“你要想清楚,,,这样的时机你得把握住哦!”(填八字成语)四、阅读理解(30分)10.(4分)古诗阅读。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题”的意思是。(2)在文中的横线上,将这首诗的前面两句补充完整。(3)后两句诗的意思是:。11.(4分)文言文阅读。ㅤㅤ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朗读“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时,用什么样的语气读更符合文意?请选一选。A.严肃、平淡B.疑惑、惊讶C.肯定、自信(2)下列选项,错误的一项是A.这个故事,看出王戎从小就善于思考、冷静推断。B.王戎说“此必苦李”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C.文章开头写“王戎七岁”,暗示了他年幼,间接写出了他的聪慧。12.(10分)课内阅读ㅤㅤ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ㅤㅤ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1)这两段话主要写的是的情景。作者由远到近地进行了细致观察,能体现这一顺序的词语有远处、、。(2)作者主要对钱塘江大潮的样子和声音的变化过程进行了描写,请你认真阅读选段,完成下面的表格。午后一点左右过了一会儿潮水涌到眼前潮水的样子江面风平浪静白浪翻滚,犹如战马潮水的声音响声越来越大(3)读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我想从(A.内容的疑问:B.内容的体会;C.写法的点评。)这个角度写下批注:(4)比较下面两个句子,加点的词语能去掉吗?为什么?那条白线向我们移来,拉长,变粗,横贯江面。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13.(12分)课外阅读小女孩儿和牛ㅤㅤ①霞光里,一个穿着花裙子的小女孩儿打算穿越田埂,到田埂的那边去。可是,她怎么也没想到,一群牛走了过来,她急出了一身的汗。ㅤㅤ②她有点怕牛,更何况是整整齐齐的一队牛。ㅤㅤ③怎么办?田埂极窄,只能容下一个人通过,一边是水田,一边是水沟。她急得小脸通红,看来只有跳进水田了。ㅤㅤ④她赶紧弯腰卷起裙摆,可是,突然一领头的那头老牛已迈步走进了路边的水沟里,紧接着,它身后的那些牛也纷纷让路,小心翼翼地跳进水沟,然后,彬彬有礼地从小女孩儿的身边走了过去。ㅤㅤ⑤小女孩儿吃了一惊,觉得心里热腾腾的,眼里汪着亮晶晶的泪。晓风中,美丽的裙摆飘飘,小女孩儿深情地望着“扑踏,扑踏”远去的牛的背影。ㅤㅤ⑥也就在那天晚上,小女孩儿在日记中一笔一画地写道:怪不得故事里的牛总叫“牛伯伯”,原来,它们是那么慈祥、善良,那么地心疼我一一真的像伯伯!(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彬彬有礼:(2)结合短文,说说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起因:小女孩过田埂时,经过:小女孩准备给牛群让路时,结果:牛群远去时,(3)第⑤自然段中,加点的词语是对小女孩的描写,这时她的心情是的,因为。(4)下面是一个学习小组提出的问题,请你整理下列问题清单,选出正确的序号,填在对应的括号内。①读完这篇短文,联想身边的动物,你想对牛伯伯说点什么呢?②第④自然段中牛为什么要“小心翼翼”“彬彬有礼”地给小女孩让路?③短文多次描写了小女孩的心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1)我发现问题②是针对一部分内容提问的,问题是从写法上来提问的,问题是联系生活提出的。2)请你针对学习小组的第①个问题,尝试回答。五、表达与展示(40分)14.(3分)按要求写句子。(1)读句子,体会句子表达方式的不同,再仿写一个句子。例:那条狗高兴、紧张、发怒的时候都叫。那条狗高兴的时候叫,紧张的时候叫,发怒的时候也叫。人们吃饭、乘车、休息时都在看手机。(2)照样子长话短说,把意思表达得简洁明了。例: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官绅跪地求饶。带头的那只老公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15.(5分)能说会道近年来,戴眼镜的同学越来越多,为了让同学们爱护眼睛,保护视力,同学们开展了一次讨论。小宇说:“我知道影响视力的原因有。”小琪补充道:“。”小峰说:“戴上眼镜的烦恼可真不少,。”小明疑惑地问:“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那该怎么保护呢?”小琪地说道:“。”16.(30分)妙笔生花ㅤㅤ神话和童话里面有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有本领高强的孙悟空,有医药之神神农,有机智聪明的神笔马良,有美丽善良的拇指姑娘……如果有机会让你和他们中的一位过上一天,你们会发生什么故事呢?ㅤㅤ请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发挥想象创编故事,注意写清楚故事的内容,写出神奇、有趣的地方。语句通顺,书写工整,不少于300字。ㅤㅤ题目:我和___过一天
2022-2023学年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四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听力测试(10分)1.【分析】略【解答】略【点评】略2.【分析】略【解答】略【点评】略二、积累运用(20分)3.【分析】考查了汉字读音的辨析。辨析汉字读音要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解答】A.有误,“溺爱”的“溺”应读“nì”。“单薄”的“薄”应读“bó”,指微;少;弱。读“báo”时,指(感情)冷淡。B.正确。C.有误,“氛围”的“氛”应读“fēn”。“宁肯”的“宁”应读“nìng”,有情愿之意。读“níng”时,有平安,安定之意。故选:B。【点评】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4.【分析】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需要平时生活中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并且多积累,多总结。【解答】A.恰当,腾云驾雾:形容奔驰迅速或头脑发昏。符合语境。B.恰当,精忠报国: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符合语境。C.不恰当,视死如归: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样。形容为了正义的事业,不怕死。不符合语境。故选:C。【点评】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5.【分析】考查了百科知识。这类知识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课外知识拓展,有利于拓展学生联系、发展的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解答】A.有误,“狗——洞”应为“狗——窝”。B、C正确。故选:A。【点评】平时要多读书,注意积累课外知识。做此类题目,作答完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6.【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谚语、俗语及惯用语,回答这道习题,都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解答】A.有误。“炒鱿鱼”:原指鱿鱼一炒就卷起来,像是卷铺盖。句子中指的是哥哥被解雇了。B.正确。C.正确。故选:A。【点评】做此类题目,平时要加强积累,再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7.【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根据对课文的认知,结合本题题干要求即可得到答案。【解答】A.正确。B.有误。《雪梅》一诗中诗人将梅、雪进行对比,巧妙地点明了雪和梅有各自的长处和不足,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懂得互相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C.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这种类型的题在阅读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做题前应熟悉对应文章的主要内容及情感表达,再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8.【分析】考查了句式与句式的转换。设问也就是明知故问,根据内容的需要,设问可以采取连用的形式。设问句能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更好地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解答】A.“是谁呼风唤雨呢?”是问句,后一句“当然是人类。”是答案,是无疑而问的设问句。B.“为什么而读书?”是问句,后一句“当然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答案,是无疑而问的设问句。C.结合句子看,表达了反问的语气,是反问句。故选:C。【点评】设问句式是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己提问自己回答。三、按要求完成问题。9.【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有现代诗文默写,有成语,有古诗文默写等,完成这些习题,都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解答】(1)出自课文《走月亮》。(2)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鹿柴》。(3)出自宋代甄龙友的《南乡子(寿木状元)》。(4)出自《旧五代史•晋书•安重荣传》。故答案为:(1)山草鹅卵石;(2)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3)八月暖,九月温;(4)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点评】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四、阅读理解(30分)10.【分析】《题西林壁》参考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解答】(1)考查诗歌词句理解。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题:书写,题写。(2)考查古诗文默写。出自宋代苏轼的《题西林壁》,全诗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3)考查诗歌翻译。不识:不能认识,辨别。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缘:因为,由于。此山:这座山,指庐山。故“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译为: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故答案为:(1)书写,题写;(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3)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点评】学习诗歌时要求能基本能理解诗歌大意,通过反复自读,体会诗人主要表达的情感。并且把自己的理解,感受表达出来。11.【分析】《王戎不取道旁李》参考译文: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小孩一起嬉戏玩耍。他们看见路边李子树上果实累累,把树枝都压弯了。许多孩子都争相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李树在路边竟然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摘来一尝,的确如此。【解答】(1)这个故事写王戎小时候,观察仔细,善于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告诉我们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不凡不必要的错误,少走弯路。文章最后讲“取之,信然”说明他的推理是正确的,他是一个聪明的小孩。故朗读“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时,用肯定、自信的语气朗读即可。故选C。(2)考查内容理解。文章讲了王戎和其他孩子在路边看到李树上有很多李子,其他孩子争着跑过去摘李子,王戎却认为这必是苦李,结果不出王戎所料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王戎观察仔细,准确的推理判断的赞赏之情。王戎看到满树的李子而无动于衷,是因为他认为李树长在路边,而树上有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对应文中原句是“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这说明王戎是一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孩子。故A、C说法正确,B说法错误。故答案为:(1)C;(2)B。【点评】一句话的理解是多方面的,有时既要理解句子的内容,又要分析句子的表达方式,或比喻,夸张,拟人,排比等,还要注重句子所表达的情感。所以要通过多读,反复读,才能把握好句子的内容。12.【分析】文段选择《观潮》。本文开篇写了“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接着写了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三幅画面,表现了钱塘江大潮的浩荡气势,表达了作者的惊叹之情。【解答】(1)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阅读文段可知,这两段话主要写的是潮来时的情景。作者由远到近地进行了细致观察,能体现这一顺序的词语有远处、再近些、越来越近。(2)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句子“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可知,潮水的声音是:闷雷滚动。结合句子“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可知,过了一会儿,潮水的样子是:一条白线。结合句子“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可知,潮水涌到眼前:山崩地裂。(3)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赏析。阅读句子“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可知,这句话我想从写法的点评这个角度写下批注: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浪潮”比作“战马”,生动的展现了浪潮雄伟的气势。“山崩地裂”与“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夸大了声音,表达出了声音的气势磅礴,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4)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赏析。阅读句子“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可知,“很快地”这个词语写出了浪潮涌来的速度之快,这个词语不能去掉,否则就体现不出浪潮来袭的特点。“逐渐”是渐渐的意思。这个词在句中不能去掉。因为浪潮由“白线”变成“白墙”需要有个过程,“很快地”“逐渐”这两个词语表明了用词的准确性。故答案为:(1)潮来时再近些越来越近;(2)闷雷滚动一条白线山崩地裂;(3)C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浪潮”比作“战马”,生动的展现了浪潮雄伟的气势。“山崩地裂”与“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夸大了声音,表达出了声音的气势磅礴,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4)这两个词语不能去掉。“很快地”这个词语写出了浪潮涌来的速度之快,“逐渐”是渐渐的意思因为浪潮由“白线”变成“白墙”需要有个过程,所以不能去掉。这两个词语表明了用词的准确性。【点评】语段阅读是小学语文中的常见题型,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完成时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后,再结合后面的问题分析解答。13.【分析】《小女孩儿和牛》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一个小女孩打算到田埂的那边去,可是一群牛走了过来,小女孩非常着急,小女孩准备给牛让路,没想到牛群先她一步纷纷让路,这让小女孩非常吃惊和感动的故事。【解答】(1)考查对词语的理解。彬彬有礼:形容又文雅又有礼貌。文中是指牛给小女孩让路。(2)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通读短文可知,第①自然段内容写出了小女孩儿打算想到田埂的那边去,一群老牛却走了过来,她急出了一身的汗。这是故事的起因。第②、③、④段写出了小女孩正在害怕时,牛却给小女孩让了路。这是故事的经过。第⑤、⑥段写小女孩很受感动,回家在日记上赞美了“牛伯伯”。(3)考查描写手法。通读短文可知,第⑤自然段中,加点的词语“眼里汪着亮晶晶的泪”是对小女孩的神态描写,这时她的心情是激动的,因为她有点怕牛。(4)考查开放探究。通读题目中的句子,结合本题要求,按要求可填空为:1)我发现问题②是针对一部分内容提问的,问题③是从写法上来提问的,问题①是联系生活提出的。2)针对学习小组的第①个问题,我的回答是:通读短文,根据平时对动物的观察,结合文中对牛群的描写,我想对牛伯伯说:牛伯伯,你虽然不会说话,可你是最善良、最懂得人情的动物,我喜欢你。故答案为:(1)形容又文雅又有礼貌。文中是指牛给小女孩让路;(2)一群老牛却走了过来,她急出了一身的汗;牛却走进了路边的水沟里,给小女孩让了路;小女孩很受感动,回家在日记上赞美了“牛伯伯”;(3)神态激动她有点怕牛;(4)1)③①;2)我想对牛伯伯说:牛伯伯,你虽然不会说话,可你是最善良、最懂得人情的动物,我喜欢你。【点评】学习理解短文内容,了解短文的主旨,认真阅读短文,抓住短文中的关键语句回答问题。五、表达与展示(40分)14.【分析】考查了句子仿写。句子仿写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解答】(1)根据例句,改写前后的两个句子表达的主要意思相同,但改写后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突显了那条狗无论什么时候都叫。仿写时,注意写成人们随时随地都在看手机。(2)由“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可知,删除修饰词,把意思表达得简洁明了即可,删除修饰词“带头的那只”“就啪嗒啪嗒地”即可。故答案为:(1)人们吃饭时看手机、乘车时看手机、休息时也在看手机。(2)老公鹅跑了过来。【点评】仿写句子要求我们弄清例句的句式特点、语气等,仿写时要注意句子结构形式的高度一致。15.【分析】考查了辩论讨论。完成此类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中常见的题型,对于增强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交际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很有帮助。【解答】根据情景补全对话即可。故答案为:躺着看书长时间看电子产品运动时不方便大声时常保持眼部的卫生,不要用脏手接触眼部。【点评】辩论讨论这类口语交际训练应该与听、说、读、写训练联系起来,与观察、思维、想象训练联系起来,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16.【分析】本题为半命题作文,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豪华组合小钢炮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鲜羊肉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汽车后门锁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木铝窗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全铜卫浴散热器数据监测报告
- 2025-2030中国沃尼妙林产业销售渠道与未来发展战略规划报告
- 2025-2030中国有机乳化剂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房屋装修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城市沼气发电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合成石墨粉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JGJ107-2016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 妇科医生进修汇报课件
- 动态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总结
- 2024年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中考一模数学试卷
- 从汽车检测看低空飞行器检测发展趋势
- DB32T 4740-2024 耕地和林地损害程度鉴定规范
- 投标项目实施方案服务响应方案
- 五一节假日安全生产培训
- 中考英语二轮复习课件:中考解题技巧-读写综合
- 《铁路基本安全知识》课程标准
- 三年级下册口算练习1000道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