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堆载预压方案_第1页
路基堆载预压方案_第2页
路基堆载预压方案_第3页
路基堆载预压方案_第4页
路基堆载预压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中铁四局合福铁路安徽段站前一标路基堆载预压施工方案编号:版本号:发放编号:编制:复核:审核:批准:有效状态:中铁四局合福铁路安徽段站前一标项目经理部八分部年月

目录TOC\o"1-2"\h\z\u1编制依据和原则 11.1编制依据 11.2编制原则 12工程概况 23施工部署 33.1施工准备 33.2人员配置 43.3机械设备 54进度计划 55施工方案 65.1技术要求 65.2堆载预压 66施工监测 96.1施工监测目的 96.2施工监测内容 97进度、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157.1进度保证措施 157.2质量保证措施 167.3安全保证措施 1623DK29+307~DK29+340332.填土24DK29+670~DK31+79023832.填土25DK31+790~DK31+835453.0填土袋装垂直堆载26DK31+914~DK31+940263.0填土袋装垂直堆载27DK31+940~DK32+033932.填土28DK32+033~DK32+058253.0填土袋装垂直堆载上述表中的路基地段,地基处理分别采用CFG桩、钻孔桩、旋喷桩或挖除换填加固处理,路基本体和基床底层采用A、B组填料填筑,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填筑。为解决地基与路基的不均匀沉降,上述路基采用堆载预压方式处理,预压期不少于6个月的观测和调整期,根据工后沉降观测结果,分析和推算卸载时间。3施工部署3.1施工准备首先,测量放出路基基床底层边线,按照设计宽度,对其进行刷坡。保证路基宽度,定位出堆载预压宽度。其次,为了保证路基预压土填筑的线形,在两侧堆码袋装土。准备好线和坡度尺,做好堆载预压土的坡度。准备足够数量的堆载预压土,我管段堆载预压土源于区间路基路堑开挖段弃土,根据设计数量计算,挖方弃土数量满足堆载预压土数量。弃土场位置平面图如下:弃土场平面布置图表2土方调配表弃土场序号里程位置供应里程段落预压土数量(m3)备注弃土场1DK26+000左侧DK25+000~DK26+25040000DK26+250~DK27+53742000弃土场2DK29+400左侧DK29+252~DAK30+20022000弃土场3DAK29+850左侧DAK30+200~DK31+20043000弃土场4DK31+000左侧DK31+200~DK32+058270003.2人员配置区间路基堆载预压土填筑施工的管理人员见人员配置表。表3路基预压土填筑施工管理人员表序号姓名职务职称备注1李光辉项目经理工程师负责预压总体管理工作2梁成立项目书记工程师负责预压方案协调工作3孙瑜副经理工程师负责预压生产进度工作4苏欢迎副总工助理工程师负责预压方案编制工作5高旭工程部长助理工程师负责预压方案实施工作6何俊杰安质部长助理工程师负责预压安全质量工作7张鑫试验室主任工程师负责预压试验检测工作8徐万工经部长助理工程师负责预压现场管理9张志鹏物机部长助理工程师负责预压机械物资准备10张万春技术主管助理工程师负责预压现场技术管理11张利民技术主管助理工程师负责预压现场技术管理12朱军办公室主任负责预压工作的后方筹备3.3机械设备本着各种设备之间能力协调、经济合理的原则进行配置。具体的配备方法是:以需要的生产能力为目标,协调配备挖、装、运、平整机械。主要施工机械配置见表4。表4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序号设备名称数量主要性能特点用途备注1挖掘机10台1m挖、装、平整预压土每台机械配备至少2名司机,昼夜施工。2自卸汽车20辆20t装运预压土4进度计划根据京福公司和局工程指挥部节点工期要求,我分部路基2013年7月30日应具备无砟轨道施工条件。堆载预压2013年2月前完成,以此作为节点工期,制定我分部路基堆载预压节点工期,根据实际情况,并根据我分部施工现场情况,具体施工进度安排见表5。表5堆载预压施工进度安排序号工点起讫里程开始填筑填筑完成路基预压备注开始时间结束时间1DK25+000~DK26+2502013-1-102013-1-312012012DK26+250~DK27+5372013-1-102013-1-312012013DK29+252~DAK30+200202013-1-312012014DAK30+200~DK31+2002013-1-102013-1-312012015DK31+200~DK32+0582013-1-102013-1-312012015施工方案5.1技术要求路基堆载预压是高速铁路路基施工的一道重要工序之一,位于软土地基、土质地基上的区间路堤均需要进行堆载预压,时间不少于6个月的观测和调整期,以控制工后沉降。无碴轨道正线工后沉降控制标准:一般路基不大于15mm,路桥交界过渡段沉降不大于5mm。堆载预压荷载分级逐渐施加,确保每级荷载下地基的稳定性。5.2堆载预压5.2.1铺设土工布当路堤填筑至基床底层完成后,先在填筑面上铺一层土工布(幅宽不小于5m),并考虑10%搭接,以防止预压土污染路基,然后进行预压荷载填筑。预压土填筑过程中第一层填筑土采用轻机具摊铺后压实,防止压破土工织物。5.2.2预压土填筑(1)工艺概述自卸汽车运输,按放样宽度及松铺厚度控制卸土量,检查含水量,含水量适宜时推土机摊铺初步整平,然后用平地机精平,松铺厚度及平整度符合要求后用压路机按规定碾压。堆载预压荷载分级逐渐施加,确保每级荷载下地基的稳定性。预压土填筑每层厚度不大于0.4m,填筑完成后采用中型碾压机具压实。预压土柱高度应根据应严格按设计原则进行控制,预压土柱高度指土柱顶面相对于基床表层顶面的高差。预压土填筑横断面边坡坡率为1:1、纵向边坡坡率为1:4,填筑完成后将土工布回折于预压土顶面每侧不小于3m,并用土压好,防止预压土流失,污染坡面。(2)卸料控制按自卸汽车每车的方量和松铺厚度计算每20延长米范围内的卸料车数,以达到控制松铺厚度的目地。(3)压实后湿容重不小于18KN/m3(1.8t/m3)。5.2.3预压达到六个月时,由建设单位组织,根据沉降观测数据进行工后沉降分析,结果满足设计要求后,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共同确认,分层进行卸载,卸载过程中不得污染已施工完成的路基。卸载完成后进行基床表层和轨道结构施工。5.2.4(1)未经设计书面同意,严禁擅自采用超载预压方式代替(或减少)预压时间。(2)在填筑期间注意对沉降板测杆的保护,按设计要求设计临时沉降板和沉降监测桩。(3)施工中注意临时排水,预压土填筑时每层填土表面填成2~4%的向外排水横坡,及时排除路基表面雨水至路基两侧临时排水沟内。6施工监测6.1施工监测目的(1)预压期间应对路基沉降变形进行连续监测,根据检测结果分析地基最终沉降量完成时间,评估工后沉降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确定是否卸载进入下一道工序。(2)预压填土、预压期内及运架梁期间,必须对路基沉降和边桩位移进行观测,及时掌握路基稳定性,确保施工安全。6.2施工监测内容表6沉降和位移观测断面监测项目里程位置断面个数基底测点个数路基面测点个数位移测点个数路基沉降监测A-1型断面DK25+020、+050、+080、+130、+180、+580、+620、+640、+670、+700、+730、+780、+830、+845、+900、+950;DK26+000、+050、+100、+140、+155、+200、+235、+245、+300、+350、+378、+390、+420、+630、+680、+730、+780、+830、+860、+895、+905、+925、+946、+954;DK27+000、+050、+090、+097、+150、+200、+250、+300、+348、+355、+400、+450、+490、+510、+534;DK29+255、+705、+740、+800、+850、+900、+950、+980、DK30+020(链前);DK29+940、+995、DK30+045、+100、+150、+250、+285、+335、+380、+470、+500、+550、+640、+690、+740、+960;

DK31+010、+160、+210、+260、+310、+360、+410、+460、+500、

+600、+640、+690、+835、DK31+915、+925、+975;DK32+025、+048、+058992972970路基沉降监测B-2型断面DK26+450、+465、+490、+520、+550、+58060180路基沉降监测D-1型断面DK25+230、+280、+330、+380、+430、+480、+530;DK29+305、DK30+070、+120、+150(链前);DK30+200、+430、+590、+790、+840、+890、+930、DK31+060、+110、+550、+740、+7902323690路基沉降监测D-2型断面DK29+355、+405、+455、+505、+555、+605、+655;77210(1)基底沉降监测:延用施工期的中心沉降板监测系统。按设计要求进行埋设临时沉降观测板和沉降监测桩,每桥路过渡段必须设置。随着预压土柱增高,测杆与套管相应加高,填土、碾压过程中采取围护措施进行保护,测管出露预压土顶面控制在30cm以内,预压卸载时分段拆除,观测连续。(2)路基面沉降监测:在预压土方底部(即基床底层顶面)布置临时沉降板,埋置要求和构造同正式中心沉降板,随预压土填筑而接高,位置尽量靠近基底中心沉降板,便于集中进行观测、管理、数据对比等。预压卸载时分段拆除,观测数据接入后续的正式路基面观测桩。注意正式中心沉降板与临时沉降观测板的区分,利用红漆进行喷涂区分。(3)沉降板的埋设:沉降板由300×300×8mm的沉降板、测杆(φ40mm渡锌铁管)及保护测杆的φ75mm铁管组成。沉降板埋设在路基基底面上。为了使沉降杆不受破坏,杆长应随填土升高而逐段接高,每节长度不超过100cm,接高后的测杆顶面应高于套管上口,在填土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保护测沉设施。在埋设点地面挖300×300mm的土坑,坑内铺5cm左右的黄砂,整平压实,将沉降板平放在坑内,四周用黄砂填实并用水准尺校正板面水平,再回填10cm厚土整平夯实,然后将铁管垂直套住测杆置于土面上,使其与沉降板保持10cm以上距离,在套管四周用土堆实,使其稳固,用水准仪连续数日观测测杆顶端的高程,确定初始高程。在路基填筑过程中应使沉降板(杆)不受破坏,沉降板周围1m范围内采用人工填筑,小型夯实机压实。6.3施工监测频次及要求⑴成立专门观测小组,按照定人、定仪器、定测法的原则管理,测量精度达到二级水准测量标准,并定时复核工作基点。⑵沉降观测采用精密电子水准仪进行测量,测量精度需达到二级水准测量标准。预压土填筑期间每天观测一次;填筑完毕后第1个月每周1次,第2、3个月每2周1次,3个月以后每月1次。实际工作进行时,观测时间的间隔还要看地基的沉降值和沉降速率。当两次连续观测的沉降差值大于4mm时应加密观测频次;当出现沉降突变、地下水变化及降雨等外部环境变化时应增加观测频次。路基施工各节点时间(包括路基堆载预压土前后、卸载预压土前后、运梁车架桥机通过前后、基床表层施工、轨道板底座施工、铺板、轨道板精调以及铺轨时间)应具有沉降观测数据。⑶对测量结果及时计算整理,绘制“填土高度-时间-沉降量”关系曲线图,进行分析研究。7进度、质量、安全保证措施7.1进度保证措施路基堆载预压,由于工期紧张,且施工受雨季影响较大,因此施工必须保证有足够的资源投入,统筹安排,合理组织,以保证总体进度目标的实现。为此制定相应的措施:⑴认真分析,编制预压土填筑计划,做好各工序之间的衔接,以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⑵选用有丰富经验的优秀施工队伍施工,确保施工过程顺利。⑶充分投入劳动力、机械设备和物资。提前准备施工需要的各类材料;保证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为熟练工、机械机况良好,数量足够;物资备料充足,满足施工需求。⑷充分了解工程技术难点,针对技术难点采取切实可行技术方案、技术措施。做到技术准备先行,技术交底超前。7.2质量保证措施⑴选择优质的预压土,合适的碾压机械,填筑过程中,分层碾压,确保压实厚度,填筑过程中,安排专人进行试验检测压实度;⑵施工过程中,做好临时排水设施,防止雨水浸泡预压土;⑶在填筑预压土之前,在基床底层顶铺设土工布,隔离路基防止预压土污染路基,预压土顶面必须反包,确保路基填筑不被污染;⑷做好工后沉降桩的保护,确保路基工后沉降观测的及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