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地图的表示方法_第1页
中国古代地图的表示方法_第2页
中国古代地图的表示方法_第3页
中国古代地图的表示方法_第4页
中国古代地图的表示方法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宋润喆10300220029中国地图史HIST119016.01PAGE1中国古代地图中自然地理要素的表示方法与地图的传承摘要:地图中对不同自然地理要素的表示方法,是地图的重要特征。本文列举了部分中国古代地图的自然地理要素表示方法,分析了不同时期不同种类地图的表现特征,并引发对于地图传承性的思考。关键词:古地图表示方法符号传承Abstract:Therepresentationsofthedifferentnaturalandgeographicalelementsofmaps,areimportantfeaturesofthemaps.ThisarticleliststherepresentationsofsomeofhistoricalChinesemap.Itanalyzestherepresentationsofmaps,whichareofdifferenttypesfromthedifferentperiods,andthinkofinheritanceofmaps.Keywords:historicalmap,representation,symbol,heritage总论地图何时形成?这已经是个不可考的问题。早期的地图或许是和文字同时期产生的。原始的人们把渔猎、耕作中的经验用图画描述出来,但此时并没有地图。当这些图画逐渐被抽象成文字时,对文字和图形的空间组合便构成了地图。[1][1]卢良志,中国古地图的起源,国土资源2007,10:61:63.宋代以前的地图,存世量极少,“天水放马滩地图”、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汉初长沙国深平防区地形图”“汉初长沙国深平防区驻军图”等地图中已经运用了很多抽象的符号来表示自然景观和注记居民点。同时也有运用写实的绘画方式描述的地图,如“市井图”“宁城图”等。随着科技的发展,雕版印刷的出现,大量宋元时期的地图流传至今。同时宋元时期大量石刻地图,至今依然保留在近千年前伫立的地方,为我们留下了重要的文化遗产。宋元时期的地图已经包括了今天中国的大部分地区,种类多样。此时期地图,不同种类地图侧重不同,图中的标记也各不相同。明清时期,中国传统制图工艺进一步发展,中国人对世界的认知范围也不断扩大。这一时期的地图存世数量更多。此时期地图的表示法又逐渐分化为两类,一类较为写实,山川皆按实际外形绘出,另一类则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抽象,与后世的地图符号更为接近。明代中期东西方交流发达,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生活。利玛窦的坤舆万国全图,极大地拓宽了中国人的眼界,也把西法制图带入了中国。虽然由于流传范围小,但西方的地图绘制方法逐渐取代没有很好的数学表示的和以“制图六体”为核心的传统中国地图。清代的三大实测地图,是用西方地图绘制方法绘制的中国古地图的典范之作。下面主要以不同时期不同种类的地图为线索讨论地图上的地理要素表示方法、注记。宋代以前的地图地图由于其精细、传抄困难,在大量使用雕版印刷前很少流传至今。天水放马滩地图和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三幅地图,是极为少见的保留至今的宋朝以前的地图。其发现的偶然和修复、辨识的困难不再赘述,但其侥幸保留至今,才使我们有幸得以一睹当时的地图。1.天水放马滩地图天水放马滩地图包括两个图组,其中一号图为二号图左上部分的放大图。[2]放马滩地图中注记符号比较抽象,刻线分别表示水系、道路和分水岭,其表示方法精炼但相互之间不易区分。两个夹住河道刻线的椭圆标记标记了峡谷关隘。二号图中的亭状物表示的是女娲庙[2][2]张修桂,当前考古所见的最早的地图——天水《放马滩地图》研究,历史地理,10:141:161.文字注记有在方框内和方框外两种,方框内的为居民点,其余注记(河流、树林、关隘、路程)均不加框。此种注记方式深刻地影响到了后世,在西方制图方式传入以前广泛地得到使用。但放马滩地图的居民点注记并未分级,一概使用方框。在几乎没有有效信息的第五幅图中,出现了闭合曲线绘制山峰的方法。然而这一符号并未正式应用在其他地图中,应该是绘图者后期才出现的绘制方法。2.汉初长沙国深平防区图马王堆汉墓中出土了三幅地图,分别为地形图(汉初长沙国深平防区地形图)、驻军图(汉初长沙国深平防区驻军图)、城邑图。城邑图毁坏较严重,很难辨识。地形图中河流以较粗且不均匀的墨线绘出,道路以较细的墨线绘出。使用线条表示河流和道路,与放马滩地图类似,但其线条粗细以使得两者能够区分。用线条表示河流道路也得到后世地图的广泛应用。山脉使用内填充条纹的闭合曲线表示,圈出了山脉的大致范围,其表示手法与现代地图中的“等高线”类似。九嶷山附近为一大片弧形条纹填充的闭合曲线,表述了当地海拔较高、多山的特征。此种表示方法应该与放马滩地图第五幅图有一定的关系,但没有得到后世的传承。九嶷山初明显地绘制了有九个突出的笔架形图形,用来表现山峰。此种方法在这张图上无疑只是山脉表示方法的一种补充,但这种写实表现方式却得到后世的广泛应用。这张图中的文字注记仍然有是否为居民点的区别。居民点仍写在框内,但有了初步的分级表示。县一级用方框,乡里使用圆圈。这种注记方法也得到后世的广泛应用。其他文字注记主要为河流的名称,注记位置为河流汇入干流处。另外泠水源头有“泠水原(源)”字样,山峰旁有“帝舜”的注记。驻军图为地形图深平附近的放大,图下部有方框,中间写有“深平城”。河流采用与地形图类似的方式类似,用粗细不均的线条表示。山则采用与放马滩地图五号图类似的形状()表示,同样与今天等高线的表现方法类似。而不同山间用细线连接,表示山脉。虚线则表示道路。涂上有闭合的近似方形的细线,表示驻军区域的界限。文字注记则有着明显的军事地图色彩。较为方正的不规则图形中注记XX军,以表示军队驻扎位置。圆圈注记里一级的居民点和前居民点。而不在框内的文字,较多的记载军队驻扎区域内前居民点的情况,如“XX户,今毋”、“XX户,今不反(返)”。河流和山的名称也有注记。与地形图不同,除“大深水”以外,其他河流名称都注记在河流靠近发源地的位置。由此可见,当时河流注记位置虽然在一幅图中相对固定,但不同图之间仍有不同。此外仍有部分道路里程的注记。宋元时期的地图由于科技的进步,雕版印刷和石刻地图的出现,宋元时期的地图数量突然得到爆发。然而这些地图却逃不掉“精忘粗存”的境遇。宋元时期地图种类很多,下面便举几个例子说明这些地图的表示方法。禹迹图、禹跡图、华夷图禹迹图与禹跡图为石刻地图,河流用阴文线条表示,山用小三角表示,居民点似乎无符号标识,只有文字注记。禹迹图中还用夸张的波浪条纹表示海洋。这两幅地图最引人注意的是密密麻麻的小方格,作为地图的比例尺。这无疑是计里画方的体现。这种小方格在经纬线出现前始终是中国古地图中较为精确的地图的必备要素,甚至到清朝末期还与经纬线同时成为绘制地图的标准。华夷图中并无计里画方的小方格,但在北方明显地表现出了长城。与前两者不同,华夷图正如名称中所云,地图周边的注释往往是周边政权、民族的名称概况。禹贡九州疆界之图、禹贡山川地理图四库全书中六经图的禹贡九州疆界之图,正如图名所表示的,这幅图表现的主旨是“九州”的范围。图中采用双线表示九州之间的界限,单线表示河流。九州的名称用圆圈起来,同时还用方框注明“南越”地区。其他地名则没有符号标识。此图中也没有特殊符号标注山、森林等自然景观。而禹贡山川地理图中九州山川实证总图中,利用双线中填充水纹表示较大的河流、湖泊、海洋,而长江下游用三条实线表示,这种表示手法是古代错误的“三江”概念导致的,故而涂上说明“三江实止一江”。粗实线表示其他河流,状符号表示山,双线表示九州界限。圆圈内的阳文注记为九州名称,阴文注记为居民点(城市)名称,方框内的为山川名称。类似地,许多九州图中都标记有九州的界限,其符号往往为双线。然而这种表示方法也绝未固定。有些时候九州界限并未标注,有些时候使用粗线表示,更多时候和河流采用同一种表示方式,导致识别困难。可见此时虽然地图中不同线条表示不同含义的现象已经出现,但往往还是需要依靠地图表示要点、黄河长江的特征流向和具体地名的位置才能判断。而这种线条的含义也不如今天的地图,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标准。宋本历代执掌图宋本历代执掌图是中国第一部历史地图集。这套地图虽然简陋,却清晰地标记出从传说中的帝喾到当代(北宋)时期的政治区划。这套地图对山川表现较为次要,表现方法依旧是线条表示河流、山用状符号表示。但同时这套地图使用双线、粗实线的方式表示国、割据政权和大行政区划的界限。在西汉郡国图、东汉郡国图等中,为了详细表示郡之间的界限,中国地图被分割成了若干岛屿状,以表示相应范围。文字注记方面采用了不同形式的圈起来的文字标注国、郡、州、道等,对于县一级的行政单位则用点和文字表示。契丹地理之图契丹地理之图是元代描述契丹地区的地图。这幅图用阴文标注重要地名,阳文表示山川名称和其他地名。河流仍然用双线表示,山则用写实风格的山形图画表示。山上有状符号表示山上植被情况。长城也用城墙样式画出。行政区划图和地区图混一诸道之图(元泰定刊本),显示了南宋、金末期到元初的中国行政区划。除元首都大都和上都采用如样式以及(龟兹)外,均用圈内文字的方式表示整个中国行政区划及部分周边区域。图中没有表示山川。填充有水纹的闭合曲线表示湖泊。地方地图和城市图往往采取写实的符号来描述相关景物。具体符号与契丹地理之图类似。明朝到清朝末期的地图明清时期,一方面中国传统制图工艺继续发展,一方面受到西方现代地图制图技术的影响发展现代地图。同时,随着郑和下西洋、传教士来华等事件,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范围逐渐扩大,绘制的范围也逐渐扩大。大明混一图大明混一图是明朝初年绘制的、以中国内地为主体的世界地图。主体为黄色,蓝绿色粗细不同的线条表示河流,而黄河则用黄色线条表示。山用形如的符号表示。海洋中用水纹填充。(如)而这张图中却没有绘制出横亘北疆的长城,大概和这张地图并非军用有关。图中既没有经纬线也没有计里画方的格子。文字注释上,地名都写在不同的格子里,不同颜色表示“内”、“外”,方框的大小也能说明地名的级别。现在这幅图上的地名被满清统治者贴上了满语的标签。这张图放弃了长期以来地图中大量文字描述的现象,有了较高的地图特性。这张地图说明了早在西方传教士进入我国以前,我国人民就已经对非洲、欧洲大陆有了一定认识,但同时也时刻体现着天朝上国的自大心理。九边图、三镇总图、榆林边图等明代由于外患不断,长城作为军事冲突的前沿修建有重重堡垒,驻扎着万千雄师。由于长城沿线的重要防御作用,与九边相关的边境地图是明代地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边境地图上除了地图中最常出现的山、河以外,最重要的便是蜿蜒于整个北部边境的长城。在不断符号化、抽象化的同时,其绘图也尽可能地展现出边境地区的真实情况,如城池、关隘、堡的形状城墙的数目,长城外的游牧民族的聚集位置和他们的房子的样式1.如三镇总图中,则有和两种符号,分别表示“把都住牧”和“车夷部落”。。单层城墙的城池堡垒用一个方框来标识,双层城墙就改用双层方框。关隘则常常绘制成心形样式2如居庸关则绘制为1.如三镇总图中,则有和两种符号,分别表示“把都住牧”和“车夷部落”。2如居庸关则绘制为。3.广舆图广舆图为中国最早刊印的、影响深远的分省地图集。此图中用双线表示大河,单线表示一般河流,山同样用写实方法表示。湖泊、海洋中都用水纹填充,沙漠用黑色表示。地名直接标注,没有方框或者圆圈。广舆图中最早出现了“省文”(图例),说明地图表示方法当时已经得到了制图者的重视。舆地总图中并未表示出省界或者政权界线。广舆图上包括计里画方的小格子。采用传统方法明代的地图,绘图方式与宋元时期侧重之处略有不同。明代地图中政权、行政区划界限相对不受重视,而军事要素得到了较多的关注。清代仍有大量采用传统测绘方式的地图,其表示方法与明代地图类似。坤舆万国全图这是中国第一幅采用西方绘图技术的世界地图,由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绘制。这张图虽然投影、经纬线等是采用的西方地图表示手法,但双线表示河流、山脉采用写实手法、地名标注方式,都与同时期中国古地图风格相同。部分地区有用虚线表示的界限。与宋元时期地图相似,坤舆万国全图上出现了大量的文字说明,对世界各个地区的概括、西方基础地理知识做了介绍,并有数篇序、述、跋。对于地图的抽象性,事实上坤舆万国全图并不比广舆图等地图更好,但这幅图标志着近代测绘技术测绘的地图开始登上中国地图的舞台。清廷三大实测地图康雍乾三朝是清代经济发展的巅峰时代,这三朝也分别为历史留下了宝贵的三幅采用近代地图绘制方法绘制的实测地图。康熙皇舆全览图、雍正十排图、乾隆十三排图,是中国古地图的巅峰。以康熙皇舆全览图为例,这幅地图采用双线表示河流,仍有一定写实风格的状标识表示山,小方块表示县级居民点,较大一点的方块表示高级居民点,圆圈表示县级以下的居民点。陆地边缘采用阴影表示。长城以外的少数民族聚集区域军用满文标注,汉族聚集区以汉文标注。内地用虚线表示各省边界,而满蒙藏区的虚线,则非常有可能指的是道路。北部、西部均无国界,南部边境省份的省界同时也时国界。康熙皇舆全览图中包括经纬线。清中后期地图中常常把经纬线和计里画方格子并用,也展现出西方近代绘图技术逐渐替代传统“制图六体”为核心的制图方式,成为地图绘制的主流。地图表示的传承发展宋代以前的两类地图之间拥有一定的传承性,两类地图的相似之处很多,其高度的抽象化、特殊的山峰表示方法,也说明和后世地图之间的传承性并不强。到底是什么导致先秦两汉的制图习惯改变,还是制图方式失传?恐怕只有进一步的考古发现才能得到答案。宋代以后的地图拥有较强的传承性,同一种要素的表示方法有一定的一致性。对于河流,往往采用单线、双线表示,单线条往往有粗细变化,而双线条间距也表征了河流逐渐变宽的特点。这一表示法从古至今一直在使用,传承性很好。因为这一表示方法极为形象、简洁。海洋和湖泊,往往采取留白或在其区域内绘制水纹表示。当彩色地图出现后,不同的颜色也成为水陆分界的基本方法。康熙皇舆全览图开始的在陆地边缘外绘制阴影,则是进一步发展得到的绘制方法。山脉自宋以来就采取近似写实的方法表示。虽然时期不同、用途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