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教学大纲3_第1页
内科学教学大纲3_第2页
内科学教学大纲3_第3页
内科学教学大纲3_第4页
内科学教学大纲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科学教学大纲

-XZ-.__1_

一、刖S

为适应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与时俱进的需要,经皖南医学院领导审议,进行教

学大纲修订,遵循培养目标,适用于本科五年制临床医学教学,突出三基(基础理论、基本

知识、和基本技能)、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适用性),更适用于当前

执业医师考试需要而制定新大纲。通过按大纲内容教学,重点介绍常见病、多发病和危重症。

使学生更能理论联系实际,达到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能实际应用。理论内容与第五版高等医

药院校教材内科学相吻合,结合临床,不断扩大大纲中未涉及的内容。教材部分内容在实习

阶段,边临床实习边学习或以讲座形式加强并扩大知识。

二、教学学时计划安排

总学时150学时,学时分配如下:

章节内容学时

第一篇绪论1

・呼吸系统(29)

总论1

慢支和阻塞性肺气肿3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2

支气管哮喘2

支气管扩张1

肺炎6

肺脓肿2

肺结核3

胸腔积液2

支气管肺癌3

气胸2

呼吸衰竭2

第三篇循环系统(38)

总论1

心力衰竭6

心律失常6

原发性高血压4

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5

心肌梗死5

心脏瓣膜病4

感染性心内膜炎2

心肌疾病3

心包疾病2

第四篇消化系统(24)

总论1

胃食道反流病1

胃炎2

消化性溃疡4

肝硬化4

原发性肝癌2

肝性昏迷2

肠结核与结核性腹膜炎2

溃疡性结肠炎2

急性胰腺炎3

上消化道出血1

・泌尿系统(12)

总论3

肾小球疾病4

尿路感染2

慢性肾功能不全3

第六篇造血系统疾病(20)

贫血概述1

缺铁性贫血2

再生障碍性贫血2

溶血性贫血2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

白血病4

淋巴瘤2

出血性疾病3

血小板减少性紫瘢2

・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16)

总论3

单纯甲状腺肿1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4

皮质醇增多症2

糖尿病6

第八篇风湿性疾病(4)

类风湿关节炎2

系统性红斑狼疮2

・理化因素疾病(6)

中毒总论2

有机磷农药中毒2

中暑1

一氧化碳中毒1

合计150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绪论

【目的要求】

一、了解内科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发展成为“生物-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的意义;

二、了解内科学的范围和内容;

三、学习内科的目的和分阶段学习的要求。

・内科学的进展概况

【教学内容】

・内科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内科学的范围和内容

・学习内科学的目的、要求和方法

・内科学的进展

(―)病因和发病机制方面;

(二)检查和诊断技术方面;

(三)预防和治疗方面;

(四)我国近年在内科上获得的成就

【方法与时间】

理论授课1学时

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

总论

【目的要求】

一、通过29学时的教学,达到了解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机理、诊断、防治概貌。

二、熟悉呼吸系统的防御解剖结构。

三、了解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近代诊断方法

【教学内容】

[解剖和功能]重点讲解以下内容:

1.气管-支气管-肺段的分枝和分段,临床意义。

2.气管一支气管的解剖结构和防御机能:粘液纤毛运动,肺泡巨噬细胞,咳嗽反射,呼吸

道分泌物中的免疫球蛋白及其他活性物质的作用。

[病因]

1.感染

2.变态反应因素

3.理化因素

4.肿瘤

5.全身性疾病在肺部表现

[临床表现]症状、体征等共同性与特异性。

[实验室检查]

1.痰和其他分泌物的细菌和细胞学检查。

2.X线检查。

3.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肺活检。

4.肺功能检查。

5.放射性核素检查。

6.皮肤试验,血清学试验及其他。

[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结果,经综合分析,得出病因、病理、

解剖部位和肺功能的诊断。

[进展和展望]

1.结核病的控制和消灭。

2.慢性支气管炎-阻塞肺气肿-肿源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等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的进一

步的研究,从而得出有效的控制发病和治疗方法。

3.微生物病因的深入研究,进一步达到针对性的治疗。

4.吸入各种有机、无机粉尘、化学性物质引起的肺病的防治研究。

5.呼吸生理的进•步研究和临床应用。

6.呼吸系统的免疫、代谢•、内分泌等方面的研究。

【方法与时间】

理论授课1学时。

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

【目的要求】

一、掌握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和阻塞性肺气肿的含义。

二、熟悉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的发生、发展规律、机体与外界因素对发病的关

系。

三、了解对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防治的措施。

【教学内容】

[概述]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及其周围组织的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

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病情持续进展可导致阻塞性肺气肿,甚至肺

心病,指出危害性大,必须积极防治的重要意义。

[病因和发病机理]指出慢性支气管炎病因和发病原理尚未完全明了。可能由于机体内

外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而引起,着重说明机体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对发病的关系。

[病理]指出慢性支气管病理变化特征,慢性支气管炎发展成阻塞性肺气肿的过程及其

病理特征。

[病理生理]阐述慢性支气管炎发展成为肺气肿时,肺功能改变,包括通气障碍,残气

增多,肺泡膨大,内压升高,毛细血管受压以及毛细血管床减少等,从而导致通气血流比例

失调,肺动脉压力增高,右心负荷加重而肥厚,发展成为慢性肺心病时可引起呼吸衰竭和心

力衰竭。

[临床表现]

1.症状:重点阐述“咳”、“痰”、“喘”、“炎”四大症状。

2.体征:重点指出早期无特体征,长期反复发作可出现肺气肿体征。

[并发症]指出常见的并发症,包括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心病、自发性气胸、肺部急

性感染等。

[辅助检查]

1.X线检查:指出可见肺纹理增粗、紊乱或有肺气肿X线征象。

2.肺功能检查:简介肺气肿可有轻重程度不同的肺功能障碍。

3.实验室检查:指出痰、细胞学及血液的检查对诊断及疗效考核有帮助。

[诊断]根据诊断标准,并注意排除心、肺其他慢性疾病后,才能建立诊断。

[治疗]指出不同病期采取不同治疗方法。

L发作期治疗:以控制感染为主,一般常用抗菌药物或视感染对药物的敏感性选用药物,

配合祛痰、止咳、解痉、平喘,中医中药治疗。

2.缓解期的治疗: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为主,包括预防性用药,免疫治疗,肺气肿的腹

式呼吸锻炼。

【方法与时间】理论授课3学时。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目的要求】

・掌握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肺心病)缓解期及急性加重期临床表现的特点、诊断方

法;

二、掌握慢性肺心病呼吸功能不全与心功能不全的处理要点,本病缓解期防治的重要性

及具体措施。

三、了解慢性肺心病时“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的原理。

四、了解本病是以肺功能不全作基本矛盾的全身病变,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了解本病

的预防措施。

【教学内容】

[概述]定义、概况(发病率、年龄、病程)。近年来国内防治研究本病的进展及重大

成就。

[病因]

・肺、支气管病变;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为最常见,次为支气管哮喘、支气

管扩张、肺结核、尘肺、肺部反复炎症是导致病情恶化的主要因素。

・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如各种原因引起的脊柱和胸廓畸形。

・肺血管病、如过敏性肉芽肿症,血吸虫所致坏死性肺动脉内膜炎。

・其他:原发性肺泡通气不足,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原发性肺动脉高血压等。

[发病原理和病理]慢性肺心病是从慢性肺部病变引起的肺功能不全作为基本矛盾的全

身性病变,并具有复杂的(肺、心、脑、胃、肝、肾及血液等多系统损害)多变的(酸碱平

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的特点。

・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1.肺血管阻力增加的功能因素,如缺氧、高碳酸血症和呼吸性酸中毒使肺血管收缩痉挛。

2.肺血管阻力增加的解剖学因素。

・慢支及支气管周围炎引起肺小动脉炎,使血管腔狭窄或闭塞。

・肺气肿肺泡内压增高、肺泡周围毛细血管受压造成毛细血管腔狭窄或闭塞。

・肺泡壁破裂造成毛细血管网毁损。

・肺血管收缩与肺血管的重构。

3.血容量增多和血液粘稠度的增加

・心脏病变和心力衰竭

病情进展、肺动脉压持续增高、右心失代偿、右心排血量下降、右室舒张末压增高,促

使右心室扩大和右心室功能衰竭。

肺心病时由于缺氧,高碳酸血症、酸中毒、相对血流量增多等因素,则可发生左、右心

室肥厚、甚至导致左心衰竭。

・其他重要器官的损害

[临床表现]主要是逐步出现肺、心功能衰竭以及其他器官损害的征象

・肺、心功能代偿期(包括缓解期)

主要是慢阻肺的表现,体检可有明显肺气肿征。

・肺、心功能失代偿期(包括急性加重期)本期临床主要表现以呼吸衰竭为主,有或

无心力衰竭。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X-线、心电图、心电向量、超声心电图、肺阻抗血流图及其微分

图检查,动脉血气分析,血生化验查,痰培养对急性加重期肺心病诊断、治疗有指导作用。

[诊断及鉴别诊断]根据1977年修订的“慢性肺心病诊断标准”,需与冠心病、风心病,

原发性心肌病相鉴别。

[治疗]

・急性加重期:控制感染;通畅呼吸道;控制心衰;心律失常,加强护理。

二、缓解期:原则上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措施。

三、营养疗法

[并发症]肺性脑病,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休克,消化道出血,弥散性

血管内凝血。

[预后]反复急性加重,肺功能损害加重,预后不良,经积极治疗可延长寿命。

[预后]戒烟、防治诱发因素,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和卫生宣教。

[方法与时间]

1.理论授课,结合典型病例示教。

2.教学时数:理论授课2学时。

[复习思考题]

1.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

2.肺心病的功能代偿期和失代偿期的临床表现、并发症。

3.肺心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4.肺心病治疗原则和主要措施。

支气管哮喘

【目的要求】

一、熟悉本病的发病原理,其发作与过敏因素、神经因素及某些诱发因素有重要关系。

二、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类型、诊断及鉴别诊断、并发症等。

三、掌握根据本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的不同类型,采用综合的防治方法来阻断引起哮喘

发作的各个环节。

【教学内容】

[概述]胸腔积液的发生机理和常见病因,说明本课着重讲明结核性胸膜炎。

[病因和发病原理]主要讲结核性胸膜炎的发病机理

[临床表现]症状体征。

[辅助检查]X线检查、超声波检查、胸腔穿刺液检查、胸膜活检、结核菌素试验。

[诊断和鉴别诊断]从病史、临床表现、X线检查、超声波检查、胸腔穿刺液检查等可

作出诊断。

胸液性质的鉴别诊断:漏出液、渗出液、血性胸液、乳糜胸液。

[治疗]L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原则,胸穿抽液,抗结核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

2.略述细菌性胸膜炎和癌性胸腔积液和处理原则。

【方法与时间】

理论授课2学时。

支气管扩张

【目的要求】

・定义、病因、发病机制。

・熟悉病理和病理生理。

・掌握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

【教学内容】

[概述]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的慢性炎症损坏管壁,致成不可逆性支气管扩张和

变形,即发生支气管扩张症。

[病因和发病机制]

1.支气管-肺组织感染和阻塞。

2.支气管先天性发育缺损和遗传因素。

3.机制免疫功能失调。

[病理和病理生理]支气管扩张的病理及分类。阐述支气管扩张不同时期的呼吸功能改

变。

[临床表现]

1.多数病人在童年麻疹、百日咳或支气管肺炎迁延不愈的病史,以后常有呼吸道反复发

作的感染。

2.典型症状为慢性咳嗽伴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继发感染或痰引流不畅时,可有发热、

乏力、食欲不振等。而“干性支气管扩张”仅表现反复咯血。

3.早期或病变局限可无体征,一般在病变部位可听到湿啰音,其特点是性质恒定,部位

固定,持久存在。部分病人可有杵状指(趾)或贫血。

[诊断]

(1)反复咳痰、咯血病史和肺内固定的湿性啰音。

(2)胸部X线和CT的改变有重要意义。

(3)支气管造影可明确支气管扩张的部位、性质和范围,不但可确诊,而且为外科手术

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鉴别诊断]

应与慢性支气管炎、肺脓肿、肺结核、先天性肺囊肿鉴别。

[治疗]

・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痰液引流,包括应用祛痰剂和体位引流。

・应用有效的抗生素,控制感染。

・手术治疗:病史较长的反复大咯血,内科治疗无效,40岁以下,全身情况良好者手术

切除。

・咯血处理:参阅“肺结核”一节。

【方法与时间】

理论授课1学时。

肺炎

【目的要求】

・掌握肺炎球菌肺炎的病理、临床表现。

・熟悉葡萄球菌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和支原体肺炎的病理、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

【教学内容】

[概述]肺炎的临床分类,指出病因诊断的重要意义,细菌性肺炎多见,而以肺炎球菌

肺炎为代表,介绍葡萄球菌肺炎和克雷白杆菌肺炎,指出革兰氏染色阴性杆菌感染的发病原

理及临床意义,非细菌性肺炎的支原体肺炎为代表。

・肺炎球菌肺炎

[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说明肺炎球菌的生物特性,分型和致病性,机体的抵抗力和

诱发因素,病理改变有充血期、灰肝变期和消散期,肺组织充血水肿,肺泡内血浆渗出和红、

白细胞浸润,吞噬细菌,继而纤维蛋白渗出物溶解、吸收、肺泡重新充气。

[临床表现]

・典型的临床表现

・严重的中毒症状,包括消化道症状及末梢循环衰竭的症状。

[体征]典型实变不多见。

[并发症]近年来已少见。

[实验室检查和X线检查]

[诊断和鉴别诊断]症状、体征、血白细胞增多,痰和血细菌培养和X线检查等作出诊

断,应与其他肺炎相鉴别。

[治疗]肺炎球菌对青霉素耐药少见,治疗以青霉素G为首选,伴末梢循环衰竭者按感

染性休克治疗。

・葡萄球菌肺炎

说明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发病原理、病理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克雷白杆菌肺炎

说明克雷白杆菌的生物特性、病理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肺炎支原体肺炎

简介支原体的生物特性及致病性、支原体肺炎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方法与时间】

理论授课6学时。

肺脓肿

【目的要求】

・掌握肺脓肿的诊断、治疗原则和方法。

・熟悉肺脓肿的病因、发病原理和鉴别诊断。

・了解外科治疗的适应症。

【教学内容】

[概述]肺脓肿是厌氧菌为主引起的肺组织化脓性炎症、坏死、脓腔形成,含有液平的

脓肿空洞。

[病因和发病机制]多为厌氧菌为主引起的混合感染,感染途径。

[病理]病理变化及其演变,好发部位。

[临床表现]症状,肺实变体征、空洞体征、杵状指、并发症、大咯血、脓胸等。

[实验室检查]痰特点,细菌培养、血沉、X线检查的特点。

[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根据病史、典型症状、血象及X线胸片。应与细菌性肺炎、支

气管扩张、空洞性肺结核继发感染、支气管肺癌及肺囊肿继发感染等相鉴别。

[治疗]抗菌素治疗,首选青霉素。强调早期、足量、疗程长的重要性。抗菌素的针对

性、体位引流的重要性、导管滴入或纤支镜灌洗治疗、手术适应症。

[预防]注意口腔卫生,避免诱因,加强护理。

【方法与时间】

理论授课2学时。

肺结核

【目的要求】

一、掌握肺结核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与变态反应和免疫力的关系。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

抗疥药物的正确使用。大咯血的处理。

二、熟悉肺结核X线特点并与病理变化的关系,痰结核菌的检查方法,防用原则和方法,

结核菌素试验。卡介苗接种。

【教学内容】

[概述]五十年代以来,我国结核病总的疫情虽有下降,但由于人口众多,各地区控制

疫情不均衡,它仍为当前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全国十大死亡病因之一,应引起我们

严重关注。

[病因和发病机制]

1.结核杆菌:类型、生物学特性,兼及未分类分支杆菌。

2.感染途径:呼吸道为主。

・人体反应性:免疫力及变态反应。

[病理]基本病理变化(渗出、增生、变质)及转归,肺结核播散途径。

[肺结核演变过程及常见的临床类型]结合我国肺结核分型、分期标准进行讲解。

[临床表现]一般症状(全身、呼吸道)和体征,以及容易造成误诊的临床情况。

[实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

1.结核菌素试验:原理、方法、结果判断和解释。

2.痰结核菌检查。

3.影像学检查:诊断价值和正确运用。

[诊断和鉴别诊断]结合我国肺结核诊断的分型和分期标准讨论诊断步骤。鉴别诊断应

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肺脓肿、肺癌相鉴别。

[并发症]脓气胸、肺气肿、自发性气胸、肺心病、支气管扩张。

[治疗]强调合理化疗是控制肺结核的重要手段。

1.常用抗结核药物名、剂量、作用机理,主要副作用。

2.化疗原则:从结核菌生物学特性讨论肺结核的化疗原则,短程化疗和间歇治疗的理论

根据。

3.常用的肺结核的初治和复治化疗方案,手术治疗的现状。

•大咯血的治疗。

[预防]

1.流行病学调查指标:感染率、患病率、死亡率。

2.防痣措施:①防治系统和登记管理;②早期发现,定期胸部X线检查的意义,重视病

因就诊发现。③卡介苗接种的目前地位;④化学预防。

【方法与时间】

理论授课3学时。

胸腔积液

【目的要求】

・掌握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熟悉胸腔积液的产生机理、常见病因及鉴别诊断。

・了解细菌性胸膜炎和癌性胸液的处理原则。

【教学内容】

[概述]胸腔积液的发生机理和常见病因,说明本课着重讲明结核性胸膜炎。

[病因和发病原理]主要讲结核性胸膜炎的发病机理。

[临床表现]症状、体征。

[辅助检查]X线检查、超声波检查、胸腔穿刺液检查、胸膜活检、结核菌素试验。

[诊断和鉴别诊断]从病史、临床表现、X线检查、超声波检查、胸腔穿刺液检查等可

作出诊断。胸液性质的鉴别诊断:漏出液、渗出液、血性胸液、乳糜胸液。

[治疗]L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原则,胸穿抽液,抗结核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

2.略述细菌性胸膜炎和癌性胸腔积液的处理原则。

【方法与时间】

理论授课2学时。

支气管肺癌

【目的要求】

・掌握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原则。

・熟悉肺癌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了解肺癌预防和治疗的趋向。

【教学内容】

[概述]近年来各国肺癌发病率概况,肺癌的早期发现,戒烟对减少肺癌发病的重要性。

[病因]吸烟、工业性致癌因子、工业废气和大气污染与肺癌的关系。

[病理及分类]

1.中心型和周围型:简述其发生、发展特点,结合说明此分类的临床意义。

2.细胞分型:鳞癌、小细胞癌、大细胞癌,腺癌、细支气管肺泡癌,各型肺癌的生物学

特性。

[临床表现]

1.症状体征:着重说明肺癌临床表现特点及其与肿瘤部位的关系,肺癌的转移和压迫症

状,肺癌副症的发生原理,表现和临床意义。

2.X线表现:①癌症本身的征象,如肺癌肿块,癌性空洞的特点,②支气管阻塞的征象

如局限。

气胸

【目的要求】

一、定义、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掌握气胸的临床类型

三、掌握气胸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概述】空气进入胸膜腔,形成胸膜腔积气,称为气胸。

[病因分类和发病机制]

按病因常分为以下三大类气胸:

(1)人工气胸:用人工方法将空气注入胸膜腔,常用于诊断和肺结核治疗等。

(2)创伤性气胸:见于胸部创伤或医疗操作损伤脏层胸膜引起的气胸。

(3)自发性气胸:又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两型,本节重点讨论自发性气胸。

■特发性气胸:胸部无明显病变,可能是胸膜下肺大泡破裂所致。

■继发性气胸:常继发于肺部多种疾病如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肺脓肿、肺癌等,发病诱因常与用力动作、剧咳、打喷嚏、排便等使气

道压力突然增高有关。

[临床类型]

自发性气胸临床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闭合性(单纯性)气胸:破口封闭,空气不再进出胸膜腔。

(2)张力性(高压性)气胸:吸气时空气经破口进入胸膜腔,呼气时不能经破口排出,

故气体逐渐增多形成高压。

(3)交通性(开放性)气胸:空气随呼吸自由经破口进出胸膜腔。

[临床表现]

取决于气胸发生的快慢、肺萎陷程度和肺部原有的病变。常突然胸痛,继之干咳、呼吸

困难,严重者有紫绡、气急、不能平卧,气胸在30%以上出现明显气胸体征。

[诊断和鉴别诊断]

突然一侧胸痛,伴有呼吸困难及气胸体征即可诊断,胸部X线显示气胸征是确诊依据,

并可提示气胸的程度。病情危重不允许作X线检查时,可作胸腔试穿,抽气测压。

鉴别诊断应与支气管哮喘和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心肌梗塞、肺栓塞、肺大泡及消化性溃

疡穿孔、膈疝、胸膜炎、肺癌等鉴别。

[治疗]

⑴i般治疗:绝对卧床休息、吸氧等。

(2)排气疗法。

o闭合性气胸的气量少于20断寸可自行吸收,气体较多时可抽气。

o高压性气胸:应尽快排气,实行胸腔闭式水封瓶引流或加用负压吸引水瓶装置。

o交通性气胸:应变为闭合性气胸,必要是水封瓶引流。

(3)并发症的处理:包括复发性气胸、脓气胸、血气肿、纵隔气胸和皮下气肿等的处理

【方法与时间】

理论授课2学时。

呼吸衰竭

【目的要求】

・掌握呼吸衰竭的病因、发病原理和病理生理改变。

・熟悉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了解呼吸衰竭的血气分析改变、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意义。

【教学内容】

[概述]呼吸衰竭的定义和分类。

[病因]1、支气管肺疾患;2、神经肌肉疾病;3、胸部疾患;4、其他病因。

[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结合呼吸病理生理讨论缺氧、二氧化碳潴留(或排出过多)以

及酸碱平衡失调的发病原理。

[临床表现]说明动脉血气改变和酸碱失衡,可影响体内各系统的功能引起相应临床表

现,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

[诊断]结合基础疾病(包括诱因、临床表现和动脉血气分析进行诊断,几种典型的酸

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

[治疗]

1.氧疗:指征、方法和原理。

2.改善通气:呼吸兴奋剂的合理应用,呼吸治疗(气管切开、插管、机械呼吸)的基本

原理和正确使用。

3.控制感染。

4.酸碱失调和电解质紊乱的处理。

5.多脏器衰竭的处理。

[预防]积极防治原发病,避免医疗性因素。

【方法与时间】理论授课2学时。

第三篇循环系统疾病

第一章总论

【目的要求】

一、授课总时数38学时,通过授课,大致了解循环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急重症的概

貌。

二、掌握心血管病分类、诊断和处理。

三、了解心血管病与我国人口死亡率、流行情况、预后和进展。

【教学内容】

・循环系统在人体中的地位。

・心血管病与我国人口死亡率。

・心血管病的分类、病因分类、病理解剖分类和病理生理分类。

・流行病学:心血管病占内科住院病人的患病率在4个年代中逐步增高。病种也逐渐发

生改变。

・心血管病的诊断:心血管病的常见症状和体征。检查包括侵入性和非侵入性。

•预后

・防治、病因治疗、解剖病变治疗、病理生理治疗、康复治疗。

・近年来,心血管病研究发展。尤其心血管介入方面的进展情况。

【方法与时间】

理论授课1学时。

第二章心力衰竭

【目的要求】

・掌握心力衰竭的病因、诱因和病理生理特征。

・掌握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掌握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着重洋地黄制剂、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以及环磷酸腺甘等

依赖性药物的合理使用。

・顽固性心力衰竭的定义和对策。

・掌握急性左心衰的抢救措施。

【教学内容】

o心力衰竭概述

[定义]

[病因]

・基本病因:①原发性心肌损害;②心室负荷过重;③心脏结构损害;④充盈不足。

・诱因:感染、心律失常、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体力过劳,精神刺激,环境变化,治

疗不当以及原有心脏病变加重或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贫血等。

[病理生理]

・血流动力学异常,左室功能曲线变化。

・神经内分泌的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呈正反馈升高;

心房肽分泌增加,但不足以抵消交感神经系统和RAS的增强作用。内分泌过度激活对心

血管的损害作用。

・心肌损害和心室重构:心肌损害和负荷加重使室壁应力增加,导致心室形态变化;

同时能量合成减退而致能量耗竭;久而久之使心功能恶化,如此恶性循环。

[临床类型]

•急性和慢性。

•左心、右心和全心裳竭。

・收缩性心衰和舒张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的分级。

1928年纽约心脏病学协会(NYHA)分级(1994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HA)修订)。

第二节慢性心力衰竭

[病因]瓣膜疾病居首位,次为高血压和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近年来高血压、冠心

病所占比例明显上升。

[临床表现]

•左心衰竭:

1.肺循环淤血为主的症状: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肺水肿。

2.心排出量降低为主的症状。

3.体征:心脏扩大、心率快、第一心音低、奔马律、杂音变化、脉细、交替脉、肺部啰

音等

•右心裳竭:

1.症状

2.体征:(1)颈静脉充盈、怒张;(2)肝肿大;(3)水肿、胸水、腹水;;(4)其

・全心衰竭:既有肺淤血,又有体循环淤血加上心排出量减少的症状和体征

[实验室检查]

(-)X-线检查:心脏外形。

(-)心电图:左右心室肥厚,ptfvl^-O.04mm.s。

・超声心动图:(1)射血分数和短轴缩短率;(2)收缩末期室壁应力/收缩末期容量

指数比,以判断整体左室功能;(3)左室舒张功能。

・放射性核素与磁共振显像检查。

•运动耐量和运动峰耗氧量(V02max)测定。

・创伤性血流动力学检查,测定肺毛细血管楔嵌压和心排血量、心脏指数。

[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根据症状和体征,结合病史和有关检查,诊断不难,完整诊断应包括病因、

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以及心功能分级。

・鉴别诊断:左心衰竭应与肺部疾患引起的呼吸困难相鉴别;右心衰竭应与心包疾患、

肝硬化、肾脏疾病引起的有关症状体征相区别。

[治疗]

・治疗原则:

1.原发病的防治。

2.稳定心力衰竭的适应或代偿机制。

3.缓解心室功能异常。

・治疗目的:

L纠正血流动力学异常',缓解症状。

2.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

3.防止心肌损害进一步加重。

4.降低病死率

•治疗方法:

1.去除或限制基本病因,消除诱因。

2.减轻心脏负荷:休息、控制钠盐,使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

3.增加心排出量:洋地黄类药、环磷酸腺甘依赖性正性肌力药。

4.转化酶抑制剂,小剂量安体舒通。

5.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合理使用B-受体阻滞剂。

6.收缩性心力衰竭不同阶段的不同对策。

(1)无症状性心力衰竭阶段治疗;

(2)充血性心力衰竭阶段治疗;

(3)难治性心力衰竭阶段治疗。

[预后]影响预后因素(1)临床因素,(2)血流动力学参数,(3)生化指标,(4)

电生理因素

第三节急性心力衰竭

[定义]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突发性呼吸困难、不能平卧、烦躁不安、大汗淋漓、皮肤湿冷、灰白、紫

绡、交感神经兴奋征象,心率快,脉细速,奔马律,交替脉,两肺满布啰音和哮鸣音。

[诊断与鉴别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应与支气管哮喘发作区别,如有休克应与其他

原因引起的休克相鉴别。

[治疗]

(一)、半卧位

(二)、吸氧,抗泡沫剂

(三)、吗啡

(四)、快速利尿

(五)、四肢轮流结扎以降低前负荷

(六)、血管扩张剂的使用

(七)、强心或

(八)、氨茶磴

(九)确定并治疗诱因

(十)基本病因的诊断和治疗

【方法与时间】

一、教学方法

・讲课时使用多媒体图片、影像或病例示教;

・课后结合病例,加深对心力衰竭的理解,尤其对临床的表现,诊断和处理。

二、教学时数:课堂授课6学时,见习3学时。

【预习】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及临床表现。

【复习思考题】

1.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心功能分级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2.慢性和急性左心衰竭的治疗。

3.顽固性心力衰竭的定义及对策。

第三章心律失常

【目的要求】

一、掌握常见心律失常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尤其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过早搏动、阵发性心动过速、扑动、颤动,房室传导阻滞。

二、掌握心律失常的发病原理及心电图表现。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心脏传导系统解剖和心肌生理特性]心脏传导系统由窦房结、结间束、房室交界区、

希氏束、左右束支、浦顷野纤维组成;心肌细胞的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单个

细胞的电生理活动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心律失常的分类]冲动形成异常、冲动传导异常。

[心律失常发生机制]

・冲动形成异常:传导系统其搏点的自律性改变和异位起搏点的自律性增高、触发活动。

・冲动传导异常:传导系统的不同部位发生不同程度的阻滞、折返环的形成与传导异常

的关系,各种生理性阻滞和干扰。

[心律失常的诊断]

•病史

・体格检查

・心电图检查

•动态心电图

・运动试验

・食管心电图

・信号平均技术

・临床心脏电生理检查

0窦房结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速]定义、心电图、临床意义。

[窦性心动过缓]定义、心电图、临床意义。

[窦性停搏]定义、心电图特征和意义。

[窦房传导阻滞]定义、心电图特征和意义。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心电图检查特征、心电生理检查或食管

心房电刺激方法、治疗。

0房性心律失常

[房性早搏]定义和心电图特征、治疗。

[房性心动过速]

・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

[病因和临床表现]

[心电图与心电生理检查]

[治疗]洋地黄中毒和非洋地黄中毒引起。

・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

[病因和电生理检查]

[治疗]同室上速

・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

[病因和心电图特征]

[治疗]针对原发病,停B-受体兴奋药,补充钾盐,充分吸氧,异搏定与胺碘酮可能有

效。

[心房扑动]

[病因]

[临床表现]

[心电图检查]

[治疗]针对原发病、低能量电复律、超速抑制、钙拮抗剂、B-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

洋地黄、最后IA或IC类,心导管消融用于顽固性房扑患者。

[心房颤动]

[病因]

[临床表现]

[心电图检查]

[治疗]

・急性心房颤动:根据病情选用药物或电复律。

・慢性心房颤动:电复律的适应症、抗凝治疗问题、房颤由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所致者,

目前认为是一种自愈方式,治疗目的以控制心室率。房颤的预防用药问题。根据房颤的

发作状况,选用药物治疗。电复律的适应症。预防栓塞并发症。凡是不适于电复律和药物复

律者,均以控制心室率为目的

0房室交界区性心律失常

[房室交界区性期前收缩]

[房室交界区性逸搏与心律]

[非阵发性房室交界区性心动过速]

[与房室交界区相关的折返性心动过速]

[预激综合征]

(一)病因、心电图特点、临床表现

(-)治疗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定义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1.病因、临床表现、心电图检查。

2.心脏电生理检查。

3.治疗:①急性发作治疗;②预防复发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存在房室传导的房室旁路通道。

・预激综合征

[解剖学基础]Kent束、房-希斯束、结室纤维、分支室纤维。各旁路束所引起的心电

图特征。

[临床表现]室上速的发生率为1.8机

[治疗]参照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处理。掌握好外科手术或经导管消蚀治疗预激综

合征的适应征。预激综合征病人发作心房扑动与颤动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时,应立即电复律。

此种情况不用利多卡因与维拉帕米。

[预防]多选用两种药,同时抑制折返环路的前向与逆向传导。

o室性心律失常

(-)室性早搏:

[病因]

[临床表现]

[心电图特征]

[治疗]

1.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处理

2.急性心肌缺血的处理

3.慢性心脏病变并发室早的处理

・室性心动过速

[病因]

[临床表现]常伴随血流动力学障碍

[心电图检查]

1.室性心电图特征

2.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性传导与室速的区别:(1)差异传导的特性(8点);(2)

室速的特性(6点)

[心电生理检查]

[处理]

1.终止室速发作:

无血流动力学障碍:用药为主

有血流动力学障碍:电复律为主

2.预防复发:①药物预防;②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室速,不宜用电复律。心脏植入式转律

除颤器等

[特殊类型的室性心动过速]

1.加速性室性自主节律:病因、心电图特点和处理

2.尖端扭转型室速的病因、心电图特点和处理

・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

[病因与心电图特点]

[临床表现]有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抢救不及时,立即死亡

[处理]打开气道,人工呼吸,心脏按压,药物用肾上腺素和去颤药,同时进行电复律

(参阅本篇第四章“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

o心脏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

[定义、病因]

[临床表现]按第一度、第二度、第三度叙述

[心电图表现]

1.第一度

2.第二度:第二度I型和第二度II型

3.第三度

[治疗]

1.针对不同病因治疗

2.第一度和第二度I型心室率不太慢者一般无需治疗

3.第二度II型和第三度,常有血流动力学改变,需要处理

4.药物

5.永久起搏器的安置

・室内传导阻滞

[定义、病因]

[心电图特征]

1.右束支传导阻滞

2.左束支传导阻滞

3.左前分支阻滞

4.左后分支阻滞

5.双束支阻滞的三分支阻滞

[治疗]慢性束支阻滞无症状者,无需治疗;双分支与不完全性三分支阻滞密切观察;

急性前壁心肌梗塞发生双分支、三分支阻滞或慢性的双分支、三分支阻滞、出现Adamsstokes

综合征发作者,应早期安装起搏器。

o心律失常的药物和手术治疗

(在临床实习中讲座)

【方法与时间】

一、教学方法

・课前结合临床见习进行各种类型心律失常的病例示教。

・利用幻灯投影、挂图配合讲解。

・课后在临床见习中,结合病例讨论各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

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教学时数

理论授课6学时。

【预习】

一、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诊断;

二、有关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基础。

【复习思考题】

一、心律失常的分类及各种常见心律失常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和诊断。

・各种常见心律失常的治疗。

第四章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

临床实习中讲座,作为必需掌握的内容:定义和病因,临床表现,心脏骤停的处理。

第五章人工心脏起搏、心脏电复律和心血管病介入性治疗

(作为了解内容,在临床实习中讲座)

第六章先天性心血管病(在儿科学中讲授)

第七章原发性高血压

【目的要求】

,掌握本病的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和基本治疗方法。

・熟悉本病的临床类型,恶性高血压、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老年人高血压临床特

点。

・了解本病的发病原理和发展规律。

【教学内容】

[概述]高血压的定义和分类,原发性高血压危险度的分层。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

和继法发性高血压的区别。

高血压的发病情况(以国内资料为主),与高血压病发病有关的因素:遗传、膳食因素、

肥胖等。'

[病因及发病机制]血压调节,遗传学说,肾素心血管紧张素系统。钠与高血压,精神

神经学说血管内皮功能异常,胰岛素抵抗等与高血压的关系。

[病理]基本病变是小动脉痉挛发展为小动脉硬化。重要性在于心、脑肾及其并发症。

[临床表现]简述高血压病一般表现及并发症尤其心、脑、肾等靶器官受损的表现。简

述高血压病的临床类型:恶性高血压、高血压危重重、老年人高血压的特征。

[诊断和鉴别诊断]强调早期诊断高血压的重要性,初次诊断要慎重。要区别原发性和

继发性高血压。

[检查]目的是明确病因、评估病情。

分别简述除常规检查外还应包括颈部、腹部、眼底、双侧上、下肢血压。介绍心电图、

胸片、超声心动图。动态血压监测的特征性改变。

[治疗]目的:(1)降低血压;(2)防止或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介绍非药物治疗、

降压药物的选择和应用,降压目标和联合用药及停药问题。简述高血压急症的治疗原则。

继发性高血压

简述主要继发性高血压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包括肾实质性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

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络细胞瘤、皮质层增多症、妊娠高血压、主动脉缩窄)。

[预防]普查早期病人,消除与避免与发病有关的因素。

【方法与时间】

一、教学方法

(-)讲课前尽可能示教原发性与继发性高血压病人。

(二)讲课中适用挂图、X线、心电图和各期高血压眼底的图片。

(三)课后见习病历,围绕高血压分级,危险度分层,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药物选择

进行讨论。

二、教学时数:理论授课4学时,临床见习3学时。

【复习思考题】

1.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

2.高血压分级、危险度分层、临床类型特征。

3.高血压的药物治疗(药物选择及药理)。

4.恶性高血压的病理生理和临床特点,高血压脑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5.继发性高血压常见病因及特点。

第八章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第一节动脉粥样硬化

【目的要求】

一、掌握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机理及发展规律。

二、掌握各种类型冠心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防治措施。

【教学内容】

[概况]重点介绍动脉粥样硬化的新概念,动脉硬化的各种类型,以明确基本概念。

[病因和发展情况]

十一大易患因素和五大比较成熟的发病机制。十一大易患因素中强调高血压、高血脂、

糖尿病、体重过重、吸烟、年龄、性别;发病机制中强调脂肪浸润学说、血小板聚集和血栓

形成学说、损伤反应学说。

[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病变的部位、脂质条纹、纤维班块和复合病变的发展过程、循

环系统和器官受损表现。

[临床表现]

阐述一般表现和有关器官受累缺血的临床表现。

[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血脂代谢紊乱的实验室表现,一般X线检查和数字减影法动脉造影、心

电图、心向量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作出动脉粥样硬化和各器官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冠心

病要作好分类。

主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变化和主动脉瘤,需与其他病因引起的相应变化相鉴别。

[防治]

防治原则应与上述各学说相结合,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

一般措施包括合理膳食、体力活动、合理工作、戒烟酒、治疗相关性疾病等

药物防治:适当的扩血管和改善微循环药物,积极调整血脂药。抗血小板药物,必要时

溶栓和手术治疗,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等

【方法与时间】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要求学生课前复习有关病理和病理生理知识

・教学时数

・理论授课1学时

【预习】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机理

・冠心病临床表现

O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概述

【目的要求】

掌握冠心病的发病概况,冠状动脉的解剖分布,冠心病分型。

【教学内容】

[定义]冠心病定义。

[发病率和冠状动脉解剖分布]

[分型]隐匿性冠心病、心绞痛型冠心病,心肌梗死型心绞痛、缺血性心肌病型冠心病、

猝死型冠心病。

【方法与时间】

理论授课1学口寸。

0心绞痛型冠心病(心绞痛)

【目的要求】

掌握典型心绞痛发作时的特点和治疗原则;

掌握心绞痛的病理解剖、病理生理、临床分型、心电图表现、诊断依据和鉴别诊断;

掌握心绞痛的预防和治疗。

【教学内容】

[定义]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疼痛的性质特点,与性别、年龄、活动及情绪的关系。

[发病机制]心肌耗氧量、心肌摄取氧的能力以及冠状动脉的调节因素等在心绞痛发作

时所起的作用。引起疼痛的直接因素。

[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一般阐述

[临床表现]典型发作时的症状和体征。心绞痛的部位、性质、诱因、持续时间和缓解

方式。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X-线胸片;心电图包括静息心电图、发作心电图、心电图负荷试

验、心电图连续监测;放射性核素检查;冠状动脉造影和其他检查。

[诊断]

根据发作特点和缓解方式,结合易患因素,除外其他病因所致心绞痛,一般可确立诊断。

部分要通过连续观察心电图或负荷试验,如仍有困难者可进行放射性核素检查和选择性冠状

动脉造影

诊断要作好分型和分级:

分型:劳累性心绞痛者中分稳定型、初发型、恶化型;自发性心绞痛中分卧位型、变异

型、急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梗死后心绞痛;从病生角度分耗氧量增加性、供氧不足性和混

合性。

心绞痛的严重度的分级:加拿大心血管病分级,共有4级。

[鉴别诊断]应与心脏神经官能症、急性心机梗死、其他疾病引起的心绞痛,肋间神经

病和颈椎病、消化疾患引起的不典型疼痛鉴别。

[预后]心肌梗死和猝死的危险性增加,有室性心律或传导阻滞者预后较差,心功能不

全或左主干病变以及多支受累者均影响预后。

口防治]原则是改善冠状动脉供血和减轻心肌耗氧量。

发作时治疗:休息和药物。药物以硝酸甘油和硝酸酯类为主,有条件时应吸氧。

缓解期治疗:(1)控制诱发因素及危险因素;(2)药物包括硝酸酯类、B-受体阻滞剂、

钙通道阻滞剂、冠状动脉扩张剂、中医中药、外科手术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运动锻

炼疗法,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处理。

【方法与时间】

・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为主,读心电图

・教学时数:

・理论授课3学时

o心肌梗死

【目的要求】

・掌握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防治。

・掌握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措施。

・]掌握心肌梗死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

【教学内容】

[发病病因和发病机制]严重而持久的心肌急性缺血达1小时以上,导致心肌坏死。

[病理和病理生理]不同的冠状动脉病变(粥样班块阻塞、血栓栓塞、血管痉挛)引起

不同程度和不同部位的心肌梗死变化,从坏死到疤痕形成;不同范围和不同部位的心肌梗死

所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和血流动力学改变。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心力衰竭称泵衰竭,按Killip

分级法分4级。

[临床表现]

L先兆;

2.主要症状和特征;

3.根据血流动力学改变作临床分类,以判断预后和治疗措施。

[心电图和心电向量图1

阐述缺血、损伤和坏死型心电图改变及其演变过程,梗死区的定位、注意早期改变。前

述心向量图的基本改变

[放射性核素和超声心动图检查]

简述放射性核素心肌和血池显象改变。简述超声心动图的基本改变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红细胞沉降率测定、肌红蛋白测定以及血清酶学测定,血清肌凝蛋

白轻链肌钙蛋白I或T测定

[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特征和心向量改变以及实验室检查,基本能确立诊断,但无痛性

心肌梗死、无病理性Q波心肌梗死,心肌酶谱对诊断价值更大

鉴别诊断应与心绞痛、急性心包炎、急性肺动脉栓塞、急腹症和主动脉夹层区别。

[并发症]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心脏破裂、栓塞、心室膨胀瘤、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治疗]原则是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挽救濒死心肌、防止梗死面扩大、缩小缺血范围,

及时处理心律失常、泵衰竭和各种并发症。

1.监护和一般治疗;

2.缓解疼痛;

3.再灌注心肌:溶栓治疗、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4.消除心律失常;

5.控制休克;

6.治疗心力衰竭;

7.其他治疗;

8.恢复期处理;

9.并发症处理;

10.右心室心肌梗死的处理;

11.无Q波心肌梗死的处理。

[预后]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与梗死范围和侧支循环形成情况以及治疗是否及时有关。

目前总的病死率已有明显下降。

[预防]做好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级和二级预防,如有心肌梗死先兆,应及时而积极地治

疗。可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无症状型冠心、缺血性心肌病型冠心病、猝死型冠心病及缺

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ISFC/WHO,1979年)——(在临床实习中或概述中讲授)

【方法与时间】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辅以挂图、幻灯等

・教学时数:

理论授课4学时

o心脏瓣膜病

【目的要求】

・掌握本病的常见瓣膜病变,病理解剖、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

・熟悉本病常见的鉴别诊断、并发症、治疗原则及手术适应症。

,了解本病在我国发病趋势,瓣膜病检查方法的进展。

【教学内容】

・概述:本病是由于炎症、粘液样变性、退行性改变、先天性畸形、缺血性坏死、创伤

等原因引起单个或多个瓣膜的结构异常,导致瓣膜狭窄和(或)关闭不全。最常受累为

二尖瓣,次为主动脉瓣。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是风湿性炎症所致瓣膜损害,在全国仍

为主要的心脏病,主要累及40岁以下人群。近年来所占住院心脏病构成比有明显下降。瓣膜

粘液样变性和老年人的瓣膜钙化在我国日渐增多。

・二尖瓣狭窄

[病因和病理]分述二尖瓣狭窄的病因和病理解剖变化。

[病理生理]叙述狭窄的血液动力学对左房、肺循环压力和右心影响。

[临床表现]叙述二尖瓣狭窄的症状、体征及X线改变及心电图特征性改变。介绍超声

心动图和心导管术在本病检查上的价值。

[诊断]主要根据症状、体征、辅以X线、或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作出诊断。

[鉴别诊断]二尖瓣狭窄应与心尖部舒张期杂音的常见病变相鉴别,重点是AustimFlint

杂音及左房粘液瘤等相鉴别。

[并发症]

1.急性肺水肿:简述

2.心律失常:简述,重点是房颤

3.感染性心内膜炎

4.血栓栓塞

5.右心衰竭

肺部感染

[治疗]

1.一般治疗:保持及改善心功能,预防风湿热复发,预防并发症。

2.并发症的治疗:积极治疗心功能不全,抢救肺水肿、大咯血,控制和消除房颤,预防

栓塞。

3.介入和手术治疗: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闭式分离术,直视分离术,人工瓣膜置

换术。

・二尖瓣关闭不全

[病因和病理]分述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急性、慢性病因和病理解剖的变化。

[病理生理]叙述急、慢性关闭不全的血液动力学对左房、左室、右室、肺循环压力的

影响。

[临床表现]叙述急、慢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症状,体征及X线,心电图改变。介绍超

声心动图、心脏核医学检查在本病的价值。

[诊断]根据症状、体征、X线及超声心动图等作出诊断。

[鉴别诊断]二尖瓣膜关闭不全由于心尖区收缩期杂音可向胸骨左缘传导,应与三尖瓣

关闭不全,室间隙缺损、胸骨左缘收缩期喷射性杂音。

[并发症]

1.心房颤动

2.体循环栓塞

3.感染性心内膜炎

4.心力衰竭

[治疗]简述急性、慢性关闭不全的内科治疗及外科治疗原则。

・主动脉瓣狭窄

[病因和病理]分述主动脉瓣狭窄的常见病因和病理改变。

[病理生理]叙述主动脉瓣狭窄的血液动力学对左室的影响。

[临床表现]叙述主动脉瓣狭窄的症状、体征及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改变,介绍

心导管术在本病检查上的价值。

[诊断]根据症状、体征、X线及超声心动图作出诊断。

[鉴别诊断]应与其他左室流出道梗阻疾病相鉴别,如先无性主动脉瓣上、下狭窄,梗

阻性肥厚型心肌病。

[并发症]

1.心律失常

2.心脏性猝死

3.感染性心内膜炎

4.体循环栓塞

5.心力衰竭

6.胃肠道出血

[治疗]简述主动脉瓣狭窄的内科、外科治疗原则和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病因和病理]分述急性、慢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病因和病理。

[病理生理]简要分述急性、慢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血液动力学对左室、左房及肺循

环的影响。

[临床表现]叙述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症状、体征及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改变,

介绍核素心室造影,磁共振显影、主动脉造影在本病的价值。

[诊断和鉴别诊断]根据症状、体征、X线及超声心动图作出诊断。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舒张期杂音应与Graham-Steell杂音和Austin-Flint杂音与二尖瓣器质性狭窄的杂音相鉴

别。

[并发症]

1.感染性心内膜炎

2.室性心律失常

3.心力衰竭

[治疗]简述急性、慢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内科和外科治疗原则。

・三尖瓣狭窄

[病因、病理和病理生理]简要介绍病因和病理和血液动力学异常的特点。

[临床表现]简要介绍症状和体征特点及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改变。介绍心导管

在本病检查中的价值。

[诊断和鉴别诊断]根据听诊表现和体循环淤血而不伴肺淤血可做出诊断,应与房间隔

缺损鉴别。超声心动图可有助确诊。

[治疗]介绍内科、外科治疗原则及经皮球囊三尖瓣成形术的价值。

・三尖瓣关闭不全

[病因、病理和病理生理]介绍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及器质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原因,

病理和病理生理。

[临床表现]简要介绍症状、体征及X线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特征。介绍核素心室造

影的价值。

[治疗]简要介绍内科和外科治疗原则。

・动脉瓣狭窄和关闭不全

[病因、病理和病理生理]肺动脉瓣狭窄常见先天性畸形,肺动脉瓣关闭不全常继发于

肺动脉高压。简述关闭不全引起血液动力学对右室影响的特点。

[临床表现]简述其体征、X线、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特征。

[诊断和鉴别诊断]重点介绍Grahamstell杂音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舒张早期杂音区

[治疗]治疗原发疾病。手术治疗的适应症。

・多瓣膜病

[病因、病理生理]介绍引起多瓣膜病的病因,及各瓣膜病变的组合形式与血液动力学

异常和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简述常见多瓣膜病的临床表现和体征特点,以二尖瓣狭窄伴主动脉瓣关闭

不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