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上外高中2025届化学高一下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上外高中2025届化学高一下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上外高中2025届化学高一下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上外高中2025届化学高一下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上外高中2025届化学高一下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上外高中2025届化学高一下期末监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各组物质互相接近时,能发生反应,并有大量白烟生成的是()A.浓氨水跟硫酸 B.浓盐酸和浓氨水C.氯化铵溶液跟烧碱 D.氨气跟水2、下列营养物质在人体内发生的变化及其对人的生命活动所起的作用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纤维素→水解葡萄糖→氧化CO2和HB.淀粉→水解葡萄糖→氧化CO2和HC.蛋白质→水解氨基酸→D.油脂→水解甘油和高级脂肪酸→氧化CO2和H3、下列实验装置或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分离水和乙醇B.除去Cl2中的HClC.实验室制氨气D.排水法收集N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棉、丝、毛、油脂都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聚氯乙烯塑料可用来做蔬菜水果及熟食等的保鲜膜C.纤维素、淀粉都可用(C6H10O5)n表示,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D.碱性条件下,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溶液混合加热,生成砖红色沉淀5、下列化学实验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有:①在萃取操作的演示实验中,将CCl4萃取溴水改为CCl4萃取碘水②在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中,将铜片改为铜丝③将实验室的废酸液或废碱液进行处理后再排放④加成反应、酯化反应和加聚反应最符合“原子经济性”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6、实验室中,从海带里提取碘的部分流程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步骤①灼烧海带需要用坩埚 B.步骤③主要操作为过滤C.步骤④主要反应为:2I-+H2O2+2H+=2H2O+I2 D.步骤⑤可以加入酒精萃取I27、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从a口进气可收集CH2=CH2B.制取并收集乙酸乙酯C.比较Fe、Cu的金属活动性D.进行实验室制乙烯8、我国首次试开采可燃冰圆满成功,下列与可燃冰(CH4·nH2O)释放气体成分相同的是()A.天然气 B.水煤气C.液化石油气 D.焦炉煤气9、N2和H2合成NH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A.N2(g)+3H2(g)=2NH3(g);△H=2(b—a)kJ/molB.N2(g)+3H2(g)=2NH3(l);△H=2(a—b—c)kJ/molC.N2(g)+3H2(g)=2NH3(l);△H=(b+c—a)kJ/molD.N2(g)+3H2(g)=2NH3(g);△H=(a+b)kJ/mol10、根据元素周期律的变化规律,下列比较中,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Br>Cl>F B.氧化性:N2>O2>F2C.金属性:Al>Mg>Na D.非金属性:C>N>P11、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②第IA族和第ⅦA族原子化合时,一定生成离子键③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不是离子化合物④活泼金属与非金属化合时,能形成离子键⑤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⑥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同时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A.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④⑤⑥12、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和Z位于同一主族。m、n、p均为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甲、乙、丙为其中三种元素对应的单质,丙为淡黄色固体,易溶在XZ2中,n是一种二元弱酸。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省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W<X<YB.非金属性:Y>Z>XC.Y与Z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有漂白性D.W与X组成的化合物中只有极性键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B.NH3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因此,氨常用作制冷剂C.CO2、NO2或S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D.活性炭、SO2、Na2O2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原理不同14、下列关于金属冶炼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铝的活泼性强,故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A1C13的方法生产单质铝B.将钠投入氯化镁饱和溶液中,可置换出镁单质C.冶炼金属的方法,本质上是由金属的活泼性决定的D.铝热反应需要在高温下进行,是一个典型的吸热反应15、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乙醇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乙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 D.苯与氢气反应生成环己烷16、下列顺序不正确的是A.失电子能力:Na<KB.碱性:NaOH<KOHC.得电子能力:S<ClD.酸性:HClO4<H2SO4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如图是四种常见有机物的比例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1)向丙中加入溴水,振荡静置后,观察到溶液分层,上层为_______色。(2)甲的同系物的通式为CnH2n+2,当n=5时,写出含有3个甲基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_____。下图是用乙制备D的基本反应过程(3)A中官能团为__________。(4)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5)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6)现有138gA和90gC发生反应得到80gD。试计算该反应的产率为______(用百分数表示,保留一位小数)。18、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16。X、Y、Z三种元素常见单质在常温下都是无色气体,在适当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图所示变化:已知一个B分子中含有的Z元素的原子个数比C分子中的少一个。请回答下列问题:(1)Y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X、Y原子半径的大小:X______Y(填“>”、“<”或“=”)(2)X的单质与Z的单质可制成新型的化学电源(KOH溶液作电解质溶液),两个电极均由多孔性碳制成,通入的气体由孔隙中逸出,并在电极表面放电,则正极通入______(填物质名称);负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3)C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4)已知Y的单质与Z的单质生成C的反应是可逆反应,△H<1.将等物质的量的Y、Z的单质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在适当催化剂和恒温、恒压条件下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写下列各项的序号)。a.达到化学平衡的过程中,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b.反应过程中,Y的单质的体积分数始终为51%c.达到化学平衡时,Y、Z的两种单质在混合气体中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d.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19、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以制取乙酸乙酯.(1)试管A中的液体由以下试剂混合而成:①2mL乙醇;②3mL浓硫酸;③2mL乙酸.一般状况下,这三种试剂的加入顺序是:先加入_____(填序号,下同),再加入_____,最后加入③.(2)为防止试管A中的液体在实验时发生暴沸,在加热前还应加入碎瓷片.若加热后发现未加入碎瓷片,应采取的补救措施是:_____.(3)试管B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反应结束后,分离B中的液体混合物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是_____.试管B中的导管末端不伸入液面下方的目的是_____.(4)试管A中CH3COOH与C2H518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5)该实验中用30gCH3COOH与46gC2H5OH反应,如果实际得到的乙酸乙酯的质量是26.4g,该实验中乙酸乙酯的产率是_____.20、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资料得知,漂白粉与硫酸反应可制取氯气,化学方程式为:Ca(ClO)2+CaCl2+2H2SO42CaSO4+2Cl2↑+2H2O。他们利用该反应设计如图所示制取氯气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A部分的装置是______(填标号)。(2)装置B中产生的现象为______。(3)请设计实验验证装置C中的Na2SO3已被氧化______。(4)写出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5)该实验存在明显的缺陷,请你提出改进的方法______。(6)若将上述装置改为制取SO2并分别验证SO2的漂白性、氧化性和还原性等性质。B中______溶液褪色,则说明产生的气体为SO2;C中Na2S溶液出现______;D中______溶液褪色,说明SO2有还原性。21、Ⅰ.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表中列出的10种元素,回答下列问题。(1)O和S中,原子半径较大的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或化学,以下同)(2)CH4和NH3中,热稳定性较强的是________;(3)新制氯水有漂白作用,是因为其中含有________;(4)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两性氢氧化物是________________;(5)上表元素中,存放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最强的溶液的试剂瓶盖不能用玻璃塞,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Ⅱ.现有部分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或分子)结构如下表:元素编号元素性质与原子(或分子)结构T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X常温下单质为双原子分子,分子中含有3对共用电子对YM层比K层少1个电子Z第3周期元素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1)元素T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2)元素Y与元素Z相比,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______(填序号)。a.Y单质的熔点比Z单质低b.Y的化合价比Z低c.Y单质与水反应比Z单质剧烈d.Y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Z强(3)上述四种元素中有2种元素能形成一种淡黄色的固体,该化合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所含化学键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析】

A.浓氨水有挥发性,硫酸没有挥发性,浓氨水跟硫酸互相接近时,挥发的氨气溶解于硫酸溶液生成硫酸铵,无白烟,故A错误;B.浓盐酸和浓氨水均有挥发性,二者挥发的HCl与NH3相遇生成NH4Cl白色晶体,看到白烟生成,故B正确;C.氯化铵溶液和烧碱均没有挥发性,氯化铵溶液跟烧碱互相接近时,不能发生反应,无白烟,故C错误;D.氨气极易溶解于,但无白烟,故D错误;答案为B。2、A【解析】分析:A.人体内没有水解纤维素的酶;B.淀粉最终水解为葡萄糖,葡萄糖氧化为人体提供能量;C.蛋白质水解生成氨基酸,氨基酸能合成人体所需蛋白质;D.油脂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是人体基本营养物质。详解:A.纤维素不是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人体内没有水解纤维素的酶,它在人体内主要是加强胃肠蠕动,有通便功能,A错误;B.淀粉最终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被氧化能释放出能量维持生命活动,B正确;C.蛋白质水解生成氨基酸,氨基酸能合成人体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的蛋白质,C正确;D.油脂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甘油和高级脂肪酸能被氧化释放能量,D正确;答案选A。3、D【解析】

A、水和乙醇混溶,不能分液分离,A错误;B、氯气也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应该用饱和食盐水,B错误;C、氯化铵分解生成的氨气和氯化氢在试管口又重新化合生成氯化铵,不能用来制备氨气,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与熟石灰固体来制氨气,C错误;D、NO不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NO,D正确;答案选D。4、D【解析】

A.油脂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B.聚氯乙烯塑料使用时排放含氯有毒物质,应选聚乙烯用来做蔬菜、水果及熟食等的保鲜膜,故B错误;C.淀粉和纤维素虽具有相同的表示式,但n值不同,则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C错误;D.碱性条件下,葡萄糖能被新制的氢氧化铜氧化生成氧化亚铜砖红色沉淀,故D正确;故选D。5、A【解析】

绿色化学又叫环境无害化学或环境友好化学,减少或消除危险物质的使用和产生的化学品和过程的设计叫做绿色化学。绿色化学的核心围绕原子经济性,最理想的技术是采用“原子经济”反应,实现反应的绿色化,即原料分子中的每一原子都转化成产品,不产生任何废物和副产物,实现废物的“零排放”。【详解】①溴易挥发、有毒,在萃取操作的演示实验中,将CCl4萃取溴水改为CCl4萃取碘水,符合“绿色化学”要求;②在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中,将铜片改为铜丝仍然产生有毒气体二氧化硫,不符合“绿色化学”要求;③将实验室的废酸液或废碱液进行处理后再排放,减少污染,符合“绿色化学”要求;④加成反应和加聚反应最符合“原子经济性”,酯化反应中还有水生成,不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答案选A。6、D【解析】

由流程可知,海带在坩埚中灼烧后,溶解、过滤得到含碘离子的溶液,加氧化剂氧化,生成碘的水溶液,加淀粉变蓝可检验碘单质,再萃取、分液、蒸馏可得到碘,以此来解答。【详解】A.步骤①为灼烧,需要将干海带放入坩埚中灼烧,选项A正确;B、步骤③将海带灰悬浊液中的含碘离子的水溶液与不溶物分离,主要操作为过滤,选项B正确;C、步骤④是含碘离子的水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被双氧水氧化生成碘单质,主要反应为:2I-+H2O2+2H+=2H2O+I2,选项C正确;D、酒精能与水任意比互溶,不能用于萃取水中的碘单质,选项D不正确。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海水提取碘的实验,为高频考点,把握流程中发生的反应、混合物分离提纯、物质的检验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7、D【解析】

A.乙烯的密度与空气密度接近,一般不用排空气法收集,应选择排水法收集,故A错误;B.乙酸乙酯能够与NaOH反应,右侧试管中液体应为饱和碳酸钠溶液,故B错误;C.常温下Fe与浓硝酸发生钝化现象,阻止了反应的继续进行,无法据此比较Fe和Cu的金属活动性,故C错误;D.以乙醇和浓硫酸为原料制乙烯,需加热到170℃,温度计用于测量液体的温度,故D正确;答案选D。8、A【解析】

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故A正确;B.水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故B错误;C.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等,故C错误;D.焦炉煤气主要是通过煤的干馏产生的,主要成分是CO、H2、CH4和C2H4等,故D错误。故选A。9、B【解析】分析:从图象看,热化学方程式为:①12N2(g)+32H2(g)NH3(l);△H=-(b+c-a)kJ/mol;或②12N2(g)+32H2(g)NH3(g);△H=(a-b)kJ/mol,△H详解:从图象看,热化学方程式为:①12N2(g)+32H2(g)NH3(l)△H=-(b+c-a)kJ/mol;或②12N2(g)+32H2(g)NH3(g);△H=(a-b)kJ/mol,△H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①×2可得:N2(g)+3H2(g)═2NH3(l)△H=2(a-b-c)kJ/mol,②×2可得:N2(g)+3H2(g)═2NH3(g)△H=2(a-b)kJ/mol,点睛: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题目难度不大,侧重于数据分析和转化能力的培养,注意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以及反应热的计算方法。10、A【解析】

A.卤族元素,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故A正确;B.非金属性越强,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则氧化性N2<O2<F2,故B错误;C.同周期,从左向右,金属性减弱,则金属性:Al<Mg<Na,故C错误;D.同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增强,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则非金属性:C<N,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和难点为D中C和P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可以借助于磷酸和碳酸是酸性强弱判断。11、D【解析】

①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AlCl3为共价化合物,错误;②第IA族和第ⅦA族原子化合时,不一定生成离子键,如HCl为共价化合物,错误;③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NH4Cl为非金属形成的离子化合物,错误;④活泼金属与非金属化合时,能形成离子键,如NaCl是由活泼金属和非金属形成的含离子键的化合物,正确;⑤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正确;⑥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同时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如NaOH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正确;答案为D12、B【解析】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和Z位于同一主族。m、n、p均为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甲、乙、丙为其中三种元素对应的单质,丙为淡黄色固体,则丙为硫的单质,硫易溶在二硫化碳中,则X为C元素、Z为S元素、Y为O元素;n是一种二元弱酸,则n为硫化氢、W为H元素。A.原子半径:H<O<C,A不正确;B.非金属性:O>S>C,B正确;C.O与S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有漂白性,如二氧化硫有、三氧化硫没有,C不正确;D.H与C组成的化合物中不一定只有极性键,如乙烷分子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D不正确。本题选B。13、D【解析】

A、NO能和氧气反应,故不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故A错误;

B、液氨变成氨气需要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导致周围环境的温度迅速降低,因此液氨可作制冷剂,故B错误;C、CO2不会导致酸雨的形成,SO2、N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故C错误;D、活性炭为吸附性,二氧化硫与品红化合,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则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原理不同,故D正确。

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14、C【解析】

A.氯化铝为共价化合物,熔融态不导电,故工业上采取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来制备单质铝,A错误;B.将钠投入氯化镁饱和溶液中,Na会和水反应,无法置换出单质Mg,B错误;C.冶炼金属的方法,本质上是由金属的活泼性决定的,C正确;D.铝热反应需要在高温下进行,是一个典型的放热反应,D错误;故答案选C。15、C【解析】

取代反应为有机物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取代的反应,注意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氧化反应等反应类型的区别。【详解】A项、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A错误;B项、乙醇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B错误;C项、在光照条件下,乙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代烷和氯化氢,故C正确;D项、一定条件下,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注意常见有机物的性质,根据性质判断可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是解答关键。16、D【解析】A项,同主族元素的原子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故失电子能力:Na<K,A正确;B项,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增强,故碱性:NaOH<KOH,B正确;C项,同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故得电子能力:S<Cl,C正确;D项,同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增强,故酸性:HClO4>H2SO4,D错误。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橙红(或橙)—OH(或羟基)加成反应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60.6%【解析】

由四种常见有机物的比例模型可知,甲为CH4,乙为乙烯,丙为苯,丁为CH3CH3OH。乙烯与水反应生成乙醇,乙醇氧化生成乙醛,乙醛氧化生成乙酸,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乙醇D为乙酸乙酯,结合四种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分析解答。【详解】(1)苯的密度比水小,溴易溶于苯,上层溶液颜色为橙红色(或橙色),下层为水层,几乎无色,故答案为:橙红(或橙);(2)当n=5时,分子中含有3个甲基,则主链有4个C原子,应为2-甲基丁烷,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3)乙烯与水反应生成乙醇,乙醇氧化生成乙醛,乙醛氧化生成乙酸,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乙醇D为乙酸乙酯,因此A为乙醇,含有的官能团为-OH(或羟基),故答案为:-OH

(或羟基);(4)反应①为乙烯与水的加成反应,故答案为:加成反应;(5)反应④为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故答案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6)138g乙醇的物质的量为=3mol,90g乙酸的物质的量为=1.5mol,则乙酸完全反应,可得1.5mol乙酸乙酯,质量为132g,而反应得到80g乙酸乙酯,则反应的产率为×100%=60.6%,故答案为:60.6%。18、第2周期,VA族<氧气H2+2OH-=2H2O+2e-4NH3+5O2=4NO+6H2Obd【解析】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X、Y、Z三种元素常见单质在常温下都是无色气体;

短周期中形成无色气体单质的只有H2、N2、O2(稀有气体除外),(2)中X的单质与Z的单质可制成新型的化学电源(KOH溶液作电解质溶液),判断为氢氧燃料电池,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XZ为O2、H2结合转化关系判断,Y原子序数为7,X为N元素,X+Z=B;Z+Y=A,一个B分子中含有的Z原子个数比C分子中少1个,说明Z元素为H,则X、Y、Z分别为O、N、H,A、B、C分别为NO、H2O、NH3;(1)Y为氮元素,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2周期,VA族;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因此O、N原子半径的大小:O<N,故答案为:2周期,VA族;<;(2)X的单质与Z的单质可制成新型的化学电源(KOH溶液作电解质溶液),两个电极均由多孔性碳制成,是氢氧燃料电池,负极为氢气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H2+2OH--2e-=2H2O;正极发生还原反应,通入的是氧气,故答案为:氧气;H2+2OH--2e-=2H2O;(3)C为NH3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A为NO,是氨气的催化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NH3+5O24NO+6H2O,故答案为:4NH3+5O24NO+6H2O;(4)Y的单质(N2)与Z的单质(H2)生成C(NH3)的反应是可逆反应,△H<1,反应为:N2+3H22NH3;,△H<1;a、达到化学平衡的过程中,气体质量不变,气体物质的量减小,所以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故a错误;b、将等物质的量的Y(N2)、Z(H2)的单质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在适当催化剂和恒温、恒压条件下反应,设起始量都为1mol,则

N2+3H22NH3起始量

1

1

1变化量

x

3x

2x平衡量1-x

1-3x

2x所以氮气所占体积分数为物质的量的百分数=×111%=51%,所以Y(N2)的单质的体积分数始终为51%,故b正确;c、达到化学平衡时,Y(N2)的单质的体积分数始终为51%,H2和NH3共占51%,所以两种单质在混合气体中的物质的量之比不为1:1,故c错误;d、化学平衡的标志是正逆反应速率相同,故d正确;故选bd;点睛:本题考查元素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的推断,物质转化关系和物质性质的应用,化学平衡的影响条件分析判断。本题注意解答该题的突破口为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一个B分子中含有的Z原子个数比C分子中少1个。19、①②停止加热,待装置冷却后,加入碎瓷片,再重新加热饱和Na2CO3溶液分液漏斗防止倒吸CH3CH218OH+CH3COOHCH3CO18OC2H5+H2O60%【解析】(1)制取乙酸乙酯,为防止浓硫酸被稀释放出大量热导致液滴飞溅,应先加入乙醇再加入浓硫酸。(2)为防止试管A中的液体在实验时发生暴沸,在加热前可加入碎瓷片。若加热后发现未加入碎瓷片,可补加,方法是:停止加热,待装置冷却后,加入碎瓷片,再重新加热。(3)试管B中盛放饱和Na2CO3溶液接收反应产生的乙酸乙酯,同时除去挥发出的乙醇和乙酸,乙酸乙酯难溶于水溶液,可用分液漏斗分离;为了防止倒吸,试管B中的导管末端不能伸入液面以下。(4)根据酯化反应原理:“酸失羟基醇失氢”可得CH3COOH与C2H518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18OH+CH3COOHCH3CO18OC2H5+H2O。(5)30gCH3COOH(0.5mol)与46gC2H5OH(1mol)反应,理论上生成乙酸乙酯44g(0.5mol),实际得到的乙酸乙酯的质量是26.4g,故该实验中乙酸乙酯的产率是:26.4g÷44g×100%=60%。点睛:本题考查乙酸乙酯的制备,注意实验的基本操作及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易错点,注意掌握酯化反应的原理。20、b淀粉KI溶液变蓝取样,加HCl酸化的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试样中Na2SO3已被氧化2Fe2++Cl2=2Fe3++2Cl-实验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应在D后增加一个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品红淡黄色沉淀酸性KMnO4溶液或溴水【解析】

(1)依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2)氯气与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单质,碘单质遇到淀粉变蓝;(3)如果亚硫酸钠被氧化会生成硫酸钠,根据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检验即可;(4)氯气与氯化亚铁反应生成氯化铁;(5)氯气有毒,应进行尾气处理;(6)检验二氧化硫用品红溶液;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能够氧化硫离子生成单质硫;二氧化硫具有还原型,能够使酸性KMnO4溶液或溴水,据此解答。【详解】(1)依据化学方程式为Ca(ClO)2+CaCl2+2H2SO42CaSO4+2Cl2↑+2H2O可知反应物为固体与液体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气,应选择装置b;(2)氯气具有强的氧化性,氯气与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单质,碘单质遇到淀粉变蓝,所以看到现象为:淀粉KI溶液变蓝;(3)如果亚硫酸钠被氧化,会生成硫酸钠,硫酸钠和氯化钡能发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亚硫酸钡也是沉淀,所以要先排除亚硫酸盐的干扰,再用氯化钡检验硫酸根离子,检验方法为:取样,加HCl酸化的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试样中Na2SO3已被氧化;(4)氯气与氯化亚铁反应生成氯化铁,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5)氯气有毒,直接排放能够引起空气污染,应进行尾气处理,可以用氢氧化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