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有效课堂的探究3400字(论文)】_第1页
【“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有效课堂的探究3400字(论文)】_第2页
【“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有效课堂的探究3400字(论文)】_第3页
【“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有效课堂的探究3400字(论文)】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有效课堂的探究目录TOC\o"1-2"\h\u2499“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有效课堂的探究 111423关键词:初中语文;有效课堂;创设 118626引言 123328一、初中语文有效课堂创设的意义 120708二、初中语文有效课堂创设的有效途径 21395(一)创新教学方式,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 24325(二)借助教学支架,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229472(三)深化家校协同,共同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332489(四)为学生搭建服务平台,为素质教育提供体验感受 417299三、结语 432568参考文献: 4摘要:伴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在构建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强对基础教育的重视,让学生成为一个新时代的具备德智体美劳的新时代接班人,语文有效课堂的创设是初中学生语文学习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文结合实际教学实践,对“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有效课堂的创设途径探索,以期此次研究对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有所裨益。关键词:初中语文;有效课堂;创设引言“双减”政策的提出为学生创造了更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条件,但是“双减”不仅仅是一项政策,更是一项需要学校、学生以及家庭共同努力的任务。现在,政府提出并落实了“双减”政策,给学生们的学习生活“减负增效”,作为教育工作人员更应该大力支持,从改变观念做起。应试教育使得初中语文课堂本着提高课程效率的观念,但却违背了科学教育观念,学生的精神得不到放松和调剂。因此,充分理解“双减”政策的内涵,创设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发展。一、初中语文有效课堂创设的意义从目前来看,初中语文课堂质量偏低,教学氛围也不够浓厚,教学过程主要是教师在进行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发挥,而且几乎没有学生在课堂中主动提问或者是回答问题,这种情况不仅会影响整个教学的效率,也对初中学生语文学习效果和质量有很大影响,这样就失去了教育的作用。[1]从近年发布的教育教学改革文本中能察觉到国家对教师培养与提升体系建设的重视,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建设是重中之重,也是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在“双减”背景下,对初中语文教授的授课能力也有了新的要求,要求培育优秀的教师人才,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因此探究“双减”背景下提高教学质量的路径与策略很有必要。二、初中语文有效课堂创设的有效途径(一)创新教学方式,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初中语文教师在其日常的教学中,能够积极根据语文知识的具体内在联系,积极培养学生具有接受语文知识以及自行加吸收语文知识的能力,积极引导每个学生可以熟悉语文教学以及知识的具体内容,进而能够增长发学生们的语文知识技能。“双减”政策的提出要求教师作业的设计应该要注重对学生思维品质,尤其是创新精神的培养。[2]初中生的思维活跃,对知识的探索能力也较强,教学的形式应该不拘一格,其内容设计应有创意、新意,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生活,联想所学知识,鼓励创新。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朱自清《春》这一课时,学生不仅需要了解文章表达的主旨,也要学会借物抒情的表达方式,要能够站在作者的角度去考虑这篇文章的主旨,学生在学习散文表达方式时,要对文章主旨有明确了解,要具有借物抒情的意识,能够从简单的景物描写着手,达到抒发情感的目的。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候教师也可以创新教学方式,打破课堂教学的禁锢,让学生动身去户外找寻自己对不同事物,不同景物的感受。让学生体验自然风光或者不同景物带给自己的直观感受,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之下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如春天草长莺飞、万物生长带来的生机勃勃之感,秋天的落叶带来的寂寥之感,学生通过真实感受才能够真情抒发,来完成本次教学的设计。创新的教学设计是“减负增效”的优化思路途径,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与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相比,学生非常乐意去学习和参与到这些可以自由发挥的课堂中来,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创新语文教学的模式。(二)借助教学支架,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减负”的最终突破口在于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让学生从校外培训班回归到学校教育上来。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借助教学支架来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例如信息技术手段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结合,思维导图与课堂教学内容结合等等。以思维导图为例,思维导图是梳理知识网络、训练发散思维和提高学习能力的一种可视化教学支架,可以将人的思维过程形象地表达出来。[3]思维导图的使用,是课程教学创新的重要体现,要想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教师要对教育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更加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共同绘制思维导图,利用它进行知识回顾。通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汪曾祺《昆明的雨》这一课时,可以在课程教学完成后,让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回顾,绘制思维导图来巩固课程的学习。这篇散文也是一篇借物抒情类型的散文,汪曾祺的作品有着极深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品位,学生对于《昆明的雨》这节课的掌握不仅可以学习到抒情散文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也可以从中感受优美散文作品散发出来的文化气息,让学生爱上语文的学习。在此背景下,借助思维导图对课文内容进行回顾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思维导图的具体步骤可以是第一部分——了解文章内容,明确文章主旨。学生画出文章结构图,明确写作顺序,学生在这一部分根据自己所学知识和理解把作者的写作顺序列出来并且能够明确作者这样安排写作顺序的好处从而把握文章的内容,了解昆明的雨的特点;第二部分——列出作者的语言风格和该风格的好处,通过自己对这篇课文的学习,明确作者行文时的语言风格,体会作者平淡自然语言风格在整篇文章中的用意;第三部分——文本构思巧妙的地方,作者以身边常见景物“雨”为例,通过描写“昆明的雨”来借景抒情,抒发对往日生活的怀念,明确借物抒情的用意及灵活运用,学习作者通过拾取生活中琐碎事物表情达意的写作技巧;第四部分——学生学习完文章的自身感悟,这部分让学生列出自己对于文章学习后的感受,自己所掌握到的学习方法,有哪些不足之处等等。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能够很清晰直观化感受到学生对于文章的掌握情况,同时也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创新的思维导图的运用充分发挥了教学支架的优势,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升也是“减负增效”有效途径较为直观的体现。[4](三)深化家校协同,共同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双减”政策下不仅学校在进行优化,作为家长,能够积极配合学校,共同培养孩子的各种习惯,也是“双减”政策落地的重要保障。首先,好的学习成绩与学生正确良好的学习习惯紧密相关,与此同时,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不仅仅需要学生自己坚持,也需要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共同监督,严格的学习规范和学习制度能够让学生在规定之下养成学习习惯。第一,家长应设立学生当前可以完成的计划。可以帮助学生设置语文学习看板,每天让学生了解到自己还有多少任务没有完成,对于没有完成的要进行记录;第二,对当前任务进行对比,通过计划和没有完成的任务进行对比,发现其中的差距;第三,让学生对现状进行反思,家长进行耐心指导,帮助学生修改计划,并付诸实践完成。(四)为学生搭建服务平台,为素质教育提供体验感受首先,充分利用课后时间拓展学习空间。将作业辅导搭配综合素养类课程,既能有效完成作业、巩固知识,也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其次,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组建优质社团小组。结合学生的特点,不仅重视语文知识的学习,也应该向语文实践活动倾斜,开展语文角、语文辩论赛、语文话剧表演等以培养学生语文体验感为目的的活动增强学生们语文学习的氛围和直观感受。最后,聚焦“减负担、缓焦虑、增效能”的目标导向,积极做好课后服务工作。[5]通过不断变革教学方式,创造高质量的学校教育供给体系,引导学生个性全面地发展。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能够让学校发挥其教育主阵地作用,家长才能真正做到拒绝校外培训班,才能达到“双减”的目的。三、结语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成为必然。”双减“政策的提出更加确定了教育改革的方向,在此背景下,研究如何创设初中语文有效课堂能够在提升课堂质量的同时更加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真正实现学生的“减负增效”。参考文献:[1]张俊.“双减”政策下如何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J].青海教育,2022(3):1.[2]徐乐.“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改进策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