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设备+音频系统小损伤的主观评价方法gbt+35784-2017》详细解读_第1页
《视听设备+音频系统小损伤的主观评价方法gbt+35784-2017》详细解读_第2页
《视听设备+音频系统小损伤的主观评价方法gbt+35784-2017》详细解读_第3页
《视听设备+音频系统小损伤的主观评价方法gbt+35784-2017》详细解读_第4页
《视听设备+音频系统小损伤的主观评价方法gbt+35784-2017》详细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视听设备音频系统小损伤的主观评价方法gb/t35784-2017》详细解读contents目录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测试设计5测听组的选择5.1专家测听者5.2选择测听者的标准contents目录5.3测听组的规模6测试方法6.1总则6.2熟悉或训练阶段6.3评分阶段7属性7.1概述7.2单声道系统contents目录7.3双声道立体声系统7.4多声道立体声系统7.5先进音频编码系统8节目素材9重放设备contents目录9.1概述9.2参考监听扬声器9.3参考监听耳机10测听条件10.1概述10.2参考测听房间10.3参考声场条件10.4测听声级contents目录10.5测听安排11统计分析12统计分析结果报告12.1概述12.2绝对等级12.3差别等级12.4显著性水平和置信区间13报告的内容附录A(规范性附录)测听者的专业能力水平评价contents目录附录B(规范性附录)测听者后期筛选的统计学方法附录C(资料性附录)测听者指南示例参考文献011范围涵盖的视听设备类型该标准适用于各类视听设备中的音频系统,包括但不限于电视机、音响、家庭影院等。针对不同设备类型,标准提供了相应的小损伤主观评价方法和准则。主观评价标准主要侧重于对音频系统小损伤进行主观评价,以人的听觉感受为依据。损伤类型与程度包括但不限于噪声、失真、频响异常等小损伤类型,以及各类型损伤的不同程度。评价方法的适用范围不适用范围说明该标准不适用于非视听设备中的音频系统评价。对于音频系统的大损伤或灾难性故障,该标准同样不适用。““在涉及具体测试方法时,应参照相关的国家或行业标准进行。该标准可与其它音视频设备性能评价标准结合使用,以形成更全面的评价体系。与其他标准的关联022规范性引用文件引用标准本标准主要引用了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及国内相关行业标准,确保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具体引用的标准包括音频系统性能测试方法、音频信号处理技术规范等,为音频系统小损伤的主观评价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撑。引用相关标准旨在确保本评价方法与国内外先进技术保持同步,提高评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通过引用标准,本评价方法在术语定义、测试方法、评价指标等方面实现了统一,便于各相关方进行准确理解和应用。引用目的引用原则本评价方法在引用相关标准时,遵循了科学性、合理性和适用性原则,确保所引用标准与评价目的紧密相关。在引用过程中,对标准内容进行了筛选和整合,以形成一套完整、系统的音频系统小损伤主观评价体系。033术语和定义3.1音频系统小损伤特点这些小损伤可能包括噪声、失真、频响不平坦等,虽然不会对音频信号造成毁灭性影响,但会降低音频质量,影响听感。定义音频系统小损伤指的是在音频信号传输、处理或放大过程中,由于设备、环境或操作等因素导致的对音频信号产生的细微损伤。主观评价是指通过人对音频系统输出声音的主观感受,对音频质量进行评判的方法。定义由于音频质量的最终评价取决于人的听觉感受,因此主观评价在音频系统性能评估中占有重要地位。重要性3.2主观评价定义评价环境指的是进行音频系统小损伤主观评价时所处的听音环境。要求评价环境应满足一定的声学条件,如混响时间、背景噪声等,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还应考虑评价环境的舒适性和便于操作等因素。3.3评价环境定义评价人员是指参与音频系统小损伤主观评价的人员。要求评价人员应具备一定的音频知识和听音经验,能够准确分辨音频信号中的细微差别,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判。同时,评价人员还需经过一定的培训和筛选,以确保其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3.4评价人员044测试设计测试设备应经过校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测试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熟练操作测试设备。测试场地应符合相关标准,确保环境安静且无干扰声音。4.1测试环境010203测试信号应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音频系统的实际使用情况。测试信号应包括不同类型的声音,如语音、音乐等,以全面评估音频系统的性能。测试信号的声压级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对测试人员造成不适。4.2测试信号4.3测试方法测试结果应进行统计分析,以得出客观、准确的评价结论。测试过程中应记录关键数据,如声压级、频率响应等,以便后续分析。测试方法应明确、具体,便于测试人员执行。010203测试前应确保测试设备处于良好状态,避免设备故障影响测试结果。4.4测试注意事项测试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测试结束后应及时整理测试数据,并撰写测试报告。055测听组的选择5.1测听人员的基本要求具备正常的听觉功能,无听觉障碍或耳部疾病。01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和声音辨识能力,能够区分不同音质和音色的差异。02经过专业培训,了解音频系统评价的基本知识和方法。035.2测听组的组成原则010203测听组应由具备不同背景和经验的人员组成,以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测听组人数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不少于5人,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可靠性。测听组应定期更新,以引入新的观点和保持评价的活力。定期对测听人员进行考核,确保其具备持续的评价能力,并对不合格人员进行调整。测听人员应接受系统的培训,包括音频系统基础知识、评价方法、听音技巧等。培训过程中应进行多次模拟评价,以检验测听人员的评价能力和一致性。5.3测听人员的培训与考核010203010203测听环境应符合相关标准,具备合适的声学条件,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测听室内应保持安静,无干扰声音,以避免影响测听人员的判断。定期对测听环境进行校准和检测,确保其符合评价要求。5.4测听环境的要求065.1专家测听者具有良好的听觉敏感度,能够准确分辨声音细微差别。经过专业培训,掌握主观评价方法论及评分准则。具备丰富的音频系统评价经验,熟悉各类音频设备性能。无听力障碍或影响评价工作的其他生理、心理疾病。选拔标准按照规定的评价程序和要求,对音频系统进行主观评价。准确记录评价结果,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参与评价方案的制定和完善,确保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协助组织和管理评价工作,保障评价过程的顺利进行。职责与任务2014能力要求熟练掌握各类音频设备操作技巧,能够独立完成评价任务。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能够与其他专家共同开展评价工作。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保持客观公正的评价态度。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不断跟进音频技术发展动态。04010203075.2选择测听者的标准听力正常测听者应具备正常的听力,能够准确感知声音信号。排除存在听力障碍或耳部疾病的个体。年龄与性别分布测听者年龄应覆盖不同年龄段,以反映不同人群的主观评价差异。性别分布应均衡,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全面性和代表性。经验与培训测听者应具备一定的音频设备使用经验,能够熟悉评价过程中所涉及的操作。在进行评价前,应对测听者进行必要的培训,确保其了解评价标准和方法。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测听者的数量,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可将测听者分为不同组别,以对比不同组别之间的评价结果差异。数量与分组085.3测听组的规模最小人数限制为确保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测听组应由一定数量的人员组成,以满足统计学上的要求。人数选择依据测听组人数要求测听组的人数应根据实验目的、资源条件和实验设计等因素综合确定,以保证评价结果的稳定性和代表性。0102VS测听组成员应具备音频系统相关知识背景,能够理解和评价音频系统的小损伤情况。成员筛选在组建测听组时,应对成员进行筛选,确保其具备所需的听音能力和评价经验,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成员背景测听组成员要求测听组的规模越大,评价结果越趋于稳定,因为更多的数据点可以抵消个别成员的偏差。规模与结果稳定性然而,测听组规模的扩大也会增加实验的资源消耗和时间成本,因此需要在保证结果可靠性的前提下合理控制规模。规模与资源消耗测听组规模对评价结果的影响096测试方法测试环境应符合相关标准,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应选择安静、无回声的测试场地,以减少外界噪声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测试设备应放置在稳定的位置,以确保测试过程中设备不会移动或产生额外的噪声。6.1测试环境0102036.2测试信号测试信号应具有代表性,能够充分反映音频系统的性能特点。01应选择不同类型的测试信号,包括音乐、语音等,以全面评估音频系统的表现。02测试信号的声压级应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避免对音频系统造成过载或损坏。036.3测试人员0302测试人员应具备良好的听觉能力,能够准确分辨音频信号中的细微差异。01测试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培训,了解测试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应选择一定数量的测试人员参与测试,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客观性和有效性。01应按照规定的测试信号和程序进行测试,记录相关的数据和测试结果。测试结束后应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形成详细的测试报告。测试前应对音频系统进行预热,确保其达到稳定的工作状态。测试过程中应注意观察音频系统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6.4测试流程020304106.1总则规定视听设备音频系统小损伤的主观评价方法,提高评价准确性和可靠性。目的随着音视频技术的不断发展,音频系统性能评价已成为重要环节,本标准旨在为此提供指导。背景目的和背景适用范围和对象适用对象包括音频系统设计人员、评价人员以及相关的消费者等。适用范围适用于视听设备中音频系统的小损伤主观评价。评价原则遵循科学、客观、公正的原则进行评价。01评价原则和要求评价要求评价人员需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听觉辨别能力,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02术语和定义明确本标准中涉及的关键概念和定义,为评价工作提供清晰的指导。定义对本标准中使用的专业术语进行解释和说明,以便读者正确理解和应用。术语解释116.2熟悉或训练阶段目的使评价人员充分了解和熟悉评价用的节目源、评价方法和评价尺度,对声音质量评价中的声音属性能够正确识别和感知。要求评价人员应通过多次聆听和训练,达到对评价节目源、评价方法和评价尺度的准确掌握。目的与要求制定训练计划根据评价人员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包括训练时间、训练内容和训练方式等。组织训练实施在专业人员指导下,组织评价人员进行训练,通过讲解、演示、实践等方式,使评价人员掌握评价方法。选择适当的训练材料选用具有代表性的音频节目源,包含不同音质等级和声音属性,作为训练评价人员的素材。实施步骤保持训练环境的一致性在训练过程中,应保持训练环境与实际评价环境的一致性,以减少外部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及时反馈与调整在训练过程中,应定期对评价人员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并根据反馈结果及时调整训练计划。注意事项评估方法可采用问卷调查、实际操作考核等方式,对评价人员的训练效果进行评估。评估标准制定明确的评估标准,包括评价尺度掌握的准确性、声音属性识别的敏感度等,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训练效果评估126.3评分阶段准确性评分应基于实际听感,客观反映音频系统小损伤的程度和影响。一致性评分应保持标准统一,确保不同评价者对同一音频系统给出相近的评分。敏感性评分应能准确捕捉音频系统小损伤引起的细微变化,以便进行有效评价。030201评分准则01预备工作评价者应熟悉评分标准和音频样本,确保对评价内容有充分了解。评分流程02独立评分每位评价者需独立对音频样本进行评分,避免相互干扰。03汇总分析收集所有评价者的评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得出最终评价结果。评价者应尽可能客观评分,避免个人喜好对评分结果产生影响。避免个人偏好评分过程中应确保环境安静,以便评价者能准确捕捉音频细节。保持环境安静采用高质量的音频设备和耳机,以确保评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使用专业设备评分注意事项010203137属性音频系统小损伤的定义小损伤的概念指音频系统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轻微性能下降或失真。与大损伤的区别小损伤通常不会对系统的整体性能造成严重影响,而大损伤则可能导致系统无法正常工作。主观评价方法的重要性通过主观评价,可以更加精准地了解用户对音频质量的实际需求,从而优化系统设计。提升用户体验客观评价虽然准确,但无法完全反映人对音频质量的主观感受。弥补客观评价的不足评价环境准备确保评价环境的安静度、设备配置等满足标准要求。主观评价方法的实施步骤01评价人员培训对参与评价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他们具备相关的听音技能和评价标准知识。02音频样本准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音频样本,以便在评价过程中全面反映系统的性能。03实施评价按照规定的评价流程和标准,对音频系统进行主观评价。04音频产品研发在音频产品研发阶段,通过主观评价来优化产品设计,提升产品质量。音频系统维护在音频系统使用过程中,通过定期的主观评价来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主观评价方法的应用范围局限性主观评价方法受到评价人员技能、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改进方向主观评价方法的局限性及改进方向通过加强评价人员的培训、完善评价标准等措施来提高主观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也可以结合客观评价方法,形成更全面的评价体系。0102147.1概述行业发展需求随着音视频技术的不断进步,对音频系统损伤的主观评价提出了更高要求。标准的制定背景填补国内空白该标准的制定填补了国内在音频系统小损伤主观评价方面的空白,为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与国际标准接轨该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充分借鉴了国际先进经验,确保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水平与国际接轨。音频系统小损伤评价适用于对音频系统中出现的小损伤进行主观评价,包括但不限于噪声、失真、频响异常等。辅助设计与优化评价结果可作为音频系统设计与优化的重要参考,有助于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质量控制与检测在音频产品的生产、销售等环节,该标准可作为质量控制与检测的依据,确保产品质量符合相关要求。标准的适用范围提升音频系统品质通过实施该标准,可及时发现并改进音频系统中的小损伤,从而提升系统的整体品质。推动行业技术进步该标准的推广与实施将促进行业内相关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推动整个音频行业的技术进步。保障消费者权益为消费者提供更为清晰、真实的音频体验,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标准的制定意义157.2单声道系统VS单声道系统是指仅包含一个声道的音频系统,用于传输和重放单一声源。应用场景单声道系统常用于语音通信、广播、公共信息发布等领域,以简洁明了的方式传递声音信息。定义系统介绍在单声道系统中,常见的损伤类型包括噪声、失真、频响异常等。损伤类型这些损伤会导致音频信号的质量下降,影响声音的清晰度和可懂度,甚至可能引发听众的听觉疲劳和不适感。影响损伤类型与影响主观评价方法01评价人员应具备良好的听觉感知能力,并经过专业培训,以确保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评价环境应符合相关标准,包括背景噪声、混响时间等参数的控制,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重复性。评价人员需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操作,包括熟悉评价素材、调整设备状态、进行主观评价等步骤,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全面性和有效性。0203评价人员要求评价环境评价流程根据国家标准GB/T35784-2017,单声道系统的主观评价主要包括对声音质量、清晰度、可懂度等方面的评估。评价标准评价人员需根据评价标准对单声道系统的性能进行打分或评级,以便后续对系统进行优化或改进。同时,评价结果还可为设备选型、系统设计等提供重要参考依据。结果判定评价标准与结果判定167.3双声道立体声系统双声道立体声系统定义应用场景该系统广泛应用于家庭影院、音乐厅、电影院等场所,为观众提供高质量的立体声体验。定义与概述双声道立体声系统是指通过两个独立的声道,分别传输左、右声道的音频信号,以还原出立体声效果的音响系统。兼容性与灵活性双声道立体声系统具有良好的兼容性,能够支持多种音频格式的播放,同时还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的声道配置和调整。声道分离度双声道立体声系统具有高度的声道分离度,能够清晰地呈现出左、右声道的音频细节,使声音定位更加准确。立体声效果通过左、右声道的配合,双声道立体声系统能够营造出宽广的音场和深邃的立体声效果,让观众感受到身临其境的听觉体验。双声道立体声系统特点音频质量评价在评价双声道立体声系统时,应重点关注音频的清晰度、保真度和动态范围等指标,以确保系统能够呈现出高品质的音频效果。双声道立体声系统评价要点立体声效果评价针对立体声效果的评价,应注重音场的宽度、深度和定位准确性等方面,以检验系统是否能够还原出真实的立体声场景。系统稳定性与可靠性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还需关注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包括抗干扰能力、长时间运行的稳定性等方面,以确保系统在实际应用中能够稳定可靠地工作。177.4多声道立体声系统广泛应用于家庭影院、音乐厅、电影院等场合,提供沉浸式听觉体验。应用领域随着技术进步,多声道立体声系统正朝着更高音质、更智能化方向发展。发展趋势多声道立体声系统由多个独立声道组成,共同构建三维空间音效。定义与组成7.4.1系统概述声道数量与类型根据需求选择不同数量的声道,如5.1、7.1等,每个声道承担特定声音表现任务。常见布局方案根据场地条件和听众需求,提供多种布局方案供选择。布局原则确保各声道之间平衡且互不干扰,实现最佳音效呈现。7.4.2声道配置与布局检测多声道立体声系统的音质损伤情况,提升用户体验。评价目的制定详细评价计划,包括评价人员选拔、测试环境搭建、测试素材准备等。评价流程围绕音质清晰度、空间定位感、动态范围等方面设定具体评价指标。评价指标7.4.3主观评价方法包括声道间串扰、相位失真、频率响应异常等。常见损伤类型运用专业音频分析软件,结合主观听觉感受,准确识别各类损伤。损伤识别技术针对不同类型的损伤,提供相应修复方案,确保系统恢复正常性能。处理措施7.4.4损伤识别与处理187.5先进音频编码系统编码系统概述高效压缩技术先进音频编码系统采用高效的压缩技术,能够在保证音频质量的前提下,大幅度降低音频文件的大小,便于存储和传输。广泛适用性该系统适用于多种音频信号的编码,包括语音、音乐等,能够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高保真度先进音频编码系统具备高保真度特性,能够还原出原始音频信号的细节和动态范围,提供接近无损的音质体验。01灵活性系统支持多种编码模式和参数设置,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调整,以达到最佳的编码效果。兼容性先进音频编码系统具有良好的兼容性,能够与其他主流的音频编码格式进行互操作,方便用户在不同平台和设备之间进行音频文件的交换和播放。安全性系统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数据安全性问题,通过采用加密和校验等技术手段,确保音频文件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编码系统特点0203广播电视先进音频编码系统广泛应用于广播电视领域,能够提供高质量的音频信号传输和播放服务,提升观众的视听体验。网络流媒体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先进音频编码系统在网络流媒体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能够实现音频信号的实时传输和流畅播放。消费电子在消费电子领域,先进音频编码系统为各类音频产品提供了高质量的编码解决方案,满足了消费者对高品质音频体验的需求。编码系统应用010203198节目素材所选素材应能代表实际音频系统中的各类声音,包括语音、音乐、效果声等。代表性素材应涵盖不同的音频类型和风格,以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多样性原始素材应为高质量、无损伤的音频,以作为后续小损伤评价的基准。无损伤性8.1素材选择原则收集与筛选广泛收集各类音频素材,并根据评价需求进行初步筛选。01.8.2素材准备流程处理与标准化对筛选出的素材进行必要的处理,如剪辑、音量调整等,以确保其符合评价要求。同时,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不同素材间的差异性。02.存储与备份将处理后的素材进行妥善存储,并制作备份,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用性。03.8.3素材使用注意事项版权问题使用素材时应确保已获得相应的版权授权,避免侵权风险。01保密性要求对于涉及商业机密或个人隐私的素材,应严格遵守保密规定,确保信息不泄露。02定期更新随着音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应定期更新素材库,以适应新的评价需求。03209重放设备根据评价环境和需求,选择适当类型、规格和性能的扬声器系统,确保音频信号准确重放。选择合适的扬声器系统设备选择与配置确保功放与扬声器之间的阻抗、功率等参数匹配,避免设备损坏或音质失真。功放与扬声器匹配根据评价环境的特点,合理安排扬声器系统的布局,以获得均匀的声场分布和良好的听音效果。合理的设备布局优化听音环境通过调整房间混响时间、隔声降噪等措施,优化听音环境,降低外界干扰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准确调试设备对扬声器系统进行准确的调试,包括频响、相位、失真等参数的调整,以确保设备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定期维护与保养定期对扬声器系统进行维护和保养,包括清洁、紧固接线端子、更换损坏部件等,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和保持音质稳定。设备调试与优化熟练操作设备评价人员应熟练掌握重放设备的操作方法,能够准确快速地设置和调整设备参数。避免过度操作在评价过程中,评价人员应避免对设备进行过度或不当操作,以防止设备损坏或影响评价结果。注意事项与安全防护评价人员应了解设备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如电源安全、防火防潮等,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设备操作与使用注意事项219.1概述随着音视频技术的不断进步,对音频系统损伤的主观评价提出了更高要求。行业发展需求为了规范音频系统小损伤的主观评价方法,制定了本标准。标准化进程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标准和先进技术,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国内外标准对比标准的制定背景010203音频系统类型本标准适用于各类视听设备中的音频系统,包括家用高保真音响、影院音响、车载音响等。损伤类型与程度主要针对音频系统中小损伤的主观评价,如噪声、失真、频响异常等。评价方法与要求规定了评价的环境条件、评价人员要求、评价过程及数据处理方法。标准的适用范围本标准以主观评价为主要手段,结合客观测量数据,全面评估音频系统的性能。主观评价为主损伤程度量化灵活性与实用性通过对损伤程度的量化评分,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准确。评价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适用于不同场景和需求。评价方法的特点引用与参考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引用了多个国内外相关标准,确保了标准的先进性和兼容性。配套使用建议与其他音视频设备性能评价标准配套使用,形成完整的评价体系。与其他标准的关联229.2参考监听扬声器参考监听扬声器应能够准确还原输入的音频信号,确保音频质量不受损失。准确还原音频信号扬声器需具备低失真的特性,以减少音频信号在传输和放大过程中的变形和失真。低失真特性应覆盖人耳可听的全部频率范围,以还原各种音色的细微差别。宽频响范围参考监听扬声器的定义选用的参考监听扬声器应符合相关行业标准,确保其性能和品质达到专业水准。符合行业标准扬声器应具备高保真音质,能够真实还原原始音频的每一个细节。高保真音质在长期连续工作的情况下,扬声器应保持稳定性和可靠性,避免因设备问题影响音频质量评价。稳定性与可靠性参考监听扬声器的选用标准参考监听扬声器的使用注意事项定期维护与保养为确保扬声器的长期稳定工作,需定期对其进行维护与保养,包括清洁、检查连接线路等。避免过度驱动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过度驱动扬声器,以防止其受到损坏或产生失真。正确安装与调试在使用前,需对扬声器进行正确的安装与调试,确保其工作在最佳状态。239.3参考监听耳机准确还原音频信号这类耳机注重音频细节的呈现,包括低频、中频和高频的均衡表现,以及声场的准确定位。强调音频细节适用于专业场合参考监听耳机主要应用于音乐制作、录音、混音等专业场合,以确保音频质量符合行业标准。参考监听耳机旨在尽可能准确地还原原始音频信号,为音频专业人员提供可靠的监听工具。参考监听耳机的定义高保真音质具备高保真音质,能够准确还原音频信号的动态范围和音色特点。舒适佩戴注重佩戴舒适性,以确保长时间使用不会对耳朵造成不适。耐用性强采用高品质材料制造,具备较强的耐用性,能够承受专业场合的频繁使用。广泛兼容性能够与多种音频设备良好兼容,满足不同专业需求。参考监听耳机的特点了解品牌和型号选择知名品牌和经典型号的参考监听耳机,能够更好地保证音质和耐用性。同时,可以参考专业评测和用户反馈来做出更明智的选择。明确需求首先明确使用场景和需求,如音乐制作、录音还是混音等。注重音质音质是选择参考监听耳机的首要因素,应确保耳机能够准确还原音频信号。考虑舒适性由于可能需要长时间佩戴,因此应选择舒适性较好的耳机。如何选择参考监听耳机2410测听条件010203测听环境应满足一定的隔声要求,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环境噪声应低于规定的限值,以避免对测试结果产生干扰。测听室内应有良好的照明和通风条件,确保测试人员的舒适度。10.1环境要求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应由专业人员进行,以确保其正常工作。测试前应对设备进行校准,确保其性能指标满足测试要求。测试所用的音频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10.2设备要求123测试人员应具有良好的听觉感知能力,能够准确判断音频质量。测试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测试流程和评分标准。测试人员应遵守测试规定,保持公正、客观的态度进行评价。10.3人员要求10.4测试方法010203测试应采用规定的音频信号作为测试信号,以确保测试结果的一致性。测试过程中应控制音频信号的声压级,使其符合规定的范围。测试时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确保每个测试环节的有效性和准确性。2510.1概述标准制定的背景和意义完善音视频产品评价体系音频系统作为音视频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的整体质量。该标准的实施,使得音频系统小损伤的主观评价更加规范化、系统化,进一步完善了音视频产品的评价体系。提升国内音视频产品竞争力通过该标准的推广实施,可以引导国内音视频产品生产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动音视频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满足音视频产品质量评估需求随着音视频技术的快速发展,市场对音视频设备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该标准的制定,为音频系统小损伤的主观评价提供了统一的方法,有助于准确评估音视频产品的质量。030201本标准规定了视听设备中音频系统小损伤的主观评价方法,适用于各类视听产品中音频系统的质量评价和性能检测。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音视频产品生产企业、质量检测机构以及消费者等,为各方提供了音频系统小损伤主观评价的参考依据。适用对象标准适用范围及对象制定过程该标准的制定经历了立项、起草、征求意见、审查和报批等多个阶段,充分吸纳了行业内的意见和建议,确保了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主要参与方标准的主要参与方包括音视频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生产企业代表以及质量检测机构等,各方共同参与了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为标准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标准制定过程及主要参与方2610.2参考测听房间参考测听房间的定义与要求要求房间应具有良好的隔声性能,避免外界噪声的干扰;内部声学装修应符合标准,以减少声波的反射和混响;同时,房间应提供舒适的听音环境,包括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线等。定义参考测听房间是指专门用于音频系统小损伤主观评价的声学环境,其设计应满足特定的声学条件,以确保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设计参考测听房间的设计应遵循相关的声学设计原则,包括房间的尺寸、形状、材料等。设计时需考虑房间的混响时间、声场均匀性、本底噪声等关键参数,以确保房间满足主观评价的需求。建造在建造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房间的声学性能达到预期。同时,建造过程中还需进行定期的声学检测和调整,以确保房间的性能稳定可靠。参考测听房间的设计与建造在使用参考测听房间进行主观评价时,应遵循规定的操作流程,确保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评价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了解房间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影响评价结果。使用为确保参考测听房间的长期稳定使用,应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包括检查房间的隔声性能、声学装修的完好性、设备的运行状态等。如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处理和修复,以确保房间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维护参考测听房间的使用与维护2710.3参考声场条件定义与概述通过遵循参考声场条件,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外部环境对评价结果的影响,从而更准确地评估音频系统的性能。该条件考虑了影响声音传播和感知的各种因素,包括房间尺寸、声学材料、背景噪声等。参考声场条件是指在音频系统小损伤主观评价中,为确保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而设定的标准声场环境。010203参考声场应确保声音在空间内分布均匀,避免出现明显的声强差异。均匀性合适的混响时间能够使声音更加自然,不会因过长的混响而影响清晰度,也不会因过短的混响而显得干涩。混响时间参考声场应控制背景噪声在较低水平,以确保被评价的音频信号不受干扰。背景噪声声场特性01房间选择与处理选择符合要求的房间,并进行必要的声学处理,如安装吸声材料、调整房间布局等,以改善声场条件。实现方法02声源与传声器设置合理配置声源与传声器的位置,确保声音能够均匀传播并被准确接收。03校准与调试对声场进行校准,调整各项参数至最佳状态,以满足参考声场条件的要求。准确性保障遵循参考声场条件进行主观评价,可以大大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减少误差和偏差。结果可比性在统一的参考声场条件下进行评价,可以确保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评价者之间的结果具有可比性。指导实践参考声场条件为音频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和使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有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标准化水平。重要性与应用2810.4测听声级测听声级的定义测听声级是指用于评估音频系统小损伤时,所设定的特定声级。它是一个重要的参数,用于确保在主观评价过程中,音频信号的声级能够真实反映系统性能。测听声级的设置原则根据人耳的听觉特性,合理选择测听声级,以使得评价结果更为准确。在设置测听声级时,需考虑音频系统的动态范围、信噪比等因素,确保测试的有效性。测听声级的实施步骤确定测试环境选择符合标准的测试场地,确保环境噪声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最小化。校准音频设备对音频设备进行校准,以确保测试过程中设备的性能稳定可靠。设定测听声级根据测试需求,设定合适的测听声级,并进行试听和调整,以达到最佳测试效果。测听声级的意义和作用测听声级是音频系统小损伤主观评价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合理设定测听声级,可以更加客观地评估音频系统的性能,为后续的改进和优化提供有力支持。2910.5测听安排环境噪声控制测听环境应保证低噪声水平,以避免干扰音频系统损伤的准确评价。混响时间要求测听环境为确保音频信号的清晰度和可辨识度,测听环境的混响时间应符合一定标准。0102测听人员应包括一定数量的具有正常听力的成年人,以确保评价结果的代表性和可靠性。人员数量与构成参与测听的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了解测听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评价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培训与要求测听人员VS测听素材应涵盖不同类型的音频信号,包括音乐、语音等,以全面评价音频系统的性能。同时,素材应经过专业处理,以消除可能干扰评价结果的因素。素材播放顺序测听素材的播放顺序应随机或按照特定要求进行排列,以避免顺序效应对评价结果的影响。素材选择与处理测听素材测听流程制定详细的测听流程,包括设备准备、人员就位、素材播放、评价记录等环节,以确保整个测听过程的规范化和可重复性。01测听过程与记录记录要求测听过程中应详细记录每个测听人员的评价结果,包括损伤类型、程度等关键信息,以便后续数据分析和处理。023011统计分析推论性统计基于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推断,包括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等,以确定数据间的差异和关系。多元统计分析处理多个变量间的相互关系,如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以揭示数据背后的结构和关联。描述性统计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汇总,以图表或数值形式描述数据特征。11.1统计方法选择对数据进行适当的转换,如标准化、归一化等,以满足统计分析的要求。数据变换根据研究目的将数据分成不同的组或层次,便于进行组间或层间的比较和分析。数据分组与分层去除异常值、缺失值和重复数据,确保数据质量和可靠性。数据清洗11.2数据处理与准备结果描述详细阐述统计分析的结果,包括各项指标的数值、差异、趋势等。结果解释对统计结果进行解释和讨论,说明其意义和影响,以及可能的原因和机制。结果报告将统计结果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给相关人员,包括图表、表格和文字说明等,便于理解和应用。11.3统计结果解读与报告样本代表性确保所选取的样本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总体的特征和规律。统计方法选择根据数据类型和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避免误用或滥用。结果解读谨慎性在解读统计结果时,应保持谨慎态度,避免过度解读或误导性结论。同时,应认识到统计分析的局限性,如数据质量、模型假设等因素的影响。11.4注意事项与局限性0102033112统计分析结果报告汇总分析数据对收集到的所有评价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汇总。提供决策依据为音频系统的优化、改进或选购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呈现评价结果以清晰、直观的方式展示音频系统小损伤的主观评价结果。报告目的描述参与评价的样本数量、年龄、性别、职业等基本信息。样本概况对不同类型、不同品牌或不同价位的音频系统进行小损伤评价结果的对比分析。对比分析以图表形式展示各类小损伤的评价结果,包括平均得分、标准差等统计指标。评价结果概览探讨评价结果与音频系统性能参数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各因素对小损伤感知的影响程度。相关性分析报告内容准确性确保所引用的数据真实、准确,避免误导性信息。报告编写要点01简洁明了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阐述评价结果,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或晦涩难懂的术语。02图表辅助充分利用图表、图像等可视化工具,帮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评价结果。03结论明确在报告结尾处给出明确的结论或建议,以便读者能够快速把握核心信息。043212.1概述行业发展需求随着音视频技术的快速发展,音频系统小损伤的主观评价成为确保音质的重要手段。标准化需求为了统一音频系统小损伤的主观评价方法,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本标准。标准的制定背景评价方法规定了音频系统小损伤的主观评价的具体方法,包括评价环境、评价人员、评价素材、评价流程等。评价指标明确了音频系统小损伤的主观评价指标,如噪声、失真、频响等,为评价结果的量化提供了依据。评价结果表述规定了评价结果的表述方式,包括评价等级划分、评价报告编写等,便于评价结果的交流和应用。020301标准的主要内容提升音质评价水平通过实施本标准,可以更加科学、准确地评价音频系统的音质,提升整个行业的音质评价水平。标准的意义和作用促进技术创新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将推动音频技术的不断创新,以满足更高的音质要求。保障消费者权益为消费者提供客观、可比较的音质评价信息,帮助其做出更明智的购买决策。3312.2绝对等级绝对等级评价是指评价人员根据给定的评价标准,对音频系统小损伤进行独立、客观的评价。该评价方法要求评价人员在没有其他参考系统的情况下,对音频系统的损伤程度进行量化评分。绝对等级评价的定义独立性绝对等级评价不依赖于其他评价系统或方法,而是直接根据损伤情况给出评价。量化性通过具体的评分体系,将音频系统的小损伤程度转化为可量化的指标。客观性评价人员需遵循明确的评价标准,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绝对等级评价的特点确定评价标准实施评价培训评价人员结果分析与反馈根据实际需求,制定明确的音频系统小损伤评价标准。评价人员按照评价标准,对音频系统进行独立评价,并给出具体的绝对等级评分。对参与评价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他们熟悉并掌握评价方法和标准。对评价结果进行汇总分析,找出音频系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后续改进提供依据。绝对等级评价的实施步骤3412.3差别等级差别等级的定义差别等级是指听音者在特定条件下,能够感知到的两个音频信号之间的差异程度。这种差异可以是音频信号的音质、音量、音调等方面的细微变化。差别等级的划分差别等级通常被划分为几个不同的级别,以便更精确地描述听音者对音频信号差异的感知程度。一般而言,差别等级可分为“无差别”、“轻微差别”、“明显差别”和“极大差别”等几个层次。““主观评价是确定差别等级的主要方法,它依赖于听音者的听觉感受和判断。差别等级的评价方法在进行评价时,需要提供标准的音频信号作为参考,以便听音者能够对比并判断测试信号与参考信号之间的差异。常用的主观评价方法包括等级评分法、成对比较法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了解听音者对音频信号差异的感知情况。差别等级在音频设备的研发、生产和质量检测等环节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差别等级的应用场景通过了解听音者对音频信号差异的感知情况,可以帮助我们优化音频设备的设计,提高其音质和性能。同时,在音频内容制作和传输过程中,差别等级也可以作为评估音频质量损失的重要指标,为改善音频质量提供有力支持。3512.4显著性水平和置信区间显著性水平设定原则显著性水平的设定通常取决于研究领域、实验目的以及样本量等因素。在音频系统小损伤评价中,常用的显著性水平为0.05或0.01,表示在5%或1%的概率水平下认为观察到的损伤效果是显著的。定义与意义显著性水平是统计学中用于假设检验的一个重要参数,表示当原假设为真时,样本统计量落在某个极端区域内的最大概率。在音频系统小损伤评价中,显著性水平用于判断观察到的损伤效果是否显著,从而确定损伤的实际影响。置信区间是统计学中用于估计总体参数范围的一个重要工具,表示在一定置信水平下,总体参数可能落入的区间范围。在音频系统小损伤评价中,置信区间用于估计损伤效果的精度和可靠性。定义与构建通过计算损伤指标的置信区间,可以了解损伤效果在总体中的可能波动范围。若置信区间较窄,说明损伤效果的估计较为精确;若置信区间较宽,则说明损伤效果的估计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置信区间的宽度来调整评价策略或增加样本量以提高评价的准确性。解读与应用置信区间3613报告的内容报告目的明确报告的目标,即对小损伤的主观评价方法和结果进行详细的阐述。报告范围界定报告所涵盖的内容范围,包括评价对象、评价环境、评价人员等。报告结构简要介绍报告的整体结构安排,使读者对报告内容有清晰的认识。03020113.1报告概述030201评价方法详细描述所采用的主观评价方法,包括评价标准的制定、评价量表的选用等。评价过程具体阐述评价的实施过程,包括评价前的准备、评价的实施以及评价后的数据处理等。注意事项列出在评价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以确保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13.2评价方法与过程详细列出评价结果,包括各项评价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