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兼容+安装和减缓导则+接地和布线GBZ+30556.2-2017》详细解读_第1页
《电磁兼容+安装和减缓导则+接地和布线GBZ+30556.2-2017》详细解读_第2页
《电磁兼容+安装和减缓导则+接地和布线GBZ+30556.2-2017》详细解读_第3页
《电磁兼容+安装和减缓导则+接地和布线GBZ+30556.2-2017》详细解读_第4页
《电磁兼容+安装和减缓导则+接地和布线GBZ+30556.2-2017》详细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磁兼容安装和减缓导则接地和布线GB/Z30556.2-2017》详细解读contents目录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接地和布线系统安装的通用EMC注意事项4.1概述4.2EMC和安全(绝缘)安装要求4.3设备和安装端口5接地和搭接contents目录5.1安全方面的要求5.2EMC方面的要求5.3接地系统的设计6搭接6.1概述6.2搭接条6.3连接6.4特定设备的搭接contents目录6.5适用于用户的程序7电缆和电线7.1概述7.2DM电路和CM电路、转移阻抗Ztcontents目录7.3电缆和电线安装的若干EMC规则7.4电缆的类型及其关于EMC的使用7.5平行接地导体(PEC)的类型7.6电缆和平行接地导体的连接和接地7.7通用电缆布线选择7.8电缆束7.9电源端口的电缆contents目录7.10信号和控制端口的电缆8附加干扰减缓方法8.1CM铁氧体扼流圈8.2电气隔离9测量和试验方法9.1接地和搭接9.2电缆和安装附录A(资料性附录)接地系统和电缆布线示例contents目录附录B(资料性附录)应用电缆理论提高EMC性能:不同类型电缆的Zt特性附录C(资料性附录)与电缆平行的附加导体的益处参考文献011范围涉及工业、商业、医疗、军事等领域中使用的电气和电子设备。涵盖各类设备如计算机、通信设备、控制系统等。适用于电气和电子设备接地和布线的设计、安装与减缓电磁干扰的指导和规范。标准适用的领域和对象123规定了电气和电子设备接地和布线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提供了接地和布线的方法和推荐实践,以确保设备的电磁兼容性。介绍了评估接地和布线有效性的测试方法和准则。标准的主要内容标准的目的和意义010203提升电气和电子设备在复杂电磁环境中的运行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设备自身产生的电磁干扰,保护周边设备免受干扰。指导制造商、设计师和安装工程师进行规范的接地和布线操作,降低电磁兼容性问题出现的概率。02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导则中引用了多个与电磁兼容、接地和布线相关的国内外标准、规范和技术报告。这些引用文件为导则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实施指导,确保其科学性和实用性。引用文件概述引用文件的内容涵盖了电磁兼容的基本原理、测试方法、接地系统设计、布线规则等多个方面。主要引用文件GB/TXXXX-XXXX《电磁兼容术语》(此处以假定的标准编号为例,实际编号需根据官方发布确定)该标准定义了电磁兼容领域的基础术语和定义,为理解和应用本导则提供了统一的语言基础。GB/TXXXX-XXXX《电磁兼容限值和测量方法》(同上,假定编号)规定了电磁兼容的限值要求,包括设备在正常运行时产生的电磁干扰限值,以及设备对外部电磁干扰的抗扰度要求。提供了相应的测量方法,用于评估设备是否符合电磁兼容限值要求。0102030405引用文件的应用在进行电磁兼容安装和减缓工作时,应参照引用文件中的具体条款和技术要求。01引用文件的内容可作为制定电磁兼容安装和减缓方案的重要依据,确保方案的合规性和有效性。02如遇到引用文件之间的冲突或不一致,应优先遵循本导则中的规定,或咨询相关专业机构进行解决。03033术语和定义电磁兼容性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符合要求运行并不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定义EMC包括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对所在环境产生的电磁干扰不能超过一定限值,以及设备对所在环境中存在的电磁干扰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扰度。包括方面电磁兼容(EMC)定义接地是指将电气系统或设备与大地建立低阻抗的电气连接,以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并减少电磁干扰。作用接地可以泄放静电荷、提供设备的安全保护、减少电磁辐射和干扰等。接地(Grounding)定义布线是指电气设备和系统内部的电缆和导线的布置和连接方式。重要性合理的布线可以减少电磁干扰的产生和传播,提高电气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布线(Cabling)电磁环境(ElectromagneticEnvironment)影响复杂的电磁环境可能对设备或系统的正常运行产生不利影响,如电磁干扰、电磁辐射等。因此,在设计和安装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电磁环境的影响。定义电磁环境是指设备或系统周围存在的各种电磁现象的总和,包括自然和人为产生的电磁场和电磁波。044接地和布线系统安装的通用EMC注意事项接地线的选材与敷设选用导电性能良好、耐腐蚀的接地线材料,并按规范进行敷设,确保接地线的连续性和可靠性。接地系统的类型选择根据设备类型、使用环境和电磁兼容要求,选择合适的接地系统类型,如单点接地、多点接地或混合接地。接地电阻的要求确保接地电阻符合相关标准,以降低电磁干扰的影响。必要时,可采取降阻措施,如使用降阻剂或增加接地体数量。接地系统的设计和安装遵循“强弱电分离、高低频分离”的原则进行布线规划,减少不同线路之间的电磁干扰。布线原则根据传输信号的类型和频率,选择合适的线缆,并采取相应的屏蔽措施,如使用屏蔽线缆或加装屏蔽套管。线缆选择与屏蔽措施确保线缆端接牢固可靠,并进行正确的接地处理,以消除线缆上的电磁干扰。线缆端接与接地处理布线系统的规划与实施在关键部位使用电磁屏蔽材料或结构,以阻挡外部电磁干扰的侵入。同时,也可防止内部电磁干扰向外辐射。电磁屏蔽技术根据实际需求,选用合适的滤波器对信号进行滤波处理,以去除线路中的噪声和干扰。滤波器的安装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干扰源或敏感设备,以提高滤波效果。滤波技术的选用与安装电磁屏蔽与滤波技术的应用接地系统的检查定期对接地系统进行检查,确保其完好无损且符合相关标准。如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布线系统的维护加强对布线系统的维护工作,避免线缆破损、老化或接触不良等问题的出现。必要时,可对布线系统进行优化升级,以提高其传输性能和抗干扰能力。定期检查与维护054.1概述电磁兼容定义电磁兼容性(EMC)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符合要求运行并不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电磁兼容的重要性电磁兼容的定义和重要性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电子、电气设备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使得电磁环境日益复杂。电磁兼容问题已成为影响设备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关键因素。0102国内外电磁兼容标准概况为了规范电磁兼容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保障电子、电气设备在复杂电磁环境中的正常工作,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及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电磁兼容标准。GB/Z30556.2-2017的制定意义本导则作为电磁兼容系列标准之一,旨在为接地和布线提供具体的安装和减缓措施,以提高设备或系统的电磁兼容性。电磁兼容标准的制定背景本导则详细阐述了接地和布线的原则、方法、技巧及注意事项,提供了多种实用的安装和减缓措施。主要内容本导则适用于各类电子、电气设备的接地和布线设计、施工及验收过程,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适用范围本导则的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064.2EMC和安全(绝缘)安装要求为确保电磁兼容性,设备应进行有效接地,以减少电磁干扰的影响。设备接地布线应符合相关标准,避免过长、过密或交叉等不合理布线情况,以降低电磁干扰的产生。布线规范在设备输入输出端口安装合适的滤波器,以抑制高频干扰信号。滤波措施EMC安装要求010203安全(绝缘)安装要求应选用符合相关标准的绝缘材料,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绝缘材料选择设备内部各电气元件之间应保持足够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防止发生短路或漏电等安全事故。除了上述的EMC接地外,设备还应设置保护接地,以确保设备金属外壳等部分的安全接地,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设备应具备过载保护功能,当电流超过额定值时能自动切断电源,以保护设备及人身安全。过载保护01020403接地保护074.3设备和安装端口设备接地的重要性设备接地是确保电磁兼容性的关键措施之一,能够有效减少电磁干扰(EMI)的影响,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设备接地的实施方法设备接地的注意事项设备接地根据设备类型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接地方式,如单点接地、多点接地等,并确保接地电阻符合标准要求。在进行设备接地时,需确保接地线的截面积足够大,以承受可能的故障电流;同时,应避免在接地线上串联开关或熔断器等元件,以确保接地的连续性。安装端口的要求安装端口的定义安装端口是指设备与外部电缆或连接器之间的接口,其性能直接影响到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安装端口的选用原则安装端口的防护措施根据设备的工作频率、传输速率等因素,选用合适的安装端口类型和规格,以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防止外部电磁干扰通过安装端口侵入设备内部,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加装滤波器、使用屏蔽电缆等。VS定期对设备和安装端口进行检查,包括接地线的完好性、安装端口的紧固情况、滤波器的性能等;可采用目测、仪器测量等方法进行检查。维护与保养措施根据检查结果,及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和修复;同时,应定期对设备和安装端口进行清洁、紧固等保养工作,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和提高工作性能。检查内容与方法设备和安装端口的检查与维护085接地和搭接将电气系统或设备与大地建立低阻抗的电气连接,以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接地定义提供故障电流回路、保护人身安全、减少电磁干扰等。接地目的根据应用场景和需求,接地可分为保护接地、工作接地、防雷接地等。接地种类接地的基本概念搭接定义通过金属导体将两个或多个金属部件连接在一起,以确保电气连续性。搭接目的减小设备间的电位差,防止电磁干扰和静电积累。实施要点确保搭接导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搭接处应紧固可靠,防止松动和腐蚀。搭接的重要性及实施要点接地和搭接在电磁兼容中的作用通过合理的接地和搭接设计,可以减小设备自身产生的电磁干扰,同时提高设备对外界电磁干扰的抵抗能力。减小电磁干扰良好的接地和搭接可以确保系统各部件之间的电位均衡,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稳定性。提高系统稳定性在雷电、静电等恶劣环境下,合理的接地和搭接措施可以保护人身安全,避免电击等危险情况的发生。保障人身安全根据设备类型、使用环境和电磁兼容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接地和搭接的设计方案。设计原则避免形成环路造成感应电流;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规范要求;定期检查和维护接地和搭接设施,确保其有效性。注意事项接地和搭接的设计原则及注意事项095.1安全方面的要求将设备金属外壳或其他导电部分与大地连接,以确保人员安全,并防止设备因绝缘损坏而带电。保护接地为设备提供稳定的参考电位,确保设备正常工作,同时降低电磁干扰对设备性能的影响。功能性接地接地保护电缆选择选用符合安全标准的电缆,确保其具有足够的载流能力和电气绝缘性能,防止电缆过热或短路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01布线安全电缆敷设合理规划电缆路径,避免电缆过度弯曲、受压或暴露在高温、潮湿等恶劣环境中,确保电缆长期稳定运行。02电气隔离采用隔离变压器等设备,实现不同电气系统之间的电气隔离,防止因电位差引起的电流冲击和干扰。绝缘保护确保设备内部电路与外部环境之间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防止人员触电危险,同时提高设备的抗干扰能力。电气隔离与绝缘安全标识与警示使用说明提供详细的使用说明书和安全操作指南,指导用户正确使用设备,并告知潜在的安全风险及应对措施。安全标识在设备明显位置标注安全警示标识,如高压危险、禁止触摸等,提醒人员注意安全事项。105.2EMC方面的要求辐射干扰限值对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电磁辐射进行限制,确保不会干扰周围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传导干扰限值限制设备通过电源线、信号线等传导途径产生的电磁干扰,以维护电网的纯净和稳定。电磁干扰限值设备应能承受一定等级的静电放电冲击,而不会出现性能下降或故障。静电放电抗扰度设备在受到射频电磁场辐射干扰时,应能保持正常工作状态,不出现误动作或性能降低。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对设备在受到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干扰时的抗扰能力提出要求,以确保设备在恶劣电磁环境下的可靠性。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电磁抗扰度要求接地设计合理的接地设计是确保设备电磁兼容性的关键,包括设备接地、屏蔽接地以及系统接地等。布线策略优化布线方式,减少线路之间的电磁干扰,提高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滤波与抑制技术采用适当的滤波器和抑制技术,降低设备产生的电磁干扰,提高设备的电磁兼容性。电磁兼容设计与措施115.3接地系统的设计安全性接地系统应提供稳定的接地电阻,以确保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稳定性可靠性接地系统应具有高可靠性,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减少维护成本。接地系统应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防止因电气故障导致的危险。接地系统的基本要求接地电阻的计算与测量计算方法根据接地系统的具体配置和土壤电阻率等因素,采用合适的计算方法确定接地电阻。测量技术使用专业的接地电阻测量仪器,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测量,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接地系统的材料与选择010203导体材料选择导电性能好、耐腐蚀、机械强度高的材料作为接地导体,如铜、镀锌钢等。接地极形式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接地极形式,如垂直接地极、水平接地极等。降阻材料在必要时,可选用降阻材料来降低接地电阻,提高接地效果。接地系统的安装与验收接地系统安装完成后,应进行严格的验收流程,包括文件审查、现场检查、测试验证等环节,确保接地系统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验收流程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接地系统的安装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安装施工126搭接搭接定义搭接是指通过金属部件之间的直接接触,实现电气连接的方式。搭接的重要性搭接是确保设备电磁兼容性的关键环节,能够有效降低电磁干扰(EMI)的影响,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搭接的定义和重要性搭接面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以降低接触电阻,提高搭接效果。确保搭接面的导电性能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搭接面受到腐蚀和污染,以确保长期稳定的搭接效果。防止搭接面腐蚀和污染在可能的情况下,应优先考虑使用搭接方式实现金属部件之间的电气连接。搭接应优先于其他连接方式搭接的设计原则搭接的实施要点搭接面的处理在搭接前,应对搭接面进行清洁和处理,去除表面的氧化物、油污等杂质,确保良好的金属接触。搭接件的选择和安装选择符合要求的搭接件,如导电垫片、导电胶带等,并按照规定的安装方式进行安装,以确保搭接效果。搭接电阻的检测在搭接完成后,应对搭接电阻进行检测,确保满足设计要求。如有不合格情况,应及时进行处理。避免多点接地形成的环路多点接地可能形成环路,导致电磁干扰的增强。因此,在搭接过程中应避免多点接地的情况。考虑搭接对设备性能的影响搭接可能会对设备的某些性能产生影响,如信号传输质量等。因此,在搭接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确保设备性能不受影响。搭接的注意事项136.1概述电磁兼容的定义和重要性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磁环境日益复杂,电磁兼容问题已成为影响电子设备和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良好的电磁兼容性能确保设备在复杂电磁环境中稳定工作,同时避免对其他设备造成干扰。电磁兼容的重要性电磁兼容性(EMC)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符合要求运行并不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电磁兼容定义电磁兼容安装与减缓措施的目的确保设备正常运行通过合理的接地和布线措施,降低设备自身产生的电磁干扰,确保其正常运行。保护人身安全减少因电磁干扰导致的设备故障或性能下降,从而避免可能引发的安全事故,保护人身安全。维护电磁环境稳定通过实施电磁兼容安装与减缓措施,降低设备对周围电磁环境的影响,维护整体电磁环境的稳定。制定背景随着电磁兼容问题在各个领域中的日益突出,国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并着手制定相关标准以规范电磁兼容安装与减缓工作。本导则的制定正是基于这一背景,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明确的指导和依据。意义本导则的发布与实施对于提高我国电磁兼容安装与减缓技术水平、保障电子设备和系统的稳定运行、推动电磁兼容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它也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电磁兼容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本导则的制定背景与意义146.2搭接条搭接条是连接两个金属构件的导电体,用于实现电气连接和接地。定义搭接条能够确保设备之间的电气连续性,降低电磁干扰(EMI)的影响,提高设备的电磁兼容性(EMC)。作用搭接条的定义和作用搭接条的材料和规格规格搭接条的截面面积、长度和宽度等规格需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和设备需求进行选择,以确保其导电性能和机械强度满足要求。材料搭接条通常采用导电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如铜、铝等。安装搭接条前,应确保连接表面清洁、干燥、无油污和氧化物,以保证良好的电气连接。清洁表面搭接条的安装要求搭接条应使用合适的紧固件(如螺栓、螺母等)进行紧固,确保连接牢固可靠,不易松动。紧固可靠定期对搭接条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检查与维护搭接条的应用场景电力系统在电力系统中,搭接条用于连接变压器、开关柜等设备的接地端子,确保系统的安全接地和稳定运行。电子设备在电子设备中,搭接条用于连接电路板、金属外壳等部件,以提高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和可靠性。通信设备在通信设备中,搭接条用于连接设备的金属外壳、线缆屏蔽层等,以实现设备的整体接地和电磁屏蔽。030201156.3连接连接器类型选择根据使用环境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连接器类型,如电源连接器、信号连接器等。01确保连接器具备良好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以满足设备之间的稳定连接。02考虑连接器的屏蔽效果,以降低电磁干扰的影响。03使用符合标准的连接线,确保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耐腐蚀性。连接线要求根据传输信号的类型和频率选择合适的线径和线材,以减小信号衰减和电磁辐射。保持连接线的整洁和有序,避免过度弯曲或扭曲,以减少电磁干扰的产生。接地处理确保设备连接过程中实施良好的接地措施,以降低电磁干扰和静电放电的风险。01接地线应尽可能短且直接,以减小接地电阻和电位差。02定期检查接地系统的可靠性,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03010203遵循“分离、屏蔽、滤波”的布线原则,以降低电磁干扰的影响。将不同性质的线缆(如电源线、信号线等)分开布放,避免相互干扰。在必要时采用屏蔽线缆或穿金属管等屏蔽措施,以增强抗干扰能力。布线原则与技巧166.4特定设备的搭接搭接是指将两个或多个金属部件通过导电连接件实现电气连接,以确保电流能够顺畅流通。搭接定义搭接是电磁兼容设计中的关键环节,良好的搭接可以确保设备在电磁环境中正常工作,减少电磁干扰和故障风险。搭接的重要性搭接的定义和重要性通信设备搭接通信设备应确保信号线与电源线分开搭接,避免相互干扰。同时,搭接点应设在设备外部,便于检查和维修。特定设备的搭接要求电力设备搭接电力设备搭接应注重接地电阻的控制,以降低接地电位差。此外,搭接线应选用导电性能良好的材料,并确保连接牢固。电子设备搭接电子设备搭接需考虑静电防护,避免静电对设备造成损害。搭接时应采用专用接地线,并与设备金属外壳可靠连接。实施步骤确定搭接方案、准备搭接材料、进行搭接操作、检查搭接质量。检测方法搭接的实施与检测使用万用表或专用测试仪器对搭接点的电阻进行测量,确保搭接良好。同时,可进行电磁兼容性测试,验证搭接效果是否满足要求。0102定期检查搭接点,发现松动及时紧固,必要时可采用锁紧装置。搭接松动搭接腐蚀搭接电阻过大对于易腐蚀环境,应选用耐腐蚀材料,并涂抹导电防腐涂料。优化搭接结构,降低接触电阻。如采用多股线或增加搭接面积等方法。搭接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176.5适用于用户的程序保障人身安全正确的接地可以保护用户免受电击的危险,同时避免设备损坏。提升系统稳定性合理的布线设计能够降低信号传输过程中的损耗和干扰,提升整个系统的稳定性。确保电磁兼容性接地和布线是电磁兼容性的关键环节,能够减小电磁干扰(EMI)的影响,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性能。理解接地和布线的重要性该标准为用户提供了接地和布线的详细指导,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操作。遵循GB/Z30556.2-2017标准在特定行业或应用场景中,可能还需参考其他相关的电磁兼容标准,以确保全面符合规定。参考其他相关标准遵循标准与规范接地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包括接地电阻的选择、接地极的埋设、接地线的连接等,确保接地系统的有效性。布线策略的制定根据设备类型、传输信号类型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布线策略,如采用屏蔽线、双绞线等。布线细节的处理注意布线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如避免过长或过短的线缆、减少线缆的弯曲半径等,以降低信号衰减和干扰。接地和布线实施要点接地系统的验证对接地系统进行测试,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并具备良好的导电性能。布线效果的评估通过实际测试评估布线的传输性能,如信号质量、抗干扰能力等,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验证与测试187电缆和电线7.1电缆和电线的选择耐环境性能根据使用场景选择具有耐油、耐水、耐高温等性能的电缆,确保长期稳定运行。辐射干扰抑制优先选用带有屏蔽层的电缆,以降低电磁辐射对周边环境及设备的干扰。传导干扰抑制选择具有合适阻抗和屏蔽效果的电缆,以减小传导干扰对系统的影响。分离强电和弱电强电电缆和弱电电缆应分开布线,避免相互干扰。避免环路布线时应避免形成环路,以减小电磁感应产生的干扰。最短路径原则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缩短电缆长度,减小信号衰减和干扰。7.2电缆和电线的布线原则01保护接地电缆的金属屏蔽层或铠装层应良好接地,以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7.3接地处理及防雷保护02工作接地根据系统要求,合理设置工作接地,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03防雷保护在电缆进出建筑物的位置安装避雷器,防止雷电侵入波对系统造成损害。030201定期检查定期对电缆进行绝缘性能测试、外观检查等,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故障排查一旦发现电缆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应立即进行排查和处理,避免事故扩大。维护保养根据电缆使用情况,制定合理的维护保养计划,延长其使用寿命。7.4电缆和电线的维护与检查197.1概述电磁兼容性的重要性01电磁兼容性是确保设备在电磁环境中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对于防止电磁干扰导致的设备故障具有重要意义。电磁干扰可能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特别是强电磁场环境下,电磁兼容性的保障有助于保护人身安全。电磁兼容性是评价产品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符合电磁兼容标准的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0203保障设备正常运行维护人身安全提升产品质量VS接地是电磁兼容技术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将设备与大地连接,达到泄放静电、降低电磁干扰的目的。布线的影响合理的布线能够减少电磁干扰的产生和传播,提高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布线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如分离强弱电、减少回路等。接地的作用接地和布线在电磁兼容中的作用提供指导依据本标准为电磁兼容的安装和减缓提供了详细的导则,为工程师在实际操作中提供了有力的指导依据。统一技术要求通过制定国家标准,统一了电磁兼容的技术要求,有利于提升行业整体水平。促进技术发展标准的实施推动了电磁兼容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为相关产业的进步奠定了基础。GB/Z30556.2-2017标准的意义207.2DM电路和CM电路、转移阻抗Zt指电路中的信号以差分形式传输,即信号在两条线之间以相反的相位进行传输。这种传输方式对外部电磁干扰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DM电路(差模电路)指电路中的信号以共同的模式在多条线上传输,即信号在多条线上具有相同的相位。共模信号可能引发电磁干扰问题,因此需要特别关注。CM电路(共模电路)DM电路与CM电路的定义定义转移阻抗Zt是描述电路在电磁干扰作用下,干扰信号从干扰源传输到敏感设备的能力。它反映了电路对电磁干扰的传递特性。01转移阻抗Zt的概念影响因素转移阻抗Zt的大小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电路的布局、接地方式、屏蔽措施等。合理的电路设计和布线可以有效降低转移阻抗,提高电路的电磁兼容性。02DM电路的优势由于DM电路采用差分信号传输方式,因此可以有效抵抗外界电磁干扰,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在高速数据传输和通信系统中,DM电路被广泛应用。CM电路的挑战与解决方案共模信号可能引发电磁干扰问题,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共模抑制技术,如使用共模扼流圈、共模滤波器等元件来减小共模干扰的影响。同时,合理的接地和布线方案也是降低共模干扰的关键措施。DM电路与CM电路在电磁兼容中的作用转移阻抗Zt在电磁兼容设计中的应用指导电磁兼容设计根据转移阻抗Zt的测量结果,可以针对性地采取电磁兼容设计措施,如优化电路布局、改进接地方式等,以降低电磁干扰的影响,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评估电磁干扰风险通过测量和分析转移阻抗Zt,可以预测电磁干扰信号在电路中的传播情况,从而评估电路受干扰的风险程度。217.3电缆和电线安装的若干EMC规则根据传输信号类型选择电缆不同信号类型应选用不同的电缆,如模拟信号、数字信号或电源线等,以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电磁兼容性。考虑电缆的屏蔽效果对于需要防止外界电磁干扰或防止自身电磁辐射的场合,应选用具有屏蔽层的电缆,以提高电磁兼容性。电缆电线分类与选择强电线路与弱电线路应分开布置,避免相互干扰,同时便于维护和管理。分离强弱电线在布线过程中,应尽量减小电缆形成的环路面积,以降低电磁辐射和接收外界干扰的可能性。最小化环路面积电缆电线布局原则电缆屏蔽层接地电缆屏蔽层应正确接地,以确保屏蔽效果的有效性,同时避免形成潜在的干扰源。设备金属外壳接地与电缆连接的设备金属外壳也应进行接地处理,以形成完整的电磁屏蔽体系。接地处理要点电缆电线安装后的检测与评估电磁环境评估在电缆安装完成后,还应对其所在电磁环境进行评估,以验证安装效果并制定相应的优化措施。电缆性能检测安装完成后,应对电缆进行性能检测,包括电阻、电容、电感等参数测试,确保其满足电磁兼容性要求。227.4电缆的类型及其关于EMC的使用电力电缆用于传输电能,包括高压、中压和低压电缆,具有较大的导体截面和绝缘层厚度。通信电缆用于传输信号和数据,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等,要求具有良好的传输性能和抗干扰能力。控制电缆用于传输控制信号,连接控制设备和被控制设备,要求传输稳定、可靠。电缆类型概述屏蔽效能电缆的屏蔽层能够有效地抑制电磁干扰(EMI),减少外部电磁场对信号传输的影响。不同类型的电缆屏蔽层材料和结构不同,其屏蔽效能也有所差异。电缆的EMC特性传输损耗电缆在传输信号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损耗,包括电阻损耗、介质损耗和辐射损耗等。这些损耗会影响信号的传输质量和距离,因此在选择电缆时需要考虑其传输损耗特性。抗干扰能力电缆的抗干扰能力是指其抵抗外界干扰信号的能力。不同类型的电缆在抗干扰能力方面存在差异,需要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选择具有合适抗干扰能力的电缆。电缆选择与使用建议根据需求选择电缆类型在选择电缆时,首先要明确应用需求,包括传输信号的类型、频率、距离以及所需的屏蔽效能等。然后根据这些需求选择合适的电缆类型,确保信号的稳定传输。注重电缆的EMC性能在选购电缆时,应关注其EMC性能参数,如屏蔽效能、传输损耗和抗干扰能力等。这些参数直接影响电缆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因此选购时需认真比较不同产品的性能差异。合理布线与接地在安装电缆时,应遵循合理的布线原则,尽量减少电缆的弯曲和交叉,以降低电磁干扰的产生。同时,要确保电缆的接地良好,以提高整个系统的抗干扰能力。237.5平行接地导体(PEC)的类型指埋地或安装在地面以上的、彼此平行且电气上连接的两个或多个接地导体。平行接地导体通过多个接地导体的并联,降低接地电阻,提高接地效果。作用平行接地导体的定义由多股金属线绞合而成,具有较高的导电性能和耐腐蚀性,常用于户外接地。裸导线表面镀锌的扁钢,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和防腐性,常用于室内接地。镀锌扁钢由铜材制成的矩形或圆形导体,导电性能优良,常用于设备接地。铜排平行接地导体的类型010203系统要求根据系统的接地要求,选择符合规范的接地导体,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土壤电阻率土壤电阻率的大小直接影响接地电阻的计算,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接地导体。气候条件气候的湿度、温度等因素会影响接地导体的腐蚀速度和使用寿命,需考虑其耐候性能。平行接地导体的选择因素247.6电缆和平行接地导体的连接和接地通过焊接工艺将电缆的导体与接地端子或设备连接在一起,确保良好的电气连接。焊接连接电缆的连接方式使用专用的压接工具,将电缆导体与连接器或接线端子进行压接,实现可靠的物理和电气连接。压接连接通过螺栓和螺母将电缆的接地线固定在接地导体或设备上,便于安装和拆卸。螺栓连接导体材质选择根据系统接地电流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平行接地导体截面积,以确保接地电阻满足要求。导体截面积导体间距平行接地导体之间的间距应符合相关标准规范,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电磁干扰。平行接地导体应选用导电性能良好、耐腐蚀、机械强度高的材料,如铜排或镀锌扁钢等。平行接地导体的安装要求无论采用何种连接方式,都应确保连接牢固、接触良好,防止出现松动或接触不良的情况。确保连接可靠对于暴露在外的连接部分,应进行必要的防腐处理,以延长使用寿命。防腐处理在进行连接和接地操作时,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安全防护连接和接地的注意事项257.7通用电缆布线选择根据传输信号类型选择电缆对于模拟信号,应选用屏蔽效果好的电缆,以减少外界电磁干扰;对于数字信号,可选用双绞线或同轴电缆,以提高信号传输质量。考虑电缆的电气性能耐环境性能电缆类型选择包括电阻、电容、电感等参数,以确保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稳定性。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选择耐油、耐水、耐高温等性能的电缆,以确保长期可靠运行。布线路径规划避开强电磁干扰源在布线时,应尽量避开大功率电器、变压器等强电磁干扰源,以降低电磁干扰对信号传输的影响。分离不同类型电缆预留扩展空间为避免相互干扰,应将电源线、信号线等不同类型的电缆进行分离布线。在布线过程中,应预留一定的扩展空间,以便未来增加设备或调整布局。01电缆屏蔽层接地为确保屏蔽效果,应将电缆的屏蔽层进行接地处理,以泄放可能产生的静电和电磁干扰。接地处理02设备金属外壳接地将设备金属外壳与接地系统可靠连接,以降低设备对外部电磁干扰的敏感性。03接地电阻要求接地系统的电阻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以确保接地效果的有效性。在进行布线安装时,应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范,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遵守安全规范对布线进行清晰标识,包括电缆类型、起点、终点等信息,以便后续维护和管理。标识清晰定期对布线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电缆的完好性和传输性能的稳定。定期检查与维护布线安装注意事项267.8电缆束电缆束由多根电缆并行组成,每根电缆可能传输不同的信号或电力。多根电缆并行电缆束通常包含屏蔽层,以减少电磁干扰的辐射和接收。屏蔽层电缆束内的每根电缆都由绝缘材料包裹,以确保信号或电力的稳定传输。绝缘材料电缆束的构成电缆束的电磁兼容问题电磁辐射电缆束可能产生电磁辐射,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干扰。电缆束也容易受到外部电磁干扰的影响,导致信号传输质量下降。电磁接收电缆束内部不同电缆之间可能发生信号串扰,影响信号的完整性。串扰接地处理电缆束的屏蔽层应正确接地,以降低电磁干扰的影响。布线规则在布线过程中,应遵循一定的规则,如避免锐角弯折、减少并行长度等,以减小电磁干扰的产生。分离与隔离强电与弱电电缆应分离布线,必要时可采用隔离措施,以避免相互干扰。电缆束的接地与布线要求电磁兼容性测试对电缆束进行电磁兼容性测试,确保其满足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性能测试在测试过程中,应检查电缆束的传输性能、抗干扰能力等指标,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良好的表现。安全性评估评估电缆束在特定电磁环境中的安全性,预防潜在的安全风险。电缆束的测试与验证277.9电源端口的电缆电缆的选型与安装010203选用符合电磁兼容标准的电缆应选用经过认证,符合相关电磁兼容标准的电缆,以确保其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效果。电缆长度与直径的合理搭配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选择电缆的长度和直径,以减小电磁干扰的产生和传播。电缆的接地处理电缆的屏蔽层应良好接地,以降低电磁干扰对设备的影响。电缆的电磁屏蔽措施屏蔽层接地电阻的控制降低屏蔽层接地电阻,有利于提高电缆的电磁屏蔽效果。屏蔽层的连续性确保电缆屏蔽层的连续性,避免出现断裂或破损,以维持其整体的屏蔽效能。采用双层屏蔽电缆双层屏蔽电缆具有更好的电磁屏蔽效果,可有效减少电磁干扰的泄漏。在布线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电缆与强电磁场并行,以减小电磁干扰的耦合。避免与强电磁场并行布线电缆布线的注意事项在布线时,应保证电缆的弯曲半径符合规定,避免过度弯曲导致电缆性能下降。电缆的弯曲半径对电缆进行合理的固定和支撑,确保其稳定可靠,减少因振动或摇晃而产生的电磁干扰。电缆的固定与支撑287.10信号和控制端口的电缆01根据传输信号类型选择电缆对于不同类型的信号(如模拟信号、数字信号等),应选择相应类型的电缆,以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考虑电缆的电气性能在选择电缆时,应充分考虑其电气性能,包括电阻、电容、电感等参数,这些参数将直接影响信号的传输质量。耐环境性能要求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选择具备相应耐环境性能的电缆,如耐高温、耐低温、耐腐蚀等,以确保电缆在恶劣环境下仍能正常工作。电缆类型选择0203电缆布线原则分离强电和弱电电缆为避免电磁干扰,强电电缆和弱电电缆应分开布线,并保持一定的距离。尽可能缩短电缆长度在满足使用需求的前提下,应尽可能缩短电缆长度,以减少信号衰减和电磁干扰的潜在风险。遵循规定的弯曲半径在布线过程中,应遵循电缆规定的弯曲半径,避免过度弯曲导致电缆损坏或性能下降。电缆屏蔽与接地处理电缆屏蔽层的选择与连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当的屏蔽层类型,并确保屏蔽层的连续性和可靠性。同时,屏蔽层应正确连接到设备的接地系统上,以形成有效的电磁屏蔽。接地电阻的要求设备的接地电阻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以确保接地系统的有效性。过大的接地电阻可能导致接地不良,进而影响电磁兼容性能。避免形成接地环路在布线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形成接地环路,以防止环路电流引起的电磁干扰问题。298附加干扰减缓方法接地技术根据设备类型、使用环境和电磁干扰特性,设计合理的接地系统,包括单点接地、多点接地和混合接地等。接地系统设计确保接地电阻符合相关标准,降低接地电位差,从而减小电磁干扰的影响。接地电阻要求选用导电性能良好、耐腐蚀的接地材料,如铜、铜包钢等,以提高接地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接地材料选择对于敏感信号线路,采用屏蔽线缆进行传输,以减少外界电磁场的干扰。采用屏蔽线缆根据设备布局和电磁环境,合理规划线缆走向,降低线缆之间的串扰和耦合干扰。合理规划线缆走向将强电线路与弱电线路分开布设,避免相互干扰,提高信号传输质量。分离强电与弱电线路布线策略滤波与抑制技术信号线滤波器对于传输敏感信号的线路,安装信号线滤波器,以滤除线路中的干扰信号,确保信号传输的准确性。电磁屏蔽材料在设备外壳或关键部件上使用电磁屏蔽材料,减少电磁辐射和干扰的传播。电源滤波器在设备电源输入端安装电源滤波器,滤除电源线路中的高频干扰信号,保证设备正常工作。030201设备合理布局根据设备的功能和电磁特性,进行合理布局,减少设备之间的相互干扰。正确安装设备严格按照设备安装说明进行安装,确保设备接地良好、布线规范,以达到最佳的电磁兼容效果。选用低辐射设备在选购设备时,优先选择辐射较低的设备,从根本上降低电磁干扰的产生。设备选型与安装308.1CM铁氧体扼流圈定义CM铁氧体扼流圈是一种用于抑制共模干扰的被动元件,由铁氧体材料制成。工作原理利用铁氧体材料的高频损耗特性,将共模干扰信号转化为热能消耗,从而达到抑制干扰的目的。定义与工作原理包括扼流圈的电感量、阻抗、额定电流等,这些参数直接影响其抑制干扰的效果。性能参数需根据实际应用场景中的干扰频率、电流大小等因素选择合适的CM铁氧体扼流圈。选型依据性能参数与选型安装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干扰源或敏感设备,以降低干扰信号的传输距离。布线方式安装与布线要点需确保与扼流圈连接的导线尽可能短且直,减少不必要的弯曲和环绕,以降低线路阻抗对扼流效果的影响。0102VS广泛应用于通信、电力、汽车电子等领域,以提高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应用案例如在通信设备的电源接口处安装CM铁氧体扼流圈,可有效抑制由电源线引入的共模干扰,提高通信质量。应用领域应用领域与案例318.2电气隔离定义电气隔离是指通过隔离变压器、光耦等电气隔离器件,将两个电气系统之间实现电气上的隔离,以切断电气噪声和干扰的传播路径。目的电气隔离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电气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保护人身和设备安全,同时确保信号的准确传输和处理。电气隔离的定义和目的电气隔离的实现方法隔离变压器采用具有高绝缘强度的隔离变压器,将输入与输出电路进行电气隔离,从而切断共模干扰的传播路径。光耦隔离利用光耦器件的输入输出之间电气隔离特性,将信号进行光电转换,实现信号的电气隔离传输。其他隔离技术除上述两种常见方法外,还可采用电容隔离、磁隔离等电气隔离技术,根据具体应用场景选择适合的隔离方法。电力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电气隔离被广泛应用于发电机、变压器、开关设备等关键节点,以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安全供电。01.电气隔离的应用场景工业自动化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电气隔离对于保护控制系统免受外界干扰、提高信号传输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常用于PLC、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之间的信号隔离。02.医疗设备医疗设备对电气安全要求极高,电气隔离技术可确保医疗设备的电气安全,防止患者和医护人员受到电气伤害。03.329测量和试验方法123确定设备或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能。验证设备或系统是否满足相关电磁兼容标准的要求。对设备或系统的电磁干扰和抗扰度进行评估和分析。测量的目的和范围试验的分类和选择根据试验目的和条件,确定试验的具体项目和顺序。试验可分为型式试验、常规试验和验收试验等。根据设备或系统的特性和用途,选择适合的电磁兼容试验。010203010203测量设备应具备相应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测量设备应定期进行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校准过程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程序进行。测量设备的要求和校准试验方法和步骤试验前应对设备或系统进行外观检查,确保其完好无损。按照试验大纲的要求,逐步进行各项试验。试验过程中应记录相关数据,以便后续分析和处理。试验结束后应对设备或系统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339.1接地和搭接接地定义将电气设备的某一部分与大地作电气连接,以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和人身安全。接地的作用提供设备故障电流和雷电流的泄放通道,稳定设备电位,减少电磁干扰等。接地的分类根据作用和要求,接地可分为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雷接地等。030201接地的基本概念搭接定义两个金属物体之间通过低阻抗路径连接,以实现电气连续性和等电位。搭接的实施要点确保搭接面的清洁和紧密接触,选择合适的搭接材料和连接方式。搭接的作用减少不同金属物体之间的电位差,防止电磁干扰和腐蚀等。搭接的基本概念接地与搭接对电磁兼容的影响合理的接地和搭接设计可以降低设备对外的电磁干扰,提高设备抗扰度。接地与搭接在电磁兼容中的应用接地与搭接的设计原则根据设备的工作环境和电磁兼容要求,确定接地和搭接的方案,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接地与搭接的实施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接地体、接地线、搭接材料等,实现设备的有效接地和搭接。同时,定期对接地和搭接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有效性。349.2电缆和安装电磁兼容性考虑在选择电缆时,应充分考虑其电磁兼容性,即电缆在传输信号过程中产生的电磁干扰以及对外界电磁干扰的抵抗能力。传输性能要求根据系统需求选择具有合适传输性能的电缆,包括衰减、传输延迟等参数,以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准确性。环境适应性针对不同应用环境,选择具有相应防护等级、耐温范围以及抗腐蚀性能的电缆,以确保电缆在恶劣环境下的可靠运行。020301电缆选择电缆安装要求01在电缆安装过程中,应合理规划电缆的走向和布局,避免形成过大的环路或复杂的交错,以减小电磁干扰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